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65 项 “比莉” 相关结果
- 全部分类
- 全部
- 文学
- 历史
- 哲学/宗教
- 法律
- 政治/社会
- 医学
- 教育/心理学
- 艺术/传媒
- 研究生考试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开课
- 语言
- 经济金融
- 管理学
- IT/计算机
- 自然科学
- 工学/工程
- 体育
- 行业资料
- 音乐
- 汽车机械制造
- 文档模板
- 创业
- 农学
- 生活
- 数据库教程
- 民族
Captain America: the first avenger
出版社:太平洋影音公司,2011
简介: 《美国队长》改编自同名漫画,主角斯蒂芬罗杰斯是生于大萧条时期的一个贫弱青年。因看到纳粹在欧洲肆虐而想参军报国,却因体弱多病屡次被拒。机缘巧合下,罗杰斯注射了“超级士兵”血清并接受特殊紫外线照射,终于拥有了人类最完美躯体。不久,他得到了作为“美国队长”的第一份任务,带着坚不可摧的战盾,深谙战术的头脑和始终如一的坚强与善良,踏上扬善惩恶的征途,等待英雄的是怎样的未来…… 精彩剧照: 导演/演员简介: 乔·庄斯顿:刚入行就担任《星球大战》系列电影的视觉特效艺术总监,并于1981年以《夺宝奇兵》一片赢得奥斯卡奖最佳视觉特效奖,他在参与该片的续集《魔域奇兵》的制作之后,大导演乔治·卢卡斯建议他就读南加大电影系,他于一年后休学,执导迪士尼电影公司的卖座巨片《亲爱的,我把孩子变小了》,该片也让他成为影史第一位首度执导电影就缔造超过一亿美元票房成绩的导演。他的作品还有《火箭专家》、《勇敢者的游戏》、《十月的天空》、《侏罗纪公园3》、《大漠雄风》以及《狼人》。 克里斯·埃文斯:高中毕业后经人介绍去试演,参加了一个电视系列剧《Opposite Sex》的演出,担任一个配角。基本上来讲,埃文斯的初期都是参演一些喜剧角色,之后曾消失了一段时间,就在人们快淡忘他的时候,他却给观众带来了惊喜,在《超完美夺分》中饰演帅哥凯尔,其表演赢得了大家的肯定。2004年埃文斯的又一部力作《一线声机》问世了,这部片子,让观众牢牢地记住了他。接下来,在漫画改编大片《神奇四侠》中,我们又看到了他的身影。埃文斯将火玩弄在指尖,把爱现爱闹却又善良的大男孩“霹雳火”演绎的精彩绝伦,也将自己的笑容刻在了影迷的心中。在接下来的《神奇四侠2》中他继续奉献精彩演出。07年除了《神奇四侠2》,埃文斯还出演了《保姆日记》、《太阳浩劫》等片。2008年他的电影作品有《街头之王》、《蓝天下》和与布莱丝·达拉斯·霍华德合作的爱情片《失落的泪珠钻石》。2009年埃文斯出演了奇幻动作片《异能》,之后又在英国导演埃德加·赖特导演的《歪小子斯科特》中出演迈克尔·塞拉的情敌之一。2011年,他的新作品除了爱情轻喜剧《极品前男友》和一部低成本独立制作的律政题材影片《穿孔》外,还主演了超级英雄片《美国队长》。 海莉·阿特维尔:皮肤光洁、明眸皓齿且谈吐大方的阿特维尔散发出一种天然的性感,在她自己尚未察觉之际大导演伍迪·艾伦便将《卡珊德拉之梦》中致命美女的角色交给了她,阿特维尔扮演的是伊万·麦克格雷格角色的女友,与艾伦前作《赛末点》中斯嘉丽·约翰逊的角色一样职业也是演员。17岁时阿特维尔放弃了进入牛津学习哲学的机会而选择了伦敦市政音乐戏剧学院,为了学费而接下的RINGLES薯片广告是她的首份正式表演工作,06年毕业后不久她便通过布克文学奖获奖小说改编成的同志题材电视影集《美丽曲线》迎来了突破,一手发掘她的本剧导演Saul Dibb随后又将阿特维尔带到了影片《公爵夫人》中与凯拉·奈特利对戏,她也被誉为奈特利之后英国电影界出现的最具天赋的女演员。另外海莉·阿特维尔还同《神秘博士》的比莉·派佩一起出演了两部经典小说改编成的BBC电视电影《雾中红宝石》和《曼斯菲尔德庄园》。预计于08年底推出的电影版《故园风雨后》改编自伊夫林·沃同名小说,在英国曾被多次拍成广播剧和电视剧,电影版原定由《游戏进展》的大卫·叶慈执导而网罗了裘德·洛、詹妮弗康耐利等大牌演员,但是在叶慈由于《哈利·波特》系列的档期冲突而退出后换成了现在的阿特维尔与《香水杀手》的本·威士肖主演,其他演员还包括马修·古迪、艾玛·汤普森和迈克尔·刚本,导演则是《成为简·奥斯汀》的朱里安·杰拉德,同样非常值得人们的期待。
出版社:北京东方影音公司,2007
简介:商品描述《2008格莱美的喝彩》全球音乐盛典Grammy(格莱美)颁奖典礼将于2008年2月10日在美国举行。本届颁奖典礼是Grammy的第50个年头,所以主办方自然是非常重视。虽然受到了美国编剧家协会大罢工的影响,但是最新消息称今年的格莱美还是会如期举行。这张专辑《2008 Grammy Nominees》包含了今年被提名的歌手的代表作,像Justin Timberlake的What Goes Around...Comes Around,Amy Winehouse的Rehab,Beyoncé的Irreplaceable,Maroon 5的Makes Me Wonder,Christina Aguilera的Cyman,Nelly Furtado的Say It Right,Kanye West的Good Life,Green Day的Working Class Hero等等众多2007年最火的大牌都被收录其中,可谓是对2007年的欧美乐坛最权威最精细的总结。 让全美评审起立致敬,让全球乐迷掌声鼓励一年一度精选盛会。“年度唱片”、“年度歌曲”、“年度专辑”、“最佳男歌手”、“最佳新人”等全部到位。 01 Justin Timberlake - What Goes Around...Comes Around (Interlude) 贾斯汀-新世代流行音乐之王蝉联全美热门单曲榜与流行单曲榜双料冠军曲“最佳流行男歌手/最佳舞曲唱片” 02 Amy Winehouse - Rehab 艾美·怀恩豪所-散发传奇女伶比莉哈乐黛神韵的英国实力歌姬攻占英美排行TOP 10的复古灵魂佳作“年度唱片/最佳流行女歌手/最佳新人/年度最佳歌曲/选自最佳流行演唱专辑/‘Back to Black’” 03 Beyoncé - Irreplaceable 碧昂斯-2007年Samsung手机广告曲,蝉联全美热门单曲榜10周冠军“年度唱片提名” 04 Maroon 5 - Makes Me Wonder 魔力红-选自最佳流行演唱专辑提名大碟“It Won't Be Soon Before Long”“最佳流行乐团” 05 Feist - 1234 菲丝特-ipod nano 2007广告曲,独立派流行音乐新教主,勇闯主流市场,首支同时进驻英美排行榜TOP10畅销曲“最佳新人/最佳流行女歌手提名/选自最佳流行演唱专辑提名大碟‘The Reminder’” 06 Bon Jovi - (You Want To) Make A Memory 邦乔维-选自最佳流行演唱专辑提名大碟“Lost Highway”“最佳流行乐团提名” 07 Paul Mccartney - Dance Tonight 保罗·麦卡特尼-“金氏世界纪录史上最成功的流行音乐人”2007年弥漫复古风的摇滚小品“最佳流行演唱专辑提名” 08 Christina Aguilera - Candyman 克莉丝汀-实力女声融合爵士摇摆乐元素,打进英美排行榜TOP40的流行摇滚热歌“最佳流行女歌手提名” 09 Nelly Furtado - Say It Right 妮莉·费塔朵-超元气动感女歌手蝉联全美流行单曲榜+热门单曲榜+舞曲榜三冠王流行电子劲作“最佳流行女歌手提名” 10 Kanye West Featuring T-Pain - Good Life 肯伊·韦斯特与提潘-嘻哈至尊肯伊威斯特与节春蓝调/嘻哈歌手提潘取样迈克尔·杰克逊名曲“P.Y.T.(Pretty Young Thing)”而成的全美饶舌榜冠军作“最佳说唱歌手/最佳说唱歌曲对唱/最佳说唱歌曲/选自最佳说唱专辑‘Graduation’” 11 Herbie Hancock - River Featuring Corinne Bailey Rae 赫比·汉考克与肯妮·贝儿-当代爵士玩家赫比·汉考克邀请都会蓝调女声肯妮贝儿精致RIVER,诠释民谣教母琼妮米歇尔1971年传世经典“选自年度专辑/最佳当代爵士专辑‘River The Joni Letters’” 12 Vince Gill (Guest Vocalist: Sheryl Crow) - What You Give Away 文斯·基尔与雪瑞儿·克洛-乡村音乐史上拥有最多座“18座”格莱美奖的歌手明斯吉尔与当代摇滚女奖雪瑞儿·可洛携手合唱纯情民谣“选自最佳乡村专辑‘These Days’” 13 Carrie Underwood - Before He Cheats 就是白乐团-芝加哥流行摇滚队伍勇夺“全美青少年直选大奖”,最受欢迎夏日之歌奖与全美热门单曲榜冠军的作品“年度最佳歌曲提名” 14 Corinne Bailey Rae - Like A Star 肯妮·贝儿-热门影集“实习医生”第3季插曲英国都会新女声,自然释放灵魂乐嗓音特质的舒缓听觉小品“年度最佳歌曲提名” 15 Green Day - Working Class Hero 绿日乐队-为“国际特赦组织”的“解救达佛计划”特别献唱约翰伦农,探讨社会孤离与宗教信仰的摇滚之歌“最佳摇滚乐队/组合提名” 16 Daughtry - It's Not Over 多特里乐团-热门影集“越狱风云”第2季插曲缔造2007年全美最畅销专辑纪录的流行摇滚组保劲升全美热门单曲榜第4名的畅销曲“最佳摇滚乐队提名/选自最佳摇滚专辑提名大师‘Daughtry’” 17 Nickelback - If Everyone Cared 五分线合唱团-流行摇滚队伍打进全美热门单曲榜TOP20,呼吁世人发挥关怀社会精神的抒情摇滚好歌“最佳摇滚乐队/组合提名” 18 The White Stripes - Icky Thump 白色条纹乐团-摇滚爆发力十足称霸全美现代摇滚榜冠军与英国全榜亚军,抨击美国移民政策的摇滚劲作“最佳摇滚乐队/选自最佳另类音乐专辑‘Icky Thrmp’”
But beautiful:a book about jazz
作者: (英)杰夫·戴尔著;孔亚雷译
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2013
简介: 莱斯特·扬,比莉·哈乐黛,瑟隆尼斯·蒙克,艾灵顿公爵,切特·贝壳……受难圣徒般的传奇音乐家。电影蒙太奇般的人生场景:无论你是不是翳士乐迷,无论你有没有昕过那些歌,《然而,很美:爵士乐之书》都会让你想去昕一听——或再昕一听。而当你昕过之后,你会想再看看那些句子。你的心会变得柔软而敏感,像只可怜的小动物。有时你会微笑,有时你会莫名地想哭,有时你会突然想起很久以前的某件事,某个人,有时你会站起来。走到阳台抽支烟。丽当你看完,你知道你会再看,你会自信(甚至自豪)地向朋友推荐,你会永远把它留在书架,希望有一天,当你离开这个世界。你的孩子——你孩子的孩子——也会去读它。因为,这是一部小小的爵士乐圣经。
出版社:南海出版社 2014-9-1
简介: 《幸好,遇见你》内容简介:《如果没有遇见你》作者纪尧姆米索迄今最佳作品。作家汤姆与原本佳偶天成的女钢琴家卡萝尔分手后意志消沉,畅销三部曲的第三部已近交稿时间却只字未动,第二部的十万本精装本也发生了印刷事故。 狂风暴雨的夜晚,一个自称汤姆笔下人物比莉的女孩突然从天而降。她熟悉书中人物的一切,甚至包括只有作家本人知道的、从未公开的细节。将信将疑的作家和“纸女孩”约定,她为他找回绝情女钢琴家,而他则为她写完“天使三部曲”的第三部,以此把她送回她属于的那个书中的虚构世界。就这样,两人开始了一场离奇的公路冒险。
作者: (法)弗朗索瓦兹·萨冈(Francoise Sagan)著;刘云虹译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简介: 萨冈传奇开始于三十多年前:《你好,忧愁》引起的轰动、赛车的疯狂、圣特罗佩或日耳曼德普雷的不眠之夜、彻夜的赌博……以及她的朋友们。 弗朗索瓦丝第一次叙述自己的故事。是的,她喜欢速度、圣特罗佩、赌博和朋友。但她却讨厌引起轰动,讨厌一切议论和身边的流言蜚语。她羞怯而谨慎,令她完全投入的是对难以忘怀的人与事的追忆,而不是对自己心理状态的剖析。 她用同样自然的笔调回忆她与双目失明的让-保罗·萨特共进的晚餐以及她在戏剧上的“失败”。这里更激动,那里则更幽默。然而,所有这些叙述显示出一个共同点:与那些不太愿意承认别人比自己伟大的男作家……和女作家截然不同,弗朗索瓦丝喜欢爱慕、喜欢赞美。她让我们结识的是那些用才华、宽容和不幸(才华、宽容和不幸总是联系在一起)打动她的人:比莉·荷莉黛、奥森·威尔斯、让-保罗·萨特、卡森·麦卡勒斯、玛丽·贝尔、鲁道夫·努雷夫、田纳西·威廉姆斯…… 在《我最美好的回忆》中,弗朗索瓦丝·萨冈让我们想起她曾经经历和正在经历的最美好的事情:从多维尔赌场出来,用赢来的钱买下她在诺曼底的房屋的那个清晨,或者……在剧院与不久即将离世、绝望的田纳西·威廉姆斯的最后一次会面。 这些简朴而生动的叙述中透露出弗朗索瓦丝·萨冈不愿吸取的教训。为什么惧怕那些伟大的词、那些简单的词:自然、诚实、宽容、赞美?
作者: 【美】迈克尔布什(Michael Bush) 著,张锐 等译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4-7-1
简介: 迈克尔杰克逊通过他的音乐、舞步和时尚,创造了他独有的神秘感,并受到全世界的追捧。50年来,他让全世界的观众着迷——而在其中的25年时间里,迈克尔布什担任了他的服装设计师、造型师,并成为了他的亲密朋友,一路伴随着流行音乐之王走向时尚之王的演变旅程。 布什和搭档丹尼斯汤普金斯在《飙》专辑制作时期开始为迈克尔工作。这对组合很快就在塑造迈克尔轰动一时的时尚风格的过程中,成为了核 心人物。在工作关系愈发紧密的同时,他们的友情也逐渐加深。迈克尔每场演出的前后都有布什陪 伴,而布什的私人故事则生动揭秘了这个公众形象背后的男人。在《比莉珍》之前,这个来自“杰克逊五兄弟”乐队的童星,曾亲手把莱茵石绣在演 出服上。迈克尔长大后成为了一位融合时尚和表演的大师,用饶有趣味的谜语和不屈不挠的自信激励着他的合作者。 本书向迈克尔的经典“比莉珍”“避开” 和“颤栗”的造型致敬,正是它们将迈克尔送入了时尚的版图,同时此书还追溯了这些造型在几十年间的演变。迈克尔对军装式服装的热爱,以及闪耀的水晶手套背后的商业秘密,还有由迈克尔、布什 和汤普金斯重新设计的击剑服所创造的舞台魔力, 都在本书中娓娓道来。也正是布什在迈克尔入葬前,最后一次为他着装。由于迈克尔令人震惊的离世,许多服装还未能完成。 迈克尔杰克逊的遗产将会永生。作为一个天下无双的艺术家,他改变了他所及之处的所有一切——从衣服的布料到他遍布全世界的歌迷大军。
作者: (美)欧文·华莱士(Irving Wallace)著;王金铃译
出版社:光明出版社,1999
简介:美国总统夫人比莉在莫斯科的最后一夜被人悄悄地调换成苏联克格勃精心培植的女演员薇拉。这位“第二夫人”成功地瞒过了总统和美国公民以及比莉的亲属,并在她的指导教师兼情人拉津的帮助下,成功地度过了夫妻生活的难关……
简介: 《公众之敌》由以视觉特效见长的导演迈克尔·曼(曾执导《盗火线》和《借刀杀人》)所导演的这部影片取材于一名史上最臭名昭著的逃犯,约翰·迪林格的真实故事。约翰尼·德普(曾出演《加勒比海盗》)饰演了这位魅力无穷的银行抢劫犯,被美国FBI称为国家一号敌人的逃犯。奥斯卡奖得主玛丽昂·歌迪王(曾出演《玫瑰人生》)饰演了比莉·弗雷凯特,迪林格唯一倾心的女人。由于FBI头号侦探茂文·普维斯(克里斯蒂安·贝尔饰演)不断的追捕,迪林格陷入了一鼠猫鼠游戏之中,最后的大摊牌必将是极具传奇色彩。 约翰尼·德普: 1963年6月出生于美国肯德基州的一个中产家庭。小时候他不喜欢念书,经常一个人关在房间里苦练吉他,高中辍学后,他前往洛杉矶寻求发展,希望成为摇滚歌星。但阴错阳差,一次偶然试镜却让他与表演结了缘。他领衔主演的电视剧《龙虎少年队》播出后,迅速成为美国青少年的偶像。1984年,约翰尼·德普进入电影圈,在恐怖片《猛鬼街》(《A Nightmare On Elm Street》)中饰演角色,随后又在鬼才导演蒂姆·波顿(Tim Burton)的《剪刀手爱德华》中扮演主角,并凭借此片首次获得金球奖提名。拍摄期间,他与片中扮演女主角的维诺娜·赖德陷入热恋并订了婚,但这场婚约仅维持了三年便宣告破裂。1993年,约翰尼·德普以《帅哥娇娃》一片再次获得金球奖提名。一年后他与鬼才导演蒂姆·波顿二次合作了另类黑白片《艾德·伍德》,他凭借精湛绝伦的演出第三次荣获金球奖最佳男主角奖提名。性格迷人和喜欢挑战的约翰尼·德普曾与金奖影帝阿尔·帕西诺联袂主演了《惊天爆》,与老牌演技派明星马龙·白兰度、费·唐纳薇合演了《这个男人有点色》,主演了著名导演吉姆·贾木许执导的《离魂异客》,以及埃米尔·库斯图里卡执导的非主流电影《亚历桑那之梦》。1999年,约翰尼·德普与鬼才导演蒂姆·波顿三度合作,饰演《断头谷中的警探一角,给观众留下了至深印象。在《浓情巧克力》中,他扮演了一个弹奏吉他、高唱情歌的吉普赛浪子Roux,令观众耳目一新。随后他又主演了《夜幕降临前》、《来自地狱》、《墨西哥往事》等影片,塑造了性格各异的人物。2003年,他在大片《加勒比海盗》中以另类的表演风格获得了观众和专家的好评,并赢得了当年奥斯卡最佳男主角的提名。之后他又出演了这部电影的续集,票房大热,德普那奇异的扮相和演技再次受到影迷的狂热追捧,人到中年的他没有像其他同龄演员一样人气下滑,反而更加如日中天。在《加勒比海盗》两部电影的拍摄间隙,德普还抽空拍摄了不少影片,包括《浪荡子》、《寻找梦幻岛》和《秘窗》等。《寻》一片还为他带来一个奥斯卡提名。当然,他也没忘和老友蒂姆·波顿合作,除在动画片《僵尸新娘》中献声外,还主演了《查理和巧克力工厂》,扮演的是一个怪异的巧克力工厂的主人。2007年,他与老友合作的《理发师陶德》为德普赢得了金球奖喜剧/音乐类最佳男主角。接下来,德普又与人气如日中天的英国男演员克里斯蒂安·贝尔合作动作片《公众之敌》,好友希斯·莱杰意外辞世后,德普与柯林·法瑞尔受导演特瑞·吉列姆之邀完成了希斯在其遗作《帕那索斯博士的奇幻秀》中的戏份。接下来德普的档期依然满满,除了在《莱姆酒日记》中扮演上世纪记者,还有与蒂姆·波顿N次携手的《爱丽丝梦游奇境》。而《加勒比海盗4》也在等待着他。除了演戏,约翰尼·德普在导演方面也显现出了才华。他于1997年自编自导自演了《勇气》一片,有大牌明星马龙·白兰度加盟提携,影片夺得了多项奖项,让他在好莱坞出尽了风头。 玛丽昂·歌迪亚:美丽动人而个性鲜明的玛丽昂·歌迪亚是近年法国影坛日渐成熟的出位女星之一,她出生在巴黎的一个演艺家庭,父母一直活跃于戏剧舞台。年幼时,玛丽昂就表现出让人惊讶的早熟天赋,与母亲同台表演。长成后的玛丽昂先是在电视剧中饰演了两个小角色,随后因参演的影片博得关注。1998年,被吕克·贝松看好的玛丽昂加盟《的士速逮》,凭借在这部热门影片中的魅力表现获恺撒奖最具前途女演员提名,其后的《的士速逮2》又为她赢得卡布尔浪漫电影节的最佳新人奖。喜欢冒险的她还开始涉猎短片和包括同性恋等敏感题材影片的拍摄,2001年,玛丽昂主演了影片《漂亮东西》,一人分饰两角,以性格迥异的人物形象充分发挥了她的出色演技,在评论界的褒奖声中,她再获恺撒奖最具前途女演员提名。2003年,玛丽昂担纲了经典爱情片《两小无猜》,这部影片一度被影迷奉为荡气回肠的真情之作,也成为玛丽昂力透纸背的代表作品。 2004年,玛丽昂出现在众星云集的热门影片《漫长的婚约》中,并最终摘得恺撒最佳女配角奖。同年,她还荣获戛纳最佳新人奖。真正使玛丽昂备受关注的是2007年的《玫瑰人生》,她在其中扮演法国传奇女歌手伊迪丝·琵雅芙,为演好这个角色,玛丽昂做到了神形兼备,令人为之震惊。凭借这个角色,玛丽昂拿下了包括金球奖、恺撒奖和奥斯卡等众多重量级奖项的最佳女主角,风头一时无两,让人惊叹她的美丽的同时,更为她不凡的演技大声叫好。除了表演之外,玛丽昂还颇具歌唱天赋,并身兼绿色和平组织代言人。
作者: 凯伦·海瑟
出版社:漓江出版社 2016年04月
简介:
我叫比莉乔,出生在20世纪初美国一个尘埃漫天的沙州小镇。
这里曾是一望无垠的美丽草原,可后来,一片片金黄的麦田取代了草原的色彩。我们所有人的生命也变了色调——因为那逐渐肆孽的黄色尘暴。
十四岁那年,红色的火球吞噬了我挚爱的妈妈。我不知道那是爸爸的错还是我的错。如果妈妈的手还能再环住我的肩,或是拨拨我的头发,或是用轻柔的声音在我床边唱歌给我听,我想不管生活是多么艰苦,我都能用我受伤的手,继续快乐地弹着钢琴。
我每日都在渴望,渴望走出漫天尘沙的日子。然而当那一夜,我跳上一列朝西的火车想寻找远方的新希望,我才发现,我已经拥有了世界上*好的东西——家。
作者: 新西兰
简介:
《如何欣赏流行音乐》从属“乐活”系列。“乐活”系列是一套关于休闲生活的系列丛书。《如何欣赏流行音乐》这一册以叙事的手法全面揭示了流行音乐的发展并阐述了如何欣赏流行音乐。本书作者分享了众多有关流行音乐的小趣闻,这里还有无数尚不为世人所共知,已经沉睡许久的经典歌曲和优秀的音乐人等你来了解!它能带你打破时间的次元壁,颠覆被时代局限的音乐观念。
【目录】
contents
什么是流行音乐? 001
墙纸 009
做笔记 017
年幼时开始对音乐痴迷 027
默默成熟的听歌曲风 043
一个假内行摇滚少年的自白 049
让我措手不及的唱片 065
那些我能够欣赏的唱片 077
流行音乐战争 087
45场音乐革命简史 097
歌手和歌曲 119
看不见的线 131
对地点的感受 143
缅怀过去 155
新古典音乐 163
听起来有家的感觉 173
流行音乐谱系 185
流行音乐的未来 203
结尾 215
术语表 223
致谢 227
【免费在线读】
这本书的本来打算定名为《如何听摇滚乐》,但总感觉这个有点名不符实。说起摇滚,在这本书中您将读到的大部分与音乐相关的内容都属于摇滚乐。我从1988年开始为《新西兰听众》杂志写专栏,并在之后的很多年中,专栏的标题就是简单的“摇滚”二字(直到几年前才改成了概念更为模糊的“音乐”)。而我所写的内容一直被称作摇滚乐评论。
这种类型的音乐评论,以评论慢速密纹唱片为主,摇滚乐评论的出现和“摇滚乐”这一概念出现的时间大致相同。实际上“摇滚乐”一词的英文表达也经历了一些变化(从rock “n” roll或pop到现如今的rock),几乎可以确定的是,这个词是由音乐评论家和创作摇滚乐的音乐人共同创造的,是为了凸显摇滚乐独成一派的气势。摇滚乐以其更为新颖、更加深刻和自省的音乐风格,将自身同以往肤浅的音乐割裂开来,仅仅在两分半钟的单曲和青少年杂志的海报上体现那些音乐的价值。
摇滚乐随后衍生出的流派不计其数—民谣摇滚、朋克摇滚、车库摇滚、放克摇滚、爵士摇滚、酸性摇滚、黑色摇滚、白色摇滚、雄性摇滚,等等—并一直延续着其极高的音乐地位。
摇滚乐无论在遭到排挤时还是后来华丽的回归,传达更多的是一种态度,而非一种音乐流派。当你听到一个人的行为被称作非常“摇滚”的时候,很可能仅仅因为他或她刚刚吐在别人的地毯上了。
还有很多类型的音乐同样受到大家喜爱,却不愿被归类为摇滚乐。首当其冲的就是美国黑人音乐。公认的是摇滚乐*初的灵感和音乐冲动就是来源于此。多年以来,美国黑人音乐拥有无数的标签,有些是自身衍生出来的,其他的是因为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如:种族因素、节奏蓝调、灵魂乐、放克音乐、的士高、嘻哈音乐。将自己定义为摇滚乐的黑人乐队也是有的,如:坏脑壳乐队(Bad Brains)、鲜艳色彩乐队(Living Colour)、电台中的电视乐队(TV On The Radio),但这些仅是特例而绝非常态。
世界各地更是有着许多迷人的音乐,例如:牙买加的雷鬼音乐、毛利的瓦苏卢音乐、巴西的全域音乐、葡萄牙的法多音乐,等等。如果非要在流行音乐和摇滚乐之间画上等号,无异于将这些优秀的音乐类型都排除在外了。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流行音乐包含了所有的音乐类型。因为“流行音乐”的英文单词(Pop)是“流行”这是英文单词popular的简写。“流行”一词产生于19世纪,当时收藏的乐谱被兜售给在会客厅为演唱伴奏的钢琴师。会客厅中传出的歌曲介于简化版的咏叹调和修饰版的民歌之间,经专业人士编曲以适于业余表演者演唱。
流行音乐真正流行起来源于唱片的出现。正是唱片的出现,几乎让所有人能够*时间听到专业音乐。可以说在那时候,不论何种音乐,只要一被灌成唱片,面向大众发行,都能被定义为流行音乐。
20世纪20年代,流行音乐明星们的蓝调唱片都符合我的定义,这些明星包括:勒罗伊·卡尔、朗尼·约翰逊和贝茜·史密斯。其中还包括路易斯·阿姆特朗的*张伟大唱片,他不仅是一位流行音乐巨星,还是一位名副其实的爵士乐天才。还有杜克·埃林顿,他的音乐作品可以称得上是美国20世纪作曲家中*伟大的,经典作品有:《丝绸人偶》《蓝色的情绪》和《这并不意味着什么》。流行音乐应该还包括那些在音乐上独树一帜的音乐人,如:平·克劳斯贝、弗兰克·辛纳屈、艾拉·菲兹杰拉德和比莉·荷莉戴的音乐,同时也应向猫王埃尔维斯·普雷斯利、 披头士乐队、鲍勃·迪伦、黑色安息日乐队、涅槃乐队、埃米纳姆、山姆·库克、 轮船乐队、柯蒂斯·麦菲尔德、思莱和斯通一家乐队、公敌乐队和蜜茜·埃利奥特的音乐敞开怀抱,更应该欢迎马克斯·梅里特、达桑氏乐队、萨姆·迈特帕里和三体之根这类新兴音乐。
虽然古典音乐更多地被应用于教堂、宫廷或音乐厅,而非为了登上音乐排行榜的榜单,但是如果将其成功地应用于电影、电视或广告中,那么古典音乐也能成为流行音乐。还有其他大量的音乐也被称为流行音乐,但我选择将其忽略。因为这些音乐不咸不淡,不足以让我写点什么,或者仅仅因为本书篇幅不够,写不下了。比如说麦当娜、困境乐队、真命天女组合—这是我在本书中*后一次提及这几个名字,当然原因各不相同,就不多赘述了。
我在这本书中主要想谈一些自己喜欢的音乐以及我是如何听音乐的。这些音乐的全部魅力是我即使用尽全力书写,也只是管中窥豹,但是所有我提到的这些方法、记忆、思索和对音乐的狂热中,有任何一点对大家听音乐有所帮助,我都会感到十分欣慰。
墙纸
一个真正懂音乐的人—聪明,有趣,机智……这本书和尼克·宏比的《31首歌》相比较的话要更优秀一些。
—格兰特·史密斯,
《星期天明星时报》
流行音乐永不休眠。它唤醒了我们生命中每一个沉寂的角落。对于听流行音乐的时间和地点,我们似乎并没有什么选择的余地。广播电台一天24小时滚动播放。电视节目中则把音乐融入视频、广告、肥皂剧、喜剧和新闻栏目,甚至在等待电话接通时,听筒中也会传出音乐。手机也能播放音乐—虽然是单频的。橄榄球比赛中迸发出的巨大声响与摇滚演唱会上通过音响系统发出的巨大声音无异。音乐无处不在,浅吟低唱声也不绝于耳,无论是在咖啡馆还是旅店、酒吧、商场、电梯、超市、书店和艺廊中,音乐从未停歇。
有一次,我去牙科诊所做根管治疗,我向后仰靠着准备接受接下来牙钻治疗,目光所及之处有一个屏幕。突然!伴着高亢的吉他声和尖厉的嗓音,流行摇滚乐队“毒药乐队”—所有乐队成员的造型都是波浪头并且噘着嘴—就这样出现在我上方几米处。在接下来至少20分钟里,电视中不断传出嘶吼咆哮声,让我觉得牙科手术似乎还不够疼,不足以让我忽略这种折磨。但是当时的我只能平躺在椅子上,双唇麻木,满嘴是血,无法抗议这一切。
我从20世纪60年代起就开始听流行音乐了,那时我还是个学生,在那个年代,周围几乎没有人会像我一样听流行音乐。每天只能听1个小时的音乐,能欣赏到的是“披头士乐队”“至上女生组合”的美妙歌声,还有黛娜·李的《随着斯卡舞曲唱歌》。而在其他时间段,收音机里会放弗兰克·查克斯菲尔德管弦乐团的演奏。在学校里,我们会学唱《祖国,我向您立誓》。然而,并不是每个人在购物的时候都喜欢听节奏鲜明的舞曲,也不是所有人在镶牙的时候都喜欢听刺耳的电吉他声。
鉴于如今流行音乐在我们的生活中几乎无处不在的现状,讨论如何听流行音乐似乎有些繁复。有的朋友甚至向我建议,也许写一本《如何不受流行音乐打扰》的书才是更为实用。再说了,谁需要收到听音乐方面的指导呢?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每个人都是流行音乐乐评人。无论是广播还是电视中播放的音乐,大部分人都能自信地给出自己的看法。无论喜欢与否,人们通常都能说出一些评语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即使评语只是简单如“我不喜欢说唱音乐”或者“我爱罗比·威廉姆斯”。
我们中有多少人能自信地说出自己对勃拉姆斯的交响曲或者对约翰·柯川的萨克斯风独奏的见解呢?人们普遍认为欣赏这类音乐需要对其有深刻的见解。想要听到这类音乐也比较困难,需要有特定的场合,如音乐厅、艺术节、古典音乐电台,需要如此大费周章才能听到的音乐一定是很特别的。并且我们相信来自专业人士的讲解,能够增强鉴赏水平。他们所讲解的知识甚至能够让我们成为更好的人。就连在图书馆中,那些教你如何欣赏古典音乐或爵士乐方法的书籍也不计其数,这些书看起来庄严又高贵。
反观流行音乐,似乎并不需要讲解。我们都有反复单曲循环听一首歌的经历。在你回过神思考这首歌到底怎么回事之前,早就能随歌哼唱起副歌部分或者吉他和弦了,满足感即刻爆棚。如果这首歌的旋律朗朗上口,大部分人会马上就去买专辑。
然而,问题在于有太多的流行音乐能让你沉醉其中了。据统计,在美国每周能发行1 000张新专辑。包括通过网络销售的独立制作音乐和只有夜店的唱片骑师才会播放的自制混音音乐,还有演唱会上兜售的用来宣传和纪念专辑,以及更多其他形式。
“声同而音不同/你永远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 。”是我的朋友比尔·莱克在他的歌《蓝图》(The Big Picture)中所写的。我和比尔一起做音乐已将近30年了,我俩都是“鹈鹕乐队”和“风城斗士乐队”的成员。我认为比尔这句歌词是在阐述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的哲学观点,但他也有可能写的只是流行音乐。将流行音乐比作一条快速流动的河,你立定在河中的一点,而在你身边流过的音乐每天都不同。音乐类型也会不断更新,因为总会发现新的声音,发明出新的乐器。即使是已有的音乐风格,在不同的环境下,也会散发出不同的意义和魅力。
有一类人听音乐只听主流音乐,而另一类人则听得很杂,有如将自己置身于音乐洪流中去寻找自己的所爱,还有一类人则偏爱音乐大河中的池塘或水流和缓的支流,对于他们来说音乐的传统性还是完好的。在音乐河流中的某处总会存在着某个声音是为你而唱的。如果我们自己不去搜寻,就等于把选择音乐的权利交给了其他人—如广播编辑、影像骑师、唱片骑师、餐馆老板和牙医们—让他们决定我们应该听什么音乐。正如古老的福音歌曲所唱的,你只有涉入水中才有机会听到改变一生的声音。
做笔记
博林杰的音乐人生有如不断沿着新兴音乐向前舞动的舞步,之所以能不断发现新的音乐,是因为他对音乐的热情持续燃烧,时至今日,他仍然能够有精彩的发现。
—格雷厄姆·里德,
《星期日先驱报》
今天并不是圣诞节,可早上却发现邮箱里竟有6个包裹。其中3个是某著名唱片公司发给我的,1个里面装的是我迫不及待想听的、*喜欢的乐队的新专辑,其他的则是别的组合的专辑,虽然他们组合的名字我还从来没听过,但令人欣慰的是,在唱片业辉煌不再的大环境下,大唱片公司还是愿意支持一些音乐新势力。可是这些乐队成员长的真的越看越像《路面杂志》中走出的模特啊。咦?这是谁?专辑护封上称她为“小诺拉·琼斯”。这已经是我本周第5次听到有人被称为小诺拉了。还有几张精选辑和……我的天,竟然还有“烛光”唱片公司出的雷鬼音乐专辑,他们还曾因此威胁过我。我一眼就认出了可再生包装上潦草的签名,这是来自岛屿湾的唱作歌手,一年内写了几首双碟专辑水准的歌,用立体音响录完后,烧了半打碟,寄出后希望能引发全国轰动。看起来这次他真的全力以赴地为此做了充分的准备。未来的我是否也能找个地方,拥有大把的时间做这些呢?
以往,一拆开样碟包装首先要寄给音乐评论家,这几乎是惯例,即使接近20年后的今天,我还是会激动不已,期待着我将要拆开的专辑可能是我听过的*棒的音乐。
就像与音乐有关的其他事一样,在我决定以做音乐为职业前,很早就开始做音乐评论了。9岁的时候,我创办了《儿童每周新闻》,每周日晚上我都会在蜡纸上打出8页的内容,然后再用生日时收到的手动印刷机打印20份,并于第2天在学校操场上分发。大部分的内容都是其他孩子撰写的,如:诗歌、花边新闻、寻宠物启事等。我除了负责编辑、打字、校对和印刷,*主要负责的也是我*喜欢的部分,就是选出十佳唱片,这部分的内容常常需要在报纸的*后一页进行整版报道。我会力劝同学们帮我投票,但*终还是由我来决定。对我来说这件事一点也不枯燥。
当我在许多年之后和一位学生报纸的编辑合租的时候,意识到投身公路乐队的生活方式并不适合我,于是我成了一名邮递员,同时也是兼职音乐人。我用自己仅有的一点闲钱买了密纹唱片,它们大部分来自二手商店或促销车上的打折品,买的大多是听说过的古典音乐或*近很想听而又足够便宜的唱片。
*初只是单纯地抱着分享的目的,写一些自己对所买唱片的看法。我认为,如果觉得一首歌很棒,那其他人肯定也想知道这首歌。而且我喜欢在纸上激扬文字,仿佛文字在跳舞的感觉。我评论的*张唱片是大西洋唱片公司早期出的节奏蓝调单曲的精选辑。评论起来并不困难—因为好多歌我很早就听过。之后评论的是“小成就乐队”的精选辑。其实我并没有买他们的精选辑,也没有听过。但我有他们早期的几张专辑,而且一直就预感罗威尔·乔治是位天才。所以我在商店研究了他们精选集的歌单,写了一段推荐语,认为这张专辑是开始听“小成就乐队”的一个完美起点。
沉迷于个人爱好和成为一个评论家是不同的。为《新西兰听众》杂志写的为期两个星期的摇滚评论专栏是我*个得到报酬的正规写作工作。用副总编辑亚历山大·弗赖伊的话来说,是一个 “对摇滚一窍不通”的人,之所以给我这份工作,是因为看了我写作的一些片段。他只给了一条建议:“永远不要在杂志上写一些无法当面对所写之人说出来的话。”
我在早期写专栏时,出发点总徘徊于音乐爱好者和评论文章之间,对于自己所写的音乐可以说非常了解,即便如此,还是遇到了令我绝望的事情,因为对音乐背景不了解而产生的代沟。罗比·罗伯逊的*张个人专辑似乎不难评论。我一直是他所在乐队的粉丝,对他们的专辑目录了如指掌,并且对于乐队发展历程的起起伏伏也形成了自己一套完整的观点。但是10年之后的罗比,他的第1张专辑在1987年末的流行音乐大洪潮中该如何解读呢?如果我早知道他的制作人丹尼尔·拉诺斯同U2乐队和彼得·盖布瑞尔之间的密切合作,那么我就能更自信地说他是在试图尝试一些表现形式没那么积极的音乐,所以才用自己堪称天籁、艺术般的嗓音把它唱得那么颓废。
随着时光流逝,对于走出自己的舒适圈子更为坚定了。在写常规乐评的前两年,两股新的势力将会主导接下来几十年流行乐坛的迹象越来越明显。一个是嘻哈音乐,另一个则是垃圾摇滚。可是我对这两种音乐类型都不熟悉,如果我对新的主流音乐都不了解,那怎么能做好一个流行音乐的评论者呢?
每一次进步对我来说都是一次挑战。我喜欢的灵魂乐队是有鼓机和打碟机的,嘻哈音乐则取代了乐队中的人员构成,将歌手的角色抽象化,几乎没有可识别的旋律。垃圾摇滚同样毁掉了摇滚表面的破碎,只留下其燃烧熔化的内核。将列侬在*后衰落的酒吧中唱《母亲》时的嘶吼,作为垃圾摇滚的歌唱风格和起始点。此外,他们痛恨朋克有力的和弦以及重金属的鼓点。
每一种音乐类型的出现都想要让听众叹为观止,感到震撼,颠覆他们的旧观点,挑战美的定义。“涅槃乐队”的科特·柯本和“公敌乐队”的查克的个性具有相同的爆发力,都是受所处的时代和环境影响。他们不想泯于众人,或者走一个讨巧的音乐路线。他们的出现就是为了表明自己的与众不同,理直气壮且充满野性。
对于我来说,能真正了解他们音乐的桥梁,恰恰是因为我之前喜欢的那些音乐。当“公敌乐队”从我*喜欢的詹姆斯·布朗的《来电噪音》中借了一段旋律用到自己的音乐中时,我怎能不动容。“涅槃乐队”的《少年心气》和披头士乐队的《扭曲和呐喊》差别不大,几乎处于同一水准,流行音乐中的吉他和弦,可追溯到墨西哥民歌中的和弦变化。
我后来如果没有做音乐评论的话,应该还是会听到这些唱片,甚至可能会在它们成为热门唱片时把专辑买回家。但只有出其不意、不加预告地听到,只凭借你瞬间的反应,看你到底喜不喜欢的时候,才能感受到那种震撼和激动。如果你是音乐迷,那当然希望买的每一张专辑都能物有所值,谁希望在离开音像店的时候,总想着包里的唱片会在几周后就会散发完所有的音乐魅力,然后被束之高阁,被发配到专辑收藏柜的*里面呢?身为一名乐评人,总会有从未听过名字的乐队把自己的歌曲免费发到你的邮箱里。你也有机会从中找到真正的艺术,那时他们于我就不只是一些陌生的名字那么简单了。
作者: 杰夫?戴尔
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6年2月
简介: 莱斯特·扬,比莉·哈乐黛,瑟隆尼斯·蒙克,艾灵顿公爵,切特·贝克……受难圣徒般的传奇音乐家,电影蒙太奇般的人生场景:无论你是不是爵士乐迷,无论你有没有听过那些歌,这本书都会让你想去听一听——或再听一听。而当你听过之后,你会想再看看那些句子。你的心会变得柔软而敏感,像只可怜的小动物。有时你会微笑,有时你会莫名地想哭,有时你会突然想起很久以前的某件事,某个人,有时你会站起来,走到阳台抽支烟。而当你看完,你知道你会再看,你会自信(甚至自豪)地向朋友推荐,你会永远把它留在书架,希望有一天,当你离开这个世界,你的孩子——你孩子的孩子——也会去读它。因为,这是一部小小的爵士乐圣经。
简介:《迈克尔·杰克逊:他的历史音乐录影带精选第1辑》收录多首迈克尔?杰克逊生前所拍摄的音乐录影带,包括《颤栗》,《闪开点》,《拯救这世界》等多首名曲均被收录其中。永远的流行天王迈克尔?杰克逊音乐录影带精选,再次领域天王的永恒魅力。收录Billie Jean、Black Or White、Bad、Thriller、Beat It等迈克尔?杰克逊经典歌曲,一次性回顾流行天王的多首音乐录影。 首次以DVD形式收录,特别DVD剪辑版本,时长90分钟,10首来自流行之王的经典音乐录影,其中包括:此前未曾披露过的18分钟加长版《BAD》珍贵的9分30秒加长《THE WAY YOU MAKE FEEL》,具有争议性的“黑豹”版《BLACK OR WHITE》。 迈克尔?杰克逊,是一位在音乐界不断创造新风潮,以及不断超越自己所立下的里程碑的乐坛巨星,他在世界音乐界拥有极大的影响力及卓越贡献。1969年,杰克逊5组合(Jackson 5)被引见给了知名歌手黛安娜?罗丝,并因而结识了摩城唱片公司的老板而签约,并于年底发表首支单曲《我希望你回来》(I Want You Back),单曲一经推出便迅速登上排行榜首,迈克尔?杰克逊就此展开其二十余年的辉煌音乐生涯,创造了多首热门畅销曲。迈克尔?杰克逊从出道至今获得过多次格莱美奖等最高荣誉,全美音乐奖与格莱美奖,曾分别于1989,1993年颁发给他“特殊成就奖”及“当代传奇奖”,他曾经发表过数张全球畅销专辑:《墙外(Off The World )》(全球1100万张)、《颤栗Thriller》(全球4430万张)、“《棒(Bad)》 ”(全球2200万张)以及《危险(Dangerous )》(全球2200万张),他的全球唱片总销售量已远远超过1亿张。 01 Program Start(开始) 02 Brace Yourself(勇敢面对) 03 Billie Jean(比莉珍) 04 The Way You Make Me Feel(你给我的感觉) 05 Black Or White(黑或白) 06 Rock With You(与你摇摆) 07 Bad(棒) 08 Thriller(颤栗) 09 Beat It(闪开点) 10 Remember The Time(记住这一刻) 11 Don't Stop Til You Get Enough(不要停直到满足为止) 12 Heal The World(拯救世界) 13 Discography(唱片目录) 总时长:89:07 迈克尔·杰克逊 迈克尔·约瑟夫·杰克逊(Michael Joseph Jackson,1958年8月29日-2009年6月25日),是一名在世界各地极具影响力的流行音乐歌手、作曲家、作词家、舞蹈家、演员、导演、唱片制作人、慈善家、时尚引领者,被誉为流行音乐之王(King of Pop)。他的音乐曲风完美地融合了黑人节奏蓝调与白人摇滚的独特的MJ乐风。他魔幻般的舞步更是让无数的明星效仿。因其私人医生莫里违规操作注射镇静剂过量导致心脏病突发逝世,终年50岁。杰克逊与猫王、披头士两组歌手并列为流行乐史上最伟大的不朽象征,他开创了现代MV,他把流行音乐推向了巅峰,他融合了黑人节奏蓝调与白人摇滚的独特的MJ乐风,时而高亢愤疾、时而柔美灵动的声音,空前绝后的高水准音乐录影,规模宏大的演唱会无不在世界各地引起极大轰动。他拥有世界销量第一的专辑《THRILLER》,销量达1.04亿(2006年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数据)。据2006年底统计,其正版专辑全球销量已超过7.5亿,被载入“吉尼斯世界记录大全”。他是音乐史上第一位在美国以外卖出上亿张唱片的艺术家。他魔幻般的舞步更是让无数的明星效仿。杰克逊已获得格莱美终生成就奖,作为为数不多的艺术家之一,三次入选了摇滚名人堂,他还获得了多个吉尼斯世界纪录,包括2006年吉尼斯世界纪录颁发的一个最新认证:世界历史上最成功的艺术家。拥有15座格莱美奖、26座全美音乐奖(全美音乐奖历史上获奖最多的艺人,包括“世纪艺术家之一”)、拥有17首美国billboard榜冠军单曲(包括四首The Jackson 5时期的歌曲)。同时他个人已有全球2.15亿专辑销量认证,全球7.8亿总唱片销量的记录,也使他成为音乐史上最畅销的独唱歌手。他也是世界上拥有最多歌迷的歌手,一位杰出的慈善家和人道主义者,全世界以个人名义捐助慈善事业最多的艺人(他一个人支持了世界上39个慈善救助基金会)。同时杰克逊个人生活多年来一直引发争论,他的鼻子变化和肤色(因患有白癜风而变白)一直被媒体争相报道。他结过两次婚,分别在1994年和1996年,并有三个孩子。迈克尔杰克逊于美国时间2009年6月25日因被注射过量异丙酚等药物陷入深度昏迷送入医,下午抢救无效,被宣告死亡,终年50岁。生前原定于同年7月13日开始的复出演唱会,最初预计10场演唱会门票在数小时内销售一空,随后加演到50场,总共115万张票,其他四十场门票都在开放售票的四小时内全部售罄,但演唱会随迈克尔·杰克逊的逝去未能如期开唱。洛杉矶警方裁定他的死是属于他杀。他的死震惊了全球,追思会吸引了全球30多亿观众。此外自从杰克逊去年6月25日去世以来,全球至今已卖掉了惊人的3100万张杰克逊的专辑,他也是2009年全球总专辑销量最高的歌手。2010年3月16日杰克逊遗产公司签下了一纸价值2.5亿美元的新合约!在七年时间内将推出由杰克逊生前没有发行的歌曲组成十张新专辑,第1张新专辑在2010年11月全球发行。
简介:伯尼·马库斯,家居仓储公司合伙创始人之一,现为公司董事会主席。自公司创建到1997年,他一直担任公司首席执行宫。他和妻子比莉·马库斯一道创建马库斯基金会及马库斯发展资源中心,向智力障碍儿童及其父母提供援助。他还担任疾病预防基金会中心的理事长,并兼任诸多其他企业的董事。 亚瑟·布兰克,家居仓储公司合伙创始人之一,现任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他还担任数家社团组织理事会理事。他与妻子斯蒂法妮以及孩子们共同创建了亚瑟·布兰克基全会。 鲍勃·安德尔曼,与妻子和女儿共同生活在佛罗里达州圣彼得斯伯格,曾与他人合著过许多商业畅销书,其中包括有《精细企业》及《赢利地带》。 两个失去工作的经理人,处境艰难,没有资产负债表,财政极具困难?却凭借着丰富的想象璃a嫔绘色地描绘出公司的远景。仅?20年的时间里,家居仓储公司呈几何级数飞速增长,从亚特兰大的4家商店发展到775家店、160,000名员工以及高达300亿美元的年销售额。本书就是关于公司空前增长的真实故事以及孕育它的精神和文化。更多>>
作者: 成应翠, 杨金鑫主编
出版社: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11
简介: 《失败100次也坚决不倒》由成应翠和杨金鑫主编。读书一定要读那些 最经典的东西,读励志故事也要读励志中的经典:脱口秀女王奥普拉?温芙 瑞、坚强不屈的“超人”克里斯托弗?里夫、逆境中蜕变的爵士天后比莉? 哈乐黛……让这些励志人物、励志话语冲刷我们疲惫且浮躁的心灵。微启书 页,有他们伴你左右。《失败100次也坚决不倒》适合英语爱好者阅读。
作者: 莎莉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2018年05月
简介:
本套装专为五岁以上,刚开始独立阅读的孩子设计。文章短小精悍,每页不过50字,加上精致的插图,适时提供孩子们在阅读中休息的机会;排版的方式让孩子们有一个愉快的阅读经验,不太难也不会太简单,但一定很有趣也很有收获。《比莉的成长日记》是一套非常好的阅读桥梁书。当孩子开始练习“自己读”时,特别需要考虑读物的文字数量、字汇难度,同时需要大量插图辅助,帮助孩子理解上下文意。如果以图文比例的改变来解释,孩子在启蒙阅读的阶段,读物的选择要从“图图文”,到“图文文”,再到“文文文”。帮助孩子进阶阅读、跨越障碍的“桥梁书”,一直是不可或缺的儿童读物类型。桥梁书的主题,多半从贴近孩子生活的幽默故事、学校和家庭生活故事出发,再陆续拓展到孩子现实世界之外的想象、奇幻、冒险故事。因为让孩子愿意“自己拿起书”来读,是阅读学习成功的*步。
简介: 《美国队长》改编自同名漫画,主角斯蒂芬罗杰斯是生于大萧条时期的一个贫弱青年。因看到纳粹在欧洲肆虐而想参军报国,却因体弱多病屡次被拒。机缘巧合下,罗杰斯注射了“超级士兵”血清并接受特殊紫外线照射,终于拥有了人类最完美躯体。不久,他得到了作为“美国队长”的第一份任务,带着坚不可摧的战盾,深谙战术的头脑和始终如一的坚强与善良,踏上扬善惩恶的征途,等待英雄的是怎样的未来…… 精彩剧照: 导演/演员简介: 乔·庄斯顿:刚入行就担任《星球大战》系列电影的视觉特效艺术总监,并于1981年以《夺宝奇兵》一片赢得奥斯卡奖最佳视觉特效奖,他在参与该片的续集《魔域奇兵》的制作之后,大导演乔治·卢卡斯建议他就读南加大电影系,他于一年后休学,执导迪士尼电影公司的卖座巨片《亲爱的,我把孩子变小了》,该片也让他成为影史第一位首度执导电影就缔造超过一亿美元票房成绩的导演。他的作品还有《火箭专家》、《勇敢者的游戏》、《十月的天空》、《侏罗纪公园3》、《大漠雄风》以及《狼人》。 克里斯·埃文斯:高中毕业后经人介绍去试演,参加了一个电视系列剧《Opposite Sex》的演出,担任一个配角。基本上来讲,埃文斯的初期都是参演一些喜剧角色,之后曾消失了一段时间,就在人们快淡忘他的时候,他却给观众带来了惊喜,在《超完美夺分》中饰演帅哥凯尔,其表演赢得了大家的肯定。2004年埃文斯的又一部力作《一线声机》问世了,这部片子,让观众牢牢地记住了他。接下来,在漫画改编大片《神奇四侠》中,我们又看到了他的身影。埃文斯将火玩弄在指尖,把爱现爱闹却又善良的大男孩“霹雳火”演绎的精彩绝伦,也将自己的笑容刻在了影迷的心中。在接下来的《神奇四侠2》中他继续奉献精彩演出。07年除了《神奇四侠2》,埃文斯还出演了《保姆日记》、《太阳浩劫》等片。2008年他的电影作品有《街头之王》、《蓝天下》和与布莱丝·达拉斯·霍华德合作的爱情片《失落的泪珠钻石》。2009年埃文斯出演了奇幻动作片《异能》,之后又在英国导演埃德加·赖特导演的《歪小子斯科特》中出演迈克尔·塞拉的情敌之一。2011年,他的新作品除了爱情轻喜剧《极品前男友》和一部低成本独立制作的律政题材影片《穿孔》外,还主演了超级英雄片《美国队长》。 海莉·阿特维尔:皮肤光洁、明眸皓齿且谈吐大方的阿特维尔散发出一种天然的性感,在她自己尚未察觉之际大导演伍迪·艾伦便将《卡珊德拉之梦》中致命美女的角色交给了她,阿特维尔扮演的是伊万·麦克格雷格角色的女友,与艾伦前作《赛末点》中斯嘉丽·约翰逊的角色一样职业也是演员。17岁时阿特维尔放弃了进入牛津学习哲学的机会而选择了伦敦市政音乐戏剧学院,为了学费而接下的RINGLES薯片广告是她的首份正式表演工作,06年毕业后不久她便通过布克文学奖获奖小说改编成的同志题材电视影集《美丽曲线》迎来了突破,一手发掘她的本剧导演Saul Dibb随后又将阿特维尔带到了影片《公爵夫人》中与凯拉·奈特利对戏,她也被誉为奈特利之后英国电影界出现的最具天赋的女演员。另外海莉·阿特维尔还同《神秘博士》的比莉·派佩一起出演了两部经典小说改编成的BBC电视电影《雾中红宝石》和《曼斯菲尔德庄园》。预计于08年底推出的电影版《故园风雨后》改编自伊夫林·沃同名小说,在英国曾被多次拍成广播剧和电视剧,电影版原定由《游戏进展》的大卫·叶慈执导而网罗了裘德·洛、詹妮弗康耐利等大牌演员,但是在叶慈由于《哈利·波特》系列的档期冲突而退出后换成了现在的阿特维尔与《香水杀手》的本·威士肖主演,其他演员还包括马修·古迪、艾玛·汤普森和迈克尔·刚本,导演则是《成为简·奥斯汀》的朱里安·杰拉德,同样非常值得人们的期待。
简介: 《美国队长》改编自同名漫画,主角斯蒂芬罗杰斯是生于大萧条时期的一个贫弱青年。因看到纳粹在欧洲肆虐而想参军报国,却因体弱多病屡次被拒。机缘巧合下,罗杰斯注射了“超级士兵”血清并接受特殊紫外线照射,终于拥有了人类最完美躯体。不久,他得到了作为“美国队长”的第一份任务,带着坚不可摧的战盾,深谙战术的头脑和始终如一的坚强与善良,踏上扬善惩恶的征途,等待英雄的是怎样的未来…… 内侧展开图: 海报: 精彩剧照: 导演/演员简介: 乔·庄斯顿:刚入行就担任《星球大战》系列电影的视觉特效艺术总监,并于1981年以《夺宝奇兵》一片赢得奥斯卡奖最佳视觉特效奖,他在参与该片的续集《魔域奇兵》的制作之后,大导演乔治·卢卡斯建议他就读南加大电影系,他于一年后休学,执导迪士尼电影公司的卖座巨片《亲爱的,我把孩子变小了》,该片也让他成为影史第一位首度执导电影就缔造超过一亿美元票房成绩的导演。他的作品还有《火箭专家》、《勇敢者的游戏》、《十月的天空》、《侏罗纪公园3》、《大漠雄风》以及《狼人》。 克里斯·埃文斯:高中毕业后经人介绍去试演,参加了一个电视系列剧《Opposite Sex》的演出,担任一个配角。基本上来讲,埃文斯的初期都是参演一些喜剧角色,之后曾消失了一段时间,就在人们快淡忘他的时候,他却给观众带来了惊喜,在《超完美夺分》中饰演帅哥凯尔,其表演赢得了大家的肯定。2004年埃文斯的又一部力作《一线声机》问世了,这部片子,让观众牢牢地记住了他。接下来,在漫画改编大片《神奇四侠》中,我们又看到了他的身影。埃文斯将火玩弄在指尖,把爱现爱闹却又善良的大男孩“霹雳火”演绎的精彩绝伦,也将自己的笑容刻在了影迷的心中。在接下来的《神奇四侠2》中他继续奉献精彩演出。07年除了《神奇四侠2》,埃文斯还出演了《保姆日记》、《太阳浩劫》等片。2008年他的电影作品有《街头之王》、《蓝天下》和与布莱丝·达拉斯·霍华德合作的爱情片《失落的泪珠钻石》。2009年埃文斯出演了奇幻动作片《异能》,之后又在英国导演埃德加·赖特导演的《歪小子斯科特》中出演迈克尔·塞拉的情敌之一。2011年,他的新作品除了爱情轻喜剧《极品前男友》和一部低成本独立制作的律政题材影片《穿孔》外,还主演了超级英雄片《美国队长》。 海莉·阿特维尔:皮肤光洁、明眸皓齿且谈吐大方的阿特维尔散发出一种天然的性感,在她自己尚未察觉之际大导演伍迪·艾伦便将《卡珊德拉之梦》中致命美女的角色交给了她,阿特维尔扮演的是伊万·麦克格雷格角色的女友,与艾伦前作《赛末点》中斯嘉丽·约翰逊的角色一样职业也是演员。17岁时阿特维尔放弃了进入牛津学习哲学的机会而选择了伦敦市政音乐戏剧学院,为了学费而接下的RINGLES薯片广告是她的首份正式表演工作,06年毕业后不久她便通过布克文学奖获奖小说改编成的同志题材电视影集《美丽曲线》迎来了突破,一手发掘她的本剧导演Saul Dibb随后又将阿特维尔带到了影片《公爵夫人》中与凯拉·奈特利对戏,她也被誉为奈特利之后英国电影界出现的最具天赋的女演员。另外海莉·阿特维尔还同《神秘博士》的比莉·派佩一起出演了两部经典小说改编成的BBC电视电影《雾中红宝石》和《曼斯菲尔德庄园》。预计于08年底推出的电影版《故园风雨后》改编自伊夫林·沃同名小说,在英国曾被多次拍成广播剧和电视剧,电影版原定由《游戏进展》的大卫·叶慈执导而网罗了裘德·洛、詹妮弗康耐利等大牌演员,但是在叶慈由于《哈利·波特》系列的档期冲突而退出后换成了现在的阿特维尔与《香水杀手》的本·威士肖主演,其他演员还包括马修·古迪、艾玛·汤普森和迈克尔·刚本,导演则是《成为简·奥斯汀》的朱里安·杰拉德,同样非常值得人们的期待。
作者: 张怿伯著;镇江市图书馆编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简介:美国历史上最杰出的爵士乐评论家纳特·亨托夫关于美国音乐的评论结集。书中收入音乐随笔和评论文章60余篇,跨越爵士乐、布鲁斯音乐、乡村音乐、福音音乐、美国民间音乐,所评述的对象包括美国家喻户晓的音乐家比莉·荷乐黛、艾灵顿公爵、乔·威廉姆斯、多克·波穆斯、威利·纳尔逊等。纳特·亨托夫通晓古典音乐和爵士乐,既是卓越的评论家,又是许多著名音乐家的朋友,因此他的评论既贴切又生动,充满深情,写作风格既古典又现代,自成一家。
作者: 吕西安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2016年11月
简介:
路易斯•阿姆斯特朗、莱斯特•杨、比莉•霍莉黛、瑟隆尼斯•蒙克、艾灵顿公爵……他们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圣徒。他们无一例外地、宿命般地酗酒、吸毒、受凌辱、入狱、精神错乱,完全可以被视为一种献身和殉道。只不过他们为之献身的,是爵士乐。这些20世纪最伟大的大师们,将爵士乐这种在美国黑人团体中默默发展的音乐艺术推向整个西方乃至全世界。他们是伟大的奠基者。
在对大师们个人生活的关注之外,马尔松对诸位大师音乐生涯不同阶段音乐风格的变化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分析和评论,进而对每一位大师对爵士乐流传、发展、演变中的贡献作出公允的评价。
除了十三位大师外,书中对20世纪几乎所有重要的爵士音乐人都有所评介,为所有想要窥其奥秘的爵士乐迷们提供了最为生动、可靠的爵士乐研究第一手资料,也为读者勾勒出爵士乐自诞生以来的完整历史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