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与新生:大师们的非常抉择
作者: 汪兆骞
出版社:现代出版社 2017年12月
简介:
本书为经典史诗级民国大师集体传记“民国清流”系列七卷本的收官之作。沿袭“民国清流”系列图书风格,呈现出1946年至1948年中国现代文学格局的分化与转型,客观描写了民国大师与政治或即或离的生存状态,以及面对去留问题时的非常抉择。
生逢鼎革,山雨欲来风满楼,站在十字路口,胡适、老舍、沈从文、郭沫若、茅盾、闻一多、张爱玲、林徽因、丁玲、张恨水、曹禺、赵树理、冯雪峰等大文人,不可避免地为历史与时代所裹挟,以坚定的道义和担当、独立的品格和人格魅力,进行着一场影响个人命运甚至中国文化命运的抉择。国统区的文人,努力书写人性的幽曲、精神的觅寻,在与政党、政治的复杂关系中曲折地成长;而解放区的作家,兴奋地以丰富多彩的笔墨为解放战争留下真实生动的文学画卷。在这片苦难深重的土地上,中国文化界何去何从?“生为中国人,死为中国士”,新时代的钟声正激荡着中国知识分子的心灵。
一如既往,作者不囿于固有定论,依据翔实的史料,客观地描写大师们的崇高与卑微、飞扬与落寞,真实地还原其独特而复杂的文化品格和人格。
【目录】
引 言 / 001
*章 民国三十五年(1946 年) / 007
·“雾里梅花江上烟”,老舍在美创作《四世同堂》 / 011
·“挥鞭依旧笑嘻嘻”,周作人哀怨刻骨的狱中生活 / 030
·热闹的《传奇》与“我将只是萎谢”的张爱玲 / 048
·峻急傲倪的闻一多,用生命做了“*后一次的讲演” / 067
·“免忆朝歌老比干”,冯雪峰倾情撰写《鲁迅回忆录》 / 074
第二章 民国三十六年(1947 年) / 087
·“昂首天外亦豪哉”,《新华日报》肯定张恨水小说为“现实主义道路” / 091
·曹禺创作电影《艳阳天》,巴金评价“是件可喜的事” / 107
·“我和我的读者都行将老去”,黄永玉说沈从文预言“没有应验” / 121
·把“文化娱乐”比喻成“驴打滚”的“文摊文学家”赵树理 / 137
·“落入文字皆成精品”的林徽因,生命“燃烧着点点血” / 150
第三章 民国三十七年(1948 年) / 163
·丁玲尝试以社会现实主义创作长篇《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 167
·胡适拒绝做总统候选人,“做了过河卒子,只能拼命向前” / 178
·郭沫若发表《抗战回忆录》,引来两位妻子凄楚晤面 / 199
·苏雪林倾其所有支援抗战与魂归故里 / 213
·被追认“烈士”的爱国诗人戴望舒,一生为情所困 / 225
·茅盾痛失爱女,受邀访苏,在香港完成长篇绝唱《锻炼》 / 240
【免费在线读】
○1946 年至1949 年,因国民党反对和谈而发生的国共内战,对于20 世纪中国的意义自不待言。国共内战加速了中国现代文学格局的分化与转型。本书重点表现国统区文学风景:从文学与政党、政治间的复杂关系中,我们可以发现文学在历史和政治霸权统治之下曲折成长的过程,以及作家、报人乃至知识分子与政治或即或离的挣扎中的生存状态。
○1946 年,上海各界知识分子四千二百七十一人联名通电蒋介石、*,呼吁全面停战。《民主周刊》《时代评论》《大公报》《新民报》等或联合发表声明,或发表社论,坚决反对国民党迫害言论自由的法西斯式统治。付出的代价是李公朴、闻一多遭暗杀,喋血街头。全国文化界奋起谴责当局的卑鄙暴行。
9 月,储安平在上海奋起创办《观察》周刊。以其“独立的、客观的、超党派的”追求,《观察》迅速成为“全国自由思想分子的共同刊物”。其七十多位撰稿人几乎都是进步的作家、教授、报人。储安平把“文人论政”推向高峰,他和进步知识分子,以其坚定的道义和担当、独立的品格和人格魅力,悲壮地完成了民国清流的谢幕演出,“成为百年绝响”。
○有些史家说,当时的老舍已经投入了共产党的阵营,其实不然,从他登上文坛,到抗日战争胜利,老舍一直是个民主主义者,一个爱国进步作家。以他在美国引起轰动的《骆驼祥子》为例,这部小说比起左翼作家的作品,没有那么多的“革命”内容和“战斗精神”,只是真实地描绘了故都北平城里一个人力车夫的艰难的生活和悲剧命运。
○那个古老贫弱又经历了战争创伤苦难的祖国,老舍生于斯长于斯,祖国文化基因已渗透到他的骨子里、灵魂里,他是深爱着自己祖国的,他的短暂的离别,是为了休整和储备,如同骆驼要吃草,是为了肩负更沉重的使命。让他期待的是,他要用这一年在美国访问讲学之闲余,完成自己规模宏大,后来成为世纪经典的长篇小说《四世同堂》
○周作人在南京期间,到中央大学讲演两次,一为《学问之用》,一为《人的文学之根源》,后改为《中国文坛上的两种感想》发表。到南方大学讲《整个的中国文学》,其多次演讲及著文都是宣传他的“儒家文化中心论”的。老实说,周作人岂能不知道“儒家文化中心论”与日本鼓吹的日本大和文化为中心的论调是相抵牾的,他执意要宣传“儒家文化中心论”,这是需要勇气的,不忘祖宗的文化道统,让我们看到作为中国文人的周作人精神的另一面。
○1946 年元月,张爱玲的《传奇》再版,直到1949 年,她没有什么新作问世。她沉浸在与胡兰成的情感起伏中,沉默、观望。那时,张爱玲已与父亲决裂,而大洋那边的母亲也已杳无消息。胡兰成如一朵浮云,在外面飘荡,她只能与姑姑张茂渊相依为命。她并不孤独,到旧市场淘书,去电影院看看好莱坞电影,或与友人坐在宁静的咖啡馆聊聊天,独守着心中那份悠然自得。但是好景不长,没有文字卖出去,只靠姑姑那点收入过活,她的生活日见拮据困窘。张爱玲不得不重拾钢笔,恢复写作。但写的不是往常的小说,而是创作从未涉足的电影剧本。
○闻一多一旦选择了与国民党针锋相对的对抗,就表现得一往无前,无所畏惧。昆明人都记得,1946 年初,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闭幕后,闻一多担任过在昆明举行的“庆祝政治协商会议成功、抗议重庆二一○惨案,坚持严惩一二·一惨案祸首大会”主席。面对一万多人参加的大会,闻一多公开谴责当局杀害民众的暴行。听众群情激愤,大会成了批判国民党丑行的战场。
○1949 年5 月25 日,春夏之交的上海,在这座大城市解放前一天,却有一个皎月似水、暖风拂面的夜晚。
冯雪峰按捺不住狂喜,竟然在流弹乱飞的时刻,特意穿上一直珍藏着的瞿秋白送给他的一件长衫,匆匆来到一个同志的住处。
据海宇于1980 年写的《一件不寻常的长衫》(载《东海》第八期)介绍,继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之后,解放军于1949 年4 月21 日,横渡长江,相继解放南京等上百座城市。5 月12 日,淞沪战役打响,大上海的解放已指日可待。
冯雪峰闻之,欣喜若狂,与地下党组织力量一起,准备迎接大军进城。于是就有冒险到一位同志处之举。二人走到楼上露台,扶栏向徐汇方向远眺,听远方隆隆的沉闷的炮声一阵阵地传来,一待就是两个多小时,没讲一句话,但那眉宇间,却洋溢着激动喜悦……
○20 世纪50 年代初,丁玲、冯雪峰先后都担任过中国作协党组书记,都当过《文艺报》主编,二人交往很多。到50 年代中期,二人又都遭到错误批判。一次,在批判他们二人的党组扩大会议上,冯雪峰发言时,丁玲突然打断他,说:“我知道,你那样讲,都是为了维护我!”闻此,杀气腾腾的批判会,竟然一片沉默。在场见到这一幕的凤珠大姐,后来十分感慨地说,都什么时候了,二人还相互惦着呢!
○1947 年2 月15 日,傅斯年在南京《世纪评论》发表《这个样子的宋子文非开不可》,炮轰“四大家族”,各地报刊纷纷转载,举国瞩目。胡适读之,在自己当日日记上,借用成舍我在他主办的北平《世界日报》用的“傅斯年要革命”一语,予以支持。
傅斯年又于3 月1 日,在《观察》周刊发表《论豪门资本之必须铲除》,锋芒直指国民党权贵。同时,马寅初也在上海《文汇报》发表文章,抨击豪门资本,形成社会舆论,震撼摇摇欲坠的蒋家王朝。
○20 世纪80 年代初,在一次会上,笔者曾在北京饭店与曹禺先生有一次闲聊,在问到他没有留学背景是不是很遗憾时,他端着咖啡抿了一口,引用了刘半农赠鲁迅的对联上的话:“托尼学说,魏晋文章。”天下何处无芳草,老人回答得很有智慧。
○1947 年,沈从文从云南回到北平,与妻子张兆和住在中老胡同三十二号的北大宿舍。他在北大当教授之余,还为天津《益世报》编辑“文学周刊”。当时曹禺的话剧《日出》正在公演,沈从文看后,很激动地在《益世报》发表剧评《伟大的收获》,只从题目,便知沈从文对曹禺《日出》的推崇。《日出》获《大公报》文艺奖,也与沈从文的推荐有关。
○汪曾祺在老师的批评下,自信地在上海开辟自己的文学天地,与黄永玉成为好朋友。而在香港的萧乾在1948 年,促成了黄永玉一生中*次画展,地点是在文化气息很浓郁的香港大学。黄永玉在画坛的赫然亮相,凝聚着表叔沈从文的希冀和心血。
在以后漫长而蹉跎的岁月里,这两位来自凤凰的作家和艺术家的精神和生命,紧紧联系在一起。固然因为有那血浓于水的亲情,更重要的是“他们之间更为内在的一种文学情怀的关联,一种对故乡的那份深深的眷恋”(李辉语)。还有,那就是他们叔侄二人骨子里的自由而磅礴的个性精神,贯穿在他们生命里。
○有个事实,不能回避,1946 年至1947 年,在明确论定赵树理小说是“*体的实践了*的文艺方针”之后,解放区内和国统区有组织、有规模地出版发行赵树理小说,郭沫若、茅盾等人撰写赞美赵树理小说的评论,甚至发表国统区读者如何喜欢赵树理小说的通讯,热热闹闹地掀起宣传赵树理小说的高潮。然而,1948 年未至1949 年元月,赵树理又突然遭到解放区的批评。《人民日报》发表了《邪不压正》等六篇文章,以争鸣名义批评赵树理小说。这真让赵树理和广大读者都始料不及。
○这诗“是洒脱的,上下片对称的两段体格律诗,自然是作者自创的格律,在这个意义上就还是自由诗”。这是当代诗人邵燕祥1985 年写的《林徽因的诗》(《女作家》)中的话。他还说:“林徽因在这里以像唐人绝句或宋人小令那样寥寥几笔,捕捉并发现了诗人主体感受跟客体光影物象相交流、相契合的一瞬。”林徽因的诗,音韵铿锵,产生强烈的艺术冲击力,简直就是一首首隐去了曲谱的动听的歌弦。
老哥邵燕祥在1951 年春夏之交,为一件工作到清华园拜访梁思成,有幸见到过林徽因一面。她的脸色显得苍白,带有病容,“但一双眼睛深邃有神”,她没说几句话,但仪态风度印证了她的诗,使他始信诗如其人,人如其诗。
○1948 年6 月,一个五更时分,当丁玲放下手中早已磨秃的钢笔,合上旧账本,顾不得久坐炕头落下的腰椎增生的剧烈疼痛,伸伸双臂,对起炕披衣,正往灯盏上添油的丈夫陈明淡淡地说:“终于写完了。”但陈明在丁玲已有皱纹的眼角,看到晶莹的泪珠在闪烁。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初稿五十四章,四十万字。陈明和住在晋察冀青年联合会的吴小武,还有一位文学爱好者秋晴姑娘,日夜兼程地誊抄复写了两份《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吴小武得提一提,他就是萧也牧,当时在《时代青年》当编辑,他喜欢读丁玲作品,热情参与誊抄复写工作。
○1946 年6 月5 日下午3 时半,胡适从纽约搭乘邮轮启程归国,结束了旅美八年八个月零十天的漫长生活。在邮轮慢慢起锚,驶出码头那一刻,胡适情不自禁地仰起头,仰天长啸:“别了,美国。别了,纽约!”
○1947 年,是蒋介石决心拉胡适入政府,而胡适一直婉言拒绝的一年。蒋介石不会不知道,胡适作为一个书生,即使加入政府,也不会有挽大厦之既倒的神力。他考虑的是政治层面。胡适作为“五四”的领袖,以他在中国文化教育界乃至国际上的地位与威望,他入阁政府,肯定会给蒋氏王朝挣足“面子”。所以蒋介石苦口婆心地劝诱胡适,一直到蒋家王朝败退台湾,从未停止。
○我们也应看清胡适的政治立场了。在抗战胜利之后,胡适在政治立场上一步一步靠拢了蒋介石,用他的话,就是“做了过河卒子,只能拼命向前”。蒋介石败退台湾之际,他亲蒋的色彩更加浓重。可悲的是,他还在恪尽自己的职责,在思想文化上,仍祭起“自由主义”大旗,做他自己的文化之梦。
○1947 年2 月9 日,上海各大百货公司职工组成“爱用国货抵制美货委员会”,筹备大会上,郭沫若讲了话,斥责国民党当局发动内战、镇压民主力量的丑行。突然一群暴徒闯入会场,袭击到会者,数十人被殴伤。警察到场,将受害者押至警局。当时,在主席台上演讲的郭沫若,见状,从台后越墙逃走,未遭伤害。事后,郭去医院慰问受害的伤者,旋又至黄浦警局,要求释放一位重伤者。
○1949 年,张宝龄留在大陆,苏雪林随老师胡适去了台湾,然后是隔海相望,再无相聚的日子,可偏偏在此刻,双方平添了几许淡淡的相思和怀念。在政治动荡和物质匮乏的残酷岁月里,家人想把苏雪林留下的一块布料用了,做几件衣裳,一直当鳏夫的张宝龄却说什么也不肯,说,只剩下这一个纪念了。而在海峡那头的苏雪林闻听张宝龄病故消息后,为没有与丈夫离婚,一直让他孤苦独处而自责,洒着清泪说:“拖累他孤栖一世。”
○1946 年1 月1 日,何家槐、周钢鸣等二十一人联名发表《留港粤文艺作家为检举戴望舒附敌向中华全国文艺协会重庆总会建议书》,表示不同意总会委托戴望舒主持“文协驻港通讯处”的决定,并要求撤销已成立的通讯处,另组香港分会。同时,有三个附件,证实戴望舒的附敌行为。上级很快接受二十一人的建议,撤销戴的工作,另起炉灶,这无异将戴望舒推向深渊。
○茅盾夫妇从海参崴踏上苏联领土,然后乘火车抵达莫斯科,在苏访问、观光达五个月之久。后于1947 年4 月25 日搭乘苏联“斯莫尔尼”号轮船回到上海。那天,在春风吹拂下,郭沫若、叶圣陶等早就迎迓于江海关码头。是年底,茅盾又奉命到香港。彼时,进步文化精英都聚集香港,在那里等待革命胜利。全新的生活即将开始,茅盾和所有的进步作家,都以兴奋又有些忐忑的心情迎接一个新的中国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