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867 项 “笺注” 相关结果
粟庐曲谱
作者: 俞振飞编
出版社: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
简介: 工尺谱。俞振飞编印。收名剧十八种二十九出,曲白俱全。近代曲家俞粟庐得到清代著名清唱家叶堂子弟韩华卿亲授,继承并发展了“叶氏唱口”,被称为“俞氏唱法”。其子俞振飞得其精髓,抗战胜利后,与息影八年的京剧表演大师梅兰芳再度登台,演出《游园惊梦》、《刺虎》、《思凡》、《断桥》等昆曲各折。当时即据俞振飞唱谱请书法家庞蘅裳精缮,于1945年10月影印了四个单册,由梅兰芳题签,徐凌云作跋,是为《粟庐曲谱》最早的抽印本。1953年,俞振飞对俞派代表剧目的“家传旧谱”进行了系统校订,正式用《粟庐曲谱》的书名在香港影印出版。卷首附载自撰的《习曲要解》一文,总结了“俞派唱法”的口法要领。书末附录了俞粟庐七十五岁时灌制的十三面唱片中的十三支工尺谱曲辞(系俞粟庐亲笔所书),题作《度曲一隅》。全书分上下二册,行世后深受曲界欢迎,流传颇广。1991年,台湾中华民俗艺术基金会为庆祝昆曲大师俞振飞九秩荣寿,将二册合而为一,特地影印出版,由中央大学教授洪惟助题署书名。书出后抢购一空,乃于1996年应昆曲传习班之需,再度重印。《粟庐曲谱》出目如下:【上册】《琵琶记》:《南浦》、《辞朝》、《赏荷》、《盘夫》。/《红梨记》:《亭会》。/《玉簪记》:《琴挑》。/《邯郸梦》:《扫花》、《三醉》。/《牡丹亭》:《游园》、《惊梦》、《寻梦》、《拾画》。/《紫钗记》:《折柳》、《阳关》。/《疗妒羹》:《题曲》。/《西厢记》:《佳期》。【下册】《铁冠图》:《刺虎》。/《金雀记》:《乔醋》。/《千钟禄》:《惨睹》。/《西楼记》:《玩笺》。/《长生殿》:《定情》、《絮阁》、《惊变》、《闻铃》。/《渔家乐》:《藏舟》。/《牧羊记》:《望乡》。/《慈悲愿》(即《西游记》):《认子》。/《雷锋塔》:《断桥》。/《孽海记》:《思凡》。《度曲一隅》出目:《三醉》【粉蝶儿】、【醉春风】。《惨睹》【倾杯玉芙蓉】。《定情》【古轮台】。《拾画》【颜子乐】。《亭会》【桂枝香】。《秋江》【小桃红】。《仙缘》【油葫芦】。《赐金》【绵搭絮】。《哭像》【快活三】、【朝天子】。《辞朝》【啄木儿】。《书馆》【太师引】。《佳期》【临镜序】。 按:上海昆曲研习社陈宏亮曲友于1991年著有《粟庐曲谱发凡笺注》(内部印行),对俞谱颇多阐释。
毛泽东诗词鉴赏:珍藏版
作者: 公木著
出版社:
简介:毛泽东诗词在世界文坛享有极高的声誉,其思想性和艺术性达到完美的统一。为了便于人们对历史巨人毛泽东诗词的学习的鉴赏,出版了公木先生的《毛泽东诗词诗词鉴赏》一书。 本书为著名诗人、学者公木先生30余的研究毛泽东诗词的成果,内容博大精深,高远淳美,思想性与艺术性达到完美统一。自1994年出版以来,至今已再版30余次。1999年12月,被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评为全国优秀畅销书。书中对每一首毛泽东诗词的赏析都堪称是优秀的散文,人称是“诗的鉴赏”,是“鉴赏的诗”。 本书原版收有毛泽东诗词57首,1999年修订时,又加入1996年公开发表的诗10首,共67首,分为毛泽东诗词讲稿、毛泽东诗词补编、毛泽东诗词六首、毛泽东诗十首、学诗启示录五大部分。其中前两部分按毛泽东诗词写作时间的先后编排。在每首诗或词后面是[题解]、[笺注]、[赏析]三部分。
白居易集笺校
作者: (唐)白居易著;朱金城笺注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2003重印)
简介: 在我国文学史上,唐诗是封建社会诗歌发展的高峰。这一时期产生了许多伟大的诗人,李白、杜甫,以后,白居易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一个。他的作品,不仅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也是世界文学的宝贵财富。
王荆公文集笺注
作者: (宋)王安石撰;李之亮笺注
出版社:巴蜀书社,2005
简介: 王安石,宋朝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王安石的散文以政论性的为多。这些作品针对时弊,根据深刻的分析,提出明确的主张,具有极强的说服力量。他的诗和散文一样,具有充实的政治内容,倾向性十分明显,表现出对人民的同情,对社会前途的忧郁,以及对传统思想的反抗,充分抒发了他远大的政治抱负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按照古籍整理的基本原则,本书也需选定一个最佳的底本为工作本。王安石的文集,流传至今的主要有南宋绍兴二十一年两浙转运使司王珏刻本、南宋龙舒刻本、明嘉靖二十五年临川知县应云鹜刻本、明嘉靖三十九年抚州刻本、清光绪九年溧阳缪德菜小坏山馆刻本等。从收辑文章的数量上来看,抚州刻本最为富赡,而以龙舒本为最寡;从校刻质量上来看,以抚州刻本和缪氏刻本为最精。 《王荆公文集笺注(上中下)》是一部王荆公散文和诗歌的全集注释本。
作者:
简介:本书为宋人苏轼文集编年笺注。将现存苏轼文集编年、校勘、注释,是人文大师苏东坡传世文集汇编详注,可视为北宋文化的小百科全书。
杜诗镜铨
作者: (唐)杜甫著;(清)杨伦笺注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简介: 《杜诗镜铨》为“中国古典文学丛书”之一。是清代的杨伦对杜甫诗文的诠注,是杜甫诗集具有代表性的注本之一。杨伦为诠注以精简著称,不附会,不予会,不呈博,平正通达。注释简明扼要,平正通达,对诗意疏解详尽,并精选诸家评笺,阐明作品的内涵和艺术性。《杜诗镜铨》是对杜诗加深了解的一部好书。
周汝昌点评红楼梦
作者: 周汝昌著
出版社:团结出版社,2004
简介: 考证自胡适起,至周汝昌而达至顶峰,他的代表作《红楼梦新证》即是这方面的集大成者。“荒唐并不荒唐,渺茫也不会渺茫。‘大士’,中有大事;‘真人’,定有其人,真假虚实,雪芹之妙用,文人狡狯,笔端变化,如不可捉捕,说‘假’,原非假;说‘幻’,何曾幻。此之谓‘石头记’。” 周汝昌,字玉言,别署“解味道人”。1918年4月14日生人,籍贯天津。曾就学于北京燕京大学西语系。平生耽吟咏、研诗词、笺注、赏析、理论皆有所用心,并兼研红学。有《献芹集》、《红楼梦与中华文化》、《红楼梦的历程》、《红楼艺术》等20多部学术著作问世,其中《红楼梦新证》是其代表作。 《红楼梦》之伟大,在于她以一部小说而得以成就一门学说,即“红学”。“红学”本是清代文人学士的戏谑之称,其学术地位的确立,当归功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新红学的创建,有人甚至说“这一件大功,值得凌烟阁上标名”,足见新红学的成就及影响。 更有王国维、蔡元培、胡适等博学硕儒以大宗师身份对《红楼梦》予以点评,进而以专著行世,对当时以及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的观点以今日来看,未必句句信而有征,然其不囿成见、独辟蹊径的治学精神仍然值得借鉴、发扬。 本丛书所选作者皆是“红学”名家或在其他领域卓然成家者,以期读者能站在更高的角度认识《红楼梦》。所选文章不以学术观点、文化背景、政治倾向为取舍;在形式上也是长篇宏论与短篇杂感兼收;就时间来说,跨度较大,在做技术加工时,亦尽量保持其原貌;为兼顾学术性与趣味性,不以发表时间先后为序编次。
陶渊明集笺注
作者: 袁行霈 撰
出版社:中华书局 2003-4-1
简介: 本书是中国古代田园诗鼻祖晋陶渊明全部诗文辞赋作品的笺注本。以毛氏汲古阁藏宋刻《陶渊明集》十卷本为底本,参校宋元诸本及总集、类书,笺注重于史实、本事、名物、地理、人物,并单列评析一项,于诗文作意,发隐抉微。末附历代和陶诗六种及年谱简编、作品系年,语词、人名、篇名索引三种,是陶集注本中的集成之作。 读者对象:专业研究者、大学、城市、家庭收藏。
滇西摆夷之现实生活
作者: 江应樑著;江晓林笺注
出版社:德宏民族出版社,2003
简介:30年代,江应樑先生在德宏考察期间写下了大量的调查记录,留下了这部珍贵的手稿。书稿真实地反映了德宏傣族人当时的现实生活。
词学胜境
作者: 唐圭璋
出版社:中华书局 2016年08月
简介: 唐圭璋(1901-1990),字季特,江苏南京人。1928年毕业于中央大学中文系。历任中央大学、南京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教授,生前为中华诗词学会名誉会长、中国韵文学会会长、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顾问。我国著名词学家,毕生致力于词籍整理与词学研究。撰有《宋词三百首笺注》、《南唐二主词汇笺》、《元人小令格律》、《唐宋词简释》、《词学论丛》、《梦桐词》等,校注《词苑丛谈》等,编有《全宋词》、《全金元词》、《词话丛编》等,并主编《唐宋词鉴赏辞典》、《金元明清词鉴赏辞典》。
经行记笺注
作者: (唐)杜环原著;张一纯笺注
出版社:中华书局,2000
简介:慧超于唐开无间赴印求法,归国后写成《往五天竺国传》。该书记述途经各国情况,为研究八世纪间中亚、印度的重要资料。全书已佚,现仅残存敦煌遗书中。中外学者考订颇多,笺释者吸取众长,加以已见,并对史事作了较详细的论述。《经行记》作者杜环于唐天宝间为大食国军俘虏,历经中亚、西亚各地,后归国撰此书述经各国见闻,为中国记述伊斯兰世界的最早著录。原书已佚,现据《通典》辑录,并加详细笺注。 现笔者队根据敦煌残卷原件照片作出断句,加上小标题外,并就半世纪来海内外对敦煌卷子中俗字别字的研究,订正了历来对原文释读中的谬误。此外笔者也注意利用学术界研究南亚和中亚的较新成果,对藤田笺释中的不足或欠妥之处进行补充与订正。
出版社:长春出版社,2009
简介: 毛泽东诗词在世界文坛享有极高的声誉,其思想性和艺术性达到了完 美的统一。为了便于人们对历史巨人毛泽东诗词的学习和鉴赏,我社出版 了公木先生的《毛泽东诗词鉴赏》一书。 本书为著名诗人、学者公木先生30余年研究毛泽东诗词的成果,内容 博大精深,高远淳美,思想性和艺术性达到完美统一。自1994年出版以来 ,至今已再版30余次。1999年12月,被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评为全国优秀 畅销书。书中对每一首毛泽东诗词的赏析都堪称是优美的散文,人称是“ 诗的鉴赏”,是“鉴赏的诗”。 本书原收有毛泽东诗词57首,1999年修订时,又加入1996年公开发表 的诗10首,共67首。分为毛泽东诗词讲稿、毛泽东诗词补编、毛泽东诗词 六首、毛泽东诗十首、学诗启示录五大部分。其中前两部分按毛泽东诗词 写作时间的先后编排。在每首诗或词后面是[题解]、[笺注]、[赏析]三部 分。
将饮茶
作者: 杨绛[著]
出版社:三联书店,2010
简介:本书是杨绛先生的散文名作,本版除代前言和代后记外,只四篇长文,均为名篇,回忆父亲和姑母的两篇不仅情意深致而内敛,而且也是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两位人物作传;“记钱钟书与《围城》”是对《围城》及作者的最好笺注,甫一发表即成经典;《丙午丁未年纪事》平静地记述1966年作者经历的荒唐人事,是从个人角度对一段大历史的精彩白描。本此再版,增加《收藏了十五年的附识》一文;《回忆我的父亲》一文还增加了附录二“申辩中之高检长惩戒案”。
邓广铭全集.第十卷,书评序跋杂著
作者: (宋)陈亮撰;邓广铭点校
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
简介: 邓广铭(恭三)先生是著名历史学家,在20世纪中国史学史上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被誉为“宋史泰斗:’、“一代宗师”。他早年师从傅斯年、胡适、陈寅恪先生,毕生求索上下古今,著述宏富,主要研究范围则在宋辽金史,尤专精于宋史。先生初登史坛,就以宋史研究成果一鸣惊人,深得胡适先生称许。20世纪40年代,陈寅恪先生在《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证序》中说:“其用力之勤,持论之慎,并世治宋史者,未能或之先也。……神思之缜密,志愿之果毅,逾越等伦。他日新宋学之建立,先生当为最有功之一人,可以无疑也。”陈先生的盛赞和厚望,是一代青年史学家所能获得的最高评价。顾颉刚先生在《当代中国史学》中也称誉“宋史的研究,邓先生实有筚路蓝缕之功”。半个多世纪之后,周一良先生评价说:邓先生可谓“吃透了”宋史,实为“二十世纪海内外宋史第一人”,并世诸贤治断代史者似罕有人能与之同样全面而深入地专精一个时代。先生的学术成就不但受到史学界的高度重视,而且还获得文学界的推崇。茅盾先生就曾赞誉《稼轩词编年笺注》为“传世之作”。 先生治史,具有广阔的视野和全新的视角。他努力探索中国古代特别是宋辽金时期政治史、经济史、军事史、学术文化史和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等各方面的重大课题。他的一生出入于宋辽金史特别是宋史的不同领域,发表了一系列专著和数百篇论文,推动宋辽金史研究不断向纵深发展。另外,先生在历史典籍的整理与研究方面,也做出了重要贡献。半个多世纪的历史表明,先生的学术著作经受了时间的考验,他的《全集》具有“卓然不可磨灭”的历史品格。 先生的著作充满了爱国主义精神和时代关怀。上世纪30年代当他开始进入史学领域之时,正值国家、民族危急存亡之秋。先生晚年在《自选集》的《自序》中回忆道:把两宋的境遇同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的境遇相比拟,“在今天看来,尽管是不够恰当的,但在当时,人们却大都是如此看待的。也正是在这种并不恰当的类比之下,我才选定两宋与辽金对峙斗争的历史时期作为我进行钻研的主要课题”。他正是怀抱着这种民族救亡感和历史责任感,选择了自己的专业,自觉地将毕生事业融人国家、民族的命运之中。他的学术生涯从陈亮研究起步,以王安石、岳飞、辛弃疾、陈亮等时代精英以及那个时代的重大历史事件作为着力 史学从诞生之日起就命途多舛。但是总有人投身历史研究,一生孜孜石乞石乞,夙夜匪懈,尽心竭智,留下丰厚的文化遗产。先生就是如此。发扬光大先生毕生从事的学术研究事业,是后人包括他的学生们的责任。先生的《全集》堪称20世纪宋辽金史研究的一座丰碑,也将成为新世纪史学发展的一个坚实起点。 《邓广铭全集》共分十卷,收录邓广铭先生学术著作六种,古籍整理笺注四种,讲义、教材、百科词条等五种,论文等二百二十四篇。各卷内容如下: 第一卷《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韩世忠年谱》、《辛稼轩年谱》; 第二卷《岳飞传》、《辛弃疾传》、《陈龙川传》; 第三卷《涑水记闻》、《辛稼轩诗文笺注》; 第四卷《稼轩词编年笺注》; 第五卷《陈亮集》; 第六卷《隋唐五代史讲义》、《宋辽金史讲义》、《中国史纲要·五代十国宋辽金元》、《中国古代史讲座·两宋辽金史》、《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宋朝》; 第七卷 史论、中国古代史; 第八卷 宋代人物及史事; 第九卷 史籍考辨; 第十卷 书评、序跋、杂著及附录。
周作人诗全编笺注
作者: 周作人著;王仲三笺注
出版社:学林出版社,1995
简介:收诗词400首,有“苦茶庵打油诗”、“杂诗题记”、“题画·五言绝句”等。
韩愈文集汇校笺注
作者: (唐)韩愈著;刘真伦,岳珍校注
出版社:中华书局,2010
简介: 《韩愈文集汇校笺注(套装共7册)》包括了《韩愈文集汇校笺注(第1册)》、《韩愈文集汇校笺注(第2册)》、《韩愈文集汇校笺注(第3册)》、《韩愈文集汇校笺注(第4册)》、《韩愈文集汇校笺注(第5册)》、《韩愈文集汇校笺注(第6册)》、《韩愈文集汇校笺注(第7册)》。《韩愈文集汇校笺注(套装共7册)》的选题,上述的判断直接逼出两大疑问:韩集的文本研究还存在推进的余地吗?韩集的汇校笺注还有必要重新进行吗?答案是肯定的。理由有三点:其一,面临华夏文明的系统更新,当代学术界迫切需要传统文化资源的深度发掘;其二,一大批新的原始文献的发现,为韩集文本研究的进一步深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其三,现代科学研究理论方法的进步,也为韩学研究提供了远比前人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Die frohliche Wissenschaft
作者: (德)尼采(Friderich Nietzsche)著;黄明嘉译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简介:尼采,一个具有多重身份的人:他是一个大学教授,一个诗人,一个哲学家,一个孤独的漂泊者。研究尼采当以尼采发表的著作为主——重要的是研读尼采或充满激情或深具匠心地写下并发表的文字。本书是尼采注疏集之一,向读者介绍了尼采的《快乐的科学》。 研究尼采当以尼采发表的著作为主——重要的是研读尼采或充满激情或深具匠心地写下并发表的文字。此外尽管尼采的书好看,却实在不容易读( 首先当然是不容易译),编译尼采著作,要同时关注注释和解读。 汉译“尼采注疏集”含三个部分: 1,笺注本尼采著作全集 2,尼采未刊文稿 3,阅读尼采。
增修笺注妙选草堂诗余
作者: (元)杨朝英辑
出版社:上海书店,1989
简介:
闻一多诗经讲义稿笺注
作者: 闻一多著;吕明涛笺注
出版社:当代世界出版社,2008
简介:这本《闻一多诗经讲义稿》是闻一多先生数年教学及研究所得,也是他大量开创性研究成果的一小部分。书中横纵勾连,不厌繁复,引经典,正《传》、《笺》之失,力求达古义,逮经旨。可以看出闻一多先生深厚的国学功底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同时,闻一多先生的研究秉持了陈寅恪先生提出的“了解之同情”的学术学风,这使他的研究不但更能贴近古义,而且使古老的经典活了起来。当年他的学生回忆:“《诗经》虽老,一经闻先生讲说,就会肥白粉嫩地跳舞了;《楚辞》虽旧,一经闻先生解过,就会五色斑阑地鲜明了。闻先生的新见解都是由最可靠的训诂学推求得来的,证据极端充足,并不是和现在新曲解派一样的。一味的胡猜。”闻先生对《诗经》、《楚辞》等的研究为他在学术界确立了重要的地位,也使他由一个现代诗人成功转型为一个学者。《诗经》研究是他诸多研究领域的一部分,这本《闻一多诗经讲义稿》也是他在《诗经》研究领域当中的一部分成果。要了解学者的闻一多,从这里开始吧。更多>>
Speeches in thucydide a collection of original studies with a bibliography
作者: (美)斯塔特编(Philip A. Stadter);王涛等译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2012
简介: 修昔底德笔下的演说 本书是对古希腊的伟大史家最鲜明的文学特征——“演说辞”——的一项研究。对于开拓我国的西方古典史学名著的研究具有启发意义。 修昔底德所贡献的绝非现代意义上的“客观史学”:他既务求史实准确,又努力编修史实,“选取最有意义的方面予以评说”。如果在他面前存在过一部客观史实,那么他所留下的则是他对这部史实的深思;他的传世瑰宝是自己的思考,而非客观史实。因此,我们今天必须同时阅读两部大书:那场战争以及政治思想家修昔底德本人。 “修昔底德注疏”以编译《战争志》笺注体汉译本为要,辅以西方学界研究修昔底德的精深之作,以助益于我们把握即将到来的伟大历史。
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2003重印)
巴蜀书社,2005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团结出版社,2004
中华书局 2003-4-1
德宏民族出版社,2003
中华书局 2016年08月
中华书局,2000
长春出版社,2009
三联书店,2010
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
学林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