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789 项 “海因” 相关结果
- 全部分类
- 全部
- 文学
- 历史
- 哲学/宗教
- 法律
- 政治/社会
- 医学
- 教育/心理学
- 艺术/传媒
- 研究生考试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开课
- 语言
- 经济金融
- 管理学
- IT/计算机
- 自然科学
- 工学/工程
- 体育
- 行业资料
- 音乐
- 汽车机械制造
- 文档模板
- 创业
- 农学
- 生活
- 数据库教程
- 民族
作者: 郭敬明著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2010
简介:《夏至未至(2010修订版)》简介:故事开始于一个虚构的城市浅川,一个深北方长满高大香樟的城市。几个年轻的人开始自己的高中生活,一切都似乎格外的平静和缓慢,带着夏日特有的让人昏昏欲睡的叙述情绪,仿佛夏日午后浓烈如同泼墨的阳光一样。故事就在这样的环境里开始。 而接下来,最为平凡的几个高中生开始有了各自的人生路程,陆之昂的母亲因为癌症去世,深刻地改变了他的性格,而傅小司因为参加津川美术大赛一举成名,成为全中国都有小有名气的插画家。之后那些曾经在一起的年轻人因为毕业而分离,立夏和傅小司去北京继续念书,陆之昂去了日本,而七七去了上海。而从小孤独的遇见,放弃了自己在浅川的一段与青田的美好感情而单独去了北京,开始为实现自己的歌唱的梦想而努力。 从此个人的命运都有了千差万别,而一开始缓慢而安静的叙述被快节奏的变故所取代,成人世界的大门洞开,里面的世界一点一点地展现在他们面前。在傅小司的画集发行后,他红遍了全中国。而立夏成为了傅小司的助手,七七在上海因为一次陪朋友参加歌唱比赛而成为了歌手,在发完第一张唱片之后飞速成为全中国的青春偶像,而反倒一直为了唱歌而努力的遇见,却在北京辛苦地生活,但是她却依然没有放弃成为最好的歌手的梦想…… 正在每个人都对急速到来的世界冲撞得看不清未来的时候,他们并不知道之后的更大的逆境就要降临,也正是接着的种种事件,几乎完全逆转并摧毁了每个人的人生…… 海报:
巴赫D小调双小提琴协奏曲:作品BWV1043号:为两把小提琴、弦乐队与通奏低音而作:小提琴与钢琴谱
光盘作者: (德)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曲;魏然译
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
简介: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这首为两把小提琴、弦乐队与通奏低音而作的协奏曲,原本是为一组拥有个独奏声部而作的器乐组曲。小提琴独奏的版本出自德恩(s·w·dehn)1851年编订的版本,但该版本1945年遗失,柏林德国国家图书馆的目录上也删除了该条目。而我们现在的这个版本,是以德恩可靠版本(ep23 la)为依据的。然而还有另一个来源,即所谓的1760年的“海因版”(hering,手稿),可肯这是由卡尔·菲利普·埃玛努挨尔·巴赫(约·塞·巴赫的第三个儿子)的抄谱员海因绘制。尽管其权威性并不高于前者,但其中的慢乐章(第16、21、34、46小节)独奏键盘乐段4次反复仍给人很特殊的印象。海因版的数字低音部分加了指法,尽管是为竞奏加难度而做的微不足道的做法,但却是保留了当时的惯例与装饰性。海因版认可了第一乐章第86小节数字低音的解释(第二小提琴与低音提琴之间的平行五度,属不规范的处理)。 两个小提琴旋律都在钢琴部分上面,完全按照原版,没有任何添加。两个独奏声部均保留了大卫·奥伊斯特拉赫添加的内容:为了区别原来的弓法,这些添加的弓法均用虚线表示。
作者: 郭敬明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6年6月
简介: 故事开始于一个虚构的城市浅川,一个深北方长满高大香樟的城市。几个年轻的人开始自己的高中生活,一切都似乎格外的平静和缓慢,带着夏日特有的让人昏昏欲睡的叙述情绪,仿佛夏日午后浓烈如同泼墨的阳光一样。故事就在这样的环境里开始。而接下来,最为平凡的几个高中生开始有了各自的人生路程,陆之昂的母亲因为癌症去世,深刻地改变了他的性格,而傅小司因为参加津川美术大赛一举成名,成为全中国都有小有名气的插画家。之后那些曾经在一起的年轻人因为毕业而分离,立夏和傅小司去北京继续念书,陆之昂去了日本,而七七去了上海。而从小孤独的遇见,放弃了自己在浅川的一段与青田的美好感情而单独去了北京,开始为实现自己的歌唱的梦想而努力。从此个人的命运都有了千差万别,而一开始缓慢而安静的叙述被快节奏的变故所取代,成人世界的大门洞开,里面的世界一点一点地展现在他们面前。在傅小司的画集发行后,他红遍了全中国。而立夏成为了傅小司的助手,七七在上海因为一次陪朋友参加歌唱比赛而成为了歌手,在发完第一张唱片之后飞速成为全中国的青春偶像,而反倒一直为了唱歌而努力的遇见,却在北京辛苦地生活,但是她却依然没有放弃成为最好的歌手的梦想……正在每个人都对急速到来的世界冲撞得看不清未来的时候,他们并不知道之后的更大的逆境就要降临,也正是接着的种种事件,几乎完全逆转并摧毁了每个人的人生……
作者: 北京金鹰芒果映画国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著];林芝改编
出版社: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11
简介: 哥,你下辈子要当什么?” “你呢?” “我要当一片海!因为不管怎么改变,大海都在那个地方,永远不会 离开。” “妹妹”这两个字藏着国际知名画家秦朗心中永远不为人知的秘密。 当他带着未婚妻季芬芳归国再一次遇到蓝晴晴时,秘密再也无法掩饰。 站在十年的两端,这对曾经的“兄妹”发现自己早已成为彼此不可割 舍的一部分,而所谓亲情只不过是两人爱情的伏笔,同时也理所当然成为 不可跨越的世俗障碍。 秦朗义无反顾地丢下婚礼现场那贤淑美丽的未婚妻,追随心中的爱情 而去。可他最好的朋友、豪门子弟施昂此时也无法自拔地爱上了蓝晴晴。 当蓝晴晴在情感的漩涡中苦苦挣扎、无法抉择时,母亲的绝症将她推 向了天平的一段,就在一切都仿佛尘埃落定的时刻,秦朗却遭遇乐突如其 来的车祸…… 原来,在生与死的面前,爱才是能够战胜一切的力量。
Schaum’s Outlines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光盘作者: (美)M.H.海因斯(Monson H.Hayes)著;张建华等译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2002
简介: 本书主要介绍数字信号处理的基础理论,并给出300多道解答步骤完整的习题。因而,本书是相关教材的有益补充,是自学有效问题求解方法的理想读物。 全书共9章,涵盖了数字信号处理导论教程的核心内容,包括数字信号处理的基础知识,离散时间信号的频域表示,采样离散时间信号的重要问题,z变换,不同类型的滤波系统,离散傅里叶变换(dft),离散时间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每章均分为四部分:基本原理和方法精讲、习题与解答、补充习题以及补充习题答案。 本书是电气工程、控制理论与工程、系统科学与工程、通信工程等专业师生的理想参考书,也可供涉及信号处理、信号与系统技术的科研人员参考。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2002
简介: 有恋母情结的布鲁诺·安东尼在火车上遇到了著名的网球运动员盖·海因斯。盖正在和一个参议员的女儿约会,想以此为跳板进入政坛,平步青云。然而他的妻子却是一个最大障碍。布鲁诺想杀掉自己憎恨的父亲,但是他知道警察会怀疑他而找麻烦。因此布鲁诺设计了一个与盖互换谋杀以象的疯狂计划。盖以为这是一个玩笑,谁知布鲁诺竟然来真的,并且把整个计划开始实施……
作者: (美)布伦达·格林(Brenda Greene)著;罗妍莉译
出版社: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
简介:两分钟——你就这么点时间来给一位《财富》500强的招聘经理留下印象。更要命的是,有些大公司每天要收到将近500份简历。毫无疑问,你正感受着巨大的压力。怎样才能脱颖而出呢?布伦达•格林的《一击即中》深入探究了来自财富500强的50位人力资源和招聘专家——人力资源经理、总监和副总裁——的想法,直截了当地告诉你,这些专业人士对应聘者究竟有何期望。 今天,一位招聘经理坐在桌边,等待着你令人难忘的表现。《一击即中》能够助你一臂之力。本书以篇幅虽短却大有启发的10章,揭示了来自诸如美一银行、大陆航空、H•J•海因茨、联邦国民抵押贷款协会、凯洛格、默克、奥马哈互助基金、美国教师退休基金会、UPS和优利系统(只是略举几例)这类企业的调查结果。你会发现: ·对公司所做的调查研究会对你的求职有何影响; ·何时应该利用自己的关系网,怎样加以利用才不会觉得是自私自利; ·如何去写你的第101份简历,空白应当如何善加使用,以及请他人帮忙校对简历的重要性(均附有详实的样本); ·怎样使用网上求职技巧,如根据符合简历浏览器搜索目标的关键词来浏览公布职位。 无论你是想去财富500强企业还是一家刚刚起步的创业公司,如果要想找到自己一直梦寐以求的工作,你都一定要先看这本书。
作者: 科尼利厄斯·瑞恩 著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2015年9月
简介: “二战史诗三部曲”包括《最长的一天:1944诺曼底登陆》《遥远的桥:1944市场花园行动》《最后一役:1945柏林战役》,是著名历史作家、战地记者科尼利厄斯瑞恩在亲历二战后历时近30年创作完成的史诗级巨著,通过二战期间的三场决定性战役,生动再现了那些决定世界命运的伟大历史时刻。 “二战史诗三部曲”英文版出版后即成为超级畅销书,在全球以近30种语言出版,销售累计超过2000万册,历经近50年畅销不衰,可谓经过时间检验的权威经典著作。更获得CNN、《时代》《生活》《卫报》《观察家》《纽约时报》等近100家全球媒体一致赞誉推荐,名列各大权威媒体评选的“最佳非虚构战争图书”和“最佳非虚构二战著作”榜单前10名。因此,有中国读者评论:不读“二战史诗三部曲”,就等于不了解二战! 第一卷《最长的一天:1944诺曼底登陆》内容简介: 这是决定世界命运的24小时。 1944年6月6日(D日),来自12个国家的15.6万名士兵、1.1万架飞机、7千艘海军舰艇,横渡英吉利海峡,登陆法国诺曼底,等待他们的是希特勒用拒马、地雷、碉堡、火炮阵地精心打造的“大西洋壁垒”。无论对盟军还是对纳粹德国,这都是“最长的一天”:残酷、血腥而艰难,战斗惨烈程度前所未有…… 诺曼底登陆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海上登陆作战,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关键转折点:盟军从西线反攻欧洲大陆,使得战争的战略态势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最长的一天》正是“关于诺曼底登陆不可超越的叙事史”。作者科尼利厄斯瑞恩励精图治,用10年时间寻找D日幸存者,进行了3000多场访问后,终于写成了这部旷世巨著。它真实记录了诺曼底登陆的策划内幕和激战过程,描述了血腥海水和钢铁火焰构成的战争奇观,写下了双方普通士兵作为个人所遭遇的史诗般的命运,所经历的痛苦、迷狂和兄弟情谊…… 这是一部关于命运和以勇气改变命运的战争史诗。在这里,你能看到弱小个人面对黑暗和未知时的恐惧、慌张,能体会到命运的残忍、无常;而置身其间的人们,又如何鼓起勇气去坚持、去战斗,最终迎来属于自己的胜利和荣耀。它将战争深深嵌入你的生命经验之中,陪伴了千万读者度过生命中最为低沉和黯淡的时光。 即便是公开了大量的政府解密档案和相关人物回忆录的今天,这本书依然是关于诺曼底战役的最经典畅销的著作。因为,它讲述的不是军事史,而是人的故事。 第二卷《遥远的桥:1944市场花园行动》内容简介: 蒙哥马利元帅说:它取得了90%的成功。 但每一场战役,只有两种可能,不是成功,就是失败! 为了在1944年底前结束欧洲战场,诺曼底登陆成功之后,因连续胜利而踌躇满志的盟军决策层,动用5500余架运输机、2596架滑翔机、8000余架战斗及轰炸机,发起了人类战争史上规模空前的空降部队和地面装甲部队的联合攻势,将3.5万空降兵投放到德军阵地后方,去攻占那座横跨莱茵河的阿纳姆大桥…… 这就是代号“市场花园行动”的阿纳姆战役。它是“二战”中最大胆而又最具想象力的作战行动,却也是盟军在欧洲战场上所蒙受的唯一一次重大失败。盟军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伤亡人数高达诺曼底登陆的两倍。仅英国第一空降师10000名士兵当中,就有1400人阵亡,6000人被俘,只有2300人突围成功。 《遥远的桥》正是关于“市场花园行动”最权威的历史著作。作者科尼利厄斯瑞恩在身患绝症的情况下,倾余生之力,历时7年,采访1200多人,从浩瀚如海的日记、信件、报告等资料中,寻找历史的真实和细节,完整还原了这场最具戏剧性的战役从计划到失败的全过程。 这是惊心动魄的搏斗,这是让人的灵魂为之震颤的战争史诗。深入敌后、孤立无援的空降兵,所面对的残酷、绝望、悲痛,所表现出的悲怆英雄主义,通过瑞恩感人至深的文字得到淋漓尽致的书写。 这是战略的失败,这是执行的壮举,这是阿纳姆战役9个昼夜的历史。它将令人扼腕的悲惨败局,变成了后世永恒的记忆与教训。 这场伟大的战役不可能重演,而这本传世的经典也不可能重写。在远离战场硝烟的现代商业社会,《遥远的桥》依然是一本值得所有人反复回味,受用终生的好书。 第三卷《最后一役:1945柏林战役》内容简介: 这曾经是一段我们无法回顾的历史。 1945年4月16日,星期一,凌晨4点整。在德国首都东边不到38英里的地方,涨水的奥得河上方的夜空突然燃起了红色的火焰,让人目瞪口呆的炮兵掩护炮火立即发射出来,苏联人对希特勒第三帝国发动的最后进攻开始了。柏林,即将成为一座被炮火、妒火和欲火彻底焚毁的城市…… 柏林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上的一场终极恶战。这场战役,也是“二战”中最关键、最血腥的时刻之一,给柏林这座历史名城带来了毁灭性破坏。它不仅导致了纳粹这头利维坦式巨兽的垮台,也影响了未来几十年中国际政治局势的走向。 为了还原第三帝国崩溃的历史,科尼利厄斯瑞恩采访了2000多人,既有艾森豪威尔、蒙哥马利等英美将领,科涅夫、崔可夫等苏联元帅,也有戈特哈德海因里齐等德国将军,当然还有众多平民和士兵。他搜集、研究了大量资料,并在冷战高峰期深入莫斯科,查阅苏联未解密档案……最终,写出了这部“无一字无出处”的经典著作。 在《最后一役》中,一方面是波澜壮阔的战争场面,另一方面却是柏林平民尤其是女性所经受的梦魇般的厄运。与他的另外两本书一样,瑞恩深入到军事和政治层面的内核,探讨了生存这个更为直接的问题。正如作者所说,在这段黑暗岁月里,“吃饭比爱更重要,躲藏比战斗更有尊严,忍受比赢得胜利在军事上更正确”。对战争以及战争深渊中个体生存与命运的深刻书写,使得这本书成为“论述战争的最为不朽的著作之一”。 《最后一役》讲述的是平民和士兵的故事,是战争深渊中人的故事,是在残酷世界中人性黑暗和光辉的故事。这些故事值得我们世世代代铭记。
作者: 郭敬明著
出版社:春风文艺出版社,2006
简介: 所有的爱,所有的恨,所有大雨里潮湿的回忆,所有的香樟,所有的眼泪和拥抱,所有刻骨铭心的灼热年华,所有繁盛而离散的生命,都在那个夏至未曾到来的夏天,一起扑向盛大的死亡。 作为中国目前最有号召力的青春作家而言,郭敬明在本书中并没有继续延续《幻城》的华丽风格,也没延续《梦里花落知多少》里面的口语化情节激烈冲突的风格,尽管这两本书都创造了出版界的神话,发行量每本都突破了100万册。而是再一次大胆采用一种全新的叙事风格,第一次采用第三人称多角度叙述,多线多面展开整个故事,而不再是以前的单线条第一人称叙述。 故事开始于一个虚构的城市浅川,一个北方长满高大香樟的城市。几个年轻的人开始自己的高中生活,一切都似乎格外的平静和缓慢,带着夏日特有的让人昏昏欲睡的叙述情绪,仿佛夏日午后浓烈如同泼墨的阳光一样。故事就在这样的环境里开始。 而接下来,最为平凡的几个高中生开始有了各自的人生路程,陆之昂的母亲因为癌症去世,深刻地改变了他的性格,而傅小司因为参加津川美术大赛一举成名,成为全中国都小有名气的插画家。之后那些曾经在一起的年轻人因为毕业而分离,立夏和傅小司去北京继续念书,陆之昂去了日本,而七七去了上海。而从小孤独的遇见,放弃了自己在浅川的一段与青田的美好感情而单独去了北京,开始为实现自己的歌唱的梦想而努力。 从此个人的命运都有了千差万别,而一开始缓慢而安静的叙述被快节奏的变故所取代,成人世界的大门洞开,里面的世界一点一点地展现在他们面前。在傅小司的画集发行后,他红遍了全中国。而立夏成为了傅小司的助手,七七在上海因为一次陪朋友参加歌唱比赛而成为了歌手,在发完第一张唱片之后飞速成为全中国的青春偶像,而反倒一直为了唱歌而努力的遇见,却在北京辛苦地生活,但是她却依然没有放弃成为最好的歌手的梦想…… 正在每个人都对急速到来的世界冲撞得看不清未来的时候,他们并不知道之后的更大的逆境就要降临,也正是接着的种种事件,几乎完全逆转并摧毁了每个人的人生…… 香樟与香樟的故事,什么样?在一抬头一低头的罅隙里有人低声说了话。于是一切就变得很微妙。眼神有了温度手心有了潮湿。那些天空里匆忙盛开的夏天,阳光有了最繁盛的拔节。她从他身边匆忙地跑过,于是浮草开出了伶仃的花;他在她背后安静地等候,于是落日关上了沉重的门;他和他在四季里变得越来越沉默,过去的黄昏以及未曾来临的清晨。她和她在夏天里走得越来越缓慢,拉过的双手牵了没有拉过的双手。有些旋律其实从来没被歌唱过,有些火把从来没被点燃过。可是世界有了声响有了光。
作者: 郭敬明著
出版社:春风文艺出版社,2005
简介:《1995:2005夏至未至》作者作为中国目前最有号召力的青春作家而言,郭敬明在《1995:2005夏至未至》中并没有继续延续《幻城》的华丽风格,也没延续《梦里花落知多少》里面的口语化情节激烈冲突的风格,尽管这两本书都创造了出版界的神话,发行量每本都突破了100万册。而是再一次大胆采用一种全新的叙事风格,第一次采用第三人称多角度叙述,多线多面展开整个故事,而不再是以前的单线条第一人称叙述。 故事开始于一个虚构的城市浅川,一个北方长满高大香樟的城市。几个年轻的人开始自己的高中生活,一切都似乎格外的平静和缓慢,带着夏日特有的让人昏昏欲睡的叙述情绪,仿佛夏日午后浓烈如同泼墨的阳光一样。故事就在这样的环境里开始。 而接下来,最为平凡的几个高中生开始有了各自的人生路程,陆之昂的母亲因为癌症去世,深刻地改变了他的性格,而傅小司因为参加津川美术大赛一举成名,成为全中国都小有名气的插画家。之后那些曾经在一起的年轻人因为毕业而分离,立夏和傅小司去北京继续念书,陆之昂去了日本,而七七去了上海。而从小孤独的遇见,放弃了自己在浅川的一段与青田的美好感情而单独去了北京,开始为实现自己的歌唱的梦想而努力。 从此个人的命运都有了千差万别,而一开始缓慢而安静的叙述被快节奏的变故所取代,成人世界的大门洞开,里面的世界一点一点地展现在他们面前。在傅小司的画集发行后,他红遍了全中国。而立夏成为了傅小司的助手,七七在上海因为一次陪朋友参加歌唱比赛而成为了歌手,在发完第一张唱片之后飞速成为全中国的青春偶像,而反倒一直为了唱歌而努力的遇见,却在北京辛苦地生活,但是她却依然没有放弃成为最好的歌手的梦想…… 正在每个人都对急速到来的世界冲撞得看不清未来的时候,他们并不知道之后的更大的逆境就要降临,也正是接着的种种事件,几乎完全逆转并摧毁了每个人的人生。
作者: [美] 科尼利厄斯·瑞恩(Cornelius Ryan)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2015-9-1
简介:“二战史诗三部曲”包括《最长的一天:1944诺曼底登陆》《遥远的桥:1944市场花园行动》《最后一役:1945柏林战役》,是著名历史作家、战地记者科尼利厄斯·瑞恩在亲历二战后历时近30年创作完成的史诗级巨著,通过二战期间的三场决定性战役,生动再现了那些决定世界命运的伟大历史时刻。本书为第三卷《最后一役:1945柏林战役》。这曾经是一段我们无法回顾的历史。1945年4月16日,星期一,凌晨4点整。在德国首都东边不到38英里的地方,涨水的奥得河上方的夜空突然燃起了红色的火焰,让人目瞪口呆的炮兵掩护炮火立即发射出来,苏联人对希特勒第三帝国发动的最后进攻开始了。柏林,即将成为一座被炮火、妒火和欲火彻底焚毁的城市……柏林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上的一场终极恶战。这场战役,也是“二战”中最关键、最血腥的时刻之一,给柏林这座历史名城带来了毁灭性破坏。它不仅导致了纳粹这头利维坦式巨兽的垮台,也影响了未来几十年中国际政治局势的走向。为了还原第三帝国崩溃的历史,科尼利厄斯·瑞恩采访了2000多人,既有艾森豪威尔、蒙哥马利等英美将领,科涅夫、崔可夫等苏联元帅,也有戈特哈德·海因里齐等德国将军,当然还有众多平民和士兵。他搜集、研究了大量资料,并在冷战高峰期深入莫斯科,查阅苏联未解密档案……最终,写出了这部“无一字无出处”的经典著作。在《最后一役》中,一方面是波澜壮阔的战争场面,另一方面却是柏林平民尤其是女性所经受的梦魇般的厄运。与他的另外两本书一样,瑞恩深入到军事和政治层面的内核,探讨了生存这个更为直接的问题。正如作者所说,在这段黑暗岁月里,“吃饭比爱更重要,躲藏比战斗更有尊严,忍受比赢得胜利在军事上更正确”。对战争以及战争深渊中个体生存与命运的深刻书写,使得这本书成为“论述战争的最为不朽的著作之一”。《最后一役》讲述的是平民和士兵的故事,是战争深渊中人的故事,是在残酷世界中人性黑暗和光辉的故事。这些故事值得我们世世代代铭记。
简介: 克里斯?麦克纳布编著的《二战数据3:党卫队(1923-1945)》讲述了党 卫队从希特勒的私人保镖发展成为百万之众的庞大组织的历史过程。恐怖 是最好的政治武器,残酷令人肃然起敬。人们可能不喜欢我们,但我们不 寻求他们的爱戴,只需要他们保持恐惧。大多数人联想到党卫队首先就会 想到海因里希?希姆莱,但在这个声名狼藉的组织里面,海因里希?希姆 莱并不是缔造者。本手册对党卫队的各关键组成部分进行了分解,例如警 察系统、安全机构、武装党卫队、外籍党卫队、特别行动队等,内容涵盖 党卫队生活的方方面面,从一般党卫队(Allgemeine-ss)的早期组织结构 到党卫队的武装力量一一武装党卫队(waffen-ss)的发展。读者能够了解 到党卫队的部门和地区指挥部的运作方式;武装党卫队在战争期间如何招 募新兵以及如何训练培养;特别行动队的组织结构和运作;警察系统的复 杂构成,如刑事警察(Kripo)、治安警察(Orpo)和盖世太保(Gestap0 )等;党卫队各类集中营的运行方式和统计数据…… 《二战数据(附光盘Ⅲ党卫队1923-1945)》使用了数百幅易于理解的地 图、曲线图、表格、图表,对于研究20世纪横行欧洲的最臭名昭著的组织 提供了大量的宝贵数据资料。
The Forgotten Catastrophe:The First World War
作者: 张钊,田园编著
出版社: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
简介:这是一本好看的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进程及战争文化的历史书。说它好看,是因为: 1、充满细节。细节是历史中最动人的因素。历史的进程往往就被一些偶然或必然的细节牵动着、制约着,滚滚向前。 2、语言饶有兴味,富有张力。在作者笔下,错综复杂的战争进程被写得有条不紊、趣味横生,仿佛在讲述一个个动人心弦的紧张故事。 3、内容蕴含丰富。纵览一战进程,从导火索萨拉热窝刺杀案到凡尔登、索姆河、马恩河会战,直至演变成一场席卷全球的战争,最后到战争结束《凡尔赛和约》的签订,场面十分宏大;涉及一战主要将领,从兴登堡、鲁登道夫、法尔肯海因到霞飞、黑格、贝当、福煦、潘兴,他们个个鲜活,跃然纸上:对一战的特点堑壕战、沾滞性、无限制等也有所概括;还记录了坦克、机枪、飞机、潜艇等兵器在一战中的具体应用及他们的命运。 4、收集了一战中有代表性的图片,图文互证,再现一战情景,让人怵目惊心。 如果您是历史文化爱好者,如果您热爱军事,如果您衷情于兵器,本书都会带给您阅读的快感与享受。
20世纪外国文学史.第五卷,1970年至2000年的外国文学
作者: 吴元迈主编;钱善行,冯植生卷主编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凤凰出版社,2004
简介: 概论 70年代以后各国文学的丰富多彩,总起来说,恰恰在于它的多元化状态,在于一批极有天赋,然而有着不同年龄和学识,不同文化背景、思想内涵和表现形式以及不同成就和影响的文人的集合,使一切思想、主义、流派都要在这个时代展现,所有卓尔不群的大家都要分享这方文学胜地的一角秀色。 首先是在欧洲,因为它拥有众多的文学大国和优秀作家。这30年间,获诺贝尔文学奖的31名作家中,欧洲便有19位,占了近三分之二,可谓人才辈出。虽然欧洲各国的情况不同,文学面貌各异,甚或大相径庭,但它们在新时期、新形势下表现出的活力、创新和多元化倾向却十分相似。 七八十年代,苏联的社会主义文学取得了新进展,具有一股鲜活的生命力,各种题材、风格的作品大量涌现。同时,也涌现出众多驰名国内外的作家、诗人和戏剧家。 1985年苏联开始改革,提出“社会进一步民主化”和“扩大公开性”的口号。1986年,苏联第八次作家代表大会在“民主化”和“公开性”原则下召开,会议气氛紧张,争论激烈,作家间的矛盾和分歧公开化。1987年,回归文学的“反思”冰山突现水面,直至1989年,反思和回归的热潮势头不改,大量被禁作品开禁,一时间洛阳纸贵,文学杂志订数猛增。这一年,主导苏联文坛长达半个多世纪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从作协章程中删除。1990年成为“索尔仁尼琴年”,各杂志纷纷抢登他的被禁作品。 1991年,风云突变,苏联党政高层领导斗争加剧,各种矛盾公开化,最终导致存在七十余年的社会主义苏联解体,苏联文学终成历史。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作家由于多年来的积怨和不同政见被分成对垒的两军,口诛笔伐,俄罗斯文学迎来了寒冷的冬天。几年后,文学界的这场恶战始趋平息,各种作品百无禁忌、良莠不齐,纷纷破土而出。这些年,老作家们接连谢世,尚存者已显得有些力不从心,而那些40年代前后出生的作家逐渐成为文学中坚,一批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中青年作家则脱颖而出,给俄罗斯文学平添一抹春色。但是,俄罗斯文学欲现昔日的辉煌,恐怕还得“蓄芳待来年”。 东欧(现称中欧和东南欧)诸国与苏联情况基本相似。在波兰,哥穆尔卡任第一书记的两个五年计划(1961—1970)期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1970年底格但斯克等沿海城市工人罢工。70年代后期国家经济恶化,全国发生罢工浪潮,团结工会应运而生。1981年雅鲁泽尔斯基当选为党中央第一书记,同年12月波兰宣布进入战时状态,所有文艺团体被取消,所有出版机构被查封,文学刊物停刊,一些作家移居国外。1983年7月战时状态结束,1989年12月29日波兰人民共和国改国名为波兰共和国。 诗歌在波兰文学中占有特殊地位,尤其是诗人米沃什和女诗人希姆博尔斯卡获诺贝尔文学奖,更增添了波兰当代抒情诗的分量。除了这两位,享有盛誉的老一代诗人还有赫伯特和鲁热维奇,以及40年代出生的巴兰恰克和李普斯卡,青年一代则有奥哈拉派的希维特利茨基和波德夏德沃,古典化派的迪斯基和凯拉尔,先锋派的索斯诺夫斯基。几代诗人的诗歌特色、艺术形式和美学追求不尽相同,显示出波兰诗歌多元化的发展倾向。 匈牙利于1968年开始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导致国内政治生活的重大变化。1989年10月8日,社会主义工人党代表大会上该党终止工作,成立匈牙利社会党。同月,国会修改宪法,规定国家实行多党制,改匈牙利人民共和国为匈牙利共和国。文学创作在七八十年代除了现实主义作家外,也出现了以沙布·玛克托、曼蒂·伊万为代表的“新月派”作家和以山陀·弗伦茨、弗耶什·安德烈为代表的“更新代”作家。 捷克斯洛伐克1968年的“布拉格之春”,导致苏联出兵,领导人杜布切克被捕;昆德拉等作家被开除出党,流亡国外;哈韦尔等被监禁;大批作家遭流放;由塞弗尔特任主席的作家协会被解散。1969年胡萨克任捷共中央总书记,1987年他辞去总书记职务,只任总统;1989年又辞去总统职务,同年捷联邦会议两院选举杜布切克为联邦议会主席,剧作家哈韦尔任总统。1993年元旦,捷克斯洛伐克分为两个独立国家:捷克和斯洛伐克。这一时期捷克斯洛伐克文学上最负盛名的是198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诗人塞弗尔特和流亡国外、已入法国籍的作家米兰·昆德拉。 在法国,1959年至1963年国民经济高速增长,但工业的过度发展也激化了社会矛盾,社会不满情绪在1968年的“五月风暴”中暴露无遗。这次事件震撼了法国,创造了新的意识形态氛围,并导致1969年戴高乐退出政坛,结束了一个时代。因受语言学、符号学和心理分析学影响,彻底抛弃现实主义而盛极一时的新新小说派开始衰退,主将索莱尔斯于1980年与《如实》杂志彻底分道扬镳,法国文学进入一个没有中心、没有旗帜、没有流派的多元化时代,文学的通俗化趋向不可阻挡。 原为新小说派元老的西蒙,在法国文坛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并于1985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他那匠心独运、“将诗人和画家的创作力与对时间的深刻意识结合在一起”的创作思想和风格,无疑使他成为这一时期自成一格的文学大师。1996年去世的杜拉斯,擅写日常生活,但她摈弃原先以情节取胜的传统方法,把故事写得扑朔迷离,人物的内心世界刻画得细腻感人。一部以少年时代初恋为背景的小说《情人》,缠绵悱恻,充满异国情调。同样拒绝传统的勒克莱齐奥,他的作品中无论是荒漠大海的神秘冒险,还是节奏疯狂的都市生活,细腻无序的描写总是与荒诞、寓意性的概括相依相融,传达出作者强烈的主观感受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图尼埃大器晚成,43岁时才发表处女作,但即获大奖,第二部作品《桤木王》又获龚古尔奖,确立了在法国文坛的地位。其作品想像丰富,荒诞离奇又充满象征,但它不同于通俗的科学幻想小说。莫迪亚诺的作品虚实相间,结构紧凑,语言明快。通过回忆与想像,以表现生活的不安定和潜伏的危险。 战后英国,其殖民帝国土崩瓦解,殖民地纷纷独立。1982年英军远征马尔维纳斯群岛,而1997年英国最后一个殖民地香港回归中国,最终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史。但“英语世界”的出现,使英语文学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一个强大的话语体系。许多用英语写作的英联邦作家移民英国,亦给英国文学增添了绚丽的篇章。 这30年,英国文学前有卡内蒂(用德语写作)和戈尔丁获诺贝尔文学奖,后有出生于特立尼达与多巴哥的“后殖民”作家奈保尔再摘桂冠。这30年,英国文学既有老作家莱辛、戈尔丁、斯帕克、福尔斯宝刀不老、笔耕不辍,又有马丁·艾米斯、麦克尤恩、巴恩斯等中青年作家脱颖而出,日臻成熟;也有布鲁克纳、拜厄特、德拉布尔等女作家巾帼不让须眉,还有号称“移民三雄”的奈保尔、拉什迪、石黑一雄之崛起,蜚声国际文坛。这30年,英国诗坛异彩纷呈,新人辈出,多元化的开放格局造就了又一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爱尔兰的西默斯·希尼。希尼的诗具有鲜明的民族背景和地方特色。品特的戏剧也成就斐然,1996年被授予终身成就奖,其戏剧作品语言幽默洗练,善用荒诞和比喻,富有象征意义。 德国在战后分裂成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一道柏林墙将一个民族分为东西两个阵营,走着截然不同的发展道路。1989年11月9日,柏林墙拆除,1990年两德统一,长达四十年的分裂历史终结。民主德国曾拥有三位一流作家,一位是女作家克丽斯塔·沃尔夫,她的《卡珊德拉》和《美狄亚》成功地运用丰富的艺术手段,集神话、象征、荒诞、梦幻于一体,将真实材料与文学虚构及主观评述有机结合,表达她对人类命运的忧虑;一位是剧作家海纳·米勒,他借助历史、神话和传说,并对戏剧表现形式进行创新,怪诞奇崛中显露出本人的悲剧史观和对历史与现实的批判;另一位是诗人布劳恩,他的创作简洁、冷静、客观,富于哲理,表现出对变革的渴望和对美好社会的追求。 联邦德国有两位作家海因利希·伯尔和君特·格拉斯获诺贝尔文学奖。伯尔“凭借他对时代的广阔视野,结合典型化的灵敏技巧,对复兴德国文学作出了贡献”;格拉斯“以他嬉戏般的黑色寓言描绘了被遗忘的历史面貌”。而以心理分析和细节描写著称的马丁·瓦尔泽,模糊了高雅文学和通俗文学界线的居斯金德,专写家庭生活、表现人的生存状态的女作家沃曼,通过荒诞手法表现现代人失落感的剧作家博托·施特劳斯等,都是当今德国文学的佼佼者。 奥地利1938年被纳粹德国吞并,后作为纳粹德国的一部分参加侵略战争。1955年,美、英、法、苏四方占领国同奥地利在维也纳签订条约,并于同年10月撤出占领军,接着奥国民议会宣布奥地利永久中立。文学上,奥地利属德语文学,约翰内斯·马梅尔与德国的海因茨·康萨利克同为当代德语文学中最负盛名的大众文学作家。托马斯·伯恩哈德和彼得·汉德克则是战后奥地利最重要的作家。前者主要写小说,主题常为疾病、灾难、死亡、绝望和沉沦;后者主要写剧本,创作完全违背传统戏剧,是一种没有情节、对白、场景、道具的“说话剧”。 瑞士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保持中立,战后政局相对稳定,国民经济持续增长,人均年收入居世界前列。文学创作分德语地区和法语地区,而用德语写作的作家更为著名,其中迪伦马特和弗里施成就最大,均为戏剧家和小说家。前者的戏剧立意鲜明,荒诞离奇而富哲理,情节完整而语言幽默;后者的剧作大多表现他对世界的悲观看法,并有极强的喻意性;小说多表现现代社会中人的异化和个性自我认同的困难。 意大利从战后至60年代初,经济发展较快,但后来通货膨胀和经济停滞使它陷于困境。70年代后,实行严厉的经济紧缩政策,国民生产总值开始缓慢回升。80年代初又一次爆发的经济危机持续了三年多,高失业率激发了社会矛盾,恐怖活动猖獗,政府换班频仍,民众心理空前脆弱。文学失去了昔日新潮迭涌、流派更替的局面,一片凋零,70年代后始恢复元气,被先锋派否定的现实主义有所振兴,实验主义继续发展,风格独具的作品时时出现,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两次被意大利作家——蒙塔莱和达里奥·福摘取。前者的诗歌表达人的内心世界之细微感情,现代人那孤凄、哀婉、怨怼的情感隐逸于诗的艺术意象之中;后者集编剧、导演、演员、舞美设计于一身,发挥假面喜剧即兴表演的特长,兼收欧美现代派戏剧的各种表现手法,创造出独特的现代讽刺喜剧。埃科是位文艺批评家,也是位文学家,将自己对中世纪文化的研究成果融于结构繁复、情节曲折离奇的小说中。卡尔维诺在其寓言式小说中融现实、幻想、哲理为一体,凝重荒诞的哲理性内容和观念糅合在寓言故事所特有的神秘朦胧的美感之中。莫拉维亚遵循写实主义传统,以他那敏锐的观察力和精细入微的心理描写,力图揭示异化社会不同时期的特点和人们精神上的危机。 西班牙因佛朗哥的独裁统治而长期闭关自守。1975年佛朗哥去世,西班牙历史翻开新的一页。自80年代起,西班牙经济高速增长,文学也蓬勃发展。阿莱克桑德雷和塞拉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前者继承西班牙抒情诗传统和现代派手法,对人生、爱情和当今社会的境况作了深刻探求和描述;后者的小说多围绕死亡主题展开,“以富有节制的同情”和充满悲剧色彩的叙事“勾画了孤独无助者令人心颤的形象”。 . 葡萄牙的情况与西班牙有些相似,独裁者萨拉查在葡统治长达37年,1970年病逝,1974年一些中下级军官发动军事政变,推翻法西斯政权。但直到1986年苏亚雷斯当选总统,葡萄牙近六十年才有了第一位文人总统。同样,葡萄牙这时有了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萨拉马戈,他是位关心世界命运的作家,作品新颖独特,充满隐喻和暗示,“通过由想像、同情和讽刺所维系的寓言故事,不断使我们对虚幻的现实有所了解”。 北欧的丹麦、瑞典、挪威、冰岛和芬兰,在60年代经济发展较快,但70年代随着经济危机和失业人数增加,各国经济发展趋于不平衡。瑞典经济发达,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居世界前列,教育高度普及,以现代福利国家著称。挪威的石油出口为其带来巨额利润。丹麦女作家索若普为丹麦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以写妇女的日常生活著称。瑞典1974年有两位作家雍松和马丁逊同获诺贝尔文学奖,但都在70年代去世。目前重要的作家为诗人古斯塔夫松和女小说家埃克曼。冰岛当前最受欢迎的作家为描写渔民生活、反映冰岛巨变的卡拉松和描绘一个充满欢笑和痛苦的世界的古德蒙德松。芬兰的阿尔波·鲁特为芬兰著名工人作家,以写赫尔辛基工人生活著称。 希腊有着古老的历史和文化。1946年爆发内战,1949年希共在内战中失败,大资产阶级掌权,实行白色恐怖。1967年军人发动政变,建立独裁政府。1973年废黜国王,确立共和制,1974年军政府垮台。1981年议会选举,由泛希腊社会主义运动执政,并进行了一些社会改革。1979年诗人埃里蒂斯因“从源远流长的希腊传统中汲取营养,以强烈的感情和敏锐的智力显示了现代人为争取自由、从事创造性活动而进行的斗争”获诺贝尔文学奖。 70年代后,亚洲各国经济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和繁荣,但地区冲突和民族矛盾不断:两伊战争,苏联入侵阿富汗,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美伊战争,中东战争,印巴冲突,巴以冲突,印尼和菲律宾的民族冲突……影响着亚洲地区的安宁,但总的趋势仍是和平与发展。与此同时,各国的文学也有新的发展,新的成就。 日本文学在七八十年代错综复杂的社会思潮和文学思潮影响下,出现了许多文学派别,如“透明族”、“作为人派”和“内向派”等。这些文学派别的出现,一方面打破了日本文学的旧传统;另一方面由于作家的反常心理和对现实的不满,他们的作品中弥漫着种种迷惘、失落、空虚和颓废情绪。到90年代,这些风行一时的派别渐渐风流云散,呈现出多样化和多元化的态势。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大江健三郎,在接受萨特存在主义哲学和运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同时,将自己的美学观和政治观融入日本传统美学中,“在荒诞的故事叙述里蕴藏诗意的抒情,对人类危机进行深刻的思考”,开创了另一番天地。 印度文学自50年代起盛行的区域文学流派长盛不衰,一直延续至七八十年代。作家们以边缘小村落为依托,以现实主义手法描写那里的政治、社会、经济、文化,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90年代后,一批用英语写作的中青年作家,如阿鲁·乔希、维克拉姆·赛德、乌帕马尼亚·查特吉和女作家阿妮塔·德赛、帕拉蒂·穆克吉等脱颖而出,他们的作品集荒诞与现实于一身,将富有特色的印度文化传播至世界。 以色列自1948年建国后,大批犹太作家从世界各地聚集到此,共同创造了以色列文学的繁荣。五六十年代以色列文学的领军人物是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阿格农,他“从犹太人民的生活汲取主题”,创造出“深刻而具特色的叙事艺术”。60年代至90年代“大屠杀文学”的代表人物为阿佩费尔德,他的《为每桩罪恶》和《不朽的巴特法斯》为这一流派的代表作;而奥兹则是“新浪潮文学”的代表人物,主张以色列与巴基斯坦和平共处,共同发展。 非洲各国均属发展中国家,经济相对不发达,政局动荡;文学创作水平参差不齐,用阿拉伯语、法语和英语创作的国家和地区,水平相对较高。埃及是文明古国,1953年废除君主制,成立共和国。1967年中东战争,以色列占领西奈半岛。1978年,埃及通过谈判收回西奈半岛。1981年萨达特遭暗杀,穆巴拉克当选总统至今。他执政后,坚决镇压国内极端势力,继续对外开放,吸引外资,注意改善人民生活。1988年,小说家马哈福兹因“开创了全人类都能欣赏的阿拉伯语言叙述艺术”而获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作品继承阿拉伯文学传统,又吸收和运用象征、隐喻、荒诞、非理性等现代手法,丰富小说的表现力。 尼日利亚原为英国殖民地,1960年宣布独立。独立后,历史遗留的地区和部落矛盾日趋尖锐,政局不稳,军事政变不断,至1985年共有六次大的政变,70年代成为非洲最大的产油国。1986年,剧作家兼诗人、小说家的索因卡,因“以广阔的文化视野和诗情横溢的联想影响当代戏剧”而获诺贝尔文学奖。他将西方现代戏剧艺术与约鲁巴传统艺术相结合,对发展非洲民族戏剧作出了重大贡献。 南非1961年退出英联邦,成立南非共和国,是非洲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国家。但南非当局长期以来推行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政策,黑人领袖曼德拉被判终身监禁,直至国大党在大选中获胜。1991年,白人女作家戈迪默获诺贝尔文学奖。 澳大利亚在战后鼓励英国和欧洲人移民,1966年对移民政策进行修改,允许亚洲人移民定居,至80年代后移民人数激增,使澳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同时亦滋生丰富的物质生活和人的意识危机的矛盾。1973年小说家怀特因“以史诗般的气概和刻画人物心理的叙述艺术,把一个新的大陆介绍到文学领域中来”而获诺贝尔文学奖。一部《风暴眼》集中体现了他的创作思想和现实主义的叙事手法,写出了当代澳大利亚人的自私、冷漠、苦闷和迷茫。彼得·凯里是“新小说派”的代表人物,他的长篇小说《奥斯卡和露辛达》是受到赞誉最多的作品,而伊丽莎白·乔利是女作家中的佼佼者,她发表的许多表现女性问题的作品具有独特而强烈的艺术效果。 战后加拿大经济迅速发展,70年代以来魁北克省独立运动曾多次造成国内政治危机,1982年以《宪法法案》替代《英属北美法》,并确定法语和英语同为加拿大国语。加拿大民族文学在欧洲文学和美国文学的影响下逐渐走向成熟。加拿大英语文学的代表人物是女作家阿特伍德,其长篇小说《使女的故事》描写一个令人不寒而栗的荒诞世界,被认为是女权主义的代表作。她的诗歌一反传统诗的形式,以出人意料的意象,不带感情色彩的风格,表达对妇女生存状况的关注。迈克尔·翁达杰的作品带有鲜明的多元化特色,一部《英国病人》轰动国际文坛,被认为是“反殖民小说的经典之作”。法语文学作家安娜·埃贝尔以《卡穆拉斯卡》被称为“当代最优秀的魁北克小说家”。 美国在60年代由于卷入印度支那战争,并将越战升级,导致经济衰退。1969年上台的尼克松,1974年因水门事件被迫辞职,美国爆发战后最严重的经济危机。1975年福特政府正式宣布侵越战争结束,但美苏两国军备竞赛越演越烈。1991年底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布什和克林顿政府一面试图加强地区间经济合作,一面充当“世界警察”角色,参加海湾战争,长期从各方面制裁伊拉克,在科索沃问题上干涉别国内政,大肆轰炸南斯拉夫。 这30年,美国文学如同它的政治经济一样变化很大。索尔·贝娄和辛格获诺贝尔文学奖,加上马拉默德和菲利普·罗思,使美国文学拥有四位犹太裔现实主义大作家。他们的构思、笔法、风格、哲理思辩各不相同,但都将细致描写与象征、荒诞、寓意性的概括相交融,创造出新的语境,来表现美国的社会现实和犹太人的生存与命运,传达出作者强烈的主观感受和对现实的悲剧性理解。 同样,厄普代克也以描写细腻和现象主义方法见长,在他创作中占主要地位的“兔子系列”,花费40年时间描写了不同时期的中产阶级人物兔子哈利·安斯特朗姆的经历和命运,反映出近半个世纪来美国社会的变迁。常以暴力和爱情为创作主题的女作家欧茨,在传统的现实主义基础上兼容意识流、魔幻现实主义、象征主义、神秘主义等手法,表现了美国现代社会的复杂生活。卡弗和贝迪描写平凡生活的细节,塑造各具特色的小人物形象,揭示世界和人生的荒诞,成为“简约派”的代表人物。 变化迅速的美国生活,促使一些作家用更新颖的手法来反映现实。巴思的作品充分体现了他丰富的想像力和实验精神;冯内古特发展了60年代海勒式的“黑色幽默”,融科学幻想为一体,对美国社会进行漫画式的嘲讽和揭露;多克托罗对历史和历史人物进行虚构和编织,用匪夷所思的情节来怀疑美国社会繁荣安定的真实性。品钦在“黑色幽默”的基础上,以各种艰深的现代科学、杂乱无章的内容和晦涩难懂的语言来营造当代社会令人窒息的梦魇般气氛。 这30年,美国文学亮点中的亮点,是黑人文学的崛起并融入美国的主体文学。哈里的《根》、艾丽斯·沃克的《紫颜色》、伊什梅尔·里德的《物神》、怀特曼的《隐匿地》以及桂冠诗人丽塔·多弗,剧作家奥古斯特·威尔逊等,都以他们出色的作品和非凡的才能让人刮目相看。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199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更为美国文学增添了一抹亮色,而1987年俄罗斯侨民诗人布罗茨基获诺贝尔文学奖,则多多少少让俄罗斯感到几分沮丧和无奈。 60年代西班牙语美洲文学曾发生震惊世界的“文学爆炸”,造就了一批蜚声世界的作家,魔幻现实主义、心理现实主义、结构现实主义、社会现实主义等流派纷呈。70年代以后文坛继续火爆,但进入80年代后,随着聂鲁达、阿斯图里亚斯、卡彭铁尔、科塔萨尔、博尔赫斯、鲁尔福、纪廉等一批文学大家凋谢,文坛显得静寂许多,到了90年代才又奇迹般复苏,新老作家开始新一轮冲刺。智利的巴勃罗·聂鲁达、哥伦比亚的加西亚·马尔克斯和墨西哥的奥克塔维奥·帕斯分别获诺贝尔文学奖,他们的获奖既是西班牙语美洲文学的骄傲,亦给诺贝尔文学奖本身增添了荣光。而阿根廷的博尔赫斯虽未获此奖,但其声名并不在他们之下。他的散文和短篇小说清冽、明丽、灵动、精致,令人神醉情驰。在富恩特斯笔下,现实主义又重放异彩,历史和幻想在作品中交融、升华,组成一首深沉悠远的命运交响曲。擅长结构现实主义的巴尔加斯·略萨,个人情爱和社会重大政治问题在他的作品中交相辉映。卡夫雷拉·因方特注重文学语言的探索与革新,浪漫主义的爱情悲剧被他注入了独特的古巴音乐舞蹈成分。 文学爆炸后,拉美一些青年作家脱颖而出。智利的伊莎贝尔·阿连德以一部充满魔幻的《幽灵之家》演绎了一个国家风云变幻的历史;她的同胞埃德华兹1999年获塞万提斯奖,成为该奖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得主;墨西哥的劳拉·埃斯基韦尔的《沸腾》让读者再次领略魔幻现实主义的魔力;阿根廷的普伊格的《蜘蛛女之吻》重新回到情节,并在小说的叙事结构中融入影视手段;多产的波塞在《天堂之狗》中用艰深而高品位的文字展示落后的文明与文明的落后。 巴西受葡萄牙殖民统治长达三百余年。1964年军人发动政变,建立军人政权,三届政府均实行独裁统治。1979年文人政府掌权,实行大赦,改革经济,逐渐使巴西经济实力居拉美首位。特雷维桑为巴西最著名的短篇小说家,其作品短小凝练,意韵深刻。特莱斯为巴西最负盛名的女作家,文笔细腻流畅,揭露社会风气的败坏和道德的沦丧。卡布拉尔是战后巴西诗坛声望最高的诗人,具岩石般冷峻的抒情色彩。而维里西莫则是当今巴西最知名的专栏作家。 位于东加勒比海小安的列斯群岛上的一个小点——圣卢西亚,面积616平方公里,人口不足十三万,其中黑人占九成,原为英国殖民地,1979年始获独立,经济以香蕉种植业为主。如今小小的岛国,因它的子民沃尔科特获1992年诺贝尔文学奖而闻名遐迩。瑞典文学院称他的叙事长诗《奥梅罗斯》是“一部恢宏的加勒比史诗”,称他的大量诗作“散发出光和热,并深具历史眼光,是多元文化作用下的产物”。 20世纪末的世界文学乃至文化已显现出多元化和通俗化走向,这种走向也许还将对21世纪的世界文学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
作者: (法)让·保罗·萨罗米(Jean-Pual Salome)导演;(法)苏菲·玛索(Sophie Marceau),(法)玛丽·吉莲(Marie Gillan)主演
出版社:广东音像出版社,2008
简介: 《超级女特工》讲述诺曼底登陆前夕,在一次战役中失去了丈夫的路易丝前往伦敦丘吉尔特别行动局(SOE)报到,她将执行一次特别的任务。一名英国地质学家为诺曼底登陆考察地形时误陷德军医院,为营救地质学家、防止情报走漏,行动小组负责人皮埃尔,招募了几名年轻貌美的女子组成了特别行动小组。她们中的珍妮原为妓女,她因杀人而被判死刑;苏西是一个轻浮的舞女,她曾与德国纳粹党军官海因德克订下婚约;卡莱是一名天主教徒,也是一名非常出色的爆破专家。玛雅则是潜伏在德方医院的特工。在皮埃尔的掩护下,五名女特工潜入敌军要害。在她们各施绝技、成功地将英国地质学家救出之后,杀死纳粹军官海因德克、防止情报走漏又成了这个敌后特工队的最新使命。然而,经历了出生入死的她们,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刺杀行动的不归路…… 演员简介: 苏菲·玛索:1980年, 14岁的苏菲正在勤工俭学,朋友告诉她:法国导演克劳德-比诺多(Claude Pinoteau)准备拍摄一部青春影片《第一次接触》(又译《初吻》,“La Boum”),需要一位新面孔的女孩。苏菲带着对电影这一“新生事物”的好感,前往面试,没想被导演一眼相中,选为女主角。苏菲的青春魅力风靡了全法国,一举成为法国影坛一颗亮丽的新星。1982年,在处女作获得巨大成功后,苏菲又主演了其续集《再一次接触》(又译《青春的疑惑》,“La Boum 2”),此片推出后依然十分轰动,为她赢得了法国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奖和恺撒奖“最有希望新人奖”,确立了她在法国影坛玉女偶像的地位,并与高蒙(Gaumont)电影公司签订了100万法郎的电影合约。1984年,苏菲与法国影帝杰拉尔德-德帕迪约(Getard Depardieu)和法国影后凯瑟琳-德勒芙(Catherine Deneuve)合作拍摄了浪漫电影《萨卡纳要塞》(“Fort Saganne”),第二年,她又与德帕迪约合演了《警察的故事》(“Police”)。1985年,苏菲-玛索受波兰著名导演安德烈-祖拉夫斯基(Andrzej Zulawski)之邀主演《狂野的爱》(“L' Amour braque”)。出于对安德烈的敬重,苏菲与横加干涉的高蒙公司闹翻了,赔偿100万法郎买回了合约。此剧成为她演艺生涯及个人生活的重大转折点,她从此摆脱了青春玉女的局限。之后苏菲开始尝试各种不同类型的角色,先后拍摄了《心动的感觉》(“L'etudiante”,1988年)、《雪琳娘》(“Chouans”,1988年)、《我的夜晚比你的白天更美》(“Mes nuits sont plus belles que vos jours”,1989年)《来自巴黎的女孩》(“Pacific Palisades”,1990年)、《蓝色乐章》(“La Note bleue”,1991年)等片,其中:《我的夜晚比你的白天更美》和《蓝色乐章》是苏菲与男朋友安德烈的二次合作。这些影片的拍摄,苏菲的演技逐渐得到发挥,逐渐成为一个妩媚性感的女人,她对各种角色的倾心诠释,使法国人看到了一个成熟的、光芒四射的苏菲。 玛丽·吉莲:1991年,年仅16岁的吉莲参加了琼-杰奎斯·安诺德执导的影片《情人》的女主角试镜,虽然此片最终没有选定吉莲作为影片的女主角,但此片的选角人把吉莲的试镜片断拿给了导演热拉尔·娄杰尔(Gérard Lauzier),他立即被吉莲的修长身材和自然亲切的笑容所吸引,邀请她出演影片《我的爸爸是英雄》中的女主角,饰演大名鼎鼎的法国男星杰拉尔·德帕迪约的女儿。吉莲因在片中年轻俏皮的表演,获当年凯撒奖最有前途女新人奖提名。1992年,吉莲因成功饰演影片《玛丽》中未婚怀孕的年轻少女而荣获巴黎影展最佳女演员奖,这也是她到目前为止参与拍摄的唯一一部比利时影片。1993年,拍完电视电影《海边男人》后,吉莲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演技,在布鲁塞尔马戏学校学习了4个月的演唱、舞蹈、话剧,甚至杂技。1995年,吉莲与法国著名导演贝特郎·塔维尼埃合作拍摄了《诱饵》,在片中她扮演一个伙同男友、利用自己的美貌勒索钱财的18岁少女娜塔莉,这个无辜而又天真、让人心疼又心寒的少女深深打动了观众,使吉莲的表演天分终于得到了大家的肯定,尤其是导演贝特朗本人,他曾经一度他认为吉莲的面孔太过乖巧高雅,并不符合娜塔莉亦正亦邪的形象,然而事实证明他的选择是正确的,《诱饵》一片最终不仅荣获了第45届柏林电影节金熊奖,也使玛丽·吉莲获得法国新进女演员奖(Prix Romy Schneider)以及凯撒奖最有前途女新人奖的提名。此时,年轻的玛丽·吉莲虽然尚未获得比较大的奖项,但这丝毫不影响她成为法国影坛备受注目的新晋女演员,使她有机会与丹尼尔?奥图、艾曼纽?贝阿等大牌明星合作拍片,并凭借1997年的古装片《复仇雄心》获得凯撒奖最佳女主角提名。此后,玛丽?吉莲以脱俗可人的形象,结合了纯真与成熟的气质,日趋成熟的演技,一直活跃于法国影坛,先后主演了《后宫的规条》、《安全通行证》、《不赞成不反对》、《情狱》,以及2008年的《幕后女英雄》等法国名片,均获得普遍好评。 此商品有两版印刷封面,随机发货!
作者: (德)康德著;蓝公武译
简介:《纯粹理性批判》译者的话:中国的学界往往不缺乏学问家与现实批判者,却罕有思想批判家。象德国学界的康德,即使在法国革命风暴席卷整个欧洲大陆时,还能够沉下心,一意孤行地作思想与理性的批判。要知道,法国大革命主张的自由、民主、平等……,其思想理论根基最终却是由德国思想家不可动摇地奠定下的。相比之下,我们呼吁民主与科学一个多世纪,却至今未能做到在思想理论上为其奠定不可动摇的根基。这不仅令我们迟迟难以认清与体认民主与科学的真精神,而且还在相当程度上遮蔽与偏狭了我们的学界与思想界的眼光。“所以,我们至今仍有研究康德的必要,而研究康德,就首须研究他的主要代表作《纯粹理性批判》以及《未来形而上学导论》。可是,由于它们的思想艰深,名相纷繁,……往往令初学者望而却步。德国学者海因里希·纳特克(Heinrich Ratke)的《康德〈纯粹理性批判〉辞典》正是为了帮助初学者克服上述的困难而编写的。(不过,据我的体会,即便是康德研究学者乃至专家仍有必要在身边备有这部著作,以作为辞典手册随时查阅。)正如辞典第二版(1972)出版者的前言所说:“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自其问世以来,对它的研读就无可争议地属于哲学研究的基础。这部辞典自第一版(1929)以来,无论是在学院授课当中,作为批判哲学首要著作的系统入门指导书,还是在自修当中作为可靠的参考书,它都经受住了考验。” 鉴于上述,我认为,翻译出版德国学者纳特克的《康德〈纯粹理性批判〉辞典》对于中国学界、思想界、以及大学中的哲学教学、一般的自修哲学者都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出版社: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
简介: 首先,我向将我的“指纹”论著译成外文的翻译家们致谢。在这些译文中,只有一本是受希腊政府委托办理的,即第一次出版的全文。许多其他的翻译都是第一版本的简化版本。 俄文译文,这是在我事先不知道的情况下进行的,它几乎没有被简化,相反还包括有彼得堡大学刑法教授撰写的评语。评语是否符合实际,我无法判断,因为我不懂俄文。 还有,在德国也出版了一个简化版本。第三版作为指纹体系与实践的概论。目前,正在打官司的这一版本,被放弃了图解说明和很多细节问题。 后来的第十版(各1000件)都与第三版相同。 从现在开始的第十四版(第三次增订的),对各种问题都作了详细的论述,正如在第一、二版所做的那样。不同的地方,就是对文字和图片的说明都有明显的扩展。对其最重要的补充说明如下: 第一章,历史部分。我应用了一系列从曰本读者那里给我寄来的、关于就读第一版的读后意见。此外,除了指纹历史之外,我现在还论及对人体相貌特征的简要描述历史,并且提示:伯蒂朗肖像法早在公元前的埃及就已经有了先例。 第二章、第三章没有作重要的变动。 第四章,我叙述了巴黎和里昂的最新登记方法。特别是我最近采用了一种远程识别体系。对于这种远程识别体系,在目前的第一版记录里尚未提供任何信息。与岳根生式体系相比,我自己根据发明者的作品作了叙述。关于柏林体系(伦敦远程识别体系),据我看来,到目前为止在德国文献里从未发表有任何信息。 我自己尝试对此作一简短的评说。将它与岳根生式体系作一比较,可能会引起专家读者极大的兴趣。为此,我在本书第294页至304 页上,作了特殊的备注说明。 第五章,除作了小小的补充之外,还插入了一节关于最新的、由德累斯顿采用的单手指登记法和伦敦采用的单手指登记法。 第六章,我写了一份关于1925年由我所做的试验——在指纹途径上的杜勒尔图片鉴定——报告。这一部分主要包含到目前为止对掌纹图片的遗传学的详细描述。 第七章作了最多的扩充说明。在第一章里,只对伯蒂朗肖像法作了简短评述。现在,将对其进行详细论述。有关这部分扩充的理由,在第505页的文章中已经作了清楚的论述。 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几乎没有作任何修改。 直至最近,我才设法补充了文献目录。作这样的补充说明,主要是在德国和外国的图书馆里有涉及这方面的资料。因为,从1914年以来,目录一直处于空白状态。特别是在巴黎,在我最后一次访问巴黎国家图书馆(1914年秋天)之际,经验告诉我,要完整汇编从1914年以来出版的法国文献已变得不可能了。但是,我相信,我可以列出最重要的德文、英文、法文、意大利文及西班牙文的书刊目录,以及战争时期和战后时期的杂志文章。对于在1914年之前的时期,我的图书资料是完整的。 图解材料是从250张插图扩充到905张插图,图表从11张扩充到21张。 柏林,1926年8月 罗伯特·海因德尔博士
作者: (德)罗姆巴赫(Heinrich Rombach)著
简介: 内容简介: 罗姆巴赫的思想继承了欧洲神秘主义哲学中对于存在和原初性的探求,同时又与东方思想(尤其是道家和禅宗哲学)有着高度的契合;在现象学史上,他试图批判和超越海德格尔哲学基于人的存在之上的固定,将眼光扩展到自然和世界的整体存在。《世界作为活的结构:结构存在论的问题和解答》这本论文集,最初是海因里希-罗姆巴赫教授1996年访问韩国期间亲自构想和编定的。2003年德文本出版,这也是罗姆巴赫教授生前出版的最后一部著作。 目录: 导言一 导言二 实体-体系-结构 作为生活结构的世界 意义 今日现象学 现象学之道 “我” 从一到非它的六个步骤 今日哲学的时代批判 科学以及人的历史性自我规定 人类交流的基本结构 关于教育事件的哲学思考 哲学符号中的民族间相遇 石头的世界 一切从何而来 文献提示 本书文献来源 译后记 导言二[德]乔治?斯汀格 哲学家海因里希?罗姆巴赫(Heinrich Rombach, 1923—2004)代表了一种思想,这种思想既是为了西方和欧洲的哲学、也是为了亚洲的哲学才出现于世。一方面,他的名字已蜚声国外,另一方面,他的思想至今相对说来还甚少被接受。其中主要的原因在于,罗姆巴赫生前越来越置身于通常的哲学讨论之外,因为他自信为哲学的未来开启了一个更加深刻和广阔的领域,而他本人就全身心地投入到对这个领域的研究之中。这册文集一方面展示了罗姆巴赫哲学中极为丰富的多样性,而另一方面则提供了观察他思想方法和系统之基础的一个窗口。 1 形成过程和思想特征 海因里希?罗姆巴赫出生于布莱斯高的弗莱堡<Freiburg im Breisgau>,他在弗莱堡大学学习了数学、物理和哲学,后来还学习过历史和艺术史,最终是以受马丁?海德格尔启发而构思的博士论文《关于发问的起源和本质》,于1949年获得了哲学博士学位。之后他成为马克斯?穆勒<Max Müller>的教学助手,通过穆勒,罗姆巴赫主要学到了中世纪思想。1955年他以一部关于笛卡尔和帕斯卡的著作完成了教职论文,由它而产生了一部致力于讨论近现代世界的哲学和存在论基础的两卷本著作――《实体,体系,结构:功能主义的存在论和现代科学的哲学背景》(1964/65)。罗姆巴赫出身于现象学的“弗莱堡学派”,并跟随海德格尔、奥根?芬克<Eugen Fink>和魏尔海姆?斯基拉斯<Wilhelm Szilasi>学习过。他通过广泛的研究,将哲学史的基础置于一个新的、迄今为止尚未被认识到的联系之中,由此产生出了奠基性的系统著作《结构存在论》(1971)。 度过弗莱堡的讲师生涯之后,1964年罗姆巴赫被授予并接受了维尔茨堡<Wuerzburg>大学的首席哲学教席,1972年在拒绝了来自慕尼黑大学的教席邀请之后,他就一直待在维尔茨堡直至1990年退休。之后他仍然有教学安排,一直陪伴着他的学生,直至最后他由于年龄和健康原因不得不逐渐退出学术活动。在他“活跃的”时期,他积极参与了各类学术组织的活动,比如做《哲学年鉴》的共同编者,以及“德国现象学研究协会”的共同发起人——他作为第一任主席领导了这个协会。 罗姆巴赫从一开始就认识到,他不得不面对两个根本上冲突的倾向和构造,而他却想将这二者拢到一起:一个是对于技术过程、逻辑、发明创造和革新的根本兴趣,与此相对的是一种朝向艺术的自发趋向,它在雕刻和绘画的尝试中表达自己。这种紧张的关系也贯通到他的全部著作之中,人们会这样描述这种情形:在技术方面它表现为对简洁、精确和分析型的区分力的关注,在艺术方面它表现为设想的热情、自由创作和对哲学思想过程的创新性领会。这个由海德格尔发起的思想上的争论以及由此获得的对于哲思化<Philosophieren>的洞见,还是没有使罗姆巴赫成为海德格尔的“门徒”,真实的情况是,他在接受海德格尔思想、但同时也是对它的舍弃和批判性的发展中找到了自己的道路。这种与海德格尔的思想关系在某种程度上与海德格尔和胡塞尔之间的关系非常相似,这样罗姆巴赫也看到了一个必然的递进过程,它从胡塞尔的“先验现象学”发展到海德格尔的“存在论现象学”,再发展到罗姆巴赫的“结构现象学”。如果人们一旦掌握了这个结论——罗姆巴赫在《当代意识的现象学》(1980)以及在本文集中关于现象学的文章中特别表达了这个结论,面对这种对现象学的深入的继续发展和加深,那种抱残守缺的观念会震惊不已。 罗姆巴赫作为哲学家的工作和自视远远地超越了高校政治的和内部的事务。可以肯定,他一方面是“教师”和哲学专业的教授者,但是在某个意义上,比这更重要的是,他是投身到哲思本身的工作和过程中的“大师”。就像他的老师马克斯?穆勒有一次所说的,他是“一个真正的哲学家”,对于这种真正的哲学家,那种大多数情形下被理解成“哲学教师”的哲学教授范畴下的东西并不是很多。因此,罗姆巴赫那种有时以完全绝然的口吻出现的语言方式,也要首先归因于他哲学上的、以那种基本前提和深层结构为目标的展开,尽管在有些方面对同时代的理论进行构思时,恰好是在勾勒自身思想轮廓的意义上,一个更为开放的对话态度可能也非常值得期待。 2 三个构想 罗姆巴赫的三个构想,在他自己看来是完全独立的并且不能相互推论;这三个构想,每一个都以其自己的方式拥有它的来源、它的思想传统和提倡者。它们引出了最基础的思想和发展的路线,因此对话的双方大多数情况下也是历史上的思想伟人。就现实的哲学讨论而言,罗姆巴赫反而所得较少,那些东西相比于其它哲学上的追求并不意味着该受藐视,但最终会因为直接关联到多种多样的现实题材而阻碍他的思想中有所助益和富有成果的东西通向更广阔的开放空间。 结构思想 那种“结构思想”牢不可破地与罗姆巴赫的名字联系在一起。这种思想具有一个漫长的起源历史,并且在“实体”、“体系”和“结构”的哲学思想阶段和基本概念中被确立下来。如果以“实体存在论”来称呼古希腊和基督教中世纪时期的思想经历,那么“体系存在论”就会表现为是那种从近代一直延伸到20世纪、并且时至今日还一直产生影响的思想形式。但是,将那个隐藏在体系思想中的“结构”的基本特征作为原本要寻找的“存在论”揭示出来,这才是主要被关切的事情,这一点要到19世纪后半期,但更主要是在20世纪才变得日益清晰。那种主要是对库萨的尼古拉、伽利略、笛卡儿、斯宾诺莎、帕斯卡、莱布尼茨和康德的深入浅出的诠释会一如既往地表现得极具现实意义,如果单个科学以及哲学传统流派的不同的分枝和发展能被这种诠释带入崭新的和富有成果的光辉之中的话。而为了如此去阐述,那种已经被贯彻的体系思想一方面推动了自然科学和技术的近代科学概念,另一方面却同时致力于一种宏大的还原主义——这种还原主义令那种自由和尊严停滞失败。就像人们对这两个转向所称呼的那样,这种“体系的”和“本我论的”理性概念的后果时至今日在几乎所有的领域都还有留存。罗姆巴赫的“结构思想”清晰地显露出与所谓的“结构主义”还有“后结构主义”的不同——这两种思想同样都还带有很多体系的内涵,而“结构思想”与此相反地表达了一种尝试,即将那种“实体”和“体系”共同引导到一个新的层次上。《结构存在论》一书的副标题是“一门自由的现象学”,这是这种思想“系统的”和“方法上的”奠基性著作。《起源:人与自然的共创性哲学》(1994)一书体现了结构现象学的内涵,并且澄清了位于其中的所有事件的创造性基本质性。“结构状况”并不只是在它的“推动力”中被表明——“体系”也可以这样,而是首先在它的“生成”(Genese)之中,这种生成不仅将人之缘在的基本形式,更是将所有生活结构(aller lebendigen Strukturen)、也就是一般生活的基本形式表述为“生成的轨迹”。在“结构生成的”思想中,“形成”和“产生过程”取得了基础的地位,而在这之前,如果只谈论最重要的思想传统,那么这种地位是由“存在”、“主体”和“体系”所拥有的。“共创性”<Konkreativit?t>一跃而成关键概念,因为它能够清楚地说明,从一个共同的事件中某物是如何一个出自另一个地产生出来的,因而在其中它最先成为人们在实体化形式中所认识者,以及人们习惯性地由它出发的东西。在这里,艺术事件的现象获得了哲学的和存在论上的尊崇地位,如果艺术品和艺术家二者相互关联<aneinander>且相互出发<auseinander>地产生出来,也就是说它们超越了它们迄今为止所得到的自我理解的话。人不再被看作对立于这个世界,而是在人和世界的产生过程中[与世界一起]共同创造着。这种“人的特殊地位”不再被表现为可把持的形而上学内容,因为自然也已经作为一个自我生发和自我创造的过程从自身中产生出来。 因此,情况绝非像各方所批评指责的那样,即罗姆巴赫的目标是一个新的哲学体系。情况正好相反。他的“结构思想”是一个非常细致的“有穷性学说”,他的分析总是从某个确定的现象出发,以便然后追寻此现象本身的道路和过程,一直深入它的深层结构和高层结构之中。这种现象会成为“基本现象”,这种基本现象自身又显示成为某个哲学理论的基础。在这些方面,他对“感知”(《当代意识的现象学》),对“情势”<Situation>以及相关的对“行为”(《结构人类学》,1987,1993第二版),还有对“社会秩序”(《社会生活的现象学》,1994),都做了全面且开启式的现象学分析。 如果说《实体 体系 结构》在比较大的程度上还致力于对经典哲学家的文本诠释,那么相比较之下那个薄薄的小册子《哲学的当代:西方哲学的基本问题和哲学问题的当代状况》(1962,1988第二版)则进行了以下尝试:即不仅将文本自身放回到它们的历史背景中,而且在此之前预先说明了一个理解的范围,这个范围自身才预备和开启了认识和行为的可能性。哲学并非仅仅以认知的形式面对现实,它本身就已经是“行动的哲学”,人与现实性的事件就是被这种“行动哲学”推动着的。如罗姆巴赫所言,这种“基本哲学”不会也不能被写下来,因此它也就不会出现成为思考的对象。“它是所有文本的基础,但是自身不是一个文本。它是意识的前提,但是自身未被意识到。它被作为先于一切被开启之物的开启者,但是在它的时代它自身从来不是被开启之物。”(同上,第7页)。在这里,罗姆巴赫是在西方的关联语境中阐释这种“基本哲学”,而这基本哲学显示出一个自身内在的重大后果——那些伟大的哲学家的思想在某种程度上都遵循着和回应着这个后果。在任何小家子气的哲学概念看来,这一点很难理解,但这只是因为这种概念预设了诸如“主体”或者“客体”之类的基本概念,而从基本哲学出发,这些预设首先就要受到质疑。 哲学密释学<Philosophische Hermetik> 尽管人们可以把罗姆巴赫的“结构的”思想开端称为是“存在论的-现象学的-系谱学的”思想,但罗姆巴赫还发展出另外两个构想,这两个构想虽然也拥有它们的哲学传统,但是看上去却是与一般的和惯常的哲学形象相对立地发展着的。事实上,不仅是“哲学密释学”的想法,还有那种“境象哲学”<Bildphilosophie>的想法都可以被“解读”成基础的哲学批判,只要“这种哲学”在那里不仅在方法上、而且在专业特殊性上都被超越了。换句话说:那种所谓的哲学,经历了一种整体上的变迁。 “哲学的密释学”严肃地处理了以下的基本经验,即要避开一切看上去终极有效的可认识性和可理解性经验,但是这种避开在这里变成肯定意义上的了,指向一种隐藏在所有一切之中的普全性和世界性,这种性质仍然可以被找到并且被释放。从密释学角度看来,存在着一种世界的多元性,这触及到了哲学关怀的最内在的范畴核心,因为在这里那种古典的统一和多元的原理在其各种各样的游戏</运作>变体中遇到了它们的界限。这“在理论上”就是说:先于“认识”和“理解”的诸层次——这种认识指向“事实关联”、而理解则朝向“意义关联”,存在着那种“看”的层次,这种“看”使一个关涉到其总体结构和基本结构的“世界”逐渐显现并且进入到经验之中。不过,并且这也是关键性的:这个世界经验只对那种人,即某个“世界”也为之展开的人才显露。谁想对此有所怨言,世界就会避开他,他只能从一个对他自己而言处于隐藏和埋没状态中的自身世界中得出那种模棱两可性和相似性。因此,那个迄今为止被否定地占据的“密释学状态”的概念就触动了以下情形:人们“从外部”面对了某物,但事实上人们却并不理睬有关它的一切。这个密释学的“世界”抗拒着低估和平均化,它表明:一个世界必然出现,它才将会被作为世界来理解。在这个肯定性的标志之下,人们长久以来只晓得去尊重“我的世界”。但重要的倒应该是,也要通过它学会认识和尊重其它的世界,比如文化的世界和宗教的世界等等。不仅仅哲学上的、而且还有精神政治上的密释学的重要性都抓住了这一点,而密释学关于“世界多元性”的基本原理却会尝试着对那些紧迫的问题给出答案,比如像种族、民族和文化不再以一种相互排斥和战争的方式来相互遭遇,而是能够在和平的并且相互促进的方式中彼此共同存在,而且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是,在这样做时,它们不必放弃自家的自主性和特殊性。密释学一方面表明,世界之间既不是可比较的,也不会落入一个普遍的相对主义状态,因为根本不存在超越那种世界间差异的裁判机构;另一方面它则展示出,这些世界彼此之间是相互支持的,在其中它们通过成就各自的独立性和自身性而塑造出一种和平的共同存在。密释学使那些以前只会在敌视中出现的对立之物,以某种方式变得富于积极成果了,它们现在在彼此相互接受、相互尊重之中相遇。密释学在跨文化方面的重要意义非常明显,它能够挣脱那种捆得过紧的欧洲中心论的束缚——这种束缚的轨道无外乎理性的统一性原理。密释学宣扬了世界的多元性,这同时也是“理性”的多元性,它超越了诸如“现代对后现代”、“形而上学对后形而上学”之类的游戏范围。 如果罗姆巴赫是通过与那种思想上的“阿波罗学”</光明化Apollinik>的争论才引出关于他的密释学的最初想法(《世界与反世界:哲学密释学》,1983),那么在一个再度开始的过程中(《正在来临的上帝:密释学,一种新的世界观》,1991),他更尖锐地针对解释学、特别是伽达默尔影响下的解释学,勾勒出了密释学的特征。相对于那种“解释学经验的原理”,在这里一种“密释学经验的现象学”被针锋相对地设立。在这里,如果只从解释学的论证方面看,就必然会导致误解,这一点非常明显。但是它们更多地指向以下情形,即密释学和解释学之间的哲学对话还处于起始阶段。特别是,两者在对荷尔德林诠释中的维度上的差异,以及与此紧密相关的,对于双方各自通过“对话”而领会到的内容的分析,在此都可以具有指导性的意义。 境象哲学<Bildphilosophie> “哲学”不再单单只能建立在文本基础之上了。罗姆巴赫曾前往亚洲和非洲做过多次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旅行。我们可以说,他在那里通过探索得到了关于“境象哲学”的又一个或第三个思想开端。由于“境象”<Bild>拥有一种自身的维度和“语言”,它们并不能通过那种被叙述的语言和书写被获得——哪怕或正是因为这二者尝试着使境象变得更加持久。在“境象”之下罗姆巴赫理解了所有的那些构形<Gestaltung>,比如将它们理解成使用和祭拜的对象,理解成美术品和建筑物,理解成日常事件,比如礼俗以及很多其它常见的东西。但是在此之下也有“基本境象”被理解,每个人都以他的方式在自身中承担了这种基本境象,并且面对这些基本境象他尝试着给出的答案都非常糟糕而不是正确的。因此,“深度”可以像“孩子”那样成为一幅“境象”,“击鼓”也可以是像“论证”那样的境象。 如果人们曾经见过,就像非洲的例子那样,击鼓不简单地只是对交流的一个隐喻,而是其自身也具有一种普全的实在性含义,所以由此出发,语言就像舞蹈一样、社会结构与日常的生活维持一样、女祖先就像宇宙一样被理解,这之后人们就对“境象”之下所意谓的内容有了一个了解。“境象哲学”开创了一种境象思维(Bilddenken),它也允许论证的逻辑学从基本境象的角度来接近它,有点像它在“物”之中或者还在“视域结构”中被奠基的那样。它并没有取代“论证”,但是它可以向论证展示其“基本境象”,即论证自身具有的一个不同的且更加深远的维度。《灵之生活:一本关于人类基础历史之境象的书》(1977)是将“关于境象的境象”带到我们面前的第一次尝试。这是一次冒险,通过它,伴随着“基础历史”,一个新的历史哲学的维度一同呈现了出来。由此也可以清楚地看到,关于“基本哲学”的构想在多大程度上成功地借用了“境象哲学”,它们的“境象”意义,尽管能变得很清楚,却不可以与常见的“境象”概念相混淆。在《龙斗:流血内战的哲学背景》(1996)这本书中以及其它地方,罗姆巴赫进行了一次“关于日本文化的尝试”,那种“境象哲学的”以及“基本哲学的”思想再一次被示范性地引导到一起。 3 前景 尽管所有的这三个构想还刚刚开始被人们合适地加以接受,但它们还是指示出了这些思想的未来前景。 通过这本文集的翻译,罗姆巴赫的思想也将进入到中国的哲学之中,这是张祥龙教授以及他的同事们的巨大贡献。这本文集中文章的选择 出自多重角度的考虑:一方面考虑到要对结构思想、即上述事关全局的三个构想提供最根本的和基础性的阐述,另一方面则考虑到要表现出它们跨学科的应用领域,由此能穿越各种科学文化间的界限,并且将之引入一个富有成果的相互对话之中。由此还可以清楚地看到,由于罗姆巴赫的这些哲学构想远远地超越了西方的思想视域,因此它们在方法上就已经为一种“文化间的思想” <interkulturellen Denken>预先做了系统性的准备,这种文化间的思想目前正逢其时。 在这里,这种欧洲和东方(东亚)之间的紧张场景拥有示范性的功能,一种未来的文化间的思想将会接受所有的文化世界和哲学,并且一定要将它们都带进一个富有成果的对话之中。 2007年5月 维尔茨堡
作者: (瑞士)海因利希·左林格(Heinrich Zollinger)著;吴祖望,程侣柏,张壮余译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简介: 本书是瑞士著名化学家HeinriCh Zoujnger教授在第一版和第二版基础上全面补充的新版本。该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纺织及其他领域应用的各类染(颜)料以及近年来迅速发展的高科技领域应用的功能性色素的基础理论、合成及应用。书中提供最新有关的参考文献1479篇次。为从事精细化工、染料和中间体工业;纺织、染整工业;光电、图像数据记录系统等相关领域的科技工作者的重要参考书。 《色素化学》(原著第三版)是瑞士著名化学家H.Zollinger教授在第一版和第二版基础上全面补充的新版本。全书共16章,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纺织及其他领域应用的各类染(颜)料以及近年来迅速发展的高科技领域应用的功能性色素的基础理论、合成及应用。书中提供最新有关的参考文献1479篇次。 本书适于作为高等学校研究生和本科生的教学用书和教学参考书,并且是从事精细化工、染料和中间体工业;纺织、染整工业;光电、图像数据记录系统等相关领域的科技工作者的重要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