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2 项 “流畅” 相关结果
- 全部分类
- 家电行业
- 造纸印刷
- 纺织服装
- 食品饮料
- 酒店餐饮
- 物流与供应链
- 展会
- 生活用品
- 航海/船舶
- 传媒
- 水产/渔业
- 畜牧
- 公共安全/安全评价
- 林业
- 园艺
- 农作物
- 化学工业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轻工业/手工业
- 零售业
- 水利工程
- 日用品
- 农业工程
- 系统集成
- 冶金工业
-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 社会学
- 武器工业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原子能技术
- 实验
- 家居行业
- 文化创意
- 船工业技术
- 航空/航天
- 石油、天然气工业
- 矿业工程
- 交通运输
- 旅游娱乐
- 室内设计
- 工业设计
- 其他
作者: 简·孙著
出版社: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
简介:【导语】 本书以“中国结·美国梦”作为一根红线,串起200篇趣谈式短文,以文学的笔法,从“草根”的视角,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展示了中国与美国的文化差异,进行了一个又一个实实在在、朴朴素素的大文化氛围笼罩下的小对话。既彰显中华民族的文化,又撷采美国文化的精华;既满足国人对异域文化渴望了解的心愿,又帮助即将赴美国学习、生活、工作的人们减压。若在茶余饭后,信手翻上几页,也不失为踏上了一种以文字为载体的文化之旅。 【内容提要】 美国梦一赤橙黄绿青蓝紫,中国结——福禄寿喜财安康,它就像一幅对联,道出了人们对五彩缤纷的文明富裕生活的渴望,和对千古文化之真精神的欣赏。作者感慨说:“我们心中的‘中国结’是古刹廊檐上的雕花,红梅花瓣里的清香,小桥流水中的落叶,悠悠琴曲里的音符。随着时间的飞逝,她们渐渐融化在灵魂深处,变成了一种自然精神。无论追随怎样的梦想,那种对中国文化和故土的情结仍然是柔肠寸寸,千回百转,真是‘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本书以“中国结·美国梦”作为一根红线,串起200篇趣谈式短文,从生活的方方面面展示中国与美国的文化差异,进行了一个又一个实实在在、朴朴素素的大文化氛围笼罩下的小话题。旨在以“小”见大,以“短”见长,通过一些波澜不惊的平凡小事,来阐述“文化差异”这个复杂深刻的大话题,并由此给人以思考与启迪。 【前言】 在世界几大文明发源地中,现代中国无疑是最璀璨的一颗明珠。她不但有辉煌迷人的悠久历史,浩如烟海的文化古迹,还有占世界人口1/4的华夏儿女和土地面积位居世界第三的广袤大地,更有20世纪末以来令世人瞩一目的快速崛起和光明美好的未来发展前景。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文化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她无愧于“东方文明奇葩”的称誉。与中国遥相对应的另一个对人类文明做出巨大贡献的国家就是美利坚合众国。美国的历史虽短暂,但起点并不低,它属于欧洲文明、美洲大陆原始文化及各种异族文化兼收并蓄之后的“杂交文化”、“移植文化”,是各种文化融合在一起的结晶。如果说,古老的中国像一条腾飞的巨龙雄卧在世界东方,那么,年轻的美利坚就犹如一头斑斓的卧虎盘踞在西半球。它们文化习俗不同,历史轨迹迥异,但其大国风范和在某些方面对世界影响之巨却旗鼓相当,势均力敌,可构成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对垒。既是对垒,就有必要高擎双方的特色“旗帜”,你挥我舞,你来我往,来一番出神入化的搏击与对撞,方能显出“巨龙”与“卧虎”的雄姿与风采。而在多数居住于美国的游子心中,“中国结”和“美国梦”的融合和矛盾,可能更为贴切地表达了这种双重文化的复杂联系。是啊,还有什么“旌旗”比得上“中国结”与“美国梦”更能凝练地概括渊远流长的华夏文化情结和梦里蝴蝶般的美利坚的文明奇迹呢?美国梦——赤橙黄绿青蓝紫,中国结——福禄寿喜财安康,这多像一副对联!它道出了人们对五彩缤纷的文明富裕生活的渴望和对千古文化之真精神的欣赏。本书以“中国结·美国梦”作为一根红线,串起200篇趣谈式短文,从生活的方方面面展示中国与美国的文化差异,进行了一个又一个实实在在、朴朴素素的大文化氛围笼罩下的小话题。旨在以“小”见大,以“短”见长,通过一些波澜不惊的平凡小事,来阐述“文化差异”这个复杂深刻的大话题,并由此给人以思考与启迪。毋庸置疑,大凡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都是与它虚心学习异族文化并不断取长补短、完善自身分不开的。中国近年的飞速发展,就得益于改革开放的伟大方针和所采取的吸收国外先进的文化理念及高新技术的明智之举。美国在20世纪的异军突起,更与它善于吸收与消化异族文化密不可分。随手撷取一小例,便足以说明这一问题。《花木兰》本是中华民族的传奇故事,是我们自己国家的优秀文化遗产,但美国的迪斯尼公司采取“拿来主义”的方式,对它进行了一番“美国化”的加工改造之后,再重新推广到世界各地,便为美国赢得了良好声誉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作者旨在通过此书“暗示”一下,美国文化中也有许多闪光点和积极因素,我们何不把它拿来,并加以改造,再“据为已有”呢?“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其实,没有一种文化是完美的,换句话说,没有一种文化全是精华,也没有一种文化净是糟粕,一种文化总是优点与缺点同在,精华与糟粕共存。我们应在“文化差异”的沙滩上,拣拾一些五彩的石子和真贝,来装点我们自己的精神家园。当然,在美国文化的海洋中,并非都是“绿水清波”,它时而泛起“污水浊流”,故擦亮两眼,激浊扬清还是很有必要的。美国是一个物欲横流的国家,它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消费之国,从一个侧面来说,说美国文化属于“消费文化”并不为过。相当多的美国人喜欢乱花钱,铺张浪费,沉溺于“享乐主义”不能自拔,这就是典型的文化“糟粕”,对此,我们不但不能吸收,还要摒弃。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勤劳和节俭,无论人类发展进步到何种程度,这种传统的文化都是不过时的,反而,是具有永久的生命力的,我们不但不能将其抛弃,还应使其发扬光大。再有,我们中国人讲究永结同心、相伴久远的“中国结”式的婚姻关系,这是古老的儒、道文明熏陶的结果。虽说当今的社会开明开放了许多,但一些维系着家庭幸福、社会稳定的“情结”,也不应弃之如敝屣。此乃作者撰写本书的用意之一。实际上,任何文化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离开经济基础去奢谈文化问题是没有实际意义的。这也就是在远古的荒蛮时代无文化可谈的原因所在。此外,若两个国家的经济状况相差很大,那么,两国之间的文化对白也就显得苍白无力。假如这场“中国结·美国梦”的对话放在几十年前进行,恐怕许多老百姓都不会买账,连饭都吃不饱,哪有谈论“结”与“梦”的雅兴,还不让这“该死”的东西见鬼去吗?而今的中国与过去不可同日而语了,现在,我们底气很足,国力雄厚,是堂堂正正地坐下来,探讨一些“大文化”问题的时候了。本书在传达文化信息的同时,还不失时机地彰显了我们国家的科技进步和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此外,多年以来,美国这个超级大国,在人们的心目中,总是有点不大真实,这是其被“妖魔化”、“神秘化”的结果。随着两国各方面交流的日益增多,人们越来越渴望了解大洋彼岸美国人的真实生活,如此来看,还美国文化生活的本来面貌就显得迫在眉睫了。如本书在这方面能将“妖魔化的美国”的面纱掀开一角,让读者嘹上几眼本色的美国和美国人的生活,作者便感到一丝欣慰。追求真实,是我们大家的共同心愿。的确,人们与生俱来拥有渴望了解异族文化的兴趣,本书则提供了一扇了解美国文化的窗口,若茶余饭后,信手翻上几页,也不失为踏上了一种以文字为载体的文化之旅。尽管本书不属于“美国生活大全”的范畴,但对于即将踏上这片国土,或“求学”或“求生”的人们来说,也可作为开始新生活的一种参考资料。若在正式踏出国门之前,随着作者的笔尖来一场“文化震撼”的预演或演习,相信,在到达这异域他乡之后,就会少了许多陌生和困惑,增加几分胆量和勇气,能更快更好地适应新环境新生活。总之,作者撰写本书的目的,是彰显我们民族的文化,撷采美国文化的精华,满足国人对异域文化渴望了解的心愿,帮助即将赴美国学习、生活、工作的人们减压。本书的内容涉及中美生活的各个角落,里面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都是些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小事,是贴近生活,贴近大众的。本来,任何历史都是由人民大众书写的,任何文化也都是由芸芸众生创造的,因此最具活力的文化就是大众文化。值得回味的是:作者虽久居海外,多年置身于“美国梦”的既清晰又朦胧的氛围中,但中国情结却挥之不去,深藏于心,一旦遭遇文化的“激励”,它就会像“古堡精灵”一样跃出心田,翩跹舞蹈一番。比如:在结构本书时,不但书名打上了“中国结”的烙印,而且在内容的挥洒上也情不自禁地采用了“中国结”式的编织法,便是一个明证——一条主线贯穿始终,穿越历史,横贯时空,编结生发出诸多文化差异的“盘扣”,形成一个兼有东方文化色彩和西方文明碎片的“中国结”,可见民族文化之根本是多么神奇、富于魅力和不可抗拒!是的,我们心中的“中国结”是古刹廊檐上的雕花,红梅花瓣里的清香,小桥流水中的落叶,悠悠琴曲里的音符。随着时间的飞逝,她们渐渐融化在灵魂深处,变成了一种自然精神。无论追随怎样的梦想,那种对中国文化和故土的情结仍然是柔肠寸寸,千回百转,真是“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那么,此时此刻,就让我怀着一颗虔诚的中国心,来展现我特意为同胞编织的“中国结·美国梦”吧。作者2005年夏天于美国 【后记】 漂洋过海,颠沛流离,历经数载,终于在这块郑和与哥伦布先后发现的新大陆上安顿下来。出于对世界各种文化的天然兴趣,在“艰苦卓绝”的奋斗过程中,我开始有意无意地观察美国人的文化传统与风土人情,进而自觉不自觉地与中国的灿烂文化进行分析对比,同时将诸多观感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如此这般,写写停停,持续了几百个日日夜夜。起初,并未打算将其发表,仅是有感而发,独自赏玩。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那种“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寂寞感油然而生,且对故土的思念之情也愈来愈甚,似有“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之苦恋与惆怅,又有“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之苍凉与悲壮。此时此地,在我的眼里,祖国是故乡,同胞乃知音,潮起潮落,日落日升,一种想与“吾国吾民”交流的渴望,一日甚过一日,不时像热浪一样冲击着“心扉”。正是这种酝酿在心灵深处的陈年老酒似的醇醇热望,最终催生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勇气:将两百篇短文整理汇集在一起,欲以文字的形式与读者交流“畅谈”。于是,揣着一颗“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杜甫诗句)的拳拳爱国之心,怀着潇洒飘逸的庄子的“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的壮志豪情,咀嚼着“当年秦王为得到才子韩非,竞不遗余力地发动了一场对韩国的战争”的传奇故事,独吟着凝练优美、扣人心扉的白居易的《琵琶行》,梳理着“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李商隐《无题》)的纯洁情思,循着唐代高僧玄奘的足迹,通过信息高速公路,一路驰骋,神游至司马光的故乡——中原大地,“叩响”了河南人民出版社的大门。是的,由根植在具有璀璨的文化、迷人的历史的河南之著名出版社——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一部反映文化及文化比较的书稿是再合适不过了。如果这本书能使您对美国的平民生活和平民心理及平民文化多少有些感触,并对书中“美国梦”的生活化诠释“英雄所见略同”,同时,对我们民族自己的优秀的传统文化生出一片敬仰之心与热爱之情,本人就倍感欣慰;倘若除此之外,您还能从作者对读书的痴迷中,和对中国文化的情结之深,以至于不能自拔的状态之中,生发出一丝同感和理解,我当有“故乡遇知音”的欣喜了。记得“文革”时期,年幼的我,为了躲避人们对一个“漏网右派”(1957年反右时漏网了,“文革”时给挖掘出来)子女的鄙夷的目光,开始躲在“阴暗”的角落,认认真真地“折腾”书了,那属于我读书生涯中的初级阶段。家里的藏书,都被我像篦头发似的篦了一遍,什么《青春之歌》、《红日》、《红岩》、《苦菜花》、《牛虻》,等等,更是读了一遍又一遍。后来,几乎所有的书,包括上述的“革命书”都被抄家抄走了。再后来,我就用零花钱陆陆续续将家附近一个小书店里的新书都买了下来。在八个样板戏一个作家的时代,看腻了《沙家浜》、《红灯记》,就去赏《艳阳天》,去逛《金光大道》。即使在那精神产品匮乏的特殊时期,我都可以从看似干巴巴的读书过程中寻找到心灵的宁静、生活的乐趣。书就像保护伞一样,护卫着一颗脆弱的心灵,使之走出了漫长寒冷的冬天。如今,文化的春天早已到来,图书市场空前繁荣,各种好书应运而生。我和所有的人一样,如饥似渴地一头扎进书海,乐此不疲地“畅游”其中。是的,“读书是最好的旅行”,当您游历了大师们缔造的富丽辉煌的文化大厦之后,是否也想在闲暇之余,光顾一下一位客居海外的中国人一砖一瓦砌成的带有朴实的人文色彩的“乡间小屋”呢?鉴于本“泥瓦匠”的功力不够,“墙面”打磨得粗糙在所难免,那就请各位“到此一游”的旅行者们批评指正吧。在此,感谢杨卫民编辑和河南人民出版社领导、文史编辑处负责地帮作者搭起了一座与同胞交流的“桥梁”,使一颗游子的心终于找到了“寄托”与“归宿”。特别是在书名的选取上,杨卫民先生和编辑处的领导倾注了热情与心血,让大洋彼岸的我深受感动。从原名中的“对岸的风景”的注视到现在的“中国结·美国梦”的欣赏,一路走来,深深感到还是“风景这边独好”,于是,通过与杨先生的讨论与交流,挥别了“对岸的风景”,最终确定了书名——《中国结·美国梦:中美文化差异趣谈》。同时,在这里也感谢亲戚朋友和美国友人提供的部分照片,并祝愿河南人民出版社在“弘扬民族文化、传播人类文明”的浩卷中写下新的篇章。尽管目前“奢谈文化”之事暂告一段落,但文化仍在演绎交会,生活还在跌宕起伏,在探索文化的征途上,有险滩,也有胜景,无限人文风光就蕴藏在五光十色的民众生活之中。因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无穷魅力,加之对文化比较深厚的情结,故本人已踏上了一条文化探索的“不归路”。无论前面有多少“险滩逆流”,我都决心走下去,力争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下一步是把焦点对准“中国人与美国人”的性格,站在历史与文化的高度,对其进行提炼分析,并追本溯源,进行文化揭秘。期待不远的将来,下一“拙作”能给诸君以心灵的愉悦、精神的畅快和一点文化的享受。为此,让本人先提前自我陶醉、自我祝福一下吧。作者2005年秋于美国
作者: 王一川主编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简介:本书初版是国内具有开拓性特色的高校大众文化导论教材,此次作了新的修订。编者运用辩证分析视角,借鉴国内外新的学术成果,对大众文化理论与批评作了全面而系统的讲解,涉及大众文化观念、大众文化素养、电影文化、电视文化、网络文化、流行音乐、通俗文学、视觉文化、广告文化、时尚文化、青年亚文化等大众文化现象及理论问题,阐述了对于大众文化现象的一种独特观察。全书观点新颖,论述细致,个案分析具体,表述流畅,适合于中等以上文化程度读者阅读。可以用作高校通识教育或文化素质课程教材,也可供其他大众文化研究爱好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