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12 项 “注释” 相关结果
- 全部分类
- 家电行业
- 造纸印刷
- 纺织服装
- 食品饮料
- 酒店餐饮
- 物流与供应链
- 展会
- 生活用品
- 航海/船舶
- 传媒
- 水产/渔业
- 畜牧
- 公共安全/安全评价
- 林业
- 园艺
- 农作物
- 化学工业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轻工业/手工业
- 零售业
- 水利工程
- 日用品
- 农业工程
- 系统集成
- 冶金工业
-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 社会学
- 武器工业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原子能技术
- 实验
- 家居行业
- 文化创意
- 船工业技术
- 航空/航天
- 石油、天然气工业
- 矿业工程
- 交通运输
- 旅游娱乐
- 室内设计
- 工业设计
- 其他
作者: 龙马工作室编著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
简介: 所属分类:计算机网络 > cad cam cae > ug > 《ug nx 7中文版完全自学手册》分为4篇,共16章。【入门篇】主要讲述了ug nx 7入门和ug nx7的基本操作。通过本篇的学习,读者可以对ug nx 7有初步的了解,为进一步深入学习ug nx 7作准备。【应用篇】主要讲解ug nx7功能和应用、曲线的绘制与编辑、三维建模、特征的操作与编辑、草图功能等内容。通过本篇的学习,能够了解ug nx7的基本应用命令,可以创建比较复杂的三维模型,熟练掌握实体加工等。【精通篇】主要讲解了曲面、曲面的操作与编辑、组件装配以及创建工程图等内容。通过本篇的学习,读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ugnx 7,并且可以利用ug nx7制作曲面、编辑曲面以及为曲面添加参数等。【案例篇】中通过5个案例详细讲解了常见机械部件设计、标准件设计、涡轮减速器主要零件设计、涡轮减速器装配以及台钳的设计与装配实战等的应用,读者学完本篇后,可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为了便于读者自学,《ug nx7中文版完全自学手册》突出对实例的讲解,使读者能理解软件的精髓,并能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真正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随书光盘中赠送25小时与书本同步的视频教学录像,全部案例的素材文件和结果文件,另外还赠送ug视频教学录像、 autocad电子电气视频教学录像、赠送视频教学录像的素材文件与结果文件和赠送设计案例结果等,真正体现了本书“完全”的含义。 《ug nx 7中文版完全自学手册》适合ug nx7初中级用户和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学习参考,同时也适合各类院校相关专业的学生和相关培训班的学员学习使用。 第1篇 入门篇 第1章 感受ug nx 7精彩世界——ug nx 7入门 视频教学录像:46分钟 1.1 ug nx 7的新功能 1.2 ug nx 7 1.2.1 ug nx 7的安装要求 1.2.2 ug nx 7的安装 1.2.3 ug nx 7的启动与退出 1.3 技能演练——ug nx 7的界面操作 1.3.1 系统操作界面 1.3.2 操作界面设置 1.3.3 系统环境参数设置 1.4 ug nx 7产品设计过程介绍 1.4.1 产品设计的准备 1.4.2 产品设计的步骤 1.4.3 产品设计的更改 1.4.4 产品设计的定型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ug nx 7的基本操作 视频教学录像:1小时56分钟 2.1 ug nx 7基本操作方法 2.1.1 ug nx 7基本操作流程 2.1.2 鼠标及快捷键的用法 2.1.3 帮助文档的使用 2.2 模型文件的基本操作 2.2.1 新建模型文件 2.2.2 打开模型文件 2.2.3 导入模型文件 2.2.4 保存模型文件 2.2.5 关闭模型文件 2.2.6 退出模型文件 2.3 常用工具介绍 2.3.1 点构造器 2.3.2 矢量构造器 2.3.3 类选择器 2.3.4 平面工具 2.4 对象与坐标系的操作 2.4.1 对象选择 2.4.2 对象的删除与恢复 2.4.3 对象的隐藏与恢复显示 2.4.4 对象的几何变换 2.4.5 坐标系的显示 2.4.6 保存工作坐标系 2.5 技能演练——重定位wcs到新的坐标系 2.6 本章小结 第2篇 应用篇 第3章 绘图前的设置——ug nx 7功能应用 视频教学录像:1小时25分钟 3.1 图层应用 3.1.1 图层概述 3.1.2 图层管理器 3.1.3 图层类别管理器 3.1.4 图层的视图可见性 3.1.5 移动对象到图层 3.1.6 复制对象到图层 3.2 视图与布局 3.2.1 视图及视图操作 3.2.2 布局及其设置方法 3.3 表达式 3.3.1 表达式基础 3.3.2 表达式的编辑 3.4 查询与分析 3.4.1 信息查询 3.4.2 对象和模型分析 3.5 可视化参数预设 3.6 栅格和工作平面预设 3.7 技能演练——测量螺栓长度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展示ug的曲线美——曲线的绘制与编辑 视频教学录像:2小时38分钟 4.1 绘制简单的曲线 4.1.1 绘制点和点集 4.1.2 绘制直线 4.1.3 绘制圆弧和圆 4.1.4 绘制圆角 4.1.5 绘制倒斜角 4.2 绘制复杂曲线 4.2.1 绘制矩形 4.2.2 绘制椭圆 4.2.3 绘制正多边形 4.2.4 绘制样条曲线 4.2.5 绘制其他曲线 4.3 曲线的编辑 4.3.1 偏置 4.3.2 修剪以及延长 4.3.3 修剪角 4.3.4 拉长(移动) 4.3.5 分割 4.3.6 参数 4.3.7 长度 4.4 曲线的操作 4.4.1 截面曲线 4.4.2 桥接 4.4.3 连结 4.4.4 投影 4.4.5 相交 4.5 技能演练——挂钩轮廓曲线的绘制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创建立体效果——三维建模 视频教学录像:2小时16分钟 5.1 建模预设置 5.2 基准特征 5.2.1 基准平面 5.2.2 基准轴 5.2.3 基准坐标系 5.3 常见实体建模 5.3.1 长方体 5.3.2 圆锥 5.3.3 圆柱体 5.3.4 球 5.4 扩展特征建模 5.4.1 拉伸圆柱 5.4.2 回转特征 5.4.3 沿引导线扫描 5.4.4 管道 5.5 成型特征 5.5.1 特征定位 5.5.2 孔 5.5.3 凸台 5.5.4 腔体 5.5.5 垫块 5.5.6 槽 5.5.7 键槽 5.5.8 三角形加强筋 5.5.9 螺纹 5.6 布尔操作 5.6.1 并运算 5.6.2 差运算 5.6.3 交运算 5.7 技能演练——螺栓的建模 5.7.1 螺栓造型分析 5.7.2 螺栓造型建模 5.8 本章小结 第6章 实体加工——特征的操作与编辑 视频教学录像:1小时15分钟 6.1 特征的操作 6.1.1 拔模 6.1.2 拔模体 6.1.3 边倒圆 6.1.4 面倒圆 6.1.5 软倒圆 6.1.6 倒斜角 6.1.7 抽壳 6.1.8 缩放 6.1.9 实例特征 6.1.10 缝合 6.1.11 补片 6.1.12 偏置面 6.1.13 修剪体 6.1.14 分割面 6.2 特征的编辑 6.2.1 参数编辑 6.2.2 移动特征 6.2.3 特征重排序 6.2.4 删除、抑制、取消特征 6.2.5 由表达式抑制特征 6.2.6 编辑位置 6.2.7 特征回放 6.3 技能演练——轴的建模 6.3.1 阶梯轴造型分析 6.3.2 阶梯轴设计步骤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参数化建模——草图功能 视频教学录像:1小时20分钟 7.1 草图 7.1.1 草图适用范围 7.1.2 草图的一般操作 7.2 草图预设置 7.3 草图的创建 7.3.1 草图平面的创建 7.3.2 草图对象的创建 7.4 草图的约束 7.4.1 尺寸约束 7.4.2 几何约束 7.4.3 定位约束 7.4.4 约束操作 7.5 草图编辑操作 7.5.1 镜像 7.5.2 偏置曲线 7.5.3 编辑曲线 7.5.4 重新附着草图 7.5.5 编辑定义线串 7.5.6 添加现有曲线 7.5.7 投影 7.6 参数化建模 7.6.1 参数化建模概述 7.6.2 参数化建模方法 7.7 技能演练——草图的绘制 7.8 本章小结 第3篇 精通篇 第8章 实体的雏形——曲面 视频教学录像:50分钟 8.1 创建曲面的基本方法 8.2 由点创建曲面 8.2.1 通过点创建曲面 8.2.2 从极点创建曲面 8.2.3 从点云创建曲面 8.3 由曲线创建曲面 8.3.1 直纹面曲面 8.3.2 通过曲线组创建曲面 8.3.3 通过曲线网格创建曲面 8.3.4 扫掠曲面 8.3.5 截型体曲面 8.4 技能演练——创建座椅垫大致轮廓曲面 8.5 本章小结 第9章 让效果更真实——曲面的操作与编辑 视频教学录像:50分钟 9.1 曲面的操作 9.1.1 桥接曲面 9.1.2 n边曲面 9.1.3 规律延伸 9.1.4 偏置曲面 9.1.5 修整片体 9.2 曲面的编辑 9.2.1 扩大 9.2.2 移动定义点 9.2.3 等参数修剪与分割 9.3 技能演练——创建完整座椅垫 9.4 本章小结 第10章 走进组装车间——组件装配 视频教学录像:1小时1分钟 10.1 装配概述 10.1.1 装配的概念 10.1.2 装配的模式与方法 10.1.3 引用集 10.1.4 装配导航器 10.2 装配预设置 10.3 自底向上装配 10.3.1 按照绝对坐标定位方式的装配 10.3.2 通过约束方式的装配 10.3.3 移动组件 10.3.4 组件的编辑 10.4 自顶向下装配 10.4.1第一种设计方法 10.4.2第二种设计方法 10.5 装配爆炸图 10.5.1 爆炸图的建立 10.5.2 自动爆炸图 10.5.3 编辑爆炸图 10.5.4 操作爆炸图 10.6 技能演练——轴承的装配 10.7 本章小结 第11章 为曲面添加参数——工程图 视频教学录像:1小时10分钟 11.1 工程图模块概述 11.2 工程图参数预设置 11.2.1 视图预设置 11.2.2 注释预设置 11.2.3 剖切线预设置 11.2.4 视图标签预设置 11.3 工程图的建立与编辑 11.3.1 工程图的建立 11.3.2 打开图纸 11.3.3 删除工程图 11.3.4 编辑工程图 11.4 视图的建立与编辑 11.4.1 基本视图 11.4.2 投影视图 11.4.3 局部放大视图 11.4.4 剖视图 11.4.5 半剖视图 11.4.6 旋转剖视图 11.4.7 局部剖视图 11.5 工程图标注功能 11.5.1 尺寸标注 11.5.2 注释标注 11.5.3 粗糙度符号标注 11.6 技能演练——轴的工程图的创建 11.7 本章小结 第4篇 案例篇 第12章 常见机械部件设计实战 视频教学录像:2小时38分钟 12.1 轴类机械部件设计 12.1.1 曲轴设计思路 12.1.2 曲轴设计步骤1——创建圆柱体 12.1.3 曲轴设计步骤2——创建曲轴的连杆部分 12.1.4 曲轴设计步骤3——创建曲轴的另一个轴体 12.1.5 曲轴设计步骤4——创建曲轴的连杆部分 12.1.6 曲轴设计步骤5——创建另一轴体 12.1.7 曲轴设计步骤6——创建键槽 12.2 盘类机械部件设计 12.2.1 盘类零件设计思路 12.2.2 端盖设计步骤1——创建端盖基体 12.2.3 端盖设计步骤2——创建零件外表面的螺纹孔 12.2.4 端盖设计步骤3——创建零件中的安装孔 12.3 弹簧类机械部件设计 12.3.1 弹簧设计思路 12.3.2 螺旋弹簧设计步骤 12.3.3 涡卷形盘簧设计步骤 12.3.4 圆锥螺旋弹簧设计步骤 12.4 叉架类机械部件设计 12.4.1 支架设计思路 12.4.2 支架设计步骤1——创建支架基体 12.4.3 支架设计步骤2——创建支架筋板及螺纹孔 12.5 连杆类机械部件设计 12.5.1 连杆设计思路 12.5.2 典型连杆设计步骤1——创建连杆基体 12.5.3 典型连杆设计步骤2——创建连杆两边圆柱和孔 12.5.4 典型连杆设计步骤3——创建连杆体上的凹槽 12.5.5 典型连杆设计步骤4——对连杆模型倒圆角操作 12.6 本章小结 第13章 标准件设计实战 视频教学录像:1小时54分钟 13.1 螺栓、螺母的设计 13.1.1 螺栓、螺母的设计思路 13.1.2 螺栓的设计步骤 13.1.3 螺母的设计步骤 13.2 滑动轴承的设计 13.2.1 向心滑动轴承设计思路 13.2.2 向心滑动轴承设计步骤1——创建滑动轴承整体造型 13.2.3 向心滑动轴承设计步骤2——拆分整体滑动轴承 13.2.4 向心滑动轴承设计步骤3——创建滑动轴承上盖 13.2.5 向心滑动轴承设计步骤4——创建滑动轴承座 13.2.6 向心滑动轴承设计步骤5——装配滑动轴承 13.3 滚动轴承的设计 13.3.1 深沟球轴承设计思路 13.3.2 深沟球轴承设计步骤1——轴承内圈的设计 13.3.3 深沟球轴承设计步骤2——保持架的设计 13.3.4 深沟球轴承设计步骤3——滚动体的设计 13.3.5 深沟球轴承设计步骤4——轴承外圈的设计 13.3.6 深沟球轴承设计步骤5——轴承的装配 13.4 本章小结 第14章 涡轮减速器主要零件设计实战 视频教学录像:1小时53分钟 14.1 箱体设计思路 14.2 箱体设计步骤 14.2.1 箱体设计步骤1——箱盖设计步骤 14.2.2 箱体设计步骤2——箱座设计步骤 14.3 本章小结 第15章 减速器装配实战 视频教学录像:1小时4分钟 15.1 减速器整体造型分析 15.2 减速器装配步骤 15.2.1 减速器装配步骤1——创建涡轮部分子装配体 15.2.2 减速器装配步骤2——装配涡杆和下箱体 15.2.3 减速器装配步骤3——装配涡杆和轴承 15.2.4 减速器装配步骤4——装配轴承和定距环 15.2.5 减速器装配步骤5——装配前侧轴承端盖和下箱体 15.2.6 减速器装配步骤6——装配油封和轴承端盖 15.2.7 减速器装配步骤7——装配盖板和轴承端盖 15.2.8 减速器装配步骤8——装配后侧轴承端盖和下箱体 15.2.9 减速器装配步骤9——装配螺栓 15.2.10 减速器装配步骤10——装配涡轮轴系零件与下箱体 15.2.11 减速器装配步骤11——装配箱盖、轴承端盖和箱体 15.2.12 减速器装配步骤12——装配视孔盖系零件与箱盖 15.2.13 减速器装配步骤13——装配箱体连接螺栓 15.3 本章小结 第16章 台钳的设计与装配实战 视频教学录像:1小时16分钟 16.1 台钳零件设计 16.1.1 台钳设计思路 16.1.2 台钳零件设计1——支架的设计 16.1.3 台钳零件设计2——活动钳头的设计 16.1.4 台钳零件设计3——导杆的设计 16.1.5 台钳零件设计4——端盖的设计 16.1.6 台钳零件设计5——螺母的设计 16.1.7 台钳零件设计6——手柄的设计 16.1.8 台钳零件设计7——手柄球的设计 16.1.9 台钳零件设计8——螺栓的设计 16.2 台钳的装配 16.2.1 台钳装配步骤1——装配导杆和支架 16.2.2 台钳装配步骤2——装配螺母与导杆 16.2.3 台钳装配步骤3——装配活动钳头与导杆 16.2.4 台钳装配步骤4——装配丝杠 16.2.5 台钳装配步骤5——装配端盖 16.2.6 台钳装配步骤6——装配螺栓 16.2.7 台钳装配步骤7——装配活动螺母 16.2.8 台钳装配步骤8——装配手柄 16.2.9 台钳装配步骤9——装配手柄球 16.3 本章小结
作者: 黄云林,高长银,赵汶编著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简介: 《数控铣床(FANUC、SIEMENS系统)编程实例精粹》以最常用的FANUC、SIEMENS数控系统为写作平台,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数控铣加工的编程方法、技巧与应用实例。《数控铣床(FANUC、SIEMENS系统)编程实例精粹》分为3篇,第1篇为数控铣加工基础,概要介绍了数控铣床的主要结构、技术参数、加工工艺以及程序编程指令与基本编程方法;第2篇为铣床手动编程加工实例,按照入门实例、提高实例和经典实例这样循序渐进的设置,通过学习目标与要领、工艺分析与实现过程、参考代码与注释的讲授方式,详细介绍了铣加工技术以及实际编程应用;第3篇为铣床自动编程加工实例。 《数控铣床(FANUC、SIEMENS系统)编程实例精粹》语言简洁、结构清晰,工艺分析详细到位,编程实例典型丰富。全书案例均来于一线实践,代表性和指导性强,便于读者学懂学透,实现举一反三。书中穿插介绍许多加工经验与技巧,可帮助读者解决工作中遇见的多种问题,快速步入高级技工的行列。 《数控铣床(FANUC、SIEMENS系统)编程实例精粹》适合广大初中级数控技工使用,同时也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相关专业学生,以及社会相关培训班学员的理想教材。
作者: 龚曙光,谢桂兰编著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简介:本书从实际应用出发,结合作者使用该软件的工作经验,全面系统地介绍了ANSYS参数化设计编程的过程与步骤,并配置了相关的操作实例。为了满足参数化编程的需要,对与GUI操作方式相对应的操作命令也作了相应的介绍,列出了每个命令的GUI操作路径和相关的对话框,对部分命令也作了相应的介绍,列出了每个命令的GUI操作路径和相关的对话框,对部分命令进行了实例演示。因此本书既可作为ANSYS软件感兴趣的初级学者的启蒙教程,也可作为ANSYS软件中、高级读者检索操作命令的主要参考资料。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ANSYS参数化设计语言(APDL)编程的过程、步骤,APDL操作命令和ANSYS的GUI操作命令(包括前处理、求解器、通用后处理、时间历程后处理、优化设计、实用菜单等方面的命令),列出了每个命令的使用格式、GUI操作方式以及相关的对话框,并对命令中出现的变量进行了解释,部分命令给出了操作实例。最后介绍了APDL编程的应用实例,并给出了每个实例的源代码和注释。附录A列出了ANSYS所有命令的操作格式,附录B列出了操作命令中常见标签的注解。 本书可作为理工科院校相关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更多>>
作者: 张友生主编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简介: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考试全程指导(第2版)》由希赛教育软考学 院组织编写,作为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指定参考用 书。着重对考试大纲规定的内容有重点地细化和深化,内容涵盖了系统集 成项目管理工程师考试大纲的所有知识点,每章中还带有巩固知识点的例 题,并有详细的分析与解答,案例分析部分则给出了解答方法和带有详细 分析的例题。 阅读本书,就相当于阅读了一本详细的、带有知识注释的考试大纲。 准备考试的人员可通过阅读《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考试全程指导(第2 版)》掌握考试大纲规定的知识,掌握考试重点和难点,熟悉考试方法、试 题形式,试题的深度利广度,以及内容的分布、解答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迅速提升基础知识和案例分析掌握水平。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考试全程指导(第2版)》也可作为系统集成 项目经理日常工作的参考手册,也可作为计算机专业教师的教学和工作参 考书。
Reliability:a Pactitioner’s Guide
作者: Relex Software Co.,Intellect著;陈晓彤等译
出版社: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5
简介: 《可靠性实用指南》由美国relex可靠性软件公司与英国intellect可靠性委员会共同编著。本指南集中重点地介绍了常用可靠性工程分析方法,如可靠性预计、可靠性建模、故障树分析、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威布尔分析、马尔可夫建模,并示例具体演绎这些分析方法的步骤和过程。. 本指南具有简明、新颖、实用的特点,译文中大量引用国军标gjb45190的规范术语(加*号);采用条款式的讲述,画龙点睛地在疑难处给予注释;给出引导读者正确选用分析方法的点评表;附录中提供了完成各种计算所需的基础数据表。本指南可称为可靠性工程师之良友,是一本实用的可靠性工程分析工具书。.. 本指南可作为研究生、大学生的教材或可靠性培训教材,也可供从事可靠性工程应用领域的广大工程设计人员使用。...
Radio-television-cable management
作者: (美)詹姆斯·A. 布朗(James A. Brown),(美)沃德·L. 奎尔(Ward L. Quaal)著;钟新[等]译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简介: 本书借鉴经典著作里的管理理论并将其应用于广播(广播一电视台和网 )、有线(本地/成 组系统和节目服务)以及非商业的公共广播电视。 基于对本领域近期和当前状况的调查,本书探索管理背后的原理。然 后,本书对广播行业 的主要构成元素进行一一阐述,先后探讨了人力资源、受众、节目、销售 、财务、法规、工程 等内容。 本书的目标是提供一种理论基础、一种有价值导向的观点以及应用原 理的具体方面。章末 的大量注释反映了与分析内容相关的丰富信息来源。量化数据和统计也反 映出广播业的“现 买”,其意在于提供丰富的、描述性的、扩展性的研究,提供不同来源的 资料、参考文献以及分 析观点(包括尚待解决的、有争议的问题)。业界人士、教师或者学生可以 着重强调最适合他们 自己环境的那些方面。 本书不是学习地方台日常运行机制的操作手册,这样的手册早已存在 。本书也不是教授技 术设备的使用方法或者节目制作技巧的专著,尽管书里多处讨论了技术在 广播电视/有线电视运 行中的重要作用。 本书意在让学生阅读并与他们的教授展开讨论。本书也旨在帮助职业 的广播电视人进一步 理解大众电子媒介如何在自由竞争和政府规制的双重压力下产生社会影响 。本书不仅仅把广播 电视/有线电视当作一种行业,也把它看做一种社会现象、一种商业力量、 一种艺术形式,这样 的观点不仅让从业人员受益,也让有知情权的公民和消费者受益。由于本 书不仅仅为学生而写, 也为业界人士而写,它因此故意回避了“教学大纲”的模式,没有提供一 般教材所有的提纲性 综述、思考题和其他学习活动。 本书融合了业界和学界的观点,前者提供了关于职业考虑的“现实的 理想主义”,而后者提 供的是综合了职业经验的学术观点。其他的信息渠道增加了大量评价性的 观点和事实性数据。 本书引用的数据资料来源于哲学专著、法律研究、社会与文学文献、专业 的和学术的期刊、杂 志、行业简报、电台电视台或广播电视网的档案,以及个人访谈。 媒介结构在过去十年里的急剧变化——包括在经济层面和法规层面的 变化——继续使最近 的图书内容都变得陈旧。我们强调的是原理和模式,而不是具体的操作, 这样做的部分原因就是避免本 书很快过时。 本书第三版保留了《广播电视管理》第二版的主要观点和主要内容, 但在呈现方式上增强了可读性。 本书增加了对有线电视和卫星电视系统的分析。关于媒介人员、公司和节 目的事实性数据和参考文献都 做了大幅度的更新。根据本书以前的使用者的建议,一些议题在第三版得 以展开更充分的阐述:广播电 视/有线电视经营层面的财务问题;销售和营销问题;大大小小市场里的节 目购买和长期贬值/分期偿还 问题;在不过分增加本书篇幅的原则下,本书探讨了公共非商业广播电视 。 各章顺序如下:第1章介绍了广播电视/有线电视业的最新变化模式以 及这些变化产生的社会影响。 “管理理论”(第2章)着重讨论在媒介结构和运行过程中的人员问题。接下 来的三章分析广播电视媒介中 的“人”:管理者(第3章)和被管理者——中层管理人员(第4章和第5章)。 地方性和全国性节目(第 7章和第8章)到达广大受众的效率(第6章),辅以营销,决定了销售的成功( 第9章),而销售为整个 企业买单(第10章)。大众电子媒介在一个独特的法规环境里运行(第11章) ,并建立在不断演进的技术 基础上(第12章)。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国处于社会急剧变动的时期(本书更早的版本反 映了这些趋势)。20世纪八 九十年代的经济、法规、技术变化的速度简直堪称一种革命。本书反映了 这些巨大的变迁,而这些变迁 是当代广播电视管理的核心依据。
作者: 张友生主编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简介: 《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参考用书: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考试全程指导(第2版)》在参考和分析历年考试试题的基础上,着重对考试大纲规定的内容有重点地细化和深化,内容涵盖了最新的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考试大纲的所有知识点,分析了历年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考试的试题结构,给出了试题解答方法和实际案例。对于论文试题,《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参考用书: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考试全程指导(第2版)》给出了论文的写作方法、考试法则、常见的问题及解决办法,以及论文评分标准和论文范文。 阅读《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参考用书: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考试全程指导(第2版)》,就相当于阅读了一本详细的、带有知识注释的考试大纲。准备考试的人员可通过阅读本书掌握考试大纲规定的知识,掌握考试重点和难点,熟悉考试方法、试题形式,试题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内容的分布、解答问题的方法和技巧,迅速提高论文写作水平和质量。 《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参考用书: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考试全程指导(第2版)》可作为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信息系统监理师进一步深造和发展的学习用书、项目经理日常工作的参考手册,也可作为计算机专业教师的教学和工作参考书。
作者: 孙玉胜著
简介: 《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是平和的、沉静的,但始终总有力量在扣击思维。希望在阅读过程时时引领读者走进电视新闻理念的深处-用以阅读的书籍能够伴随阅读者,而用以思考的书籍有可能改变阅读者。 十年前,这些满怀理想的激情的年轻人聚在一起,吸引他们的是创业,十年后的今天,凝聚和吸引人才的基础仍然是创业-是一种创新机制使得这个集体充满活力。尽管创业的过程充满艰辛,但我的同事们却用激情和意志矗起了一座理想的山峦。他们用自己年轻的感受,独特的视角,开放的理念,全新阐释着属于这个时代的精神追求,宣扬着他们对生命意义和人文精神的理解。这一群志同道合的年轻人,为了追求一种不平凡的生活,为了给自己的青春和理想一个有分量的交待,义无反顾地走进了一个他们认为能够放置自己生命中最好年华的地方。 我曾任新闻评论部主任四年多,最令我骄傲的是,我曾提议并主持起草了评论部部训:“加入新闻评部是我们自愿的选择,我们愿意为中央电视台的荣誉和尊严尽职尽责。在这里,我们崇尚求实,公正、平等,前卫。”我至今清楚地记得那天傍晚,在北京西山宾馆的一个会场里,大家集体通过这个部训时的气氛:郑重,神圣而充满激情。这个部训后来成为新闻评论部特有的部门文化的灵魂。多年里,新闻评论部乃至新闻中心的许多同仁都在为自己的理想和中央电视台的荣誉尽职尽责,甚至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他们始终令我欣赏和尊重,因为电视记录的每个画面,情节,事件和故事都出自他们之手,他们是一切优秀节目的原创者。 《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叙述的是十年中的事,但不是十年史,它只是一个新闻改革的参与者,见证者身处其中的观察,体验与感悟。它叙述的是一些电视新闻改革事件以及新栏目实验和大型特别节目动作的过程,背景。追求和检讨,还有我对一些电视理念的注释和解读,而这些理念和解读必定也受历史环境和个人认识水平的局限。 朝发夕至,路上十年,坚定写作的目的是为了来者,勇往直前面不重蹈覆辙。
作者: 罗敏等编著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简介: 由罗敏等编著的《数控原理与编程》以FANUC数控系统为主线,介绍了 数控机床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和编程方法。全面、系统地介绍了FANUC数 控系统的基本编程和用户宏程序编程方法,并结合曲轴加工自动线粗加工、 精加工以及物流输送,详细介绍了FANUC数控系统在曲轴龙门机械手、双刀 架车削、主轴颈车拉、连杆颈内铣、主轴颈磨削、连杆颈磨削等加工工艺编 程中的应用实例。 书中提供了很多例题和应用实例,并有详细的程序清单及注释,使读者 能更好地理解数控编程的方法和技巧。 《数控原理与编程》侧重于数控应用技术,实用性强,可作为大专院校 自动化、电气自动化、机电一体化及其他有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工程技 术人员的参考书和培训班用书。
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 graphics up to Chinese national standard with Pro
出版社: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简介: 《符合国标的Pro/ENGINEER Wildfire 3.0工程图制作》共分11章,第1章主要讲述了系统环境配置文件(config.pro)的查找、编辑及存放,启动目录的创建,工程图配置文件(*.dtl)的存放,符合国标(GB/T)的工程图环境设置。第2章主要讲述了建立工程图的一般流程,工程图模块界面,工程图模式下的基本操作,工程图的设置。第3章主要讲述了草绘工具界面及环境的设置,草绘图元的工具及图元编辑。第4章主要讲述了如何移动视图、对齐视图,如何拭除、恢复与删除视图,如何修改视图,如何将视图转换为图元,如何令视图相关。第5章主要讲述了如何创建向视图、斜视图、局部视图,如何创建各类剖视图,如何创建断面图,如何创建局部放大图,并介绍视图的其他规定画法。第6章主要讲述了尺寸标注、公差标注及表面粗糙度标注的方法,以及如何添加注释。第7章主要讲述了如何制作工程图模板,如何存放T程图模板,如何设置图层。第8章主要讲述了如何制作BOM表及实现零件质量、数量的自动生成,如何制作符合国标要求的BOM球标样式,如何将BOM表转换成Excel。第9章主要讲述了如何建立零件族表,如何保存族表信息。第10章主要讲述了如何将Pro/ENGINEER中生成的工程图转换为DWG格式,调整转换为DWG格式文件的图层,利用.igs格式处理装配件总表面积。第11章主要讲述了如何设置界面背景的颜色,如何制作螺纹修饰线。
作者: 邓奕主编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简介: 本书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在本教材编写中,编者吸收了近年来教学改革实践成果,借鉴了国内各 院校同类教材的经验,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具体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出发 ,设计了10个数控加工的实践课题,主要内容有:FANUC、SINUMERIK和HNC -21等三大主流数控系统的使用;数控车床、数控铣床的操作使用;零件的 数控车削、铣削和线切割的编程技术和加工过程;自动编程(Mastercam x) 综合实践;高速铣削加工;数控刀具的选择;三坐标测量机的应用;数控加 工仿真等。本教材对典型加工实例进行了详细分析,每个数控加工零件都有 程序清单及注释。编者将多年从事数控加工的教学体会和实践经验融合在教 学内容中,使学生经历数控编程与加工的完整训练。 本教材可作为普通高等教育应用型本科“机床数控技术”课程的实践教 材,也可作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进行 数控加工综合训练的实训教材,还可作为高职高专、各类成人教育院校的相 关专业以及数控加工技术培训教材。
Enforceable Handbook of Safety Regulations for Blasting
作者: 汪旭光等编著
出版社: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简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03)已于2003年9月12日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并于2004年5月1日正式实施。 为了更好地学习、贯彻《爆破安全规程》,我们编写了这本《爆破安全规程实施手册》。 本书的内容主要包括对《爆破安全规程》各条款的注释,以及在应用各条款时应注意的事项和经验教训;《爆破安全规程》有关章节的背景和相关信息;典型事例的介绍;对在《爆破安全规程》中介绍不够而又重要的内容,在实施手册中都作了重点说明。 《爆破安全规程》是一部技术法规,对规程中每一条款的注释都应做到准确、翔实且具可操作性,这也正是我们编写本书实施手册遵循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