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economic geography
作者: 胡欣编著
出版社:立信会计出版社,2010
简介: 《中国经济地理:经济体成因与地缘架构(第7版)》内容简介:2008-2009年,随着“金融海啸”向实体经济和各地域经济体蔓延,几乎无一幸免。然而,也有一些有利变化悄然而至,即以美、欧为主宰的经济地域全球化格局发生了改变,而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的独立影响加大。
作为全球成长最快的地域经济体,中国在世界的地位从未像今天这样重要,以至于2007-2008.年短短的两年内,中国内地就已成长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并可望于2010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本来,世界经济已经呈现出重心向新兴国家转移的结构性调整,这一趋势已持续了十多年,只不过“金融海啸”的出现和美、欧、日的经济衰退,加速了上述调整的步伐而已。
概括而言,一个发展势头多年居世界前列的新崛起大国或地区,必然会产生很多的经济学现象,经济地理学在其中亦有丰富的内涵需要认识和表述。而以工业化、城市化为主要特征的第一次现代化,将可能在2020年前后实现,这必然要涉及它们的地域载体及其布局形态,并由此而对各主要区域乃至全国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布局产生深远的影响。
国内经济发展布局,已有多年面临着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以及工业结构演变中的重新重化工业化潮流和高耗能及重污染。虽然从世界经济史来看,任何一个国家在崛起为工业强国时,都会造成环境破坏,但因中国崛起的速度与规模空前,故污染的累积与爆发也属空前,而与经济高速成长相伴而至的巨大生态损失,劳动力资源损伤,布局性、结构性环境隐患等,都使资源、环境问题严重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
多年来的高增长所付出的代价很大,不少地方出现的粗放式发展模式表现为:快速增长一环境污染一污染积累一生态灾难一可持续发展受到拖累,使之面临发展与环保两难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