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41 项 “柴草” 相关结果
- 全部分类
- 全部
- 文学
- 历史
- 哲学/宗教
- 法律
- 政治/社会
- 医学
- 教育/心理学
- 艺术/传媒
- 研究生考试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开课
- 语言
- 经济金融
- 管理学
- IT/计算机
- 自然科学
- 工学/工程
- 体育
- 行业资料
- 音乐
- 汽车机械制造
- 文档模板
- 创业
- 农学
- 生活
- 数据库教程
- 民族
作者: 路遥著
简介: 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全书共三部。作者在近十年间广阔背景上,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刻划了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铜城除过河南人之外,从北方黄土高原和南方平原地区贫困县漫流来的乡民也是它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从有了煤炭业,这里就成了中国西部的阿拉斯加,吸引来无数寻找生活出路的人。在这个口音五花八门的“联合国”里,由于河南人最多,因此公众交际语言一般都用河南话。在铜城生活的各地人,都能操几句河南腔,哼几句嗯嗯啊啊的豫剧。 这城市四周全是山梁土峁。山上石多土薄,不宜耕作,农业人口远比不上黄土高原腹地稠密,更不要说和拥挤不堪的中部平原相比了。因为事农者甚微,加之此地又不缺乏燃料,这些山山峁峁竟然长起了茂密的柴草,甚至还有一些树木梢林,显得比黄土高原其它地方更有风光。每当入秋之时,有些山上红叶如火,花团锦簇般夺人眼目…… 山梁土峁间,由于地层深处挖掘过甚而形成空洞,地表时有下陷,令人触目惊心的大裂缝往往撕破了几架山梁,甚至大冒顶造成整座大山崩塌陷落,引起周围里氏三级左右的地震。大山以北一二百华里处就是黄河,它带着成千上万吨泥沙沉重地喘息着淌向东方…… 城市在这条狭长的山沟里只能摆下一条主街。那商店铺面,楼房街舍,就沿着这条蜿蜒曲折的街道,沿着铁路两侧,沿着那条平时流量不大的七水河,鳞次栉比,层层叠叠,密集如蜂房蚁巢,由南到北铺排了足有十华里长。 火车站位于城市中心。一幢长方形的候车室涂成黄色,在这座沾灰染黑的城市里显得富丽堂皇。除过南郊军民两用的飞机场,火车站不大的广场也许是市内最为开阔的地方了。 火车从这里向南,穿越绿色的中部平原,五六个小时就可以抵达省城。而向西,向东,向北,都有公路伸出,一直可以通往邻近几个省份。这个火车站每天上下午分别和省城对开两趟快慢客车,其余就全都是运煤车了。 从陇海铁路岔出来的这条支线,它的最后一节铁轨并没有在这个车站终止。这钢铁阶梯又在这里岔出两股,一路爬坡穿洞,沿途串起了东西两面二十多个矿区。 外地人提起铜城,都知道这是个出煤的地方,因此想象这城市大概到处都堆满了煤。其实,铜城边上只有一两个产量很小的煤矿,其余的大矿都在东西两面那些山沟里。 当你沿着铁路支线拐进这些山沟,便会知道那里有着多么庞大的世界。这些相距只有十来里路的煤矿,每个矿区都有上万名工人,连同他们的家属,几乎都超过了一个山区县城的规模。密集的人口,密集的房屋,高耸的井架,隆隆的机声,喧嚣的声浪,简直使人难以置信这些小小的山沟山湾,怎么能承载了如此大的负荷?
作者: 阎连科著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
简介:热病是藏在血里边。爷爷是藏在梦里边。 热病恋着血,爷爷恋着梦。 爷爷每天都做梦。三天来爷爷每天都做同一个梦,梦见他先前去过的沩 县城里和东京城里边,地下的管道和蛛网一模样,每根管道里都是流着血。 那些没有接好的管道缝,还有管道的转弯处,血如水样喷出来,朝着半空溅 ,如落着殷红的雨,血腥气红艳艳地呛鼻子。而在平原上,爷爷看见井里、 河里的水,都红艳艳、腥烈烈的成血了。所有城里、乡下的大夫们,都在为 热病放大悲声地哭,却每天都有个大夫坐在丁庄的街上笑。日光金黄,丁庄 里安安静静,庄人们关门闭户,可那个中年大夫,穿一身雪白大褂,把他的 药箱放在脚边。然后,然后他就坐在庄街上的老槐树下面笑。坐在槐树下的 石头上笑。哈哈笑。大声地笑。那笑声金光灿烂,朗朗当当,震得庄里的黄 叶纷纷下落,如秋风在庄里不停歇地吹拂一模样。 做完了梦,上边就召爷爷去县上开会了。丁庄没村长,就让爷爷替着开 会了。这一开,一回来,爷爷他明白了一连串的事。 明白了一是热病其实并不叫热病,它的学名是叫艾滋病;二是只要当年 卖过血的人,那时候十天半月间,有过发烧的,今天必是艾滋病;三是有了 艾滋病,先来的症状和十年、八年前一样,和感冒发烧一模样,吃点退烧药 ,烧退了,人就回了原样儿,然在半年后,也许三五个月,那病发作了,浑 身没有力气了,身上生疮,舌头溃烂,日子就枯干得没有水份了。人熬着, 三个月至半年间;也许你能撑上八个月,可你很难撑过一年整。然后,然后 你就死掉了。 和树叶飘落一样死掉了。 灯灭了,人就不在世上了。 爷爷明白的第四个事,是这不足二年里,丁庄每月都死人。差不多家家 都死人。一连死了四十几个人,庄头的坟,如卧在田野上密匝匝的麦捆儿。 病的人,有的以为是肝炎,有的说是肺上有影儿,有的肝、肺都好着,就是 吃不下一口饭。半月后,人饿得如了柴草样,三朝两日吐口血,或吐出半盆 儿血,人就下世了。和树叶飘落一样死掉了,灯灭一样不在世上了。那时候 ,都说他或她是有了胃病了,有了肝病了,有了肺病了,其实间,这都是热 病。都是艾滋病。明白的第五个事,是原来热病都是外国人的病,城里人的 病,心行不正的人才肯有的病,现在中国也有了,乡下也有了,有病的都还 是正派人。而且是一有一大片,如蝗虫飞过庄稼地,一飞一大片。六是有了 这病必得死,是人世上的新绝症,花多少钱你都治不愈。七是这病其实也才 刚开始,大爆发要到明年、后年才
作者: 薛菁,更生主编;王永鑫主绘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2007
简介:率然 同舟共济 染丝 关门捉贼 越王好士勇 楚王好细腰 蛙鸣与鸡啼 偷窃的毛病 帮人教子 公输子制鹊 东郭敞多愿 五十步笑百步 以羊易牛 揠苗助长 王良与嬖奚 楚人学齐语 攘鸡 齐人乞蟠 小吏烹鱼 以邻为壑 冯妇擒虎 斥鹅笑鹏 越俎代庖 不皲手药 庖丁解牛 拊马不时 阴影问影子 浑沌凿窍 防盗之道 已陈刍狗 丑妇效颦 望洋兴叹 井底之蛙 猫头鹰与凤凰 邯郸学步 臧谷丢羊 汉阴老人 工匠问书 鲁侯养鸟 粘知了 祝宗人说猪 纪捎驯鸡 桓公见鬼 吕梁游水人 鬼斧神工 两船渡河 林回弃璧 意怠有序 腾猿处势 见利忘危 道无所不在 伯昏教射 鲁国少儒士 运斧成风 猴子炫技 虱子的天地 蜗角之争 官吏言政 涸辙之鲋 任公子垂钓 二儒生盗墓 随珠弹雀 畏影恶迹 屠龙绝技 曹商得赏 探骊得珠 牺牛的待遇 百人逐兔 美女增色 歪斜的礼器 蒙鸠与射干 浮阳之鱼 涓蜀梁见鬼 智子疑邻 卞和献璧 扁鹊治病 子罕辞玉 争先恐后 一鸣惊人 目不见睫 老马识途 树难去易 美与丑 卫人嫁子 涸泽之蛇 鲁人迁越 许由出逃 辨踢马 虱子吵架 自相残杀 齐王遇河伯 滥竽充数 买椟还珠 射稽唱歌 雕刻母猴 郑人的年龄 画鬼最易 恁多车轭 坚硬的葫芦 刻石记游 罚人吃肉 翠鸟移巢 抱鸡养竹 活见鬼 驱蚊符 上树取菱 拣草绳 八哥效声 皆获宝珠 纵兽咬人 王子训獐 松 劳山道士 于公破妖术 耿生对鬼 画皮 寿数多多 虎狼当道 人解鸟语 盗鸭 牛飞 郭生自满 狮猫与大鼠 贪狼食肉 屠户与两狼 考弊司舞弊 牧童杀狼 螳螂捕蛇 树孔藏虱 以“日”为“盒” 要手指 剥地皮 相法不准 佛道自尊 先香后臭 三十而立 麻雀请宴 肉脯可充腹 驱鬼符 辨“鱼”字 蜀鄙二僧 东郭之牧 大面孔 豁达先生 陈鹏年退鬼 作祟自毙 打破鬼例 狼子野心 河中石兽 樵夫遇虎 老翁捕虎 恶鬼技穷 鬼避姜三莽 欺软怕硬 男女有别 世无良猫 老翁骑驴 杀骡乘鸡 狸与鸽 毒蝎去尾 两个茅厕 错死了人 “万”字信 骑马顶包 天帝赐酒 附录 卜妻做裤 卜妻放鳖 郢书燕说 郑人买履 襄公之仁 欲速则不达 曾子杀猪 夸父亲 狗凶酒酸 自相矛盾 守株待兔 弓与箭 菖蒲 中州蜗牛 曲高和寡 虎惧驳马 扎马栈最难 社鼠难除 牛头马肉 景公占梦 晏子使楚 橘与枳 大鹏与焦冥 先教而后师之 杞人忧天 为盗之道 好鸥者 朝三暮四 燕人还国 詹何钓鱼 造父驾车 高山流水 愚公移山 两小儿辩日 薛谭学唱 余音绕梁 纪昌学射 田夫求赏 施氏与孟氏 九方皋相马 不食盗食 献技 歧路亡羊 杨布打狗 捕鸠放生 得人遗契 疑人窃斧 见金不见人 列子学射 宣王好射 黄公自谦 山鸡与凤凰 盗玉大夫 盗盗殴殴 扁鹊见秦王 曾母投杼 决不做官 海大鱼 自知之明 画蛇添足 土偶与桃偶 恶狗溺井 麋鹿落网 狐假虎威 郑袖之妒 不死之药 惊弓之鸟 骥伏盐车 决足而去 三人成虎 南辕北辙 新媳妇 千金买骨 马价十倍 鹬蚌相争 因噎废食 外藏不成 逐臭之夫 祁黄羊举贤 腹(黄享)杀子 割肉自食 燕雀之乐 竭池求珠 孔子寻马 单豹好术 唇亡齿寒 楚人涉澭 刻舟求剑 其父善游 知人不易 赎尸 窥井自照 梧树不善 澄子丢衣 宋王杀唐鞅 掣肘难书 梦中受辱 次非斩蛟 幽王击鼓 黎丘丈人 打井得一人 齐寇将至 掩耳盗钟 起死回生 湿木盖房 缚狗取鼠 苛政猛于虎 嗟来之食 金钩桂饵 鱼死于饵 长生法术 魏王愿不死 虢君逃亡 寝薪未燃 国宝 军中之贼 秦穆公失马 网之洞 田子方赎老马 宓子论过 善呼之客 轴折造辕 楚王佩块 塞翁失马 螳臂挡车 临河而钓 狐狸捉鸡 楚人烹猴 指鹿为马 立木取信 卞庄刺虎 射虎人石 平公的食客 申公巫臣 朱公说璧 狗与兔 鸿鹄与鸡 叶公好龙 反裘背柴 烟囱与柴草 齿亡舌存 猫头鹰与斑鸠 祠少求多 炳烛之明 乐羊食子 择人而树 牛不能生马 子贱问道 景差之仁 螳螂捕蝉 追女失妻 白龙化鱼 五夫灌园 危如累卵 羊披虎皮 仕数不遇 宋人驭马 亡族怨祝 屠门大嚼 儒子驱鸡 问麟 对牛弹琴 东食西宿 城门失火 泽神委蛇 鲍君神 堕甑不顾 肠烂将死 人云亦云 点歌单 谁杀了陈他 把火觅火 一叶障目 持竿人城 煮席 不必重写 善治驼背 盐少 虱处裆中 金翅鸟之死 按图索骥 郑人乘凉 群蚁观鳌 与狐谋皮 后羿射空 焦尾琴 宋定伯捉鬼 人妖颠倒 宋大贤杀鬼 玉枕头 急不相弃 支公好鹤 周处除害 支机石 假越救溺 讨羊凑数 熏香 阿豺折箭 公输刻凤 桓公知士 弈秋败弈 二人评玉 石牛粪金 笼鸟减食 试诗 博士买驴 风吹幡动 拉船与摇橹 遭见贤尊 杯弓蛇影 千万买邻 越凫楚燕 赤马蒙霜 一箭双雕 穷涸自负 老不中书 钥匙尚在 辨伏神 乌贼求金 河豚妄肆 大木匠 橐驼种树 楚南猎者 赖蟖之劳 腰缠千钱 驼鹿与狗 黔之驴 永人好鼠 粤犬吠雪 钟响磬鸣 枕麇而毙 彩蝶蠹化 画龙点睛 天鸡 钱可通神 鸩蛇之毒 蜀僧打庙 为鸦伸冤 熟能生巧 恃胜失备 做贼心虚 太阳何似 北人学水 威无所施 符艾相争 有其父则有其子 明年同岁 说大话 营丘之士 以凫为鹘 有尾者斩 龙蛙喜怒 鬼怕恶人 秀才“康”了 只图对偶 节妇刘氏 道士得仙 荣州梧桐 蛊毒之灵 州官放火 再渡一回 高下之争 疥疮五德 好古成癖 越人遇狗 无赖附鬼 囫囵吞枣 得过且过 两翁钓鱼 好利者 烧房灭鼠 “马樽” 束家猫 剜肉藏珠 身有至宝 矢人自得 真假汉鼎 熊与血 雁奴 齐大夫作假 郑人爱鱼 衣冠禽兽 小鸡与乌鸦 越人淹鼠 借梯救火 千里马 高价古琴 献马惹祸 八哥学舌 东都除旱 抉脐求生 陈稻与新稻 鹳鸟迁巢 夔与鳖 宋王攻楚 蚂蚁与龙 食菌成仙 承诺 懿公好斗牛 狗仗人势 子余识人 郤恶奔秦 寒蝉感恩 九头鸟 常羊学射 夫差与八哥 僰人养猴 除草 郑有躁人 菟丝与薜荔 偷酒糟 黄公遇虎 以石为玉 笼养猿 夜狸偷鸡 草中寻鸡 假虎伏兽 蛇肉干 狙公饿死 患在鼠 若石之备 荆人畏鬼 师旷调琴 金玉其外 觅床腿 阿留守株 东郭先生 烟气难餐 此马善跳 典步雅行 季子投师 假假真真 孔雀爱尾 燃烛而行 盲人坠桥 奉承 兄弟争雁 汝人识字 猫改名 僧在 性急 不知其丑 疑人窃履 猩猩好酒 父亲的像 画谱 致富的手艺 柜中刺史 羊皮袄 马肝大毒 修屋漏 迂公毁楼 猫祝鼠寿 讳不识字 猫吃素了 囊萤映雪 医者算命 酷信风水 看月买货 渊材禁蛇 蜘蛛与蚕 楚人不识姜 脚痛 外科医生 一颗鸡蛋 菱生山中 雕鸟哺雏 毡帽当扇 秀才买柴 和尚放生 磨杵成针 受用不尽 为虎作伥 不禽不兽 生子易作文难 合伙造酒 “一”字大了许多 “川”字 须千手观音 夫人属牛 好讨便宜 六只脚快 牛膝鸡爪 走轿 垛子助阵 死后不赊 一钱莫救 藕如船 妙处难学 秋蝉为仆 茶酒争功 吏人立誓 蔷薇露水 难为东道 因耳受责 生性怕热 好好先生 马与诗 彭几仿贤 半日闲
Mechanical engineering handbook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
简介: 机械工程手册(第二版)共有18卷152篇,分为基础、工程材料、设 计、工艺及设备、电工电子和仪器仪表、通用机械产品、专用机械产品等部 分。 本卷为通用机械产品部分中的一卷,全卷共分7篇。第1篇动力设备总 论,介绍了动力设备的作用、地位、基本内容、关键技术问题、发展趋向等 内容,并从动力系统成套角度介绍优化、可靠性、可操作性、经济性和环境 保护等。第2~6篇为锅炉、汽轮机、内燃机、燃气轮机、水轮机篇,分别 介绍这几类主要动力设备的基本原理、结构、性能和特点,以及设计使用中 的关键技术问题。第7篇工厂动力,以能源的有效利用为主线,概括介绍了 各工厂动力系统的共性技术问题。 本手册主要供具有中等技术水平以上的广大机电工程技术人员在综合 研究和处理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各种技术问题时,起备查、提示、启发的作 用,也可供高等学校师生及其他有关人员参考。 片断: 第1章动力设备分类、现状与 发展趋势 1动力设备分类 1·1动力设备的定义 人类社会任何生产活动和生活过程都需要能量, 它是由能源提供的。能源的定义与分类参见综合技术 与管理卷第9篇节能技术。自然界中的一次能源一般 都需要通过转换才能成为人类所需要的能量形式,例 如机械能、电能、热量或者方便使用的可燃气体,等等。 凡是将自然界中的能量转换为机械能的机械装置称为 动力机械或设备,这是工程界常用的动力设备狭义的 定义。汽轮机、燃气轮机、内燃机、水轮机、风力机等 都是最典型的动力设备。机械能往往不是生产、生活中 所需能量的最终形式,而在将其他形式的能转换为机 械能的过程中,也需要通过机械装置,例如燃料的化学 能需要通过热这个环节。在现代动力装置中,这些环节 与机械又经常紧密联系,构成复杂的系统,诸如蒸汽锅 炉、煤气发生器、通风机、压气机和水泵,等等。这些 设备在工程界也可包含在动力设备的范畴中,这是动 力设备广义的定义。 在本手册中,按照我国机械工程界的惯例与行业 分类,将动力机械逆过程的能量转换设备如风机、水 泵、换热器等划入通用机械卷;将一些混杂于生产工艺 过程中的机械设备划入专用机械,如化工过程机械、航 空推进系统、船舶推进系统、核动力设备,等等。这样, 本卷中所界定的动力设备仅是指将一次能源直接或间 接地转化为机械能的机械、设备与系统。直接产生蒸汽 的工业锅炉、产生煤气的煤气发生炉由于工作原理及 机械结构与其他动力设备类似,仍纳入本卷之中。 1·2动力设备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18世纪60年代,以煤炭作为主要能源取代了柴 草,出现了第一代动力机械——蒸汽机,引起了产业革 命,促进了社会的大发展,人类社会开始进入工业化时 代。因此,从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90年代初的 120年被称为蒸汽机时代。 19世纪90年代出现了内燃机、蒸汽轮机和发电 机。蒸汽机因笨重而热效率低下逐步被淘汰。内燃机迅 速在运输动力、军事装备和移动式动力中占有优势。蒸 汽轮机电站的出现并迅速大型化和现代化,使得电能 在生产领域和生活领域普遍应用,技术迅速发展,机械 化、电气化及自动化迅速普及,人类真正进入到大工业 化的时代。随着石油工业的迅速发展及内燃机(包括 20世纪40年代出现的燃气轮机)的广泛应用,不少以 煤炭为燃料及原料的工业纷纷改用石油,从而促成了 本世纪50年代开始的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的大转变 ——以煤炭为主转向以石油和天然气为主。从20世纪 50年代开始,煤炭在一次能源的比重已降至50%以 下,并一直降至本世纪末的30%左右。这一段时期是 以内燃化和电气化作为工业特征的时代。 随着内燃机的广泛应用和以大型水力与火力发电厂 为主力的大电网的建立,带动了机械化、电气化和自动化 的大发展。计算机的出现并迅速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促 进了人类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过渡。知识产品、信息 行业、高技术产品将占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应该说,动力 设备的高度发展促成了这一重要转变与发展,同时,向信 息社会的过渡又对动力设备提出新的要求。 鉴于世界化石燃料储量大量消耗,以及应用化石 燃料所引起的严重污染,高效低污染地使用化石燃料 已成为当务之急。动力设备走向大型化,采用高参数, 并采用精确设计技术以追求高效率。因此,以总能利用 系统为指导思想的参数优化、系统匹配及复合机械应 运而生。同时,环保技术与动力设备技术互相交叉,清 洁煤技术、低噪声叶轮机械、低污染排放内燃机、三废 利用系统等技术逐步渗透至动力设备的研制过程之 中。再进一步,以化石燃料为主体的能源结构将逐步过 渡至以清洁和可再生的能源为主体,实现世界能源消 费构成,也是世界社会发展的第三次大转变。太阳能、 核聚变能是最有希望的下一代能源,还有待于与其相 匹配的动力设备的发展方能实现。由于这是一个相当 漫长的发展过程,从现在开始还只是处在初步准备阶 段。在当前,仍以高效低污染动力设备的发展为主要目 标。 1·3动力设备分类 动力设备品种繁多,用于生产与生活的各个行业 之中。可按不同能量转换方式、工作原理与结构特点和 用途来划分
作者: 杨镇瑜著
出版社:云南人民出版社,2012
简介: 所属分类:旅游地图 > 旅游随笔 > 一次行走云南省普洱十县区外和版纳勐腊的旅程,长达4197公里,穿插作者在边境4年热带丛林生活的回忆。快意文字引领人们将目光投向视野外的惊艳偏旁:四国边境和“金三角”的神秘故事,哈尼族、佤族、布朗族、德昂族的奇特风俗,罂粟、桫椤、龙血树、古茶树等千年活标本,叶猴、白鹇、飞鼠、白掌长臂猿等濒危的精灵…… 如作者所言:“所有的出游都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意外。”而他“今生都无法走出丛林的阴影和群山的视线”。 第一章 茶城普洱:在一个蛋的边缘 追逐云朵,一路向南 茶城普洱的绿色封面 一路上我骂了101个靠,其中有一个是李小强帮我骂的 一个寨子用一台晚会等我,你相信吗 和几个男人好过,就挂几块牛骨头 第二章 西盟佤山:寻访“猎头”部落 红牌警告,和我的络腮胡子有关 杀人现场的诡异和奇绝 1958年的最后一颗人头 武装部长不知道自己的年龄 水酒、鸡肉稀饭,和各种枉死的小动物 没看到人头,只看到一丛野生稻 第三章 西盟佤山:遇鬼 活见鬼 佤山玫瑰叶娜 阿佤山大门,2000米的海拔落差 人头桩下的佤山秘境 山洞里走出来的民族 第四章 富岩佤山:兵团往事 白天兵看兵,晚上数星星 连队往事 和一棵无花果树同居两年 遭遇眼镜王蛇 醉了六天,姚哥变成了“摇哥” 一只羊死在我的面前,但我还是溜了 第五章 富岩佤山:被一棵大树团团围住 一种叫罂粟的开花植物 我在两个死人旁边睡了一夜 佤族“有巢氏”——江三木落 为谷子叫魂 在一棵树的中间,我有些眩晕 第六章 孟连永不勒寨子:世界上最难走的路 一泡尿冲到国外去 堵逃犯,我的手枪里装满了子弹 “永不来”,世界上最难走的路 胶林晨雾 农民军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第七章 孟连娜允古城:中国唯一傣族古城的王气 泼水狂欢与“丢包”调情 末代土司和他的三个老婆 喜欢吃石头的树和可以做成画册的菜市场 没有什么是他们不敢吃的 一棵会下雨的树 在勐啊看外国的月亮 第八章 景迈古茶树下:“八百媳妇国”的落日黄昏 令忽必烈铩羽而归的“八百媳妇国” 越长越矮的树 一个嗜茶如命的民族 布朗山的“文成公主” 苏里亚头人亲手给毛主席送上“小雀尖嘴”茶 道德力量超过了教条的法律 做竹子出生证的“大娘” 茶叶腌来当菜吃 第九章 镇沅苦聪人:从树洞里走出来的民族 今夜,一只狗上了荣建志的床 一条河流的a面与b面 千家寨2700年古茶王树 现在我想和你聊聊茶叶 5次被搬出原始森林,又5次逃回森林中 结婚必须哭得很好看 “涩甜树”与“搂小老婆” 没屁股的瓢鸡和脸盆大的何首乌 第十章 树包塔塔包树:景谷勐卧总佛寺的木石情缘 一枚硬币落到地图上——景谷 我带走了几块小黑江的石头 树包塔塔包树,一只孔雀站在我头顶 第一章 茶城普洱:在一个蛋的边缘 追逐云朵,一路向南 茶城普洱的绿色封面 一路上我骂了101个靠,其中有一个是李小强帮我骂的 一个寨子用一台晚会等我,你相信吗 和几个男人好过,就挂几块牛骨头 第二章 西盟佤山:寻访“猎头”部落 红牌警告,和我的络腮胡子有关 杀人现场的诡异和奇绝 1958年的最后一颗人头 武装部长不知道自己的年龄 水酒、鸡肉稀饭,和各种枉死的小动物 没看到人头,只看到一丛野生稻 第三章 西盟佤山:遇鬼 活见鬼 佤山玫瑰叶娜 阿佤山大门,2000米的海拔落差 人头桩下的佤山秘境 山洞里走出来的民族 第四章 富岩佤山:兵团往事 白天兵看兵,晚上数星星 连队往事 和一棵无花果树同居两年 遭遇眼镜王蛇 醉了六天,姚哥变成了“摇哥” 一只羊死在我的面前,但我还是溜了 第五章 富岩佤山:被一棵大树团团围住 一种叫罂粟的开花植物 我在两个死人旁边睡了一夜 佤族“有巢氏”——江三木落 为谷子叫魂 在一棵树的中间,我有些眩晕 第六章 孟连永不勒寨子:世界上最难走的路 一泡尿冲到国外去 堵逃犯,我的手枪里装满了子弹 “永不来”,世界上最难走的路 胶林晨雾 农民军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第七章 孟连娜允古城:中国唯一傣族古城的王气 泼水狂欢与“丢包”调情 末代土司和他的三个老婆 喜欢吃石头的树和可以做成画册的菜市场 没有什么是他们不敢吃的 一棵会下雨的树 在勐啊看外国的月亮 第八章 景迈古茶树下:“八百媳妇国”的落日黄昏 令忽必烈铩羽而归的“八百媳妇国” 越长越矮的树 一个嗜茶如命的民族 布朗山的“文成公主” 苏里亚头人亲手给毛主席送上“小雀尖嘴”茶 道德力量超过了教条的法律 做竹子出生证的“大娘” 茶叶腌来当菜吃 第九章 镇沅苦聪人:从树洞里走出来的民族 今夜,一只狗上了荣建志的床 一条河流的a面与b面 千家寨2700年古茶王树 现在我想和你聊聊茶叶 5次被搬出原始森林,又5次逃回森林中 结婚必须哭得很好看 “涩甜树”与“搂小老婆” 没屁股的瓢鸡和脸盆大的何首乌 第十章 树包塔塔包树:景谷勐卧总佛寺的木石情缘 一枚硬币落到地图上——景谷 我带走了几块小黑江的石头 树包塔塔包树,一只孔雀站在我头顶 白马山上的空谷余响 第十一章 探秘银生古城:无量剑池之外的剑胆琴心 小姐,你有没有蛊毒? 文井土林的“群仙阵” 文庙祭孔,斯文扫地 猿啼空山,玉璧犹在,仙影何存? 第十二章 墨江:北回归线上的“一米阳光” 我横跨了温带和热带 让我摸摸你的脸——摸你黑 河西“双胞井”,想生双胞胎的跟我走 古道流风,碧溪古镇的寂寞如水 第十三章 必须是宁洱:斜阳未斜,驴客青山 茶马古道的重要源头 空山马蹄,大清国普洱府的烟雨旧事 零云断雨,斜阳驴客青山外 第十四章 十层大山:鸡鸣三国之地 世界上最美的路 在坝卡,我想知道哪一棵树是中国的 花生长在大树上 狗熊一怒,一巴掌拍断了狗的脊骨 一脚踏三国 一碗酒摆平天下事 第十五章 易武正山:千里相思只为茶 探秘六大茶山,普洱之外的普洱 植物绞杀和发情行动 普洱茶的本来面目 古洞生云,写字的一定是几个武官 刮风寨的刮,那些不曾触摸的风声 有些酒,一直在等待饮者 / 黎小桃 一本挑战你视觉神经和想象极限的游记。作者曾为云南边境驻防军官,身份独特,经历传奇;四国边境的旅行和生活,穿插金三角秘闻、奇特风俗、濒危生灵,故事惊险离奇,媲美《鬼吹灯》;文字幽默,200幅全国首发绝密图片。 《遭遇眼镜王蛇》 在边地,蛇是最寻常的动物。 我见过的最大的是蟒蛇,有三四米长,碗口粗细;我见过的最小的蛇,还没有筷子长,看上去像蚯蚓,有一条红色的尾巴。至今我都不知道它们的名字,也不知道是否有毒。 按说北方人是怕蛇的。由于在云南久了,见到蛇好像也不觉得那么可怕了,我甚至敢用手抓。但有一次,老子的七魂被吓出了六魄——它是一条眼镜王蛇,它的舌头和毒牙对准的,是我要命的下阴! 那是一个晴朗的早晨,安排完连队的工作,我一个人在寝室里备课。突然听到厕所里有两个兵在大喊大叫:“蛇!有蛇!”我出来看了一下,嘱咐他们把蛇赶走,不要伤害它们。厕所旁边是一片野芭蕉,有蛇出没是很正常的事情。 就在这时,一件意外的事情发生了。 由于我突然感到内急,抓起手纸就往厕所跑。进了厕所,还四下里看了看,然后找了个靠墙的蹲位。突然感到屁股上一阵凉,像抹了风油精一样的凉。低头一看——阿门!到现在我都还心有余悸:一条胳膊粗的眼镜王蛇,正伸着扁扁的脑袋,吐着红红的信子,对着我的屁股一上一下地吹气。我“啊”的一声尖叫,提着裤子就往外跑。 几个战士听到喊声跑过来。我命令他们先处死,然后弄上来,避免伤人。 这是我第一次对野生动物下毒手。因为这条蛇,甚至坏了杨镇瑜先生美好的名声。后来有个叫阎磊的排长借调到团里,这件事就跟着他传出去了。传着传着就变了味——说是杨镇瑜先生的老二被眼镜蛇咬了,这还了得? 不过想想倒也真的后怕,尽管连队有蛇药,但蛇药都是治疗一些普通蛇伤的。要是咬了胳膊腿,大不了来个壮士断腕,这要真是命根子被那什么了,还不得来个挥刀自宫啊?岂有此理! 连队出现眼镜王蛇,我后来渐渐弄清了原因:眼镜蛇的肉味非常鲜美,附近山民大肆捕捉,老鼠的天敌也越来越少。这样粗的一条眼镜王蛇,当时就可以卖300元,如果不是在粪坑里的话。蛇的数量减少导致附近鼠患成灾,我们连队的一大片玉米地,收获后只是一堆柴草,竟然见不到一粒玉米,都被老鼠爬上去啃了。 一定是老鼠饿了去粪坑里吃大粪,眼镜蛇过来抓老鼠,掉进粪坑出不来了,才发生了这样惊险的一幕。 关于蛇的记忆还有很多。要么是在连队的训练场上,要么是在巡逻路上,要么——是在老乡的饭锅里。据说,越是毒蛇肉味越鲜美。刚开始我是不吃蛇的,后来被他们嘲笑了几次,不管了,就跟了吃。 巡逻时走在前面的战士手里一定要拿根棍子,这叫“打草惊蛇”。特别是开春之后,万物复苏,蛇也睁开了惺忪的睡眼,从冬眠的洞里爬出来。因为饿了一整个冬天,这个时候蛇的攻击性是最强的。但事实上蛇一般是不会主动攻击人的,除非你不小心踩了它的尾巴,或者打搅了它的清梦。丛林里最毒的蛇,除了眼镜王蛇,还有竹叶青和银环蛇。 每次外出巡逻之前,战士们都会上拿大蒜、肥皂、风油精在解放鞋上乱涂一气。除了这些,蛇还怕一样东西,那就是烟。佤族不论男女,大多都会抽烟,他们抽一种叫做“兰花烟”的烟丝,味道闻起来很怪,反正令人不愉快。这样的不愉快也许同样令蛇不愉快,这也使他们客观上避免了毒蛇和蚊虫的叮咬。 另外不得不提的是恙虫。有一次连队有个兵突发高烧,被紧急送到县医院。还好,县医院的医生经验比较丰富,确诊为恙虫病。如果被误诊为感冒而延误了病情,也许会有生命危险。我一直没有找到这种可以致命的小虫子,据说他们存活在草地上。 但佤山的各种神秘莫测,一直挑战着我的视觉和神经。我曾经见过一只没有眼睛的老鼠,大约是土拨鼠的一种,胖乎乎的像个小肉球。把它放在泥地上,一会儿就钻到土里不见了。我还见过一种长着花翅膀的鸟,当地老乡告诉我那叫“臭鸟”,在当地没人会抓。因为这种鸟急了会吐口水,而且味道奇臭无比,算是鸟类中的“放屁虫”吧。 我每天煞有介事,又好像无所事事。特别到了雨季,富岩佤山在云海漫漫中就像一座真正的孤岛。道路塌方、停电都是家常便饭,真正陪伴我的,除了一棵默默无言的大树,就是那群和我一样无聊到发疯的兵们。 去老乡家里围着火塘喝烤茶,成了唯一可以舒展心灵的生活方式。在烟熏火燎的火塘边,有时我会接过老乡递过来的半碗酒,更多的时候是一个人喝着又苦又香的烤茶,看着火塘中的木炭和火苗默默发呆。 那是怎样的一段岁月。 《人头桩下的佤山秘境》 西盟县老县城离边境大约只有20公里,对面是缅甸的佤邦第二特区。其实山水相连,当地好多少数民族群众会说5种语言。他们通婚,也进行边境互市贸易。在外人看来不可思议的事,平常得就像他们的一日三餐。 老战友见面照例是寒暄落座,非要留我和小强“整两杯”。因为这些天一直泡在酒中,再加上我要赶回龙潭拍照,借故推辞了。 回到新县城已是薄暮时分。穿过一大片芦苇丛,龙摩爷遥遥在望。 说真的,我的心中一直怀着三分惧意,因为那是佤族砍头祭谷的地方。我一直不相信有鬼,但这里实在是充满了太多的血腥。依山而建的高高寨门上挂着佤族的图腾,寒冷的木鼓已经被剥蚀得有些发暗。 过了寨门是一溜石阶,两边是高高的人头桩。转过几百米古藤缠绕的山路,赫然入目的,是数以千计的长了绿毛的牛头和人头桩,令人毛骨悚然。 不同年代的牛头有的钉在树上,有的钉在木架上、山崖上,甚至干脆堆放在路边。高高的人头桩上悬挂着竹笼,里面有一团黑黑的什么东西。 山谷里溪流淙淙,阴风扑面。当地人用木棍横穿竹筒,竹筒接满水,“嗒”的一声敲击在岩石上,倒空后继续再接水。那声音更平添了几分阴森,令人毛发直竖。这里就是龙摩爷圣地,是佤族人心中最神圣的地方。佤族信奉万物有灵,天地有神,而龙摩爷是保护山水之神。 顺山路而下,就是美丽迷人的勐梭龙潭。龙潭是一个被原始森林环抱的天然湖泊,湖水清澈无染,岸边万木葱茏。湖光山色,水天相接,幽静得像一场睡梦。一片片水草浮在水面上,像寂寞沙洲。那水草会动,今天在这里,明天可能已经散着步到了别处。 湖水氤氲而幽秘,水中横七竖八地倒伏着一些大树的尸体。湖边断崖上爬满了榕树的根蔓,层层叠叠,像一面根墙。有几根藤索从树上垂下来,像在天地间垂挂。每一棵树木都竭力生长,在雨季到来的时候拼命吸收着空气中有限的养分。 因为龙潭在佤族人民心中的神圣地位,这里的一草一木都不会有人去动。据说有一次潭中飘起一条死鱼,捞起来称了称,足足有80斤。 林下厚厚的树叶中生长着一些与世无争的羞涩的植物。它们或是长着墨绿的叶,或是开着散淡的花,没有参天的梦想,日子过得风云不度。 我曾经自诩是植物通,但面对它们,哑口无言。你可以胡乱地给它们安一个什么名字,绝对不会有人和你抬杠,因为多半对方也不知道。而我给它们取得最多的名字是“他妈的”。通常见到一棵美丽的植物而又叫不上名字,干脆一句“他妈的,太美了”了事。 就这样,我的佤山之行,从“他妈的1”一直骂到了“他妈的1000”。那些摇曳的美丽的植株,默默地目送着我这个五大三粗的不速之客。 我敢确信我拍到了两张最漂亮的图片,因为那一刻我的脑子产生了片刻的恍惚。凭着多年的摄影经验,我知道这样的时刻一定会出美轮美奂的好片子。我跪在一座小石桥上,不失时机地按下了快门。我高度自满,只等着有机会把片子拷出来,但我真的错了,照片连魂魄都没有留下…… “龙摩爷”为佤语发音,意思是圣地,是佤族朝拜神灵、祭祀祖先、祈福求安的地方。佤族在50多年前还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刀耕火种,结绳记事,相信的是魔巴的咒语和天神的庇佑。据一个当地老乡讲,解放初,佤族妇女几乎都赤裸着上身,佤族男子身上几乎不穿衣服,只在腰间和私处勒一条白布条遮羞。 但佤族确实是一个桀骜不驯的剽悍民族,他们的梭镖和弩箭让人望而生畏。在边疆少数民族中,佤族老大哥的地位始终没有动摇过。甚至连孟连傣族末代土司刀派洪的三个老婆中,大老婆也是佤族。这其中当然不能排除政治联姻的因素,因为佤族牢牢地占据着凉爽而又没有瘴疠的山头,俯瞰山下,白云苍茫,众生悠悠。 杨镇瑜:1972年生于山东,曾随部队在中、缅、越、中边防驻扎。一个永远失去故乡的人,一个在文字里大喊大叫的人,一个手无寸铁但绝不投降的人,一个绝种好男人。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创作,2000年获云南省军旅文学创作奖,现供职于云南某市政府。
作者: 陈志华文;李玉祥摄影
出版社:三联书店,1999
简介:本书旨在介绍中国民间传统的地域文化;以图文随记的形式,向大众传播中华本土文化之精髓,复苏久远的历史场景。 炎炎盛夏,在岩头村丽水湖尽头的乘风亭里,静静的小石条上备有解暑的凉茶,亭角还有可以解决简单炊饭的柴草锅灶,柱子上挂着一串串金黄色的草鞋,备行路人更换。亭内有幅对联:“茶待多情客,饭留有义人”……这静静弥漫着的疏朗的乡情,并非迷幻的桃花源仙境,而是今天著名的中国乡土建筑学者陈志华老先生笔下的楠溪江古村落。这样的书、如此的景,您若是不看亦不游,那么您时下的生活还有什么滋味?!
作者: 梁祥济著
出版社: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
简介:这是一本打动灵魂的书,似乎在触动我心灵中某个深藏的暗角,震颤继而柔软。它以细腻的笔触,饱蘸着几十年人生风雨积淀起来的浓情,唤醒了许多曾经被遗忘、被漠视、被躁动所淹没的记忆、体验和希冀,隐隐约约的,又是沉甸甸的。这就是我在一篇篇地阅读刘兰生的散文集《大爱无言》时,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深化的感觉。 刘兰生早年以报告文学《探索星空奥秘的年轻人》而成名,其作品先后被收入多种文学选本和中学教材。真挚的情感,优美的文字,细腻的笔触,成为其最显著的特点。而收录在《大爱无言》中的这些以描写亲情、乡情为主要内容的散文作品,因为凝结了作者自身经过多年岁月洗练和人生磨砺的体验和感悟,而更加沉郁凝重,更加朴实无华,因而也更加含蓄隽永,动人心魄。柔绵情感,悠悠思绪,宛如流水般导引读者进入到作者用刻骨铭心的体验和细腻清丽的语言构筑的艺术世界。 回忆是通向过去的桥梁。回忆时总会心潮澎湃、浮想联翩。刘兰生幼年丧母,不仅饱尝穷困生活的折磨,而且屡屡遭受继母的虐待,只有父亲,一个老实巴交、善良而坚强的农民,在他长大成人的相当长的时间里,成为他生活和精神的唯一依靠。刻骨铭心的历历往事,沉郁顿挫的悠悠情思,一幕又一幕催人泪下的场景,一个又一个扣人心弦的细节,构成了作品充沛的感染力和独特的艺术价值。《大爱无言》一文中,父亲破指滴血,为了表明生生死死要同妈妈在一起:“神情黯然的爸爸慢慢蹲下身子,从对襟衫上拔下一枚缝衣针,猛地扎破自己的中指,然后用力挤压着,任殷红的献血一滴一滴地洒落在妈妈的遗骨上”,这样的场景真的是让人触目惊心;由于思念母亲,父亲彻夜难眠,清泪满面,点起油灯,为的是给母亲“点盏灯,照照路,陪她坐一夜”,因为“天一亮,她……她又要走了”,万般离愁,千种遗恨,尽在这默默无语的灯影中闪动。《雪落山村》中,父亲因为服毒几欲辞世之际,“我就睡在爸爸的脚边,双手抱着他的脚,生怕他会离我而去。山村的雪夜,寒冷而静谧。邻居家的狗,想必都冷得躲进柴草垛里去了,它们不再像往日那样地狺狺狂吠。唯有窗外那棵被雷公劈去了一半的老枫树上,一只猫头鹰不时凄厉地哀号着”。此情此景,谁不为之心颤,谁不为之动容?然而,此情此景,又唯有亲历者才能真正体会,并在几十年之后以颤抖的笔触将其描绘。这种看似平静然而饱含悲恸与恐惧的情景,也许只能是在几十年之后,透过时间的纱帘回首往事之时才写得出来。 “有必不可解之情,而后有必不可朽之诗。”散文作为侧重于表达内心体验和抒发内心情感的文体,抒发作者的真情实感并以此打动读者,是它的灵魂和血脉。《大爱无言》之所以能够打动人心,得到读者的共鸣,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作品所凝结着的浓郁而厚重的情思,在于作者始终以毫不伪饰、绝无做作的心灵之笔抒发着自己的真情实感。 不仅如此。就其艺术魅力而言,《大爱无言》自有其可圈可点之处。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抒情主人公的情感流动总是悄然无声地与自然景物溶为一体,两者相得益彰。不仅自然成为情感的载体,充满了灵性,而且感情本身也因了与自然的交融而更加隽永。比如,写到父亲倾其所有为母亲重修坟茔,“暮霭氤氤氲氲,四野苍茫阒寂。一阵秋风掠过,浓密的槠树叶子飒飒作响。”又如,在写到为母亲迁坟的那天夜里,父子二人一直痴痴地望着那只装着母亲遗骨的小谷箩,“守着一勾残月、满地寒霜!” 惟其悲伤极至,已是无语凝噎了;就文字而言,惟其平白如常,方能直指人心。
作者: 鲁迅著;裘沙,王伟君,裘大力插图
简介:聪明的牲口确乎知道人意,刚刚望见宅门,那马便立刻放缓脚步了,并 且和它背上的主人同时垂了头,一步一顿,像捣米一样。 暮霭笼罩了大宅,邻屋上都腾起浓黑的炊烟,已经是晚饭时候。家将们 听得马蹄声,早已迎了出来,都在宅门外垂着手直挺挺地站着。羿在垃圾堆 边懒懒地下了马,家将们便接过缰绳和鞭子去。他刚要跨进大门,低头看看 挂在腰间的满壶的簇新的箭和网里的三匹乌老鸦和一匹射碎了的小麻雀,心 里就非常踌蹰。但到底硬着头皮,大踏步走进去了;箭在壶里豁朗豁朗地响 着。 刚到内院,他便见嫦娥在圆窗里探了一探头。他知道她眼睛快,一定早 瞧见那几匹乌鸦的了,不觉一吓,脚步登时也一停,——但只得往里走。使 女们都迎出来,给他卸了弓箭,解下网兜。他仿佛觉得她们都在苦笑。 “太太……。”他擦过手脸,走进内房去,一面叫。 嫦娥正在看着圆窗外的暮天,慢慢回过头来,似理不理的向他看了一眼 ,没有答应。 这种情形,羿倒久已习惯的了,至少已有一年多。他仍旧走近去,坐在 对面的铺着脱毛的旧豹皮的木榻上,搔着头皮,支支梧梧地说—— “今天的运气仍旧不见佳,还是只有乌鸦……。” “哼!”嫦娥将柳眉一扬,忽然站起来,风似的往外走,嘴里咕噜着, “又是乌鸦的炸酱面,又是乌鸦的炸酱面!你去问问去,谁家是一年到头只 吃乌鸦肉的炸酱面的?我真不知道是走了什么运,竟嫁到这里来,整年的就 吃乌鸦的炸酱面!” “太太,”羿赶紧也站起,跟在后面,低声说,“不过今天倒还好,另 外还射了一匹麻雀,可以给你做菜的。女辛!”他大声地叫使女,“你把那 一匹麻雀拿过来请太太看!” 野味已经拿到厨房里去了,女辛便跑去挑出来,两手捧着,送在嫦娥的 眼前。 “哼!”她瞥了一眼,慢慢地伸手一捏,不高兴地说,“一团糟!不是 全都粉碎了么?肉在那里?” “是的,”羿很惶恐,“射碎的。我的弓太强,箭头太大了。” “你不能用小一点的箭头的么?” “我没有小的。自从我射封豕长蛇……。” “这是封豕长蛇么?”她说着,一面回转头去对着女辛道,“放一碗汤 罢!”便又退回房里去了。 只有羿呆呆地留在堂屋里,靠壁坐下,听着厨房里柴草爆炸的声音。他 回忆半年的封豕是多么大,远远望去就像一坐小土冈,如果那时不去射杀它 ,留到现在,足可以吃半年,又何用天天愁饭菜。还有长蛇,也可以做羹喝 ……。 女乙来点灯了,对面墙上挂着的彤弓,彤矢,卢弓,卢矢,弩机,长剑 ,短剑,便都在昏暗的灯光中出现。羿看了一眼,就低了头,叹一口气;只 见女辛搬进夜饭来,放在中间的案上,左边是五大碗白面;右边两大碗,一 碗汤;中央是一大碗乌鸦肉做的炸酱。 羿吃着炸酱面,自己觉得确也不好吃;偷眼去看嫦娥,她炸酱是看也不 看,只用汤泡了面,吃了半碗,又放下了。他觉得她脸上仿佛比往常黄瘦些 ,生怕她生了病。 到二更时,她似乎和气一些了,默坐在床沿上喝水。羿就坐在旁边的木 榻上,手摩着脱毛的旧豹皮。 “唉,”他和蔼地说,“这西山的文豹,还是我们结婚以前射得的,那 时多么好看,全体黄金光。”他于是回想当年的食物,熊是只吃四个掌,驼 留峰,其余的就都赏给使女和家将们。后来大动物射完了,就吃野猪兔山鸡 ;射法又高强,要多少有多少。“唉,”他不觉叹息,“我的箭法掌太巧妙 了,竟射得遍地精光。那时谁料到只剩下乌鸦做菜……。” “哼。”嫦娥微微一笑。 “今天总还要算运气的,”羿也高兴起来,“居然猎到一只麻雀。这是 远绕了三十里路才找到的。” “你不能走得更远一点的么?!” “对。太太。我也这样想。明天我想起得早些。倘若你醒得早,那就叫 醒我。我准备再远走五十里,看看可有些獐子兔子。……但是,怕也难。当 我射封豕长蛇的时候,野兽是那么多。你还该记得罢,丈母的门前就常有黑 熊走过,叫我去射了好几回……。” “是么?”嫦娥似乎不大记得。 “谁料到现在竟至于精光的呢。想起来,真不知道将来怎么过日子。我 呢,倒不要紧,只要将那道士送给我的金丹吃下去,就会飞升。但是我第一 先得替你打算,……所以我决计明天再走得远一点……。” “哼。”嫦娥已经喝完水,慢慢躺下,合上眼睛了。残膏的灯火照着残 妆,粉有些褪了,眼圈显得微黄,眉毛的黛色也仿佛两边不一样。但嘴唇依 然红得如火;虽然并不笑,颊上也还有浅浅的酒窝。 “唉唉,这样的人,我就整年地只给她吃乌鸦的炸酱面……。”羿想着 ,觉得惭愧,两颊连耳根都热起来。 P17-21
作者: 田涯文化工作室主编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
简介:王小天。生于1980年,陕西人。2003年毕业于中南大学矿物工程专业, 以矿工身份先后从事过记者、编辑、人力资源专员、图书策划等职业,如今 蛰居长沙,为《我们,我们》书系执行主编,现已出版长篇小说《樱桃》。 星空下的流浪者 1 我出生在那个寒冬 所以就注定我必须忍耐更多的冰冷 记得一位哲人说过,生活已经这样了,就再也不能那样了。这句话对我 来说,就犹如硬铁般的生活中的一记谶语,抚慰同时蛊惑着我的心灵世界, 让我在逆境中避免怨天尤人,在顺境中没有洋洋得意。尘世之上,没有什么 东西可以将一个人彻底击倒,诸如苦难、悲伤、绝望以及诱惑,它们都不能 。人的无二性决定任何一个“我”都具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我选择这句话 ,我把它裱起来挂在我的房间,只是想告诉自己,人生的道路只有一条,成 功的意义在于,拥有并坚持了自己。 母亲对我说,你出生的时候,天降寒雪,屋檐上的冰凌挂了尺把长,足 有一个月没有融化开。那个冬天是我生命的起点,它像朵冷艳的花朵一样插 在我的生命始端,祝愿我同时诅咒我,给我时间同时催我上路。 我成长在陕西浑厚的黄土地上,一个在地图上如痣般大小的村庄成了我 最初的舞台,我很快地长大,韶华看着我从一个爬行在乡里柴草间的婴孩历 经懵懂无知的童年、意气风发的少年之后变成一个厚重腼腆的青年。 1999年,我离开陕西,来到了离家千余里的长沙,那是我的第一次远行 。在我为时不多的生命里程中,它绝对是光辉亮丽的一笔,它带着一个乡间 孩子的所有胆怯和好奇,把我推进了新的生活。我的贫穷家乡的农民说,看 ,这个生活是条光辉大道。 我的农民父亲也说,你的梦想开始了,去吧。 从此,我开始流浪。 我一直觉得离开家乡的生活就是流浪。有人说,家乡是什么?家乡就是 我们最初出发的地方。我的家在陕西的关中平原上的一个小农村,是那个在 父母苦心经营了半生而依然简陋的地方。那时候我从渭南上车,火车历经郑 州、武汉、岳阳,我的眼泪足足掉了一路,一起同行的朋友嘲笑我,大男人 有什么好哭的?而我就是止不住,异乡陌生的情景从眼前一闪而过,迅速而 模糊,对我来说,那也许将是我一生的宿命吧,我将永远在火车上颠簸下去 。 这就是流浪的状态,独在异乡的心理从踏上火车的那一刻就开始了。 事实正是如此,城市是城市人的城市,我只是旁观者,大学一开始我就 明显地感觉到了这一点,幸好我学的是比较冷门的矿物专业,同班甚至同系 大部分学 ……
作者: 唐世贵著
出版社:巴蜀书社,2002
简介: [书摘:]威德王一听,不禁大吃一惊,心想,这两位童子怎么一个比一个见地深刻,自己身处王位,多年来修习佛法,守持不辍,如今业已获得许多神通,可与这两位童子相比,还差得远。那位名叫宝上的童子开口便言“一切诸法空”,从而对三世十方的一切佛国的一切事事物物,一切现象特性,一切名言概念,都给予非实非真的判断。既然一切都是空幻不实的,那我还询问他们的名字干什么呢?难怪这位童子反问我“云何问名字”。威德王深感愧疚和丧气,不免叹息道:“唉,我的悟性也太差了。” 威德王十分激动,能够遇上见地超群的童子,真是三生有幸啊!他当然不知晓,这莲花童子就是远古时代阿湿毗尼——双马童的转世灵童。他起身下拜,叩首谢道:“二童子慈悲,开口便宣如此妙法,今老夫耳目一新,茅塞顿开,想必二位宿世有因,今天才得如此圣智。还愿你们多多指点,再宣妙法,以使我早趋正法,早证菩提。” 宝意指点道:“你不是常随金光佛习法吗?要知道,这个世界的教主是金光佛,他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只是多少年来,你的机缘一直未能成熟,尚未证悟大乘无上法门,未能获得圣智菩提。今日你于园中人定,得与我们相逢,这也是你多年的修持、积功累德的结果,你的机缘成熟了!” 那位名叫宝上的童子接着说:“是啊!威德王,?你能有今天,也是前世广种善根的结果。我们不必对你宣讲什么,自有金光佛会为你指点迷津,我们一道去拜金光佛吧!” 当下威德王便与两位童子来到金光佛居住的地方。两位童子扑倒在佛座面前,五体投地,顶礼膜拜,然后站起身来,双手合十,以偈颂形式启禀道: 云何为供养,无上两足尊。 香花众伎乐,衣服药卧具。 如是等供养,云何为最胜。 莲花童子所说的“无上两足尊”意即两足众生类中最尊贵者,指释迦牟尼如来佛。可见,这首偈语所问的就是如何供养如来佛的问题。 这天,妙庄王在督造大臣大驸马的陪同下,亲自来到金光明寺验查看。规模如此宏大的寺院,殿、堂、楼、阁星罗棋布,松、竹、花、草葱郁茂盛,庭院整齐干净,曲径通幽,环境优 雅。寺庙的背后,依山崖重新开凿了许多宽敞的寺窟,供僧尼居住。妙庄王看后十分满意,当即传令,命观星、司礼等官分别选择吉日良辰,并拟定三公主舍身出家礼仪,于是大家又开始忙碌起来。 按照事先的日程安排,9月17日是拜别先王陵寝大典。这天,妙善公主仍穿上了公主服饰,坐着宫辇,仪仗执事前呼后拥,徐步走出宫门,浩浩荡荡直往王陵而去。妙善公主来到陵前,不由得万分感慨:昔日的国王,如今到何处去了?他们昔日显达荣耀,如今不也融进了泥土之中,也免不了六世轮回。不管怎样,他们毕竟是自己的祖先,她跪了下去,恭恭敬敬地祭拜历代祖先,谨谨慎慎地祝告自责,并向列祖列宗叙说了自己出家的原因。奠酒献帛,各项仪式一一行完之后,大队人马又打道回宫。 这时,大道两旁人山人海,拥挤不堪。原来远近百姓闻说公主今日行拜祖大典,故而俱来观看。人们都想见上一见三公主的玉容,大家争先恐后,欢声雷动,一片节日景象。妙善公主在辇中面带微笑,合十当胸,算是与众人答礼。 9月18日将举行辞朝大典。这天一大清早,妙善公主即身着公主礼服,首先到后宫拜见母做母亲的见自己的女儿要出了,非常伤感。女儿是她一手抚养成人的,而且她的一切希望都曾经寄托在她身上了,如今女儿出家了,她还有什么期望了呢?拜过母亲,见过文武百官,妙善直奔午门辞朝。这时,妙庄王已临朝就座。三公主迈着轻盈的步伐,径直上殿来。妙庄王看着自己疼爱的女儿,想到从此之后她将隐居佛门,内心真是难受极了。 就在妙庄王百感交集之际,三公主开始行朝拜大礼。她匍匐金阶,说道:“臣儿不孝,只因铁心向佛,不能常侍父王左右,罪该万死。惟愿仗佛祖法力,替父王增福添寿。明日孩儿将舍身出家,故今日特来辞驾,愿父王善自珍重。” 此时的妙庄王心如锥钻箭射一般,两行老泪不禁流落下来,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只是传令用御辇送女儿回宫。妙善公主见父王如此伤心,也忍不住黯然流泪,竟也有点儿依依不舍。 9月19日,是妙善公主舍身出家的日子(至今中国佛教即以农历9月19日为观世音菩萨的出家纪念日)。五更时分,妙善公主即翻身下床,洗梳打扮。因为尚未剃度,所以公主依然穿着 宫装。与公主一同出家的还有保姆及宫女永莲二人,另外,原来与公主同在灶下执役的十几个人为公主和善待人所感,也准备一同人寺,侍奉公主。当然这些人也都有些夙根,他们都愿抛弃繁华。大公主、二公主满面春风地来送行,当妹妹真的要离去之际,倒真有点舍不得了,大家彼此祝福。这时,一宫女来报:“执事已齐,请三公主示下。”妙善公主即向宫门行了大礼,又朝父王寝宫方向拜了九拜,然后与两位姐姐拜别。黯然登辇,出了宫门。 妙善公主一行在庄严肃穆的气氛中缓缓前进。路上幡幢前导,羽盖后随。一对对提炉,燃着各类名香,烟雾袅袅;一对对花篮,插着百样奇花,清香艳丽。钟鸣鼓响,梵乐悠扬。妙善公主坐在辇内,双手合十,露出一副端庄慈祥、和蔼可亲的面容。保姆和永莲二人,一个手执白玉如意,一个手执牦牛尾拂尘,分侍于公主车辇两旁。值殿将军迦叶带领300名御林军,随辇护睡。大公主与二公主也乘辇送行。他们的车辇各有大批宫娥簇拥,更增加了一行人马的壮观。 这一天,人们从四面八方拥向王宫和金光明寺及二地之间的要道上,甚至有人一大清早就在这里恭候。人越来越多,只见他们有的手持鲜花珍草,有的合十当胸,有的欢呼舞蹈,把一条大道挤得水泄不通,多亏御林军护卫开道,大队人马才得以前行。 三公主妙善坐在辇内,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她望着远处那座雄奇秀丽的耶摩山,想到山中那古朴庄严的金光明寺,回忆起佛祖的点化及多年来在挫折、磨难中一意修行的情景,心中不由得肃穆冷静下来。她渴望耶摩山,渴望金光明寺,渴望立即摆脱尘世的喧嚣,渴望清静自在的修行生活。当然,她也明白,证道之路漫长,未来还必将有更大的磨难、痛苦在等着自己。想着想着,她便全然忘记了周围的一切。 长龙似的队伍不停地移动着,转过一个山坳,眼前呈现出一座金碧辉煌的佛寺,这便是金光明寺。一条白石砌成的通道,穿过山门直达大雄宝殿前,四周红墙吓护,殿堂高大雄伟,院内林木参天,不愧是兴林国内第一佛寺。 —妙善大师回到金光明寺后,,依然像以前一样,每到三、六、九日就开设讲堂,让众居士信徒来听讲经文。这样,周而复始地又过了好几个月,可是净瓶还是没有长出柳枝来。妙善大师却一点也不急;仍然虔诚地修经诵文,坐禅打坐讲佛。可是,却有一个局外人急了。这个局外人是个小男孩,名叫沈英。他本是远古时代福成长者的第500子,已数转人世累积功德,但成道之日甚远。在妙善大师朝须弥山刚回金光明寺讲白玉瓶的时候,他也夹在听讲的村民中间,觉得妙善大师讲的一切非常有趣,心里就急着想看到白玉瓶里长出柳枝,看到妙善大师怎样得道成佛。后来,妙善被国王正法,他那好奇心竟落了空。如今,虽然那圣尼并没有自称自己就是妙善大师,可所有僧尼和村民都仍然称她为妙善大师,这又引起了沈英的兴致。沈英既聪明又调皮捣蛋,经常和大人小孩开些玩笑让人上当。有一天,他忽然想出一个恶作剧来,决定先准备好一罐法水,折来一枝柳条,偷偷地拿到金光明寺里藏好,又悄悄地溜到寺里的柴火房,在柴草上将火点着。很快,火逞风威,熊熊地燃烧起来,尼僧们猛然看到柴房失火,一时吓得手忙脚乱,等到镇定下来后连忙端盆提水上去扑救。沈英看到僧尼们忙着救火;前面禅堂中人影也没有一个,便趁机溜进禅堂,爬上供桌,将罐中的水倒入瓶内,再把柳枝插进去,然后一溜烟地逃走了。 山下的居民看到寺庙失火,一齐跑上山来相救,人多势众,很快将大火扑灭。这场火虽然猛,但救得及时,所以没有酿成大灾,只是烧了些草房。这样忙碌了一场,已是黄昏时候,大家吃过晚饭收拾妥当,各自回到禅房中去做功课,谁也没有察觉到净瓶这时已有了法水,有了柳枝。 第二天清-早,值日,的尼姑性空照例各处打扫卫生,当擦到供桌时,一眼看到白玉瓶中青青的几枝柳条。她以为眼花看错,睁大6E再定神一看,确确实实瓶中插着柳枝,她不禁惊喜异常,将手冲的抹布一扔,飞似地跑到大殿,在大殿门口和正好走进来的永莲撞了个满怀。永莲斥责说:“是什么事让你这样莽撞?”性空立定脚,一双乒乱舞说:“永莲师父,我看见白玉瓶中已有了清水利柳枝,所队非常高兴,想跑去告诉大师,没想到撞到你身上,请不要见怪。”永莲看定她的眼睛,认真地问:“真有这回事?”性空急忙发誓:“真有这事!小尼有天大的胆,也不敢撒这个谎。”永莲说:“我立刻去告诉大师。”说完急匆匆向妙善大师禅房跑去。 妙善大师正在和保姆说话,见永莲进来,就说:“你来得正好,我正要对仂仁说些事呢。我想今天是会有些不同寻常的,昨天夜晚我人定,忽然觉得心上有白莲开放,这可能是个预兆。” ……
作者: 柴草著
出版社:哈尔滨出版社,2004
简介: 本书试图以简洁、严谨的文字和丰富、珍贵的图片反映陆小曼多面的才华、她的多变而辛酸的人生。本书的文字铺设了几条主线:一是陆小曼与徐志摩之间的感情历程;二是陆小曼自身的生命历程和行为方式;三是陆小曼的才艺和美貌;四是陆小曼的爱国思想和行为。文字内容还吸收了有关陆小曼的最新研究成果,如新发现的陆小曼的几篇逸文、赵清阁访陆小曼、记者与陆小曼的访谈、陆小曼的宗族与世系等。另外在本次再版时还收录了陆小曼自1925年3月11日至7月11日期间所作的日记若干篇以及徐志摩的中外友人题赠徐志摩、陆小曼爱情纪念册的题诗若干首。 她是一个生性聪慧多才多艺的才女名媛,一个浪漫孤寂命运坎坷的另类美人,她也是一个被除数人骂出来的女人,一个被诽声和唾弃掩埋掉的红颜;她一路逶迤而来,漫过岁月的类痕,走尽自己的道路,似乎风情、魅惑、媚骨、却也隐忍,顺从,屈服;她就是这样一个备爱争议却不辩白不做声的女人,她就是这样一个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敢爱敢恨的“作女”。 阅读本书,你会找到“作女”之所以“作”的全部理由。同时,你也会发现一个无论你以前知道或不知道的真实的陆小曼。 胡适说:陆小曼是一道不可不看的风景。 郁达夫说:小曼是一位曾震动20世纪20年代中国文艺界的普罗米修斯。 刘海粟说:陆小曼的旧诗清新俏丽;文章蕴藉婉约;绘画颇见宋人院本的传统,是一代才女,旷世佳人。 徐志摩说:一双眼睛也在说话,睛光里荡起,心泉的秘密。 王映霞说:她确实是一代佳人,我对她的印象,可以用“娇小玲珑”四个字概括。 目录 原版序言想起了那些另类美人 自序 引子 第一章 坎坷而浪漫的感情经历 与王赓“闪电结婚” 结识志摩,拉开了爱情序幕 “徐陆之恋”,沸沸扬扬 志摩出国,相思之苦 挣扎与希望 “功德林”宴席 好事多磨,喜结连理 在志摩老家的日子里 志摩北上,夫妻分歧加重 轻轻的我走了 青灯守节,出版遗作缅夫君 第二章 被迫返沪,颓靡生活上海滩 在上海奢靡的日子里 戏场风波,恶习尽染 难舍翁瑞午,难离“阿芙蓉” 徐陆矛盾剖析,夫妻分歧揭秘 第三章 一代才女,旷世佳人 一代才女,旷世佳人 翻译《海市蜃楼》,创作《卞昆冈》 能舞会演,擅长京剧昆曲 潜心文学 擅长绘画 泰戈尔在我家 “一道不可不看的风景” 第四章 陆小曼的晚年生活 出版全集的酸甜苦辣 “是解放改变了我的一切” 善待朋友 合葬遗愿成憾事 结束语 换种角度看小曼 附录一 小曼日记 附录二 徐志摩、陆小曼爱情纪念册题词 附录三 陆小曼作品及出演戏剧汇览 附录四 陆小曼年谱 后记
作者: 柴草著
出版社: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
简介:陆小曼是个才女。她18岁时就精通英文和法文,常看一些英文原版小说,研究过英国古典文学,晚年从事翻译工作,曾译意大利戏剧《海市蜃楼》、《泰戈尔短篇小说选人艾米丽·勃朗台的自传体小说技格妮丝·格雷入她是个画家,师从刘海粟、陈半丁、贺天健等名家,1936年她参加了中国女子书画会,1941年在上海开个人画展,晚年被吸收为上海中国画院专业画师,上海美术家协会会员,曾参加新中国第一次和第二次全国画展;她的山水画纯任天然,润泽秀丽,晚期则入苍茫之境。她也擅长戏剧,曾与徐志摩合作创作《卞昆冈》五幕话剧;她诗昆曲,也能演皮
作者: 胡适
简介:
收录胡适谈人生的40篇文章,精选了胡适先生在各个时期的主要著述,展示了胡适先生的人生经历及其对人生存在的意义的探讨。一个国学功底深厚的学着,同时又能跳出故纸堆、清醒地思索人生问题:“人生的意义不在于何以有生,而在于自己怎样生活。你若情愿把这六尺之躯葬送在白昼做梦之上,那就是你这一生的意义。你若发愤振作起来,决心去寻求生命的意义,去创造自己的生命的意义,那么,你活一日便有一日的意义,做一事便添一事的意义,生命无穷,生命的意义也无穷了。”赤诚之情非常动人。再读胡适,探索自己的人生,寻找人生前行的力量
【目录】
—易卜生主义 / 1
美国的妇人 / 22
不朽 / 39
不老 / 50
爱情与痛苦 / 56
一个问题 / 58
“我的儿子” / 66
新生活 / 73
朋友与兄弟 / 76
寄吴又陵先生书 / 77
我的信仰 / 80
哲学与人生 / 109
差不多先生传 / 114
读书 / 117
思想的方法 / 127
学术救国 / 133
祝贺女青年会 / 138
拜金主义 / 141
科学的人生观 / 144
人生有何意义 / 149
中国公学十八年级毕业赠言 / 151
九年的家乡教育 / 153
为什么读书 / 172
介绍我自己的思想 / 179
追悼志摩 / 197
赠言北大哲学系毕业生纪念 / 208
赠与今年的大学毕业生 / 210
教育破产的救济方法还是教育 / 217
读书的习惯重于方法 / 223
记辜鸿铭 / 225
智识的准备 / 231
青年人的苦闷 / 242
人生问题 / 248
教育学生培养兴趣 / 252
工程师的人生观 / 256
大宇宙中谈博爱 / 264
大学的生活 / 267
容忍与自由 / 274
找书的快乐 / 282
一个防身药方的三味药 / 289
略谈人生观 / 29696
【免费在线读】
易卜生主义
一
易卜生*后所作的《我们死人再生时》(When We Dead Awaken)一本戏里面有一段话,很可表出易卜生所作文学的根本方法。这本戏的主人翁是一个美术家,费了全副精神,雕成一副像,名为“复生日”。
这位美术家自己说他这副雕像的历史道:
我那时年纪还轻,不懂得世事。我以为这“复活日”应该是一个极精致、极美的少女像,不带着一毫人世的经验,平空地醒来,自然光明庄严,没有什么过恶可除。……但是我后来那几年,懂得些世事了,才知道这“复活日”不是这样简单的,原来是很复杂的。……我眼里所见的人情世故,都到我理想中来,我不能不把这些现状包括进去。我只好把这像的座子放大了,放宽了。
我在那座子上雕了一片曲折爆裂的地面。从那地的裂缝里,钻出来无数模糊不分明、人身兽面的男男女女。这都是我在世间亲自见过的男男女女。(二幕)
这是“易卜生主义”的根本方法。那不带一毫人世罪恶的少女像,是指那盲目的理想派文学。那无数模糊不分明、人身兽面的男男女女,是指写实派的文学。易卜生早年和晚年的著作虽不能全说是写实主义,但我们看他极盛时期的著作,尽可以说,易卜生的文学,易卜生的人生观,只是一个写实主义。1882年,他有一封信给一个朋友,信中说道:
我做书的目的,要使读者人人心中都觉得他所读的全是实事。(《尺牍》*五九号)
人生的大病根在于不肯睁开眼睛来看世间的真实现状。明明是男盗女娼的社会,我们偏说是圣贤礼义之邦;明明是赃官污吏的政治,我们偏要歌功颂德;明明是不可救药的大病,我们偏说一点病都没有!却不知道:若要病好,须先认有病;若要政治好,须先认现今的政治实在不好;若要改良社会,须先知道现今的社会实在是男盗女娼的社会!易卜生的长处,只在他肯说老实话,只在他能把社会种种腐败龌龊的实在情形写出来叫大家仔细看。他并不是爱说社会的坏处,他只是不得不说。1880年,他对一个朋友说:
我无论作什么诗,编什么戏,我的目的只要我自己精神上的舒服清净。因为我们对于社会的罪恶,都脱不了干系的。(《尺牍》*四八号)
因为我们对于社会的罪恶都脱不了干系,故不得不说老实话。
二
我们且看易卜生写近世的社会,说的是一些什么样的老实话。
*,先说家庭。
易卜生所写的家庭,是极不堪的。家庭里面,有四种大恶德:一是自私自利;二是倚赖性、奴隶性;三是假道德,装腔做戏;四是懦怯没有胆子。做丈夫的便是自私自利的代表。他要快乐,要安逸,还要体面,所以他要娶一个妻子。正如《娜拉》戏中的赦尔茂,他觉得同他妻子有爱情是很好玩的。他叫他妻子做“小宝贝”“小鸟儿”“小松鼠儿”“我的*亲爱的”等等肉麻名字。他给他妻子一点钱去买糖吃,买粉搽,买好衣服穿。他要他妻子穿得好看,打扮的标致。做妻子的完全是一个奴隶。他丈夫喜欢什么,他也该喜欢什么:他自己是不许有什么选择的。他的责任在于使丈夫欢喜。他自己不用有思想:他丈夫会替他思想。他自己不过是他丈夫的玩意儿,很像叫化子的猴子专替他变把戏引人开心的(所以《娜拉》又名《玩物之家》)。丈夫要妻子守节,妻子却不能要丈夫守节。正如《群鬼》(Ghosts)戏里的阿尔文夫人受不过丈夫的气,跑到一个朋友家去;那位朋友是个牧师,很教训了他一顿,说他不守妇道。但是阿尔文夫人的丈夫专在外面偷妇人,甚至淫乱他妻子的婢女;人家都毫不介意,那位牧师朋友也觉得这是男人常有的事,不足为奇!妻子对丈夫,什么都可以牺牲;丈夫对妻子,是不犯着牺牲什么的。《娜拉》戏内的娜拉因为要救他丈夫的生命,所以冒他父亲的名字,签了借据去借钱。后来事体闹穿了,他丈夫不但不肯替娜拉分担冒名的干系,还要痛骂他带累他自己的名誉。后来和平了结了,没有危险了,他丈夫又装出大度的样子,说不追究他的错处了。他得意扬扬的说道:“一个男人赦了他妻子的过犯是很畅快的事!”(《娜拉》三幕)
这种极不堪的情形,何以居然忍耐得住呢?*,因为人都要顾面子,不得不装腔做戏,做假道德遮着面孔。第二,因为大多数的人都是没有胆子的懦夫。因为要顾面子,故不肯闹翻;因为没有胆子,故不敢闹翻。那《娜拉》戏里的娜拉忽然看破家庭是一座做猴子戏的戏台,他自己是台上的猴子。他有胆子,又不肯再装假面子,所以告别了掌班的,跳下了戏台,去干他自己的生活。
那《群鬼》戏里的阿尔文夫人没有娜拉的胆子,又要顾面子,所以被他的牧师朋友一劝,就劝回头了,还是回家去尽他的“天职”,守他的“妇道”。他丈夫仍旧做那种淫荡的行为。阿尔文夫人只好牺牲自己的人格,尽力把他羁縻在家。后来生下一个儿子,他母亲恐怕他在家学了他父亲的坏榜样,所以到了七岁便把他送到巴黎去。他一面要哄他丈夫在家,一面要在外边替他丈夫修名誉,一面要骗他儿子说他父亲是怎样一个正人君子。这种情形,过了十九个足年,他丈夫才死。死后,他妻子还要替他装面子,花了许多钱,造了一所孤儿院,作他亡夫的遗爱。孤儿院造成了,他把儿子唤回来参预孤儿院落成的庆典。谁知他儿子从胎里就得了他父亲的花柳病的遗毒,变成一种脑腐症,到家没几天,那孤儿院也被火烧了,他儿子的遗传病发作,脑子坏了,就成了疯人了。这是没有胆子、又要顾面子的结局。这就是腐败家庭的下场!
三
其次,且看易卜生论社会的三种大势力。那三种大势力:一是法律,二是宗教,三是道德。
*,法律。法律的效能在于除暴去恶,禁民为非。但是法律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在于法律是无有偏私的,犯了什么法,就该得什么罪。坏处也在于此。法律是死板板的条文,不通人情世故;不知道一样的罪名却有几等、几样的居心,有几等、几样的境遇情形;同犯一罪的人却有几等、几样的知识程度。法律只说某人犯了某法的某某篇、某某章、某某节,该得某某罪,全不管犯罪的人的知识不同、境遇不同、居心不同。《娜拉》戏里有两件冒名签字的事:一件是一个律师做的,一件是一个不懂法律的妇人做的。那律师犯这罪全由于自私自利,那妇人犯这罪全因为他要救他丈夫的性命。但是法律全不问这些区别。请看看这两个“罪人”讨论这个问题:
(律师)郝夫人,你好像不知道你犯了什么罪,我老实对你说,我犯的那桩使我一生声名扫地的事,和你所做的事恰恰相同,一毫也不多,一毫也不少。
(娜拉)你!难道你居然也敢冒险去救你妻子的命吗?
(律师)法律不管人的居心如何。
(娜拉)如此说来,这种法律是笨极了。
(律师)不问他笨不笨,你总要受他的裁判。
(娜拉)我不相信。难道法律不许做女儿的想个法子免得他临死的父亲烦恼吗?难道法律不许做妻子的救他丈夫的命吗?我不大懂得法律,但是我想总该有这种法律承认这些事的。你是一个律师,你难道不知道有这样的法律吗?柯先生,你真是一个不中用的律师了。(《娜拉》一幕)
*可怜的是世上真少这种入情入理的法律!
第二,宗教。易卜生眼里的宗教久已失了那种可以感化人的能力;久已变成毫无生气的仪节、信条,只配口头念得烂熟,却不配使人奋发鼓舞了,《娜拉》戏里说:
(郝尔茂)你难道没有宗教吗?
(娜拉)我不很懂得究竟宗教是什么东西。我只知道我进教是那位牧师告诉我的一些话。他对我说宗教是这个、是那个,是这样、是那样。(三幕)
如今人的宗教,都是如此,你问他信什么教,他就把他的牧师或是他的先生告诉他的话背给你听。他会背耶稣的《祈祷》文,他会念阿弥陀佛,他会背一部《圣谕广训》。这就是宗教了!
宗教的本意,是为人而作的。正如耶稣说的:“礼拜是为人造的,不是人为礼拜造的。”不料后世的宗教处处与人类的天性相反,处处反乎人情,如《群鬼》戏中的牧师,逼着阿尔文夫人回家去受那荡子丈夫的待遇,去受那十九年极不堪的惨痛。那牧师说,宗教不许人求快乐,求快乐便是受了恶魔的魔力了。他说,宗教不许做妻子的批评他丈夫的行为。他说,宗教教人无论如何总要守妇道,总须尽责任。那牧师口口声声所说是“是”的,阿尔文夫人心中总觉得都是“不是”的。后来阿尔文夫人仔细去研究那牧师的宗教,忽然大悟。原来那些教条都是假的,都是“机器造的”!(《群鬼》二幕)
但是这种机器造的宗教何以居然能这样兴旺呢?原来现在的宗教虽没有精神上的价值,却极有物质上的用场。宗教是可以利用的,是可以使人发财得意的。那《群鬼》戏里的木匠,本是一个极下流的酒鬼,卖妻卖女都肯干的。但是他见了那位道学的牧师,立刻就装出宗教家的样子,说宗教家的话,做宗教家的唱歌祈祷,把这位蠢牧师哄得滴溜溜的转。(二幕)
那《罗斯马庄》(Rosmersholm)戏里面的主人翁罗斯马本是一个牧师,后来他的思想改变了,遂不信教了。他那时想加入本地的自由党,不料党中的领袖却不许罗斯马宣告他脱离教会的事。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党里很少信教的人,故想借罗斯马的名誉来号召那些信教的人家。可见宗教的兴旺,并不是因为宗教真有兴旺的价值,不过是因为宗教有可以利用的好处罢了。
第三,道德。法律、宗教既没有裁制社会的本领,我们且看“道德”可有这种本事?据易卜生看来,社会上所谓“道德”不过是许多陈腐的旧习惯。合于社会习惯的,便是道德;不合于社会习惯的,便是不道德。正如我们中国的老辈人看见少年男女实行自由结婚,便说是“不道德。”为什么呢?因为这事不合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社会习惯。但是这班老辈人自己讨许多小老婆,却以为是很平常的事,没有什么不道德。为什么呢?因为习惯如此。又如中国人死了父母,发出讣书,人人都说“泣血稽颡”“苫块昏迷”。其实他们何尝泣血?又何尝“寝苫枕块”?这种自欺欺人的事,人人都以为是“道德”,人人都不以为羞耻。为什么呢?因为社会的习惯如此,所以不道德的也觉得道德了。
这种不道德的道德,在社会上造出一种诈伪不自然的伪君子。面子上都是仁义道德,骨子里都是男盗女娼。易卜生*恨这种人。他有一本戏,叫做《社会的栋梁》(Pillars of Society),戏中的主人名叫褒匿,是一个极坏的伪君子。他犯了一桩奸情,却让他兄弟受这恶名,还要诬赖他兄弟偷了钱跑脱了。不但如此,他还雇了一只烂脱底的船送他兄弟出海,指望把他兄弟和一船的人都沉死在海底,可以灭口。
这样一个大奸,面子上却做得十分道德,社会上都尊敬他,称他做“全市*个公民”“公民的模范”“社会的栋梁”!他谋害他兄弟的那一天,本城的公民,聚了几千人,排起队来,打着旗,奏着军乐,上他的门来表示社会的敬意,高声喊道:“褒匿万岁!社会的栋梁褒匿万岁!”这就是道德!
四
其次,我们且看易卜生写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易卜生的戏剧中,有一条极显而易见的学说,是说社会与个人互相损害。社会*爱专制,往往用强力摧折个人的个性,压制个人自由独立的精神;等到个人的个性都消灭了,等到自由独立的精神都完了,社会自身也没有生气了,也不会进步了。社会里有许多陈腐的习惯、老朽的思想、极不堪的迷信,个人生在社会中,不能不受这些势力的影响。有时有一两个独立的少年,不甘心受这种陈腐规矩的束缚,于是东冲西突,想与社会作对。上文所说的褒匿,当少年时也曾想和社会反抗。但是社会的权力很大,网罗很密;个人的能力有限,如何是社会的敌手?社会对个人道:“你们顺我者生,逆我者死;顺我者有赏,逆我者有罚。”那些和社会反对的少年,一个一个的都受家庭的责备,遭朋友的怨恨,受社会的侮辱、驱逐。再看那些奉承社会意旨的人,一个个的都升官发财、安富尊荣了。当此境地,不是顶天立地的好汉,决不能坚持到底。所以像褒匿那般人,做了几时的维新志士,不久也渐渐的受社会同化,仍旧回到旧社会去做“社会的栋梁”了。社会如同一个大火炉,什么金、银、铜、铁、锡,进了炉子,都要镕化。易卜生有一本戏叫做《雁》(The Wild Duck),写一个人捉到一只雁,把他养在楼上半阁里,每天给他一桶水,让他在水里打滚游戏。那雁本是一个海阔天空、逍遥自得的飞鸟,如今在半阁里关久了,也会生活,也会长得胖胖的,后来竟完全忘记了他从前那种海阔天空、来去自由的乐处了!个人在社会里,就同这雁在人家半阁上一般,起初未必满意,久而久之,也就惯了,也渐渐的把黑暗世界当作安乐窝了。
社会对于那班服从社会命令、维持陈旧迷信、传播腐败思想的人,一个一个的都有重赏。有的发财了,有的升官了,有的享大名誉了。这些人有了钱,有了势,有了名誉,就像老虎长了翅膀,更可横行无忌了,更可借着“公益”的名誉去骗人钱财,害人生命,做种种无法无天的行为。易卜生的《社会栋梁》和《博克曼》(John Gabriel Borkman)两本戏的主人翁都是这种人物。他们钱赚得够了,然后掏出几个小钱来,开一个学堂,造一所孤儿院,立一个公共游戏场,“捐二十磅金去买面包给贫人吃”(用《社会的栋梁》二幕中语),于是社会格外恭维他们,打着旗子,奏着军乐,上他们家来,大喊“社会的栋梁万岁”!
那些不懂事又不安本分的理想家,处处和社会的风俗习惯反对,是该受重罚的。执行这种重罚的机关,便是“舆论”,便是大多数的“公论”。世间有一种*通行的迷信,叫做“服从多数的迷信”。人都以为多数人的公论总是不错的。易卜生*的不承认这种迷信。他说:“多数党总在错的一边,少数党总在不错的一边。”(《国民公敌》五幕)一切维新革命,都是少数人发起的,都是大多数人所极力反对的。大多数人总是守旧、麻木不仁的;只有极少数人,有时只有一个人,不满意于社会的现状,要想维新,要想革命。这种理想家是社会所*忌的。大多数人都骂他是“捣乱分子”,都恨他“扰乱治安”,都说他“大逆不道”;所以他们用大多数的专制威权去压制那“捣乱”的思想志士,不许他开口,不许他行动自由;把他关在监牢里,把他赶出境去,把他杀了,把他钉在十字架上活活的钉死,把他捆在柴草上活活的烧死。过了几十年、几百年,那少数人的主张渐渐的变成多数人的主张了,于是社会的多数人又把他们从前杀死、钉死、烧死的那些“捣乱分子”,一个一个的重新推崇起来,替他们修墓,替他们作传,替他们立庙,替他们铸铜像。却不知道从前那种“新”思想,到了这时候,又早已成了“陈腐的”迷信!当他们替从前那些特立独行的人修墓、铸铜像的时候,社会里早已发生了几个新派少数人,又要受他们杀死、钉死、烧死的刑罚了!所以说“多数党总是错的,少数党总是不错的”。
易卜生有一本戏叫做《国民公敌》,里面写的就是这个道理。这本戏的主人翁斯铎曼医生,从前发现本地的水可以造成几处卫生浴池。本地的人听了他的话,觉得有利可图,便集了资本,造了几处卫生浴池。后来四方人闻了这浴池之名,纷纷来这里避暑养病。来的人多了,本地的商业市面便渐渐发达兴旺。斯铎曼医生便做了浴池的官医。后来洗浴的人之中忽然发生一种流行病症,经这位医生仔细考察,知道这病症是从浴池的水里来的,他便装了一瓶水寄与大学的化学师请他化验。化验出来,才知道浴池的水管安的太低了,上流的污秽,停积在浴池里,发生一种传染病的微生物,极有害于公众卫生。斯铎曼医生得了这种科学证据,便做了一篇切切实实的报告书,请浴池的董事会把浴池的水管重行改造,以免妨碍卫生。不料改造浴池须要花费许多钱,又要把浴池闭歇一两年;浴池一闭歇,本地的商务便要受许多损失。所以,本地的人全体用死力反对斯铎曼医生的提议。他们宁可听那些来避暑养病的人受毒病死,却不情愿受这种金钱的损失,所以他们用大多数的专制威权,压制这位说老实话的医生,不许他开口。他做了报告,本地的报馆都不肯登载;他要自己印刷,印刷局也不肯替他印;他要开会演说,全城的人都不把空屋借他做会场。后来好容易找到了一所会场,开了一个公民会议,会场上的人不但不听他的老实话,还把他赶下台去,由全体一致表决,宣告斯铎曼医生从此是国民的公敌。他逃出会场,把袴子都撕破了,还被众人赶到他家,用石头掷他,把窗户都打碎了。到了明天,本地政府革了他的官医;本地商民发了传单不许人请他看病;他的房东请他赶快搬出屋去;他的女儿在学堂教书,也被校长辞退了。这就是“特立独行”的好结果!这就是大多数惩罚少数“捣乱分子”的辣手段!
五
其次,我们且说易卜生的政治主义。易卜生的戏剧不大讨论政治问题,所以我们须要用他的《尺牍》(Letters,ed.By his son,Sigurd Ibsen,English Trans,1905)做参考的材料。
易卜生起初完全是一个主张无政府主义的人。当普法之战(1870至1871年)时,他的无政府主义*为激烈。1871年,他有信与一个朋友道:
……个人绝无做国民的需要。不但如此,国家简直是个人的大害。请看普鲁士的国力,不是牺牲了个人的个性去买来的吗?国民都成了酒馆里跑堂的了,自然个个是好兵了。再看犹太民族,岂不是*贵的人类吗?无论受了何种野蛮的待遇,那犹太民族还能保存本来的面目。这都因为他们没有国家的原故,国家总得毁去。这种毁除国家的革命,我也情愿加入。毁去国家观念,单靠个人的情愿和精神上的团结做人类社会的基本——若能做到这步田地,这可算得有价值的自由起点。那些国体的变迁,换来换去,都不过是弄把戏,都不过是全无道理的胡闹。(《尺牍》第七九)
易卜生的纯粹无政府主义,后来渐渐的改变了。他亲自看见巴黎“市民政府”(Commune)的完全失败(1871),便把他主张无政府主义的热心减了许多。(《尺牍》第八一)到了1884年,他写信给他的朋友说,他在本国若有机会,定要把国中无权的人民联合成一个大政党,主张极力推广选举权,提高妇女的地位,改良国家教育,要使脱除一切中古陋习。(《尺牍》*七八)这就不是无政府的口气了,但是他终究不曾加入政党。他以为加入政党是很下流的事。(《尺牍》*五八)他*恨那班政客,他以为“那班政客所力争的,全是表面上的权利,全是胡闹。*要紧的是人心的大革命。”(《尺牍》第七七)
易卜生从来不主张狭义的国家主义,从来不是狭义的爱国者。1888年,他写信给一个朋友说道:
知识思想略为发达的人,对于旧式的国家观念,总不满意。我们不能以为有了我们所属的政治团体便足够了。据我看来,国家观念不久就要消灭了,将来定有种观念起来代他。即以我个人而论,我已经过这种变化。我起初觉得我是那威国人,后来变成斯堪丁纳维亚人(那威与瑞典总名斯堪丁纳维亚),我现在已成了条顿人了。(《尺牍》第二〇六)
这是1888年的话。我想易卜生晚年临死的时候(1906)一定已进到世界主义的地步了。
六
我开篇便说过,易卜生的人生观只是一个写实主义。易卜生把家庭、社会的实在情形都写了出来,叫人看了动心,叫人看了觉得我们的家庭、社会原来是如此黑暗腐败,叫人看了觉得家庭、社会真正不得不维新革命:——这就是“易卜生主义”。表面上看去,像是破坏的,其实完全是建设的。譬如医生诊了病,开了一个脉案,把病状详细写出,这难道是消极的、破坏的手续吗?但是易卜生虽开了许多脉案,却不肯轻易开药方。他知道人类社会是极复杂的组织,有种种绝不相同的境地,有种种绝不相同的情形。社会的病,种类纷繁,决不是什么“包医百病”的药方所能治得好的。因此他只好开了脉案,说出病情,让病人各人自己去寻医病的药方。
虽然如此,但是易卜生生平却也有一种完全积极的主张。他主张个人须要充分发达自己的天才性,须要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
他有一封信给他的朋友白兰戴说道:
我所*期望于你的,是一种真正纯粹的为我主义。要使你有时觉得天下只有关于我的事*要紧,其余的都算不得什么……你要想有益于社会,*好的法子莫如把你自己这块材料铸造成器……有的时候我真觉得全世界都像海上撞沉了船,*要紧的还是救出自己。(《尺牍》第八四)
*可笑的是有些人明知世界“陆沉”,却要跟着“陆沉”,跟着堕落,不肯“救出自己”!却不知道社会是个人组成的,多救出一个人便是多备下一个再造新社会的分子。所以孟轲说“穷则独善其身”,这便是易卜生所说“救出自己”的意思。这种“为我主义”,其实是*有价值的利人主义。所以易卜生说:“你要想有益于社会,*妙的法子莫如把你自己这块材料铸造成器。”《娜拉》戏里,写娜拉抛了丈夫儿女飘然而去,也只为要“救出自己”。那戏中说:
(郝尔茂)……你就是这样抛弃你的*神圣的责任吗?
(娜拉)你以为我的*神圣的责任是什么?
(郝)还等我说吗?可不是你对于你的丈夫和你的儿女的责任吗?
(娜)我还有别的责任同这些一样的神圣。
(郝)没有的。你且说,那些责任是什么?
(娜)是我对于我自己的责任。
(郝)*要紧的,你是一个妻子,又是一个母亲。
(娜)这种话我现在不相信了。我相信,*,我是一个人,正同你一样——无论如何,我务必努力做一个人。(三幕)
1882年,易卜生有信给朋友道:
这样生活,须使各人自己充分发展——这是人类功业顶高的一层,这是我们大家都应该的事。(《尺牍》*六四)
社会*的罪恶莫过于摧折个人的个性,不使他自由发展。那本《雁》戏所写的只是一件摧残个人才性的惨剧。那戏写一个人少年时本极有高尚的志气,后来被一个恶人害得破家荡产,不能度日。那恶人又把他自己通奸有孕的下等女子配给他做妻子,从此家累日重一日,他的志气便日低一日。到了后来,他堕落深了,竟变成一个懒人懦夫,天天受那下贱妇人和两个无赖的恭维,他洋洋得意的觉得这种生活很可以终身了。所以那本戏借一个雁做比喻:那雁在半阁上关得久了,他从前那种高飞远举的志气全都消灭了,居然把人家的半阁做他的极乐国了!
发展个人的个性,须要有两个条件。*,须使个人有自由意志。第二,须使个人担干系、负责任。《娜拉》戏中写郝尔茂的*错处只在他把娜拉当做“玩意儿”看待,既不许他有自由意志,又不许他担负家庭的责任,所以娜拉竟没有发展他自己个性的机会。所以娜拉一旦觉悟时,恨极他的丈夫,决意弃家远去,也正为这个原故。易卜生又有一本戏,叫做《海上夫人》(The Lady from the sea),里面写一个女子哀梨妲少年时嫁给人家做后母,他丈夫和前妻的两个女儿看他年纪轻,不让他管家务,只叫他过安闲日子。哀梨妲在家觉得做这种不自由的妻子、不负责任的后母,是极没趣的事。因此他天天想跟人到海外去过那海阔天空的生活。他丈夫越不许他自由,他偏越想自由。后来他丈夫知道留他不住,只得许他自由出去。他丈夫说道:
(丈夫)……我现在立刻和你毁约,现在可以有完全自由拣定你自己的路子……现在你可以自己决定,你有完全的自由,你自己担干系。
(哀利妲)完全自由!还要自己担干系!还担干系咧!有这么一来,样样事都不同了。
哀梨妲有了自由,又自己负责任了,忽然大变了,也不想那海上的生活了,决意不跟人走了(《海上夫人》第五幕)。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世间只有奴隶的生活是不能自由选择的,是不用担干系的。个人若没有自由权,又不负责任,便和做奴隶一样。所以无论怎样好玩,无论怎样高兴,到底没有真正乐趣,到底不能发展个人的人格。所以哀梨妲说:“有了完全自由,还要自己担干系,有这么一来,样样事都不同了。”家庭是如此,社会、国家也是如此。自治的社会,共和的国家,只是要个人有自由选择之权,还要个人对于自己所行所为都负责任。若不如此,决不能造出自己独立的人格。社会、国家没有自由独立的人格,如同酒里少了酒曲,面包里少了酵,人身上少了脑筋:那种社会、国家决没有改良进步的希望。所以易卜生的一生目的只是要社会极力容忍,极力鼓励斯铎曼医生一流的人物(斯铎曼事见上文四节),要想社会上生出无数永不知足、永不满意、敢说老实话攻击社会腐败情形的“国民公敌”;要想社会上有许多人都能像斯铎曼医生那样宣言道:“世上*强有力的人就是那个*孤立的人!”
社会、国家是时刻变迁的,所以不能指定哪一种方法是救世的良药。十年前用补药,十年后或者须用泄药了;十年前用凉药,十年后或者须用热药了。况且各地的社会、国家都不相同,适用于日本的药,未必完全适用于中国;适用于德国的药,未必适用于美国。只有康有为那种“圣人”,还想用他们的“戊戌政策”来救戊午的中国;只有辜鸿铭那班怪物,还想用二千年前的“尊王大义”来施行于二十世纪的中国。易卜生是聪明人,他知道世上没有“包医百病”的仙方,也没有“施诸四海而皆准,推之百世而不悖”的真理。因此他对于社会的种种罪恶污秽,只开脉案,只说病状,却不肯下药。但他虽不肯下药,却到处告诉我们一个保卫社会健康的卫生良法。他仿佛说道:“人的身体全靠血里面有无量数的白血轮时时刻刻与人身的病菌开战,把一切病菌扑灭干净,方才可使身体健全、精神充足。社会、国家的健康也全靠社会中有许多永不知足、永不满意、时刻与罪恶分子、龌龊分子宣战的白血轮,方才有改良进步的希望。我们若要保卫社会的健康,须要使社会里时时刻刻有斯铎曼医生一般的白血轮分子。但使社会常有这种白血轮精神,社会决没有不改良进步的道理。”
1883年,易卜生写信给朋友道:
十年之后,社会的多数人大概也会到了斯铎曼医生开公民大会时的见地了。但是这十年之中,斯铎曼自己也刻刻向前进。所以到了十年之后,他的见地仍旧比社会的多数人还高十年。即以我个人而论,我觉得时时刻刻总有进境。我从前每作一本戏时的主张,如今都已渐渐变成了很多数人的主张。但是等到他们赶到那里时,我久已不在那里了。我又到别处去了。我希望我总是向前去了。(《尺牍》*七二)
民国七年五月十六日作于北京
民国十年四月二十六日改稿
(初稿原载1918年6月15日《新青年》第4卷第6号)
美国的妇人
去年冬季,我的朋友陶孟和先生请我吃晚饭。席上的远客是一位美国女子,代表几家报馆,去到俄国做特别调查员的。同席的是一对英国夫妇和两对中国夫妇,我在这个“中西男女合璧”的席上,心中发生一个比较的观察。那两位中国妇人和那位英国妇人,比了那位美国女士,学问上,智识上,不见得有什么大区别。但我总觉得那位美国女子和他们绝不相同。我便问我自己道,他和他们不相同之处在哪一点呢?依我看来,这个不同之点,在于他们的“人生观”有根本的差别。那三位夫人的“人生观”是一种“良妻贤母”的人生观。这位美国女子的,是一种“超于良妻贤母”的人生观。我在席上,估量这位女子,大概不过三十岁上下,却带着一种苍老的状态、倔强的精神。他的一言一动,似乎都表示这种“超于良妻贤母的人生观”;似乎都会说道:“做一个良妻贤母,何尝不好?但我是堂堂地一个人,有许多该尽的责任,有许多可做的事业。何必定须做人家的良妻贤母,才算尽我的天职,才算做我的事业呢?”这就是“超于良妻贤母”的人生观。我看这一个女子单身走几万里的路,不怕辛苦,不怕危险,要想到大乱的俄国去调查俄国革命后内乱的实在情形——这种精神,便是那“超于良妻贤母”的人生观的一种表示;便是美国妇女精神的一种代表。
这种“超于良妻贤母的人生观”,换言之,便是“自立”的观念。我并不说美国的妇人个个都不屑做良妻贤母;也并不说他们个个都想去俄国调查革命情形。我但说依我所观察,美国的妇女,无论在何等境遇,无论做何等事业,无论已嫁未嫁,大概都存一个“自立”的心。别国的妇女大概以“良妻贤母”为目的,美国的妇女大概以“自立”为目的。“自立”的意义,只是要发展个人的才性,可以不倚赖别人,自己能独立生活,自己能替社会作事。中国古代传下来的心理,以为“妇人主中馈”“男子治外,女子主内”;妇人称丈夫为“外子”,丈夫称妻子为“内助”。这种区别,是现代美国妇女所*不承认的。他们以为男女同是“人类”,都该努力做一个自由独立的“人”,没有什么内外的区别的。我的母校康南耳大学,几年前新添森林学一科,便有一个女子要求学习此科。这一科是要有实地测量的,所以到了暑假期内,有六星期的野外测量,白天上山测量,晚间睡在帐篷里,是很苦的事。这位女子也跟着去做。毫不退缩,后来居然毕业了。这是一条例。列位去年看报定知有一位美国史天孙女士在中国试演飞行机。去年在美国有一个男子飞行家,名叫Carlstrom,从Chicago飞起,飞了四百五十二英里(约一千五百里),不曾中止,当时称为*个远道飞行家。不到十几天,有一个女子,名叫Ruth Law,偏不服气,便驾了他自己的飞行机,一气飞了六百六十八英里,便胜过那个男飞行家的成绩了。这又是一个例。我举这两个例,以表美国妇女不认男外女内的区别。男女同有在社会上谋自由独立的生活的天职。这便是美国妇女的一种特别精神。
这种精神的养成,全靠教育。美国的公立小学全是“男女共同教育”。每年约有八百万男孩子和八百万女孩子受这种共同教育,所发生的效果,有许多好处。女子因为常同男子在一处做事,自然脱去许多柔弱的习惯。男子因为常与女子在一堂,自然也脱去许多野蛮无礼的行为(如秽口骂人之类)。*的好处,在于养成青年男女自治的能力。中国的习惯,男女隔绝太甚了,所以偶然男女相见,没有鉴别的眼光,没有自治的能力,*容易陷入烦恼的境地,*容易发生不道德的行为。美国的少年男女,从小受同等的教育(有几种学科稍不同),同在一个课堂读书,同在一个操场打球,有时同来同去,所以男女之间,只觉得都是同学,都是朋友,都是“人”:所以渐渐的把男女的界限都消灭了,把男女的形迹也都忘记了。这种“忘形”的男女交际,是增进青年男女自治能力的惟一方法。
作者: 聂鸥
简介:
曲曲折折、高低不平的山道上涌过来的是脏乎乎的羊群和脏乎乎的小羊倌,从脏乎乎的衣兜里掏出业用翠绿的玉米叶子包着的滚烫的刚用柴草烧熟的新鲜的嫩玉米,煳香味落在我们手上。我不知道谁会忘记那不自在年代里的难得自在。那年那月的一切,常常沿着自远方而来的田间小道走进我的画幅。
【媒体评论】
作者: 焦振芳等编著
出版社: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
简介:虞舜是我国原始社会的一位首领,关于他有一段惊险的传说。 舜是黄帝的第十代玄孙,可是,从第四辈究蝉开始,都是平民百姓,过着普通人的生活。 他生长在占冀州(现在河北、河南一带)。小时候,舜学习的内容广泛:在苍翠的历山脚下耕田种地;在上下天光、万里碧水的雷泽里打鱼,在奔腾不息、汩汩水流的黄河之滨烧制陶器;在川流不息、繁华热闹的寿丘学做木器……他不怕劳苦,潜心钻研,学什么都比别人学得快,做得好。 可舜的父母和弟弟都恨他,都想杀了他。 舜的父亲叫瞽(gǎ)叟,是个瞎子,舜的母亲死得早,于是,父亲又娶了个妻子,这个后妈又生了个弟弟叫象。 这个后妈可厉害着呢!他的亲儿子象做错了事没关系,舜稍微有一点不对便要拳打脚踢,象平时就傲气,仗着母亲,经常欺负舜。再加上他父亲怕老婆,也帮着训斥、欺侮舜。可是,舜坚守做儿子的礼份,他心里认为“父亲训斥是应该的,因为他是我的父亲;母亲打我也是没错的,因为她是我的母亲。做儿子的不能以下反上;弟弟做事不讲道理,我应该让着他,他年龄还小,不懂事。”这样,舜一直在为他们辩解,谁知,一味的谦让却被人理解成好欺,这三人越来越恨舜了,甚至动了杀机。 舜也明白自己的处境,但是,他不能违背做儿子应遵循的礼节;同时,又要提高警惕,以防不测。所以,每每要想杀他时,都没有借口;要叫他来侍侯,又随叫随到。由于多次不能得手,于是舜的父亲、母亲和弟弟就计划谋害他了。 正在这时,尧把自己的两个女儿许给了舜,由于舜勤劳,能干,三年的时间便拥有了很多财产、一座城池。这样,象更妒忌他了,几次逼父亲设法杀死舜,夺取舜的钱财和两个漂亮的媳妇。 这天,舜正在家里忙着,父亲瞽叟叫他:“舜儿,我刚盖了一所房子,你帮我把屋顶的檩条刷一刷漆吧!”舜二话没说就去了。 这所房于盖得很高,周围不知道为什么堆了好多干柴草。舜戴两顶草帽就上去了。 舜正干活时,猛然发现脚下烈焰腾腾,浓烟滚滚,不知是谁给点着了火。舜赶紧找梯子,可是梯子不知什么时候没有了;他喊父亲,可是没人答应。“原来如此!唉,父亲啊!你为什么这样对我,难道是做儿子的有什么不对吗?” 这时,大火已经烧到了屋顶,房顶眼看就要被烧塌了。舜灵机一功,赶紧拿起两顶草帽,看看不远处有一堆柴草还没烧起来,双手各举一顶草帽,跳了下来。 舜并没有埋怨什么,径直回到自己的家里,像什么事也没发生过—样。 瞽叟自以为万无 ……
作者: 何士光著
出版社:海南出版社,1994.2
简介: “岁月就留在褪色的壁板上,留在檐下的尘网中。这不大像我们那样慷慨地说到的人世,正不知有多少躯壳就在这里托生,然后又匆匆地在这里消逝。那灵魂就化成了黄昏里朦胧的灯火,和着黎明时柴草的青烟……”这是《蒿里行》扉页上的一段话,一段纯粹的文学化语言,叹人生之苍凉与无奈。 《蒿里行》是何士光1994年出版的一个中短篇小说集,精装的,定价十三元,我却只花了四元就买回来了。
作者: 贾平凹著;惠西平,王新民主编
出版社: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
简介:《贾平凹文集:散文杂著》内容简介:小小的时候,娘说:你是在山洼里捡的。以至长到十来岁了,才晓得娘的话,是趣逗我呢。但我却清楚:我是在门前的山路上爬滚大的;爬滚大了,就到山上割那高高的柴草,吃山果子,喝山泉水,唱爬山调。山养活了我,我也懂得了山。后来,我进了城,在山里爱山,离开山,更想山了。每隔半个月,就给山里的朋友去信:峁后洼的野百合红了吗?大崖头的山梨花白了吗?张二伯的龙须草鞋,夏家婆的鸡骨头木拐……
作者: 王玉孝,司惠国,王巨亭主编
出版社:金盾出版社,2006
简介:钢笔画具有一定的装饰性和生动性,深受人们的喜爱,拥有较多爱好者。本书以图文对照的形式,分别介绍了钢笔画的作画工具及材料,讲解了树、柴草、房顶、山、水的基本画法,并重点介绍了钢笔风景写生、人物写生的技巧和难点,形象直观,通俗易懂,便于掌握,是广大钢笔画爱好者的良好教材,也可供专业美术工作者参考。
作者: 张守仁著
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1987
简介: 老海碰子像一个酱褐色的海参,从冷如冰窖的海水里爬向暖和的岸,爬向离他十几米的一堆柴草堆。他的身后,拖着一个沉重的网包,里面装着海参、鲍鱼和大海螺。终于,他挨近了柴草堆,抓住了事先准备好的火柴杆,“嚓!”随着一缕淡淡的烟气,火舌突兀而生。他旋即从地面一跃而起,“啊啊”地叫着,将整个身子倾向火堆。这里是由老海碰子独据的海湾,名叫火石湾。老海碰子要在这暴烈的男子汉的海里寻求最珍贵的,为世世代代海碰子终生寻找却又未寻找到的东西棗那由一对错鱼(它们可以将人齐刷刷地切成两段)守护着的神秘宝物。可是不久,他便发现另一个海碰子也悄悄地来到这个海湾。这人看样子不到二十岁,身子像麦面捏似的。他并不理会老海碰子,连个招呼也不打就在豁口处摆开架势,立了门户。他带着一套“现代化”的装备:一支亮铮铮的鱼枪,一双橡皮鸭蹼,一个比葫芦头大得多的圆气球,显得高傲而又自负。于是,在凶险的火石湾,这一老一少两个海碰子开始了一场暗暗的比试和较量。大海中湍急的海流子变幻莫测,小海碰子既不会看潮向,又不会“定位”,被水流拖来拖去,连扎了几个空猛,弄得精疲力尽,只得像小叭狗一样爬出水面;而老海碰子每回都拖着沉甸甸的网兜满载而归。在事实面前,小海碰子开始感到老海碰子身上的一切都不那么简单了。老海碰子也有自己的苦恼。在水层中间,他目睹自己的那把鱼叉对付不了的灵活的黑鱼竟在小海碰子“噗噗”的鱼枪声中溢出一股股淡淡的血雾,他第一次感到,一个肚皮上还没烧净汁毛的孩子也有比他强的地方。如此这般的比试和较量,使双方都开始认识对方和看到自己的不足。小海碰子开始一步一个脚印地模仿老海碰子;老海碰子虽然仍不苟言笑,但常常有意无意地给小海碰子以喝斥式的帮助。终于,在时入初冬,老少海碰子共同享受了猎取五垅刺儿海参的乐趣之后,两个火堆并在一起燃烧了。俗话说:“碎浪两日静,长浪三天风。”这天,阴沉沉的东南风从茫茫的海天之间涌来,海面上出现了一道长长的浪队。有经验的海碰子知道,这长浪过后将是一个倒海翻江、惊天动地的世界。在傍晚分手时,老海碰子嘱咐小海碰子:“明天坏海,别来了。”但小海碰子根本没有听进去。第二天一早,他照常来到火石湾,跃进了冰冷的海里。但是,仿佛一切都是提前安排好似的,当小海碰子游进海湾的深处,平静的海面突然像一锅烧滚的开水,猛烈地沸动起来。他潜入水下,发现水镜外面一片漆黑,奔涌的浪涛猛烈地摇摆他。他慌忙钻出水面,朝岸上游去。但已经迟了,纷涌的浪头像无数只手掌扭挤着、撕拽着他,尽管他用尽全力,却只能原地踏步。此时,老海碰子被一个不祥的感觉驱赶到火石湾。他疯狂地在陡削的山岩上爬着,睁裂眼角,在翻滚的浪丛里寻找小海碰子。终于,从那黑色的浪丛里发现一道灼亮的闪光,那是小海碰子最后举起的鱼枪,他不顾一切地纵身跃下岸岩。他驮着小海碰子飘浮在浪涛里。突然,他腾跃而起,乘着一座最高最大最可怕的浪峰,像驾驭着一匹从没驯过的烈马,朝豁口飞去。轰棗浪砸在石壁上粉碎了,两个肉体却像一块泥巴似地粘在石壁上棗老海碰子的绝抬“抢硬滩”一举成功!经过一场生死考验,小海碰子想象不出还会有什么样的磨难能使他退却;但老海碰子的眼睛里却含着一丝忧虑,因为根据他的经验,风浪过后还会有更大的风险。果然,远处的海面突然翻腾起异样的浪花,“不好!”老海碰子大喊一声,拽着小海碰子拼命朝岸上游。快到岸边时,小海碰子不服气地回头一望,只见一个黑乎乎的东西避着浪花已到眼前,他“啊”的一声滚到岸上,绑着红布的脚蹼在空中一闪,一条凶如虎狼的箭鲨竟从水中腾跃而起。又是一个充满生气的早晨。老海碰子爬上火石峰。忽然,他感到脚上有一种异样的感觉,低头一看,才发现两上脚脖子上都结结实实地绑着一块鲜艳的红布。他马上意识到,这是小海碰子昨夜为他绑的,预防鲨鱼!他赶紧朝山下望去,小海碰子早已全身披挂,站立在火石湾前。“好样的!”他大步地向海边奔去。迎着冉冉升腾的一轮红日,一老一少两个海碰子又并肩扎进了浪涛滚滚的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