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7 项 “田野” 相关结果
英文共同题名:Art & science
作者: 李砚祖主编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简介:本卷以艺术与考古学、艺术与地理学的研究为主题。在我国,这方面的研究还刚刚开始。在艺术与考古学方面,首先刊发了著名美术考古学者刘敦愿先生的旧文《考古学与古代艺术研究》和几位中青年学者的研究文章,这些论文或出新见,或持以新方法、新视角而有新论,可以说是这方面研究的代表性成果,值得关注;亦有两篇文章分别从青铜器造型、装饰功能诸方而进行了不同于已有观点的探索。 艺术与地理学的交叉研究方面刊发了三篇译文,涉及绘画、艺术史、设计史等方面,富有启示意义。 探索栏目的几篇文章分别阐释了有关陶瓷及装饰艺术的研究新成果。田野栏目刊登了有关白族金属工艺调查的文章,对云南传统手工技艺传承现状的研究有一定的价值。
Floating water mill tune of ancient melody:the gradual development of art Kunqu
作者: 王丽梅著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简介:20世纪下半期以来,考古学家、人类学家和历史学家跨学科合作,田野考古与科学研究互动,探赜索隐与争鸣辩论并进,把我们对于国史的认识引领到一个全新的境界:从中华文明的起源到演进,从中华民族的形成到发展,以往历史教科书上的许多知识、定论和成说,都在以惊人的频率被改写、修正和刷新。特别是推翻了从司马迁时代就已经根深蒂固了的“中原中心论”历史观,证伪了从传统“夷、夏”观衍生而来的有关中华文明的种种成说和定论,于是有了长江文明和地域史研究的热热闹闹、轰轰烈烈。 本书在中国戏曲史的背景下描述了昆曲诞生、繁盛、衰落的过程,对其发展流变中的重要现象诸如四大声腔、家班、妓女与昆曲的关系、昆曲衰落的原因以及昆曲的保护等问题都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昆曲中的经典剧本进行了阐述和解读,使人们能够从中了解到昆曲发展的全貌。
中国古代艺术之旅
作者: 杨泓,李力著
出版社:三联书店,2008
简介: 20世纪后半叶以来,我国的田野考古调查和发掘工作蓬勃开展,特别是最近二三十年,几乎每年都有令人惊喜的考古新发现面世,犹如开启了许多深埋地下的文物库房。数量空前的古代艺术珍品呈现于世人的面前,使我们有可能据以改写中国艺术史,特别是唐宋以前的古代艺术史。 大量丰富的新获得的文物考古资料,一时还难于被艺术史家,尤其是广大中国古代艺术爱好者所熟悉,因此,必须有人从事开路架桥的劳作,本书的编写,正是想达到这一目的。两位长久从事文物考古研究的专家,将美术考古的最新成果分类整理,每类文物又以其发展最成熟、最辉煌的时期为重点,如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和玉雕,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秦汉的墓葬俑群,魏晋南北朝的佛教雕塑以及唐宋以来的墓室壁画,等等,进行扼要的介绍。力图以全新的视角,重新勾画中国艺术历史的发展轨迹,与读者一起,探寻和发现中国艺术的真正美丽。更多>>
英文共同题名:Art & science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简介:本卷以艺术与心理学、生理学以及艺术人类学方法的探索为研究主题。 在思想栏目中,美国学者科内奇尼从心理学和生理学角度谈审美的文章有着 独到的新见解。《以绘画艺术为介质的心理评定和心理治疗》、《艺术、感 觉、科学和生理学的色环》、《医学是艺术吗?——医学性质的演变与医学 艺术的兴起》、《作为“心理学家”的艺术家》诸文,从心理与生理的不同 角度对艺术现象或艺术家进行了分析。 艺术人类学研究在中国刚刚开始,本卷刊发的方李莉博士的专文,对艺 术人类学的研究方法进行了深入论述;本卷刊发了潘纳格迪斯·罗瑞德的《 设计作为“修补术”:设计思想遭遇人类学》和胡飞博士的《用户研究:人 类学观念与方法在设计学中的应用》两篇论文,对于设计学中的人类学问题 研究具有积极意义。 在史学栏目中,中青年学者黄治诚、黄水婴分别对达利和康定斯基的艺 术进行了剖析,见解新颖独到。田野栏目中刊发了傣族银饰工艺和苗民居建 筑调查两篇文章,有一定参考价值。译林栏目中鲁道夫·阿恩海姆的论文《 艺术史与心理学》,亦是初次与中国读者见面,值得一读。更多>>
Baroque music
作者: 马慧元著
出版社:三联书店,2010
简介:《写意巴洛克》内容简介:放下繁重的工作,于灯下捧读马慧元的音乐文字,心会立即静下来,变得干净、温润、安详、单纯。听她与音乐大师们对谈,轻松愉悦中时时跳出精妙言论,悄然浅笑间却又带出历史积淀,真是一大享受。看她轻轻翻开已有些发黄发脆的谱页,请出那些双手仍然温暖笑容依旧亲切的大师们,一同谈音奏乐,恍然间抬眼望出去,那不是从未污染过的田野和山丘抑或古老的巴西里卡吗?
音乐文化.2009
作者: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编
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
简介: 《音乐文化(2009)》是中国艺术研究院的学术集体,聚集了一批在自己的研究领域积累了大量成果的学者,其成就中体现了几代学人的积累,在学院戒箴与学者行规的“气场”中,因为文脉相承的存续而少了轻浮,多了厚重;少了功利,多了人文,学者们的共同坚守,使这片天地,去奢从朴,境界高古。在这里,对“博之我文,约之我礼”的师长的尊崇以及对高尚专业素质的敬重,得到依然不改的认同。这是我们坚守的底线:深自敛抑,怀抱敬畏。 虽然一个词的基本含义与原初意义没有多大改变,但在人文情怀失落、快餐文化盛行的当下语境中,“敬畏”就有重新解读和强调的意义,这就是我们希望的下一代也能承续的琴瑟之雅。 20世纪形成的文化生态环境中,对民族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略嫌贫弱,年轻人不愿意从事这一领域的研究。近些年间,这种态度有所转变,随着社会对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呼吁,20世纪初对待传统文化的过激的态度以及未经深思熟虑便仓促做出的“灭绝”政策不断得到矫正,文化生态逐渐朝着有利于传统音乐保护和传承的方向发展。不但老师们认识到,学生们也认识到:没有独特文化的民族难以在世界上自立,中国丰富的历史文化在提倡多元化的今天越来越显得珍贵。观念的转变,使学生们在确定论文选题时,表现出对传统文化的特殊关注。相关题材的论文随之涌出,初看几篇调查报告,禁不住轻呼一声。看着他们从小村庄来回奔跑、回到学校争相告知家乡音乐恢复与变迁的兴奋样子,真让人感到,了解家乡文化和田野采访是初出茅庐的学术经历中一个多么巨大的幸福源泉。
中国艺术史纲:插图本
作者: 长北著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2006
简介:本书作者耗半生精力,行万里,读万卷,深入田野,钻研文献,厥成此 书。全书把中国古典艺术(含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美术、书法、戏剧、 音乐、舞蹈等)放在时代文化的大背景下进行综合研究,对历代艺术典籍作 系统评述,以展现古代艺术和艺术思想发生发展的整体脉络,揭示其生成演 变的诸方原因。故本书不同于美学史、艺术现象史或艺术理论史,而是三者 的融通。全书插入彩图23幅、黑白图近300幅,以印证作者观点。凡书中援 引,均详列出处;。凡介绍古代艺术论著,均详列可靠版本;书后设《艺术 书目著作和艺术文献汇编书目要览》,列出各类艺术文献的查找途径,以方 便读者深入阅读。本书适合一般艺术学、特殊艺术学.美学、文艺学,文化 学、历史学、建筑学研究生用做教材,同时可供专业研究者作案头参考,供 爱好传统艺术的大学以上人群作艺术考察、阅读艺术典籍的向导。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三联书店,2008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三联书店,2010
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
商务印书馆,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