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67 项 “汪民安” 相关结果
论家用电器
作者: 汪民安
出版社:河南大学出版社 2015-3-1
简介: 《论家用电器》是首都师范大学汪民安教授的一部文化理论的随笔集。本文将家用电器作为传记的对象,探讨了洗衣机、电冰箱、手机、电视机等电器在家庭生活中所展现的空间权力结构。作者以法国思想随笔的文章风格,运用娴熟的理论工具,层层解剖,既充满了洞见,也糅合了作者的当下生活感受与情怀,使读者获得极大的阅读乐趣。
英文共同题名: Producing
作者: 汪民安,郭晓彦主编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
简介:《生产(第8辑):忧郁与哀悼》是目前国内介绍欧美新学一个最前沿的阵地。虽然它的译文常常值得商榷,虽然它的版权一直模糊不清,但是它的价值,尤其是对那些渴望了解欧美新思 想的内地读者来说所具有的价值,不容抹杀。内容包括哀悼与忧郁症、哀悼及其与躁狂性抑郁状态的关系、论悲悼剧与悲剧、与他人的归属关系等。
福柯在中国
出版社:河南大学出版社 2016年07月
简介: 汪民安,湖北武汉人,1969年生。文学博士,现为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导。主要研究方向为批评理论、文化研究、现代艺术和文学。著有《罗兰·巴特》《福柯的界线》《身体、空间与后现代性》《论家用电器》等。主编《话语行动译丛》《先锋译丛》《思想译丛》,以及辑刊《生产》等。
福柯的界线
出版社:河南大学出版社 2018年06月
简介:一部全面了解法国当代*光彩夺目的思想家,一位*慷慨大度的知识分子——福柯及其著作的经典之作。全书共五部分。*部分为导论,综述了福柯的学术探索过程。第二部分为理性/疯癫,介绍了疯癫史、疯癫氛围、疯癫与空间、疯癫与结构。第三部分为话语/知识,介绍了医学的语法、知识型与语法、表征的考古、人的诞生和死亡、知识的自主和回归、考古学和陈述、话语的控制。第三部分为权力/身体,介绍了谱系学和身体,惩罚的结构和实践,规训社会,性的再生产,生命权力,治理和种族、权力和种族,权力、抵抗和战争,权力和理性。第五部分为伦理学/美学,介绍了牧师权力、自我的界限与启蒙、自我的技术与快感、生活的艺术。
Beida journal of philosophy.Vol.9 No.1, 2008
作者: 赵敦华主编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简介: 《哲学门(第9卷)(2008第1册)(总第17辑)(基督教思想的形成与展开)》是《哲学门》丛刊的第9卷2008第1册总第17辑,主要探讨基督教思想的形成与展开问题。全书共分5个栏目,包括:论坛:论神的形象等;论文:论王栋的诚意慎独之学等;评论:科学革命的思想史叙事——评柯瓦雷《从封闭世界到无限宇宙》及其科学革命研究等;书评:汪民安:《身体、空间与后现代性》等;书讯:袁树仁:《卢梭评判让-雅克:对话录》等。
Thought Translation Series
作者: 汪民安,陈永国主编
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
简介:
生产—第9辑
作者: 汪民安,郭晓彦 主编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4-6-1
简介: 汪民安、郭晓彦编著的《生产》是目前国内介绍欧美新学一个最前沿的阵地。虽然它的译文常常值得商榷,虽然它的版权一直模糊不清,但是它的价值,尤其是对那些渴望了解欧美新思想的内地读者来说所具有的价值,不容抹杀。本书为第九辑《生产(第9辑意大利差异)》。
生命是一种充满强度的运动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2018年12月
本书是作者*近几年关于当代西方哲学、当代艺术和当代文化的学术随笔集。书中既有对本雅明、德勒兹、罗兰·巴特、福柯等人的评论,也有从文艺复兴绘画到当代影像和装置艺术的讨论,以及对种种文化现象的分析。全书分为五个主题:同代人、绘画、福柯、艺术何为、友谊与潜能。尽管涉及的话题广泛,但是贯串其中的线索是当代性,体现出知识分子和艺术家是如何通过他们的作品对当代进行潜在思考的。
生产:第12辑 事件哲学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7年07月
简介:在20世纪的思想家之中,对“事件”(event,événement)这个概念谈得*多、*透、*奥妙的无疑当属法国哲人吉尔·德勒兹。因此也有众多的学者和评论家就索性将其思想冠以“事件哲学”的称号。此种界定是颇有根据的。虽然作为一个哲学概念,事件绝非德勒兹的原创,但他确实从先哲(斯多葛、莱布尼兹、怀特海等)的论证之中生发出种种独到的意味,并进一步以此为线索对时代的状况进行了深刻阐释。本书译介了德勒兹、巴迪欧、德里达以及齐泽克等人对“事件”的相关言说,为读者理解这一概念乃至这个世界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本书介绍的人物布鲁诺·拉图尔(Bruno Latour),是著名哲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现为巴黎政治学院社会学研究中心教授、副院长,2013年获得霍尔堡国际纪念奖,该奖项相当于人文社科领域的诺贝尔奖。拉图尔质疑了现代与前现代、自然与社会、人类与非人类等基本概念的区别,其影响力被认为远远超出了科学史、艺术史、哲学、人类学、地理学、神学、文学和法学等领域之外。
建筑、空间与哲学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9年05月
这本哲学文集,精心选编、翻译了列斐伏尔、齐泽克、德里达、鲍德里亚等当代著名哲学家论现代建筑与空间概念的若干理论文章。列斐伏尔谈及“走向享乐的建筑”;哈贝马斯讨论“现代与后现代建筑”;齐泽克从“建筑视差”概念入手,围绕建筑学侃侃而谈,并对库布里克导演的电影《闪灵》、科波拉的《对话》、希区柯克的《惊魂记》和《迷魂记》等加以独到的解析。荷兰建筑师、哈佛大学设计研究所的建筑与城市规划学教授雷姆·库哈斯(封面人物)则展示了“‘大都市的生活’或‘拥挤文化’”。美国学者莫里奇奥·马里内利的《中国空间中的对话》通过福柯和本雅明历史理论研究的视角来考察中国艺术家张大力的作品,着眼于主观表现与空间变化之间的关系,提出了艺术在公共空间中的作用这一至关重要的问题。
Michel Foucault: a reader
作者: (法)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著;汪民安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Key words in cultural studies
作者: 汪民安主编
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Body, space and postmodernity
作者: 汪民安著
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身体的文化政治学
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
英文共同题名:Review of the 21st century Chinese culture
作者: 朱大可,张闳主编
商务印书馆,2008
Producing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Postbodies: Culturs, Power, and Biopolitics
作者: 汪民安,陈永国编
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Modernity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Limits of Michel Foucault
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
Postbodies:culturs, power, and biopolitics
吉林人民出版社,2011
“微时代”的文化与艺术
作者: 汪民安 等著,首都师范大学文化研究院 编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5-6-1
Modernity: The Reader
作者: 汪民安,陈永国,张云鹏主编
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
City culture studies: a reader
作者: 汪民安,陈永国,马海良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What is the contemporary
新星出版社,2014
谁是罗兰·巴特
作者: 汪民安 著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5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