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由冲突走向新秩序的时代嬗变
作者: 阮文彪
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9年02月
简介:
本书基于制度经济学:冲突、依存、秩序的分析框架和理论视角,分析了中国乡村社会面临的矛盾和潜在冲突及其发生演化机理,围绕如何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化解中国乡村社会矛盾和冲突这一时代命题,对新时代中国乡村社会由冲突走向新秩序的时代嬗变过程进行有限纬度的理论检视和制度设计,具有独特的理论视野和鲜明的时代特色。
【目录】
前言
*章 充满矛盾和冲突的当代中国乡村
一、“三农”问题长期积累导致的农民利益诉求与
国家政策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二、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导致的农村地区之间的
矛盾和冲突
三、二元结构体制遗存的城乡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四、生产生活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农村居民之间的
矛盾和冲突
五、社会转型期农村居民信仰危机与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和共同富裕目标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第二章 中国乡村社会矛盾和冲突的发生演化机理
一、源于价值观的矛盾和冲突
二、源于利益的矛盾和冲突
三、源于认知水平和信息不对称的矛盾和冲突
四、源于外部环境因素的矛盾和冲突
第三章 乡村振兴战略:由冲突走向新秩序的时代抉择
一、乡村振兴战略的科学内涵
二、有效化解中国乡村社会矛盾和冲突的时代抉择
三、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
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策略
第四章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新秩序及制度保障
一、乡村振兴呼唤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新秩序
二、缔造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新秩序依赖制度创新
三、制度创新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重大意义
第五章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制度需求与制度供给
一、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制度需求
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制度供给
三、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制度供给主体
第六章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制度创新策略
一、加强制度创新的科学设计
二、找准“短板”,整体部署,协同推进,精准发力
三、因地制宜,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久久为功
四、及时供给配套措施,优化制度环境
第七章 以制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激活乡村振兴
战略实施新动能
一、正确认识改革与发展的关系是乡村振兴战略
有效实施的前提
二、农业农村制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意义
三、农业农村制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内容
四、全面深化农业农村制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第八章 乡村振兴中国模式
一、中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没有现成模式
二、中国乡村振兴战略模式选择
三、乡村振兴中国模式的科学内涵
四、乡村振兴中国模式的鲜明特色
五、乡村振兴中国模式的时代价值
第九章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主体职责分工
一、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政府职责与作为
二、村民自治组织的乡村振兴职责
三、非政府组织的乡村振兴职责
第十章 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一、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国际经验和
实证依据
二、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所面临的
突出矛盾
三、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路径选择
第十一章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治理体系
建设与创新
一、乡村治理体系合理化的衡量标准
二、新中国乡村治理体系变迁的历史回顾
三、现行乡村治理体系存在的弊端和问题
四、新时代乡村治理体系的目标模式及其时代特征
五、新时代乡村治理体系建设与创新的指导思想
与基本原则
六、新时代乡村治理体系建设与创新的路径选择
第十二章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农民土地
财产权利保护
一、加强农民土地财产权利保护的重大意义
二、农民土地财产权利长期得不到有效保护的
制度根源
三、农民土地财产权利保护的路径选择
第十三章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农村土地征用
制度改革与创新
一、农村集体土地征用制度的效率特征
二、农村集体土地征用制度的公平迷失
三、农村集体土地征用制度改革的目标取向与
模式选择
第十四章 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加快实现“生活富裕”目标
——以安徽省为例
一、没有农村的小康就不会有全面小康
二、安徽省农村居民收入变动与比较
三、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影响因素的实证检验
四、实证结果分析与对策建议
第十五章 乡村振兴理论先行
——谨与罗玉辉、侯亚景博士商榷
一、问题缘由
二、关于原作方法论之商榷
三、关于“坚持'集体所有制'是正确之路”的
理论逻辑之辨
四、关于“'集体所有制'是正确之路”的
实践依据之辨
五、关于“阿尔钦之谜”的误读
六、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