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希恕经方精义笔录
作者: 段治钧
出版社: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7年10月
简介:
本书即胡希恕先生讲授的仲景书经方的教学讲义,和编者多年侍讲时的学习笔记综合整理而成。先生依据自已的学术思想,把原书中的方子归类以后,将与每个方子有关的所有应用条文,集中在一起对比分析讲解,使学者对这个方子的适用指征以及与它相应的病因和病理机制,紧密联系融会贯通,从而抓住这个方子的本质特征,而得其精义。先生讲课还随时以举例的的方式指出阅读经文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于字里行间的相互联系和比较中,获得意在言外、略而涵概的宝贵内容,这些精微细节均在本书中有较充分的体现。先生讲方剂的目的不仅是为了使学者得经方之精义,更是为了使学者加深对仲景书辨证施治的方法体系和精神实质的理解和掌握,真乃名师暨明师也。果能由此入门,精研细读仲景书,则筑良医之基础,趋名家之渊薮耳。
【目录】
*章 辨证施治概论
*节 引言
第二节 总论
第二章 表证
*节 桂枝汤类
一、桂枝汤
二、桂枝加桂汤
三、桂枝加葛根汤牡蛎汤
四、栝楼桂枝汤
五、桂枝加黄芪汤
六、黄芪芍药桂枝苦酒汤
七、桂枝加附子汤
八、桂枝加人参汤
九、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十、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十一、桂枝加芍药汤
十二、桂枝加大黄汤
十三、小建中汤
十四、当归建中汤
十五、黄芪建中汤
十六、黄芪桂枝五物汤
十七、桂枝去芍药汤
十八、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十九、桂枝附子汤
二十、白术附子汤
二十一、甘草附子汤
二十二、桂枝去芍药加皂荚
二十三、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
二十四、桂枝去芍药加茯苓白术汤
二十五、桂枝甘草汤
二十六、半夏散及汤
二十七、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二十八、桂枝人参汤
二十九、白虎加桂枝汤
三十、苓桂术甘汤
三十一、苓桂枣甘汤
三十二、茯苓甘草汤
三十三、苓桂五味甘草汤
三十四、苓甘五味姜辛汤
三十五、苓甘五味姜辛夏汤
三十六、苓甘五味姜辛夏杏汤
三十七、苓甘五味姜辛夏杏大黄汤
三十八、五苓散
三十九、茵陈五苓散
第二节 麻黄汤类
一、麻黄汤
二、麻黄加术汤
三、麻黄杏仁薏仁甘草汤
四、麻杏石甘汤
五、越婢汤
六、越婢加术汤
七、越婢加半夏汤
八、麻黄甘草汤
九、麻黄附子甘草汤
十、麻黄附子汤
十一、麻黄附子细辛汤
十二、葛根汤
十三、葛根加半夏汤
十四、葛根黄芩黄连汤
十五、桂枝麻黄各半汤
十六、桂枝二麻黄一汤
十七、桂枝二越婢一汤
十八、大青龙汤
十九、文蛤汤
二十、小青龙汤
二十一、小青龙加石膏汤
二十二、射干麻黄汤
二十三、厚朴麻黄汤
二十四、桂枝去芍药加麻黄附子细辛汤
二十五、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二十六、续命汤
二十七、桂枝芍药知母汤
二十八、三黄汤
二十九、牡蛎汤
三十、麻黄升麻汤
三十一、升麻鳖甲汤
第三章 里证(上)
*节 承气汤类
一、大承气汤
二、小承气汤
三、调胃承气汤
四、大黄甘草汤
五、厚朴三物汤
六、厚朴七物汤
七、麻子仁丸
第二节 白虎汤类
一、白虎汤
二、白虎加人参汤
第三节 桃核承气汤类
一、桃核承气汤
二、大黄牡丹皮汤
•3•
经方精义 胡希恕传授
三、下瘀血汤
四、抵挡汤
五、抵挡丸
六、大黄虫丸
七、鳖甲煎丸
八、桂枝茯苓丸
九、土瓜根散
第四节 大陷胸汤类
一、大陷胸汤
二、大陷胸丸
三、十枣汤
四、甘遂半夏汤
五、大黄甘遂汤
六、己椒苈黄丸
七、葶苈大枣汤肺汤
第五节 泻心汤类
一、泻心汤
二、大黄黄连泻心汤
三、附子泻心汤
四、大黄硝石汤
五、茵陈蒿汤
六、栀子大黄汤
七、大黄汤或丸
八、黄连解毒汤或丸
第六节 瓜蒂散类
瓜蒂散
第四章 里证(下)
*节 甘草干姜汤类
一、甘草干姜汤
二、理中丸(人参汤)
三、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
四、大建中汤
五、吴茱萸汤
第二节 干姜附子汤类
一、干姜附子汤
二、四逆汤
三、通脉四逆汤
四、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
五、四逆加人参汤
六、茯苓四逆汤
七、白通汤
八、白通加猪胆汁汤
第三节 附子汤类
一、附子汤
二、真武汤
三、附子粳米汤
四、赤丸
五、大乌头煎
六、乌头桂枝汤
七、乌头汤
八、大黄附子汤
第四节 赤石脂禹余粮汤类
一、赤石脂禹余粮汤
二、桃花汤
第五节 走马汤类
一、走马汤
二、三物备急丸
三、桔梗白散
第五章 半表半里
*节 柴胡汤类
一、小柴胡汤
二、小柴胡加芒硝汤
三、柴胡去半夏加栝楼根汤
四、柴胡桂枝汤
•5•
经方精义 胡希恕传授
五、柴胡桂姜汤
六、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七、大柴胡汤
八、四逆散
附 柴胡剂的加减与合方
第二节 半夏汤类
一、小半夏汤
二、生姜半夏汤
三、小半夏加茯苓汤
四、半夏干姜散
五、大半夏汤
六、干姜半夏人参丸
七、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
八、半夏厚朴汤
九、旋覆花代赭石汤
十、泽漆汤
十一、苦酒汤
第三节 橘皮汤类
一、橘皮汤
二、橘皮枳实生姜汤
三、橘皮竹茹汤
四、茯苓饮
第四节 黄芩黄连汤类
一、黄芩汤
二、黄芩加半夏生姜汤
三、六物黄芩汤
四、三物黄芩汤
五、黄连汤
六、黄连阿胶汤
七、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
八、白头翁汤
九、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
十、半夏泻心汤
十一、甘草泻心汤
十二、生姜泻心汤
第五节 栀子豉汤类
一、栀子豉汤
二、栀子甘草豉汤
三、栀子生姜豉汤
四、枳实栀子豉汤
五、栀子厚朴汤
六、栀子柏皮汤
七、栀子干姜汤
第六节 甘草汤类
一、甘草汤
二、桔梗汤
三、芍药甘草汤
四、芍药甘草附子汤
五、甘草小麦大枣汤
六、甘草粉蜜汤
七、生姜甘草汤
八、排脓汤
第七节 枳实芍药散类
一、枳实芍药散
二、排脓散
第八节 栝楼薤白白酒汤类
一、栝蒌薤白白酒汤
二、栝蒌薤白半夏汤
三、枳实薤白桂枝汤
四、小陷胸汤
五、桂枝生姜枳实汤
六、乌头赤石脂丸
第九节 芎归胶艾汤类
一、芎归胶艾汤
二、当归芍药散
三、温经汤
四、当归散
五、当归四逆汤
六、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七、当归生姜羊肉汤
八、赤小豆当归散
九、黄土汤
第十节 肾气丸类
一、肾气丸
二、炙甘草汤
三、防己地黄汤
四、百合地黄汤
第十一节 麦门冬汤类
一、麦门冬汤
二、竹叶石膏汤
第十二节 薏苡附子汤类
一、薏苡附子散
二、薏苡附子败酱散
三、苇茎汤
第十三节 木防己汤类
一、木防己汤
二、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白术汤
三、防己茯苓汤
四、防己黄芪汤
第十四节 猪苓汤、泽泻汤类
一、猪苓汤
二、猪苓散
三、泽泻汤
四、茯苓泽泻汤
【免费在线读】
一、桂枝汤
组成 桂枝9克,芍药9克,生姜9克,大枣4枚,炙甘草6克。
用法 水煎温服,服药后少时,食热粥一小碗,以助药力,覆取微似有汗者佳,不可令汗如水流,病必不除。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可照服二三剂。
方解 桂枝汤为太阳病发热、自汗出的主方。为便于说明其药物组成的道理,须先对发热、汗出的病理知识有所了解。《素问•评热病》有关阴阳交①的一段论述,颇有助于对这一问题的理解,今照录原文,并略加释解如下。
人所以汗出者,皆生于谷,谷生于精②。
释 这是说明汗的来源。大意是说:人之所以汗出,不外来自于谷气,故谓皆生于谷。但谷必须经过胃肠的消化变成养人的精气,然后才能为汗,故谓谷生于精。
今邪气交争于骨肉③,而得汗出者,是邪却而精胜也。精胜则当能食,而不复热。复热者,邪气也。汗者,精气也。今汗出而辄复热者,是邪胜也。不能食者,精无俾也④;病而留者,其寿可立而倾也。
释 “今邪气交争于骨肉”,谓病当表证时,为患病机体欲以发汗的作用,把病邪驱出于体外,亦即集中了精气的力量和病邪交争于体表骨肉间的病理过程。若机体得到汗出,一般来说是精气战胜了病邪。精气化生于胃,若精气真胜,胃气必然旺盛,则其人当能食。病邪使人发热,若病邪真被驱出,则其人当不再发热。今汗出而仍发热,是因病邪仍留于体内,而精气亡失于体外,病邪战胜了精气。若其人更不能食,则胃气已败,断了精气化生之源;精气竭而病独留,故必置人于死也。
以上所说的是阴阳交的死证,除不能食外,另有狂言、脉躁急的恶候,与桂枝汤证大相径庭。不过桂枝汤证的发热、自汗出,亦即上述的汗出而复发热,同样是精却邪留的证候反映。精气本为逐邪而作汗,今邪不与汗并出,当然是由于精气的质和量有所不足,故此时为治,首宜促进胃气,加强精气。病在表不发汗不行,精气虚大发汗更不行,桂枝汤就是针对此而组成的方剂。
桂枝、生姜虽均属辛温发汗解表药,但桂枝治气上冲,生姜治呕逆,二药均有下达之性,其升发的力量不强,不至于大发汗,且二药均有健胃作用,合以大枣、甘草纯甘之品,更足以亢进胃气于中,滋益精气于外。芍药味苦微寒,既用以制约桂、姜的辛散,又用于助枣、草的滋养。尤其药后少食稀粥,更见益精祛邪的妙用。故本方者,既是发汗解热药,又是安中滋养药,此即所谓甘温除热的法剂。⑤
段注
① “阴阳交”中,交者有搏结、交换其位的意思,阳指正气、阴指邪气,正邪斗争胜负易位,则死期至矣。所以阴阳交是热病伤寒、大病的死证。阴阳二字,是中国古代高度概括的哲学名词,从唯物论到唯心论、从宏观到微观,无所不用。自然,社会,天文,地理,人体生理、病理,药物等均以此赅之。所以我们阅读前人之作,时时皆要分析,认清阴阳所指为何,才不致使概念混淆。
② “谷生于精”中,“精”即精气,代表维持人体生命的营养物质,在这里即指气血。中医所说的气,和阴阳一样,是个内涵很广的概念,可以用来表述能量、功能等多方面。而这里的气,和血一样都是指物质的,即津液。行于脉内的就是血,在脉外与之协行的即谓之气。血的作用谓之营,气的作用谓之卫,并不是说在气血之外还有营卫之为物。它们均来源于胃的消化吸收功能而由饮食化生。人的汗液即排出体外的津液,亦来源于此。
③ “今邪气交争于骨肉”者,即病邪与正气(人抵抗疾病的能力)交争于体表部位。
④ “精无俾也”中,俾,裨益。无俾,即不能继续。精无俾,即精气断了来源。
⑤ 药物分析的补充。
桂枝,辛温,为兴奋性发汗药;功能兴奋血行、温经通络、通利关节、止气上冲(气冲者,奔豚、呕逆、气逆、某种头晕等皆属之)、强心脏、通营卫、助体温,兼有健胃之功;主去风冷疼痛、上气咳逆、恶寒(风)发热、冲气上逆诸证。桂枝与麻黄、防风、生姜等为伍有不同程度的发汗效果,与白芍、大枣等为伍,则有减少汗出的效果。
白芍,《神农本草经》谓其苦平,实则也微有酸寒之性味,为缓和、止痛、滋养、强壮、养肝、柔肝药;有养血敛阴、缓挛急、通血脉之功,并兼有抗菌制热、微下(大量使用)的作用;主腹痛挛急、腓肠肌痉挛(俗谓小腿抽筋)。在此方中白芍可制约桂、姜之辛散,不令大汗出,故又助枣、草的滋养,免伤津液不令枯竭;与桂枝为伍则起到协调气血、调和营卫的作用。
生姜,辛温,有温胃、散寒、止呕、兴奋胃神经之功,又有发汗、行水、解毒之效;主呕吐、咳逆、泄泻、血行障碍等证。临床应用用半夏时常伍生姜,因生姜既解其毒又校其味,为温胃、下气(降逆)止呕、消痞的有效药物。
大枣,甘平,为缓和、滋养强壮剂;功能补益安中(补脾胃)、益气补血、强力生津、长肌肉。大枣解毒作用不如甘草,但能去水,亦可缓急而治腹痛。大枣之甘与生姜之辛为伍,正合辛甘发散为阳之旨,故发表疏散药中,亦常借以为助。
甘草,甘平,为缓和、滋润剂;功能缓急迫(如紧张、呼吸喘急、重剧的疼痛以及因药物之峻猛、毒性、较重而产生的副作用等)、和诸药、解百毒(缓和其他药物之刺激),并稍有补益作用(主要是补脾胃以扶正气),故阴阳寒热之证皆可用之。但甘草不利于水,多用可致饮蓄水肿,故利水剂中不用甘草。甘草反芫花、大戟、甘遂。
桂枝汤是治太阳病发热汗出的主治方,亦为太阳病发汗的法剂,其证还有恶风、脉浮缓,或有头疼、身痛等,只要合于病证、病机,用途颇广(详见后面有关论治的条文)。需注意的是,凡在表的体液充斥,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得与之,所谓“桂枝下咽,阳盛则毙”者是也,故经文有“常须识此,勿令误也”的警示。桂枝汤健胃补益、滋津养液、解肌发表、调和营卫,因其有引气下达之性,升发的力量并不强,所以虽能发汗但并不能使汗大出,这可以从药后需啜热稀粥以助药力即可看出。由此例应体悟仲景书方剂组成的严谨。
胡老说桂枝汤为甘温除热之法剂,但甘温除热之法只适用于表虚发热、津液失而表不解者,表实热证则不可轻试,切记。
相关条文释按
1.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12)
释 太阳中风,即太阳病中风证的简称。外为阳,内为阴,阳浮而阴弱,谓脉有浮于外而弱于内的形象,乃脉虽浮但按之则缓弱之谓,即脉浮缓的互词。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谓外浮内弱之脉,为发热汗出的标志。啬啬恶寒,谓缩缩然而恶寒也;淅淅恶风,谓身如被冷水,淅淅然而恶风也;翕翕发热,谓热郁于体表,翕翕然而不开也。鼻鸣干呕,谓鼻息有声,而且呕逆也。此宜以桂枝汤主之。
段按 本条述桂枝汤的主证,但桂枝汤之用并不止于此。首句“太阳中风”,是说太阳病的一种证型。太阳病根据有无汗出,分为两大证型,一曰中风,二曰伤寒(参考前释)。本条证型,古人试图以“风”来阐释其机理,当然是受历史条件限制的缘故,不全面,也缺乏科学依据。
“阳浮阴弱”,指太阳中风的脉。此处的阴阳,是针对脉的内外而言,脉象虽为浮取而得(浮于外),但按之脉内则不充盈而有缓弱之象(弱于内),即《伤寒论》第2条脉浮缓之谓。以下为所以然的自注句:因发热而脉外浮,因汗出损失津液而脉内弱(或缓)。啬啬,形容缩缩然的样子,人感到寒冷时,自然反应就是团缩而不舒张。淅淅,形容怕风来袭的样子,从经验可知,人着水或汗出后特别怕风。翕翕,笼罩的意思,好像被羽毛所覆、合而不开的样子,这是形容表热的情形,它迥异于里热发热的情况。桂枝汤证较重时,因病邪深中于肌腠,气不外达而冲逆于上,故息声较重而呕也。
太阳病已发汗而表仍不解,不可再大发汗。此时需加强胃气提高发汗的质量以驱邪外出,这叫顺病机而治。因古人文字兜转,也因后世注家多有错见,所以今人读仲景书以词害意的地方不少。读书宜深推细酌,胡老常说“细玩可知”,诚读书之经验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