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篆书峄山碑
作者: 中华书局
出版社:中华书局 2017年07月
简介:
《峄山碑》又名《峄山刻石》。秦始皇二十八年(前二一九年),秦始皇巡游天下,登峄山(今山东邹县),命丞相李斯立石纪功。《史记》未录其文。李斯(?—前二○八年),楚上蔡(今河南上蔡)人,秦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因提出统一文字、推广小篆,秦时重要小篆作品都归于其名下,秦小篆也因此被称作“斯篆”。唐张怀瓘《书断》称李斯篆书“画如铁石,字若飞动,作楷隶之祖,为不易之法”。
《峄山碑》原立于山东邹县峄山,传为后魏太武帝拓跋焘使人推倒,唐开元前已佚。北宋淳化四年(九九三)八月十五日郑文宝据南唐徐铉摹本重刻于长安,碑阴左旁刻邓文宝楷书跋五行,今存西安碑林。后据长安本翻刻者众多。
此碑传世zui早拓本为明拓本。本次出版选用国家图书馆藏清乾隆拓整幅本,碑阳、碑阴合裱为一纸。顾千里、瞿镛递藏,丁惠康捐赠,钤“瞿氏鉴藏金石记”印。
【前言】
碑帖是“碑”与“帖”的合称。“碑”包括庙碑、墓志、造像、摩崖等数十种,是记述历史人物事件的石刻文字之总称。中国碑文化源远流长,早在《仪礼·聘礼》中便有“东面,北上,上当碑,南陈”的记载。从古至今,碑由*初宗庙祭祀时拴系牲口等单一功用,发展为“凡事皆可立碑”的繁盛局面。“帖”原指前人书写在纸、绢上的墨迹,后范围逐渐扩大,凡是古人所写包括诗文、简札、书信等墨迹,以及被后人刻于石、木之上,以便欣赏、临习和传播者,皆可视为“帖”之属。随着石刻传拓技术的发明普及,用纸、墨和传拓工具将碑帖上的文字与图画拓印下来所得“拓本”,谓之“碑帖拓片”,简称“碑帖”。
从秦篆《峰山碑》到唐楷《多宝塔碑》,碑帖直观生动地展现了中国书法艺术的演化轨迹和内在神韵。碑帖亦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宗教等方面信息,具有证史、考史和补史之价值。碑帖这种特殊的文献,历来被视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有鉴于此,中华书局联手北京载道文化,从*馆藏碑帖宝库中遴选碑帖经典进行原貌呈现,秉承名家书写、历史名碑、经典藏本的收罗标准,突出碑帖的历史文化价值和书法艺术价值,兼顾版本价值,组织专家进行文字导释,辑为《中国古代书法名家名碑名本》(简称《三名碑帖》)丛书隆重面世。首次出版品种如下:
《九成宫醴泉铭》(李祺旧藏北宋拓本)、《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张应召旧藏北宋拓本)、《神策军碑》(北宋拓孤本)、《大智禅师碑》(国家图书馆藏宋拓宋装割裱本)、《皇甫诞碑》(故宫藏北宋拓本)、《伊阙佛麄碑》(何良俊旧藏宋拓本)、《李思训碑》(北宋精拓本)、《大字麻姑山仙坛记》(沈树锈旧藏宋拓本)、《十七帖》(张伯英藏宋拓本)、《争座位帖》(李国松旧藏宋拓本)、《智永真草千字文》(牛鉴旧藏南宋拓本)、《苏轼醉翁亭记残字》(龚心钊旧藏宋拓本)/《茶录》(潘景郑旧藏宋拓本)、《道德经》(章釭旧藏元拓本)、《孔子庙堂碑》(明代断后初拓本)、《洛神赋十三行》(国家图书馆藏明拓本)、《雁塔圣教序》(梁启超旧藏明拓本)、《多宝塔碑》(端方旧藏明末清初整拓)、《颜氏家庙碑》(龚心钊旧藏明拓本)、《玄秘塔碑》(明拓本)、《峰山碑》(国家图书馆藏整拓)。
金石永寿,纸墨流芳。这套既能满足专业人士考订鉴赏之需,又可为热爱书法的广大读者带来全新阅读体验的《三名碑帖》,希望能发挥碑帖古籍保护与弘扬之双重功能,传续汉字书法文化,无愧先祖前贤遗珍。
【书摘与插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