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象牙塔 文传技术之星
作者: 曾瑜
出版社:天津大学出版社 2017年09月
简介: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对“未来型”人才的培养一直进行不断地探索与实践,校长邹广严教授在2016年全校教职员工年终总结大会上指出:“立足现在,面向未来,追踪新技术革命前沿,应培养‘未来型’人才”,并强调“我们的任务是建设‘未来型学校’、建立‘未来型师资’、培养‘未来型学生’”。而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院长毛建华教授早在2009年便把“培养泛媒体时代,以写作为核心竞争力,以网络技术为重要辅助手段的技术型文科人才”作为文传学院的培养目标,突出文科人才很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的重要性,在注重教学内容多元化的同时也坚持术业有专攻,从而有效地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文学与传媒学院(简称:文传学院)的《成才强化措施》规定了学生必须完成“读、写、听、做”的任务。按照《成才强化措施》的要求,每个文传学子在校期间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必读20本经典,选读近100本文学文化类书籍;二是写40篇文章(或设计作品);三是听30场专家、学者的讲座;四是参加至少一个校内仿真实训平台,并做出作品。这些措施,可让每一个文传学子在四川大学锦城学院的四年中都能实实在在地学到知识、提高技能,实现教育的“增值”。自建校以来.文传学院就响应学校号召成立学生模拟公司,如今文传学院已有25个较为成熟的校内仿真模拟实训平台(3个公司:彼岸传媒广告公司、汉语国际推广公司、鑫政会务公司;4份报纸:《儒声》《青年观察报》《锦城深瞳报》《译林天地》;6份电子杂志:《女生》《赫尔墨斯》《零摄影》《民俗文化》《锦城文学》《我们》;7个网站:夸父网、大学生新空网、有才网、新媒体精品资源课网站、民俗学精品资源课网站、四川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网站、应用文写作精品资源课网站;1个APP:夸父APP;1个平台:数字化学习平台;1个电视台:文传网络电视台;1个全能记者团),每个学生都至少要加入一个平台,并在老师的指导下锻炼三年,掌握一些实用技能。这些仿真模拟平台实现所有学生的全覆盖,解决了文科生实习难的问题。
“中国梦引领下的大学生创新教育系列丛书”一共有四本,自2016年7月已出版《走出象牙塔·文传创业之星》《走出象牙塔·文传学霸》《走出象牙塔·文传竞赛之星》。《走出象牙塔·文传技术之星》可谓收官之作,讲述了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通过“技术型文科人才”的特色培养,孕育出一大批文化内涵深、技术能力强的校友,他们代表着锦城学子、文传学子的拼搏与进取,代表着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培养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在当今“互联网 ”的时代背景下,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培养的“技术型文科人才”已被社会广泛认可。
《走出象牙塔 文传技术之星》是文传学院师生集思广益、共同策划的结晶,我们集聚一部分有一定写作功底的在校生,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对已经毕业的“技术型文科人才”进行追踪报道,了解他们毕业之后的生活轨迹,追踪他们在就业道路上的成长历程,以此来检验我们教学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