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715 项 “高扬” 相关结果
- 全部分类
- 全部
- 文学
- 历史
- 哲学/宗教
- 法律
- 政治/社会
- 医学
- 教育/心理学
- 艺术/传媒
- 研究生考试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开课
- 语言
- 经济金融
- 管理学
- IT/计算机
- 自然科学
- 工学/工程
- 体育
- 行业资料
- 音乐
- 汽车机械制造
- 文档模板
- 创业
- 农学
- 生活
- 数据库教程
- 民族
作者: 方韬译注
出版社:中华书局,2011
简介: 《山海经》像是一块五彩的宝石,我们不管从哪个角度去看,都会发现惊喜。漫步在《山海经》里,我们犹如走进了伊甸园,满眼是奇花异草,到处是猛兽珍禽。智慧的先民们不止流连其间,更重视它们的实用价值。在《山经》中,作者在细致描绘花草禽兽的基本特征之后,总要指出它们给人带来的利弊。书中特别重视动植物的药用功能,一部《山海经》就如同一部上古的《本草纲目》。同时,《山海经》对各地的矿藏资源也十分留意。色彩斑斓的宝石,光芒夺目的金银,简直是满山遍野,俯拾皆是。从先民的这些记叙中,我们看出他们了解自然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人类。在他们对山神祭祀的虔诚态度里,我们感受到的是一颗敬畏自然的心,而这点正是现代人所缺乏的。今天,我们高扬和谐社会的旗帜,先民们的智慧应该能对我们有所启示吧! 自汉代以来,《山海经》就备受学者文士的重视。《山海经》的书名最先见于《史记·大宛列传》。西汉末年,刘向、刘歆父子对《山海经》作了校勘整理,形成了后世的定本。今天我们知道最早注释《山海经》的是晋人郭璞。郭璞是西晋著名的学者,学识渊博,尤精于文字训诂。他对《山海经》的注释颇为精当,郭注成为后世研究《山海经》的必读书。西晋太康年间,汲冢出土了《穆天子传》,其冲有周穆王见西王母的传说,这也大大刺激了当时人对《山海经》的关注。清代小学发达,王念孙、郝懿行、毕沅、汪绂等在郭璞注的基础上,进一步整理注释《山海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今人袁珂先生毕生致力于《山海经》的研究,有《山海经校注》、《山海经校译》、《山海经全译》诸书问世,对研究和普及《山海经》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山海经》的版本以清代刻本最多,明刻本次之,宋元刻本甚为稀少。今天所能见到最早的版本是北宋淳熙七年池阳郡斋刻本,现藏于国家图书馆。比较重要的刻本还有:明代成化四年北京国子监刻本,由于是国家刻书,此版刻工颇为精良,为诸家大图书馆所收藏;明代嘉靖十五年潘侃前山书屋刻本,为上海图书馆和浙江图书馆收藏。此外,明代成化年间吴宽抄本《山海经》是迄今发现最早的明抄本,书后有吴氏所作跋,今藏于国家图书馆。由于吴氏书法精美,使该书的价值陡增。而现今流传较广的《山海经》版本有《四部丛刊》本和《二十二子》本等。 笔者这次的译注,选择清人郝懿行《山海经笺疏》为底本,在部分卷次内容的分合调整上,又重点参考了袁珂先生的《山海经校译》。在文本的注释上,对郭璞、郝懿行、袁珂三家的注文做了较细致的甄别,同时又尽可能吸收了时彦的最新成果。需要说明的是,限于丛书的体例,笔者在注释中略去了书证,对于《山海经》中大量的古字注音,也尽可能遵循现代汉语的习惯,以方便读者。《山海经》一书博大深奥,以笔者之力实难尽其精微。
作者: 胡海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07
简介:《王弼玄学的人文智慧》作者还在此基础上论述了“无”本论作为“人文学说”的精神价值取向和思维方法,即其“目的不在求知,而是出于对人生意义的眷注,方法不是实证的和逻辑的而是直觉体悟的,没有实际功利性而有满足精神需求的价值,具有反思和批判功能”,从而进一步指出王弼玄学的人文智慧——尤其是“无”本论的根本观念和人本思路,不仅开启了六朝文论高扬人生价值、理想的审美境界,而且还能为当代美学和人文新建提供丰富的理论资源。 其实,作者在王弼玄学的新探中,始终贯穿着研究主体与对象的双向交流,从当下人生焦虑的现实出发而到经典文化文本去寻找人文智慧;从西方本体论哲学、文论与王弼玄学、六朝文论的互视中开掘其当代意义。应当说,作者在这方面的新发现、新诠释,符合他所理解的传统与现代人文关怀的逻辑关系。比如该书指出,海德格尔基础本体论与王弼贵无之学的内在关联,即它们都对传统本体论有着根本突破,具有人生、审美艺术的指向,玄学影响下的六朝文论以“无”为本,旨在强调文化反思与人生超越,因之也对当代文艺学和文学解释有着理论激发的意义。 总之,该书对王弼玄学的人文智慧的探求所以取得了一些新的学术成果,主要在于作者在研究中,把注重实证求真的科学方法与崇尚体验与思考的人文方法结合起来,从文献资料与范畴、命题的考辨入手,逐步深入到对诠释对象的独特性的深入分析与思考,形成阐释主体与对象之间的交互对话。既避免将今人的思想、观点强加于古人而远离研究对象的本真性,又防止了以古代的观点印证现代哲学、美学的观点而导致理论阐释的任意性。对于作为青年人的胡海来说,能有这样的学术视界与研究路径。
简介: 《薄膜太阳能电池》论述了各种薄膜太阳能电池的概念结构、制备工艺和特征性能。涵盖的薄膜太阳能电池类型可以分为硅基薄膜太阳能电池、多晶薄膜太阳能电池和有机太阳能电池。外延晶体硅薄膜太阳能电池、异质衬底晶体硅薄膜太阳能电池、多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微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和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属于硅基薄膜太阳能电池,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和碲化镉薄膜太阳能电池属于多晶薄膜太阳能电池,而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和体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属于有机太阳能电池。本书可以作为一本教材或参考书,适合物理系、动力与能源系、材料系、电子工程系、化学系或其他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和教师学习研究薄膜太阳能电池技术。本书也可以作为相关研究机构科学家或相关企业工程师的参考资料,为研究开发各种类型薄膜太阳能电池提供帮助。
作者: 鲁迅著
出版社:北京燕山出版社,2004
简介: 本书是鲁迅的第一部小说集,收集了他在五四革命精神高扬时期(1918-1922)年创作的短篇小说。《呐喊》描写了“病态社会中不幸的人们”,以便“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作者创作的目的是由于“未能忘怀当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所以有时候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进”。作品对辛亥革命后不同层次不同侧面的社会生活进行了真实的描写,深刻揭示了种种社会矛盾,有力地控诉了封建制度的腐朽和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对国民的毒害和腐蚀,鞭挞了愚弱国民的麻木冷漠和革命脱离民众的严重错误,表达了对民众“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感情和对封建统治的强烈不满,体现了作者浓重的忧国忧民意识。《呐喊》的出版为中国现代文学和革命现实主义奠定了基础,它是中国现代小说的经典之作。
Ideal and and faith of education
作者: 肖川著
出版社:岳麓书社,2012
简介: 《教育的理想与信念》是作者历时10年写就的一本教育随笔。书中收录的60多篇文章,涉及到了教育学众多的重要领域和主题,包括教育的真义、教育的价值、教育与社会、教育与生活、课程与教学、道德教育、师生关系、教师的学习与成长等等。它力图用感性的文字表达理性的思考,用诗意的语言描绘多彩的教育世界,以真挚的情感讴歌人类之爱,以满腔的热情高扬教育的理想与信念。《教育的理想与信念》的独特之处在于:对教育世界中那些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现象,给与学理上的阐释,并发掘出其中的文化内涵与精神底蕴,从而收到以小见大、见微知著、以孔窥豹、洞幽查微的效果。
作者: (意)Mario Pagliaro,(意)Giovanni Palmisano,(意)Rosaria Ciriminna著;高扬译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简介: 柔性太阳能电池是世界太阳能产业的新兴技术,《21世纪新能源新型太阳能电池译丛:柔性太阳能电池》将为读者介绍各种类型柔性太阳能电池的原理概念、基本工艺和市场应用。《21世纪新能源新型太阳能电池译丛:柔性太阳能电池》的特点是篇幅内容简练、图片数据丰富、行业信息详实。除了柔性太阳能电池,《21世纪新能源新型太阳能电池译丛:柔性太阳能电池》还简要地介绍了薄膜太阳能电池、第三代太阳能电池等新型太阳能电池。 进入21世纪,随着人们对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的关注,太阳能产业在世界各国蓬勃地发展起来。作为全球最大的太阳能电池生产国,中国不但希望为世界提供更加廉价的太阳能电池,更加希望提升太阳能电池生产的技术含量,进一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21世纪新能源新型太阳能电池译丛:柔性太阳能电池》是一本人门级的参考书,适合在校师生、工程技术人员、风险投资人士或其他对太阳能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作者: 曹雪芹,高鹗著
出版社:海天出版社,2010
简介: 一代风骚多寄托,十分沉实见精神。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名篇反映了世道人心,凝聚了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心灵的吟唱。它于千般风晴、万种精妙之中,高扬着真、善、美主旋律,或铁板铜琶,或小桥流水,令我们不灭希望之火理想之梦,薪火相传、血脉相承。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名篇以其传世价值,持续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在人类文化遗产中,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名篇熠熠生辉。 人类书籍阅读的历史就是人类出版的历史。自前人们一部部原创作品先后“落地”开始,相关的阅读与出版活动也开始了。阅读如潮,出版似波;波潮不歇,披沙拣金。从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名篇形成及其代代相传相习的历史脉络上,我们看到出版的关键作用与积极意义。
作者: 王新生著
出版社:广西人民出版社,2003
简介: 市民社会观念的演变,与市场经济及其所要求的国家设置的发展有着内在的关联,贯穿于市民社会问题讨论始终的是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问题。因此,所谓市民社会,就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独立于政治国家的私人活动领域。它由逐步趋向于公共旨趣的三个层级——家庭、经济交往领域、公共领域构成。独立个人之间的相互承认和自主交往关系是市民社会的基本准则和纽带。 现代社会由彼此互动的政治国家和市民社会构成。现代国家的制度是一个依理性而建立的法律体系,市民社会的偷则是一个自发形成的规范体系。市民社会的伦理体系由调整私人交往关系的私人道德和范导公共交往关系的公共伦理两个部分构成。市场社会的文化是一种高扬个体主体性的文化,它试图在多元并存的价值目标上达致社会生活的公共性和私人生活的伦理意义。 经过几千年“钙化”而成的传统社会结构,是阻碍中国走向现代化的体制性原因。近代中国的市民社会就是在传统社会结构向未破裂的基础上出现的,加之当时特殊的历史境遇,它终未逃脱自毁的命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市民社会已经出现,它的发展壮大也是必然的。
作者: 张瑞华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5年10月
简介:
本书旨在美国历史语境下,梳理清教阐释与清教研究,透视各个历史时期的阐释主导之音,如班克罗夫特、亚当斯兄弟、布鲁克斯、门肯、帕林顿、米勒、伯克维奇等著名批评家的清教思想,分析批评家们与时代的互动、其阐释立场、研究方法、意识形态、影响等,揭示他们笔下清教与“美国”的关系。
清教阐释基本上是在四种认知模式下进行:作为一种社会结构、作为一种辞令与审美建构、作为意识形态的一部分以及作为一种经历与体验。“清教之争”与“清教阐释之争”基本上属于美国思想内部的“文化之战”,与美国文化的“多面性”或“多面统一性”具有同质的特征。
【编辑推荐】
1. 如果说英国清教徒感兴趣的是神学本身,是对清教神学进行复杂的理论探索,并将精力与享受的充分自由运用到发展不同派别、发展信仰自由的理论上的话,那么美国清教徒更感兴趣的则是如何运用神学,建设心中的“天国”。
2.本书旨在展现美国人对清教与“美国”的认识,思考清教与“美国神话”、“多民族之民族”、“救赎者之国”、“美国例外主义”等种种说法间的关系,探寻此类说法的合理性或非合理性,以便能使我们在整体上认识、把握美国文化、美国社会、美国属性的特质。
3.从一开始我们就发现美国思想中的两种主流,它们并肩而行,很少结合……一方面是超验主义的潮流,它起源于清教徒的虔信,在乔纳森·爱德华兹那儿发展成为一种哲学,经由爱默生,产生了美国主要作家的那种挑剔的、过分讲究的雅致以及超然,导致了大多数当代美国文化的非现实性;另一方面是只为赚钱的机会主义潮流,它起源于清教徒生活的实际变化,在富兰克林身上变成一种哲学,经由美国的幽默小说家,*终形成了我们当代商业生活的气氛。
4.这些清教教条主义者固然是坚忍不拔的辩论家,对每个细节和逻辑破绽都要究根问底,但他们绝不是习性怪异的虚妄之徒。显得怪异的是他们的举止和服装,而不是他们论辩的内容……如果我们把神学搁置一边,聚焦于那场斗争的政治和经济,我们就不难发现那些老清教徒所努力探索的新原则就是后来人们所熟悉的天赋神权论;而他们要在个体与社会之间建立公平关系的*终结果就是依据政治平等主义建立民主自治政区原则。探讨清教主义之内核的报偿就是这里所蕴含的众多的自由主义。
5.清教的众多概念……就像是一张井然有序的思想之网,处于核心地位的是如下四大概念:虔信(piety)、理性(reason)、修辞(rhetoric)与契约(covenant),它们分别从属于宗教与学术、宇宙学、人类学、社会学四个范畴。
6. 上帝、伊甸园、罪、恩典、信念、天谴构成了清教徒情感世界的一张网,将他们套在其中。他们因遵从上帝旨意、蒙受上帝恩典、获得重生而狂喜;也因违反上帝旨意、遭到天谴、被上帝摈弃而痛苦。由于上帝的旨意常常是难以捉摸的,因此,清教徒常处于不断追寻上帝旨意的精神痛苦之中。
7.清教徒认为,上帝既代表至高无尚又代表真、善、美;他是万物的缘由,是宇宙的力量和宇宙的生命。对人而言,上帝则是个*终的秘密,他既隐秘又神秘,既不为人所知又无法使人预测:“他是个不知晓的、首要的、**的存在”。人无法直接接近,也无法与他面对面;他的思想远远超越人类的思想,之间的距离“犹如天地相隔”,因而上帝的本质是无法恰当“定义”的。
8.人类渺小、人类与世界的格格不入、人类常常难以企及上帝的旨意,这些因素导致了人与上帝间关系的不和谐,这种状态就是罪。在清教思想中,首先,人类的困境是咎由自取,即完全是由自身造成的,因为上帝是毫无瑕疵、完美无缺的;其次,罪的根源“不仅仅是出于对世俗追求的虚荣,而且还出于那种坚持为之的随心所欲”;罪不仅表现为人的外在行为与心理活动,更与人的本性有关。
9.“上帝”、“罪”、“重生”构成的是清教虔信的核心,其*终目标是对给人带来上帝超自然恩典的、重生的企盼。虔信构成了清教神学的核心,有人提出清教徒所信奉的宗教与他们的实践存在矛盾,讽刺清教徒是彻头彻尾的伪善者,认为“那种贬抑人类、高扬上帝的虔信,应该将其信奉者孤零零地驱赶到沙漠,穿上如同中世纪圣徒悔罪时穿的毛衫。但他们都去了新英格兰,穿上了暗红色的背心与昂贵的披风。”
10. 清教徒对理性的维护体现在清教生活的各个方面。例如:他们重视教育;注重知识的获取;提出“信仰基于知识”;认为没有知识,仅有信仰,一切都是空的;信仰既是意志,又是理解之物,但绝非仅是意志之物;皈依既是心灵的谦卑,又是思想的启蒙;重生者的生活就是将心中知道的东西变成经由头脑阐释的东西。
“美利坚”这一概念赋予了马萨诸塞海湾定居者独特的身份,这一认识远远超过了他们理想认识中的其他方面,为他们“提供了一精神传记模式,这一模式不仅能在清教失败时,而且在新英格兰作为‘我们’以后的修正中流传下来。”以后的修正,根据伯克维奇,主要出自美国文艺复兴时期的经典作家之手,如:爱默生、梭罗、霍桑、麦尔维尔、惠特曼。对于这些作家而言,当然也对于马瑟而言,“走出个人绝望的方法是对民族自我的肯定,这使个人,即使在将美国精神化为灵魂旅程的一个隐喻时,也能以美国的形象塑造自我。”
作者: 王剑冰选编
出版社:漓江出版社,2008
简介: 余秋雨写殷墟和甲骨文,写数千年前中国的祖先以甲骨记事,写甲骨文在偶然中的被发现,写文化学者为保存和研究甲骨文的种种困苦,文章颇有厚度与力度(余秋雨《问卜中华——苦旅余稿》)。瞿秋白在长汀被捕、就义。他的精神是一个革命者的精神,同样也是一个知识分子的精神。守护着灵魂上路,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可信的瞿秋白,一个外表柔弱,却大义凛然的瞿秋白(王充闾《守护着灵魂上路》)。作者去接近聋哑人,通过他们的手势,深入他们的内心,通过他们的表情,感知他们的情感(范曾《寂静的世界》)。房子越来越贵,越来越远,越来越高,一个人的生活全部好像都是为房子而奋斗。拼命地奔跑,拼命地挤车,拼命工作,拼命地还贷,而最终奋斗来的那个房子无非是夜晚回去的一个盒子(王开岭《一个房奴的精神大字报》)…… 于丹,余秋雨,范曾,李国文,陈忠实,舒婷,二月河,毕淑敏,张丽钧……73位作家,71篇佳作,或着眼现实,关注民生,或回眸历史,再现人物,无论慷慨悲歌,激扬文字,还是一咏三叹,情思绵绵,在高扬人文旗帜,贴近生活方面,都有直击心灵的震撼力。 由中国散文界权威选家选编的2007年度散文,是从全国上百种方学报刊当年发表的数以万篇数千万字的散文作品中精心挑选出来的,旨在检阅当年度散文的创作实绩,公正客观地推选出思性、艺术性俱佳,有代表性,有影响力的年度散文。
The Meditations of Marcus Aurelius
作者: (古罗马)马可·奥勒留(Marcus Aurelius)[著];何怀宏译;赵汀阳插图
出版社:海南出版社,2002
简介: 《沉思录》是一部自己写给自己的书,是自己和自己的十二篇对话。作者在这部书中探讨了自然与社会、宇宙与人生的关系,探讨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个人独特的内心世界。他强调人要循其自然,按照普遍理性或者说人的本性生活行动,一方面又退隐心灵,保持自己精神世界的宁静一隅。书中所蕴涵的那种胸襟浩大、视万物为一体的世界主义,以及宣扬众生平等、悲天悯人的博爱思想,对话世亦有很大影响。全书的风格则表现出“一种忧郁与高贵结合在一起的神奇魅力”。 斯多亚派著名哲学家、古罗马帝国皇帝马可·奥勒留·安东尼(公元121-180),原名马可·阿尼厄斯·维勒斯,生于罗马,其父亲一族曾是西班牙人,但早已定居罗马多年,并从维斯佩申皇帝(69-79年在位)那里获得了贵族身份。马可·奥勒留幼年丧父,是由他的母亲和祖父抚养长大的,并且在希腊文学和拉丁文学、修辞、哲学、法律甚至绘画方面得到了在当时来说是最好的教育,他从他的老师那里熟悉和亲近了斯多亚派的哲学(例如埃比克太德的著作),并在其生活中身体力行。 还在孩提时期,马可·奥勒留就以其性格的坦率真诚得到了赫德里安皇帝(117-138年在位)的好感。当时,罗马的帝位常常并不是按血统,而是由选定的过继者来接替的。在原先的继嗣柳希厄斯死后,赫德里安皇帝选定马可·奥勒留的叔父安东尼·派厄斯为自己的继嗣,条件是派厄斯亦要收养马可·奥勒留和原先继嗣的儿子科莫德斯(后名维勒斯)为继嗣。当赫德里安皇帝于138年去世时,马可·奥勒留获得了凯撒的称号──这一称号一般是给予皇帝助手和继承者的,并协助他的叔父治理国家,而在其叔父(也是养父)于161年去世时,旋即成为古罗马帝国的皇帝。遵照赫德里安的意愿,他和维勒斯共享皇权,但后者实际上不起重要作用。 马可·奥勒留在位近二十年,这是一个战乱不断、灾难频繁的时期,洪水、地震、瘟疫,加上与东方的安息人的战争,来自北方的马尔克马奈人在多瑙河流域的进逼,以及内部的叛乱,使罗马人口锐减,贫困加深、经济日益衰落,即使马可·奥勒留以其坚定精神和智慧,夙兴夜寐地工作,也不能阻挡古罗马帝国的颓势。在他统治的大部分时间里,尤其是后十年,他很少呆在罗马,而是在帝国的边疆或行省的军营里度过。《沉思录》这部写给自己的书,这本自己与自己的十二卷对话,大部分就是在这种鞍马劳顿中写成的。马可·奥勒留与安东尼·派厄斯的女儿福斯泰娜结婚并生有11个孩子。据说,他在一个著名的将军、驻叙利亚的副将卡希厄斯发动叛乱时表现得宽宏大量。但他对基督教徒态度比较严厉,曾颁发过一道反对基督教徒的诏书。公元180年3月17日,马可·奥勒留因病逝于文多博纳(维也纳)。 斯多亚派哲学主要是一种伦理学,其目的在于为伦理学建立一种唯理的基础,它把宇宙论和伦理学融为一体,认为宇宙是一个美好的、有秩序的、完善的整体,由原始的神圣的火演变而来,并趋向一个目的。人则是宇宙体系的一部分,是神圣的火的一个小火花,他自己也可以说是一个小宇宙,他的本性是与万有的本性同一的,所以,他应该同宇宙的目的相协调而行动,力图在神圣的目的中实现自己的目的,以求达到最大限度的完善。为此,他必须让自己的灵魂清醒,让理性统率自己,正如它统率世界一样。 所以,斯多亚派对人们的要求是:遵从自然而生活,或者说,按照本性生活(nature有"自然"、"本性"两层意义),而所谓自然、本性,实际上也就是指一种普遍的理性,或者说逻各斯(在某些方面类似于中国的"道"),或者说一种普遍的法(自然法的概念就是由此而来)。自然──本性──理性──法,不说它们有一种完全等价的意义,它们也至少是相通的,并常常是可以互用的。而作为一种理性存在物的人的自然本性,就是一种分享这一普遍理性的理性,一种能认识这一普遍理性的理性。安东尼在《沉思录》中常常讲到一个人身外和身内的神,讲到身外的神(或者说宙斯)把自身的一部分分给了人的理性灵魂(即身内的神),人凭内心的神,或者说凭自己支配的部分,就能认识身外的神,就能领悟神意。他说的其实也是这个意思。我们还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这里所说的理性主要不是对自然事物的认识,而是道德德性的践履,所以,理性和德性又联系起来了。 总之,在斯多亚派哲学家的眼里,宇宙是一个井然有序的宇宙,世界是一个浑然和谐的世界。正如《沉思录》中所说:"所有的事物都是相互联结的,这一纽带是神圣的,几乎没有一个事物与任一别的事物没有联系。因为事物都是合作的,它们结合起来形成同一宇宙(秩序)。因为有一个由所有事物组成的宇宙,有一个遍及所有事物的神,有一个实体,一种法,一个对所有有理智的动物都是共同的理性、一个真理;如果也确实有一种所有动物的完善的话,那么它是同一根源、分享着同一理性。"在这个世界上,低等的东西是为了高等的东西而存在的,无生命的存在是为了有生命的存在而存在的,有生命的存在又是为了有理性的存在而存在的。那么,有理性的存在,或者说理性的动物(人)是为何和怎样存在的呢?理性动物是彼此为了对方而存在的,所以,在人的结构中首要的原则就是友爱的原则,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同类友好,意识到他们是来自同一根源,趋向同一目标,都要做出有益社会的行为。 这样,就把我们引到人除理性外的另一根本性质──社会性。人是一种理性动物,也是一种政治动物(这里沿用了亚里斯多德的说法),一种社会动物。《沉思录》的作者认为:在人和别的事物之间有三种联系:一种是与环绕着他的物体的联系;一种是与所有事物所由产生的神圣原因的联系;一种是与那些和他生活在一起的人的联系。相应地,人也就有三重责任、三重义务,就要处理好对自己的身体和外物、对神或者说普遍的理性、对自己的邻人这三种关系。人对普遍理性的态度前面已经说过了,就是要尊重、顺从和虔诚。对自己的身体和外物,斯多亚派一直评价颇低,基本上认为它们作为元素的结合和分解,并没有什么恒久的价值。身体只是我们需要暂时忍受的一副皮囊罢了,要紧的是不要让它妨碍灵魂,不要让它的欲望或痛苦使灵魂纷忧不安。至于我们和邻人的关系,人们的社会生活和交往,斯多亚派则给予了集中的注意,事实上,人的德行就主要体现在这一层面。 一般来说,斯多亚派哲学家都是重视整体、重视义务的。他们认为,人不能脱离社会、脱离整体而存在。使自己脱离他人,或做出反社会的事情来,就好比是使自己变成脱离身体的一只手或一只脚。如果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就要致力于使自己与整体重新统一起来。人作为宇宙的一部分、个人作为社会的一部分,对于来自整体的一切事物就都要欣然接受,都要满意而勿抱怨,因为,如果凡是为了整体的利益而必须存在的,对于个体也就不会有害。对于蜂群无害的东西,也不会对蜜蜂有害;不损害国家的事情,也不会损害到公民。《沉思录》的作者说,我们每天都要准备碰到各种各样不好的人,但由于他们是我的同类,我仍然要善待他们。不要以恶报恶,而是要忍耐和宽容,人天生就要忍受一切,这就是人的义务。要恶人不作恶,就像想让无花果树不结果一样是不可能的。我们只要能完成自己的义务就够了,对于其它的事情完全不要操心,我们要表现得高贵、仁爱和真诚。 看来,斯多亚派哲学家对个人的德性、个人的解脱看得比社会的道德改造更为重要,这也许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生活在一个个人无能为力的时代,生活在一个混乱的世界上。所以,他们特别注意区分两种事情:一种是在我们力量范围之内的事情;一种是不在我们力量范围之内的事情。许多事情,例如,个人的失意、痛苦、疾病、死亡,社会上的丑恶现象等等,这些往往并不在我的力量范围之内,但是,由于所有对我发生的事情都是符合宇宙理性的,我必须欣然接纳它们。我也可以做在我力量范围之内的事情,这就是按照本性生活,做一个正直、高尚、有道德的人,这是什么力量也不能阻止我的,谁也不能强迫我做坏事。在斯多亚派哲人对德行的强调中确实有许多感人的东西。例如,安东尼谈到:德性是不要求报酬的,是不希望别人知道的,不仅要使行为高贵,而且要使动机纯正,要摈弃一切无用和琐屑的思想。要使自己专注于这样的思想:即当你在思考时,别人问你想什么,你任何时候都能立即坦率地说出来。而且,不仅要思考善、思考光明磊落的事情,还要付诸行动,行动就是你存在的目的,全然不要再谈论一个高尚的人应当具有的品质,而是成为这样的人。 总之,斯多亚派哲人所追求的生活是一种摆脱了激情和欲望、冷静和达观的生活,他们把一切对他们发生的事情都不看成是恶,认为痛苦和不安仅仅是来自内心的意见,而这是可以由心灵加以消除的。他们恬淡、自足,一方面坚持自己的劳作,把这些工作看作是自己的应分;另一方面又退隐心灵,保持自己精神世界的宁静一隅。斯多亚派哲学的力量可以从它贡献的两个著名代表看出:一个是奴隶出身的埃比克太德,另一个就是《沉思录》的作者,哲学家皇帝马可·奥勒留·安东尼。他们的社会地位十分悬殊,精神和生活方式却相当一致。但是,另一方面,安东尼作为柏拉图所梦想的"哲学家王",他的政绩、他所治理的国家状况却和理想状态相去甚远。所以,我们一方面看到斯多亚派哲学精神的巨大力量,看到它如何泯灭社会环境的差别而造成同一种纯净有德的个人生活;另一方面又看到这种精神的相当无力,它对外界的作用,对社会的影响几近于零,因为它本质中确实含有某种清静无为的因素。 此外,我们也看到,斯多亚派的道德原则并不是很明确的。把本性解释为理性,把理性又解释为德性;道德在于按照本性生活,而按照本性的东西就是道德。这里面虽有某种强调理性、普遍和共相的优点,但也有形式化的循环论证的弱点。在斯多亚派哲学中有令人感动的对道德人格的高扬,但也有令人泄气的对斗争和进一步超越的放弃。它也许永远不失为一条退路,但对于朝气蓬勃、锐意进取的人,尤其是生命力洋溢的青年人来说,走这条路也许还是一件太早的事情。它还不象基督教,它没有过多的对于彼岸的许诺,而是强调在此岸的德性中自足,但在情感和意绪方面也为基督教的盛行做了某种铺垫和准备。我们大概可以说,斯多亚派哲学能够为一个处于混乱世界,面对道德低潮而又感到个人无能为力的人、为一个在个人生活方面遭受挫折和失望(这是永远也免不了的),但又不致于向上帝援手的人,提供最好的安慰,不过也要小心这种安慰变为麻醉。最后,我们也注意到,斯多亚派哲学虽然不可能象有些理论(例如社会契约论)那样对社会制度的变革和改善发生直接的影响,但是,它其中所蕴涵的那种胸襟博大的世界主义,那种有关自然法和天赋人权、众生平等的学说,却越过了漫长的时代,对近现代的社会政治理论及实践仍然产生着影响。 美国一位教授、《一生的读书计划》的作者费迪曼认为《沉思录》有一种不可思议的魅力,说它甜美、忧郁和高贵。我们可以同意他的话,并且说,它的高贵,也许是来自作者思想的严肃、庄重、纯正和主题的崇高;它的忧郁,也许是来自作者对身羁宫廷的自己和自身所处的混乱世界的感受;而它的甜美,则只能是由于作者的心灵的安宁和静谧了。这几个特点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的,比方说,当我们谈到《沉思录》的最后一段,即说从人生的舞台上退场的一段,我们既感到忧郁,因为这就是人的命运,人难逃此劫。即使你觉得你的戏还没有演完,新的演员已经代替你成为主角了,这里的忧郁就象卓别林所演的《舞台生涯》中那些老演员的心情:苦涩而又不无欣慰,黯然而又稍觉轻松;另一方面,我们又感到高贵,因为我们可以体面、庄严地退场,因为我们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并给新来者腾出了地方。 我们也要记得,《沉思录》是写给自己的,而不是供出版的,而且,这里是自己在同自己对话,字里行间常常出现的不是"我……",而是"你……",并常常用破折号隔出不同意见。既然是自己与自己的对话,自己说服自己,自然也就不需要过分讲究词藻、注意交代和安排结构,而集中注意于一种思想的深入和行进。有时话没说完又想到别处,并经常看到"但是"这样的转折。我们需要在阅读中记住这些,不然,也许会因为它不是一个精美的体系而感到失望的。只要我们让我们的心灵沉静下来,就能够从这些朴实无华的句子中读出许多东西。这不是一本时髦的书,而是一本经久的书,买来不一定马上读,但一定会有需要读它的时候。近两千年前有一个人写下了它,再过两千年一定也还会有人去读它。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2009
简介: 20世纪70年代末期,作者着手《斯大林周围的人》一书的写作。1980 -1983年,关于斯大林某些主要亲信的首批札记发表在西方国家的报刊杂志 上。该书的第一个英文版本(《All stalin's Men》)于1984年问世,随后 根据英文和俄文版本的译文在许多国家发表,其中包括日本、中国、波兰 和匈牙利。1989年,经过重大补充的本书《他们包围着斯大林》在苏联出 版。那是改革和公开性年代,作者打算在随后两年对书中提到的六位主要 人物各写一部不长的书,这个任务只完成了一部分。基辅的《祖国》(1991 年第5-6期)和沃罗涅目的《高潮》(1991年第8-9期)杂志刊载了《拉扎尔· 卡冈诺维奇》。1992年,共和国出版社出版了关于米·苏斯洛夫的《灰衣 主教》。1992年,作者又写了关于米·加里宁的《全苏村长》。本书将所 有上述文章收集在一起。1992-2005年期间,俄罗斯联邦发表了关于斯大林 主要亲信的许多文章。俄罗斯与美国分别出版了多卷本的斯大林与莫洛托 夫、卡冈诺维奇和加里宁通信集。米高扬的回忆录《往事如烟》、莫洛托 夫和卡冈诺维奇的谈话记录也相继出版,马林科夫之子写了关于自己父亲 的书,莫洛托夫的孙子维·尼科诺夫发表了关于自己祖父的详细自传(两卷 本)。
作者: 高扬著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简介: 大宗商品价格变化呈现的特点已经超出了传统微观经济学的均衡价格理论所能解释的范畴。寻找大宗商品价格变化规律,既具有理论意义,也具有实践价值。一方面,需要寻找更新的理论来分析大宗商品价格变化的机理,总结其特征和规律;另一方面,对于大宗商品供求双方以及相关投资者来说, 了解大宗商品价格变化规律也有利于其交易和决策。 而对于中国来说,研究大宗商品价格则具有战略价值和现实紧迫性。作为制造业大国的中国,越来越多的大宗商品需要通过进口来满足。国际期货市场上的大豆、铜、原油价格变化无疑对中国大宗商品进口成本产生实质性影响。作为大宗商品的主要消费国、进口国,如何看待以期货定价方式为主导的国际贸易惯例,如何保护国内企业及国家整体利益,如何确定国内期货市场的发展战略,增强其国际影响力等等,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 《大宗商品期货价格研究》对于大宗商品价格的研究,可以说是对笔者多年研究成果的一个总结。笔者针对大宗商品期货市场不同阶段的发展特点、不同期货品种面临的理论问题和疑惑以及业界对相关理论问题的探讨和争议,进行理论和实证的分析,从而形成自己的观点。
A system analysis of political life
作者: (美)戴维·伊斯顿著;王浦劬译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1999
简介: 本书是美国现代政治学理论的重要学者戴维·伊斯顿的一部代表著作。作者在本书中尤其高扬系统科学方法的旗帜,运用现代系统论基本理论的观点和方法,深入地探讨了政治体制建构中的结构特征,文化内涵、交往渠道等机制,并研究了支持这些机制运行的诸环节以及当其出现阻隔时的调节文案。本书蕴思想于操作流程分析之中,独树实证政治理论之一帜。
作者: 高扬,张军营主编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
简介: 本书较为详细地介绍了胶黏剂粘接技术和各类胶黏剂的品种、性能、应用与施胶方法;与此同时,也详细介绍了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塑料与橡胶)、无机材料(陶瓷与玻璃)、纤维及其织物、木材与纸的粘接机理、材质特征、表面处理、选胶与粘接工艺过程;另外,还阐述了带压堵漏,机械、车辆和电子/电气工业,航空航天与船舶工业、建筑、包装、制鞋与医疗等领域的粘接或修复时,对胶黏剂的选用及粘接工艺,并列举了大量实例。 本书对于胶黏剂应用与施工人员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对于从事胶黏剂产品开发、配方设计的技术人员也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作者: 袁南生著
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
简介:袁南生的新作《斯大林、毛泽东与蒋介石》有如下特点: 一、材料新颖。该书广泛利用了不少新的材料,特别是最新解密的档案材料,如《俄罗斯联邦总统档案》,介绍了以往鲜为人知的一些内幕和真相。 二、框架独特。该书既非完全以史为经,也不完全以论为纬,而是以斯大林、共产国际与毛泽东、蒋介石的关系为主线,以苏联与中国的国家关系为副线,注意史论结合,突出重点,错落有致。 三、见解独到。该书在描述重大事件的来龙去脉的基础上,对某些重要的问题提出了一些独到的见解,如怎样看待斯大林与托洛茨基关于中国大革命的争论?斯大林究竟是抬王明,还是抬毛泽东?斯大林是否始终坚持城市中心论?大革命的失败谁应负第一位的责任,是陈独秀,还是斯大林?陈独秀主义的内涵是什么?米夫对毛泽东究竟是压,还是抬?毛泽东思想的成熟和成为中共指导思想是否存在国际条件?等等,袁南生在书中都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独到见解。这些见解当然不见得都对和站得住脚,但毕竟已具新意,可供读者参考和判断。 四、视野开阔。作者站在国际政治的大角度来描写斯大林、毛泽东和蒋介石。因此,读者阅读本书,不仅能了解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任弼时、陈独秀、霍秋白、王明、博古、张闻天、王稼祥以及蒋介石、汪精卫,胡汉民、宋子文、顾维钧、蒋廷黻、蒋经国等人物在与斯大林、苏联和共产国际的关系史上所起的作用,能把握斯大林和苏联老一代布尔什维克革命家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布哈林,以及苏联或共产国际领导人莫洛托夫、季米特洛夫、米高扬对毛泽东和斯大林。对国共两党、对中苏关系的态度,能分析列宁和孙中山对国共合作、中苏关系的影响,能洞察荷兰人马林、苏联人鲍罗廷、印度人罗易、德国人李德等人,对斯大林、毛泽东和蒋介石的心迹;而且也能对黄埔军校的创办。中山舰事件的发生、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蒋经国从苏联回国、中国出兵朝鲜等一连串重大事件的错综复杂的国际背景有所洞察和了解。这是一部视野开阔、角度新颖的著作。 五、雅俗共赏。该书在忠于历史事实的前提下,在言必有据的基础上,着力于文笔生动和语言流畅,既注重摆脱传统史学读物中常见的面孔严肃、语言枯燥的毛病,又注意避免时下流行的纪实作品过于发挥、难以为据的弊端。一般读者可以读它,因它通俗易懂、文笔流畅而显示了可读性;专业学者也可以读它,因它材料实、观点新颖而显示了学术性。
作者: 龙汉宸等编著
简介: 礼经是儒家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之一,《礼礼》与《仪礼》、《周礼》(即《周官》)合称为“三礼”,后世儒者将儒家经典编为《九经》、《十三经》、《礼记》皆在其中,可见它是一部重要的儒家经典。 《礼记》虽然非常重要,但在儒家经典中,它却属比较晚出的一部,并且出现的情况非常扑朔迷离,将其完全考订清楚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在这里我们只能简单地介绍一下。 《礼记》中有很多精彩的思想,如《礼运》篇中提出了“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社会,如此等等,类似于此的优秀篇章还有很多,只要读者细心阅读此书就可以发现。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礼运》中还极度赞美高扬了人类: 故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 这段话只有莎士比亚称人类为宇宙的精华才能与这媲美,而莎士比亚的这一思想是在近代启蒙主义的思潮影响下才产生的。 《礼记》中还有很多精彩的小故事,例如《檀弓》篇中曾子临死而“易箦”,反映了儒家的生死观;“苛政猛于虎”的故事,反映了儒爱仁爱的政治主张。这些小故事今天读起来仍然可以从中得到很从教益。 当然,《礼记》中也有很多思想已不符合现代观念,如臣忠、子孝、妇顺等,要求卑小对尊长的绝对服从,这与现代民主、平等的观念相悖,对于这些内容,我们可以在批判的基础上加以抽象的继承,如将“忠”转化为热爱祖和人民,将“孝”理解为敬养老人等等。
作者: (美)哈罗德·布鲁姆(Harold Bloom)著;江宁康译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2005
简介:在女性主义、多元化主义、文化唯物主义、新历史主义、非洲中心论等各种新潮理论引领风骚之际,哈罗德·布鲁姆逆流而立,力拒文学批评的意识形态化,重申智识与审美标准的不可或缺。在本书中,布鲁姆高扬“审美自律性”的主张,一仍其“影响的焦虑”理论,以莎士为西方经典的中心,并在与沙氏的比照中,考察了从但丁、乔叟、塞万提斯一直到乔伊斯、卡夫卡、博尔赫斯、贝克特等的二十多位西方一流作家,揭示出文学经典的奥秘所在:经典作品都源于传统与原创的巧妙融合。 本书为解读数百年来西方伟大作家和重要作品提供了引导,无疑会激发你重温经典的欲望,但它绝不只是一份西方文学作品的必读书目,其中融合了对学识的喜爱和对审美的激情,才华横溢而又雄辩无碍地维护了一种统一连贯的文学文化,在从往后的岁月里,它将引领我们重拾西方文学传统所给予了阅读之乐。
作者: 何晓明著
出版社:东方出版中心,2007
简介:序 上篇 第一章 舞台与角色 一、“知识分子”界说 二、中国知识分子的诞生 三、士与中国古代社会 四、近代知识分子六代人 第二章 社会良心的终极关怀 一、西方:从神本到人本 二、中国:人间正道的忧患之思 第三章 现代化:世界与中国 一、“现代化”释义 二、两种类型的现代化:英国与日本 三、中国现代化的特征 第四章 传统与现实之间的艰难抉择 一、在传统与现实的夹壁中 二、保守主义 三、自由主义 四、激进主义 第五章 文化重构、社会整合与现代化主题增容 一、渐次深入的认识进程 二、科技进步 三、科技进步+政治改革 四、科技进步+政治改革+思想解放 下篇 第一章 转型之际的闲惑与探寻 一、亦“开风气”亦“为师” 二、开眼看世界,“师夷”倡先声 三、虚幻的“天国” 第二章 开端:自觉与不白觉之间 一、“喜谈洋务乃圣之时” 二、跨出国门 三、从“求强”到“求富” 四、“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五、“种豆得瓜” 第三章 变革的尝试 一、大梦唤醒,“公车上书” 二、思想启蒙 三、“布衣改制” 四、昙花一现 五、秘而不宣《大同书》 第四章 开创新纪元 一、振兴中华 二、三民主义 三、“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四、临时政府的现代化色彩 五、《建国方略》 第五章 主题揭示:民主与科学 一、“吾人最后之觉悟” 二、五四运动 三、打倒孔家店 四、科学精神的高扬 五、现代化道路的新启示 第六章 路在何方 一、东方化还是西方化 二、“全盘西化”与中华本位 三、以农立国还是以工立国 四、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 第七章 沉重的起飞 一、经济建设的辉煌与暗淡 二、知识分子的幸运与困厄 三、浩劫后的反思:初级阶段与中国特色 四、希望升起在二十一世纪 结语 知识分子的生存状态与中国现代化的历史命运 后记 再版后记
作者: 彭新武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8年01月
简介:
作为对现代西方管理思想演变的一次系统阐释,本书打破了当今将管理思想机械分割为政治管理思想、社会管理思想、企业管理思想的惯常做法,而是极力将如上诸领域整合在一起,以使人们对现代西方管理思想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把握。
同时,本书不是停留于对现代西方管理思想发展脉络的历史描绘,而是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揭示了管理主题的变换、管理方法的更迭和研究范式的转换等管理思想发展的内在逻辑,从而有助于人们更好地领悟现代西方管理思想的精髓。
此外,本书始终立足于中国管理实践的需要,对西方管理思想进行“中国式关照”,以期获得更好的借鉴和裨益,真正做到“洋为中用”。
【目录】
前言
*部分 现代管理的分化与综合
第1章 管理:从经验到科学
一、工业革命与企业浪潮
1. 重商主义、重农主义及经济自由主义
2. 工业革命与现代工厂制度
3. 企业浪潮与管理运动
二、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
1. 科学的诉求
2. 泰勒的“精神革命”
3. 泰勒主义的“遗产”
三、科学管理运动
1. 卡尔·巴思与亨利·甘特
2. 吉尔布雷斯夫妇
3. 哈林顿·埃默森和莫里斯·库克
4. 福特之路
5. 管理科学学派
第2章 组织的探索
一、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的先驱
1. 管理的职能
2. 管理的基本原则
3. 管理能力与管理教育
4. 法约尔的贡献与缺失
二、韦伯:“组织理论之父”
1. 现代行政学的开端
2. 合理性:官僚制的理论基础
3. 官僚制的基本特征
4. 官僚制的“民主悖论”
三、福利特:“管理学的先知”
1. 团体原则
2. 整合统一论
3. 情景规律
4. 福利特思想的现代价值
四、巴纳德与社会系统学派的创立
1. 协作系统的性质
2. 组织平衡理论
3. 权威的接受理论
4. 巴纳德对现代管理学的意义
第3章 “人”的发现
一、霍桑实验与梅奥主义
1. 霍桑实验
2. 梅奥主义
3. 人际关系教育
二、人的需要、动机与激励
1. 马斯洛:个体行为激励的推动者
2. “双因素理论”和“三种需要理论”
3. 期望理论、强化理论和公平理论
三、人性假设与管理
1. 麦格雷戈的“X理论”和“Y理论”
2. 复杂人假设和超Y理论
3. 超越人性假设
四、组织行为学的兴起
1. 群体动力学与团队建设
2. 阿吉里斯的“成熟—不成熟”理论
3. 领导行为与领导模式
第4章 管理学丛林
一、管理过程学派的崛起
1. 穆尼和赖利
2. 厄威克和古利克
3. 戴维斯
4. 哈罗德·孔茨
二、决策理论的奠基与发展
1. “有限理性”与“满意解”
2. 决策的前提、类型与程序
3. 西蒙与公共行政学的发展
三、经验主义的反叛
1. 经验主义学派
2. 德鲁克:让管理回归实践
3. 经理角色学派
四、走出“管理学丛林”的尝试
1. 权变管理理论
2. 系统管理学派
3. 孔茨的“综合”及其问题
第二部分 现代管理的“新丛林”
第5章 质量、品牌与营销
一、质量的诉求
1. 戴明与日本经济奇迹
2. 约瑟夫M.朱兰与费根鲍姆
3. “零缺陷”与“精益制造”
4. 六西格玛(6σ)管理模式
二、品牌的力量
1. 从品牌到品牌资产
2.“No Logo”:品牌时代的反思
三、营销的演绎
1. 从产品导向到顾客导向
2. 营销组合的变迁
3. 从“交易”到“关系”
4. 营销的扩展与整合
第6章 战略与文化的凸现
一、现代战略观及其局限
1. 现代战略观的起源
2. 理性的僭妄
3. 精英主义的偏执
二、战略观的当代变革
1. 从战略规划到战略思维
2. 从“温室模式”到“草根模式”
3. 战略权变与战略柔性
三、竞争优势的演进
1. 市场导向观
2. 资源基础论和核心能力观
3. 整体能力观与动态能力理论
4. 从竞争到合作
5. 蓝海战略
四、文化制胜的时代
1. 企业文化的“新潮四重奏”
2. 管理文化的比较
3. 组织文化的探索
4. 文化差异与跨文化管理
第7章 从管理到治理
一、新公共管理运动
1. 新公共管理兴起的基本动因
2. 新公共管理的理论基础及基本主张
3. 新公共管理:批判与反思
二、后公共管理时代
1. 新公共服务理论
2. “后公共管理”改革及治理理论
3. 非营利组织管理及“社会企业”
三、公司治理及其问题
1. 公司治理的起源与演变
2. 当下公司治理的困境
第8章 责任、伦理与价值
一、企业的社会责任
1. 企业社会责任的历史溯源
2. 企业社会责任的“必要性之争”
3. 企业社会责任的拓展
二、管理与伦理的关系
1. 企业伦理学的兴起
2. 企业的伦理化经营
3. 企业的伦理法则
三、从绩效到价值
1. 价值创造与价值管理
2. 平衡计分卡
第三部分 现代管理的范式转换
第9章 知识型社会的管理
一、走进知识型社会
1. 知识型社会的来临
2. 知识管理与知识进化
二、学习与创新
1. 阿吉里斯:组织学习的先驱
2. 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
3. 创新及其“机理”
三、知识时代的人本管理
1. 从 “物本”到“人本”
2. 自我管理的凸显
四、变革时代的组织图式
1. 组织的分权化
2. 组织的有机化
3. 组织的过程化
第10章 从机械论范式到有机论范式
一、机械论范式与现代管理
1. 现代管理中的机械论
2. 变革、危机与领导力
二、有机论范式的复兴
1. 系统范式的奠基
2. 复杂性科学的兴起
3. 自组织的进化图景
三、自组织进化的管理范式
1. 从计划控制到自组织
2. 从和谐布局到制造危机
3. 从适应到共同进化
4. 从确定性到混沌
四、管理思维的当代转向
1. 从分析的、还原论思维到整体性思维
2. 从实体思维到关系思维
3. 从线性思维到非线性思维
4. 从静态思维到过程思维
【免费在线读】
现代管理演化的百年历程表明,管理学依然面临着多范式状况的问题而未能走出“丛林”状态。从哲学层面看,管理的内部逻辑的一个基本起点是“现代性”问题。正是现代性的主题分化造成了管理学内部出现效率与人性两大逻辑主线,并形成无法通约的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两大研究范式。在以批判与解构现代管理为学术意图的后现代管理思潮对这场范式之争带来了诸多外部冲击的同时,也提供了管理学两大范式的整合契机。
1. 效率与人性:管理学的范式分裂
从历史上看,正是高扬理性精神的文艺复兴,尤其是启蒙运动使得现代性产生。人的理性由此成为一切权威的来源及事物存在价值的评判标准,也成为人之所以为人的依据,成为现代性之“根”。但是,现代性在产生伊始就扭曲了古希腊的传统理性精神。古希腊的传统理性精神是一种“善”,是美德的重要组成,人通过理性在追求善的过程中同时领悟到自己的有限性。这种理性不包含“统治”和“控制”的内在要求。而现代性的理性精神服务于力量的运用与控制,譬如培根认为,科学应该增进人类的物质福利,否则就是些空洞的言辞游戏。这种功利性原则实际上剥离了古希腊理性的价值意蕴而蜕化为功利性的技术理性(或者说形式理性、工具理性、科学理性)。
在技术理性支配下的科学主义思潮秉持价值中立的实证主义方法,对事物进行确定性的预测与控制,其主导逻辑是追求事物本身固有规律之“真”。而价值理性支配下的人文主义思潮,则以人自身作为对自我、他人及自然探索的出发点并从中确立人的价值,并一反实证主义的立场,转而张扬意志、欲望、直觉、情绪、本能等非理性因素,认为非理性是世界的本原,倡导从非理性因素中确立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尽管这两大思潮都可追溯到启蒙理性之中并具有某种同一性,两者共同构成了现代性的理论基础,但二者在分化之后沿着不同的方向而愈行愈远,终成为各自为政、互相对峙的两大现代性思潮,对包括管理学在内的一切社会科学均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其中,启蒙运动所塑造的理性精神迅速成为一种激烈的政治诉求,并通过轰轰烈烈的资产阶级革命使政教分离、天赋人权、法制观念、契约精神、三权分立等成为西方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部分。相应地,资产阶级政权的确立、巩固为经济领域中的工业化运动铺平了道路。处于工业化高潮中的亚当·斯密提出了理性追逐个人利益*化的“经济人”假设,并依据无数个体利益活动的*化自动导致社会利益实现的“个体利益社会利益”法则,确立了劳动分工、经济自由、有限政府等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诸多基本原则。
工业化运动的蓬勃开展与“经济人”假设的理论升华,成为催生现代管理理论的*重要的历史条件与逻辑基础。以泰勒为代表的科学管理运动,通过将现代理性精神根植于管理之中,确立了管理的效率至上原则,从而实现了管理的现代性飞跃,并极大地改变人类社会的生存形态。自此之后,管理学在继承与批判之间逐渐演化出两条清晰的逻辑主线,即以效率作为管理终极目标的科学主义范式(Scientism Paradigm)和以人性作为管理终极追求的人文主义范式(Humanism Paradigm)。科学主义范式继承和发扬了泰勒制的效率主义追求,以“任务”为核心,追求效率至上原则,将人机械化、符号化、标准化以增强管理中的可控性;人文主义范式则批判泰勒制的效率主义目标及物本主义逻辑,以泰勒制本身所欠缺的精神因素来构建理论硬核,以“人性”为理论宗旨,重视情绪、情感、价值等非理性因素对管理的作用,强调人在工作中的尊严和快乐。持科学主义立场的学者力争以实证主义方法来研究管理而强调管理学的自然科学属性,持人文主义立场的学者则强调管理研究中的价值要素而倾向于视管理学为一门人文学科。
这两大范式之争的结果,是以实证主义方法为代表的科学主义范式压倒了人文主义范式,而成为管理学研究的主流范式。泰勒制对效率的关注被后继者推崇到极致,到20世纪20年代,则与大规模生产结合产生了福特制这一影响人类百年进程的生产组织形式。如果说泰勒与福特的管理研究主要聚焦于生产车间中的个人效率,那么法约尔、韦伯、厄威克和古利克的组织理论则聚焦于更为宏观的组织效率,使工具理性由操作层扩展到组织的战略层或概念层,进一步完成了组织管理的形式化与理性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蒙以“有限理性”预设取代了此前的“完全理性”假设,使科学主义范式得以进一步完善。与此同时,随着数量模型、统计方法和计算机信息技术不断地成熟并迅速普及,*终造成了管理科学学派在今日的兴盛局面,奠定了科学主义范式成为管理学主导范式的基本格局。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管理学界出现的企业流程再造理论,如德鲁克等人强调追求经济、效率和效益“三E”(Economy,Efficiency,Effectiveness)目标的新管理主义和“新现代泰勒主义”(The Neo-Modern Taylorism)等,实际上都是以工具理性的计算逻辑来设计效率至上的科学主义范式的“遗风流韵”。
在科学主义的管理范式日渐风靡之际,管理学的人文主义范式也逐渐得以闪现。作为“管理先知”的福利特*早提倡参与式管理,强调管理者与员工之间和谐关系的重要性,从而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