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actical manual for creative thinking training
作者: 梁良良,黄牧怡著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简介:经常能遇到不满现状的人,他们爱发牢骚,抱怨这个世界不完满;自己
满腹经纶,却怀才不遇;工作单位效益差,奖金发得少;同事朋友太自私,
不肯帮忙;等等。他们也想改变自己的处境,寻求更大的发展,但总感到无
能为力。
其实,每个人自身都有一座宝藏,一座几乎被遗忘的宝藏,那就是人的
头脑;头脑能思维,思维能产生创意,创意能改变世界——人的外在世界和
内心世界。
认真地挖掘这座属于你自己的宝藏,肯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寻求自
我发展的朋友不妨试一试!
一、人是能思维的动物
地球,是太阳系当中不起眼的一颗行星。我们人类在这个星球上生长繁
衍,已经有几百万年的历史了。
在这漫长的几百万年中间,我们来自动物界,又逐渐地脱离了动物界;
从某种意义上讲,当今人类已经发展成了高居于动物界之上的“地球之王”
。尽管生物分类学依然把人类叫做“灵长目动物”,但是在人们的日常语言
中,早已就在“人”与“动物”之间划出一条楚河汉界,我们自视甚高而羞
于和动物为伍。请看:在人类所建立的“动物园”里,展览着从三叶虫到黑
猩猩各类动物,但惟独没有人类自己;如果我们说某人是某种“动物”,说
不准会惹得他勃然大怒,认为我们是在辱骂他。
确实,人类相比于其他动物——即便是最高级的动物——已经产生了本
质上的差别,不可同日而语了。人类凭着自己的力量征服自然,炸平高山,
开挖河渠,围海造田,建起蛛网般的公路、铁路,修起一座又一座耸人云霄
的高楼……整个地球表面已经被人类折腾地面目全非了。这种气魄和力量使
任何其他动物望尘莫及,自叹弗如;所有动物,包括最凶猛、最狡猾的一类
,也难以逃脱被人类玩弄于股掌之间的命运,而根本不敢奢望与人类相抗衡
,争取平起平坐的权利。
那么,人类的力量来自什么地方呢?
与动物相比,人类的肢体构造并没有什么特别优越的地方:人的手掌,
比不上虎豹的利爪;人的眼睛,比不上鹰隼眼睛的锐利;人的双脚,追不上
奔跑的麋鹿;人的耳朵,听不见许多小动物都能感知的超声波……用生物学
家的话来说,人的每一种生理器官都不具有“特异性”,即都不是用来专门
做某一件事情的;人的器官似乎适合做任何事情,因而任何事情都做得不是
十分好,至少与某些动物相比是如此。这种生理器官的“非特异性”为人类
的发展和进化提供了无穷的可能性,但是,如果仅仅依靠这些稀松平常的器
官,不用说征服自然,就连人类自身的生存,也会遇到很大的困难。
很显然,人类的神奇力量并非来自肢体,而是来自头脑,来自人类头脑
所独有的思维功能。
法国思想家帕斯卡曾经说过:“人不过是一株芦苇,是自然界中最脆弱
的东西;可是,人是会思维的。要想压倒人,世界万物并不需要武装起来;
一缕汽,一滴水,都能致人于死地。但是,即便世界万物将人压倒了,人还
是比世界万物要高出一筹;因为人知道自己会死,也知道世界万物在哪些方
面胜过了自己。而世界万物则一无所知。”
确实,人类利用思维的力量,看到天然的森林大火而想到保存火种,进
而钻木取火;利用思维的力量,人类只需挖一个陷阱,在陷阱口上盖些茅草
,便能让最凶猛的野兽束手就擒;(如果野兽也有想法的话,它们肯定是老
大地不服气!)利用思维的力量,人类首先在头脑中设计出千万种自然界并不
存在的奇妙玩意儿,并把这些玩意儿变成实实在在的东西,才得以把整个地
球折腾地天翻地覆……
人类的每一种行为,每一种进步,都与自己的思维能力息息相关;离开
了思维,人也就不成其为人了。正是在这种意义上,历史上的许多学者,都
把“思维能力”理所当然地包括在“人”的定义里边。
在古代希腊,有一位思想家在回答“什么是人”这个问题时,把“人”
说成是“无毛的两足动物”。这种回答遭到另外一些思想家的非议,有人把
一只公鸡的羽毛拔光,指着鸡对众人说:“看看,这就是他所说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