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13 项 “郑培凯著” 相关结果
色·戒的世界
作者: 郑培凯主编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简介:李安执导,梁朝伟 汤唯 王力宏 陈冲联袂出演 威尼斯金狮奖影片《色·戒》完全解读 主创专访+权威评论+幕后故事+经典台词+独家剧照 两岸三地文化名人鼎力推荐 影迷、张迷不容错过,透视《色·戒》前世今生! 李 安(《色·戒》导演) 我觉得对我来说,“色”好像是感性,“戒”好像是理性一样,有一个辩证的味道在里面。色,不光是色情,还有色相的意思。戒则有一种警戒的意味。 梁朝伟(《色·戒》男主角) 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在发掘自己的可能性,有一个底线,其实我不知道自己要到哪里,我也很想知道。其实演什么戏我都是很享受的,包括杀人,什么戏我都觉得是在演戏。 汤 唯(《色·戒》女主角) 我知道我是在跟世界最顶级的演员和导演合作,机会难能可贵,我必须学会用最短的时间忘我,收拾心情和控制情绪,把自己交给李安导演。 李欧梵(著名学者) 改编后的《色·戒》比张爱玲的原著更精彩!它也使所有改编张爱玲小说的影片逊色。 郑培凯(著名学者、《色·戒》学术顾问) 导演内心存在色彩的隐喻,“戒”是死亡的黑色,是铺天盖地无处不在的,“色”是鲜血的猩红,生猛鲜跳,汩汩勃勃,是祭坛上的牺牲…… 林奕华(香港著名导演) 如果两性在张爱玲的世界里逃不掉是“虎”与“伥”的关系,起码李安找到了只有他才能提出的“化干戈为玉帛”:让每个人都去面对自己的男性与女性一面吧。唯有能像李安般接受自己既是易先生,又是王佳芝,我们才会懂得恨的力量为何抵不过温柔。 周黎明(国内知名影评人) 李安是把张爱玲的小说当作地道的中国货来向世界推销的。在我看来,这种地道的中国风格在于细腻的人物处理,如同打太极,一切尽在貌似平凡的言行举动中。 《色·戒》11月1日内地公映之际,这本由《色·戒》学术顾问郑培凯主编的图书,内容包括了导演、编剧、摄影的独家访谈以及梁朝伟、汤唯、王力宏等主角的精彩评说,两岸三地的文化名人如李欧梵、林奕华、马家辉、周黎明等人的深入评述更为《色·戒》的思想性、艺术性做了各方面的精彩解读,外加经典台词、《色·戒》大事记、几十幅彩色剧照,使本书成为了《色·戒》一片最权威、最完整的解读读物。
品味的记忆
作者: 郑培凯[著]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简介:郑培凯教授多年研究历史上的园林、陶瓷、戏曲、诗词、美食,对“传统”和“品味”有深刻的认识。 作者先后在中国大陆、台湾、美国、香港四个地方生活、求学、教书,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不断衡量故乡和他乡的轻重,最后在传统和美食中找到了“品味”上的故乡。
树倒猢狲散之后
作者: 郑培凯著
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社],2008
简介:
在纽约看电影
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
简介:郑培凯教授主修中国与欧洲思想史,现任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 教授及主任。本书系郑教授从事电影研究以来的影评艺评合集,创作年代 跨越二十余载。全书分“破题”、“开篇”、“入话”、“本事”、“尾 声”五个章节,既有宏观的影史把握,又有具体的电影逐评,对中国近二 十年来的著名影片如《城南旧事》、《霸王别姬》、《活着》、《戏梦人 生》、《蓝风筝》等都从文化角度作了精到的分析,并从宏观上对中国电 影时空坐标的转移问题畅谈了自己的想法。其视野含概中国上世纪八十年 代以来最为著名的两代导演群像,包括陈凯歌、田壮壮、张艺谋、侯孝贤 、王家卫等知名导演和影人,尤以上海、台北两地为关注重心,谈及两地 电影在这几十年间的脉络与影响,可视作为上海和台北在电影艺术上的“ 双城记”。 书中文章大都在纽约写就,故名。
茶余酒后金瓶梅
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2013
简介:本书由四篇围绕《金瓶梅》写就精彩篇章组成,分别关涉此书四个话题:饮茶、饮酒、酒色才气、序跋主旨,由小及大,皆关于明代风尚,无外乎名物史考.作者对中国文化的深入了解,化作通畅清晰的文章,为读者揭开“索隐派”拟造的《金》学“谜团”,使小至民风好尚变迁、小说与
出土的愉悦
作者: 程步奎(郑培凯)著
出版社:天地图书有限公司,2001
迷死人的故事
简介:读古书,有助于思辨,让人理解知识结构的历史演化,思考文明发展的意义。郑培凯教授是著名汉学家史景迁的第一个博士生,研究兴趣广泛,善于从容易忽视的历史细节中,细腻地体会人物的心思和命运。 本书以简单传神的笔法,刻画出古今历史人物各自不同的真性情。从黄帝的传说,讲到李白之死,再到陈寅恪的间谍弟弟,仿佛一部畅读版《世说新语》。
高尚的快乐
出版社:
简介:本书作者说文讲史、谈古论今,显示了开阔的视野、睿智的思索、独到的现代文化视点和扎实的中西文化根基,文章短小精悍,幽默达观,显示出崭新的文风。
流觞曲水的感怀
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社],2011
跳舞的螃蟹,明前的茶
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2011
简介: 《跳舞的螃蟹明前的茶》由作者郑培凯编辑,收录了作者近年来发表在 香港《明报》等刊物上的专栏文章结集而成,每篇约1000字,其中有旅游感 怀、美食心得,还有对文艺创作的文化意义追索,具备一定可读性和趣味性 。作者专长的文化研究、茶文化等领域使其对相关题材游刃有余,更能独具 只眼的观察游艺生活,这都保障了《跳舞的螃蟹明前的茶》趣味性和消闲性 的质量。
真理愈辩愈昏
出版社: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2006
简介: 本書收錄了鄭培凱教授這幾年於《明報》發表的專欄文字,有旅遊感懷,有時事的歷史反思,有文藝創作的文化意義追索,也有哲學思考。全書分為「會當臨歧路」、「風姿花」、「真理愈辯愈昏」與「文化次殖民真理愈辯愈昏」四個主題。
雅言与俗语
简介:郑培凯是香港著名学者,多年在香港组织学术活动、策划通识教育,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衰承变有深入的认识。 在本书中,他从文字、诗词、绘画、昆曲入手,在语言、艺术的细微之处,让读者了解中国的文史传统,旨在唤回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情。
茶香与美味的记忆
出版社:二鱼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1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牛津大学出版社],2008
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
上海书店出版社,2013
天地图书有限公司,2001
[牛津大学出版社],2011
上海书店出版社,2011
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2006
二鱼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