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4 项 “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相关结果
Romantic desire in (post) modern art & philosophy
作者: (荷)约斯·德·穆尔(Jos de Mul)著;徐骆译
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简介: 本书为作者的代表作之一,由作者的系列讲座改写而成。本书以后现 代艺术与哲学之间的关系为主线,通过采取具体的艺术作品与多位哲学家 之间“对话”的形式,在阐述不同类别的艺术发展流变并揭示其共性的基 础上,立足于同时期哲学之思的大背景,阐明了后现代艺术与哲学之间的 矛盾性。全书共六章,每章皆为艺术作品与哲学之思的交织,涉及音乐、 绘画、雕刻、摄影和诗歌等艺术领域,以独特的视角切入柏拉图、康德、 叔本华、尼采、弗洛伊德、海德格尔、哈贝马斯、拉康等哲学家的思想并 进行论述。每章可独立成篇,可依次而读,亦可兴之所至,随心而阅。
立体构成原理与设计应用
作者: 张勇主编
简介: 《立体构成原理与设计应用》基于造型活动的特点,探索创新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规律,注重基本原理与实践应用的有机结合,突出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课程特点。以设计流程及职业能力生长为脉络,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为指导,改革教学内容,优化课程结构,以设计项目或案例为载体,引导学习者加强对立体形态与空间的认知,加深对立体构成形式美法则、造型材料、构思与创意等的理解,以期达到探索规律、掌握原理、灵活应用的课程目标。 本教材在结构上分为基本理论、方法策略、应用实例三个部分,并附录了一个相关的教学(工程)实例。本教材的创新与特色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教学与生活相一致。二是学习与应用相融通。三是艺术与技术相结合。
图形设计基础
作者: 汪尚麟,周承君,罗瑞兰主编
简介: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艺术设计教育工作者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探索新形势下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批突出的成果。由武汉大学出版社策划组织编写的全国高等院校艺术设计应用与创新规划教材,是在充分吸收国内优秀专业基础教材成果的基础上,从设计基础人手进行的新探索,这套教材在以下几个方面值得称道: 其一,该套教材的编写是由众多高等院校的学者、专家和在教学第一线的骨干教师共同完成的。在教材编撰中,设计界诸多严谨的学者对学科体系结构进行整体把握和构建,骨干教师、行业内设计师依据丰富的教学和实践经验为教材内容的创新提供了保障与支持。在广泛分析目前国内艺术设计专业优秀教材的基础上,大家努力使本套教材深入浅出,更具有针对性、实用性。 其二,本套教材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地位。围绕学生的学习现状、心理特点和专业需求,该套教材突出了设计基础的共性,增加了实验教学、案例教学的比例,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师生的互动教学,特别是将设计应用程序和方法融入教材编写中,以个性化方式引导教学,培养学生对所学专业的感性认识和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应用技能和职业适应能力,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让学生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 其三,总主编邀请国内同行专家,包括全国高等教育艺术设计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专家组织审稿并提出修改意见,进一步完善了教材体系结构,确保了这套教材的高质量、高水平。
Colour of design
作者: 周秀梅,秦凡主编
简介: “设计色彩”是各美术设计专业共同必修的基础课程。《设计色彩(高等学校设计类十二五规划教材)》是作者周秀梅、秦凡等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对多年来的色彩教学及创作经验的总结,主要内容包括色彩的基础知识、色彩的写生、色彩的分解、色彩的装饰性表现技法等部分,注重色彩知识原理、写实色彩、分解色彩、装饰色彩造型训练的有机结合,简洁、实用、示范性强,并辅以大量的图例,有助于学习者对色彩基础能力的全面掌握,稳步从色彩基础训练走向设计。 《设计色彩(高等学校设计类十二五规划教材)》适合于高等院校艺术设计、工业设计、建筑设计、城市规划设计等不同学科专业的本科教学,是一本旨在促进色彩教学、提高色彩设计能力、加强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衔接的教材。
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