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文献2
作者: 王学东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5年12月
简介:
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于1935年7月25日-8月20日在莫斯科举行。62个国家的65个共产党和国际组织的513名代表出席会议。大会议程包括:(1)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工作报告;(2)共产国际监察委员会工作报告;(3)法西斯主义的进攻和共产国际在争取工人阶级统一、反对法西斯主义斗争中的任务;(4)帝国主义的战争准备和共产国际的任务;(5)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6)选举共产国际领导机构。卷末附录“代表大会发言人索引”为由王学东主编的这本《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文献(58)(精)/中央编译局文库》的第57卷和第58卷的总索引。
【媒体评论】
这是一套用真实的历史运动和革命实践书写的浩瀚的珍贵历史文献。世界社会主义实践既取得过辉煌成就,也遭遇到重大挫折,但始终保持着勃勃生机,在曲折中发展前进,社会主义依旧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行的最重要的进步力量,是导引人类走出危机和困境的希望之光。历史是最好的老师,“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面对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面对变幻莫测的世界历史风云,以对历史负责和对未来负责的精神,精心翻译、编撰和出版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文献这一鸿篇巨制,其理论意义、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可谓大也。
——中共中央编译局局长 衣俊卿
这部卷帙浩繁的文献汇编展示了一百多年来国际工人运动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辉煌历程,凝聚了各国社会主义工人组织和革命政党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是科学社会主义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研究不可或缺的珍贵资料。这部文献的出版,对于科学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推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必将起到推动作用。
——中央编译局原副局长 顾锦屏
这样完整地翻译和出版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的第一手资料,堪称一大创举。我相信,这套历史文献的出版将有力地推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研究,并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产生出丰硕成果。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文献》顾问 殷叙彝
这一套资料具有原创性、完整性、系统性、全面性、准确性、权威性,对全国理论工作者和后代子孙学习和研究国际共运史都有极大、极高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与其他同类及相关项目相比,概不重复,自有其独立特点。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高放
《文献》与同类项目相比较*的不同和最显著的特点是:第一,汇集的文献资料是国内迄今最为完整的,无其他同类可与之相比。第二,编译者忠实于资料的原始真实性,不作任意改编、删改。第三,参与此项编译工作的单位和学者均为国内著名者,具有较大权威性。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 张中云
这套历史文献以丰富翔实的第一手资料,系统记述了从国际工人运动兴起到世界社会主义阵营形成的历史进程,全面展现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持续百余年、席卷全世界的宏伟画卷,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工人运动史和社会主义史的学习和研究者提供了宝贵的文献资料。
——中央编译局副局长 王学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