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6880 项 “课题组” 相关结果
- 全部分类
- 全部
- 文学
- 历史
- 哲学/宗教
- 法律
- 政治/社会
- 医学
- 教育/心理学
- 艺术/传媒
- 研究生考试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开课
- 语言
- 经济金融
- 管理学
- IT/计算机
- 自然科学
- 工学/工程
- 体育
- 行业资料
- 音乐
- 汽车机械制造
- 文档模板
- 创业
- 农学
- 生活
- 数据库教程
- 民族
Report on development of China’s cultural industry(2007)
光盘作者: 张晓明,胡惠林,章建刚主编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简介: 2007年的文化蓝皮书继承了近几年来的文化蓝皮书的优点,具备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皮书系列的各种特性,即权威性、时效性、实证性、原创性、前沿性和前瞻性。不仅如此,本书还具备一定的特殊性。本书对我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的文化产业发展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和论证,并以此为基础,对中国文化产业在“十一五”时期的发展趋势、发展思路等做出了预测。此外,本书的内容更加丰富,特别是在行业报告、区域报告和个案研究等方面,所涉及的范围更加广泛,研究和分析也更加深入和透彻。 中文目录 目 录 总 报 告 走进“十一五”:发展文化事业的新综合与新视野 ………………………………………总课题组 张晓明 胡惠林 章建刚 执笔 / 003 宏观视野 2005年全国文化工作发展概述……………………………………………………李建军 / 027 “文化产业”与“创意产业”探析………………………………………………王永章 / 040 文化体制改革难点探析……………………………………………………………齐勇锋 / 046 中国城市居民文化消费回顾与展望……………………………………黄京华 杨雪睿 / 055 专家论坛 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几个问题…………………………………………贾旭东 / 073 把香港创业板打造成内地创意产业的国际跳板…………………………………何志平 / 084 “双重怪圈”蹂躏下的我国动画产业……………………………………………苏 锋 / 088 艺术授权的商业模式和发展前景…………………………………………………郭羿承 / 097 行业报告 2006中国电影产业备忘…………………………………………………尹 鸿 詹庆生 / 107 加快发展出版产业,促进我国文化产业的振兴 ——2005~2006年中国图书出版业发展状况………………………………徐升国 / 131 开局之年和谐之旅 ——2006年我国广播影视年度发展报告………………胡正荣 李继东 黄 炜 / 141 2006年中国广告市场发展状况及趋势分析……………………………黄升民 邵华冬 / 151 2006年中国数字内容产业结构与发展状况………………………………………赵子忠 / 167 2006年中国动漫游戏产业现状与政策……………………………………………宋奇慧 / 205 2006年中国音像产业报告…………………………………………………………王 炬 / 222 2006年中国演艺业发展报告………………………………………………………徐世丕 / 233 2006年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发展报告……………………………………………林日葵 / 253 中国体育产业发展报告……………………………………………………………林显鹏 / 264 区域报告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整合文化资源优势打造特色文化品牌 ——青海省文化产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曹 萍 芦钟林 李晓燕 付国栋 / 287 四川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与特征……………………………………………………张立伟 / 301 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河南省文化产业研究课题组 王玉印 执笔 / 314 广东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前景……………………………方健宏 姚军毅 刘启宇 / 325 建设文化大省的突破口——浙江文化产业发展报告……………………………陈立旭 / 335 国际文化产业 英国创意产业及其对我国文化产业的启示……………………………柯亚沙 常禹萌 / 351 昆士兰模式:创意产业园区链接生产企业、教育、研发、 文化生产和会展……………………约翰·哈特利 金迈克 斯图亚特·坎宁安 / 358 个案研究 北京市宋庄原创艺术集聚区的发展研究…………………………………………孔建华 / 369 创新合作模式资源涌流财富激增 ——R&V非竞争性战略联盟模式的诞生 ……………………………………章建刚 / 384 昆明“创库艺术家主题社区”调查报告………………………………侯云峰 施惟达 / 388 阿诗玛家乡刺绣业与新农村建设……………………………………………刘 婷 等 / 396 本地流传和异地振兴:山西民间音乐遗产的两种传承方式 …………………………………………山西大学音乐学院全国艺术科学规划课题 “山西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永续利用”课题组 / 410 统计研究 以国家统计标准分析各地文化产业发展成效…………………………王亚南 高玉亭 / 425 大 事 记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大事记…………………………………………………惠 鸣 整理 / 461 约稿启事…………………………………………………………………………………… / 476 -------------------------------------------------------------------------------- 英文目录 CONTENTS Main Report The 11th Five Year Plan Period: A New Stag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Cultural Industry ......... Special Group for Main Report Zhang Xiaoming, Hu Huilin and Zhang Jiangang / 003 Overview An Outline of China’s Cultural Development in 2005 .......... Li Jianjun / 027 “Cultural Industry” and “Creative Industry” .......... Wang Yongzhang / 040 Main Difficulties in the Reform of China’s Cultural System . Qi Yongfeng / 046 Review and Prospect on the Cultural Consumption of China’s Urban Citizen ................... Huang Jinghua, Yang Xuerui / 055 Specialist Forum Some Problems Concerning the Special Funding for Chinese Cultural Industry Development .................... Jia Xudong / 073 Making Hong Kong’s GEM Market a Springboard Linking Chinese Mainland’s Creative Industry to Global Capital Market ... He Zhiping / 084 The Dual Dilemmas that puzzling China’s Animation Industry ..... Su Feng / 088 The Commercial Models and Prospect of Art Authorization ..... Guo Yicheng / 097 Industry Report Memorandum of China’s Movie Industry in 2006 .. Yin Hong, Zhan Qingsheng / 107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Book Publication Industry in 2005~2006 ........................................... Xu Shengguo / 131 A Favorable Beginning of “the 11th Five Year” ——Development Report (2006) of China’s Broadcasting, Movie and Television Industry .......... Hu Zhengrong, Li Jidong, Huang Wei / 141 Analysis of China’s Advertisement Market in 2006 ........................................ Huang Shengmin, Shao Huadong / 151 China’s Digital Content Industry in 2006 .................. Zhao Zizhong / 167 The Circumstance and Policy of China’s Animation Game Industry in 2006 .................................... Song Qihui / 205 China’s Audiovisual Industry Report 2006 ....................... Wang Ju / 222 China’s Performance Industry Development Report 2006 .......... Xu Shipi / 233 China’s Cultural Relics and Art Market Development Report 2006 ........................................................... Lin Rikui / 253 China’s Sports Industry Development Report ................ Lin Xianpeng / 264 Regional Report Deepening the Cultural System Reform, Integrating the Advantages of cultural Resources, Creating Distinctive Cultural Brands ——An Investigation on the Cultural Industry Development of Qinghai Province .. Cao Ping, Lu Zhonglin, Li Xiaoyan, Fu Guodong / 287 The Circumstance and Characteristic of the Cultural Industry Development of Sichuan Province ......................... Zhang Liwei / 301 A Study Report on the Cultural Industry Development of Henan Province ................. Special Group for the Study of Cultural Industry of Henan Province, Wang Yuyin / 314 The Circumstance and Prospect of the Cultural Industry Development of Guangdong Province ............... Fang Jianhong, Yao Junyi, Liu qiyu / 325 The Breakthrough Point Leading to the Building of a Culturally Powerful Province ——Report on the Cultural Industry Development of Zhejiang Province ..................................... Chen Lixu / 335 Foreign Cultural Industry U.K.’s Creative Industry and Its Inspiration to China’s Cultural Industry Development ................ Ke Yasha, Chang Yumeng / 351 The Queensland Model: Connecting Business Enterprise, Education, R&D, Cultural Production and Exhibition in a Creative Precinct ...................... John Hartley, Michael Keane, Stuart Cunningham / 358 Case Study A Study on the Clustering of Original Art in Songzhuang Area of Beijing ........................................................ Kong Jianhua / 369 Creating the New Model of Cooperation, Making Big Fortune ——The Birth of the Model of R&V Noncompetitive Strategic Association .................................................. Zhang Jiangang / 384 Investigation Report on the “Chuangku Artists Theme Community” in Kunming ................................... Hou Yunfeng, Shi Weida / 388 The Embroidery Industry in Ashima’s Hometown and the Building of a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 Liu Ting,etc. / 396 Two Models of the Handing Down of the Folk Music Relics in Shanxi Province .... Special Team of “The Protection and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the Oral and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s of Shanxi Province”Project of Shanxi University / 410 Statistical Topic An Analysis of the Developing Effect of Cultural Industry by Regions by the State Statistical Norm of Cultural Industry .............................................. Wang Yanan, Gao Yuting / 425 Chronicle of Events Events of China’s Cultural Industry Development in 2006 ....... Hui Ming / 461 Call for Contributions .................................................. / 467
Spoken and written English corpus of Chinese learners
光盘作者: 文秋芳,王立非,梁茂成编著
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简介: 《中国学生英语口笔语语料库1.0》(修订版)包括口语子库和笔语子库 两 大部分,在原SWECCL 1.0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和完善,增加了由课题组自 行开发的多个研究工具,采用更为通用的mp3格式保存语音语料,并按照任 务类型对口语语科进行了切分,同时对所有文本语料进行了清洁和整理。 口语子库的主要特色 包含1141位全国英语专业四级口试考生11410多分钟的语音资料; 语音转写文本按照口试中的不同任务类翌切分,便于研究的开展; 语音文件按任务类型切分,采用rap3格式保存,便于渊览、编辑和标 注。 笔语子库的主要特色 包含3880篇学生英语作文文本,共计1255347个形符; 所有文本采用CLAWS4进行词性赋码,便于开展深度研究; 作文涉及16个不同题目,保证了语科库文本内容的多样性。 本项目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 教育 研究中心的资助项目。
Harmonious society and government innovations
光盘作者: 俞可平主编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简介:本书由北京大学中国政府创新研究中心主任俞可平教授担任主编,大部分撰稿人是“中国地方政府创新”课题组的主要成员。全书由主题研讨、创新案例、政策法规、国外创新、数据资料和中国政府创新大事记组成。 ????“主题研讨”部分是该书的核心和灵魂,本年度的主题是“和谐社会与政府创新”。这一课题的确定,既考虑了中央的政治发展战略,又顾及了地方政府的改革实践,同时还参考了社会各界,包括政治学界所关注的热点。 ????“创新案例”部分从全国范围精选出十六个典型案例,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展示了近年来各级政府的创新实践。政策法规部分从年度内出台的近3万多条法律条文中,筛选出300多条,进行统计分析、抽样研究,剖析了中国政府年度创新的现状及趋势。 ????“国外创新”部分向读者介绍了国外在政府创新的理论和实践方面的一些最新进展;“附录A数据资料”部分收集了年度内国内与政府创新相关的重要数据;“附录B”部分向读者介绍了年度内中国政府创新的大事。这三部分内容,为关注国内外政府创新的读者提供了一些必要的参考资料。更多>>
作者: 蔡昉主编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简介: 本书是《人口与劳动绿皮书》系列的第8本,今年的《人口与劳动绿皮书》与往年不同的是本书对如何应对中国正在迎来的“刘易斯转折点”,是中国经济学家面临的重大理论课题和政策挑战。主要论述了以下两点:第一,如何从经济增长方式和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出发,准确地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做出判断,识别这个转折点的到来及其中国特色;第二,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角度,揭示这个转折所具有的理论含义和政策含义,并给出中国经济学家的回答。 根据课题组的预测,如果粗略地把劳动年龄人口看作劳动力供给的话,其净增量不能满足非农产业对劳动力需求的情形,将会发生在2004~2009年间的某一年。接下来,2013年前后,曾经为改革开放期间中国人均gdp高速增长做出1/4以上贡献的人口抚养比,将停止其长期的下降而转为提高。大约与此同时,劳动年龄人口的增长率降为零。这种人口结构变化的大趋势,必然在近些年的劳动力市场上,以我们以往从未见识过的方式表现出来。把这些变化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相结合,就形成了所谓“刘易斯转折点”。对于这个著名的转折点,刘易斯本人没有亲身见到过,当一些国家和地区经历这个转折时,发展经济学的主流已经抛弃了二元经济理论分析范例。因此,如何应对中国正在迎来的“刘易斯转折点”,是中国经济学家面临的重大理论课题和政策挑战。 我们面对的课题和挑战是两方面的。第一,如何从经济增长方式和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出发,准确地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做出判断,识别这个转折点的到来及其中国特色。第二,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角度,揭示这个转折所具有的理论含义和政策含义,并给出中国经济学家的回答。我和我的同事,利用《人口与劳动绿皮书》这个平台,尝试履行这一职责。一方面,针对劳动力市场出现的最新变化,以及许多人的不同观察和认识,进一步提供关于“刘易斯转折点”到来这个判断的证据。另一方面,从其他经济发展经验的角度,以及中国面临的独特发展和改革任务,揭示“刘易斯转折点”转折点到来的含义,即它对增长方式转变和劳动力市场制度建设等方面的迫切要求。
英文共同题名:Analysis and forecast on China’s social development
光盘作者: 汝信,陆学艺,李培林主编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简介: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过程中,目前各地政府越来越重视对社会心态的调查和分析,这主要因为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也越来越重视。而且,社会心态与人们的行为选择有密切的联系,人民群众的需求、预期、意愿、满意度、安全感、归属感、幸福感、成就感、社会认同等等,是我们分析社会形势和把握发展变化趋势的一个重要方面。但也要看到,社会心态的影响因素非常复杂,不能简单地使用某些社会心态指标来表示政绩,那样做有时会进入误区。比如现在有些地方政府把幸福感列入发展评价指标,这是应当慎重的,因为世界各国包括我国学术界关于幸福感的研究都表明,幸福感是一感觉,并不一定是一种公认的幸福,它并不直接与财富多寡和生活水平高低相关,对幸福感影响更大可能是预期高低、欲望大小、参照比较对象远近、社会开放程度和社会变迁缓急。所以亿万富翁和土著村民的幸福感可能差异不大,而且幸福感并不会随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有显著变化。但研究社会心态的变化并非没有意义,比如某些社会心态指标至少可以告诉我们,最容易产生不满的人群,可能还不是生活最困难的人群,而是那些期望值与自身生活水平差距最大的人群。 本书的作者来自专业的研究和调查机构、大学以及政府有关研究部门,除总报告外,各位作者的观点,只属于作者本人,既不代表总课题组,也不代表作者所属的单位。
Economy of China analysis and forecast(2008)
光盘作者: 陈佳贵主编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简介: 本书是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召开的“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07年秋季座谈会”的基础上,由政府部门、科研团体、高等院校等各方专家、学者共同撰写的关于中国经济形势的权威著作。 全书分为综合预测篇、政策分析篇、专题研究篇、财政金融篇及台港澳经济篇,从宏观及微观经济层面,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2007年中国经济形势特别是当前经济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且提出了走势预测与对策建议。其中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发布的《2007~2008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是全书的核心部分。 中国经济连续数年保持10%以上的高速增长,且增长速度逐年提高。2006年gdp增长11.1%,达到本轮经济周期以来的最高水平。2007年上半年gdp增长达到11.5%,其中第二季度达到11.9%,创造了近10年来的同期最高增速,增长势头强劲;但同时cpi也开始快速上涨,经济中的不均衡问题凸显。 2008年我国经济是否会出现“过热”局面?是否会出现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这些问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预计2008年,gdp增长率将有所回落,可以保持在接近11%的水平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在2008年将继续高速增长,实际增长率将保持在20.0%左右,名义增长率将保持在24.2%左右;居民消费价格将上涨4%,商品零售价格上涨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超过10万亿大关,达到103400亿元,实际增长率为12.3%左右,名义增长率为16.2%左右。
出版社: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1
简介:本书是国家民委经济司“少数民族特需商品传统生产工艺和技术保护工程”第四期工程项目,由中央民族大学体育学院承担。该书系统对少数民族体育用品进行了研究,从少数民族体育用品的起源、发展历史、分类及分布情况,到少数民族体育用品制作工艺及特点和技术流程,详细记载了陀螺等11项少数民族体育用品的制作工艺。
Advanced interpretation simulation tests
光盘作者: 汪海涛,邱政政主编
出版社:群言出版社,2008
简介: 上海新东方口译研究中心在广大口译考生的强烈渴望和要求下,果断决策,集合“中心”70多位口译专家、学者、笔试阅卷人及口译考官,参与编著了《中级口译全真模拟试题》 和《高级口译全真模拟试题》这两本试卷。书中各包括10套全真模拟试题,并配有权威的参考答案和精准的听力原文供考生模考后进行比对和分析,以达到迅速提升考试成绩的目的,为广大口译考生的备考提供了最为强大的助力。 为保证这两本试卷的权威性与专业性,新东方口译研究中心下设的听力课题组、阅读课题组和翻译课题组在进行了五年权威口译模考的基础上,严格遵循中、高级口译最新走势、紧扣考试大纲及出题思路,分别从800多篇最新英美时文,60万字精选听力语料和400篇权威笔译段落中甄选考试素材,可谓精益求精,相信一定会使广大口译考生在实战考试中“如虎添翼”。
Annual report on China’s media development index.2008
光盘作者: 喻国明主编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简介: 本研究报告是国内首次系统地将传媒发展的数据指标与国民经济的发展指标及作为媒介生态圈的社会环境指标加以统合计算,形成评估我国传媒发展业态、预测其可能的发展趋势的测评体系。本报告认为传媒经济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环境有派生性、依附性,全面、准确、科学地判断和评价二者之间的关联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报告正是在构建中国传媒发展指数的测评框架的基础上,尝试对于我国传媒的发展现况进行的定量测评。 本报告分为三个部分:报告概述、主体报告和专题报告。 在概述中,我们对中国传媒发展指数(china media development index,cmdi)的提出背景、指标选取、数据采集等做了详细的说明。主报告依据技术路径对全国各地的媒介发展指数进行了测评,并对结果进行了聚类分析。分省报告对全国各省(市区)的媒介发展水平和媒介环境进行了具体的评价,并结合当地社会发展的特点进行了解析及预测。专题报告围绕宏观经济与媒介产业的关系,从不同的角度深入探讨了媒介产业的制约因素。 根据课题组制定的中国传媒发展指数的计算方法,本报告对2006年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不含台、港、澳)的发展指数和媒介与环境两个单项的指数进行了测算和排序,利用描述统计的方法,得出全国各省份传媒发展指数值和整体排名情况。在传媒发展指数综合得分排名中,处于传媒发展指数前8位的省市依次是广东、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山东、天津和辽宁,属于媒介发展相对发达的省市,处于传媒发展指数后8位的省区依次是青海、甘肃、云南、广西、宁夏、贵州、西藏和海南。媒介发展总指数、媒介面的得分和环境面的得分排名波动并不完全一致,但是总的趋势是近似一致的,在媒介发展指数这条中线的上下,媒介面和环境面的曲线上下波动,但是波动幅度都不大,这两条曲线围绕着中间的媒介发展指数曲线此消彼长。通过对媒介面和环境面指标得分的相关分析可以发现,两者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为0.75(p[0.001)。 通过对该报告中所用的两个二级指标媒介面得分和环境面得分的聚类分析可以看出各省市区传媒发展上的一些类似特征的分布。本报告采用迭代聚类分析法(k-means cluster),由系统自己估计初始聚类中心,在反复比较的基础上,指定分类数为3,对省市区发展指数数据进行聚类。从聚类的结果看,广东、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和山东6省市被分在第一类,这6省市无论从媒介发展的现状还是从媒介发展的环境看,都处于全国前列,而且是远远的位于全国平均水平之上,这6个省市是中国媒介发展的领头羊,同时也是中国经济发达地区。第二类地区的13个省市区,基本属于媒介自身现状和媒介发展环境一低一高的地区,这些地区的媒介发展状况和媒介发展环境之间存在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天津、山西和内蒙古三地属于媒介自身发展落后于媒介发展的经济社会环境的地区,这些地区的媒介应该有进一步挖掘的空间。相反,河北、河南、四川和湖南属于媒介发展超前于其宏观经济社会环境的地区,这些地区虽然媒介发展的环境居全国平均水平之下,但是媒介发展的规模居全国平均水平之上。第三类地区的12个省市区媒介自身发展现状和媒介发展的环境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属于媒介发展及其经济社会环境“双低”的地区,这些省市区经济上属于欠发达地区,媒介发展的现状也是比较落后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媒介的发展是紧密相连并相互推动的,这些地区要发展媒介产业,还必须加大经济社会发展的力度。 通过对全国各省市区广告发展水平、发展活力的分析,以及与国外数据的对比,可以得出以下结论:①从宏观经济对广告市场的作用的一般规律来看,存在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即经济越发达,广告在经济总体中所占的比例越大,广告增长速度越快,广告未来的发展潜力也越大。②对各省市区数据在两个指标方面的研究,都发现gdp状况与广告市场状况错位的现象,比如山东省经济发达程度高,但是广告市场发展水平低;而西藏、重庆等地区经济发达程度不高,但是广告市场状况处在全国比较靠前的位置。这说明gdp与广告市场并非线性相关,其他影响因素,比如人口规模、消费水平等,也是广告市场的重要影响因素。③本报告在广告与cdp关系的两个层面上进行了聚类分析,每种聚类结果的“第二类”地区都是今后广告从业者需要重点关注的对象,这些省市经济发达,但广告发展落后,有更多的市场空间有待于开掘。
作者: 李宇明主编;周庆生[册]主编;“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课题组编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2006
简介:《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5)》,是国家语委首次向社会发布年度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也是国家语委“中国语言生活绿皮书”的第一部。发布的目的,在于引起人们对语言国情的重视,积极引导语言生活向着健康和谐的方向发展,并为政策制定和学术研究提供参考。但是不能不看到,我国应用语言学起步较晚,语言生活的研究成果积累不多,人才的知识结构不尽合理,动态语料库的建设还不够完备,语言文字的统计分析技术也有待改进,加之语言生活的领域十分广阔,语言生活本身错综复杂,这就决定了本报告会有这样的问题与震憾。万事开头难,理解就是激励。我们期待本报告的读者能够将报告中的数据作为学术数据看待,当然,更期待听到各种意见和建议,有助于我们不断完善工作机制,不断扩大报告的领域,不断提高以后的年度语言生活状况报告的水平。
作者: 陈光主编
出版社: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简介:科学思维、创造性思维、科学工作方法是每一位合格领导干部的必备素养。只有具备了这种素养,我们才能够与时俱进,不断认知客观世界,掌握客观世界规律,具备在解决复杂问题中创新发展的能力。 当前,四川省委提出“着眼西部,放眼全国,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战略定位,全省上下正在全面落实省委第九届四次全会关于建设“一枢纽、三中心、四基地”的战略部署。建设一支有世界眼光、有科学思维、有专业技能、有管理能力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是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根本保障。其中培养各级干部的创造性思维,树立创新引领未来的观念?是思维与方法变革的重要内容。 本书是在新的形势下,由金牛区党政干部科学素质行动计划课题组组织有关专家,围绕《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和《领导干部与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计划方案》完成的旨在提高领导于部综合素质的研究成果。该书作为“党政干部科学素质行动计划,项目系列读本之二,可以作为各级领导干部训练科学思维方法、增强实际工作能力的专题读物,也可以作为相关培训的参考资料,是一本具有较高价值的科普读物。更多>>
作者: 王金战,郭铭著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2008
简介:中国教育界领军人物、实战派教育专家王金战揭秘英才成长全攻略。 无论是金光闪闪的成功人士,还是勤扒苦做的工薪阶层;无论孩子品学兼优,或者各项平平,或者困难重重,甚至昨晚刚跟您大吵一架,摔门而去……只要孩子3—18岁,智力正常,您都能在这本书里,找到为他量身打造的英才成长方案。 2007年,《英才是怎样造就的》一经出版,立即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共振,铺天盖地的求助随之而来,其中数量最大的来自家庭。随后,作者被聘请为国家“十一五”重点课题“素质教育中的家长作用研究”课题组组长,并多次接受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北京卫视、新浪网等主流媒体专访。这些都让作者有机会、有责任、全方位、多角度地接触中国的家庭教育。 本书直击家庭教育五大难题——规划、沟通、习惯、激励、冲刺,运用200个第一手教育实例,全程指导英才成长。同时,书中还首次披露“老王独家”,锦囊妙计,出奇制胜;更有“王金战英才教育光盘”超值赠送,让读者与神奇老师面对面。更多>>
作者: 童庆炳主编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简介: 《文学理论教学参考书》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课题组”编写的《文学理论》一书的教学参考书。《文学理论教学参考书》体例如下:第一,学习目标。指出学生学习这一章需要掌握的基本问题。第二,概念源流。对这一章内容中涉及的名词追本溯源并作出相关解释。第三,知识点例析。对书中出现的重要知识点进行讲解,并且举例加以分析论证。第四,答题要点。对主教材后面列出的练习题给出答案或答案提示。第五,相关知识。给出与主教材内容相关的参考资料等。第六,进一步阅读。列出学生学习这一章内容需要进一步阅读的书目。 《文学理论教学参考书》附PPT课件的光盘,可供教师授课使用,也可供学生自学使用。
Annual report on development of China’s cultural industry (2008)
光盘作者: 张晓明,胡惠林,章建刚主编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简介: 本报告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与文化部、上海交通大学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合作共同编写的第七本年度性国家文化产业报告。 本报告继续得到了有关部门和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延续了以往的栏目结构,分为“宏观视野”、“专家论坛”、“行业报告”、“区域报告”、“国际文化产业”、“个案研究”、“统计研究”等栏目。《文化蓝皮书:2008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附光盘)》力图将产业分析与政策分析相结合,既有对全国文化产业发展形势的宏观分析,义有对文化产业不同行业的权威年度报告;既有对已经过去一年的评估,又有对新的一年的预测。 由总课题组提供的“总报告”依然构成全书的核心内容。刚刚过去的2007年,党的“十七大”召开,胡锦涛总书记发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号召,标志着一个文化发展的新时代正在到来。数据显示,从2006到2007年,由于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文化消费空问进一步扩大,文化产业的提速特征明显,结构进一步趋于合理。但是,由于宏观经济形势过热,投资与消费比例失调,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居民收入差别不断加大,也出现了对文化产业发展的不利因素。改革的进一步推进也面临市场化程度不足的制约。为此,总报告提出,以改革的精神,形成以扩大供给为主,兼顾需求的组合型政策,一方面加快市场开放的速度,鼓励民间资本兴办文化企业,以及加快国有经营性文化机构的转企改制,生产和提供更多价格低廉、适销对路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满足大多数人多样化的文化消费需要。另一方面,加快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大财政拨款以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弥补部分群众基本消费需要的不足。总报告还提出,随着文化体制改革推向全国,改革的重心开始转向宏观环境。应该从以国有文化企事业单位转制和改制为改革的中心环节,走向企业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并重,建设一个规范化和法制化的市场经济环境。 《文化蓝皮书:2008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附光盘)》的读者对象为政府决策机构,文化界人士,各研究机构及高校人文、社科专业师生。
作者: 任林静主编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简介:为进一步提高英语听说课堂的教学质量, 培养MPA学员在对外交往中用英语进行会话、发言、讨论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技巧,MPA英语听说课题组在总结多年的课堂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对原教材进行扩充和修订,编写成《新编MPA英语听说教程》,以适应21世纪MPA英语教学发展的需要。 《新编MPA英语听说教程》通过精心设计的强化听力训练、强化口语训练以及强化技能训练,旨在最大程度地激发MPA学员的学习能动性,帮助MPA学员实现英语听说能力的提高和突破,掌握听说沟通的方法和技能。本教材共分12个单元,每个单元由5个部分组成,即预备练习(warming-up exercise), 听力训练(listening), 交际技能(presentation), 针对性练习(controlled practice), 口头实践(oral practice)。每个单元的内容都经过精心策划,使之即适合政府公共管理人员,也适合企业公共管理人员。为帮助学生在课余时间进一步巩固、消化课堂所学内容,加强听力及口头训练,我们特配合课堂内容编写了12个单元的课外听力练习及8种口试类型的口语单项练习。 为方便MPA学员课外复习及教更多>>
作者: 傅正蓉总主编;石燕,任思晋,王晓红主编;中山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课题组编写
出版社:外文出版社,2005
简介: 本书特色:第一本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多媒体光盘版复习用书。既有严格依据现行考试大纲规定的题型,又有依据考试改革方案编写的新题型专项讲练。超强含量的动态题库,可以在线生成多套标准化模拟考场,在线测试,在线评分。包括口试专家和考官的口试视频内容。中山大学外语培训中心英语教改课题组的专家精心编写制作而成。 《大学英语四级备考讲练大全》(文字版)分为三大块:一是专项讲解,按照四级考试题型分为听力、阅读、词汇、写作和其他(包括完型填空、英译汉和简答题)五大板块,每一板块大致包括总体介绍(最新政策要求、能力培养)、解题技巧(题型详解、应试策略技巧)和主题训练(主要指听力和写作),在传统的讲解上,特别根据新改革方案在各板块突出培养学生语言实际应用的能力:听力部分从各种渠道收集听力素材,包括广播节目、歌曲、影像等等,特别加上以日常交际十类主题为中心而编配的各种形式的听力练习,如简短对话、短文、听写、歌曲、视频等等;阅读部分特别加上特殊实用文体的讲解和训练;作文部分更着重实用英语写作的训练,按照作文不同的功能形式,提供了各类模板、写作策略、相关表达等,并配有大量的经典范文及讲解;二是新题型讲解,是特别针对《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方案(试行)》中出现的六种新增题型,好长对话、选词填空、是非判断、句子填空/补全短文、改错和句子翻译所提供的专项讲解。三是四级模拟试卷,共提供了五套完整的四级模拟试卷,并附有参考答案部分、参考注释和听力原文。
The Development Report of Non-State-Owned Economy in China
光盘作者: 黄孟复主编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简介: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作为最具活力的增长极,已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为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为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为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本书是中国工商联课题组的研究成果,对2003年度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现状、趋势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并提出了合理的建议。是广大民营企业进行政策咨询、科学决策和理论创新的重要参考资料,也是理论工作者进行理论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and government innovations
光盘作者: 俞可平主编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简介: 本书由北京大学中国政府创新研究中心主任俞可平教授担任主编,大 部分撰 稿人是“中国地方政府创新”课题组的主要成员,其他的特邀撰稿人也均 是政 府创新领域的专家学者。全书由主题报告、创新案例、政策法规、国外政 府创 新、中国政府创新年度数据和中国政府年度创新大事记组成。 “主题报告”部分是本书的核心,包括一个总体报告和七个分报告。 本年度 的主题是“科学发展观与政府创新”。这些报告分析和总结了科学发展观 对于政 府创新实践的意义,重要领域的政府改革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情况以及政府 创新面 临的困难和问题。通过这些报告,读者可以比较全面地了解2008年以来中 国各 级政府创新的基本进展以及创新的重点领域。 “创新案例”部分从全国范围精选出16个政府创新的典型案例。前8个 案 例来源于第四届中国政府创新奖的获奖或提名案例,后8个案例则代表了 2008 年政府创新的一些典型。这些案例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展示了近年来各 级政府 的创新实践。 “政策法规”部分总结了2007~2008年度出台的政策法规的基本情况 ,并且 从中筛选出重要的政策文件和法律法规,制定出名录,以利于读者查询。 而对这 些政策法规的分析,也反映了中国政府创新近两年来的状态及趋势。 “国外政府创新”部分向读者介绍了国外在政府创新的理论和实践方 面的一 些最新进展。 “附录A中国政府创新年度数据”部分收集了年度内国内与政府创新相 关的 重要数据;“附录B中国政府年度创新大事记”部分向读者介绍了2008年度 内 中国政府创新的大事。这两部分内容,为关注中国政府创新的读者提供了 一些实 用的参考资料。
Analysis on the prospect of China’s economy:2007
光盘作者: 陈佳贵主编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简介:“皮书”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近几年来推出的大型系列品牌图书,它们由一系列权威研究报告组成,在每年的岁末年初对每一年度有关中国与世界的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的现状和发展态势进行分析和预测。 该系列图书的作者以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专家为主,多为国内一流研究机构的一流专家,他们的看法和观点,体现和反映了对中国与世界的现实和未来最高水平的理解和认识,具有不容置疑的权威性。 每册皮书均附有数据库光盘(SSDB 3.0)。该光盘既是电子书,又是数据库,安装后可享受PDF格式下的舒适阅览;输入任意字词,均可快速查询、检索。该光盘还具有累加功能,能够把多本皮书的资讯自动累加在一个系统里,构建成一个具备无限扩容与增值空间的数字资讯库。 今年的经济蓝皮书春季号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首次以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的名义推出,由陈佳贵担任主编,刘树成、汪同三担任副主编,汇集了研究现实经济问题的权威专家、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主要是对当年的经济形势进行即时分析,同时预测和分析2007年我国经济发展的趋势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更多>>
Annual report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cultural heritage management system.2008
光盘作者: 刘世锦主编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简介: 自2008年起,国家文物局委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以《中国文化遗产事业发展报告》蓝皮书的形式每年围绕一个主题连续展现中国文化遗产事业发展情况。 这一系列蓝皮书的特色可以概括为“定位明确,突出主题,体例延续,关注变量”。 定位明确——蓝皮书是既提供专业思路又兼顾大众阅读兴趣的事业发展年度报告,主要发布与文物系统管理相关的研究成果。蓝皮书具有时效性:每年一本,展现上一年度事业发展状况;效果体现在三方面:①促进各级文物部门改善管理,②促进各级政府、相关部门重视文化遗产事业发展并在工作中予以配合,③告知公众文化遗产事业的发展状况。 突出主题——每年的蓝皮书都将与文化遗产事业发展密切相关的某个大政方针定为主题,全书的调查、研究、分折都围绕这个主题进行。 体例延续——每年的蓝皮书大致包括五个部分:主题报告、技术报告、评估报告、调研报告和热点问题问答。蓝皮书的核心内容集中于凝练的主题报告:将文化遗产事业的状况、主要问题和新鲜思想围绕某个主题进行系统表达;技术报告在内容上与体系化的主题报告相对应,是后者的理论分析和计算过程;评估报告侧重于评价各省文化遗产事业发展状况,也用于解释主题报告的观点;调研报告则是将与年度主题对应的各地的先进经验集中起来,为主题报告的思想提供例证;热点问题问答则根据主题报告的论点,集中该年度出现的这一领域的若干热点问题,以答疑解惑、明辨是非。 关注变量——蓝皮书每年一本且体例相似,这意味着蓝皮书的内容重点必须放在事业发展的有关变量上。例如,蓝皮书在评估报告里对全国各省区的文化遗产事业发展状况有连续定量评估。 主题为“文化遗产促进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2008年度《中国文化遗产事业发展报告》是这一系列蓝皮书的第一本。在这本蓝皮书的策划、研究、写作过程中,课题组努力发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以战略性、综合性、前瞻性研究见长的特点以及视角客观中立的研究优势,将在经济社会发展宏观研究中的先进定量方法、自然遗产管理中的先进理论应用于文化遗产的实际管理研究中,并将衡量文化遗产事业发展状况的标准概括为与国家大局有关的“三个有利于”;是否有利于在文化遗产事业新平台上更好体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否有利于全面发挥文化遗产事业的教育、科研、经济三大功能;是否有利于在行政资源约束下达到最优投入产出效率。在分析管理体制和管理水平问题以及评估事业发展状况时,均用此标准进行衡量。 按照这样的标准,课题组克服了相关统计指标体系缺陷和数据局限,提出了文化遗产事业三大功能、文物多样性等新理念,将自然遗产管理和国民经济评价中比较先进的定量方法引入了文化遗产事业研究,最终按如下的线索组织了研究成果: 从文物事业发展到更突出文化传承和公众参与的文化遗产事业,这不仅是名称上的更迭,更是范围的拓展和功能的强化;在新形势下,文化遗产事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将更加全面而有力;但是,由于事业管理问题,这种促进作用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阻碍,应有作用难以发挥;这些不利于事业发展的阻碍都有其深刻的制度成因;根据这些原因,要促进其功能发挥,不仅要进行以“分级管理、主体公益”为特征的管理体制改革,还必须提高管理水平。要提高管理水平,首先就要解决行政资源投入不足问题,其次是解决相关行政资源在空间上配置(在各省区之间分配)效率不高的问题,还要解决各省区文物部门运用这些资源时相对国家需要的功能发挥而言配置效率不高的问题,最后还要解决文化遗产事业发展与有关大政方针衔接不够的问题。全书的主要内容围绕上述主题报告的线索组织。技术报告基本与主题报告各章对应,是为主题报告的结论提供技术性支持的;评估报告也是为主题报告服务的。可以打一比方来说明二者关系:蓝皮书主题报告和技术报告的内容大体相当于“鸟瞰图”——描绘的是全貌,但看不出地区性的发展差别,这就需要“地形图”——(评估报告)来解决。本书通过评估报告来分析影响文化遗产事业管理水平的因素:比较了投入水平,比较了事业发展效率,这样文物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差别、文物系统内部各省区在发展效率上的差别就能显现出来了。
热门推荐
作者: 蔡昉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