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156 项 “维瓦尔第” 相关结果
- 全部分类
- 全部
- 文学
- 历史
- 哲学/宗教
- 法律
- 政治/社会
- 医学
- 教育/心理学
- 艺术/传媒
- 研究生考试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开课
- 语言
- 经济金融
- 管理学
- IT/计算机
- 自然科学
- 工学/工程
- 体育
- 行业资料
- 音乐
- 汽车机械制造
- 文档模板
- 创业
- 农学
- 生活
- 数据库教程
- 民族
作者: 杨健
简介:本套精品乐谱系列涉及了目前小提琴教学中所普遍使用的一些重要核心曲目,其中不乏维瓦尔第、巴赫、莫扎特等大师的杰出名作。这些作品借助日益普及的社会音乐教育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同时,也由于被过多地用作技术训练的工具或服务于其他功利目的,它们常以单乐章的节选形式被置于各式各样的教程中,且充斥着为迁就初学者而额外加入的弓法、指法和表情记号等等。这多少影响了人们对于这些经典曲目的全面理解与正确认识。为了让这些优秀的音乐作品既能够被还原为完整的艺术品,又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教学研究的实用目的,我们为此次的乐谱出版设计了一套独特的编辑制作原则: 1.文字撰写方面 每首作品都配有详尽的文字说明,包括“相关背景”、“音乐分析”、“演奏提示”和“版本说明”等几个部分。“相关背景”和“版本说明”中主要介绍与作曲家和作品相关的史实,突出人文性、知识性与学术前沿性;“音乐分析”中力求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作品进行作曲技术层面的分析与解读,兼顾到细部的表情语气与整体的结构布局;而在“演奏提示”部分则会从作品中引申出一些带有普遍意义的演奏实践问题来进行针对性探讨,涉及到演奏方法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等多个方面。 2.乐谱编辑方面 在乐谱的编辑过程中,我们回溯参考了这些作品自诞生以来的多个重要版本(甚至包括手稿),进行了多渠道的考证与比较,以保证钢琴伴奏谱或乐队总谱(具体采用哪一种形式取决于作曲家本人的初始意图)均为较为可靠的原始净版(Ur、text)。在小提琴分谱中也尽可能保持了作品的原貌,例如尽量不改动或加入连线而采用上弓、下弓来提示必要的弓法等等。考虑到本套乐谱都配有完整的示范演奏,所以并未在分谱中增加过多的力度与表情提示,因为这些都可以从录音中清晰地感受到。值得一提的是,本套乐谱中的小提琴分谱均采用较大的符头规格来排版,并尝试了多折页的制作方式,给广大演奏者提供了视奏翻阅的方便。 3.光盘制作方面 本套乐谱的所有曲目均配有示范演奏与陪练伴奏的光盘,可在CD、DVD机和计算机等设备上播放。光盘内容由四部分组成:示范演奏(乐队伴奏)、慢速钢琴或古钢琴陪练(取决于作品的时代风格,带有节拍器和小提琴声部的提示音)、较慢速度的乐队跟奏(比正常演奏速度慢10%,且带有小提琴声部的轻声提示)和正常速度的乐队伴奏(可用于正式演出或比赛)。在示范演奏中,我尽量采用了具有可靠依据且易于被领会的处理方式;而在乐队伴奏部分,如作品本身是为乐队所写则遵从作曲家的配器,若作品原为钢琴伴奏,则由我重新配器,以期通过管弦乐的色彩和织体变化来引导读者去领会原作中的表现意图。
作者: 马科希姆萨
简介:
在一个小村庄的一间农舍里,生活着一只名叫敏卡的小猫,它喜欢倾听大自然中的各种声音。敏卡在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听到的一切,都被安东尼奥维瓦尔第收入了他的音乐作品,孩子们可以跟着敏卡一起欣赏大师的这部杰作。
【编辑推荐】
音乐造就完美人生,古典音乐陪伴儿童成长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没有早期的音乐教育,干什么我都会一无所成。”
音乐,对儿童的思维活动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在音乐中成长的孩子,能敏锐地感受和理解音乐优美、崇高的情感特征,提高形象思维能力,这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和今后的事业无疑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良好的音乐素养是孩子们可以享用一生的财富。
音乐潜能需要科学的开发和培养,要让孩子们置身于良好的艺术氛围中,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只有让孩子们从心底热爱音乐,才能**限度地激发他们的音乐潜能。因此,我们诚挚地推荐这套美丽的音乐绘本。
也许,有些读者会问:绘本和音乐有什么关系呢?
这可不是一套简单的绘本。它不仅有用诗意的语言和美丽的图画讲述的故事,而且有与故事内容完美结合的美妙音乐,而随书附赠的光盘上刻录的正是这些殿堂级的古典音乐作品。孩子们可以一边阅读有趣的故事,一边聆听大师的杰作。书中的对应之处标记了光盘中的乐曲的序号,这使欣赏音乐与阅读故事相得益彰:孩子们能通过听到的乐曲更好地理解故事,同时又能通过读到的故事更深地理解乐曲。孩子们每读完一个故事,就像上了一堂古典音乐课。原本需要极高的艺术修养才能欣赏的古典音乐,一下子变得栩栩如生,让孩子们再也没有距离感。
理解不了古典音乐的人数不胜数,却没有不爱听故事的孩子。本次精选的10本儿童古典音乐绘本是音乐大师们**代表性的作品,有柴可夫斯基的芭蕾舞剧、舒曼的钢琴曲、门德尔松的音乐剧等。在内容编排上,我们对文本进行了精简处理,让文本读来更朗朗上口,故事更精彩。在曲目编排上,我们进行了一些调整,从而方便家长把握读故事与听音乐的进度。精美的插图、经典的故事,配上高品质的原声音乐光盘,让每一次亲子阅读都如临现场,都能感受到音乐带来的感动。我们由衷地希望,每个孩子都能感受到音乐带来的感动和启迪,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音乐传递的快乐和美丽!
作者: (日)铃木镇一 编著,魏然 译
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9-1-1
简介: 铃木镇一是一位有三十余年儿童音乐教育经验的日本小提琴教育家。他创办了铃木小提琴学校,编写了一套小提琴教材,运用“模拟语言学习"的教学法普及儿童音乐教育,很快便在日本各地掀起了儿童学习小提琴热,出现了无数铃木小提琴学校。他还组织千人少年儿童小提琴表演,并拍成电影向世界各地推广,在亚洲、北美有很大影响,一些城市也相继办起了类似的小提琴学校。20世纪70年代铃木教学体系传人我国,也推动了我国的儿童普及音乐教育。 本套教材共8册:1——3册在第1把位,以小步舞、加沃特、布列等短小舞曲为主,4——8册在第1——第5把位,主要是塞茨、维瓦尔第、亨德尔、巴赫等作曲家的协奏曲和奏鸣曲。 这套教材有以下几个特点: 1.教材内容以德国、奥地利、意大利等国家巴洛克及古典时期的乐曲为主。前3册中除少数小提琴乐曲外多数是移植自乐队组曲、钢琴、大提琴等的独奏乐曲,这些乐曲节奏鲜明,风格都比较接近。 2.这是一部通过乐曲学习演奏小提琴的教材,从最初的运弓、按弦开始就在乐曲、曲调中学习,不枯燥,易为儿童接受。 3.教材编排科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由升号调开始学习,符合手指自然排列,通过不同调号学习手指的不同位置。运弓在初学阶段以短弓为主,然后再延伸至全弓。 4.进度较快,不繁琐。从第4册开始,每册中都有些难度较大的大型乐曲,如能全部学完,在技巧和音乐方面都将达到相当的水平。
作者: 贾棣然译配
出版社:安徽文艺出版社,2011
简介: 《维瓦尔第男声咏叹调20首(高音、中低音用)》:世界间乐大师声乐经典系列 《维瓦尔第男声咏叹调20首(高音、中低音用)》乐谱所收编的20首维瓦尔第歌剧的男声咏叹调,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选编了男高音咏叹调10首,第二部分选编了男中低音咏叹调10首。本册乐谱的唱段,主要选自以下至今尚存于世的歌剧作品。 《维瓦尔第男声咏叹调20首(高音、中低音用)》乐谱中的曲目都用意大利语演唱。由于意大利语是学习?声唱法的基础语言,且当今国内各大音乐院校及师范院校音乐专业的声乐学生大多能用外语原文演唱外国声乐作品,故此次在对外语原文歌词进行翻译时,摒弃了传统的译配做法,而以“字对字”的翻译方式取而代之,即针对每一首歌曲的外语歌词进行了字对字的“直译”和每一句的“意译”相结合的翻译方式。译文部分采用三行的方式进行:第一行是外语原文;第二行是针对每个外语单词的字对字逐字翻译,即“直译”;第三行才是整个句子的完整意思,即“意译”。这样做,便于歌唱者既了解所唱的每一个具体的外语单词的意思,又能综合理解全句歌词的含义?注意:字对字翻译时,歌词中反复吟唱的词句或段落略去。此外,冠词、代词、连词、语气词等没有实际意义的虚词则用标出。在翻译时,对一些具有历史意义的重要人物或事件给予了旁批式的简要注释,以利于演唱者理解歌词的确切含义。
Vivaldi’s 39 arias far saprana
光盘作者: 贾棣然译配
出版社:安徽文艺出版社,2011
简介:《维瓦尔第女高音咏叹调39首》主要内容简介:维瓦尔第虽然并非巴洛克的开山鼻祖,也不是当时最响当当的人物,但作为巴洛克晚期最为人们所熟悉的三位作曲家之一,维瓦尔第是最早出生的。安东尼奥?维瓦尔第(AntonioVivaldi)1678年3月4日出生于意大利名城威尼斯的一个音乐世家中,父亲是教堂的小提琴乐手,所以他从小就在父亲的弓I领下学习音乐。当时音乐与宗教有很密切的联系,而年轻的维瓦尔第则同时接受了音乐教育和宗教教育,这令他受益匪浅。从十五岁开始,他开始向教堂的神甫们学习,接受宗教方面的训练,十年以后接受圣职,还曾被委任为神甫(由于他长有红色的胡须,所以很多人称他为“红发神甫”)。在教堂供职的日子里,维瓦尔第对音乐的热爱却始终没有减退,不久之后因为经济上的原因,他最终选择音乐作为自己的终生职业。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维瓦尔第始终在威尼斯当地的一家慈善机构“仁爱音乐院”中任职,而他的职务集乐团指挥、作曲、音乐教师以及总乐长于一身。作曲家也乐此不疲,因为这样既能够为自己带来较为丰厚的收入,也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当时人们对音乐的需求循环往复,维瓦尔第则为了适应当时社会的这种需求,费尽心力不断创作。他要为一年中每个即将到来的节日、纪念日写作新的歌剧、神剧、协奏曲。另外一个重要的任务则是教授被音乐院收留的那些孤儿音乐知识、教他们演奏乐器。由于这些慈善机构只接收女孩,所以音乐院乐团都由女子组成。维瓦尔第当时创作的许多作品也正是由这样一支“全女子管弦乐团”来演奏的,女孩子们优雅而漂亮,演奏场面极其动人,被一些观赏过演出的人形容为“好似一群歌唱的天使”。除了担任这份令自己比较满意的职务外,据说维瓦尔第还在威尼斯一家歌剧院做过经理,也曾在一位伯爵的府中供职,但最终还是没能离开仁爱音乐院。期间他多次前往意大利各地以及邻近的国家旅行、表演。1741年夏天,维瓦尔第在维也纳去世,客死他乡。
作者: 贾棣然译配
出版社:安徽文艺出版社,2011
简介: 维瓦尔蒂留下的歌剧遗产已日益受到音乐界的注意,逐渐为大家所熟悉。维瓦尔蒂的声乐及歌剧作品是相当器乐化的,且配器亦是相当丰富,音乐中那意想不到的重音、直率而热烈的风格以及突如其来的主题,让人心仪。其歌剧中的咏叹调的难度较高,音域甚广,有时甚至要从很低的音跳跃十二度音程,而且还要速度极快地唱出清脆玲珑的花腔,因之这些作品既可用作教学,也是音乐会上不可或缺的精彩曲目。 维瓦尔蒂的大部分音乐作品至今仍未出版。美国指挥家哥伯曼曾经组织一个协会,专门纪录和出版维瓦尔蒂的器乐作品,可惜哥伯曼过世之后,这个计划就流产了。同样令人遗憾的是,迄今为止,世界上还没有正式出版过任何一部维瓦尔蒂的歌剧全剧作品,无论是乐队总谱还是钢琴伴奏谱;而演员及乐手们使用的都是手稿的影印件。 为了顺应近年来国际音乐及声乐界掀起的巴洛克音乐复古之风,我们在多位意大利籍的歌剧艺术指导和声乐专家的大力协助之下,从维瓦尔蒂的故乡意大利威尼斯国立图书馆以及当今世界上唯一最大规模独立收藏维瓦尔蒂作品手稿及乐谱影印件的都灵国立图书馆等处,收集了大量有价值的乐谱,编译了本册《维瓦尔蒂女中低音咏叹调26首》,几乎涵盖了维瓦尔蒂的歌剧作品中的所有女中、低音声部的著名唱段。 本册《维瓦尔蒂女中低音咏叹调26首》既是国内第一次正式集合出版维瓦尔蒂的歌剧及声乐作品中的女中、低音曲集,而且曲目数量也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一个维瓦尔蒂的女中、低音咏叹调的版本,而即便是意大利最知名的版本也只收编了仅十余首维瓦尔蒂的女中、低音咏叹调而已,可见国内这个版本的分量与价值。为了读者在查找外文曲目时更加便捷,目录按外文曲名的字母顺序排列而成。 本册乐谱中的曲目都用意大利语演唱。由于意大利语是学习美声唱法的基础语言,且当今国内各大音乐院校及师范院校音乐专业的声乐学生大多能用外语原文演唱外国声乐作品,故此次在对外语原文歌词进行翻译时,摒弃了传统的译配做法,而以“字对字”的翻译方式取而代之,即针对每一首歌曲的外语歌词进行了字对字的“直译”和每一句的“意译”相结合的翻译方式。译文部分采用三行的方式进行:第一行是外语原文;第二行是针对每个外语单词的字对字逐字翻译,即“直译”;第三行才是整个句子的完整意思,即“意译”。这样做,便于歌唱者既了解所唱的每一个具体的外语单词的意思,又能综合理解全句歌词的含义。注意:字对字翻译时,歌词中反复吟唱的词句或段落略去。此外,冠词、代词、连词、语气词等没有实际意义的虚词则用[-]标出。在翻译时,对一些具有历史意义的重要人物或事件给予了旁批式的简要注释,以利于演唱者理解歌词的确切含义。 为了便于国内的声乐师生学习和演唱其中的所有曲目,我们以国外众多不同历史时期的知名歌唱家的演唱录音为范本,为本套乐谱收集和整理了与乐谱配套的相关的演唱录音资料,辑成了一张与本套乐谱相配合的CD唱片,供大家学习参考。
儿童古典音乐绘本.第2辑 四季:安东尼奥.维瓦尔第的小提琴协奏曲
光盘简介:《四季》以一只名叫敏卡的小猫的视角来介绍这首曲目。敏卡在农舍的生活从来都不单调无趣,鸟儿总是在唧唧喳喳,风儿有时也绕着敏卡的小耳朵呼啸而过,时不时地她还能听见由村里乐队演奏的轻快的舞曲。春夏秋冬,她觉得围绕在她周围的声音都特别有趣。小读者一定能和敏卡一样,感受到乐曲独特的魅力。 马科·希姆萨编著的《四季(大师经典版)》能让喜爱音乐的孩子们了解更多的音乐知识,是很好的音乐启蒙图书,非常适合亲子阅读。
Recital training:intermediate violin pieces with suggestions for practice.Volume 2
光盘作者: (德)克里斯汀·瓦特堡(Kerstin Wartberg)编著;徐律译
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2013
简介:克里斯汀·瓦特堡编著的这本《小提琴音乐会曲目训练(第2册中级小提琴作品练习与辅导)》是中级小提琴曲目教学指南,是配合学习《铃木小提琴教材》的学生及教师用的学习辅导。其内容重点是如何自如地掌握维瓦尔第的协奏曲(第一与第六),巴赫、韦伯、迪特斯多夫、门德尔松、韦拉契尼和勃拉姆斯的一些作品。附赠CD提供了书中乐曲示范及各种练习速度的钢琴伴奏音响。
作者: (意)安东尼奥·维瓦尔第(Antonio Vivaldi)曲;(意)瓦尔特·科尔内德(Walter Kolnedr)编订
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
简介: 维瓦尔第在“四季”协奏曲中为自己署名为“苏德托伯爵阁下的意大利乐师”,题献给“莫尔津伯爵温赛斯劳先生”。1759年演奏维瓦尔第这部作品时,聘请时年27岁的海顿担任乐队指挥的弗兰兹·冯·莫尔津伯爵正是这位被提献者莫尔津伯爵温赛斯劳先生的后代。从献辞中我们了解到,维瓦尔第时常为伯爵演奏此曲的最初版本。而且这4首十四行诗是钱刷时后加上的从标题和内容上可以推测诗句作于乐谱之后。 《四季》的标题与音乐之间达到了一种完美的融合,这也是此曲能够成为当时最受欢迎的维瓦尔第作品之一的原因。1725年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将其与其他十二部作品合成小提琴协奏曲集《和谐与创意的试验》(作品编号第8)印刷出版后,随即又在巴黎翻印。从1728年起,有关此曲在巴黎演奏的记载便已屡见鲜。18世纪法国作曲家科雷特在1765年首演其作品《赞颂天主》时,以“改编自维瓦尔第《春天协奏曲》之大合唱队经文短歌”为副题!
作者: 杨健
简介:
本套精品乐谱系列涉及了目前小提琴教学中所普遍使用的一些重要核心曲目,其中不乏维瓦尔第、巴赫、莫扎特等大师的杰出名作。这些作品借助日益普及的社会音乐教育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同时,也由于被过多地用作技术训练的工具或服务于其他功利目的,它们常以单乐章的节选形式被置于各式各样的教程中,且充斥着为迁就初学者而额外加入的弓法、指法和表情记号等等。这多少影响了人们对于这些经典曲目的全面理解与正确认识。为了让这些优秀的音乐作品既能够被还原为完整的艺术品,又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教学研究的实用目的,我们为此次的乐谱出版设计了一套独特的编辑制作原则:
1.文字撰写方面
每首作品都配有详尽的文字说明,包括“相关背景”、“音乐分析”、“演奏提示”和“版本说明”等几个部分。“相关背景”和“版本说明”中主要介绍与作曲家和作品相关的史实,突出人文性、知识性与学术前沿性;“音乐分析”中力求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作品进行作曲技术层面的分析与解读,兼顾到细部的表情语气与整体的结构布局;而在“演奏提示”部分则会从作品中引申出一些带有普遍意义的演奏实践问题来进行针对性探讨,涉及到演奏方法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等多个方面。
2.乐谱编辑方面
在乐谱的编辑过程中,我们回溯参考了这些作品自诞生以来的多个重要版本(甚至包括手稿),进行了多渠道的考证与比较,以保证钢琴伴奏谱或乐队总谱(具体采用哪一种形式取决于作曲家本人的初始意图)均为较为可靠的原始净版(Urtext)。在小提琴分谱中也尽可能保持了作品的原貌,例如尽量不改动或加入连线而采用上弓、下弓来提示必要的弓法等等。考虑到本套乐谱都配有完整的示范演奏,所以并未在分谱中增加过多的力度与表情提示,因为这些都可以从录音中清晰地感受到。值得一提的是,本套乐谱中的小提琴分谱均采用较大的符头规格来排版,并尝试了多折页的制作方式,给广大演奏者提供了视奏翻阅的方便。
3.光盘制作方面
本套乐谱的所有曲目均配有示范演奏与陪练伴奏的光盘,可在CD、DVD机和计算机等设备上播放。光盘内容由四部分组成:示范演奏(乐队伴奏)、慢速钢琴或古钢琴陪练(取决于作品的时代风格,带有节拍器和小提琴声部的提示音)、较慢速度的乐队跟奏(比正常演奏速度慢10%,且带有小提琴声部的轻声提示)和正常速度的乐队伴奏(可用于正式演出或比赛)。在示范演奏中,我尽量采用了具有可靠依据且易于被领会的处理方式;而在乐队伴奏部分,如作品本身是为乐队所写则遵从作曲家的配器,若作品原为钢琴伴奏,则由我重新配器,以期通过管弦乐的色彩和织体变化来引导读者去领会原作中的表现意图。
【编辑推荐】
严密考证分析 三速伴奏陪练
Vieil homme qui faisait danser les saisons
光盘作者: (法)玛尔莱娜·约贝尔(Marlene Jobert)著;(法)弗雷德里克·芒索(Frederick Mansot)绘;曹杨译
出版社:辽宁教育出版社,2011
简介: “世界经典音乐童话绘本” 是法国经典畅销童书, 将古典音乐、童话故事、绘画三个元素完美地结合起来, 将古典音乐故事化、形象化, 极大地拉近了孩子与古典音乐的距离。 原本严肃疏远的古典音乐, 由此变成了一个个仙境般的世界, 孩子们会发现那里有神奇和柔情, 有惊险与欢乐。 本系列作品共12册,每册均附有一张光盘, 光盘内容为一位世界级音乐大师的精选段落, 以及对文字故事用声音来进行的精彩演绎。 图画水准很高,故事也生动有趣, 这两者与音乐元素有机结合, 使孩子在获得视觉、听觉和心灵的全方位享受的同时, 从小就获得世界上最美音乐的滋养。 这套别致的“音乐童话绘本”, 将唤起孩子对古典音乐的最美好体验, 为他们的人生道路留下美好的记忆,永不磨灭。 童话将音乐故事化,图画将音乐形象化。 通过这些方式,让孩子潜移默化地吸取伟大音乐中的营养。 不仅如此,每本童话故事也各有独立的价值,在或幽默或感人的故事中,小读者可以获得心灵成长的必备素质。 那些经典音乐受到全世界智识人士的热爱,绝非偶然。 一个神奇美丽的故事……不正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吗? 那么,为何不让他们从四五岁开始,就通过一个个情节生动的故事,感受古典音乐的伟大,收获不同寻常的感动呢? 在我写给孩子们的这套书里,古典音乐就像一个会说话的人物。 我希望孩子们在被故事吸引的同时,可以油然生出一份敬意、一份热爱。 这种敬意和热爱永远都深藏在我们所有人的记忆中…… ——[法]玛尔莱娜?约贝尔 我一生的事业得益于童年时期的音乐训练! ——爱因斯坦 德奥和同学们讨厌上课,而且理由充分得很…… 一天早上,他们跟着一个神奇的小提琴爷爷离开了学校,然后……全都消失了! 难不成老爷爷的音乐真有股神奇的力量? 当然喽,就是这样! 维瓦尔第的音乐与生动无比的故事情节一起,在小朋友的心中,埋下了自由的种子。
Recital training:intermediate violin pieces with suggestions for practice.Volume 2
光盘作者: (德)克里斯汀·瓦特堡(Kerstin Wartberg)编著;徐律译
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2013
简介:克里斯汀·瓦特堡编著的这本《小提琴音乐会曲目训练(第1册中级小提琴作品练习与辅导)》是中级小提琴曲目教学指南,内容重点是如何自如地掌握巴赫、维瓦尔第、赛茨协奏曲中的一些独立的乐章,以及一些小提琴小品和一些简化作品。附赠CD提供了书中乐曲示范及各种练习速度的钢琴伴奏音响。
作者: 杨健
简介: 本套精品乐谱系列涉及了目前小提琴教学中所普遍使用的一些重要核心曲目,其中不乏维瓦尔第、巴赫、莫扎特等大师的杰出名作。这些作品借助日益普及的社会音乐教育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同时,也由于被过多地用作技术训练的工具或服务于其他功利目的,它们常以单乐章的节选形式被置于各式各样的教程中,且充斥着为迁就初学者而额外加入的弓法、指法和表情记号等等。这多少影响了人们对于这些经典曲目的全面理解与正确认识。为了让这些优秀的音乐作品既能够被还原为完整的艺术品,又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教学研究的实用目的,我们为此次的乐谱出版设计了一套独特的编辑制作原则: 1.文字撰写方面 每首作品都配有详尽的文字说明,包括“相关背景”、“音乐分析”、“演奏提示”和“版本说明”等几个部分。“相关背景”和“版本说明”中主要介绍与作曲家和作品相关的史实,突出人文性、知识性与学术前沿性;“音乐分析”中力求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作品进行作曲技术层面的分析与解读,兼顾到细部的表情语气与整体的结构布局;而在“演奏提示”部分则会从作品中引申出一些带有普遍意义的演奏实践问题来进行针对性探讨,涉及到演奏方法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等多个方面。 2.乐谱编辑方面 在乐谱的编辑过程中,我们回溯参考了这些作品自诞生以来的多个重要版本(甚至包括手稿),进行了多渠道的考证与比较,以保证钢琴伴奏谱或乐队总谱(具体采用哪一种形式取决于作曲家本人的初始意图)均为较为可靠的原始净版(Urtext)。在小提琴分谱中也尽可能保持了作品的原貌,例如尽量不改动或加入连线而采用上弓、下弓来提示必要的弓法等等。考虑到本套乐谱都配有完整的示范演奏,所以并未在分谱中增加过多的力度与表情提示,因为这些都可以从录音中清晰地感受到。值得一提的是,本套乐谱中的小提琴分谱均采用较大的符头规格来排版,并尝试了多折页的制作方式,给广大演奏者提供了视奏翻阅的方便。 3.光盘制作方面 本套乐谱的所有曲目均配有示范演奏与陪练伴奏的光盘,可在CD、DVD机和计算机等设备上播放。光盘内容由四部分组成:示范演奏(乐队伴奏)、慢速钢琴或古钢琴陪练(取决于作品的时代风格,带有节拍器和小提琴声部的提示音)、较慢速度的乐队跟奏(比正常演奏速度慢10%,且带有小提琴声部的轻声提示)和正常速度的乐队伴奏(可用于正式演出或比赛)。在示范演奏中,我尽量采用了具有可靠依据且易于被领会的处理方式;而在乐队伴奏部分,如作品本身是为乐队所写则遵从作曲家的配器,若作品原为钢琴伴奏,则由我重新配器,以期通过管弦乐的色彩和织体变化来引导读者去领会原作中的表现意图。
作者: (法)玛尔莱娜·约贝尔著;(法)艾米丽·维尔克绘;曹杨译
出版社:辽宁教育出版社,2011
简介:《一起去摘星星-爱上维瓦尔第的音乐 (“世界经典音乐童话绘本”系列,精装送CD)》 “世界经典音乐童话绘本” 是法国经典畅销童书,将古典音乐、童话故事、绘画三个元素完美地结合起来,将古典音乐故事化、形象化,极大地拉近了孩子与古典音乐的距离。 原本严肃疏远的古典音乐,由此变成了一个个仙境般的世界,孩子们会发现那里有神奇和柔情,有惊险与欢乐。 本系列作品共12册,每册均附有一张光盘,光盘内容为一位世界级音乐大师的精选段落,以及对文字故事用声音来进行的精彩演绎。 图画水准很高,故事也生动有趣,这两者与音乐元素有机结合,使孩子在获得视觉、听觉和心灵的全方位享受的同时,从小就获得世界上最美音乐的滋养。 这套别致的“音乐童话绘本”,将唤起孩子对古典音乐的最美好体验,为他们的人生道路留下美好的记忆,永不磨灭。 童话将音乐故事化,图画将音乐形象化。通过这些方式,让孩子潜移默化地吸取伟大音乐中的营养。不仅如此,每本童话故事也各有独立的价值,在或幽默或感人的故事中,小读者可以获得心灵成长的必备素质。那些经典音乐受到全世界智识人士的热爱,绝非偶然。 一个神奇美丽的故事……不正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吗? 那么,为何不让他们从四五岁开始,就通过一个个情节生动的故事,感受古典音乐的伟大,收获不同寻常的感动呢? 在我写给孩子们的这套书里,古典音乐就像一个会说话的人物。我希望孩子们在被故事吸引的同时,可以油然生出一份敬意、一份热爱。这种敬意和热爱永远都深藏在我们所有人的记忆中…… --[法]玛尔莱娜?约贝尔 我一生的事业得益于童年时期的音乐训练! --爱因斯坦 一天晚上,马克西在自己的房间里听到了神奇的乐声。哪里来的呢? 他的床前挂着一幅画,画里有很多星星…… 不会是从哪颗星星上传来的吧?! 后来,马克西终于搞明白了,但是,还有更多的惊喜在等着他…… 维瓦尔第的音乐帮助孩子做了一个梦。 拥有梦想的能力,即使在平凡的现实里,孩子的世界也能多姿多彩!
Vivaldi Konzert a-Moll op.3, No.6
光盘作者: RV356
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
简介: 安东尼奥·维瓦尔第约于1680年生于威尼斯,约于1743年卒于他的故乡,当时他是作为音乐学校的指导。维瓦尔第共写了大约上百首小提琴协奏曲。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的这些作品成为协奏曲这一形式的典范,受到许多人的推崇,以至于像巴赫这样的天才也将其中一些改编成同样有价值的羽管键琴和管风琴作品。这个版本中的小提琴独奏部分是直接用18世纪沃尔土出版的英文版直接翻印的。除极少数情况外,维瓦尔第原来的弓法都被完整地保留下来。在广板中,维瓦尔第背离了他的时代所公认的伴奏概念的基本规则,他省去羽管键琴,只用小提琴与中提琴为主奏乐器伴奏。在早期的版本中,“cantabile”仅指这一乐章的演奏方式,带括号的标记是由编订者添加的表情记号。
Suzuki violin school.Violin part volume 1-2
光盘作者: (日)铃木镇一(SHINICHI SUZUKI)编著
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
简介:铃木镇一是一位有三十余年儿童音乐教育经验的日本小提琴教育家。他创办了铃木小提琴学校,编写了一套小提琴教材,运用“模拟语言学习”的教学法普及儿童音乐教育,很快便在日本各地掀起了儿童学习小提琴热,出现了无数铃木小提琴学校。他还组织千人少年儿童小提琴表演,并拍成电影向世界各地推广,在亚洲、北美有很大影响,一些城市也相继办起了类似的小提琴学校。20世纪70年代铃木教学体系传人我国,也推动了我国的儿童普及音乐教育。 本套教材共8册:1——3册在第1把位,以小步舞、加沃特、布列等短小舞曲为主,4——8册在第1——第5把位,主要是塞茨、维瓦尔第、亨德尔、巴赫等作曲家的协奏曲和奏鸣曲。 这套教材有以下几个特点: 1.教材内容以德国、奥地利、意大利等国家巴洛克及古典时期的乐曲为主。前3册中除少数小提琴乐曲外多数是移植自乐队组曲、钢琴、大提琴等的独奏乐曲,这些乐曲节奏鲜明,风格都比较接近。 2.这是一部通过乐曲学习演奏小提琴的教材,从最初的运弓、按弦开始就在乐曲、曲调中学习,不枯燥,易为儿童接受。 3.教材编排科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由升号调开始学习,符更多>>
作者: (荷) 韩良忆著
简介: 所属分类:旅游地图 > 旅游随笔 > 《地址:威尼斯》是韩良忆继《在欧洲?逛市集》之后第二本“居游时代”系列图书。 韩良忆以“做一阵子威尼斯本地人”的简单纯粹心情,深入威尼斯大街小巷,寻找并介绍本地人才会吃喝的饮食,本地人才会去的酒馆、餐馆、市集等,而且传授了很多“不当冤大头”的私人秘笈。在满足口腹之欲的同时,韩良忆对威尼斯的历史和文化也有生动精彩的见解,并推荐了很多地道又实用的威尼斯食谱。 作者完全摒弃走马观花的套路,不求全面详尽,而求亲切真实,以非常个人化的角度娓娓讲述,加上豪爽幽默的性格,使得全书精彩不断,读者随着她的叙述仿佛有亲历威尼斯之感。 自序 威尼斯:梦的地址 居游威尼斯的梦想 01 住在天堂威尼斯 “我到威尼斯时,发觉我的梦已经变成我的地址了。 ” ──普鲁斯特(marcel proust) 02 享受午后阳光下的广场 威尼斯的大小广场无数,可嬉戏,可闲坐,或是猜猜看谁才是真正的威尼斯人。 03 威尼斯常客其乐无穷 乘着贡多拉横越大运河、到佛罗里安喝杯咖啡、到街坊小咖啡馆当个常客……住在威尼斯的乐趣实在太多了! 04感觉威尼斯的古老灵魂 一艘贡多拉从远远的一头,缓缓向小桥划来,乘着粼粼波光,“威尼斯,真美! ” 05 航向潟湖 遍洒大街小巷的艳丽色彩,让布拉诺小岛有种明快而欢愉的气氛,令人眼前一亮,心情也更轻松。 06 威尼斯日常涂鸦 推开遮阳板,让威尼斯的一天流泻进来,教堂的钟声、维瓦尔第的奏鸣曲……威尼斯的一天就这样开始了。 居游威尼斯的美食 07 一口吃下威尼斯历史 我在威尼斯发觉了意大利饮食之美,一顿简单的午餐,仿佛敞开了一扇门,开启了我对意大利菜的偏好。 08 没逛过酒馆,没到过威尼斯? 炙热阳光晒不进的小酒馆,酒意渐渐升起,阴凉空气中盈满笑语,异乡的旅人也变得恍惚起来…… 09 威尼斯最风行的鸡尾酒 细致的汽泡加上粉嫩的色泽,美得犹如一场粉红色的梦幻,酒入喉的那一刻,生命真如一袭华美的袍子。 10 威尼斯餐馆熟客指南 想拥有那种美美地吃了一顿饭之后的陶醉表情,享受用餐的愉悦,只有选对了餐馆,才能真正达成喔。 11 食材采买血拼去 意大利老板习惯一对一慢慢招呼客人。趁机会打量一下店里的新鲜货,体验意大利式的悠闲生活吧。 12 我的威尼斯厨房 用威尼斯的新鲜食材做一顿饭,居游威尼斯的住客时光,才真正开始有了家的感觉。 附录 良忆推荐本地美食对照表 威尼斯字汇不一样 已经有太多的人写过太多的威尼斯。而良忆的《地址:威尼斯》即不是信息全面的旅游手册,也不是感慨良多的文化散文,她抱着“做一阵子本地人”的简单纯粹心情“居游”威尼斯,十天半月,并不奢侈。景点变得不再重要——也许从来不曾重要,我们可以就这样随着良忆游走,吃小馆子,广场闲坐,市集买菜,恍惚在威尼斯的氤氲里。即贴近最原味的异乡生活,又游离在日常之外——这本才是旅行的意义。 08没逛过酒馆,没到过威尼斯? 炙热阳光晒不进的小酒馆,酒意渐渐升起,阴凉空气中盈满笑语,异乡的旅人也变得恍惚起来…… 爱上威尼斯的传统酒馆 “到威尼斯而不逛一逛传统的小酒馆,简直就没到过威尼斯! ”里欧如是宣称。 里欧是我采访影展时认识的意大利朋友,他的老家在距离威尼斯六十多公里的小镇,不过大学是在威尼斯读的,毕业后也在水都工作,如今也算半个威尼斯人了。 “逛酒馆在威尼斯可是已流传数百年的传统, ”里欧解释说,“威尼斯人一般并不会一天到晚都在外头用餐,太贵了,顶多一两周上一次馆子,可是到小酒馆里喝杯酒,吃点小菜,花不了多少钱,所以有不少人仍保有三不五时就到酒馆小酌一杯的习惯,因此你在酒馆时碰到本地人的机会比较多,也比较能看到威尼斯日常生活的一隅。 ” 听他这一讲,我还能不去逛酒馆吗?在二度造访水都时,特地请里欧带路,两人一逛就是三家,不停地吃吃喝喝,直到微醺。 从此,我爱上了威尼斯的传统酒馆,后来再赴威尼斯时,不必麻烦里欧,自个儿去逛,只是节制一点,小菜多吃点,酒少喝点,免得一不小心喝醉了,怎么摸回旅馆? 婚后和约柏头一回结伴造访威尼斯,当然要和另一口子分享逛酒馆的乐趣。这一逛,他也逛上了瘾。 威尼斯的传统小酒馆叫做 bacaro或osteria(复数形式分别为 bacari与osterie),介乎酒吧和 trattoria(小馆)之间,有点像是西班牙的 tapas bar,不同处在于, tapas bar既供应凉菜,也有热食,既是可以喝酒吃小菜的酒吧,也是大伙可以结伴游逛的社交场所,所以酒吧里头常附有座位。 威尼斯的小酒馆则不然,传统上根本不设桌椅,也不供应热食正餐,反正本地客人一本威尼斯商人的务实作风,通常没有在酒馆里一待个把钟点的习惯,而是在办完事或下班回家的路上,拐过来喝一杯普罗塞克( prosecco)汽泡酒,吃两口小菜,吃喝完了和酒保及酒馆里其他常客聊个两句,便打道回府,所以用不着坐下,站着就行了。 一直到现在,仍有小酒馆恪守传统,只供立饮立食,仅卖酒和凉菜小吃,而且到晚上八点多就打烊,摆明不做晚餐的生意。只不过,晚近以来,这样老派的酒馆渐渐地少了,现实使然,许多业者为了配合游客需要,也备有桌椅供客人小歇,并卖起简便的面食和主菜。 典型的传统酒馆一进门就是木头柜台,台上的玻璃橱柜里摆了一盘盘 cicheti(另一拼法为 ciccheti),也就是下酒小菜,有洋葱醋渍沙丁鱼、水煮蛋、肉丸( polpette di carne)、火腿腊肠、奶酪,以及意大利文叫 panini的夹馅面包等,琳琅满目,每一份都只合两三口,重质不重量,不求挡饥,只为解馋。 柜台后面的酒架上,排排站着或躺着一瓶瓶的葡萄酒或烈酒,酒架一侧往往有面黑板或告示海报,手写着今日供应之各款可供单杯点用的葡萄美酒,酒名后面的数字就是单杯酒的金额。 来喝一杯“影子”吧 到小酒馆,自然要喝点酒才像话。喝一杯,威尼斯人称之为 ombra,字面上的意思为“影子”。据说在古早古早以前,圣马可广场的钟塔底下聚集着推车卖酒的小贩,每到日头炎炎的午后时分,酒贩们往往随着塔影的移动而变换位置,以便摊车时时得到庇荫,因此劳动大众午休时刻要是想喝杯酒歇息一下,就会说,“我去钟塔乘凉了”,ombra就这样成了喝杯小酒的代名词。 不过,我曾在书上读到另一种说法: ombra和圣马可广场的酒贩无关,其实指的是“如影子一般分量的酒”,意即少量的酒。这似也言之有理,因为 ombra酒杯的尺寸的确较小。我好几回在不同的小酒馆,向掌柜表示要 “un’ombra bianca(rossa)”(一杯白酒 [或红酒 ]),结果酒都盛在比普通葡萄酒杯小一半的袖珍杯里,大约三四口就可饮尽。 还有几次,我改用一般的说法,说要 “un bicchiere”(译成英文就是 a glass),店家递给我的,却是容量较大的一杯酒,不知是各家酒馆习惯不同呢,还是 ombra就是有别于 bicchiere。 大杯也好,小杯也好,用上面这几句话点来的酒,都是所谓的 vino della casa,也就是店家例牌酒,口味较大众化,价钱往往最便宜。有时店家会问你:“哪一种? ”因为光是例牌酒就有好几样选择,拿白酒来说,可能就有 pinot grigio、pinot bianco、soave和tocai等,多半是威尼斯附近产区的酒。 从例牌酒的好坏,可以评量店家酒窖的水平,如果例牌酒的质量超乎一般的好,那这家酒馆可能是特别注重酒的质量的优良店家,这时不妨升级试点其他单价较高的酒,通常也不会令人失望,有时更给人惊喜。这种小酒馆对食物也比较用心,小菜往往好吃。 倘若酒馆的小菜不错,但例牌酒水平就仅仅差强人意,还算过得去,那就多吃点菜,少喝点酒吧。如果酒不行,菜也马马虎虎,干脆列为拒绝往来户,以后不再光顾,何必再上门破坏自己的胃口呢?威尼斯的小酒馆多得很,里亚托市场附近尤其密集,换一家试试看得了。 我和约柏在两次居游期间,有好几回午餐刻意不上馆子正正经经吃顿饭,而去逛酒馆,像小鸟啄食似的,这里埋首尝个两口,再跃到别处又吃上两口。最夸张的一次,早上十点半就开始 in giro per osterie(逛酒馆),逛到下午三点多才罢休。当然啦,我们并不是一连五个钟头都在吃喝,在酒馆与酒馆之间的路上,还是难掩游客本色,不时停下来歇脚休息一下,顺便拍几张风景照片。 典型的小酒馆巡游 我们典型的酒馆之旅是这样的:将近正午时,夫妇俩来到一家 osteria,并不就座,而学本地顾客,端着一杯普罗塞克,斜靠着沿墙而设、权充桌面的长条木架,吃两样 ciccheti,当做“开胃菜”,接着在附近转悠转悠,晃个二三十分钟,等到又有点饥饿感了,再换家酒馆吃“主菜”。这家倘若设有简单的座位,就坐下来,喝个两杯,吃上两三样小菜或 panini。倘若没座位,立食也无妨。 佳酿美点享用完毕,我们常已半饱,决定转移阵地,散个长长的步到另一区,再接再厉,继续吃喝。我的酒量不如约柏好,到了第三家,就只能喝小不点的 ombra,或干脆改喝 fragolino,这是种微含汽泡的甜酒,有红也有白,带着草莓香,却是葡萄酿制的,它的酒精含量比一般葡萄酒低,适合当饮料或饭后酒。 我感觉得到体内的酒意慢慢升起,索性倚靠在柜台边。时值午后,日头正烈,炙热的阳光却晒不进位于窄径一侧的小酒馆,屋里灯光昏黄,阴凉的空气中盈满了窸窣的笑语,有一对中年男女聊得正高兴,如歌一般的意大利语一波波地传送至我的耳畔,我仿佛听懂了几个单字,其实根本搞不清楚他们到底在说些什么。这样朦胧暧昧的瞬间,很容易就使得异乡的旅人蓦地恍惚起来。 坐落在鱼市附近的这家小酒馆,开业已经五百多年了,柜台两端的脸孔不知已换过多少世代。过去,酒馆的主人在这儿为威尼斯共和国的寻常百姓倒酒端菜,让后者在啜酒小食的时候,暂时忘却浮生烦忧,享受人生简单的乐趣。这会儿,弄不清楚是第几代传人的掌柜,则以威尼斯人特有的一种有礼而疏淡的世故态度,款待着像我这样的外地游客,令我在满足了口腹之欲的同时,以为自己已捕捉到了历史。 我的隔邻站着位戴着呢帽的阿伯,想是常客,因他老人家一进门,啥也没说,只和掌柜的点个头,打声招呼,后者就倒了一杯红酒,送到阿伯面前。阿伯兴许察觉到好奇打量的眼光,侧身瞧了瞧只要喝上两杯酒就满面通红的我,并不以为忤,微笑着向我举杯示意,嘴里还说了什么,像是祝我健康。我自觉失礼,赶紧也举杯,回声 salute,祝您老身体安康。 醺醺然步出酒馆,醉眼模糊中,威尼斯的阳光似乎更加灿烂,水波也更加潋滟。我搭着丈夫的臂膀,眯着眼望着那青天下施施然而行的游人、运河上悠悠划过的贡多拉,还有河畔那一幢幢古旧却仍雍容华贵的老屋。起码在那一刻,我觉得这世界何其美好,因为威尼斯属于我,或者应该说,我属于威尼斯。 值得一再报到的小酒馆 威尼斯 osterie多不胜数,我当然无法一一造访,不过算一算,我在多次的威尼斯之旅中,起码光顾过一二十家跑不掉。下面介绍的,是经汰选以后,我和约柏比较喜欢的几家,我们每回到水都,一定会去报到。请注意,大部分小酒馆都是早上即开门,营业到晚间八九点就打烊。 osteria da lele是一家超迷你也超平民化的小酒馆,很有街坊小店的味道。整个店面大概两坪不到,小小的柜台前永远挤满了人,午餐时分人潮还会溢到门外的广场上。我们当初就是被这股盛况所吸引,而加入等候的顾客群中,当场就爱上这家连招牌都没有的不起眼小店。 两趟居游期间,我们不知去了多少回,有时只是各吃一份小点心,喝一小杯酒,有时则打包一牛皮纸袋的 panini,到公园野餐。年轻的老板到后来已认得我们,一看到这一对馋嘴夫妻就笑盈盈地打招呼。 da lele不但店面小,店里供应的 panini个头也比一般小,店家干脆称之为 mini,一个索价仅仅九毛钱,食量小的人吃两个大概六七分饱。 迷你 panini分量虽不大,质量却一点折扣也不打,面包绝对新鲜,而且外脆里软、很有嚼劲,里面夹的火腿、腊肠和烤猪肉,也美味异常,听说是年轻的店主亲自到乡下进货,精挑细选过的。 服膺“迷你”原则,这儿的酒一律用小小的 ombra杯装,选择并不多,红白酒各五六种,也是店主自个儿去产地向酒农采购而来,免除中间剥削,价钱因而也迷你,一杯才六七毛欧元,最贵不过九毛钱,比一般咖啡馆站着喝的 espresso还便宜。 店面袖珍,当然没有座位,大伙都是点了酒,买了食物,就端着木盘到门外,在广场上或河岸享用。只要没下雨,倒也别有乐趣。 由于所处位置并非观光客必经要道,这里的顾客除了零星的游客(好比我和约柏)以外,其他多半是老主顾。很多人一进门就直呼店主之名,大声问好,观其模样和打扮,应该是在附近打工的劳工阶级,另外还有不少大学生模样的年轻人,我后来才发觉,著名的威尼斯建筑学院原来就在小店所在广场的另一侧。 威尼斯住宅区的街坊小吃店,有的并不见得欢迎观光客光临,而偏好做熟客生意。但是 da lele亲切的店主并不会给我们这样的感觉,就连店里的劳工和学生顾客也对我这个挤在他们当中等着买酒的游客,露出一副嘉许的神情,仿佛在说:“好样的,竟找得到这里呀。 ” osteria da lele 地址:santa croce 183, campo dei tolentini 水上巴士站:piazzale roma 周日公休 al marca也是家店面极小的小酒馆,但风格和 da lele大异其趣, da lele蓝领而粗犷,al marca则白领而都会,大理石面的木头柜台,正式的酒杯,咖啡豆选的也是较昂贵的 illy豆,整体上带着些许的雅痞气味。 al marca就在里亚托蔬果市场的一侧,附近还有法院和市府公务单位,人群川流不息,算得上位于黄金地段,再加上这儿的酒和 panini质量都还不错,价位亦适中,因此生意很好。上午时分,可以看到挽着菜篮或拉着菜篮车的老人和主妇,来这里小啜一杯;中午和近傍晚时,则换作上班族来吃午餐或喝杯饭前酒。此外,由于坐落的地点醒目,除了本地客外,爱到这儿来小喝一杯的过路游客似乎特别多。 这里咖啡也不错,我到里亚托市场买菜时,常会过来喝杯 espresso,吃块点心。他家自制一种很像法式 quiche(酥壳饼)的咸派,都蛮可口,菠菜奶酪口味的特别合我的胃口。 al marca 地址:san polo 213, erberia rialto 水上巴士站:rialto 周日公休 osteria al ponte这家小酒馆和 campo ss giovanni e paolo只隔了一座小桥,因此就取名为“桥头小酒馆”(ponte意即为桥),店门漆成鲜红色,很好找。这里的酒种类不算很多,但基本款都有,我在这儿喝过的几种红、白酒,品质都不错。木框玻璃柜里摆的小菜和 panini,样数也不很多,但亦精美可口,我尤其喜欢西红柿肉丸和夹了风干牛肉的三明治。小店设有木桌木椅,不喜欢立食的,可以舒舒服服坐下来,享用酒肴,不加收台布费。 我头一回光临桥头小酒馆,应该是十年以前的事,当时它还名不见经传,上门光顾的多半是本地客人,因为店面不算大,就靠店主一个人也忙得过来。当时和我一起去的里欧,是个很爱哈拉的家伙,结账时他开玩笑地建议店主最好去学中文,以后也许会有更多台湾人跑到他店里来,因为这位小姐(这家伙说着便指指我),是个写食物的台湾记者,“老板你搞不好会上报哦”。 记得店主当时只是微微笑着,道了声谢,说不定他对各种直接或间接的赞美早已习以为常,也说不定就只是个性内敛而已。 这么舒服、价钱也公道的小酒馆,我才不要大肆报道呢,只想悄悄和朋友分享,把它当成大伙来水都吃喝玩乐的一个小小据点。 然而,不需要我的宣传,好店不会被埋没,小酒馆如今已获包括《孤星》在内的数本旅游指南推荐,生意可比十年前好多了,本地熟客照来,游客也开始上门。眼下店里平日由两个年轻伙计负责打点,我们两次居游期间都没碰到店主,后来才知道,他只有周末才会来店里照顾生意。 不同于一般小酒馆,这里下午四点左右到六点多不营业,晚上则供应pasta之类的热食晚餐,打烊时间也比一般小酒馆晚很多,不过我们并未在这儿吃过晚饭,不清楚水平如何。 osteria al ponte 地址:cannaregio 6378, calle larga giacinto gullina 水上巴士站:ospedale 周日公休,午餐与晚餐时段之间休息 bancogiro是一家少数在周日营业的小酒馆,小菜样数少但精美,我们曾在那儿吃到极嫩极香的溏心蛋,到现在都想不透,不过就是白水煮鸡蛋淋点橄榄油、撒点盐和胡椒嘛,怎么 bancogio竟能这么好吃? 这里酒的选择很多,质量也上乘,我们在这里喝到非常好的意大利霞多丽白酒,一杯就要四欧元,以小酒馆来说,并不算便宜,但物有所值。店家也备有多款不到两欧元的平价酒,亦不错,大体上是家令人放心的酒馆。 这家酒馆有厨房,供正餐。夹层二楼设有桌椅,为用餐区。天气温暖时,店后紧靠着大运河的空地亦摆设餐桌椅,可以让人一边吃饭,一边欣赏河上风光,气氛绝佳,因此夏日的夜晚,这儿总是座无虚席。 bancogiro 地址:san polo 122, campo san giacometto 水上巴士站:rialto 周一公休 cantina do mori这家创业于一四六二年的小酒馆,很为它悠久的历史自豪。店内灯光晕黄,装潢古色古香,天花板上悬挂着各式各样古旧的铜锅,总之就是想方设法要营造一股古老的气氛。 我和约柏都认为,这家的小菜是我们试过的各家酒馆之冠,不但种类繁多,而且同样的菜色,他家烹调出来的滋味就是比别家细腻,或许是善于选料之故吧。 我每回到这里,都免不得要小小苦恼一下,因为每一样看来都很好吃,真不知该选什么,所以每次都超出原本的计划,多点两样解馋。 不过,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超群的水平是要付出代价的, do mori的价位硬是各家酒馆之首,别家一份一块多欧元的小菜,这里大概要两欧元。可是顾客只要来过,应该都不会介意多付点钱吃好东西,连时常埋怨观光客害得本地物价高昂的本地人,不时也会来这儿喝上一杯。我每回到 do mori,它的生意都一样兴隆,游客和本地客在狭小的店内摩肩接踵,大伙儿乐陶陶地大啖美食佳酿。 do mori的酒价位有高有低,平价的例牌酒并不贵,单杯不到两欧元,质量不错, fragolino甜酒亦好喝。惟一美中不足的是, prosecco用浅香槟杯装,而非细长的 flute,因此较易走汽。 do mori除了靠墙边勉强摆了几把高脚凳外,别无其他座位。 cantina do mori san polo 429, sotoportego dei do mori 水上巴士站:rialto 周日公休 cantine del vino gia schiavi这家酒馆位于贡多拉船坞的斜对岸,供应多种好吃的 panini,bacalà mantecado(咸鳕鱼酱)抹面包非常美味,例牌 prosecco蛮好喝。 店里小菜有名,酒更出名,既是酒馆,也是葡萄酒专卖店,有很多本地人来这儿买整瓶的酒外带。这店里收藏了不知多少种酒,有贵有贱,满足不同的需要。店面里头摆的多半是中等价位的酒,以意大利各产区的葡萄酒居多(当然),店后则有个收藏较高价佳酿的酒窖。 这家酒馆夹在两个水上巴士站之间,邻近还有威尼斯大学的讲堂,地点便利,生意非常好,有不少过路客,也有大学来的常客。店家未设座位,在柜台点好你要的酒和小菜后,或就站在柜台前或墙边的长条架旁享用,天气好的时候,则索性端着酒菜到门外,把河岸的矮墙当桌子,边晒太阳边就着佳酿美点,谈天说地。 cantine del vino gia schiavi 地址:dorsodoro 992, fondamenta maravegie 水上巴士站:zattere或 accademia 周日公休 喝葡萄酒就是要这么率性 意大利人喝酒,通常比较不拘小节,也不像法国人那么讲究“品酒”。对许多意大利人而言,酒和食物是分不开的,吃饭时少不了酒,喝酒时也必得配两样小菜点心才像话。 还有人甚至不理会红肉配红酒,白肉和海鲜佐白酒的这一套所谓通则,吃猪肉、小牛肝配白酒,食鲔鱼、鲑鱼佐红酒,都是常见的配法。夏季天气炎热,意大利人甚且会把红酒放进冰箱冷藏一会儿再喝,法国人和葡萄酒“达人 ”看在眼里,恐怕会不以为然。可意大利人喝酒就是这么率性! 威尼斯人也不例外,而且威尼斯人似乎特别爱小酌两杯,从城里遍布着小酒馆便可看出这一点。你很少会看到威尼斯人喝酒而不吃东西,因此在威尼斯的小酒馆,酒和小菜地位同等重要,再不怎么注重菜色的酒馆,起码也会备上精选的火腿腊肠和奶酪,还有小酒馆最基本的菜色──水煮蛋淋橄榄油,供客人下酒。 威尼斯人虽好饮好食,但陆地狭小的威尼斯其实并不产酒,不过所在的威尼托地区,却是意大利的重要葡萄酒产区,白酒产量尤其多,其中又以 prosecco汽泡酒最被称道,为威尼托的代表酒。这一点和威尼斯紧傍潟湖,威尼托人嗜食海鲜,或许不无关联。 不过,有一点很有意思:公认威尼托最优质的酒,并不是较适合佐鱼和海鲜的白酒,而是近年来售价之高不亚于法国波尔多的红酒 amarone(阿玛罗尼),根据葡萄酒专家推荐,顶尖的酒庄包括 allegrini、serègo alighieri、brunelli、dal forno、masi、speri和 tedeschi等。 葡萄酒铺沽酒乐 居游水都有个怡人乐趣,就是到葡萄酒铺沽酒去。 这些卖酒的小店有的叫 cantina xx,有的叫 vinaria yy,译成中文就是某某葡萄酒铺,有些则连店招、店名也没有。 这类葡萄酒铺除了销售一般常见的瓶装葡萄酒外,最特别的是也卖散装葡萄酒,但不供应可在店里饮用的单杯酒。有些位于住宅区的酒铺,为了方便邻居,也顺便卖矿泉水、面条、西红柿酱汁之类的日常基本杂货,货色不多就是了,毕竟正业还是卖酒。 酒铺里头必然安放着一樽樽细颈大肚的深色玻璃坛,里头装的都是平价葡萄酒,有红酒也有白酒,当然也少不了威尼斯人热爱的普罗塞克汽泡酒,这些统统可以零买。 买散装酒最好自备容器,塑料瓶、空酒瓶都可以,你拿着瓶子到店里去,选好你要的酒,店家就会拾起酒坛上附着的一条像水管一样的管子,替你把容器装满,不管红酒白酒,一律照容量计价。假如你没有容器,店家也可提供,多半是装矿泉水的塑料瓶。拿不定主意要买哪种酒时,也可请教店家,只要说明自己打算用来搭配什么菜,对方就会给你建议。 散装酒一般售价为一公升两欧元上下,当然不大可能是优质佳酿,尚可入口而已,对付着日常佐餐用,勉强过得去。 不过,在我看来,酒的质量其实并不很重要,因为买散装酒的主要乐趣并不在于酒,而在于买酒这件事本身,更精确一点说,是那份古风。我每回拎着洗干净、晾干的酒瓶,到葡萄酒铺去沽酒,都觉得好像回到了古代的苏州或是扬州,真想学武侠片里的女侠,把酒瓶往酒肆的柜台一放,跟卖酒的说:“掌柜的,来一斤黄酒。 ” 威尼斯仍有为数不少的散装酒铺,有个体经营的小铺子,也有连锁加盟店,名为 nave de oro。如果你走在街上,看到迎面走来的行人,手里握着装了葡萄酒的塑料瓶,或附近有人拎着空空的塑料瓶,往某个方向走,这时不妨多留心一下两旁的店面,说不定就会看到一间古意盎然、没有招牌的小店,里面摆着一樽樽的大酒坛,记住它的位置,下回也自备空瓶来沽酒。 威尼斯葡萄酒推荐一下 在威尼斯,你常会看到、喝到的葡萄酒,有下列几种: 红酒 (vino rosso) *amarone 产于罗密欧和朱丽叶的故乡维罗纳(verona)一带,是种不甜且强劲厚实却不失圆润的红酒,后味略苦,适合搭红肉与野味。 *bardolino 产于维罗纳西侧嘉达湖(largo de garda)周边地区,是种清淡的红酒,配红肉和禽肉皆可。 *valpolicella 亦为清淡的红酒,公认产自瓦尔波利塞拉(valpolicella classico)地区的较好,适合配火腿腊肠、牛肝菇(funghi porcini)或西红柿酱汁。 ◎白酒(vino bianco) *bianco de custoza 产于嘉达湖地区,是柔和、芳香且不甜的白酒,配上海鲜一级棒。 *prosecco 威尼托的代表性白酒,产于威尼斯北边特雷维索(treviso)一带,是富含果香的清淡汽泡酒,区分为不甜(secco)、微甜(amabile)和甜(dolce)三种。管他红肉、白肉或海鲜,威尼斯人吃什么都可以配prosecco。 *soave 产于维罗纳以东地区,是种不甜的白酒,因产量大,是最普及的威尼托白酒,优质佳酿风味优雅,可惜有很多滋味平庸。soave适合当开胃酒,亦可搭配蔬菜、海鲜和清淡的面食。 另外,维琴察(vicenza)以北breganze产区的红白葡萄酒,在威尼斯也是到处可见,有不少餐厅采用的例牌酒,就来自这一带。 白酒包括有以tacai葡萄酿制的breganze bianco、pinot bianco和pinot grigio等三款果香浓的白酒和较清冽的vespaiolo,这几款酒都适合配开胃菜或海鲜和鱼肉。 在红酒方面,breganze rosso和cabernet适合搭配红肉或味道较浓的酱汁。pinot nero较清淡且有果香,可以拿来佐鸭肉和雉鸡等禽肉。 …… 韩良忆 作家,生活美食家。定居荷兰,云游四海。 喜欢简单的生活,认为生活中只要有好吃的食物、好听的音乐、好看的书和电影,平日能在家附近散散步,一年至少去旅行一次,就很好了。 著有《在欧洲,逛市集》《我在法国西南,有间小屋》《我的托斯卡纳度假屋》《在郁金香之国小住》《吃东西》《韩良忆的音乐厨房》等作品。
热门推荐
Recital training:intermediate violin pieces with suggestions for practice.Volume 2
Vieil homme qui faisait danser les saisons
作者: (法)玛尔莱娜·约贝尔(Marlene Jobert)著;(法)弗雷德里克·芒索(Frederick Mansot)绘;曹杨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