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29 项 “连石” 相关结果
- 全部分类
- 全部
- 文学
- 历史
- 哲学/宗教
- 法律
- 政治/社会
- 医学
- 教育/心理学
- 艺术/传媒
- 研究生考试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开课
- 语言
- 经济金融
- 管理学
- IT/计算机
- 自然科学
- 工学/工程
- 体育
- 行业资料
- 音乐
- 汽车机械制造
- 文档模板
- 创业
- 农学
- 生活
- 数据库教程
- 民族
作者: (意)贾尼·罗大里 文,(意)安娜萝拉·康多尼、安娜·柯提、弗朗西斯科·齐托、尼古勒特·卡斯特、芭芭拉·康蒂尼、安德烈·卡斯特拉尼、卡洛塔·卡斯特尔诺薇/绘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5年7月
简介: 白先生是一位药品推销员,常年出差在外,四处奔波、女儿请求他每晚讲一个故事,否则就无法入睡。于是,无论身在何处,每天9点整,他都会准时打电话回家,在电话里讲童话。电话费的确是太贵了,大部分故事都很短,只有生意好时,才会讲得长一些。 这些故事构思新颖、引人入胜,每个小故事都蕴含了生活中的一个小道理,发人深省。既有父女亲情,又有人情冷暖,既给孩子生命启蒙教育,也给大人许多启迪,其精彩程度甚至连接线员都听入迷了,忘记手中的工作。本书一书就是这样一本故事集。 本书一书出版以后,以让人催泪的父女情感和亲子阅读为引子,以及故事本身的魅力而热销意大利,风靡全球。成为罗大里最经典的作品,并以多种版本出版。作者因此荣获国际安徒生奖。 本系列为本书绘本版,从原有故事选取8部经典作品,邀请意大利知名插画师安娜萝拉康多尼、安娜古尔蒂等配图,更形象将故事呈现给孩子们。中文版特设计成注音版的桥梁书,方便孩子们能自主阅读。 《冰淇淋宫殿》 在博洛尼亚最大的广场上,人们建起了一座冰淇淋宫殿。孩子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就是为了舔上一口。直到今天,每当孩子们想再多吃一份冰淇淋,父母就会提及这所宫殿。 《吃猫的老鼠》 一只上了年纪的老鼠把书里的猫、狗、犀牛等的图片吃掉了,跟自己的侄子们炫耀。当一只真猫出现时,幸好有一只蜘蛛经过,可怜的老鼠才有机会逃回自己的书堆中。 《买下一座大都市》 一个理发师从一个小矮人那里买下了一个国家的首都,理发师攒足了旅费,就去参观自己城市。他对当地人说自己是这座城市的主人,人们都笑着应承。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爱丽丝掉进海里》 爱丽丝爱上大海,想一直泡在水里。一天她跳进了海里,不小心掉到打哈欠的贝壳里。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 《做果酱的阿波罗尼雅》 马焦雷湖畔住着一个会做果酱的女人,就连石头都能做成好吃的果酱。连皇帝都想尝尝,结果看到了一只苍蝇,便下令将她的手砍掉,想知道结果吗? 《猴子去旅行》 动物园里的猴子决定出去开开眼界,走啊走啊,看来看去总是那几样东西,原来根本就没走出笼子,到底怎么回事? 《魔法拐杖》 小克劳迪奥在大门口玩耍,一位老先生经过,将自己的拐杖送给了小克劳迪奥。他将它变成大马、骆驼、汽车…… 《没有尖角的王国》 一位旅行家,去到一个陌生的国度旅行,发现那里的玫瑰没有刺,铅笔没有笔尖,一切东西都是圆润柔和,人们的生活也其乐融融没有伤害……
作者: 刘秀艳主编
出版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简介: 随着改革的深入,“单位人”越来越多地成为了“社会人”,社区建设也越来越重要。刘秀艳等同志通过对南京、杭州、大连、石家庄、沈阳、青岛、上海等市的调查,对社区建设进行了探索。本书包括社区居民的政治思想教育、法制教育、科学文化教育、心理卫生与精神抚慰、社区组织与人员培训,以及如何进行社区教育等。本书对社区工作者将有不少帮助。
作者: 张健鹏,胡足青主编
出版社:当代世界出版社,2005
简介:乔治?华盛顿是美利坚合众国的第一任总统。就是他领导美国人民为了自由为了独立浴血奋战,赶走了统治者。 乔治?华盛顿是个伟人,但并非后来人所想象的,他专做伟大的事,把不伟大的事都留给不伟大的人去做。实际上,他若在你面前,你会觉得他普通得就和你一样,一样的诚实、一样的热情、一样的与人为善。 有一天,他身穿没膝⑶的大衣,独自一人走出营房。他所遇到的士兵,没一个认出他。在一处,他看到一个下士领着手下的士兵筑街垒。 “加把劲!”那个下士对抬着巨大水泥块的士兵们喊道:“一、二,加把劲!”但是,那下士自己的双手连石块都不碰一下。因为石块很重,士兵们一直没能把它放到位置上。下士又喊:“一、二,加把劲!”但是士兵们还是不能把石块放到位置上。他们的力气几乎用尽,石块就要滚落下来。 这时,华盛顿已经疾步跑到跟前,用他强劲的臂膀,顶住石块。这一援助很及时,石块终于放到了位置上。士兵们转过身,拥抱华盛顿,表示感谢。 “你为什么光喊加把劲而让自己的手放在衣袋里呢?”华盛顿问那下士。 “你问我?难道你看不出我是这里的下士吗?” “哦,这倒是真的!”华盛顿说着,解开大衣纽扣,向这位鼻孔朝天、背绞双手的下士露出他的军服。“按衣服看,我就是上将。不过,下次再抬重东西时,你就叫上我!” 你可以想象,那位下士看到站在自己面前的是华盛顿本人,是多么羞愧。
作者: 林清玄
简介:
连石头都可以撞出火来,其他的还有什么可畏惧的呢?
本书由“港都夜雨寂寞暝”、“温一壶月光下酒”、“岁月的灯火都睡了”三卷构成,收录了作者散文创作集中喷发期的三十多篇散文,其中的许多篇章把视点放在小人物、平常事上,从喝酒赏月、吃饭散步等小事中感悟生活、体味过去、思考当下。经过十年的历练,林清玄的散文从飞扬浪漫到淳厚深思,再从生活里提炼出宽广的胸怀和敏锐的识见。读者在感受鼓舞的同时,也是在提升自己对人生、对社会的洞察力和审美品味,以及气清神定的宽厚胸怀。
作者: 连石,王怀劬主编
出版社: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
简介: 本书按季节分别对四季容易发生的皮肤病的防治知识惊醒全面而浅显的介绍,以帮助读者了解各个季节常见皮肤病的一般知识,以提早治疗和预防。
作者: 连石主编
出版社: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5
简介: 本书与《皮肤病学与性病学》教材配套使用,能更好地掌握重点、理解难点,并可通过测试题检验自己掌握知识的程度,同时对知识点加深理解,进一步强化。测试题以原教材为基础,题目数量与教材大致对应,有近两千题之多。本书要点少而精,重点突出,也适合于复习时使用,用较少的时间掌握重点知识,提高复习效率。 本书适用于本科生学习及考试备考之用,也适用于研究生入学考试、住院医师考试及医学院校老师教学之用。
作者: 竟鸿主编
出版社: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
简介:在武夷山品种繁多的茶树中,有一种树丛矮小,叶片厚窄的茶树,它或生在路边,或生在悬崖,或生在山颠,耐寒耐旱,到处都能生长,而且枝叶繁茂。原先人们习惯叫它做“菜茶”,后来又称它为“奇种”,这是为什么呢? 相传武夷山古时是一片汪洋大海,不知什么时候,海水突然降落下去,从海面上露出许多奇峰怪石,山上还长满绿树,山下是片片肥沃的绿洲。人们陆续地搬到山下定居,开辟良田,栽果种菜。乡民们辛勤劳动,几年之后,村村六畜兴旺,户户五谷丰登。 不知何缘故,一年初秋,虽然天气不算太旱,但武夷山的所有泉水统统断了源流,满山的树木一天天地枯黄下来,良田也都龟裂了!一些老人,天天跪拜求天保佑;可是,呼天不应,叫地不灵呀!村村户户只得挖草根、剥树皮当粮充饥。身强力壮的小后生吃了都一天天瘦下来。老人小孩吃了疾病也多了起来。大家真想早日摆脱这苦难的日子! 一天,大家在山里挖野菜、草根;挖呀,挖呀,忽然一阵清风吹过,大家都觉得非常舒服,抬头一看,从远处天空飘来一朵白云,徐徐飘过山顶,一会又飘了回来。大家感到奇怪,老人讲,说不定是巡山路过的神仙嘞! 几天过后,村里人还是继续上山挖草根。大家拼命地挖呀,捡呀,忽然又看见天上飞来一只满身金光闪亮的大鸟,大鸟一声不响地飞落在树上。大家惊讶地瞧着它;大鸟“啊”地叫了一声,从嘴里丢下一个亮晶晶的绿珠子,珠子立刻就钻进了土里。大鸟站在树头上说:“我是仙鸟。奉观音旨意,到玉帝仙茶园里含来这粒茶籽儿,特来普救众生苦难。这茶籽儿落地能生根,开花结籽儿,日后都能长成树,不畏寒,不怕旱和涝,能充饥又能治病。”说完仙鸟啪啪打了几下翅膀就飞走了。 大鸟一飞走,就下了一场大雨,没几天,果然那颗绿珠子破土而出,爆了芽,抽了叶,长成为枝叶茂密的茶树。大家采叶进口嚼吃,精神就爽快起来,连续吃了几天,肚子里塞住的草根、野菜都消化了,再也不会感到胀痛难受啦!不久,村里老少的疾病也渐渐地消除了。这件事迅速传遍了山下的村村舍舍,人们都上山采叶来吃,再也不用挖草根、找野菜、剥树皮吃了。有些人挖茶树到房前屋后种植,像吃菜一样,要吃就去采;时间长了,大家给茶树起了个名,叫做“菜茶”。 从此以后,村村户户,男女老少,身体恢复了健康,又重新造林;树木多了,山涧泉水一年一年的也多了,庄稼连年都长得很好。灾荒过去了,菜茶便当药用,一遇疾病就采来吃。由于这种茶树到处都能生长,十分耐旱,甚至连石隙里也能成活,又传说是仙鸟从天上含来的种子,人们感到奇怪,所以又给它取了个名,唤做“奇种”。
20 Common Problems in Dematology
作者: (美)Alan B.Fleischer等[著];连石主译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简介: 目前在皮肤病学中,已有数千种皮肤疾病和皮肤损害被命名,而新近被认识的疾病也不断出现在医学文献上。但是初诊的绝大多数患者所患的是常见的。所以如能详细了解本书里所介绍的20种常见病,就能掌握相当多的皮肤科知识。 皮肤疾病会引起严重并发症、毁容甚至致残。因此,患者认为这些疾病能够得到医生及时、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所有医生应该认识到皮肤病不单纯是皮肤本身的问题,皮肤疾病对生活的质量有着重要影响。例如,银悄病可能要比癌症、关节炎、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瓋,以及抑郁症更影响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本书提供了常见皮肤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知识,包括选择治疗的思路和如何帮助患者进行进一步治疗及转诊方面的指导。全科医生应了解并意识到专业知识的局限性,只有和皮肤科医生共同合作,治疗才会更为理想。
作者: 全景博物馆丛书编委会编纂
出版社:海燕出版社,2003
简介:中国山水画虽然起步较晚,但其发展与成熟却比人物画和花鸟画更胜一筹。“不求形似,但求意达”,山水画中融入了更多的思想内涵,它在发展之初便不仅仅是简单的对美的追求,同时还成为画家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载体。丘、壑、峰、峦、冈、岭、巅所体现的险峻,雾、烟、岚、霭、霞所营造的意境,海、江、河、溪、湖、涧、潭所煤托的气势,在画家的笔下都拥有了一种心情的颜色。连石也有五品:丑、漏、绉、透、瘦,何况人。 但也许正是由于山水画的这种特质,它的发展更多的受到了社会形势的影响,时局的动荡成为中国山水画的睛雨表。唐宋时期,“画中有诗,诗中有画”。故元一朝,士人闲逸苦闷,画意便也超脱萧条胚失深远;明清以来,“万马齐喑”,山水画走向了单纯追求技法的岐途。“一代正宗才力薄,望溪文集阮亭诗”,所谓正宗的“四王”挥笔古,成了潮流,也就将中国山水画推向了末路。虽有“四僧”“八怪”张扬个性,意欲激浊扬清,但毕竟不是主流,难成气候。清末,中国山水画在一片萧瑟中期待崛起…… 更多>>
作者: 何向阳著
简介: 片断: 大禹的寂寞 时隔四千年之后,已经难见当年辕辕关的地貌了,只剩了讲说,在往事与神话间游走,还有“古猿辕关”这几个清人的字,刻在关隘立壁上,写着历史。夏禹,一半被压了纸型,叠藏在文典史籍里头,一半,也化作了口口相传的故事,散落在如空气无形却有时又凝聚成某种气候的民间里,比若给我们讲说的顾年岁不大,顶多40,却也因历史墨迹的浸润或者风物日日熏染而有了沧桑的口气,他说的历史也日日在这种肉身相传形式中变作了与外域布道、宗教迥然有异的己说。一个文本繁衍出不同版型,而不同版本间却有一样成分不变,正如禹化熊托身不同却目标一致,他在骨子里是不变的。故事也有表里,它的根在演进迁徙的时光和波折动移的阐释之外,也禀性难移。 然而,真的跑了几十里地,到“萃两间之秀,居四方之中”的嵩高之地登封城北约2公里万岁峰下,面对高10米周长43米的巨大“启母石”时,才真正知道那个英雄是彻底地寂寞的。 早年读《史记·夏本纪》,印象中叫禹的英雄与洪水斗了一辈子,是个九州之内东奔西跑的人,记得太史公用了几大自然段写他从这里到那里,好像走遍了天下河流,黄河、淮河不用说,连一些不知名的现在或许地图上都找不到的小河都布满他的足迹,他在我心中,是一个拿着木臿到处救急的人,哪里有水难,哪里就能眼见他的身影,忙碌得不知道还有别的生活,惟一的生活内容就是治水。他,是一个活在路上的人,这样的人,是没有常人意义的家的。来前,重翻《史记》,“敏给克勤”、“劳身焦思”的句子扑进来,对应“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的功劳,“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撵”的行动派式的做法更热人眼目,“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东西南北都跑遍了,对于一个令人而言尚属不易,何况那时只借助于简单到极点的交通工具,终于告功于天下,天下也终于因这个人的忙碌操劳在里而“太平治”,然而行为、功绩之外,仍有一句不能舍下,是“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较之,我倒更喜欢口传历史中那一句——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去了“敢”字,可能更见禹的风格。不是不敢,而是不能,司马迁的文人叙事中说的是责任,民间叙事中说的可是精神。二者叠加,仍不能抹去个寂寞么? 禹治水前,还有一个人因治水建功,也因治水被杀,彼时此时,并不因其曾治好了水而获救,当那个叫鲧的人用堵的方法没有最终止住洪水而失败时,死的命运其实已等着他了,“九年治水而不息”,功用不成是小事,关键是民生之系,尧的耐心有限也罢,舜的诛杀也罢,倒是《史记》中那一句让人看了心悸——“天下皆以舜之诛为是”,可见得一辈子做好事,心肠也罢能力也罢,老百姓是只认结果的;并不全是忘恩负义,从中可见当时的责任制之严明,失职便是要掉头的。而这个因水掉了头颅的人正是禹的父亲。史册中言,“舜举鲧子禹,而使续鲧之业”。这里面有种难以人情释解之的苦痛在里,前赴后继才不那么浪漫,舜此举之用意今人不好揣摩,然而也让人觉出搭了性命的压力,不知尚年轻气盛的禹怎么想?反正,他是上路了,尽管有些被押上路的意思,所以那个司马迁的“敢”字用得也人情人理。一边是生父鲸的失败丧身,一边是部族王权精神之父舜的委以重任,禹夹在中间,面对的是因洪水生灵涂炭的百姓人民,这样情形,他是非要把自己的身家性命置之度外的了。 置之度外就可以避开那许多人事的纠缠,譬如亲情,在失去了父亲之后,谁又是第二个要他付出的亲人呢?那代价?五层楼高的启母石就是另一场不幸的实证。“禹治洪水,通轘辕山,化为熊。谓涂山氏曰:‘欲饷,闻鼓声乃来’。禹跳石,误中鼓。涂山氏往,见禹方作熊,惭而去。至嵩高山下,化为石。方生启,禹曰:‘归我子’。石破北方而启生。”《淮南子》里这篇故事一波三折,熊身的禹,和无意中见了熊身禹的为妻的徐山氏的“惭而去”——写得太生动,也太涩苦,还有启之生,都神迹般,扑朔迷离,然而立于启母石前的这个下午,阳光是这么好,壁峭的石头破裂开来,一分为二,围着它走,有种本真的崇慕,因为它本身没有任何雕饰或者后天的人文附丽,就是一块巨石,风雨阳光都经过了,还是一块巨石,朴素、沉默,也没有任何文字的标明,令每一个不期遇上它的人只看到一块兀立的石头,一脉青峰的托衬下,它闪着白光,耀人眼目,对于爱石的我仍是意外的,没有见过这么大一块完整的巨石;对于那不知神迹的过路人,它也会因没有文字与解说而沉默为一块真正的顽石。连石头都说话的,才是真的神话。大禹寂寞着,他的寂寞还不是后天的慒懂,而在当时,最亲密如妻子的人仍然会“惭而去”,离开他,不解是深的,比水更深一些,所以他要跑着追那背他而去的人,要一个骨肉,叫着“归我子,归我子”。真是痛彻。神话里的哀伤散漫着却浸入心肺,大禹,枉有回天之力,能够劈山让洪水泄流改道,却不能够让一个心爱的女人回心转意,一任那自心流漫的大潮淹没自己。 启,他也不能让这个失母的孤儿享有更多父爱。纵然有涂山姚代姐育婴,却也不像传说的那么浪漫,先后,大禹娶了姐妹两人,却为了更多人的家庭生活而献出了自己的那一份,以致涂山氏化石的阴影多年挥之不去,路上的五指岭可以作证,即是化为巨熊的他用手指疏水又怕涂山姚见到会走其姊老路来不及变形而留下的,那一份惟己心知的苦,即使建都阳城当了帝王以及启立帝于其后的皇族名位也无法抵销。何况—— 诸侯们叫叫嚷嚷,都聪明得很,一人一个主张,争相出着主意,到了实干,要提了木臿走向水泽大野时,便多缩进家门不愿出去,他们都是口头革命家,彻头彻尾的理论家,像鲁迅写整日吃着奇肱国运粮坐在文化山上清议的拿柱杖的冬烘学者们作着禹是一条虫的分析,却独对浸在水中的下民视而不见,还说,“他们都是以善于吃苦驰名世界的人们”,对于这帮人,大禹怎么不会冲他们把那双总是在走长满老茧的大脚伸开呢。这个英雄,领着一批人实干,却还要承担背后的热嘲冷眼,唾沫星子,那也是一种水,堵或者导似已不是对付的方法,它汇聚着另一场洪水要淹没这个治水的人。 还有民众,他们的纪念随时随处,大禹全身心地不要了自己的一切也就为保住黎民百姓,他没了具体的家、失去了爱的妻子、顾不上当慈父,就是为了天下大治,然而民众的纪念也会时过境迁也因随时随处而心境迁移,也会遗忘,也会人事颠转,也薄弱得很,他们忘了一个人的最好办法是将这个人打人历史,在史录的隧道里或可赢取一个空间,几行文字,然而内心呢,当洪水不再,阳光灿烂,歌舞升平,与幸福伴行之际,谁会想起、忆念、沉吟、较真,或者祭奠。像这个下午,万岁峰下,启母石旁,游人无几,那个叫做禹的人,真正是藏在了启母西阙北面六层左图的戴进贤冠、着长衣、拱手倒立的二人中间,他是一头正在化身的熊,旋转着,风一样,让瞻仰他的人心中一阵疼痛,一阵颤栗。 后记: 事实是,真的写下来,把茵蕴的情致生成的思想凝固而为文字,冠以“观念”头衔,构建脚手架已然成型而只需附缀增值叠加复制的“塔”,这样建筑在我不为强项。所以理解同仁言的本心而动,下笔时冲着观念,写下来却是历程。对于我,何不如此!观念一旦定型,成就的却是删减,大多数时间,成型的观念并不丰满,反倒薄弱,所以警惕,极力葆有“路上”的知觉。 心肠的区别应该成为一种界限。而我们常用的标准却是观念。新、旧比善、恶省事,所以理论背面往往感情苍白。设若有一种文字,对学术对人生,以心肠而非技术论,设若现在还没有,我想,会长出,和养成。虽然如今,它还只是萌芽,虽然未来的绿意,如今人不知它。 与任何写作一样,理知的文字写到最后也是人,是人心肠的区分,是尖锐、激越、刚烈、急切,是理解、宽容、善待、包涵,并不矛盾。最后的文字写到底,其实是人心。而“心”之修得,几乎是一辈子的功课。只是,再没有一种文字这么直白,人心文字相里表。写下来。祛除任何表演粉饰或者姿态。最本色的自我,写下来,到了最后,无从掩盖。或者不可能有比之更“残酷”的工作,它对写作者自己的锤炼严苛过任一种写作。它言说心肠,引作界限,关乎人格,立为标准。尤其一个智识的文字时代,它做的事是——立心。 论证是别一种叙述。它以人的介人使那言说的对象物复活而为人性的。由此,它被要求为一种人性的诉求。更多时候,这样写作像是一场知识考古,她在各门类的素材里穿梭,面对着由文字沉叠累积而成的人的历史,已消失的,被书写的,有待再度理解的,层层上型,而做细腻地发掘、回溯、解悟或重读,是与古人他人自己同时的对话,有时候深入到哪怕一层土,都会有无尽有限对比的怵然。太多要做的事,而人生,苦短。所以,也理解了那观念的拿来。 然而,不。 或者有一种人文,与那历史的故迹有着区分,它不是已然凝固成庙成观的可见的物的过去时,而是一种关于人的——正在发生正在移换正在长成的进行时,这个现在,写下来,比起过去而言,是难的。正如写物——那个静态——从来易过活动的人。然而这个人文才是最值当一写的,文字与它并行着成长,一同经历,却也是最容易将个作者写伤了的,那太不易,用固着的文字去述写那并未固定下来的东西,这样一个不同于以往文化概念的人文面前,多少人与我一样经受着时间的淘洗。 观念大约是最易被冲走的部分。 那么,什么才是我们的立足点? “生命与作品相通,事实在于,有这样的作品便要求这样的生命,……生命是作品的设计,而作品在生命当中由一些先兆信号预告出来”。梅洛·庞蒂这段话道出写作的苍茫宿命。事实是,这一种人、文交叠纠缠,可以互换。成型传统,却不为传统所囿。那活水清澈温和,间以厚道,然而究其实,不折中,有温度血性;河一样,中流激进,从不停息。 从未停息的,还有这个鞋沾满泥的人。那些终要沉埋进历史深水里的人、事,是这场人生拚尽全力要记下的。这人知道,如此生活,才是活着,如此写作,才是创造。 对于路,她认真得很。而且,停不下来了。
作者: 狄更斯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5年09月
简介:
《大卫·科波菲尔》以*人称的叙述方式讲述了主人公大卫的生活经历。小说通过典型的故事情节将朋友、家人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汇聚成一条溪流,随着大卫的体验,在命运的河床上缓缓流淌。小说揭示了19世纪中叶英国社会的广阔画面,反映了狄更斯善良、正义、人道和博爱的生活理想。
【免费在线读】
第三十章
失一故人
我晚上到了亚摩斯,就奔到旅店。我知道,即使那位伟大的来客,那位在他面前一切有生之物都要俯首听命的来客,还没光临这一家,坡勾提家那个空屋子——?我的屋子——?十有八九也很快就要有人住的,因此我才在旅店落脚,在那儿吃了饭,定好了床位。
我离开旅店的时候,已经十点钟了。许多铺子都已经关门上板了,镇上一片冷清沉寂了。我来到欧摩与周阑商店的时候,只见百叶窗已经关了,但是店门还敞着。我能看到铺子里面欧摩先生全身的轮廓,靠在起坐间的门那儿抽烟,我就进了铺子,向他问好。
“哟,哎哟哟!”欧摩先生说,“你好哇?请坐,请坐——?我希望抽烟不碍的吧。”
“一点也不碍的,”我说。“我还喜欢闻烟的味儿哪——?可得是在别人的烟斗里。”
“啊!在自己的烟斗里可不喜欢,对吗?”欧摩大笑了一声,答道。“那样更好,先生。年纪轻轻的就染上了抽烟的嗜好,可并不是好习惯。请坐吧。我抽烟是为了治我的哮喘。”
欧摩先生给我腾出地方来,为我安了一把椅子。他现在又落了座,喘作一团,叼着个烟斗直倒气,好像烟斗就是那种必需之物的来源地,他没有它就非一命呜呼不可。
“我听到巴奇斯先生病重的消息很难过。”我说。
欧摩先生只不动声色地瞧着我,同时直摇脑袋。
“你知道他今个晚上怎么样吗?”我问他。
“这正是我要问你的话,先生,”欧摩先生回答我说。“但是因为有顾忌,所以才没问。这就是干我们这一行的人碍口的地方。如果有当事人病了,我们不能打听那个当事人怎么样。”
这种碍难开口的情况我原先还没想到,虽然我刚一进这个铺子的时候,我就又害起怕来,唯恐听到旧日听到的那种梆梆的声音。但是经他这样一说,我也明白过来了,所以我也就说,可也是。
“对啦,对啦,你明白啦,”欧摩先生点着头说。“我们不敢打听那个。唉!既然绝大多数的当事人都是病得不能好起来的,那我们要是说,欧摩与周阑对你问好,你今儿早晨——?或者是今儿下午(这得看情况而定),觉得怎么样啊?那叫人听来,岂不要吓一跳?”
欧摩先生和我互相点了一点头。他又从他那烟斗里吸收了新的补充之气。
“就是这一点使得干我们这一行的把我们本来常常要表示的关心弄得也不能表示了。就拿我自己来说吧,我认识巴奇斯先生归里包堆前后整整四十年啦,每次遇到他从我们这个铺子外面走过的时候,我都对他鞠躬,跟他打招呼。但是我可不能跑了去问‘他怎么样啦?’”
我觉得,这真有点跟欧摩先生为难,我也就这样对他说了。
“我希望,我这个人并不比别人更自私自利,”欧摩先生说。“你瞧,我这个肺管子,不定什么时候可以一口气上不来就把我断送了。在这种情况下,我确实知道,我不大会自私自利的。我说,一个人明明知道,他的肺管子说要一口气上不来,就会一口气上不来,像个吹火管拉破了那样,那他不会自私自利的;何况他又是都有了外孙女儿的人啦哪,”欧摩先生说。
我说,“决不会。”
“我对我干的这个行当并没有抱怨的意思,”欧摩先生说,“我没有那种意思。不论哪个行当,都有它的优点,都有它的缺点。我所希望的只是:当事人都心路更宽一些,理性更强一些才好。”
欧摩先生脸上一片怡然自足、和蔼近人之态,不声不响地又抽了几口烟。于是他接着刚才那个岔儿说:
“这样一来,我们要确实知道巴奇斯先生的病情怎么样,就没有别的法子,不得不专靠爱弥丽了。她知道我们的真意所在。她把我们看得就像一群小羊羔一样,决不会对我们疑神疑鬼,大惊小怪。敏妮和周阑刚刚往那一家去了,实在就是去问一问爱弥丽,巴奇斯先生今儿晚上怎么样(她下了班以后,就往那儿去了,去帮她姨儿点忙);要是你肯在这儿等着,等到他们回来了的时候,那他们一定会告诉你一切详细情况的。你用点什么不用?喝一杯掺水的橘子汁和罗姆酒好不好?我自己抽烟就用橘子汁和罗姆酒就着。”欧摩先生把他自己那一杯拿起来说。“因为据说,这种饮料可以使呼吸通道变得滋润柔软。呼吸就是靠通道才起作用的啊。其实,哎呀呀,”欧摩先生哑着嗓子说,“我这并不是呼吸通道出了毛病啦,我跟我女儿敏妮说,把我喘的气给足了,那我自己就能把呼吸通道修好了,我的亲爱的。”
他实在没有余气可喘,而且看到他发笑,真令人大大地惊心。我等到他又好了一些了,可以跟他谈话了,我就对他的好意表示了感谢,但是对他要款待我的饮料却谢绝了,因为我刚刚吃过正餐。同时承他好心好意,把我留下,等他女儿和女婿回来。我看到这样,知道我非在他那儿等不可,我就问他小爱弥丽怎么样。
“呃,先生,”欧摩先生从嘴里把烟袋拿开,为的是他可以摸下巴,同时说,“我跟你说实在的吧,她要是结了婚,我可就太高兴了。”
“这是为什么哪?”我问。
“呃,她这阵儿有些心神不定,”欧摩先生说。“这并不是说,她没有从前好看啦,因为她比从前更好看——?我对你担保,她比从前更好看。也不是因为她干起活来不如从前了,因为她干起活儿来还是跟从前一样。她从前一个人能顶六个人,她现在还是一个人能顶六个人。但是,她可不知道为什么老是无情无绪的。如果大概齐说,你明白我这句话,”欧摩先生又摸了一下下巴,抽了几口烟,说,“‘使劲拉,用力拉,伙计们,一齐拉,啊哈!’是什么意思,那我就可以跟你说,她短少的就是那个劲头儿。这是大概齐说的。”
欧摩先生脸上和态度上所表现的太明显了,所以我一点也不感到亏心地直点头,算是表示我完全明白了他的意思。他看到我这样快就领会了他的意思,好像很高兴,所以又接着说:
“我说,我认为她这种无情无绪,主要地是因为她的状况还不稳定,这是你知道的。我们——?她舅舅和我——?她的未婚夫和我——?下了班以后,都把这个问题谈了又谈,我的看法是,主要是因为她的情况现在还不稳定。你得永远记住了,爱弥丽,”欧摩先生轻轻地把脑袋摇晃着说,“是一个心肠特别慈爱的小东西儿。有一句格言说,你不能用猪耳朵做出丝钱袋来,呃,我可不敢那样说。我倒是认为能用猪耳朵做出丝钱袋来,不过可得你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头做起。她把那条老船做成了的那个家,连石头和大理石房子都比不上。”
“我敢保她是把那条老船做成了那样,”我说。
“看到她那样一个漂亮的小东西儿,老离不开她舅舅,”欧摩先生说,“看到她每天每天紧箍着她舅舅那种样子,箍得紧而又紧,近而又近,简直是叫人开心的光景。不过,你要明白,要是情况是这样的时候,那总是心里头有斗争。这种情况,又有什么理由,应该让它不必要地拖下去哪?”
我倾耳静听这位好心眼儿的老人,全心全意地同情他所说的一切。
“因此,我就对他们说啦,”欧摩先生用一种心舒神畅、无牵无挂的语调说,“我说,你们绝不要死钉坑,认为爱弥丽非让期限订死了不可。期限可以由你们来支配。她干的活比原先想的可就值得多啦;她学习起来,比原先想的可就快得多啦。欧摩与周阑可以把没满的期限一笔勾销。你们想要不叫她受拘限,她就可以不受拘限。如果她以后愿意另作什么小小的安排,比如在家里给我们做一些零活儿,那很好;如果她不愿意,那也很好。反正不论怎么样,我们都不会吃亏的。因为,难道你还看不出来,”欧摩先生用烟袋碰了我一下,说,“像我这样一个喘不上气儿来的人,又是一个当外公的,还会跟一个像她那样眼睛像秋水、脸蛋像鲜花儿的小东西儿斤斤计较吗?”
“*不会,这是我敢保的。”我说。
“*不会!你说得不错!”欧摩先生说。“呃,她表哥——?要跟她结婚的是她表哥,你当然知道?”
“哦,我知道,”我说,“我跟他很熟。”
“你当然跟他很熟,”欧摩先生说。“好啦,先生!他表哥好像事由儿很顺利,手头儿又宽裕,因为我这样说了,他很像个男子汉大丈夫,对我表示了感谢(总的说来,他的行为一直都是使我敬重的),跟着就去租了一所小房儿,那所小房儿那个舒适劲儿,叫你我看了,都舍不得拿下眼来。那所小房儿这阵儿完全都陈设好了,又严密、又完备,像个玩具娃娃的起坐间一样,要不是因为巴奇斯先生的病(可怜的家伙)一天重似一天,那他们早就成了小两口了——?我敢说,这阵儿,早就成了夫妻了。因为他的病越来越重,他们的婚期才往后推延了。”
“爱弥丽哪,欧摩先生,”我问,“她是不是比以前安定了一些了哪?”
“哦,那个,你要知道,”他摸着他那个双下巴回答我说,“按照自然的道理讲,是不能指望的。眼前看得见的变化和分离,我们可以说,很近又很远,两种可能同时并存。巴奇斯先生要是马上就伸腿了,也们的婚期倒不至于再拖下去,但是他的病这样一耗时候,他们的婚期可就得拖下去了。反正不管怎么说吧,现在是一种让人琢磨不透的局面,这是你可以看得出来的。”
“我可以看得出来,”我说。
“这样一来,结果哪,”欧摩先生接着说,“爱弥丽可就仍旧还是有一点提不起精神来,定不下心去了。也许,总的说来,这种情况现在比从前还更厉害了。一天一天地,她疼她这个舅舅越来越厉害,她和我们这些人越来越舍不得分离。连我对她说一句好心好意的话都会叫她掉眼泪。你要是能看到她跟我女儿敏妮的小女孩在一块儿的光景,那你就要永远忘不了。哎哟哟!”欧摩先生琢磨着说,“她对那个小女孩儿那个爱法呀!”
那时候欧摩先生的女儿和女婿还没回来把我们的话打断,我想起来打听一下玛莎,我认为那是很好的机会,所以问他知道不知道玛莎的情况。作者: 曹元勇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8年01月
简介:
从莎士比亚到伍尔夫,从托尔斯泰到布尔加科夫,从奥维德到里尔克,从纳博科夫到哈金,从马尔克斯到奈保尔……资深编辑、翻译家曹元勇对二十余位著名作家及其作品的阅读,以及对相关现实场景的描述,构成这部随笔集的主要内容。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慨然挥毫,为本书题写书名。
【目录】
*辑
003 /美人鱼的眼神
013 /托尔斯泰的火车站
028 /寻访布尔加科夫
042 /里尔克—马尔特的馈赠
——《马尔特手记》译后絮语
052 /匮乏时代的诗人里尔克
060 /让人着魔的《哈扎尔辞典》
067 /《君士坦丁堡*后之恋》译后小记
071 /献给扭曲灵魂的挽歌
——雅歌塔·克里斯多夫的“恶童三部曲”
第二辑
083 /一个人的莎士比亚
097 /西绪福斯式的英雄
——拜伦诗剧《曼弗雷德》和《该隐》
109 /海浪拍岸声声碎
——《海浪》:一部清唱剧似的小说
122 /吉卜林和他的乌托邦世界
129 /一位平民女性的自我倾诉
——读长篇小说《撞上门的女人》
134 /小说之目看世界
139 /艳情诗人奥维德与性爱经典
第三辑
153 /纳博科夫隐秘的蝴蝶
156 /哈金:伟大小说的梦想者
162 /文化冲突中的迷茫移民
——裘帕·拉希莉与《果戈理》
169 /展示暴力与人性的残忍诗学
——科马克·麦卡锡的《老无所依》
178 /美国黑人文学的新高峰
——爱德华·琼斯与《已知的世界》
190 /喧嚣中的孤独之书
——马尔克斯和《百年孤独》在中国
199 /富恩特斯与墨西哥的真实面相
214 /用眼和耳观察的奈保尔
第四辑
221 /杜伦马特的犯罪小说
235 /邮轮上独自跳舞的老妇人
241 /文学翻译的至高境界
——记翻译家草婴先生
250 / 安宁之国的文化盛典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奖周纪实
284 /桥的随想(代后记)
289 /致谢
【免费在线读】
一个人的莎士比亚
一
2005年3月,我怀着朝圣者的心情来到莎士比亚的故乡,埃温河上的斯特拉福小城。英国人把这座小城称为“莎士比亚的世界”,因为这里有莎士比亚故居、莎士比亚展览中心、皇家莎士比亚剧院、莎士比亚学会、莎士比亚书店、安葬莎士比亚的教堂等等。据说这座小城的本地人口只有六万,但是因为莎士比亚的鸿名,每年有四百八十万左右的游客从世界各地来到这里,来对这位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巨人进行朝圣。
走进莎士比亚故居,一种庄重肃穆的情绪立刻就会把你俘获,仿佛1564年诞生在这里的伟人的气息穿越了数百年,仍然弥漫在四周。这是一幢普通的带阁楼的两层小楼,典型的16世
纪英式建筑,木质结构的房屋框架,斜坡瓦顶,泥土原色的外墙,凸出墙外的窗户和门廊。在二楼的一张方桌上摆着一册大部头的签名簿,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排着长队,在上面写上自己的留言,向伟大的诗人表达自己由衷的敬仰。我用工整的汉字在上面写道:“一个来自遥远东方的农民之子跨越时空前来朝拜”;内心祈祷着,梦想借此向这位洞悉人性的王者求取一点踏入文学之门的灵感。小楼的后院,是一方伊丽莎白时代风格的小花园,种植着风铃草、紫罗兰、迷迭香、金盏花等花草,还有几株桑树、胡桃,以及一棵有着伞状巨冠的青松——据说这棵松树是莎士比亚亲手栽种的。郁郁葱葱的小花园仿佛象征着莎士比亚的生命常青不老。站在花园一角莎士比亚的半身雕像旁边,我心里固执地翻腾着一个念头:这座小花园虽然色彩缤纷,但莎士比亚创造的文学世界更加丰富多彩、包罗万象。读大学的时候,我曾在一本英文书里读到一句话,一直深深铭刻在心:Everything in human is in Shakespeare(人性中所具有的一切,在莎士比亚这里全都存在)。
距离莎士比亚诞生地不远,在静静流淌的埃温河旁边坐落着皇家莎士比亚剧院,每年这里都上演莎士比亚的经典剧目。剧院斜后方,隔着埃温河,一座教堂的尖塔巍峨挺拔,莎士比亚的陵墓就在那里。据说,在我们这位戏剧皇帝的安葬处矗立着一块扁平的石碑,上面有四行诗句乃是出自他本人之手:
耶稣在上,好朋友,切莫动手,
切莫发掘这掩埋着遗骸的土丘。
爱惜这里的墓碣会得到福佑,
移动我的遗骸者将遭受诅咒。
也许正是这几行诗句的作用,这位戏剧皇帝的遗骸一直不受侵扰地沉睡在这里,让后人感到这座教堂仿佛就是他一人独享的墓园。曾经哺育过这位伟大诗人的埃温河从教堂和剧院之间潺潺流过,河的两岸绿柳成荫,白鹅灰鸭在宁静如镜的水面悠闲自得地浮游。面对银光闪闪的埃温河,仰慕莎士比亚伟大成就的演员兼诗人伽里克曾经咏叹:“在你的河畔,莎士比亚常梦到不朽的万物。”
在皇家莎士比亚剧院的前方,隔着埃温河,有一块花园,那里有莎士比亚和他戏剧中的著名人物的青铜塑像。这位不需要冠冕和权杖的人性之王,身披中世纪的长袍,左手握纸,右手执笔,以一种凛然的姿态坐在有青铜桂冠环绕的纪念碑顶部的一把椅子上。在纪念碑的四周,是他创造的四个有代表性的人物:手托骷髅头、沉思生死存在问题的哈姆雷特王子,心理阴暗又深爱丈夫的麦克白斯夫人,贪杯好色、喜欢吹嘘、大腹便便的约翰·福斯塔夫爵士,以及朝气蓬勃、双手托举王冠的哈利王子。我抚摸着这些雕像,一面为突然之间跟莎士比亚戏剧长廊里的这些著名人物贴得这么近而兴奋,一面又用满含期待和遗
憾的目光搜寻另一个我渴望看到的人物,《威尼斯商人》里的犹太老人夏洛克。然而,在这个洒满阳光、充满生机的地方,在这个有远处的教堂尖塔俯瞰的地方,的确没有他,没有那个我一直渴望见到的可怜的犹太人——夏洛克的位置。
一年多以前(2003年)的10月,当我在黄昏时分踏上威尼斯的码头,穿行在灯光昏暗的威尼斯小巷的时候,我也曾努力搜寻过夏洛克阴郁苍老的面容,努力倾听过夏洛克备受压抑和折磨的呻吟与喘息,甚至幻想在某个没有亮光的角落或是迎面吹来的潮湿的夜风里,夏洛克不死的灵魂会忽然发出一声叹息,赐给我一点暗示。然而,当时我也是一无所获;我唯有从圣马克广场历尽沧桑的灰色大理石和水巷里沾着年深日久藻苔的石壁去猜想:这就是夏洛克曾经生活过的舞台。我不懂通灵术和招魂术,我只是从早年阅读莎士比亚的时候起,就被诗人浩瀚的天才所创造的这个悲剧人物给征服了。在我的心目中,莎士比亚那些不朽的人物长廊,除了著名的哈姆雷特王子、嫉妒的奥赛罗、悲惨的李尔王、毒辣的麦克白斯夫人,*不能少了威尼斯的犹太老人夏洛克的席位。
二
我*早接触到莎士比亚的作品,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读高中的时候;那也是我*早的文学启蒙。当时的高中语文课
本里有一篇堂·吉诃德大战风车的阅读文章。我们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周克林先生,是从河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的一位酷爱文艺的工农兵大学生;据说他在大学里参加过大学生剧社。周克林老师栩栩如生地讲解了西班牙奇思异想的愁容骑士骑着瘦马驽骍难得、带着侍从桑丘·潘沙大战风车的文学背景之后,顺便给学生们介绍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文学巨人但丁的《神曲》、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和《哈姆雷特》;而且,他还给我们朗读了《威尼斯商人》里的几个片段:那些王公贵族向光辉灿烂的女性鲍西娅求婚的片段,鲍西娅在法庭上劝说夏洛克要慈悲为怀的片段等。我至今还念念不忘当时周老师朗诵的那些经典片段给我带来的强烈冲击。就像在燠热难耐的酷暑中突然灌了一杯从未喝过的冰爽山泉,莎士比亚华丽的辞藻、警句格言式的语句,在一瞬间向我——一个从来不知道什么是文学艺术的太行山农民之子——打开了一个如梦如幻的崭新天地,让我血液里一些沉睡的无所事事的细胞燃起了关于文学的梦想。
那年夏天,我们几个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同学相约到周克林老师家里拜访。在堪称穷乡僻壤的太行山,一般人的家里那时候很少有几本正经的藏书,但是周老师家里却醒目地有一个摆满文学书的大书橱。我站在那个书橱前面,一下子就看到了莎士比亚的名字,灰蓝色的封面,大约有十本。我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临走之前鼓足勇气向周老师借了有《威尼斯商人》
的那一册。回到家里,顾不上从头至尾仔细阅读,我便急匆匆地翻找周老师在课堂上给我们朗读过的那些片段。然后,就如饥似渴地欣赏起那些精美芬芳的文字:“有的人终身在幻影里追逐,只好在幻影里寻求满足。”“慈悲不是出于勉强,它是像甘霖一样从天上降下尘世;它不但给幸福于受施的人,也同样给幸福于施予的人。它超乎一切的无上威力,比皇冠更足以显出一个帝王的高贵……”①等等。重读这些文字,我依然心潮澎湃,不能自已。受此影响,进入大学后,我读得*多的文学家的作品就是莎士比亚的剧本(中文版的);除了他的历史剧,我当时几乎通读了他所有的喜剧和悲剧。除了读作品,我还入迷地涉猎了一些有关莎士比亚的研究著作,甚至很长时间爱屋及乌地读了很多有关悲剧、喜剧、正剧的美学著作。其中*难忘的当属德国诗人海涅写的《莎士比亚笔下的少女和妇人》,这篇文章收在我读大二时(1984年)买的一本《海涅选集》中。
在我的阅读经历中,海涅抒写《威尼斯商人》的篇章堪称他**卓越的散文。许多年过去了,我依然清楚记得他开头的文字:“我在朱瑞巷②看这出戏上演的时候,我后面包厢里站着一个美丽的苍白的英国女人,她到第四幕末尾激动地哭泣着,几次大叫起来:‘The poor man is wronged!(可怜人真冤呀!)’这是
一张极高贵的希腊式的脸,眼睛又大又黑。”①海涅说,他一记起那个英国女人的眼泪,就不能不把《威尼斯商人》算作悲剧。关于其中的犹太老人夏洛克,他写道:“也许莎士比亚为了取悦大众,存心表现一个受折磨的狼人,一个可憎厌的虚构人物,他残忍成性,胸怀杀机,因此丧失了他的女儿和金币,并且被嘲笑了。但是,诗人的天才,他身上起支配作用的世界精神,却永远比他个人意愿站得更高,结果他在夏洛克身上尽管表现出刺眼的怪诞,却昭雪了一个不幸的教派,上帝出于某种神秘的情由使它饱经下流和上流暴民的憎恨,而它也从不肯对这种憎恨报之以爱。”*初读海涅的文章时,我还闹不懂他所写的基督教与犹太教之间的那些历史渊源和恩怨关系。但是,正如他永远忘不掉那双为了夏洛克哭泣过的又大又黑的眼睛,我也从此再没有忘记海涅的这本书,它让我从此明白了:许多文学名著因为读者阅读的角度不同和对细节关注的不同,往往会生发出迥然不同的意义。
沿着海涅启迪的道路,我对莎士比亚的阅读逐渐越过对其表面华丽辞藻的迷恋,而不断对其剧作中所蕴含的复杂奥义有新的收获。比如关于《威尼斯商人》。我发现,那个大名鼎鼎的威尼斯商人安东尼奥其实是个颇具现代性的悲剧人物。他一出场就说:“我不知道我为什么这样忧郁……我是怎么染上这
种忧郁的呢?……这种忧郁究竟是什么玩意儿,它是打哪儿钻出来的?”他告诉他那些口是心非的朋友们:“我把这世界不过看作一个舞台;每一个人必须在这舞台上扮演一个角色,我扮演的是一个悲哀的角色。”这个富有而中庸的基督徒商人实际上对周围的世界有着非常清醒的认识,他洞悉了生活的空虚,同时也深知那些整天围着他的朋友除了利用他的财富,对他并不真心地敬重;他就像一具患了忧郁症的行尸走肉,非常可怜地遵循着基督教的处世道德而行事。还有那个*终赢得富家嗣女鲍西娅婚姻和嫁妆的巴萨尼奥;按照英国人的说法,他纯粹是一个“Fortune-hunter(向富家女攀婚者)”。此公为了维持体面奢华的生活排场,入不敷出地花销;然后,为了摆脱倾家荡产的命运,他向安东尼奥借钱,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目的就是去攫取一桩富有的婚事和随之而来的女方的财产。虽然莎士比亚用明亮、欢畅的语言抒写了他向鲍西娅求婚的过程,但聪慧的鲍西娅有一句戏言还是隐隐透出了这场貌似完美的婚姻背后的阴暗:“在你的爱情之中,隐藏着什么奸谋?”不仅如此,莎士比亚*后还设置了一场戏,来嘲笑这些口头上信誓旦旦的基督徒们对爱情的所谓誓言:巴萨尼奥和他的随从把他们各自的妻子赠送他们的戒指——纯洁爱情与坚固婚姻的信物——送给装扮成律师和律师书记的鲍西娅主仆。所以,他们婚姻中的爱情*不是没有缝隙的。
至于可怜的夏洛克,随着对《威尼斯商人》的仔细阅读,我
深深地认同了海涅的看法。这是一个百分之百的悲剧人物。由于他是一个放高利贷的犹太富翁,那些夸夸其谈宽恕与仁慈的基督徒富商和贵族们便处处辱骂他,向他的犹太长袍上吐唾沫。在他衰朽的身躯上,可以说承载了一个备受折磨的民族所遭受的全部痛苦。而当他的独生女儿杰西卡——年轻的夏娃——带着他的许多钱财与基督徒罗伦佐私奔后,他的愤怒再也无法抑制,他开始以他孤单的力量为一个历尽苦难的民族复仇了。但是,在那场关于
这样阅读莎士比亚的*初结果是:大二那年元旦即将到来的时候,我突然产生了一个疯狂的冲动——把《威尼斯商人》的第四幕“法庭”那场戏改编成可以在班级新年晚会上表演的话剧,并把我对夏洛克、安东尼奥的认识贯穿其中。我的想法得到了班里同学们的支持。于是,我参照当时的英语莎士比亚简易读物(我读的是英语系,但那时候我还没有能力阅读莎士比亚的英文原著,当然直到今天我的英语水平也没有达到熟练阅
读他的英文原著的程度),用了两天时间把脚本编了出来。热情高涨的同学们推举我做这出话剧的“导演”,并由我来选择“演员”。出乎我的预料,很多同学跃跃欲试地想扮演鲍西娅和巴萨尼奥,莎士比亚对这两个人物华丽、明亮的描写确实很容易蛊惑我那些年轻的同学,使他们顾不上深思鲍西娅和巴萨尼奥婚姻背后的东西。然而,在我当时对《威尼斯商人》朦胧的认识中,鲍西娅宅第所在的明朗、欢乐、不知忧愁和痛苦是什么滋味的贝尔蒙特,无论如何也比不上夏洛克的舞台——阴沉、晦暗、潜藏着叹息的威尼斯更具力量;机智、聪慧的鲍西娅也远没有阴郁、固执的夏洛克更具艺术魅力。*后,夏洛克由我们班上其貌不扬的男生张保国扮演。在很多人眼里无足轻重的安东尼奥没有一个同学愿意扮演,我只好自己来演。经过一番自以为是的折腾,我们的改编剧在班级新年晚会上上演了。结果当然谈不上演出成功,更谈不上充分表达夏洛克的悲惨命运。但*让我感到欣慰的是,我们用这样的方式向莎士比亚表达了一份敬意,虽然我们从头至尾都表现得那么幼稚。
三
在《莎士比亚笔下的少女和妇人》中,海涅把英国人说成是一个“由上帝一怒之下创造出来的*别扭的民族”,说他们古板、乏味、利己、狭隘。我曾经以为这是一个德国人对英国人不
乏刻薄的成见。然而,当我在埃温河畔的那座花园徜徉的时候,我却不由得在某种程度上认同了海涅的看法,感到那些英国人不仅狭隘,而且自恋,甚至自大。莎士比亚毕生创作了三十九部戏剧,除了历史剧,其他很多剧本都是采用异国素材创作的;但是在那座花园里,环绕莎士比亚塑像的四个人物除了来自北国丹麦的哈姆雷特王子,其他三位没有一位不是来自英国本土。在遥远南方的威尼斯上演悲剧的夏洛克要想在英国人的地盘上拥有一席之地,当然也就很不切实际了;还有那个黑面孔的摩尔人奥赛罗,或是那个让罗马人安东尼一败涂地的埃及女王克莉奥佩特拉,当然也都不可能在那个花园里拥有自己的身影。不过,莎士比亚所创造的人物应该并不在意被搞成几尊僵硬的塑像,因为他们早已活在并且将永远活在世界上千千万万的人的心里。
实际上,莎士比亚虽然出生在英国,却是*少英国气的伟大作家;他既超越时代精神又超越地域精神,是属于整个世界和人类的。他对人性中的高贵与卑贱、平凡与龌龊、美好与丑陋的洞悉和展露,不仅全面、深刻,而且穿越时空。他就像一面永恒的、常读常新的镜子,每个时代都能从他那里找到可供对应的人性,每个时代的读者都能从他那里获得无穷的启迪。从哈姆雷特身上,现代知识分子可以发现他们先驱的身影——对他们来说,外部现实很难改变,而思想的、精神的世界却可以提供自由徜徉、自由探索的天地。许多现代知识分子就像哈姆雷
特王子一样,总是沉溺在对所有存在(从外部世界到内在自我)的怀疑、追问和冥想之中,并以进行着怀疑、追问与冥想的内心冲突替代了现实世界的具体行动。在现实世界里,许多人难道不就是像衰老的李尔王一样,只有等到发疯以后,才看清了世界的真相和人性的冷暖吗?还有《奥赛罗》里的那个卑鄙无耻的小人伊阿狗,古往今来专干伤天害理之事的奸邪小人,竟然一个个都像他一样见不得美好的事物,都像他一样熟谙人性中的所有弱点,都像他一样不择手段诋毁、陷害美好正直的人生,而且在被害者面前伪装得比*诚实的人都要百倍诚恳!
有时候,人性的王者莎士比亚简直就像无所不能的魔术师,常常不经意间在戏里戏外让复杂多变的人性自动暴露出来。据记载,19世纪初,《奥赛罗》在美国某地上演时,在*后一幕,当摩尔人扼死妻子苔丝德梦娜时,剧场里一位军人观众愤怒地高喊“我不能看着一个黑鬼杀死我们白人妇女”,并且端起枪来将奥赛罗的扮演者当场击毙。而像这个鲁莽的军人一样敌视奥赛罗的人*不在少数,他们虽然不能容忍伊阿狗卑鄙的挑拨行为,但更无法容忍奥赛罗愚蠢的妒忌心理,尤其是想到他是一个黑肤色的摩尔人时,就更加不能容忍。试想,就连海涅这样优秀的诗人面对这出悲剧,也曾发出过诸如“或许正直的伊阿狗对苔丝德梦娜对于摩尔人的爱情所做的恶毒的曲解未必全然不对吧”之类遮遮掩掩的感慨。躺在埃温河畔教堂里的莎士比亚,看到他身后的人们——包括他的同行——竟然
对他的这出悲剧产生这么多复杂的想法,一定会在九泉之下窃笑不止吧!
当然,我并无意于怀疑或者诋毁曾经给过我宝贵启迪的诗人海涅的人格和洞察力。在距离*初从《海涅选集》里读到《莎士比亚笔下的少女和妇人》过去近二十年后,当我捧起插图版的《莎士比亚的少女和妇人》(上海文艺出版社2007年出版,书名是根据德文原版修订的),翻阅其中那些精彩的篇章时,我依然钦佩他对莎士比亚及其笔下人物的许多理解是那么透彻、精辟和独到。比如,他认为苔丝德梦娜之所以爱上奥赛罗,并不是听从她自己的意志,而是听从更强有力的刺激,是奥赛罗对自己充满历险的传奇经历的讲述点燃了她内心的激情,使她不顾一切地坠入一种在很多人看来不太正常的爱情——一个温柔美丽的白人女子爱上了一个丑陋的黑肤色的摩尔人。又如关于《罗密欧与朱丽叶》和《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两部悲剧的女主角,他写道:“朱丽叶代表一个青春的、还有几分粗野但却未曾破坏的、健康时代的爱情。她完全渗透了这样一个时代的情热和确信,连墓茔的冷霉也不能动摇她的信念,也不能熄灭她的火焰。至于我们的克莉奥佩特拉,唉!她却代表一个衰微的文明时代的爱情……这种爱情是一颗狂奔的彗星,它带着光焰的尾巴,混乱地旋转着冲向太空,如果不被毁掉,也会骇走它路上的一切星体,*后便悲惨地粉碎,一团烟火似的迸为千万粒火花。”而他对夏洛克表达同情的那些文字,则仍然激荡着
我的心,让我时常沉入关于威尼斯的记忆和想象,去继续寻觅这个悲苦的犹太老人的身影:
“虽然我在威尼斯的犹太寺院向四面八方搜寻,我哪儿也瞧不见夏洛克的颜面。但我仍然仿佛觉得,他就隐藏在那里,在任何一件白色法衣下面,像他别的教友一样热忱地祷告着,祷告声莽撞、激烈甚至狂暴地冲向了冷酷的神王耶和华的宝座!我却没有看见他。但是临近黄昏,按照犹太人的信仰,天堂的大门将要关闭,任何祷告再也传不进去了,这时我听到一个声音,里面有泪水潺流,仿佛已不能用眼睛来流它们了……这是一种连石头也会同情的唏嘘……这是只有从保存着全部殉教痛苦(一个受折磨的民族一千八百年来所曾忍受过的)的心胸中才发得出的呻吟……这是一个筋疲力尽而将倒毙在天堂门口的灵魂的喘息……而这个声音对我显得多么熟悉,我仿佛曾经听见它那绝望的哀号:‘杰西卡,我的孩子!’”
作者: 潘亮[著]
出版社:海天出版社,2010
简介: 肖小笑,“铁三角”中的老大,班长,学习好,头脑灵活,老是想着 怎样把老师搞掂。田田,“铁三角”中的唯一女生,擅用“女生必杀技” ,她的嗲劲一上来,连石老师也要投降。范弥胡“铁三角”中的军师,所 有的跟老师作对的点子都是他想出来的。 本书是快乐少年第七辑之肖小笑和“铁三角”之一,是一部全面反映 小学生校园生活的小说,生动有趣描述了小学生的成长经历。书中故事以 三个小孩子:肖小笑、田田、范弥胡在生活中遇到的种种趣事展开。 本书生动,幽默,情节简单,适合广大青少年读者。 本书讲述了迷糊男生范弥胡的有趣故事。
作者: 潘亮[著]
出版社:海天出版社,2010
简介: 肖小笑,“铁三角”中的老大,班长,学习好,头脑灵活,老是想着 怎样把老师搞掂。田田,“铁三角”中的唯一女生,擅用“女生必杀技” ,她的嗲劲一上来,连石老师也要投降。范弥胡“铁三角”中的军师,所 有的跟老师作对的点子都是他想出来的。 本书是快乐少年第七辑之肖小笑和“铁三角”之一,是一部全面反映 小学生校园生活的小说,生动有趣描述了小学生的成长经历。书中故事以 三个小孩子:肖小笑、田田、范弥胡在生活中遇到的种种趣事展开。 本书生动,幽默,情节简单,适合广大青少年读者。 本书讲述了“铁三角”中的唯一女生田田的有趣故事。
大连石化公司石油七厂地震安全性评价与震害预测[电子资源.图书]
作者: 高常波等编著
出版社:地震出版社,2000
简介:图书介绍:本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为地震安全性评价,包括区域地震地质活动性、地震危险性分析、地震反应分析及地震易损性分析;下篇为震害预测,包括工作平台框架结构抗震验算及震害预测、管式加热炉的抗震验算等。
作者: 潘亮著
出版社:海天出版社,2006
简介: 《快乐少年:一定要把老师“搞掂”》是快乐少年第四辑之整蛊校园之一,也是潘亮的第一本书,是一部全面反映小学生校园生活的小说,生动有趣描述了小学生的成长经历,肖小笑,“铁三角”中的老大,班长,学习好,头脑灵活,是谋划把老师搞掂的主谋,还有“铁三角”中的唯一女生田田和军师范弥胡,当严肃可爱的老教师石老师碰上这群捣蛋鬼时,她该如何接招?《快乐少年:一定要把老师“搞掂”》生动,幽默,情节简单,适合广大青少年读者。 石老师,一个五十多岁具有三十多年教龄的老教师,严肃又可爱,她的口头禅是:“造反啦”! 肖小笑,“铁三角”中的老大,班长,学习好,头脑灵活,老是想着怎样把老师搞掂。 田田,“铁三角”中的唯一女生,擅用“女生必杀技”,她的嗲劲一上来,连石老师也要投降。 范弥胡“铁三角”中的军师,所有的跟老师作对的点子都是他想出来的。
作者: 佚名
出版社: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3年02月
简介: 《中国历代经典碑帖:张猛龙碑》用笔雄健,以结体欹侧多姿,体势险峻著称。碑额纯以方笔书之,结体险峻之极,但尖锐的棱角当是刀痕。碑阳“斜笔紧结”,四面开张,随字赋形,不拘方正,伸缩自如,妍丽多姿,意气纵横,自然生动。字体略呈长方,已是比较标准的楷书。其结构部件时作穿插错落,于险峭中更显奇肆精绝的动势。落笔之处斩钉截铁,笔方意圆。运笔坚挺而沉稳,笔力强劲且张力弥满。转折处以方折为主,时出隶书笔意,雄强而多变,可看到《始平公》的影响,但比《始平公》更精美细腻。题名和碑阴,圆笔用笔更多些,其结构则更为流宕率意,有行书之笔意。此碑开启隋唐楷书之先河,是楷书发展成熟的重要标志。在宋代已被人发现,至清代,经包世臣等人的褒扬推崇,名声大振,蔚为一代书风。清包世臣《艺舟双楫》评其:“正书《张猛龙》足继大令,《龙藏寺》足继右军。”杨守敬《平碑记》评其:“书法潇洒古淡,奇正相生,六代所以高出唐人者以此。”康有为《广艺舟双楫》评其:“寓变化于整齐之中,藏奇崛于方平之內,皆极精采。作字工夫,斯为第一,可谓人巧极而天工错矣”,“结构精绝,变化无端”,“为正体变态之宗。如周公制礼,事事皆美善。”沈曾植《海日楼札丛》评:“此碑风力危峭,奄有钟梁胜景,而终幅不染一分笔,与北碑他刻纵意抒写者不同。”清代至今学此碑而受益者众,如赵之谦、弘一等。《金石录》、《潜研堂金石文跋尾》、《山左金石志》、《金石萃编》等书均有著录。此碑是欲学北碑书法者的首选范本。 此碑流传的原拓有明中叶拓本、明拓本、清初拓本、乾嘉拓本、咸道拓本、国初拓本、稍旧拓本、近拓本等,此外还有翻刻本。另有明清拓本的影印本和翻刻本的影印本。明中叶拓本首行“不复具载”之“具”字中二、三小横之间,完全无损。二行“周宣王时”之“时”字“日”部完全无损,且下不连石花。十行“冬温夏清”之“冬”字完全无损。至清初,“冬温夏清”之“冬”字第二撇下端微损。至乾嘉年间,“冬温夏清”之“冬夏”二字虽损犹存。故“冬温夏清”未泐本为最佳拓本。 此次由人民美术出版社编选出版的版本为明末清初拓本,曾经清代著名学者阮元收藏,后赠著名书法家尹秉绶,并有江藩、何绍基等名家题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