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82 项 “顾海良 主编” 相关结果
海派经济学
作者: 程恩富,顾海良 主编
出版社: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2014-3-1
简介:本辑内容包括21世纪社会民主和社会主义模式的政治经济学分析:继续探讨大卫·哈维提出的问题,社会主义模式: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世界政治经济学学会第八届论坛开幕词,越南社会主义模式的相关问题,等等。
马克思主义如何改变世界
作者: 顾海良主编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简介:马克思,千年来最伟大、最有影响的思想家。他的理论不仅在于“解释世界”,更在于“改变世界”。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顾海良编著的《马克思主义如何改变世界》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深入研究。
教育体制改革攻坚
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
简介:教育,已经无可怀疑地成为支配人生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导力量。 创新,已经更为鲜明地成为时代的旗帜,成为民族发展与进步的不竭动力。 与此相应,教育的改革与创新,也就成为我们讨论人生与社会的发展、民族与国家的兴盛之时,无法绕过的话题。 本书以教育体制改革为核心论题,力图在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中,对教育体制改革所面临的一系列崭新课题有针对性地予以回应。
出版社: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2014-6-1
简介: 程恩富、顾海良编著的《海派经济学(2014年第12卷第2期总第46期)》主要介绍了政治经济学领域的一些新发展,全书分为专访、论文、人物、书评、综述等几个部分,全面介绍了当前我国和世界政治经济学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海派经济学.第25辑
作者: 程恩富,顾海良主编
出版社: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简介:《海派经济学(第25辑)》内容包括了:凯恩斯的回归,从世界货币到国际货币?、从经济长周期角度研究当前世界经济危机:工人的选择、论国际“类主权国家”机构与社会积累结构、次贷危机和“新”资本主义:明斯基时刻?21世纪社会主义在拉美和欧洲的发展、什么样的危机会步金融危机的后尘?关于当前经济危机的深思、本世纪最大规模的操控:美国2008年金融危机、美帝国主义的统治史和衰落史、全球金融危机与东亚的崛起、凯恩斯模式的瓦解、金融危机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当前世界金融一经济危机的马克思经济学观察、在世界金融危机冲击下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征……,内容丰富。
Journal of economics of Shanghai school.Volume 11 Number 3, 2013
出版社: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3
简介:《海派经济学(2013年第11卷第3期)(总第43辑)》分为特稿、专访、论文、人物、综述。主要内容包括:“知识产权优势理论”评析及其应用价值;借鉴西方经济学应注意的三个问题等。《海派经济学(2013年第11卷第3期)(总第43辑)》为经济学丛刊,由程恩富,顾海良编著。汝涛为《海派经济学(2013年第11卷第3期)(总第43辑)》的责任编辑。张克瑶为《海派经济学(2013年第11卷第3期)(总第43辑)》的封面设计人。廖沛昕,林佳依为《海派经济学(2013年第11卷第3期)(总第43辑)》的责任校对。
出版社: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2015-3-1
简介: 本书主要介绍了政治经济学领域的一些新发展,全书分为专访、论文、书评等部分,全面介绍了当前我国和世界政治经济学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海派经济学.第29辑[电子资源.图书]
出版社: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
简介: 程恩富等的海派经济学(第29辑)》分专访、论文、人物、综述四部分,主要内容包括:“保罗·克鲁格曼:凯恩斯经济学的“回归派”——访经济学家方兴起”、“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沿海地区外经外贸的冲击与应对研究——以宁波为例”、“胡钧的学术贡献和经济思想”、“新养老保障理论与政策——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智库第二届高层论坛综述”等。
出版社: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2014年12月
简介: 《海派经济学(第12卷)(第4期)(2014年总第48期)》主要介绍了政治经济学领域的一些新发展,全书分为致词、论文、综述等几个部分,全面介绍了当前我国和世界政治经济学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解读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简介: 本书由武汉大学顾海良教授主编,由一批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专家学者参加撰写。这是顾海良教授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从十四大到十六大: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的研究成果之一。该书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整体历史进程的宽广视野,紧密结合当今世界和中国新的发展变化,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组织编写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的理论框架,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历史地位和指导作用进行了深入探讨。全书逻辑严谨、内容丰富、文句朴实,融政治性、学术性、思想性与可读性于一体。该书对深入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有重要参考价值,可供广大党员干部、宣传和思想理论战线的工作者以及高校师生使用。
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进展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简介: 《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到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体系和科学内涵”项目的研究成果,就是试图对进入21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进行系统研究,探索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创造性地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深入研究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过程中,着眼当代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趋势,立足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特点,在新的实践基础上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先后提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这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全面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新的结合,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新发展。
海派经济学.第31辑
简介: 新中国50多年,中国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学总体上以马克思主义为思想指导,以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实践为源泉,取得了人类经济学说发展史上的重大成果,并对高绩效的中国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为理论经济学发展提供了具有“中国学派”色彩的系统经济理论。 重建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学范式的原则与思路:以中外社会主义经济实践为思想源泉,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主要假设为基点,积极吸纳古今中外各种经济思想的合理成分,广泛借鉴相关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可用方法,构造既超越马克思经济学范式和苏联经济学范式,又超越西方经济学范式的新范式,即新建在世界经济大环境中主要反映中国初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独特性的经济学范式。
海派经济学.第7辑
出版社: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简介:本书介绍了中美十多位经济学家的经济理论与学术活动。其中主要有刘国光的学术研究历程、经济增长的基本模型、经济体制改革的“双重模式转换”,程恩富的劳动价值和分配的“四新说”,伍柏麟的“国有经济核心论”,智效和的所有制、所有权、产权与股份制的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理论观点。 本书的内容均为国内外关注的重大理论前沿与热点课题,为广大读者开拓视野开辟了新的窗口。
斯大林社会主义思想研究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简介: 本书以斯大林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为主题,通过对原有的和新 近公布的有关斯大林资料的研究,力求对“斯大林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 、发展、基本特征及其历史地位作出实事求是的分析;对构成这一模式主 体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文化建设等作出全面的、综合的探讨;对这一 模式在战后社会主义国家实践与理论发展中的影响等作出评析。本书还对 斯大林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基础及其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关系作出科学的 论述;对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对斯大林问题研究中提出的主要观点与基本 倾向,力求作出历史唯物主义的评价。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简介:2002年,教育部决定在中国人民大学和武汉大学建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重点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重点学科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研究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重大问题。一年多来,中国人民大学和武汉大学这两个重点学科的专家学者,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教材建设为切入点,对有关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诸多问题作了广泛、深入的研究。现在出版的这套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重点学科教材,就是由这两校会同国内多所高校的专家学者协力合作完成的研究成果。这套教材在内容和形式、体系和结构等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力求在教材的整体上有所创新,更好地体现教材的时代感及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
海派经济学.第18辑
出版社: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简介:《海派经济学(第18辑)》从宏观营销的视角出发,分别从公平竞争、消费者权益保护、商标利用与保护、环境保护与社会责任等方面分析中国市场营销法律规制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成因,介绍和评析美国市场营销法律规制的基本概况,并从立法、执法和守法三个方面提出完善中国市场营销法律规制的对策建议。
封面英文共同题名:Economics study of Shanghai school
出版社: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简介:本书分专访、论文、人物、书评和综述几大部分,收有《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论纲》、《从所有制关系探寻分配不公之源》、《企业的公有性探究》等。
海派经济学.第14辑
出版社: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简介: 本书是《海派经济学》(季刊)第14辑,本书为大16开,每期约20万字。从2003年起,每年3月、6月、9月和12月出版。本刊印刷和装帧优美,极富理论参考和保存价值,是研究中外理论经济学和经济发展的各界人士必读刊物。
海派经济学.第13辑[电子资源.图书]
简介:本书分为:专访、论文、争鸣、人物、综述五大部分。内容包括:马克思的若干理论与我国农村经济的第二次飞跃;论公有制为主的联合产权制及其在经济史上的地位;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被边缘化的理性分析等。
海派经济学.第23辑
出版社: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简介: 《海派经济学》的被访谈者认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历史主要分三个阶段,在这三个阶段中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者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做出了重大贡献。本文被访谈者提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是指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实际结合起来,在指导社会主义经济实践活动的背景下不断创新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的过程。而这一过程的最终结果是要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精髓思想为基础,博采各家之长,形成超越众多学派门户之见的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此,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进一步的发展首先要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经典的研究,以期正确、准确地掌握其精髓思想,除此还要完善和发展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自身理论体系,并要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视野内对中国传统经济学进行提炼,对西方经济学进行分析和借鉴性研究。同时也要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多学派、多学科交叉化的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海派经济学.第4辑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专题讲义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海派经济学.第5辑[电子资源.图书]
Journal of economics of Shanghai school.Volume 10 Number 2, 2012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2
海派经济学.第30辑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2013-12-1
海派经济学.第17辑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英文共同题名:Economics study of Shanghai school
海派经济学.第12辑[电子资源.图书]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
Economics Study of Shanghai School.3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