作者:
出版社:
简介:
吴文祺(1901~1991)语言文字学家、文史学家。原姓朱,字问奇,笔名朱凤起、吴敬铭,因随母亲的姓而改姓“吴”。浙江省海宁县人。1916年毕业于浙江师范讲习所,1917年金陵大学肄业,后曾历任上海商务印书馆国文函授社教师、武汉中央军政分校政治教官、商务印书馆馆外编辑、北京师范大学讲师、燕京大学讲师、中央大学讲师、上海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和文学院院长、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兼语言研究室主任、复旦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和学报编委、《辞海》编委会副总主编和语言文字分科主编、《汉语大词典》副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学术委员、上海语文学会副会长、中国训诂学研究会和全国高等院校文字改革学会顾问、中国语言学会理事、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常委和上海市委副主任、上海市第七届人大常委、上海市第一至第五届政协常委和第六届政协副主席等。他在语言文字领域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传统语言学的文字、音韵和训诂方面,具体表现在:⑴协助其父朱起凤编纂《辞通》,并为《辞通》的出版做推介工作。著有《整理国故的利器——〈读书通〉》(1922年,因《辞通》最初名为《蠡测编》,后更名为《读书通》,其后又更名为《新读书通》,最后定名为《辞通》)、《介绍朱丹九先生的〈辞通〉》(1933年)。⑵在训诂学方面,著有《侯方域文选注》(1931年)、《曾巩文选注》(1931年)、《资治通鉴选注》(1932年)、《春秋左传集解》(1977年)等随文释义类著作,为它们分段落、加标点、校正误字。⑶作为语言文字学家,他同时又是一位文史学家。这从他的许多兼有语言和文学研究内容的著作中可见一斑。著有《整理国故问题》(1922年)、《驳〈旁观者言〉》(1922年)、《驳〈又一旁观者言〉》(1922年)、《重新估定国故学的价值》(1924年)、《对于旧体诗的我见》(1921年)、《论文字的繁简》(1934年)、《近百年来的文艺思潮》(其中王国维、章炳麟两章论述了语言学中的词汇问题)(《学林》开明书店1940年第1-3辑)、《王国维学术思想评价》(《王国维学术研究论集》第1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等。⑷担任《辞海》和《汉语大词典》两部大型辞书的副主编,同时兼《辞海》语词分册的主编,做了大量的工作。⑸在其父所做工作的基础上编纂《辞通补正》。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出版了由他任主编,吴君桓、钟敬华编撰的《辞通续编》,这是对我国语言文字学的研究及我国文化事业发展的一大重要贡献。⑹传统语言学研究的部分成果中充分显示了他在这方面的较深的造诣。著有《‘联绵字’在文学上的价值》(《责任》1923年,《小说月报》1923年第14卷第3期)、《关于校勘》(《时事新报·学灯》1946年6月14日)、《关于〈马氏文通〉》(《复旦》月刊1959年第3期)、《〈语言文字研究专辑(上)〉前言》(《中华文史论丛》增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关于传统语言文字学的问题》(《语文论丛》第2辑,上海教育出版社,1983年)、《古音研究中的几个问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