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陶瓷史
作者: 余家栋著
出版社: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
简介:三、樟树筑卫城下层出土的陶器
此处所出土的陶器同山背下层相类似,以夹砂红陶为主。下层纹饰盛行刻划工艺,有复线斜格纹、人字形纹、指甲纹等,但已出现少量漩涡纹、圆圈纹和方格纹等属于几何形的拍印纹样。筑卫城中层文化中,以夹砂灰陶为多。但这层中还发现有少量火候较高的硬陶片和少量釉陶片,这均属名符其实的硬陶或几何印纹硬陶。中层所见几何形拍印纹样,不仅数量有所增加,而且种类也增多,如方格纹、编织纹、漩涡纹、叶脉纹、云雷纹、圆圈纹和网结纹等。印痕较深且清晰,由杂乱重叠变得较为规整,这说明拍印技术也有提高。属于划压的纹样也有增加,如锥刺篦点纹、凹点附加堆纹、弦纹、短线与点纹,以及直线纹等。拍印与刻划方法同时并用于一件器物之上,呈现出组合的复合纹饰,这些都是修水山背和营盘里等下层所没有的。筑卫城中层是几何印纹陶相对增多的文化遗存,表明它为江西地区新石器晚期文化又一发展阶段。其年代距今约四千年左右。
四、樟树营盘里遗址第一、第三土城出土的陶器
此处所出陶器最为丰富。陶质可以分为夹砂红陶、泥质红陶、泥质灰陶、泥质或夹砂黄灰陶、黑陶等五类。以夹砂红陶为主。其中泥质灰陶、泥质红陶或黄(灰)陶大部分均饰几何印纹。纹饰的装饰手法有拍印、划压、镂孔等,尤以拍印纹最普遍。印纹软陶上的纹饰有绳纹、绳纹附加堆纹、曲折纹、方格纹、回字纹、编织纹、叶脉纹、圆圈纹与S形纹等。软陶上划压的纹样有指甲纹、凹点附加堆纹、短线与点纹、圆圈并直线纹等。硬质陶上拍印的纹饰有方格纹、回字纹、曲折纹、绳纹、纹、羽状纹、云雷纹、编织纹和圆圈纹等,并见有复合花城下层大体一致,同属于以红砂陶为主要特征的原始文化。二者的年代稍晚于修水山背文化,距今约四千年左右。
五、樟树樊城堆遗址下层出土的陶器
此处所出土的各类陶器纹饰以素面为主。有少量刻划纹、篮纹、绳纹、附加堆纹、方格纹、圆窝纹、圆圈纹、漩涡纹、大型圈点或重圈带点纹、弦纹、篦点纹、锥刺纹、镂孔,以及彩绘等。彩绘陶有盆、壶、罐等,均绘红彩,图案简洁,多由平行横线与斜线组合等。樊城堆几何印纹装饰手法,出现于下文化层,这与筑卫城、营盘里下层文化一样,其产生年代约当于新石器时代晚期。
六、永丰尹家坪遗址
此处遗址从第②层直到③B层,无早晚区分,文化面貌比较单一,均属新石器时代晚期地层。所出陶器以素面泥质红、灰软陶和夹砂红、灰陶数量最多。陶器的纹饰有拍印的篮纹、绳纹、交错绳纹、漩涡纹等。属于压印或戮印的有附加堆纹上压印指窝纹、指甲纹、圆窝纹、圆圈纹和宽带纹上压印斜格纹等。属于刻划的有线纹、大云雷纹、重圈与单圈组合纹、连弧六角形纹、粗刻叶咏纹、粗刻人字纹与线纹等。剔雕的有弧形窝纹、斜窝纹、三角窝纹、椭圆窝纹和剔刺篦点纹等。其中刻划人字形、叶脉纹和剔雕纹均装饰于浅盘的鼎腿上。镂孔、扁长椭圆孔,则装饰于豆座或盘的三足或圈足之上。其他还有凹弦纹和凸棱纹等。根据上述印纹陶的形制与纹饰分析,与筑卫城下层、樊城堆下层所出属于同一类型文化遗存。它的产生年代当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
七、新余拾年山遗址
此处遗址的三期文化均属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其中第一期文化陶器纹饰以拍印几何形纹为主,一般多拍印在泥质红衣红陶钵的口沿,主要有凸形纹、折角纹和波浪纹等,印痕深且规整,有浮雕感。刻划纹多见于红衣红陶罐口沿,以连续倒三角为母题加点或填线。大折角纹等与湖南境内大溪文化纹饰类似。拾年山第二期文化中,陶器仍以夹砂红陶、灰陶为主。陶器纹饰以刻划、戮刺、压印为主,拍印少见。鼎足纹饰较多以凹窝、刻槽、圆圈与凹点纹等组合。这类纹饰与安徽潜山薛家岗三期类同。拾年山第三期文化中,陶器仍以夹砂红陶、灰陶为主。陶器纹饰仍较为简单,拍印几何形纹少见,刻划和锥刺法仍流行,装饰仍注重在鼎足之上,多见V形纹、凹窝纹和叶脉纹等。在陶豆上还见有圆圈、指甲形纹。罐多见绳纹、弦纹,个别壶底刻划多角形符号。第三期各种纹饰既与广东曲江石峡文化有关,又与本省樟树筑卫城下层、樊城堆下层和永丰尹家坪下层有联系。拾年山第三期文化年代与修水山背遗址年代接近,而第一、二期文化正好填补了新石器时代早期万年仙人洞文化和新石器晚期以修水山背文化之间的一段空白。
八、广丰社山头遗址
此处遗址下层新石器晚期文化,一期陶器表面以素面为主,纹饰多见刻划、戮刺、拍印和镂孔等手法,常见有方格纹、曲折纹、水波纹、三角形、圆形镂孔、圆圈纹、曲折纹、S形纹、重圈纹和平行弦纹等。二期仍以素面为主,常见纹饰有绳纹、漩涡纹、方格纹、曲折纹和叶脉纹等。三期纹饰种类新增加有檐纹和编织纹,但仍以绳纹和篮纹为多。从纹饰与器形分析,社山头下层文化与樟树筑卫城、樊城堆文化不相上下,从文化属性上看,它们均属该文化系统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与新余拾年山、永丰尹家坪等在陶质、陶色和纹饰等方面,均有较强的同一性。
九、靖安郑家坳新石器晚期墓葬
此处墓葬一、二、三期文化中,陶器纹饰明显增多,不仅有圆形、三角形镂孔,新出现月牙形镂孔、戮点纹、指甲形锥刺纹、规整组合纺织刻划纹和压印圆圈纹组合等。上述各种几何形印纹图案其具体年代早于樟树樊城堆和筑卫城下层,当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偏早阶段。
综上所述,江西几何印纹陶最早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早期的万年仙人洞陶质全为夹粗砂红陶,烧造技术相当原始。下层陶器纹饰以绳纹居多,有的在绳纹之上刻划大小格纹。表现在装饰艺术上,主要流行刻划和戮手法。下层已开始出现拍印技术的萌芽,纹样仅有绳纹和网结纹。发展到上层则增加有篮纹、圆窝纹等。
拾年山第一、二期文化早于修水山背文化下层,正好填补上新石器早期仙人洞到修水山背新石器晚期之间这段空白。拾年山第一期纹饰以拍印几何形纹为主。主要有凸形纹、折角纹、波浪纹,印纹深且规整。二期以刻划戮压印为主。拾年山第三期与山背下层接近,与筑卫城、樊城堆和尹家坪等遗址的下层有密切联系。主要流行刻划和锥刺等技法,拍印几何形纹较少见。纹样装饰注重在各式鼎足之上,多见凹窝纹、叶脉纹、V形纹、圆圈纹、指甲纹、绳纹、弦纹或多角形刻划纹。筑卫城中层迭压在以红砂陶为主要特征的新石器文化类型之上,它的年代无疑要比筑卫城下层和修水山背下层为晚,应该说中层文化距阶级社会门槛已经不远了,很可能属于原始社会末期向奴隶社会过渡的一种文化。这段时期制陶技术,从淘洗、揉泥、制坯、修削到火候的掌握上都有明显的提高。几何形拍印纹样,不仅数量有所增加,而且种类也增多,如方格纹、编织纹、漩涡纹、叶脉纹、云雷纹、圆圈纹等。拍印技术也不象下层显得粗浅,印纹变得深沉清晰,由杂乱重叠变得稍微规整。
四、广丰社山头遗址上层商周文化遗存
属于商代陶器的有钵、罐、尊等器形。陶质多为泥质灰陶,次为泥质红硬陶。纹饰有方格纹和凸弦纹。其中一件折肩罐沿内有一刻划符号“I”。从上层所出罐类器的形制及其制作工艺分析,与江西万年类型商文化有密切联系,它应是万年类型商文化大量使用罐类器之先导。
五、德安石灰山商代遗存
此遗址位于德安县城西部聂桥乡聂桥村境内石灰山西南一侧。1982年秋,江西省文物考古所对该遗址进行过试掘,地层堆积较为单纯,几乎全为商文化遗存。根据出土遗物分析,可分为一、二两期文化。
第一期文化所出陶器均为生活用器。主要器形有鬲、豆、钵、罐、盆、尊、器盖和甎形器等。陶质以泥质灰陶为主且多挂黑衣,或打磨光亮,次为夹砂灰陶、夹砂红陶和泥质红陶。印纹硬陶、釉陶和原始瓷出土甚少。纹饰主要盛行绳纹和堆纹,还有檐纹、云雷纹、锯齿状堆纹、篦纹、篦点纹、叶脉纹、曲折纹、菱形纹、方格纹、凸方点纹、S形纹和波浪形刻划纹等。
第二期文化所出陶器,就陶系而言,与第一期文化基本一致,就器形来说,其形制有所变化。就纹样装饰看,主要流行绳纹,但纹路较纤细,云雷纹和叶脉纹变得工整规范,旁纹较粗。偶见篮纹、剔刺纹和方格凸点纹等。主要器形有鬲、豆、罐、盆、器盖、鼎等。其中鬲的形制是高、宽基本相等。从出土陶器特征分析,它与樟树樊城堆文化相类似。两遗址均使用半地穴式房基。就陶系而言,均以灰色陶为主,但石灰山挂黑衣或打磨光亮者比例较吴城为多,而印纹陶、釉陶和原始瓷等,石灰山则远不及吴城发达。两遗址鬲类器出土特别多,但石灰山较多地保留早期因素,目前尚少见颈腹分明、弧裆或分裆的晚期鬲。据此分析,石灰山遗址一期文化要略早于吴城一期文化,约当于商代中期偏早。二期文化也相对早于吴城二期文化,约当于商代中期偏晚阶段。
六、九江龙王岭遗址
位于九江县马回岭乡东南约2公里的山岗上,北距仓房村约300米。1990年9至10月间,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遗址作了首次试掘。该遗址按地层叠压关系及遗物特征可分为三期。
第一期文化主要是陶器。质料以泥质灰陶为主,夹砂灰陶次之,泥质红陶和夹砂红陶、硬陶较少。还有较多的挂黑衣或黑皮磨光陶。纹饰以细绳纹为主,还有少量弦纹、附加堆纹、方格纹、错乱云雷纹和叶脉纹等。器形有鬲、罐、盆、盘、鼎、学等。鬲的出土数量较多,一般为翻缘、尖圆唇,束颈,高分裆,尖锥状实足。缘面和颈、腹间各有二周弦纹,腹、足饰直条细绳纹。
第二期文化所出陶器,质料仍以泥质灰陶为主,夹砂灰陶次之,夹砂红陶与泥质红陶较少,硬陶比例较一期有所增加。纹饰以绳纹为主,弦纹、菱形纹次之,方格纹、窄条附加堆纹、刻划纹、篦点纹、云雷纹、凸方点纹和错乱云雷纹、叶脉纹较少。器形以鬲为主,豆、罐、尊、鼎、戏形器和盆等较少。其中鬲口沿特征与第一期所出相类似,多尖锥状实足。
第三期文化陶器仍以泥质灰陶为主,夹砂灰陶次之,余为夹砂
红陶和泥质红陶,硬陶比例与二期相当,黑衣陶或黑皮磨光陶数量较少。纹饰以绳纹为主,新出现乳丁纹、田字纹和菱形回字纹等,主要器形有鬲、盆、尊和罐等。器物形制有所变化。其中鬲流行窄翻缘,颈、腹间分界较明显,新出现不接尖锥状实足的鬲足,前期盛行的尖锥状实足变矮,实足根与袋状足之间的曲线分界不显。盆的颈腹间夹角变大。
从上述资料分析,属于第一期文化的翻缘鬲、折腹罐、高圈足盘、鼎、深腹盆以及曲腹盆等,与郑州二里岗下层同类器相近似,属于早商时期。它同时具有中原商文化之吴城类型以及江西土著万年类型商文化因素。第二、三期文化所出陶器约为商代中、晚期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