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2 项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相关结果
作者: (俄)弗拉基米尔·卡尔波夫(Владимир Карпов)著;何宏江等译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简介: 我在经过长期思考和犹豫之后开始写作这本书。斯大林经历的事件都是惊天动地的大事,他作为一个人十分复杂、矛盾而多面。 因此首先请读者注意两点。一点是在斯大林生前的几十年中人们对许多事的评价往往过高,过分夸大、渲染了他的功绩;另一点是在斯大林去世后他这个历史人物以及与他相关的一切开始“声名狼藉”和“威信扫地”,这一过程至今仍在继续,其表现是把一切都说成一团漆黑,一无是处。 究竟真相如何呢? 为此不得不翻阅成堆的评价截然相反,大部分不客观、不公正的书籍、文章和研究著作。 在一些著作中斯大林是伟大的领袖、各族人民的父亲、英明的国务活动家,在另一些著作中他是嗜血成性的恶棍、有妄想狂心理的罪犯。 关于这些“传记”要指出的第一点是,所有无论是赞扬斯大林还是给他抹黑的人的做法,都是出于其意识形态的党性立场或派别信念。有些人无非是想通过谈“热点话题”来捞取钱财,只要有人付钱,他们可以从任何角度来加以描绘。他们昨天还在写“关于发达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的学位论文,今天却急急忙忙地大肆吹捧“自由经营活动”的好处。当年领袖的指示对于他们来说永远是指导一切的准则,而现在他们却断言,他没有任何理论和哲学,所做的只有镇压一件事。 应该对这一切加以分析。 我不打算分析、评价和描述约瑟夫·维萨里昂诺维奇·斯大林的整个一生和全部活动,只尝试阐述他的政治活动和军事活动。 我在写作《统帅》一书,特别是关于朱可夫元帅的三部曲时,仿佛是在为写作关于斯大林的书作准备。斯大林作为最高统帅的作用在涉及战争进程、做出进行重大战役的决策的各个战略问题上是头等重要的。他的决策是对还是错,是另一个问题,但是他的意见和命令是决定性的,这一点毋庸置疑。 我把我关于朱可夫元帅的三卷本著作中涉及敌人行动的某些章节纳入本书中,而且多数情况下未作改动,事实上只补充了斯大林对敌人同一行动的反应。我认为没有必要对这些章节作彻底的改写。 我在写作那几本书的过程中积累了关于斯大林军事活动的一些材料和思考;此外,许多重要的将领同我的谈话以及数以百计的读者来信都不断建议我考虑着手写作关于斯大林的书。许多人认为,我以往的工作、所受的军事教育以及对档案的熟悉程度都使我做好了写作这本书的准备。赋予我力量的,不仅是我掌握了必要的材料,而且是因为我有着从1947~1953年斯大林去世时在总参谋部工作的经历。 我并没有亲自接触过他,但多次见到过他,听过他讲话。我要告诉不了解我生平的人说:1941年我还是塔什干军校学员时因所谓的反苏鼓动和宣传被捕并被中亚军区军事法庭判刑(苏联刑法第58条第10款)。 侦查员问我的主要问题是: “是谁给你诬蔑各族人民的领袖约瑟夫·维萨里昂诺维奇·斯大林的任务的?” 我犯了这样的“罪行”,是因为我说过: “不少人把列宁忘了,总是说斯大林、斯大林,而他在革命和国内战争年代里是次于列宁的第二位人物。” 侦查员说: “你在军人中用这样的谈话散布怀疑情绪,破坏各族人民领袖的威信。” 在战前年代这是骇人听闻的刑事犯罪,许多人因这样的谈话而被处决。我还算走运,军事法庭“发了慈悲”,让我活了下来。 后来我去了塔夫达劳改营,伐过木,还去了远北,我几乎在那里葬送了性命。后来(1942年10月)我在给加里宁写信请求奔赴前线后去了惩戒连。大家都知道,在惩戒连里要用鲜血来赎罪。我在几次肉搏中活了下来,当时惩戒连只活下来几个人。接着是加里宁方面军军事委员会的决定: . “……鉴于红军战士弗拉基米尔·瓦西里耶维奇·卡尔波夫在与德国侵略者的战斗中表现出色,取消其由中亚军区军事法庭判处的刑期……1943年2月20日” 总之,我完全有根据感到因斯大林所受的委屈。但是…… 我此前的几本书都是实话实说,在这本关于大元帅的书中我也不改变这一作风。我不以为斯大林辩护或谴责斯大林为目的。我将一如既往,客观地阐述一切。 关于本书的风格和结构简单说一下。 这里所说的一切都有严格的文献根据。也许有人以为文献和引文引用得太多,但我这样做是因为我认为大部分读者不可能亲自阅读许多现有的、所谓的普通人难以弄懂的第一手材料。至于我同斯大林身边的人(朋友和敌人)的谈话,这些谈话记录(包括录音材料)是绝无仅有的,因为我的这些对话人已经离开了人世。 我对可能产生的认为引文和从各种著作中转引的材料太多的意见预先表示同意,我要说明的是,我想写一本比较全面的关于斯大林的书,因此收入了为老一代读者熟知而新一代读者不了解的斯大林生平和活动中的细节。 这种体裁的特点是什么呢?我并不追求史诗般的画面,因为这本书不是长篇小说或中篇小说,它是用由我和其他著名或不著名作者搜集到的斯大林事迹创作出的镶嵌画。我最关心的是创作出我们这位极为著名的同时代人生平尽可能全面的画面。 许多战争的参加者知道我在写作关于大元帅的书,于是给我寄来了他们的愿望和建议,告诉了我有关斯大林生平的一些细节。我满怀感激之情利用了这一切。 镶嵌画和其他体裁一样都有存在的权利。在这方面支持我的是别林斯基的一个看法:“在作家受史料和事实束缚、只需要设法尽可能忠实地再现这些事实的地方,似乎艺术(在艺术性方面)难有作为。但问题是,光是知识渊博不可能忠实地再现事实,这里还需要有想像力。史料中包含的历史事实无非是砖头和石块,只有艺术家才能用这些材料建造起优美的建筑物。” 我作为斯大林的同时代人,亲自经历过这些历史事件,因此完全有根据对事件参加者的所作所为进行判断。在由几乎近百年的大量文献、事实、人物及其行为构成的这幅扑朔迷离的镶嵌画里,我认为我应该是一个指点迷津的“向导”,一个对话者。 有些地方我详细地讲述了寻找文献的过程、目击者的叙述、事件的酝酿阶段或者我作的评论,这一切都是镶嵌画必要的氛围,它像空气一样填充在整个事件中间,不留下一点含糊不清、言犹未尽和模棱两可的地方。 我修改手稿用了五年时间,可以而且应该再花上一番力气,精炼语言,删去一些,补充一些。但是……根据读过这一手稿的朋友们的建议和好评我最终决定发表它。许多比我年轻的战友和作家先后离开了人世,而我也已经度过80年十分艰难的岁月,令人悲伤的意外也许会和我不期而遇。我非常希望(我不隐瞒这一点)能拿着这本书(我创作中最有分量的一本),在静静的书房里翻看,再一次同读者们一起走过不仅斯大林生活和工作过,而且我们老一辈也生活和工作过的20世纪最严酷、艰难和欢乐的年月。这也就是我们的生活。 还有最后一点。 我们在前线投入肉搏战,激励我们迎着子弹和死神冲向血肉横飞的战斗的不仅是“为了祖国!为了斯大林!”的口号,鼓舞我们每一个人奋起的还有亘古以来的一个俄语词:“应该”! 我心中对自己说了“应该”这个沉甸甸的词,写作《大元帅》一本书时我充分懂得自己对读者和对历史背负了多么复杂和沉重的责任。 [
Dimensions of the conception of development:the critique and transcension on producerism
作者: 何怀远著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简介: 《发展观的价值维度》通过研究“生产主义”和“生产主义批判”理论,力图既超越“生产主义”,又超越“生产主义批判”理论,澄清对于马克思主义物质生产观的误解,科学定位物质生产的社会历史作用,确立评价物质生产的人本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三维一体的科学标准,总结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教训,从理论深层次论述了坚持科学发展观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 绪论部分追踪和梳理了“生产主义”概念的不同语境和义域,研究了“生产主义批判”的历史和现状,将“生产主义批判”区分为狭义生产主义批判、广义生产主义批判和生产主义意识形态批判三个层次,在此基础上提出研究、批判和超越生产主义和生产主义批判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狭义生产主义社会是“生产一消费型社会”,广义生产主义社会是“消费一生产型社会”,前者是生产主导型社会,生产逻辑主导着社会的运行和发展;后者是消费主导型社会,消费逻辑主导着社会的运行和发展。与此相适应,狭义生产主义批判,批判的是“生产一消费型社会”;广义生产主义批判,批判的是“消费一生产型社会”。生产主义批判还深入到生产主义体制的意识形态层面,批判了作为社会历史观意义上的生产主义观念,以及使生产者成为生产主义者,从而支撑着物质生产无限扩张的一些基本观念。 第一章从分析中外学者在理解马克思的物质生产观上存在的分歧人手,提出了正确理解马克思的物质生产观的三个方法。方法I是关注和超越“强势文本”和“文本强式表述”。所谓“强势文本”,是指那些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确认和传播曾经发挥或正在发挥着主导性作用和强势作用的著作。所谓“文本强式表述”,就是作者以特别方式在整个文本中给予鲜明表达、集中概括和特别强调的理论观点及其段落。《发展观的价值维度》提出区分马克思著作的“强势文本”和“文本强式表述”的目的是提醒人们重视它,根据它来理解和把握马克思力图表达的重要思想、理论和观点;同时提醒人们超越它,不能仅仅停留在这些表述上,尤其不能由此断章取义,曲解马克思主义。方法Ⅱ把马克思的文本区分为“公示文本”(自主公示文本)、“类公示文本”、“亚公示文本”和“非公示文本”四类,根据意愿责任序列和写作时间序列,提出了理解马克思的文本置序。方法Ⅲ是理论研究的根本目的与文本体系的系统解读,要求读者始终在马克思写作的根本目的统摄下定位每一个文本在马克思的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和意义。 第二章通过研究马克思的物质生产观,为超越“生产主义”和“生产主义批判”理论奠定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发展观的价值维度》从马克思对生产的应然分析、实然分析、应然和实然的结合上,论证马克思超越生产主义的理论逻辑。《发展观的价值维度》强调,青年马克思在哲学层面上区别“劳动”和“异化劳动”,揭露资本主义社会劳动者“生产”活动的“异化劳动”性质,这是他终生批判生产主义经济体制的“理想范式”。当他在经济学层面上考察物质生产本身时,他看到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必然性以及物质生产对整个社会的支配作用给社会带来的社会问题。马克思正是在理想化“劳动”的应然性、资本主义“生产”及其人的“异化劳动”的现实必然性的张力中,寻找超越生产主义的理论理念和现实路径。本章系统回答了绪论中提出的一个重要问题,其结论是:马克思是深入系统地批判生产主义社会的第一位理论家。 第三章梳理了西方学者,特别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后马克思学者,还有一些经济学家、社会学家、文化学家对生产主义自反性的揭露和批判。生产主义以生产者物质利益为驱动的无限扩张性,必然导致生产过程的危机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使物质生产在快速发展中陷入越来越深的困境。摆脱生产主义体制运行危机的出路是世界贸易,学者们运用帝国主义范式、依附论范式和世界体系范式,分析批判了资本主义以世界贸易为先导,由经济殖民同时带来的政治殖民和文化殖民,从而导致了生产主义在国际社会范围内的社会自反性。当“生产社会”进入“消费社会”后,为了生产和再生产的继续,生产主义通过文化符号不断操纵商品的文化意义,使商品的物性价值受到文化赋予它的意义的规约,物的使用价值被不断颠覆和反复定义,生产成了使用价值和财富的“创造性摧毁”过程,世界成了一个“朝生暮死的物世界”。人的生产活动成了西西弗式的劳动苦役。生产主义表现出极端的价值自反性。自反性充分暴露了生产主义的局限性、不合理性和荒谬性。 第四章选择了支撑生产主义体制的三大意识形态观念,即自然观念、人性观念和发展观念,总结了学者们对这三大观念在西方受到的生产主义污染和扭曲的批判。“自然”概念与产业革命一起,经过科学的“祛魅”阶段,成了“生产性自然观”,现实的自然界被商品殖民化。“人性”概念从柏拉图到弗洛伊德形成的是“我欲故我在”的人学传统,经过中世纪欲望和理性的极度紧张阶段,开始文艺复兴的“放纵情欲”,形成了当代西方“我消费故我在”的商业文化气质。当人被彻底自然化、本能化以后,人文社会科学又全面高喊“以人为本”,从而实现了“人性”观念与生产主义体制的合谋。“发展”观念通过赞美“成就”,鼓励“竞争”,把发展赞同于“经济增长”,并通过发展制造“文明”与“野蛮”、“现代”与“传统”,把文明和社会区分为“先进”与“落后”,支持了西方文化和社会制度的霸权。可以说,生产主义体制运行机制是煽情性管控,人在这种体制中得到的是“自虐的快感”和“满足的缺憾”。 第五章是基于马克思主义的物质生产观,吸收和借鉴生产主义批判的理论成就,克服他们的偏失,提出了全面超越“生产主义”和“生产主义批判”的价值评价新思路:建构物质生产的三维一体价值论,即实现物质生产的人本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高度统一。这一三维价值体系的内部关系是互支、互制、等值关系。我国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它的实践模式的具体体现。建立在这一价值评价体系上的发展观有两个要点,一是“以人为本”,二是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在处理国家与国家的关系上,表现出的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意义上的“睦邻、富邻、安邻”的人类情怀。最终目的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