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nderer’s world
作者: 许知远著
出版社:八旗文化:远足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12
简介:一部充滿詩意的文化苦旅
一場世界主義者的人文壯遊
「在通往世界的途中,中國變得更清晰了;在試圖瞭解中國時,我也多少意識到自己的角色與價值。但我清楚,自己對內心的更徹底的追問尚未開始,我對於世界的理解,仍停留在知識層面,即使這層面也淺薄不堪。至於偶見的內心追問,也更多是暫時的情緒,而非深沉的情感。我還生活在生活的表層,連接靈魂深處的根還沒有生長,它需要真正的恐懼與愛。」——許知遠
他不是凱魯亞克,也不是切格瓦拉,他是一個祖國道途上的陌生人;他不是托克維爾,也不是亨利萊維,他是許知遠,一個在世界的鏡像中看到了熟悉中國的游蕩者。
和書寫一樣,旅行無疑是許知遠用來思索這個世界、追尋自我的主要方式。《祖國的陌生人》一書記錄了他的中國行腳,而《一個遊蕩者的世界》則是他在英國、德國、法國、義大利、俄羅斯、印度、不丹、中東、東非和埃及的人文壯遊。
在劍橋,他讀美國人160年前寫的一本書《一個美國人在維多利亞的劍橋》,詢問自己是否可以記錄下此刻中國和英國的相逢。
在巴黎的十三區,他找到了鄧小平、周恩來、老華僑和新溫州人之間的微妙聯繫。
在柏林,他藉著那堵著名的牆,引申到香港和深圳之間的界河。
在羅馬,溫州人歐洲創業傳奇的故事背後,彰顯出移民和當地社區之間的緊張。
在俄羅斯,他遇到的來自海參威的妓女都要給他半價,因為「你們中國人什麼都需要打折」。而在慾望的甦醒過程中,他想到了那個因一首詩而被史達林流放並死於海參威的俄羅斯詩人。
在印度,他看到了中國在智力上和創造領域上可悲的落敗。他無法想像,泰戈爾在1916年的美國和日本演講的弘揚世界主義,反對民族主義虛榮和浮泛的《民族主義》,在快100年後的中國,是否還有人聽得懂。
在不丹,他看到了半山上造佛的中國人,將國內熟悉的邏輯帶到了單純寧靜的世界。
而在開羅,他拜會了埃及當代最重要作家阿斯萬尼,愕然發現他過著牙醫和作家的雙重生活。「埃及也是我的病人。貧困、腐敗、恐怖主義這些埃及面臨的問題,都只是病症。它們都來自共同的病因——政治獨裁。」
「我期待卻可能永遠也成不了卡繆式的旅行者。他在一個充滿著潰敗與掙扎的時代生長,旅行與寫作、武裝抵抗一樣,是他重構意義的方式。」------許知遠
在這個經驗貧乏的時代,唯有透過歐、亞、非的場場壯遊,自我的追尋和對中國的質問才有可能完整展開。在世界,知性而獨立,迂迴卻直進,許知遠成為一個不斷回望中國與自身的游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