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74 项 “陶宗仪” 相关结果
- 全部分类
- 全部
- 文学
- 历史
- 哲学/宗教
- 法律
- 政治/社会
- 医学
- 教育/心理学
- 艺术/传媒
- 研究生考试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开课
- 语言
- 经济金融
- 管理学
- IT/计算机
- 自然科学
- 工学/工程
- 体育
- 行业资料
- 音乐
- 汽车机械制造
- 文档模板
- 创业
- 农学
- 生活
- 数据库教程
- 民族
The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
作者: 袁行霈主编;黄林等卷主编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简介: 片断: 第一章《三国志演义》与历史演义的繁荣 《三国志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也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 作。所谓“历史演义”,就是用通俗的语言,将争战兴废、朝代更替等为基干的 历史题材,组织、敷演成完整的故事,并以此表明了一定的政治思想、道德观念 和美学理想。这种独特的文学样式受到了素重历史传统的中国人民的喜 爱,所以明代“自罗贯中氏《三国志》一书,以国史演为通俗演义,汪洋百馀回, 为世所尚,嗣是效螫者日众,因而有《夏书》、《商书》、《列国》、《两汉》、《唐书》、 《残唐》、《南北宋》诸刻,其浩瀚与正史分签并架”(可观道人《新列国志叙》,形 成了一个创作历史演义的传统。 第一节《三国志演义》的成书、作者与版本 三国故事的长期流传与发展关于罗贯中《三国志 演义》的成书时间《三国志演义》的主要版本 中国历史上的“三国”,本身是一个龙腾虎跃,风起云涌的时代。陈寿的一 部《三国志》和裴松之的注就包蕴着无数生动的故事,为文学家的艺术创造提 供了丰富的素材。而在民间,又不断地流传和丰富着三国的故事。到隋 代,文艺表演中已有“三国”的节目,据杜宝《大业拾遗记》载,隋场帝看水上杂 戏,就有曹操谯水击蛟、刘备檀溪跃马等内容。李商隐有《骄儿》诗云:“或谑张 飞胡,或笑邓艾吃。”可见到晚唐,连儿童也熟悉三国的故事。在宋代的“说话” 艺术中,已有“说三分”的专门科目和专业艺人。苏轴(志树载:“王彭尝云:涂 巷中小地薄劣,其家所厌苦,辄与钱,令聚坐听说古话。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 败,颦整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可见当时“说三国”的艺术效果很好, 且已有明显的尊刘贬曹的倾向。宋代的这些话本没有流传下来,现存早期的 三国讲史话本有元至治年间(1321~1323)建安虞氏刊印的《三国志平话》和内 容大致相同的《三分事略外》。其故事已粗具《三国志演义》的轮廓,突出蜀汉 一条主线,情节略本史传,有大量的民间传说。结构宏伟,故事性强,然叙事简 率,文笔粗糙,保留着“说话”的原始面貌。 在戏曲舞台上,金元时期也搬演了大量的三国戏。陶宗仪的《南村辍耕 录》曾载有《赤壁廉兵》等多种金院本剧目。钱南扬的《戏文概论》曾指出有《关 大王独赴单刀会》等多种宋元戏文。现知元代及元明之际以三国为题材的杂 剧剧目就有60种之多。从这些剧目和现存的ZI种剧本的情况来看,半数以 上是以蜀汉人物为中心,拥刘反曹的倾向十分鲜明,在情节结构、语言风格等 方面,具有浓厚的民间色彩。 在长期的、众多的群众传说和民间艺人创作的基础上,罗贯中“据正史,采 小说,证文辞,通好尚”(高儒《百川书志》),创作了《三国志演义》这部历史演义 的典范作品。 关于罗贯中,目前所知甚少。据贾仲明《录鬼簿续编》(或谓无名氏作)、蒋 大器《三国志通俗演义序》等记载,他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祖籍东原 (今山东东平),流寓杭州。贾仲明说他“与余为忘年交,遭时多故,各天一 方,至正甲辰复会。别来又六十馀年,竟不知其所终”。据此,可知他生活在元 末明初,约在1315至1385年之间。明人王圻《稗史汇编》所录一则材料称 罗贯中“有志图王”,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说他是施耐庵的“门人”,清人顾苓 《跋水浒图》等说他“客霸府张士诚”,都不知是否可靠。他的《三国志演义》约 成书于明初。他还是《水浒传》的编写者之一。田汝成《西湖游览志徐》 说他“编撰小说数十种”,可能夸大其辞。今传世的《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
历代曲话汇编:新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清代编,曲海总目提要
作者: 俞为民,孙蓉蓉编
出版社:黄山书社,2009
简介:《历代曲话汇编·新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清代编曲海总目提要(套装上下册)》主要内容:向来中国的学者对于小说、戏曲大都存鄙薄的态度,故校勘考据的工力祇用于他们所谓正经书气而不用于小说、曲本;甚至于收藏之家,目录之学,皆视小说、戏剧为不足道。藏书家不收,故这类的书籍容易散失;目录不载,故年代久远之后,虽有人想收集这类的作品,也无从下手了 比较说来,小说更受上流社会的轻视,故关于他们的记载更缺乏。戏曲因为曾经私家贵族的提倡,珍珠帘下,红毡毹上,歌伶乐工曾得上流社会的青睐,有名的文人作剧本的也不以为耻,故几百年来还留得一些零碎的记载。关于宋朝的杂剧院本,有周密的武林哲事,及陶宗仪的辍耕录。关于元朝的剧本,有锺继先的录鬼簿及涵虚子的旧腺。关于这五六百年的剧本的总目,列举最多的莫如王国维先生的记录。
出版社:江西教育出版社,2004
简介:《豫章丛书:集部1(竖排版)》主要内容:中国古代文献浩如烟海,而能流传至今,历代学人编纂的丛书起了重要的作用。前代学者搜求羣书,汇为一编,而成丛书,刊刻面世,既便于学人查阅使用,又利于保存流传,功德匪浅。宋代左圭辑刊的百川学海、元代陶宗仪辑的说郛、明代毛晋编辑出版的十三经、十七史等经史丛书及一批文学类丛书、清代鲍廷博编刊的知不足斋丛书、黄丕烈辑刊的士礼居丛书、卢文招辑刊的抱经堂丛书、张海鹏辑刊的学津讨原,都是丛书中的杰出代表。丛书有各种编法。其中专收集地区人士的著述及有关这一地区的文献的是地方文献丛书,也称郡邑文献丛书或乡邦文献丛书。地方文献丛书是丛书发展到成熟阶段的产物,朗隋两代,尤其是清代,乡邦文献丛书纷纷问世即是明证。地方文献丛书对于了解该地区的历史、地理、经济、文化有着其它文献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价值,同时它又是综合性的文献丛书,反映了中华历史丈比约诸多方面。
作者: (唐)崔令钦撰;罗济平校点
出版社: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简介:《教坊记》一卷,唐崔令钦撰,记述唐代宫廷教坊的组成、沿革和演变,是记载当时伶人和乐工的生活状况和宫廷音乐、舞蹈演出情况的珍贵文献。 崔令钦,据《全唐文》记载,"开元时官著作佐郎,历左金吾卫仓曹参军,肃宗朝迁仓部郎中"。《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提到崔令钦国子司业,"艺文志"所载除本书外,崔令钦还有注庾信哀江南赋一卷。《唐郎官石柱题名考》中仓部郎中也有崔令钦题名。其生活年代和仕履经历大致如此。 本书名为"教坊记",教坊是唐代宫廷乐伎聚居之地。教坊乐伎大多是女子,演出歌舞和乐曲,为皇家宫廷服务。书中开始部分记述乐伎日常生活以及学艺和演出情况,中间列出《献天花》、《和风柳》、《美唐风》等三百二十多首歌舞乐曲名称,最后还说明若干乐曲和歌舞的来源。 本书的价值,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和评估。宋代晁公武在《郡斋读书志》中说"开元中教坊特盛,令钦记之,率皆鄙俗,非有益于正乐也"。清代《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虽然有同感,却又看到本书后记"谆谆于声色之亡国",意在"示戒","其风旨有足取者",同时特别指出书中所列曲调名"足为词家考证"。 今天从考古证史方面着眼,不难看到,通过本书的记载,可以了解唐代宫廷乐舞的大致面貌,包括乐器、乐曲、歌唱、舞蹈和乐人的一些情况。它反映的是唐代社会的一个被忽视的角落,提供了历代正统派史家所不屑着笔的重要史料。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书中记载了大量乐舞名称,有助于我们了解唐代开元和天宝时期音乐、歌舞和杂戏的发展程度。近代的中国文学和音乐史家特别关注书中记录的乐曲名称,普遍据以考证唐代乐曲和歌词的起源年代,使本书跟《羯鼓录》、《乐府杂录》成为考证唐宋音乐和文学发展史的重要资料。 本书原本只有一卷,今天所见是明代几种丛书所收录的本子,大抵出自陶宗仪的《说郛》。这个本子缺少崔令钦自序,而且宋曾 的《类说》引文往往在明本之外,看来这不是完整的原书。然而现在已经无法获见全书,只能以此为据。现用涵芬楼排印本《说郭》所收的本子为校点底本,用明钮氏世学楼抄本《说郛》、另一明抄《说郛》和刻本《说郛》对校,并核对明刻和明抄《类说》引文,有校改或重要异文,则出校记。《类说》引文有九条为今见本所无,辑为"佚文"补录于后。另据《全唐文》补录崔氏自序。有关校勘情况参看校勘记前说明。
作者: (宋)孟元老撰;伊永文笺注
出版社:中华书局,2007
简介:东京梦华录问世于南宋绍兴十七年(一一四七),从其书自序得知,作者为孟元老,但生平不详。清时,开封老儒常茂俫提出孟元老即为主持修筑艮狱的户部侍郎孟揆。此说曾被邓之诚先生认为读书不足而予批评。一九八O年,孔宪易先生沿(龙衣)常茂俫之思路,考据孟元老为北宋末年供职于开封凌的孟钺。孔氏证据揣测成分较多,成立较难。余以为不必坐孟元老为孟钺,疑元老取宋人常见名字为托名,其人或为孟姓贵胄子弟,或为浪迹京城出上入下书会先生,记録风士,以使人追忆故都之乐为要,遂锓木以度之。 东京梦华录问世不久,南宋的许多学者就模仿其体列,续作此类著作,如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西湖老人繁胜录、吴自牧梦梁录、周密武林旧事。自此以后,元有陶宗仪元氏掖庭记、费着刿华纪廲谱、刘一清钱塘遗事。
出版社:江西教育出版社,2007
简介:《豫章丛书·集部9》内容简介:中国古代文献浩如烟海,而能流传至今,历代学人编纂的丛书起了重要的作用。前代学者搜求羣书,汇为一编,而成丛书,刊刻面世,既便于学人查阅使用,又利于保存流传,功德匪浅。宋代左圭辑刊的百川学海、元代陶宗仪辑的说郛、明代毛晋编辑出版的十三经、十七史等经史丛书及一批文学类丛书、清代鲍廷博编刊的知不足斋丛书、黄丕烈辑刊的士礼居丛书、卢文RR辑刊的抱经堂丛书、张海鹏辑刊的学津讨原,都是丛书中的杰出代表。丛书有各种编法。其中专收集一地区人士的著述及有关这一地区的文献的是地方文献丛书,也称郡邑文献丛书或乡邦文献丛书。地方文献丛书是丛书发展到成熟阶段的产物,明清两代,尤其是清代,乡邦文献丛书纷纷问世即是明证。地方文献丛书对于了解该地区的历史、地理、经济、文化有着其它文献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价值,同时它又是综合性的文献丛书,反映了中华历史文化的诸多方面。
作者: 刘靖年,曹文辉著
出版社: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
简介:《汉字规范部件识字教学法》内容简介:中国绘画源远流长,内容庞杂,分门别类,名目繁多。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分人物、屋宇、山水、鞍马、鬼神、花鸟六门;北宋《宣和画谱》里分道释、人物、宫室、番族、龙鱼、山水、畜兽、花鸟、墨竹、蔬菜十科;元代陶宗仪《辍耕录》中分佛菩萨像、玉帝君王道像、金刚鬼神罗汉圣僧、风云龙虎、宿世人物、全景山林、花竹翎毛、野骡走兽、人间动用、界画楼台、一切傍生、耕种机织、雕青嵌绿十三科。古人凡事求细,不厌其繁;今人多喜简略,以人物、山水、花鸟统称之。 画科的细化大致可以反映两个问题,一是画家群体日渐庞大,一是社会对绘画需求日多。在中国绘画史上画家身份曾经发生三次大的转变,一是东汉末年士大夫开始介入绘画,促生了魏晋绘画的审美自觉;一是宋时设翰林图画院,彰显皇家富贵,形成院体画风;一是元明之际画家群体出现分野,分为“戾家”(或称“利家”、 “内家”、 “逸家”,即士大夫文人画家)与“行家”(或称“外家”,即以绘画为职业),“戾家”所绘为文人画,笔虽拙而带雅,“行家”多为民间绘画,笔虽工而带俗。画家的分野体现了主流文人阶层的意识偏见,但却满足了社会不同阶层对绘画审美的需求,促进了明清文人画与民间绘画的繁荣。 中国绘画主要由世俗绘画、宗教绘画与文人绘画构成,中国绘画史应当反映出社会不同阶层对绘画审美的需求,而不单是主流审美的意趣;就如饮食之道,八大菜系固然美轮美奂,地方小吃亦有引入人胜之处。《汉字规范部件识字教学法》编撰以传统绘画迄始时间为要,分为人物、山水、花鸟、民间美术四部分,不求详尽,只为全面。 国人重史,体例详尽,篇幅浩如烟云。史学的发达隐现了国人对传统的迷恋,古人云以史为鉴,鉴古而知今,当知古为今用,发展之故也;文学之韩昌黎,绘事之赵孟頫、董其昌,以复古之名而行创新之实,慕古之故也。绘画之事前人著述甚多,今人勤于学问者又多于古人,编撰画史未免有顽童学步之感。
作者: 詹石窗著
出版社: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
简介: 一、关于戏剧范畴的阐释 戏剧是一门传统的综合艺术。在中国古代,它与“戏曲”概念几乎可以互相转换。因此,要明了戏剧的内涵,就必须弄清戏曲概念由来。 按汉朝古文字学家许慎《说文解字》的解释,“戏”从戈声,表示“三军之偏”。所谓“偏”是古代车战的一种组织形式;而“戈”在古代既是渔猎的劳动工具,又是一种武器,这说明中国原始的“戏”乃发端于对生活、生产动作的模拟。 “曲”,古作,《说文解字》称之“象器曲受物之形也”。可见“曲”字本来即是对器物的一种写状。从侧面看其外围,其象乃方“匚”,如器纳物之状。这就是“曲”的本始意义。引而申之,则为“委曲”之称,所谓“不直曰曲”正是此意。《诗经·秦风·小戎》云:“在其板屋,乱我心曲。”《笺》释云:“心曲,心之委曲也,忧则心乱也。”心对于外界事物的接受,正像“曲”这种器具之纳物,所以“心”与“曲”并称为“心曲”,这正如水涯之受水处亦称“水曲”。出于“象类取譬”的思维习惯,“曲”字的意义进一步引申,“乐章”也叫作曲,这是因为其音声委宛,故而名之。 “戏”与“曲”连称见于南宋遗民刘埚《水云村稿·词人吴用章传》:“至咸淳,永嘉戏曲出。”洛地:《一条极珍贵资料的发现》,《浙江艺术研究》第十一辑。明人陶宗仪《辍耕录》卷二五“院本名目”:“唐有传奇,宋有戏曲、唱诨、词说,金有院本、杂剧、诸公(宫)调。院本、杂剧,其实一也。”从陶宗仪这一段话看,“戏曲”之名在金元前已有之,只是那时仅作为同“唱诨”、“词说”等并列的一种表演形式罢了。 “戏曲”一词的产生有其艺术发展的历史逻辑必然性。《辍耕录》卷二七“杂剧曲名”称:“稗官废而传奇作,传奇作而戏曲继。”所谓“稗官”原是古代专给帝王讲述风俗人情、街谈巷议的小官,后来作为小说或小说家的代称。“传奇”本是带有虚构性质的一种小说样式,古代剧作家援之以作戏剧之称。照陶宗仪的看法,戏曲是一定历史时期形成的。先有稗官讲述的野史故事,继有趣味性颇强的传奇小说,再有戏曲的出现。这种观点虽然不完全正确,但却指出了戏曲与古代野史、小说的密切联系。 戏曲概念有狭义与广义之分。明代臧晋叔在《元曲选》中引陶宗仪的话说:“宋有戏曲,金有院本杂剧,而元因之,然院本、杂剧厘而为二矣。”臧晋叔《元曲选》第一册,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9页。可见“戏曲”在陶氏心目中乃有别于“院本”或“杂剧”。显而易见,他把“戏曲”当作宋代独有的剧种,它并不包括以往的“参军戏”以及元以来的杂剧之类。这是从狭义上使用“戏曲”这个概念的。这种使用特点不仅有时代的限定性,而且有内涵上的限定性。换言之,它在时间上不是通贯古今的,在类别上也并不涵盖中国所有的戏剧品种。 与狭义的戏曲概念不同,广义的戏曲概念则可以通贯古今,同时在品种上也有最大的涵盖性。它不但具有一般的文学叙事性,而且富有中国特色的表演性;它是“戏”与“唱腔”的有机结合,通过系统化的人物动作来表达主题思想。从时间角度看,上自秦汉的“百戏”、唐朝的参军戏、宋元杂剧,下至明清的传奇剧以及现代剧,都应包括在内;从地域的角度看,凡中华国土上所产生的各剧种也应囊括其中。从这种意义看,“戏曲”与今日所谓“戏剧”具有同一性。本书乃立足于此而展开研究,同时对相关的曲艺作品亦略为探讨之。 二、道教与戏剧关系引说 中国戏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长期以来,有不少学者积极展开戏剧的研究工作,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在道教与戏剧关系课题上却少有人问津。这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 作为我国的传统宗教,道教在近两千年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诸多领域都有深刻影响。它不仅在养生学、气功学、医学、古化学、古生物学以及哲学等方面有独特的建树,而且在文学艺术领域也有广泛的渗透。戏剧作为文学艺术中的一类,自然也就与道教存在密切关系。这不是依靠空想式的逻辑推理得出的看法,而是有大量事实作根据的。 首先,从作家的角度进行考察。 任何一种成熟的戏剧都必须有文学剧本或演出的脚本,它们自然是由作家创作完成的,所以,戏剧的研究离不开作家的思想研究。 从现存古文献中,我们可以看到元代以来为数不少的文人积极投身于戏剧的创作之中,他们除了借助历史传说、情爱故事以创作娱人的戏曲之外,也撷取有关道教神仙传说,加以改造发挥,创作反映道教活动,表现神仙思想的戏剧作品;或者把道教的传说、典故同其他题材糅合起来,从而寓教于情节之中,使作品增添浪漫色彩。据笔者考证,元朝这方面的戏剧作家主要有:马致远、李文蔚、吴昌龄、李寿卿、尚仲贤、张国宾、岳伯川、史九敬先(仙)、李时中、郑光祖、钟嗣成、范康、贯云石、红字李二、花李郎、徐、谷子敬、李唐宾、杨讷、贾仲明、王子一;明代主要有:朱权、朱有燉、徐霖、杨慎、徐渭、史槃、屠隆、汤显祖、赵琦美、单本、高则诚、汪道昆、陈所闻、周履靖、高濂、顾觉宇、冯梦龙、凌濛初、茅维、王元寿、路迪等;清代主要有:李渔、黄周星、尤侗、王夫之、嵇永仁、蒲松龄、洪昇、孔尚任、岳瑞、黄之雋、毕魏、周坦纶、张大复、薛旦、李玉、朱云从、万树、许廷录、厉鹗、吴城、吴震生、金德瑛、杨潮观、蒋士铨、孔广林、方成培、舒位、陈烺、黄治、陈栎、许善长、杨思寿、林纾等。 以上所列戏剧作家有的还有道号,如贯云石,号芦花道人;朱权,号涵虚子、臞仙;高则诚,号菜根道人;李唐宾,号玉壶道人;徐霖,号九峰道人;徐渭,号清藤道士;汤显祖,号清远道人;赵琦美,号清常道人;高濂,号瑞南道人;黄周兴,号笑包道人。尽管自号“道人”或“仙人”者不一定加入道教组织,但至少表明他们对道教思想的认同或部分认同,或者在情感上与道教的亲近、共鸣。 有些戏剧作家本身即是道教中人,像朱权、周履靖便是如此。 朱权系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皇子,十五岁受封于长城西封口外的大宁,称为“宁王”。公元1399年,朱元璋第四皇子——燕王朱棣以“靖难”为名进攻朝廷,诈使朱权合作,并以“事成之后平分天下”相许诺。但是,当朱棣登上皇帝宝座后并没有实现诺言,连朱权讨封苏州、杭州的要求也没有应允。永乐元年(1403)二月,朱棣改封朱权于南昌。政治斗争受绌,导致朱权超尘脱世思想的产生。正当朱权消沉、彷徨之际,道教正一派第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从龙虎山来到南昌,对朱权进行一番开导,这使朱权心地豁然开朗。在南昌客居期间,张宇初天师每日与朱权一起研习老子《道德经》、庄子《南华经》、张陵《正一经》等道教经典。在张宇初的“度化”下,朱权终于正式加入道教组织。为了进一步修习道法,朱权选择南昌附近的西山缑岭,拟建观,上奏朝廷,得到朱棣皇帝的批准。永乐三年,由皇帝赐匾的“南极长生宫”落成,内供南极仙翁及老子、庄子塑像。此后,朱权大部分时间住在此宫中修道,或研习道经,或修炼气功,或鼓琴啸歌,或编写杂剧,过着逍遥自在的道人生活。他的著作数十种,其中关于仙道戏剧作品有《大罗天》等。他曾经在一首送别张宇初天师的诗里写道:“天上晓行骑双鹤,人间夜缩解双凫。匆匆归到神仙府,为问蟠桃熟也无。”这诗句既表达了他同道教领袖张宇初天师的交往深情,同时也体现了他皈依道门的信念。 明万历年间的戏剧作家周履靖更是笃信道教。周氏,字逸之,号螺冠子,秀水(今浙江嘉兴)人。他长期在家修行吟咏,作有传奇戏曲作品《锦笺记》。作为一个居家修道信士,周履靖经常进行道教的“扶乩降笔”“扶乩降笔”是道教的一种奇特的法术活动。李叔还编《道教大辞典》说:“乩者,卜以问疑也。术士制丁字形或人字形木架,悬锥于直端,状如踏碓之春杵,承以沙盘,名为乩笔。由两人扶其两端,依符咒延神至,则锥自动,画沙成文字,或示人吉凶,或与人诗词唱和,或为人开药方治病。事毕,神退,锥亦不动……司其事者,俗呼为鸾手,亦曰鸾生。”活动,作有《群仙降乩语》。彭辂在谈及周履靖得“群仙降乩”之诗时指出:“周子梅墟运乩召仙而仙集,各赠之篇章。何以故?周子固翛翛湖海,超然尘溘,而平生躭诗嗜字,无一日废咏,是以得仙且得诗,其气所符合然也。”《群仙降乩语》,《丛书集成初编》本。我们知道,“升仙”是道教修炼的最高目标,彭辂以周履靖为“得仙”,这说明周履靖不仅是一般的道教信仰者,而且具有较高的道行,所以他才能够“召仙而仙集”,熟练地操作“扶乩降笔”的道教法术。读一下其《群仙降乩语》,不能不感受到浓厚的神仙氛围。试看“梅花道人”降笔的一首诗:罗浮遥入梦,千古道人名。笔底生春色,云中奏玉笙。空中明月影,野寺暮钟声。寂寞松丘里,春风几听莺。《群仙降乩语》,《丛书集成初编》本。这位意想中的“梅花道人”一会儿把人们引到云彩飘动的太空去欣赏玉笙吹奏的道曲,一会儿又把人们带向明月高照的空山去聆听野寺的钟声。由此可见周履靖不仅熟谙道教法事,而且善于借助道教典故以渲染神仙意境。他对道教精神的把握,自然会在戏剧作品中留下印记。 像周履靖与朱权这样信道的戏剧作家在中国元明清时期绝非少数。值得指出的是,许多戏剧作家尽管并没有出家修道,但他们往往在家中研习道教典籍,有较深的道教理论造诣,所以他们的戏剧作品往往闪烁着“道”的灵光,这本身便值得深思。 其次,从剧目与剧种方面来考察。 . 中国古代,在崇尚经书的思想影响下,戏剧被当作“小道”,不登大雅之堂,故长期以来,这方面的作品散失甚多。不过,许多文人出于对艺术的执著追求,加以整理和保存。有的作品尽管由于种种原因而亡佚,但目录学家往往也加以著录。从民国以前有关典籍的记载里可以发现,反映道教活动,表现道教情感或受道教思想影响,借助道教传说敷演仙人故事的戏剧作品,为数还是相当不少的。例如:《独步大罗天》、《通玄记》、《闹门神》、《邯郸记》、《赤松记》、《狗咬吕洞宾》、《茯苓仙》、《饮中仙》、《紫姑神》等。这些作品仅从简目上就可以品味出道教蕴含。像“大罗天”,乃是道教所称“三十六天”中的最高一重天,为“道境极地”。道经《云笈七签》卷二十一引《元始经》云:“大罗之境,无复真宰,惟大梵之气,包罗诸天太空之上……故颂曰:三界之上,眇眇按,“眇”当作“渺”。大罗,上无色根,云层峨峨。”对照一下道教经籍的描述,更可明了《大罗天》戏剧之名的含义。再看《赤松记》,乃由道教中的神仙传说而来。早在《楚辞·远游》里便有“闻赤松之清尘兮,愿承风乎遗则”的诗句。《列仙传》卷上称:“赤松子者,神农时雨师也,水玉以教神农,能入火自烧。往往至昆仑山上,常止西王母石室中,随风雨上下。炎帝少女追之,亦得仙俱去。”这种神仙传说后来为道教所采撷,故道教的许多神仙传记里都有赤松子的故事,如《云笈七签》卷一百零八以及《历世真仙体道通鉴》都述及此。戏曲中的《赤松记》当是在古老神仙传说道教化的基础上撰成的。至于名目上带有“仙”或“神”字者则更明显地表现了作者的道教思想倾向。概言之,前所列戏剧名目大体上有五种类型:一是以道教仙境中重要术语为名,二是以具有特殊纪念意义的道人活动地点为名,三是以道教所服用仙药为名,四是以道教的神仙人物为名,五是以道教的哲理术语为名。可见这类作品的确有浓厚的道教色彩。 当然,也有许多戏剧作品,从简目上难以断定是否属于仙道类作品,但如果结合其正名便可清楚地看出其道教意蕴。譬如《蓝桥驿》初一看较难断定其题材;经查考,知其正名:“云翘酬句兰州客,云英相见蓝桥驿。”“月老周旋杵臼缘,裴航入赘神仙宅。”这其中的“裴航”即是神仙人物,其本事出于裴铏《传奇》,后收入《太平广记》卷五十神仙部第五十。故事梗概是:唐朝长庆中,秀才裴航因乡试落第,游于鄂渚,拜访故友崔相国,崔氏赠钱二十万,裴航遂归京。途中与美妇樊夫人同舟。通过侍妾袅烟的帮助,裴航与樊夫人有了交往,互赠诗章。樊夫人在给裴航的诗里写道:“一饮琼浆百感生,玄霜捣尽见云英。蓝桥便是神仙窟,何必崎岖上玉清。”原来这樊夫人乃是刘纲仙君之妻,玉皇之女吏下凡,又称“云翘夫人”。她有孙女云英也是神仙苗裔。樊夫人知道裴航举止不凡,是可造就的仙材,于是通过赠诗,暗示了修仙路径,但裴航开初不明樊夫人赠诗的奥旨。一次偶然机会,裴航与仆人骑马路过蓝桥驿,因口渴下马讨水喝,茅屋里走出一个老妇人,喊话说:“云英拿一瓯浆来,郎君要饮。”这话使裴航回忆起樊夫人赠诗中关于“云英”的句子。不久一个叫云英的小女子以玉手捧出瓷瓯。云英的美丽使裴航产生了娶亲的念头,求之于老妇,老妇声称,有神仙送给一刀圭的灵丹,需用玉杵臼捣百日方能服用,她要求裴航弄来玉杵臼之后再娶亲,裴航经过多方寻找,终于购得玉杵臼一具,并按老妇吩咐捣药百日,此后出现种种神奇现象。裴航遂与云英成亲,入玉峰洞修炼,夫妇俱得道升仙。这个故事亦为道教所吸取。而戏剧《蓝桥驿》即依裴航升仙故事而敷衍之,所以其正名里才有故事主人公“裴航”、“云翘”、“云英”的名字,其简目《蓝桥驿》则取之于这些“仙真”、“仙苗”相会的地点。像《蓝桥驿》这种剧目在古代戏剧目录学著作中著录不少。依此为线索,深入发掘,必能发现更多与道教思想有关或表现道教神仙活动的作品。 与上述相类似的作品在中国各地的许多剧种中都曾上演。不论是京剧、评剧、昆曲、川剧、秦腔还是梨园戏、歌仔戏、闽剧、莆仙戏等传统剧目中都可以找到不少与道教相关的作品。例如秦腔,根据杨志烈、杨忠、高非、仲居善编写的《秦腔剧目初考》,可知仙道题材之类的作品尚有:《哪吒闹海》、《姜子牙卖面》、《夜梦飞熊》、《姜子牙二上昆仑山》、《朱仙阵》、《万仙阵》、《函谷关》、《天台山》、《困仙阵》、《庄子三探妻》、《圯桥授书》、《苏武遇仙》、《长生禄》、《祭东风》、《天仙峪》、《收玉兔》、《游月宫》、《蓝关雪》、《韩祖成仙》、《何仙姑成圣》、《二仙盘道歌》、《钟馗送妹》、《秦地八仙庆寿》、《洞宾戏牡丹》、《迎仙桥》等近四十种。他如《曲海目》、《曲海总目提要》等目录学专书以及元明以来各种戏剧丛书或选刊之著录与刊载也相当多。此类仙道题材或受道教思想影响之作品在流传过程中不断被改编以至创新,它们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因而,从目前尚保存的剧目或作品中,我们大体上可见中国戏剧与道教关系之一斑。 三、研究道教与戏剧关系的意义及原则方法 中国的戏剧与道教存在密切的关系,这是一种客观事实。可是,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人们对这种客观存在的事实似乎视而不见,因而研究者甚少。固然,这有种种原因,但对两者相关研究的意义缺乏足够的认识,这恐怕是较为直接的原因。故而,笔者觉得很有必要对其相关研究的意义略作论述。 1闭馐巧羁倘鲜兜澜痰乃枷肽诤、正确评估其价值的需要 不可否认,对道教思想内涵的认识,主要应依据于道教本身经籍的研讨以及对道教具体的方术科仪活动的观照。关于这一点,学术界在多年来已做了不少的工作,也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学者们通过大量的道教经典的分析和历史考察,对道教的基本教义、思想宗旨、法术仪式之认识逐步加深。国内外汉学研究界经过不懈努力,推出了一批高水平的研究专著。这是应该充分肯定的。不过,也必须看到,对道教的研究,不能局限于道教本身,而应从广泛的社会文化联系上加以认真深入的探讨。戏剧作为我国文化传统中重要的艺术品类,也是这种文化联系的环节之一,因而是不能忽略的。道教的思想表达,有抽象的理论方式,也有形象的艺术形式,以戏剧来抒发修道情感,反映道教活动,这正是道教思想表达的独特艺术形式。与那种抽象的理论逻辑推演不同,以戏剧表现道教的思想乃具有特殊的艺术感染力,易于流传,能够在广大民众中造成影响,在客观上推动道教的传播。道教通过文人们创作的戏剧作品对民众发生影响,固然有厌世悲观的一面,但不可否认,也有积极的意义。因为道教继承了先秦道家“道法自然”的思想,融合了神仙家的修炼方术,为社会的治理、人生的康泰指出了一条广阔的道路;同时道教也不是墨守成规的,它有深沉的变革意识,每当社会黑暗、民不聊生,道教的领袖人物往往以敏锐的洞察力向民众暗示“天道将改”的趋势。如太平道所领导的“黄巾起义”正是如此。再说,道教从“升仙”的立场出发,提倡“欲修仙道,先修人道”,劝人为善,这对社会的安定、社会良好道德感的培养都有积极的意义。这些内容在传统戏剧作品中得到了形象的表达和发挥。所以,研究道教与戏剧的关系,必能对道教的思想宗旨、社会影响等内容有更准确、深刻的认识。 2闭馐侨面把握戏剧作品的主题意义以及人物性格特征的需要 任何一部作品都有其主题思想;没有主题思想,作品就失去了存在的灵魂。戏剧作品当然也不例外。但是,作品的主题思想并不是直接表现出来的,它必须通过人物的动作体系、思想冲突、情节推进等一系列要素的组合而获得展示。 不言而喻,作品主题思想是在作品文本创作完毕后而获得根本实现的。然而,戏剧作家正如其他艺术家一样,在创作一开始必然就受到某种思想观念的支配。由于近两千年道教文化逐步发展完善,它渗透到中国意识形态的很多领域,甚至积淀成为一种精神结晶品,在深层次上作为民族心理的一种集体潜意识而存在,生活在这种背景下的戏剧作家或多或少、或自觉或不自觉地都会受到道教思想影响,他们在创作过程中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这种思想影响带进作品之中,尤其是宋元以来道教兴盛发展阶段更是如此。不必说那些以道教活动为题材的作品,就是那些描写才子佳人婚恋生活、侠客武士游方故事、公案故事之类作品往往也掺杂许多道教思想内容。例如《四喜记》本是一出婚恋之作,其字里行间充满男欢女爱之情,但在情节推进过程中,作者又不时地把一些道教的仙话故事、历史掌故纳于其间,成为其抒情的言语符号,就连《洞房佳配》里也有这样的唱词:“今宵,一似俏云英,会合玉京瑶岛。”胡文焕编:《群音类选》,第一册,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317页。这里所提到的“云英”即前面介绍过的那位与裴航结为夫妇一同修道的仙女;而“玉京”乃是道教的洞天仙境之一,道经谓之为“清微天”,为元始天尊居处的最高境界。陶弘景《水仙赋》有云:“通九玄于金阙,谒三素于玉清。”此中之“玉清”正与《四喜记》所述相合。还有“瑶岛”乃是指“瑶池”仙岛,为西王母女仙圣宴请众仙之处。像这类词汇在中国古代戏剧中使用颇多。词汇是表情达意的基础,也是主题思想得以展开的语言要素。要深刻领会作品的主题思想就必须弄清词汇的基本用意;同理,要把握受道教思想影响的戏剧作品也必须搞清楚其中所使用的各种道教词汇。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深刻理解戏剧作品的主题思想。 另一方面,戏剧作品的主题思想又是通过人物的活动来表现的。戏剧作品能否取得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物性格的刻画。由于特殊文化背景的作用,中国古代的戏曲人物往往也渗入了道家或道教思想的性格因子,有的作品甚至就是以刻画道教神仙人物为主。戏剧作家通过道白、念唱来表现此类人物的内心世界。这些道白、念唱里也有很浓的“道味”。试看《双忠记》中神仙点化张巡的一段【步虚娇】唱词:“满地香风松花老,石径穿瑶草。长生药一瓢,虎守柴关(紫阙),鹤窥丹灶。日月杖头挑,自觉乾坤小。”同上,第406页。这首唱词由仙人居处的幽雅环境之描绘入手,进而推出“长生药”的中心意象,通过“虎”与“鹤”的辅助意象,揭示了仙人追求长生不老的理想。从这种唱词里不难看出戏剧人物性格特征所蕴涵的道教义素。因此,我们只有结合道教的思想体系的研讨才能很好地理解此类人物的性格特征,从而真正抓住戏剧的思想脉络、艺术特色。 3闭馐墙杓古人艺术创作经验,推动新时期戏剧创作的需要 任何一种研究工作都有一定的目的性,道教与戏剧的相关研究也是如此。毫无疑问,我们的研究正是为了向广大艺术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从而使之创作出更加为民众喜闻乐见的作品,推动现代戏剧创作的繁荣昌盛。 大家知道,社会意识形态具有历史继承性。戏剧作为艺术的一大门类,是社会意识形态的构成品类,它的发展自然不能割断历史。 历史继承,可以是主动的,也可以是被动的。被动继承是一种不加选择不经审视的继承;而主动继承则有明确的目的和明确的方向性。 要达到主动继承,就必须研究历史;要达到对传统戏剧创作经验的主动继承,就必须研究戏剧发展的历史。这其中就包括戏剧内道教思想成分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独特审美情趣的研究。 翻检一下具体的戏剧作品,可以发现这样一种特征:凡是浪漫色彩比较浓厚的戏剧作品往往都与道教有较为密切的关系。戏剧作家们或者采撷道教的神仙故事,或者运用道教的非理性思维,从而使戏剧作品的情节超越于一般的时空模式。试看《青莲记》写唐明皇游月宫的一段唱词:“【新水令】海天飞起一轮秋,广寒宫乾坤永久。清究浮玉宇,暝色散琼楼。万古悠悠,王蟾蜍长厮守。【步步娇】深宫叶落秋槐后,正是明月团候。腾身碧落游,徐步银桥,天门径叩。我辈总凡流,敢辞俯伏频稽首。”胡文焕编:《群音类选》第二册,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650页。在此,作品通过唐明皇之口描绘了月宫的奇特景观。他一眼望去,首先看到的是海上的一轮秋月,继而思绪翻涌,联想到传说中的月宫建构。那些用洁白无瑕的美玉建造起来的楼台亭阁浮现在云端里。煞时,他腾云驾雾,飞向了月宫,尽情地游览观光。作品发挥了历史上关于道士罗公远带领明皇游月宫的故事情节,天上人间连成一片,充分体现了道教富于幻想的情趣追求。此类故事框架对于今人的戏剧创作而言当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当然,可借鉴的具体内容或形式是很多的,问题在于我们如何去发掘、整理。这就是说,为了更好地借鉴,就必须好好研究道教与戏曲的关系;为了使这种相关研究有效地开展起来,就必须有正确的思路方法。 首先,应本着客观求实精神,详细占有资料,把一切判断建立在扎实的可靠的资料上,这是进行相关研究的基本出发点。 现在某些人的研究存在着这样一种思想倾向:他们往往不去翻阅大量的文献,只凭少量的资料便作空洞的逻辑推演,建造所谓大框架大理论,但却经不起事实的检验,笔者以为这种浮华的做法并非科学研究的正确态度。 一个科学研究者应该是严谨的。在进行道教与戏曲相关研究时必然也应是如此。这就需要有吃苦精神,脚踏实地进行艰苦的探索。不但要查阅大量的前人留下的戏剧作品,而且要翻检卷帙浩瀚的道教经籍,从而探索彼此的联系。在这种探索过程中还需要有一种超越的勇气。这就是说在事实面前不但不能固步自封,而且也不能被所谓“权威”的说法捆住手脚。因为“权威”的说法可能是真理也可能是谬论,唯有事实才是试金石。所以,“超越”便意味着:既要纠正自己原有的与事实不符的观点看法,又要对前人提出的一系列“权威”性理论进行科学的审视。 其次,应把道教与戏剧之关系放在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加以考察,这是进行相关研究的主要原则。 正如世界上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其他宗教一样,道教是一定历史阶段的精神结晶,它以其独特的方式反映了中华民族关于“生命”的思考,这种思考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故有其特定的历史文化蕴涵;而我国的戏剧作品同样是在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形成的,这种文化氛围造成了彼此的联系。所以,这种相关研究只有充分考虑到历史文化氛围,才能揭示出本来的特征。 总而言之,我们进行道教与戏剧的相关研究必须将宏观把握与微观发掘结合起来,把历史考察与“心史”探索结合起来,把审美意义与伦理分析结合起来,把本原认识与现实评估结合起来,通过具体对应点的探寻,显示彼此联系的深层底蕴。 [
出版社:凤凰出版社,2010
简介: 《三国演义》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小说描写了东汉末年和整个三国时代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展现了那一段激荡人心的历史风云。 三国的故事自古深受百姓的喜爱,它的成书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在唐代时,三国的故事就流转甚广,著名诗人李商隐的《娇儿》一诗中就曾经写道:“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从文献记载看,北宋时讲说三国故事是很风行很时尚的,并在勾栏瓦舍中形成了专门的一个分支——“说三分”,而且产生了诸如“霍四究”等“说三分”专家(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据《东京梦华录》回忆“崇(宁)、(大)观以来,在京瓦肆伎艺”说:“孙宽、孙十五、曾无党、高恕、李孝祥,讲史。李憷、杨中立、张十一、徐明、赵世亨、贾九,小说……孔三传、耍秀才,诸官调。毛祥、霍伯丑,商谜。吴八儿,合生。张山人,说诨话……李敦等,杂扮。外入孙三,神鬼。霍四究,说三分。尹常卖,五代史。文八娘,叫果子。其余不可胜数。不以风雨寒暑,诸棚看人,日日如是。”可见当时的盛况。大体到了宋代,三国故事已经在民间非常明显地表现出倾向性。“涂巷中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辄与钱,令聚坐听说古话。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频蹙眉,有了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苏轼《东坡志林·怀古》)元代陶宗仪的《南村辍耕录》中也记载了不少被改编成戏剧的三国故事,如《赤壁鏖兵》、《大刘备》等。应该说,罗贯中的创作,是在前人的基础上,通过他高超的才智、精美的艺术加工,将这部小说提高到完全崭新的高度。
作者: (宋)张学士著;诸葛潜潜编著
出版社:中华书局,2010
简介:《棋经十三篇》按棋局、得算、权舆、合战、虚实、自知、审局、度情、斜正、洞微、名数、品格、杂说排列,次第井然,全面而又系统。该书问世后不久就不断出现各种注解版本。有人做过统计,大约有二十余种。比如南宋乾道年间李逸民《忘忧清乐集》本、南宋绍定年问陈元靓《事林广记》本、元至正年间严德甫《玄玄棋经》本(1928年孙鉴《高昌秘笈》影印本)、元末陶宗仪《说郛》本、元明间名谱《商山弈谱》本、明嘉靖年间诸克明《秋仙遗谱》本、许毂《石室仙机》本、明万历年间项世芳《玉局钩玄》本、明代佚名《枕中秘》本、明天启年间苏具瞻《弈戴》本、明崇祯年间潞藩《万汇仙机》本、清康熙年间沈赋《居易堂函棋新谱》本、《古今图书集成》本、清乾隆年间《四库全书》本、清嘉庆年间张海鹏《墨海金壶》本、清道光年间钱熙祚《守山阁丛书》本、清光绪年间邓元镱《弈潜斋集谱》本、黄俊《弈人传》本等。其中流行最广,最详尽的校本是元朝晏天章、严德甫的《玄玄棋经》本。而清末的邓元镱本在严、晏原注本的基础上,参考了其他一些注本,进行了整理校勘补注。因而邓注本就成了从光绪十五年(1889)到1979年中最详的注本。1979年李毓珍先生又在邓注本的基础上,参考了更多的版本,并对一些引文、成语、典故的出处详加考释,最后写成《棋经十三篇》校注,发表在1980年第4期的《中华文史论丛》上。
作者: 计王菁,曾维华著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简介:计王菁女士和曾维华先生合著的《界画与传统建筑装饰艺术》一书即将付梓问世,嘱我为之序,盛情之下尽力而为。据我陋见,近些年关于界画的文章或中国传统建筑装饰艺术的书籍已有不少,但将界画与中国传统建筑装饰艺术合在一起进行介绍论述的专著却不多见,作者从二者之间的艺术呈现关系上破解人题,可见写作此书的匠心非同一般。 计王菁副教授毕业于著名的中国美术学院,从附中到大学到研究生,都在美丽的西子湖畔,她长期研习国画山水,喜读理学和心学名著,对界画有独到见解,作为主笔,从资料准备到谋篇拟题,一定花费了大量心血。曾维华教授是我的大学同学,主攻的是绘画与设计,多年来潜心学业,在国内外相关核心期刊上发表过十数篇文章,对于传统和现代建筑装饰艺术有全面的修养和知识储备。这两位大学教师合作,自有其专业的擅长,合作过程也可谓取长补短,相得益彰。 界画,是中国绘画宝库中很有特色的一个门类,元人陶宗仪《辍耕录》就以“界画楼台”载人“画家十三科”中,与佛菩萨相、宿世人物、全境山水、花竹翎毛、野赢走兽、耕种机织、雕青嵌绿等并称于画坛。作为绘画科目,界画楼台,系专指以宫室、楼台、屋宇等建筑物为题材,而假界笔直尺画成的绘画。 界画起源很早,汉晋已有显露,南北朝时有画家“台阁样”在世间流传,至隋唐时专精此道的画家有了定评,如《历代名画记》评隋朝展之虔的界画说:“触物留情,备皆妙绝,尤重台阁”;评董伯仁的界画,赞他“楼台人物,旷绝古今”。唐朝吴道子、李思训、尹继昭等都是一时名家。五代的卫贤、赵德义,宋代的郭忠恕、张择端等于界画一节亦称高手。元明清三代界画人才辈出,元代的王振鹏,明代的仇英,清代有袁扛,袁耀等,都有界画名品传世。画家发现了界画之美“如鸟斯革,如晕斯飞”,表现这个意象的技法则取象于中国木构的营造。自南宋李诫《营造法式》问世,中国传统建筑有了规制图范,这也为界画的艺术表现提供了模画建筑的理法依据。元明清时期界画独立成科,也是因为有了这个助力的缘故。美术史上著录的很多优秀作品如《黄鹤楼》、《滕王阁图》、《清明上河图》等,是供今人欣赏界画艺术的经典名笔,而石窟寺观壁画和唐宋墓室壁画更是大量不同时代画家的界画图样,这个宝库、资源可谓取用不尽。 界画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界画与其他画种相比,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要求准确、细致地再现所画对象,一笔一画、一砖一瓦,丝毫不能苟且。正是界画要求极工,被誉之“匠气”,所以推重文人画者,鄙视界画楼台一科。其实界画自有其艺术的一面,它形象、科学地记录下古代建筑以及桥梁,舟车等交通工具,配以山水树木花草,碧瓦绿树佳人,真实地记录了当时的社会生活,物华风土实况,人物原在环境,其初衷本在审美,但意义已大大超出审美。因此研究界画可以临习技法,可以审美鉴赏,还可以探寻社会民情,领略文化习尚……如此重要而有意味的艺术,何忍束之高阁? 早期的界画对象,专以亭台楼阁为主,用界尺引笔画线加以表现。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界画的内涵发生了变化。从画亭台楼阁推广到宫室、器物、舟车。技法上也由专用界尺画线延伸到不用界尺画线但仍然工整的表现形式。这种建立在历史文脉基础上的观察,是作者由狭义到广义作历时性追述时,希望能让读者更为全面深入地了解界画与中国传统的对接关系。也是基于这个宗旨,全书共设了七个章节,分别讨论界画与传统建筑装饰的关系、界画中建筑装饰的人文精神、界画与传统皇家建筑装饰、界画与传统民居建筑装饰、界画与传统园林建筑装饰、界画与宗教建筑装饰、近现代界画与建筑装饰艺术。作者为此找寻了大量的界画以及翻阅了大量的文字资料,力求做到详尽全面。作者的真诚和付出也让我看到,他们不唯热爱艺术本身,犹能体察界画与建筑装饰中的人文关怀,对中国传统建筑艺术中的伦理哲学的剖析显示出作者在实践理性上的修养和功底。 当今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国力大大增强,体现在建筑上是高楼林立,城市现代化气氛浓厚,然而在这钢筋水泥的丛林中,人居环境却令人担忧。有人会发问:中国的传统建筑及装饰艺术何去何从?以建筑为主要题材的界画何去何从?古典与现代、传统与创新、继承与发展,这些既矛盾又须统一的问题如何得以解决?这的确是一个摆在我们面前令人深思的事情!本书的作者是发问者之一,书中以大量的图例和文字作界画与传统建筑装饰艺术的介绍和论述,力求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且又能保持较高的学术性,他们的思考和主张也留在了书中,读者可以参详。 阅读之余,受启发良多,留下一点心得,是为序。
出版社:江西教育出版社,2004
简介:《豫章丛书:集部4(竖排版)》主要内容:中国古代文献浩如烟海,而能流传至今,历代学人编纂的丛书起了重要的作用。前代学者搜求羣书,汇为一编,而成丛书,刊刻面世,既便于学人查阅使用,又利于保存流传,功德匪浅。宋代左圭辑刊的百川学海、元代陶宗仪辑的说郛、明代毛晋编辑出版的十三经、十七史等经史丛书及一批文学类丛书、清代鲍廷博编刊的知不足斋丛书、黄丕烈辑刊的士礼居丛书、卢文招辑刊的抱经堂丛书、张海鹏辑刊的学津讨原,都是丛书中的杰出代表。丛书有各种编法。其中专收集地区人士的著述及有关这一地区的文献的是地方文献丛书,也称郡邑文献丛书或乡邦文献丛书。地方文献丛书是丛书发展到成熟阶段的产物,朗隋两代,尤其是清代,乡邦文献丛书纷纷问世即是明证。地方文献丛书对于了解该地区的历史、地理、经济、文化有着其它文献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价值,同时它又是综合性的文献丛书,反映了中华历史丈比约诸多方面。
作者: (元)陶宗仪撰;李梦生校点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简介:《南村辍耕录》,元陶宗仪撰,李梦生校点。全书三十卷,作于元末,征引广泛,凡朝廷典章、法令制度、文人轶事、风俗趣闻均有涉及。尤其是元末东南一带史事,尤为详赡,足补史传阙失。以陶湘影元本为底本,校以《四库全书》本。
作者: (元)顾瑛辑;杨镰整理
出版社:中华书局,2008
简介:顾瑛(1310-1369)元文学家。瑛一名阿瑛,又名德辉,字仲瑛,自称金粟道人,昆山(今属江苏)人。少轻财结客。年三十,始折节读书,与天下胜流相唱和。举茂才,署会稽教谕,辟行省属官,皆不就。年四十即以家产尽付其子元臣,卜筑玉山草堂。池馆声伎,图画器玩,甲於江左。风流文采,倾动一时。後元臣仕为水军副都万户。元亡,随例徙临濠。瑛亦偕往,洪武二年卒。尝自题其画像曰:“儒衣僧帽道人鞋,天下青山骨可埋。若说旧时豪侠兴,五陵衣马洛阳街。”纪其实也。《明史·文苑传》附载《陶宗仪传》末。杨循吉《苏谈》曰:“阿瑛好事而能文,其所作不逮诸客,而词语流丽,亦时动人。故在当时,得以周旋骚坛之上,非独以财故也。”今观所作,虽生当元季,正诗格绮靡之时,未能自拔於流俗。而清丽芊绵,出入於温岐、李贺间,亦复自饶高韵,未可镆允馀斥之。集末附《步虚词》四章,体摹真诰。又小词二首,文二篇,《拜石坛记》,颇疏峭。《玉鸾》一传,为杨维桢得箫而作,摹拟毛頴、革华,则不免陈因窠臼矣。 所著有《玉山璞稿》。集中《自题摘阮小像》云:“自家 面目晋衣冠,写入林泉又一般。手摘阮琴秋寂寞,断鸿飞处水漫漫。”秋色寂寞,泉水潺 潺,长空里飞鸿回翔,林泉畔阮琴清吟,全诗格调雅致,意境悠远,令人联想起魏晋诗歌的清朗旷远……
作者: (元)陶宗仪撰
简介:本书为“元明史料笔记丛刊”的一种,共三十卷,为元末明初陶宗仪所撰,记载了许多元代社会的掌故、典章、文物,同时论及小说 、戏剧、书画和有关诗词本身等方面的内容。对于史学及文学研究者均有一定参考价值。 <
作者: 董宁文编
出版社:岳麓书社,2005
简介:谁说非要有个书房不可,我就不信。没有书房,书还得读。回想年青时太幼稚,召祸被戴帽,痛苦得要死,多亏躲在本单位的锅炉房内,读完《庄子》,得以自解倒悬,终身受用。此后又在拉煤拉米余暇,攻读《易经》、《诗经》、《楚辞》、《汉赋》,积有心得,使我不至为新诗所耽误,老来能混一碗饭吃。又后来机关图书馆扫除所谓封资修的黑书,数干珍籍被囚禁一室。人事科长怜我贫穷,吩咐说:“你进去住宿,好生看守着,房租就给你免了。”他于我有恩,没齿不敢忘。有书读,那就好,要什么书房。 遥想元明之际,王冕牧牛读书,陶宗仪耕田写作,不但书房,连书桌也没有。晚明归有光少年有书房,名叫项脊轩,有一篇《项脊轩记》,读中学背诵过,艳羡他。他生在宫宦人家,所以享有书房。寒门子弟居处逼窄,休想。不过,茅檐瓮牖之下历来都有才士颖出,以验证不公平的世道仍有公平在焉。旧社会再黑,也给读书人留了一条出路,使斯文一脉得以延续,薪火不绝。 最可怕的是二十世纪的十年文化浩劫,珍籍搜掠殆尽,无书可读。拿一本书给你,你也不敢读,装憨作傻,胼手胝脚,或有助于偷生保命。莽莽神州,此时仅有极少特权新贵如姚文元者,以及他手下的棍子们,能够徜徉于书房之内,翻档查籍,以构陷天下的臭老九。什么书房,我诅咒它! 天道好还,黑暗终有尽头,隧道终有出口,命大不死的老九们终于爬出洞来,抬头见到天日,且有自己的书房了。当然,有的精致些,有的简陋些,不一。好在“鹪鹩所栖,不过一枝”,都不在乎这个。精的固佳,陋的亦不坏。所憾者壮岁不复返,其间七老八十“春秋鼎盛”的在本书内已占绝大多数,而“富有春秋”的如伍立杨、刘俊也满四十岁了。愿我读者拭目看个仔细,这是一群天鸡,登金陵之凤台,啼文化之清声。事关风雅一脉,非徒娱入耳目。“烈士暮年,壮心未已”。声动金石,旨在呼唤大光明,瞻望新时代,而不是在各赞美其鸡窝,如胥靡小知者之沾沾自喜也。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三年前搬家到大慈寺路,总算有了专用书房(从前那个兼作睡眠与会友之所)。就怕自己驽骀成性,日无一得,对不起高书橱和大书桌。川剧《做文章》那个少爷逃学,三年才读完一本《百家姓》。叫读《论语》又认不得日字,惊叹道:“噫,三天不进书房,日字就长胖了!”我当引以为戒。
作者: 袁正平编著
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1989
简介:《中文工具书实用教程(修订本)》内容简介:我国最早的丛书是宋代南宋宁宗嘉泰二年(1202)由俞鼎孙、俞经合辑的(儒学警悟>,共辑书6种,41卷。接着又有宋代左圭所辑的《百川学海》,元代陶宗仪辑的《说郛》。最初的丛书多是兼收各类书籍,后来逐渐出现了专业性丛书,有汇刻一个人著作的丛书,如《船山遗书》、《崔东壁遗书》、《潜研堂全书》;有汇刻同一地区著作的丛书,如《台州丛书》、《金华丛书》;还有汇刻同一时代著作的丛书,如《汉魏丛书》、《唐宋丛书》。
作者: 姚淦铭著
出版社: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
简介:第二章王国维在文献学上的开拓与贡献 八、汉魏石经文献的开拓性研究 王国维在日本时曾经接触过许多石经的拓片,并且觉得历代文献以及以往的学者对于汉魏石经有许多问题没有搞清楚,于是进行系统的研究,在1916年撰作《魏石经考》,包括八个部分:1.汉石经经数、石数考。2.魏石经经数、石数考。3.魏石经经本考。4.魏石经拓本考。5.魏石经经文考。6.魏石经篇题考。7.魏石经古文考。8.魏石经书法考。并且附有碑图。后来在收入《观堂集林》时删去《经文考》、《篇题考》、《古文考》,为《魏石经考一》至《魏石经考五》共五篇。上世纪20年代石经残石陆续有所发现,新出者大约有2000字左右,王氏重新续考。王国维后来又修改,并且又根据新出土的石经残石进行续考,在1923年作《魏正始石经残石考》,在1925年又作《魏石经续考》,此为未定稿,可见他长期关注这一课题,并还在不断等待残石的出土来完善自己的考证。 王国维在缜密的研究中有许多开拓性的突破。一是创造了新的考证方法,这是一种数据统计法。他以碑数和经文字数互相校订,即是根据石经残石以及洪适《隶续》残字推算出碑上每行字数,再推算出每碑行数,然后与经文的字数相推算。这种方法用在石经的考证上很巧妙,很有理据性,是科学的。王国维对于自己创造的方法也很自许,在致罗振玉的信中说:“然前人实罕用此方法,故所解决问题实颇不少也。”①二是,据此方法考得汉石经经数当为七经:《周易》、《商书》、《诗经》、《仪礼》、《春秋》、《公羊传》、《论语》。其石数当为46碑。从而解决以往文献上有五经、六经、七经之不同的记载,至于碑数又有40碑、46碑、48碑、52碑等说法。三是,魏石经经数为《尚书》、《春秋》以及《左传》的一部分,而碑数当为35碑。从而解决以往文献所载48碑、35碑、25碑之不同的说法。其中王氏发现并指出,《左传》没有全部刻成。这是一个重大的发现,王氏说,“六朝及唐初人的记载均未及之”。另外王国维还指出:“汉魏石经皆刊当时立于学官之经,为最显著之事实。”这对了解当时的历史文化很有价值。四是,考证魏石经所用古文当出自壁中书,或是出自当时字指学家自定之本,但字指学家所据亦不外壁中古文。从书法上言,此后流传的所谓“科斗文”,当自“三字石 经始”。五是,对石经经文进行校勘,又对不同字体的文字加以考证,多有发现。 王国维对于汉魏石经的研究是很自重的。他完成《魏石经考》后,认为和自己的另一部论著《乐诗考略》可同称为存留于世的著作。在1917年他又把这部著作和《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相提并论。确实,王国维的汉魏石经考,在文献学上赢得了很高的声誉。王国维以其文献学的深厚功力,应用二重证据法,又巧妙地用数据统计法操作,在汉魏石经的研究上解决了许多关键性的问题,超越了以往的学者,对于诸多历史文献关于石经的记载加以校验,如《汉书》、《隋书》、《洛阳伽蓝记》、《洛阳记》、《水经注》、《北齐书》、《西征记》、《隶续》等,或见其舛错,或见其是。值得一提的是,王国维一直到晚年还倾情于石经的课题,不仅多方收集新出土的材料,还多与马衡等学者讨论,在清华国学研究院曾出示石经拓本,向学人们展示,观者提问,辩答如流,一展其大师风采。 九、蒙古史文献开拓性研究 王国维这位杰出的学术大师,当其生命流程经由最末一段时空时,译与蒙古史文献研究忘情相交。从1925年入清华研究院起,至1927年自沉于昆明湖,王国维转向蒙古史文献的研究。在短短的二三年中,王国维以其勤劬的探索、卓越的才智对蒙古史文献的研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王国维于蒙古史文献的研究,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1.七种古行记文献的抄校。1925年王国维曾完成蒙元史料中七种古行记的抄录和校勘。王国维从《通典》中抄出杜环(经行记》,并用《太平寰宇记》所引校勘;从《五代史》中抄出高居海《使于阗记》从《宋史》中抄出王延德《使高昌记》,并用王明清《挥塵前录》所引校勘;从《吴船录》抄出继业《三藏行记》;从《庶斋老学丛谈》抄出耶律文正《西游录≥;从陶宗仪《游志续编》抄出刘祁《北使记》;从《秋涧大全集》抄出刘郁《西使记》,并用《四库》本校勘。罗福葆说:“间以书眉加考证,乃欲各为笺注,而未成书者也。”①后来罗福葆遵共父罗振五之命,取共中占行记四种,即《经行记)、《使高昌记》、《北使记》、《西使记》录入《王国维遗书》。这是王国维整理蒙古史文献的一个贡献。 2.四种蒙古史文献的校注.l926年清华印行王国维的《蒙古史料叫种校注》.其中有《圣武亲征求校注》、《长春真人西游记校注》、《蒙鞑备录笺证》、《黑鞑事略笺证》等。《长春真人西游记》为元李志常撰,志常于元太祖十五年(1220)至十九年随共帅丘处机赴西域见成吉思汗,后就途中经历闻见,撰成此记。对各地山川、道里、风俗、物产记载甚详。为研究蒙古史的重要文献。此书自著成后迄于清初,未见流传。清钱大昕从《道藏》检出,始传播于世。王国维从1925年起就进行校注,并从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补录诏书及表等移于《长春真人西游记》未尾,以后又曾再校并订正讹夺。赵力里说:“岁在内寅,先生方治让、金、兀三朝史嗅。以此书于蒙占史事有特发之覆,不独为全真教史留一奇迹。囚创为之注,于其中地理人物,颇有创获。”①《圣武亲征录》(又名《皇元圣武亲征录》)记述元太祖成吉思汗史事并续记元太宗窝阔台事。王国维于此书校注用力更勤,先后寻觅许多本子,如弘治抄、万历抄《说郛》本以及汪鱼亭旧藏抄本与何秋涛校本互校,还联系《亲征录》前后文进行本校,根据《元史》、《秘史》等史籍进行他校,并且又据大量史籍加以注释,作出了超越以往优秀校注的丰硕成就。②《蒙鞑备录》,原题孟珙撰。记述辛巳年(1221)南宋使臣奉使至燕京见谋合理(《元电》作木华黎)事,全书分立国、国号年号、太子诸王、诸将功臣、任相、马政、粮食、征伐、官制、风俗、奉使、祭祀、妇女、燕聚舞乐十四则,为今存最早记载蒙古事迹的专书王国维以《说郛》本《蒙鞑箭求》校《卉今逸史》奉,并精心#}释,撰成《蒙鞑备录笺证》。《黑鞑事略》,宋彭大雅撰。彭大雅为鄱阳人,绍定六年(1233)曾随邹仲之使蒙古。书中叙述蒙古之立国、地理、气候、物产、毡帐、饮食、语言、风俗、赋敛、贸易、贾贩、官制、法令、骑射、军事等内容。王国维借抄得源于明代的姚咨抄本的一个,收集种种史料加以笺证,撰为《黑鞑事略笺证》..学者认为:这二种笺证,注释丰富.考证精辟,是迄今为止最好的《蒙鞑备录》、《黑鞑事略》的笺注本。 ……
出版社:江西教育出版社,2002
简介:《豫章丛书:子部4(竖排版)》主要内容:中国古代文献浩如烟海,而能流传至今,历代学人编纂的丛书起了重要的作用。前代学者搜求羣书,汇为一编,而成丛书,刊刻面世,既便于学人查阅使用,又利于保存流传,功德匪浅。宋代左圭辑刊的百川学海、元代陶宗仪辑的说郛、明代毛晋编辑出版的十三经、十七史等经史丛书及一批文学类丛书、清代鲍廷博编刊的知不足斋丛书、黄丕烈辑刊的士礼居丛书、卢文招辑刊的抱经堂丛书、张海鹏辑刊的学津讨原,都是丛书中的杰出代表。丛书有各种编法。其中专收集地区人士的著述及有关这一地区的文献的是地方文献丛书,也称郡邑文献丛书或乡邦文献丛书。地方文献丛书是丛书发展到成熟阶段的产物,朗隋两代,尤其是清代,乡邦文献丛书纷纷问世即是明证。地方文献丛书对于了解该地区的历史、地理、经济、文化有着其它文献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价值,同时它又是综合性的文献丛书,反映了中华历史丈比约诸多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