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4 项 “罗伯特·麦克林” 相关结果
Big fella:the rise and rise of BHP billiton
作者: (澳)彼得·汤普森(Peter Thompson),(澳)罗伯特·麦克林(Robert Macklin)著;中信澳大利亚公司翻译组译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2011
简介: 布罗肯希尔私人有限公司,简称“必和”,是澳大利亚基因的一部分 ,但它一直是个谜。《必和必拓(从矿山赌徒到巨无霸)》第一次详尽地细 述了“必和”如何从澳大利亚内陆平地起家,联合合作伙伴“必拓”,成 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矿业公司。根据一系列珍贵的独家采访资料,本书剥 开这家公司光鲜的外表,揭示出在21世纪大企业发展背后的真正驱动力― ―政治和工业力量。 在这本极具调查性的力作中,作家彼得?汤姆森和罗伯特?麦克林揭 露了“必和”演变过程中各种愿景、阴谋、丑闻和你死我活的暗地竞争: 从1883年身份神秘的查尔斯?拉斯普在布罗肯希尔那幸运的第一次钻探, 到2001年“必和”与“必拓”合并,再到6年后必和必拓大胆地以1500亿澳 元竞购力拓。 两位大师级的作者通过与这些事件的主角们前所未有的直接对话,以 这部《必和必拓(从矿山赌徒到巨无霸)》构筑出一个个扣人心弦的故事― ―关于深谋远虑和决策失误,关于国家建设和自我膨胀,关于贪婪和仁慈 ……
Morrison of China
作者: 彼得·汤普森(Peter Thompson),罗伯特·麦克林(Robert Macklin)著;檀东鍟译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
简介:1897年,一个澳大利亚人,弃医从文,背井离乡,来到中国,担任了15 年的《泰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并深深地介入了中国政治,“他的一篇报 道胜过十个给朝廷的奏折”。当时全球发行多少份《泰晤土报》,就有多少 人知道这位“中国的莫理循”。1912年,他被新生的民国政府聘为袁世凯的 政治顾问,与中国的政治结下不解之缘。1919年在参加巴黎和会期间病重, 次年去世。去世前他念念不忘回到他“心爱的北京”,他的家在北京王府井 ,这条“中华第一街”的英文街名就叫“莫理循大街”。 他,就是中国的莫理循。
Kevin Rudd-the biography
作者: (澳)罗伯特·麦克林著;毕熙燕译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
简介: 2007年11月,陆克文当选为澳大利亚第26届总理。他是西方政要中第一位精通中文的国家领导人。20世纪80年代,他曾在澳大利亚驻华使馆任职。 他从小就对中国的古老文明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长大成人后,这一兴趣转化为信念和决心,促使他毅然放弃学习法律,致力于中国研究。在他的努力下,中文被正式纳入澳大利亚政府学校的课程;在他的参与下,许多澳大利亚公司机构同中国建立了合资合作关系。他认为,进入21世纪,澳大利亚人要扩大视野,以迎接未来的挑战;他还认为要改变澳大利亚的未来,“中国是关键”。 这本传记生动详细地记叙了他从一个幼年丧父、家境贫寒的农场孩子,一步步在信念的指引下,成为澳大利亚总理的足迹。又通过他的足迹,展示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内幕。
黑暗天堂——澳大利亚早期殖民史
作者: 罗伯特·麦克林
出版社:陕西人民出版社 2020-03-31
简介:诺福克岛是英国殖民者到达澳大利亚时早期重要的殖民点,是澳大利亚著名作家、《荆棘鸟》一书的作者考琳·麦卡洛的故乡。本书围绕仅有两千居民的诺福克岛,讲述了一段错综复杂的历史。这段历史是大英帝国殖民往事的缩影,颠覆了大英帝国殖民叙事的宏大结构,从细微处揭示了殖民往事的黑暗一面,揭开了殖民叙事美丽面纱下的疮疤。诺福克岛绿荫冠盖、安静祥和,在殖民话语中被塑造为遥远的南太平洋群岛中一个与世隔绝的人间天堂,并广为人所接受。但在作者笔下,从詹姆斯·库克船长发现该岛并进行殖民拓居,到21世纪的詹妮尔·巴顿凶杀案,在过去的220年里,这里充满了黑暗、痛苦、愤怒和恐惧。
中信出版社,2011
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
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
陕西人民出版社 2020-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