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者还有:许传华、张国亮、徐慧玲
作者: 吴少新[等]著
出版社:湖北人民出版社,2010
简介:《中国村镇银行发展的长效机制研究》内容简介:在我国渐进式转轨进程中,农业部门不仅为国有经济体系提供了大量的农业剩余,而且为其他经济成分提供了大量低成本的劳动力与其他资源,为我国的经济转轨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历史性贡献。但农业部门并未获得与其贡献相应的投入,特别是金融资源的投入,这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掣肘。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农民收入的增长、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的城市化进程和城乡统筹发展,都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持。而目前我国农村金融的现实却是: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农村信用社“一农难支三农”。一方面农村资金“颈瓶”严重,农村经济发展失血;另一方面农村资金却源源不断外流,出现“系统性负投资”。据统计,1994年以来,由农村向城市的资金净流出平均每年高达568.2 亿元。另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2001)的测算,1979-2000年间,通过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机构的资金净流出量为10334亿元。因此资金净流出的“虹吸”效应,恶化了本已十分严重的农村资金紧张局面,使农村地区出现了融资真空,农村经济发展滞后,从而影响了中国总体经济的增长。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十一五"规划》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构想;从2005到2008年连续四年发布四个一号文.件,主题都是农村金融体制建设;2007年1月19日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温总理指出,今后金融工作的重点是加快农村金融改革,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接着又在3月5日,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上再次提出,加快农村金融改革为2007年六项任务之一。2006年12月银监会发布《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允许产业资本和民间资本到农村地区新设村镇银行。2007年3月1日,我国第一家村镇银行——四川仪陇惠民村镇银行在四川仪陇县金城镇开业。村镇银行的设立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的重大举措,标志着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由以前的体制内的修修补补转移到寻求体制外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