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256 项 “魏忠” 相关结果
- 全部分类
- 全部
- 文学
- 历史
- 哲学/宗教
- 法律
- 政治/社会
- 医学
- 教育/心理学
- 艺术/传媒
- 研究生考试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开课
- 语言
- 经济金融
- 管理学
- IT/计算机
- 自然科学
- 工学/工程
- 体育
- 行业资料
- 音乐
- 汽车机械制造
- 文档模板
- 创业
- 农学
- 生活
- 数据库教程
- 民族
作者: 魏忠,张芳芳,叶铭主编
出版社:立信会计出版社,2013
简介:魏忠、张芳芳、叶铭、杨坚争主编的《电子商务支付与安全(普通高等院校电子商务十二五规划重点教材)》可作为高等院校电子商务、信息系统和信息管理等专业高年级本科生、硕士研究生的“信息安全技术”和“交易与支付”课程的教学用书。根据教育部电子商务专业指导委员会《普通高等学校电子商务本科专业知识体系》的内容,本书涵盖了安全技术的所有知识点、安全管理方面50%以上的知识点、网络金融与财务和网络贸易方面30%的知识点。本教材对有志于成为CIO及从事与电子商务相关研究与应用的人士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 魏忠
简介:在本书中,作者回答了比姊妹篇《教育正悄悄发生一场革命》更深层次的以下问题:为什么说信息化支撑下的教育是一场革命,教育又是怎样变成一种实证科学的?为什么说教育将死、学习永生?在信息充分的情况下,未来的教育应该顺从哪些天性、宽容什么偏执,缺陷怎么会成了完美、创意者为什么到处惹祸?大数据时代什么是教育的原始变量、什么又是隐含变量,什么是默会知识、什么是深度学习?为什么明明在理性角度显而易见的结果,人们在学习过程中却又一再犯错?为什么会迎来辍学创业热潮?当今社会有哪些前沿问题,这些前沿问题会带来怎样的未来产业、未来城市和未来人种?数据革命带来了怎样的云与互联网思维、物联网与跨界思维、大数据与用户思维、生命科学与生态思维? 信息技术为教育变革带来哪些哲学思维?知识走向云端后,教育如何维持秩序,为什么说教育即将迎来一个地图时代?虚拟教学需要的是更真还是更假,越简单的前台背后又有怎样越来越复杂的技术支撑?教育大数据又怎样走向教育科学?大数据如何改变未来校园、未来学习、未来管理?知识、技能、体验又怎样在教育地图中三足鼎立?教育之真、教育之趣、教育之美又如何主导未来的学习空间?为什么未来的教育将变成一个全地域、全信息、全自动、全智能的四全空间?
作者: 温功义著
出版社:紫禁城出版社,2011
简介: 《明代宦官》(作者温功义)以灵活流畅的文笔,扼要介绍了中国宦宫( 太监)的由来及其在历代的发展、变化和影响;综述了明代宦官的概况;接 着从“郑和下西洋”开始,将明代两百多年间的著名宦官(如郑和、王振、 汪直、刘瑾、魏忠贤等)和宫廷内部的重大事件(如“土木之变”、“夺门” 事变,帝位之争、厂卫之争等),作了生动的叙写。《明代宦官》中广泛反 映了明代的朝野斗争与社会生活,形象展现了明代政治制度和特务组织(锦 衣卫、东厂、西厂)的发展演变情况,深刻揭示了明王朝存在的各种矛盾弊 端及其由盛而衰的原因。著者在系统、全面介绍各朝宦官的奇闻异事及其对 宫廷政治的重大影响时,还将朱元璋建国到崇祯帝覆亡的全过程,也生动、 概略地勾画出来。读者从中会大开眼界,深感这是一部栩栩如生的封建宫廷 斗争史和高度浓缩的中国太监演变史。
作者: 张宏杰著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简介:七张面孔,就是七个人物。一个皇帝:朱元璋;一个篡位者:朱棣;一个清官:海瑞;一个太监:魏忠贤;一个叛徒:吴三桂;一个忠臣:郑成功。大明王朝这出历史大戏里的七个角色,每一个人都演得不容易。 本书解读明朝历史人物,揭开人所共知的七个角色生命历程背后难为人知的艰辛,焦灼和不得已,分析其何以茅盾,扭曲和心力憔悴。这既是人在历史中的境况,也是其在文化中的境况。而这七张各不相同的面孔,构成了那个既强大又虚弱,既意志决绝又精神涣散的大明王朝的侧影。
作者: 魏忠著
出版社:民族出版社,2004
简介: 本书是语言文学领域的科普读物,旨在向读者介绍我国古今少数民族及文献的情况。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各个民族多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他们共同构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园地,为这一园地增添了璀璨光辉。很多少数民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创制并使用了自己的民族文字,产生了大量的少数民族文字文献。本书在介绍一般少数民族文字只是的时候,也兼顾一些文化学、历史学、宗教学、民族学的指示,作为一种知识普及,以便读者能够更加方便地了解我们伟大祖国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多民族文化。
作者: 梅毅著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简介:《大明朝的另类史》讲述明朝,是一个欲望自始至终都勃勃膨胀的年代。明太祖朱元璋刑网四布的统治欲,明成祖朱棣骇人听闻的杀戮欲,明英宗朱祁镇、明武宗朱厚照毫不负责任的嬉乐欲,明世宗朱厚璁、明神宗朱翊钧爷孙财迷心窍的贪攫欲,明熹宗朱由校放任自流的淫乐欲,明思宗朱由检刚愎自用的控制欲;同时,在这些迷狂帝王的欲海中,李善长以营党欲,朱高煦以篡夺欲,王振以虚荣欲,刘瑾以把持欲,严嵩、张居正以求权欲,魏忠贤以变态欲,李自成、张献忠以残虐欲,吴三桂以私情欲,无遮无掩、放荡恣肆地在近三百年间狂暴地躁动,横溢泛滥,莫有止息。最终,欲望湮没了一切,家倾国亡,同归于尽。
作者: 张宏杰著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2013
简介:《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2:终结篇(全新增订版)》编辑推荐:读历史,懂人性,提升洞察力!迄今口碑最好的经典明史读物!2006年《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第1版上市后,引发巨大轰动,好评如潮,作者张宏杰,一夜成名!今天,张宏杰作为当下最炙手可热的历史作家,历时两年打磨,推出成名作全新增订版。全新增订版新增内容高达50%!《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2:终结篇(全新增订版)》火爆上市!正在热卖! 还原朱棣、海瑞、魏忠贤、张献忠、吴三桂、郑成功的本来面目;为您详细解读帝王将相的欲望、得失、纠结、决断、布局与权谋。莫言读后赞不绝口,亲笔作序,鼎力推荐!柴静、白岩松、当年明月、崔永元、吴思、章诒和、张越,都是《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2:终结篇(全新增订版)》的忠实读者。翻开《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2:终结篇(全新增订版)》,您将清清楚楚看到这些帝王将相的欲望、得失、纠结、决断、布局与权谋,读完《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2:终结篇(全新增订版)》,您对人性的本质、权力的奥秘和中国现状的历史根源,会有更深更透地了解!
作者: 当年明月著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2011
简介: 《明朝那些事儿》第六部,主要讲述了晚明由“三大案”引发的党争,魏忠贤兴起及袁崇焕之奋战。自张居正去世后,便无人敢管万历,为争国本、查妖书、打闷棍,他与大臣展开拉锯战,三十年不上朝。东林党却因此发展壮大,为把持朝政,与齐、楚、浙三党明争暗斗,借国本之争,扶持明光、熹宗二帝即位,成功掌握政权。魏忠贤以平民出身,利用熹宗昏庸,又傍上皇帝乳母客氏,与东林党展开对决。在外,援朝抗日战争后,明防御线转至辽东。没落贵族之后李成梁打蒙古、灭女真,成为一代枭雄,却养虎为患,努尔哈赤借机兴起,统一后金。为抗金、守城、夺失地,在帝师孙承宗的带领下,袁崇焕从一介文人成长为边疆大将,坚守孤城,最终击败努尔哈赤。
作者: 冯敏飞著
出版社:昆仑出版社,2007
简介: 小说讲述一个高官激流勇退的心灵史。 明朝末年,进士李春烨与太监魏忠贤、皇长孙朱由校多年不得志,成为难兄难弟。朱由校意外成为皇上,魏忠贤大红大紫,李春烨随之升迁。然而,李春烨目睹更多的却是残暴与虚伪,深恐自己也难以善终,决计退隐,一面出任湖广大参,一面在家乡福建泰宁兴建五福堂。不意卷入御史杨涟枉死案,很快被调回,飞黄腾达,飚升至兵部尚书加太子太师。这时,他深恐泰极否来,激流勇退。果不其然,他还在归途,朱由校就病死,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遭到新皇上的清算…… 苏州籍江西才女景翩翩沦为诗妓,漂泊福建。时曰:“闽中有女最能诗,寄我一部《散花词》。虽然未见天女面,快语堪当食荔枝。”她与李春烨邂逅,情投意合,资助兴建五福堂。后来,清兵占据五福堂…… 这是一部颇具特色的小说,从一个崭新的角度反思明亡之痛,从多方面折射出乱世官场求生之艰难,也令人感慨历史对于后人生存境遇的压抑。
作者: 王春瑜 杜婉言 著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2016年09月
简介:本书通过对明朝宦官论述明朝宦官的发展、以及其产生的历史背景与历史影响,通过对59名宦官传记的描写,围绕中国古代宦官的生活,用炭棒勾了一个轮廓,让我们影影绰绰地看到了深宫里一大群贴着墙,驼着背,颤颤微微,里倒歪斜地在秋风中倒下的背影,他们绝大多数受尽人间冷眼,饱饮无人格的生活,不禁令人叹息!在贴着墙的背后,有的人也藏匿着窥视君王私生活的眼睛、撼动朝廷的野心……介绍到的人物中既有王翱、刘若愚等为诗著文的高才雅士,也有阿丑、高永寿等曲艺编演的优伶男宠,更有刘瑾、魏忠贤等涡乱朝纲的佞幸“权宦”。这三类宦官不仅对宫廷文化有着深远影响,而且在明代政治中的隐显作用也不容小觑。
作者: 王军云编著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2007
简介: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统一的封建王朝,从明太祖朱元璋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在应天(今南京)称帝建国开始,到明思宗朱由检于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自缢煤山结束,共延续了276年,经历了16 位皇帝。 明朝16位皇帝通过各自曲折的人生经历,演绎了明王朝波澜壮阔的历史。 明朝的皇帝虽然都有自己的奇特个性。但他们都没有忘了自己是皇帝,要守住祖宗传下的基业,因此皇权都没有旁落,即便是太监专权猖狂的武宗、熹宗朝。他们也绝不允许有凌驾于皇权之上的特权存在,因此刘瑾、魏忠贤都没有逃脱必死的下场,这也算是明朝历史的一个怪现象。 本书以明朝16位皇帝各自不同的人生经历为主线。力求用通畅的语言,阐述明朝近300年波澜壮阔历史的来龙去脉,让16位皇帝丰满生动,让历史事件形象鲜活,使读者阅后有愉悦的享受,收获的快慰,在洞悉明朝风云变幻历史进程的同时,掩卷沉思那尘封岁月带给我们的启迪。
作者: 魏忠英著
出版社:群众出版社,2004
简介: 改革开放以来,我先后在太原机械学院(现改称华北工学院)、北方工业大学给硕士研究生和大学生讲授自然辩证法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我的讲授既注意紧密联系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我国社会实际,又注意了解并吸收在这种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自然辩证法的理论动向和研究成果。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经过不断的思考和研究,逐渐形成了我对自然辩证法和历史唯物论及其相互关系的一些见解。 教学和科研是互相促进的。我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吸取别人的科研成果,而且自己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自然辩证法进行了一些研究工作。我研究的侧重点是物质世界的普遍结构和作为物质普遍属性的结构特性,是自然辩证法和历史唯物论的有机统一,以及在这个有机统一基础上自然辩证法和历史唯物论的理论体系问题。我认为,因为人类社会和自然界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个有机整体,作为反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自然辩证法和历史唯物论理所当然的也应当是一个有机整体。不考虑和对方联系的自然辩证法或历史唯物论研究,是不全面的和有局限性的。研究自然辩证法和历史唯物论的内在联系,使自然辩证法和历史唯物论发展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也是现代时代发展的需要。 这本书所收进的大多数文章是在不同时间发表的,从形式上看是作者的一本哲学文集。从内容上来看,从总体上来说,这本书又是作者围绕促进自然辩证法和历史唯物论发展成为一个有机整体而展开论述的一部论者。
作者: 李炳奇,杨玲主编
出版社: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简介: 有机化学是高等院校一门重要的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可使学生掌握有机化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继课程的学习和从事科技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有机化学教材的种类逐渐增多,每种教材各有特色,但适合少数民族学生使用的教材却很少,为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我们根据母语为非汉语言学生的学习?点,结合作者多年从事少数民族学生有机化学教学积累的经验,在广泛吸收兄弟院校有机化学教材优点的基础上,编写了本书。在选材上,本书既考虑到学科自身的系统性,又注意教学时限和专业需求;在内容上,除了科学严谨、循序渐进的编写外,叙述时更注重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层次分明;在编排上,以重要理论为基础,以官能团系统为主线,以结构和性质的关系为重点。同时,加强习题的基础性、探究性和创新提高性,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有机化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除此之外,我们根据章节特点精心挑选了知识?展材料,附于每章习题之后。这不仅使全书的结构体系更加完整,而且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使理论知识延伸到实际领域中。 全书共分十五章,主要介绍有机化合物的命名、结构、性质、合成及相互转化规律,探讨其反应机理,每章后均附有要点梳理、习题及知识拓展内容。本书可作为教学时数为6。学时左右,母语为非汉语言的本科少数民族学生(民考汉或民考民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教材,也可供成人教育相关专业进行有机化学教学时参考。 本书由石河子大学、塔里木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的教师合作编写,参加本书编写的人员及具体分工为:李炳奇(第一章、第九章)、周忠波(第二章)、姜建辉(第三章)、于海峰(第四章)、魏忠(第五章)、李红(第六章)、马晓燕(第七章)、廉宜君(第八章)、李红霞(第十章)、杨玲(第十一章)、高旭红(第十二章)、石磊(第十三章)、孔蜀祥(第十四章)、杨金凤(第十五章),最后由李炳奇、杨玲统编定稿。 本书出版得到了华东理工大学对口支援石河子大学工作的。支持和华东理工大学“优秀教材出版基金”的资助,同时得到了华东理工大学在石河子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挂职副院长曹贵平教授的热情帮助,在此一?表示感谢。
作者: 唐浩明
简介:
杨度(1875—1932),湖南省湘潭县姜畲石塘村人。原名承瓒,字皙子;后改名度,别号虎公、虎禅,又号虎禅师、虎头陀、释虎。
杨度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个极富争议性的人物。他才华卓绝,抱负不凡,年轻时参与公车上书,接受康有为、梁启超等改良派的维新思想,反对帝国主义。后来又积极筹划袁世凯称帝。洪宪王朝崩溃后,转而帮助孙中山。五四运动以后,工农革命运动使他看见了中国的未来。他长期与李大钊等共产党人接触,世界观也有了根本的转变。1929年秋,在严重的白色恐怖中,他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秘密党员,为党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
在他身上几乎集中了中国近代历史上种种错综尖锐的矛盾。有救国之心而所托非人,空怀博学宏识而把握不到时代脉搏,醉心于帝王之学,企图救国扶民,却逆时代潮流而终归失败。杨度的悲剧,正是中国近代艰难崛起之路的一个缩影。
本书荣获第三届中国国家图书奖,很值得一读。
【目录】
**章?名师访徒
1.杨度推开《唐宋八大家文钞》,喟然叹息:世无英雄,使竖子成名
2.碧云寺的泥塑罗汉预卜落第举子的命运
3.青年王闿运的风流韵事
4.王闿运不合时宜的举动:拒绝见陆抚台,倒屣迎张铁匠
5.听说杨度非韩薄柳,王闿运欣喜地说:孺子可教也
6.大学者家嫁女与众不同
7.为得天下一英才而教之,王闿运亲赴石塘铺指点迷津
第二章?帝王之学
1.王闿运的三门功课:功名之学、诗文之学、帝王之学
2.胡三爹将保存二百年的家传《大周秘史》稿本送给王闿运
3.新政给古城长沙带来了生机
4.一方菊花砚,凝结了维新志士的友谊
5.谭嗣同举杯:我们对着苍天神明起誓
6.王闿运妙解《枫桥夜泊》
7.叔姬将初恋珍藏在心灵*深处
8.一阕《玉漏迟》,闺阁压倒须眉
第三章?浅涉政坛
1.谭嗣同千里迢迢为徐致靖送来紧急家书
2.自古以来在中国要办成大事,光凭嘴巴子没有刀把子是不行的
3.袁世凯牢记嗣父的教导:官场犹如戏场,**的本事在于装假的做工技巧
4.新建陆军统帅是当今官场上的凤毛麟角
5.江亭初题《百字令》:西山王气但黯然,极目斜阳衰草
6.潭柘寺定情
7.接到夏寿田送的宫花后,叔姬在病榻上整整躺了半个月
8.湘绮老人传授帝王之学的真谛
第四章?佛门俗客
1.怪木匠齐白石
2.老衲无聊题红叶
3.佛学原来竟是如此深奥而有趣
4.觉幻长老传衣钵
5.无意中遇到了哥老会头目
6.倭国古刀与松花念珠
第五章?八日榜眼
1.借讨好周妈的小手腕,消除了王闿运的恼怒
2.张之洞眼中的高才
3.癸卯科会试在冷冷清清中收了场
4.八大胡同寻静竹
5.亦竹告诉静竹:你就要做榜眼公夫人了
6.“梁头康足”毁了榜眼公的锦绣前程
第六章?亡命扶桑
1.五年前出逃的惊险情景,梁启超终生不会忘记
2.王照的一句话,道出了戊戌政变的真正原因
3.杨度为梁启超的书斋饮冰室题名
4.智凡带来了八指头陀的信:朵朵莲花托观音
5.若道中华国果亡,除是湖南人尽死
6.从看到千惠子的**眼起,杨度就喜欢上了这个美丽的日本女郎
7.樱花丛中,杨度与田中探讨中国的富强之路
8.遗失在中国的千年古刀又回到了滕原家族
9.滕原对今天的留日生讲述古代遣唐使的故事
第七章?借尸还魂
1.各路英豪聚会普迹市共图大业
2.杨度独自来到牛石岭祭奠谭嗣同
3.在圣公会牧师的帮助下,黄兴机智地逃出险境
4.王闿运为初出茅庐的弟子出谋划策
5.首战告捷,令张之洞刮目相看
6.博爱丸上,杨度静下心对回国三个月来的经历做了一番清理
7.千惠子向故园归来的英雄献上一束腊梅花
8.初次会晤,杨度就认定孙中山是个磊落大丈夫
9.杨度握着孙中山的手说:我事成,愿先生助我;先生事成,我将助先生
10.袁世凯为宪政出了一个极好的点子
11.熊希龄东渡日本找枪手
12.杨度道出借尸还魂的奥妙,终于说服了梁启超
第八章?丁未政潮
1.孙毓筠造反被捕,却意外地受到礼遇
2.千惠子的眼泪,滕原勾画的蓝图,准备回国的杨度的心迷乱了
3.梁夫人轻柔地对晳子说:兄弟,一腔热血不洒在自己的国土上,算什么中华好男儿
4.千惠子轻轻一曲《上邪》,直唱得杨度五脏六腑都翻腾起来
5.丁未年北京城,政界风潮迭起,动荡不安
6.张之洞与袁世凯商议奏调杨度进京
第三章?投身袁府
1.为接儿媳妇回家,老名士煞费心机
2.王闿运为进京做官的弟子准备了两份特殊礼品
3.儿子的情人转眼间做了老子的姨太太
4.袁世凯要杨度转告梁启超,他不是戊戌政变的告密者
5.杨度踏遍西山,下定决心要寻到静竹的墓穴
6.静竹做出异乎寻常的抉择
7.看到《大周秘史》的扉页题辞,袁世凯有意成全杨度
8.即使是秉承士为知己者死的古训,杨度也甘愿为袁世凯驱驰
第九章?山雨欲来
1.大喜之夜,杨度和亦竹双双来到静竹的房里
2.临终前夕,慈禧为中国选择了*后一位皇帝
3.徐世昌来到袁府,为把兄弟画策度难关
4.醇王府里,母子夫妻兄弟为争权夺利吵得不可开交
5.锡拉胡同与肃王府的密谋在同时进行
6.张之洞巧叙前朝旧事,救了袁世凯一命
7.冷冷清清的前门火车站,前来给袁世凯送行的只有严修和杨度
8.江亭再题《百字令》:昨宵一梦兼春远,梦里江山更好
9.悟宇长老指明朝廷亡在旦夕的三个征兆
第十章?洹上私谋
1.奉内阁总理之命,杨度连夜奔赴彰德府
2.野老胸中负兵甲,钓翁眼底小王侯
3.张謇私下对袁世凯许愿:倒掉皇族内阁后由你来做总理
4.杨度没有料到,袁世凯居然想当大总统
5.茶叶蛋里的四字情书:忍死须臾
6.袁世凯隆重宴请刚出牢门的汪精卫
7.杨度和汪精卫联合发起国事共济会
8.杨度对革命党人亮了底牌:袁世凯不是曾国藩
9.静竹的鼓励,自我的检讨,使杨度相信自己的转变没有错
10.南下就职前夜,北京城闹起了兵变
第十一章?一拍即合
1.八指头陀笑道:和尚如此厌倦红尘,何不出家
2.八指头陀向杨度讲授佛家哲理:人世好比一个圆圈
3.袁世凯巧妙地逼迫熊希龄在解散国民党的命令上副署
4.袁克定决心效法太原公子
5.今日的太原公子与未来的房玄龄一拍即合
6.夏寿田对亡妾的深情眷恋,使叔姬心里很不是味道
7.杨度和梁启超都把宝押在蔡锷身上
8.湘绮楼庭院,王氏祖孙三代赏月联诗
9.进京途中,王闿运为旧时名妓书写《洛神赋》
10.老于应对的袁世凯,面对周妈,不知如何称呼为好
第十二章?筹安会首
1.日本公使夜进居仁堂
2.从秦汉到前清,哪个办大事的人不想做宰相
3.发生在云吉班里的风流壮举
4.袁世凯题赠的金匾高高悬挂在杨度的厅堂上
5.孙毓筠为即将建立的机构取名筹安会
6.严复说华风之弊,八字尽之:始于作伪,终于无耻
7.梁启超公开宣布:复辟帝制一事,哪怕全国都赞成,我也断不能赞成
8.国史馆的饷银居然被周大拿去赌博
9.静竹为晳子亵渎了他们圣洁的爱情伤心
10.正阳门城楼上,郭垣对袁克定谈北京王气
11.八大胡同的妓女为中华帝国取了一个动听的年号:洪宪
12.袁克定破釜沉舟,要把帝制推行到底
13.晳子,早日奉母南归,我在湘绮楼为你补上老庄之学
第十三章?小红低唱
1.千年前的《推背图》上便已载明袁克定要做皇帝
2.看到蔡锷拍来的独立通电后,袁世凯大骂杨度是蒋干
3.究竟是人生不宜久处顺境呢,还是顺境原本就是诱人堕落的陷阱
4.落难的杨度依旧羡慕宋代宰相赠妾与人的雅事
第十四章?由庄入佛
1.杨度在迷惘困惑中为恩师撰写挽联
2.临终前,静竹劝杨度读读佛经
3.八指头陀的诗集将杨度引进佛学王国
4.一个万籁俱寂的庐山月夜,杨度终于领悟了佛门的**境趣
5.叔姬把五彩鸳鸯荷包送给了心中永远的情人
6.虎陀禅师为信徒们开传法会
第十五章?中山特使
1.禅意发挥到极致,原本与艺术的**境界相通
2.梅兰芳几句俗家之言,无意间触及到了佛门天机
3.尚拟一挥筹运笔,书生抱负本无垠
4.在陈炯明叛变的严重时刻,杨度践约帮了孙中山的忙
5.千惠子在寒山寺立下中日合璧诗碑
6.孙中山交给杨度两个使命
7.江亭三题《百字令》:卅年一梦,江山人物俱老
【免费在线读】
2.碧云寺的泥塑罗汉预卜落第举子的命运
“晳子,你来西山,为何不邀我们?”
杨度刚走下几十丈远,迎面碰上了两位老朋友。说话的这位走在前面,名叫夏寿田,字午贻,湖南桂阳人,父亲夏时官居江西巡抚。夏寿田比杨度大五岁,长得身材颀长,眉清目秀,穿得也阔绰,一看便知道是个聪明俊秀的贵家公子。他这次会试亦未第,先前也住长郡会馆,前向搬到一个做京官的远房亲戚家去了。
“晳子,你私自出城,是不是有个相好的在西山等你呀!”后面一位哈哈取笑道。
这一位可不是寻常人物,他乃赫赫有名的曾文正公的嫡长孙曾广钧,字重伯,今年虽只二十九岁,却已做了六年翰林。他七八岁时便被目为神童,现在已是京都士林中人人钦佩的学士诗人。曾家到广钧这一代,已是连续三代后继有人了,这是咸同年间的中兴名将中所仅见的,也为历代官场所少有。正是因为他的伯父、父亲和他本人的卓越表现,使得一部《曾文正公家书》更添魅力,成为曾国藩家教有方的得力证据。无论是面孔,还是身材,老辈人都说,曾广钧酷肖文正公。只是他的性格与乃祖大不相同。他穿着豪华,喜讲排场,极好玩乐,经常出现在八大胡同的花酒席上,至于京师文人雅士的集会中,如果缺少了曾重伯,似乎低了一个档次。他风流倜傥,文思敏捷,正是中国旧式才人的典型代表。
“原来是午贻兄和重伯兄,你们是怎么凑到一起来的?”在西山不期而遇这两位好友,杨度十分高兴。
“重伯兄一早来邀我,说户部卢老爷娶妾,在正阳楼请吃烤羊肉,要我们一起去凑个热闹。我就去会馆邀你。景大爷说你出城上西山了。我就劝重伯兄,不吃喜酒了,干脆我们也上西山,和晳子一起赏秋看红叶。”
“晳子,为了和你一起游西山,我们连正阳楼的烤羊肉都不吃了,够朋友吧!”曾广钧说着,已走到面前来了。和乃祖一个样,他也长着一双扫帚眉,但他的扫帚眉却没有祖父那种沉闷苦涩的气象,却带有点滑稽的味道。
“好,够朋友,够朋友!”杨度十分快活。
舍掉正阳楼烤羊肉不吃,专来西山寻他,的确是够朋友的举动。正阳楼的烤羊肉在京师饮食中名冠一时,一年四季食客不断。眼下正是秋高草深牛羊肥的时候,正阳楼的这道菜更是兴旺季节。食客一登楼,殷勤的店小二便端来一个炭盆,盆中是一堆烧得炽热的炭火,火上罩一个铁丝网。再捧出大碟鲜嫩的羊肉片,那肉片切得纸一样的薄,附带几个调好醯酱芥末的小碗,接着搬出一坛老酒来。*后,给每位食客送来一个矮脚小木几。小木几做什么用?原来,这正是正阳楼吃烤羊肉的与众不同处。食客并不坐在凳子上,而是站着,一足立地,一足踏在木几上,右手用筷子夹着蘸上佐料的羊肉片,左手端着酒杯,一片羊肉只要略微在铁丝网上放一放就可以吃。正阳楼的食客便都这样,脚踏木几,且炙且啖且饮,那模样很是豪放倜傥,极受年轻人的喜爱。
“好哇,正阳楼的烤羊肉,过几天由我来给二位补!”杨度*是一位好朋友的人,他很向往孔北海“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的气派,只不过他现在还是一个靠伯父接济的穷书生,摆不起这种阔绰。他对二位好友说:“天已黄昏,我们不如先下山,找个店住一夜,明天再上山来游一天如何?”
“你这就外行了,投店还要下山吗?”曾广钧久住北京,西山来过许多趟,对这里很熟悉。“随我来,今晚就住碧云寺。”
杨度说:“碧云寺我中午去过。寺里今天做佛事,不接待俗客。”
曾广钧笑着说:“不要紧,只要我去,再忙的佛事,他们也要接待。”
“你和他们很熟?”杨度来了兴致。
“寺里的方丈演珠上人是我的诗友,不但接待,今晚还要他做东,请二位吃一顿顶好的斋宴。”
“我早就知道,跟重伯走有得吃。今天不来西山,就有喜酒吃,来西山就有斋酒吃。”夏寿田笑着对杨度说,“我们今夜饮他个通宵酒,让演珠心疼得咒骂重伯不是好东西。”
“演珠不是那类小气人。你们喝得越多,他越高兴,我带去的人越多,他也越高兴,他还会说我曾广钧是他的真心朋友。”曾广钧乐道,“不过有一点,若是文人去喝酒的话,临走时必须要赠他一首诗。否则,他真的要咒骂了。他不是心疼酒被喝了,而是心疼酒被灌进狗肚子里去了。”
“好,好。”杨度马上答应,“这个不难,我们每人送他一首。”
“晳子,你今天怎么一个人游起西山来了?”夏寿田知杨度不是那种内向孤独的人,对他今天的反常举止很不理解。
“我今天是憋着一肚子气来的。”
“什么气?”夏、曾一齐问。
杨度笑着说:“你们看气人不气人!韩愈、柳宗元那样的文章都可以流传千年,我和午贻却连进士都未考上,这世道还有什么公理呢?”
夏、曾听了这话,都摸不着头脑。杨度将今天早上所发的那通“世无英雄,使竖子成名”的感叹说了一遍。
夏寿田哈哈大笑:“你可真是天低吴楚,眼空无物啊!连韩柳之文都不屑一顾,也不怕别人说你狂妄。”
曾广钧说:“怪不得你中不了进士!我看你下科即使中了进士,也点不上翰林。”
“这是为何?”杨度问。
“因为翰苑门口有昌黎庙呀!凡初进翰林者,都要向老人家烧三炷高香,磕三个响头。”曾广钧说,“瞧你这个样子,是**不肯向韩文公低头的,他又何能准许你进去呢?”
杨度大笑了起来:“到那时,他不准我进去,我就邀几个人一起来拆了他的庙,让他老先生无家可归!”
三个年轻人一路上谈谈笑笑,断黑时分来到了碧云寺。碧云寺始建于元至正二十六年,原是个小小的佛寺。到了明正德年间,于经大加扩建。天启三年,魏忠贤又予以重修。这两个权阉都看中了此地风水好,想死后葬在这里,结果又都得不到善终,未能如愿,却给后世僧人们留下一座极好的诵经拜佛的场所。碧云寺是西山众多庵寺中*庞大的建筑群。它的殿堂依山而建,随山势而层层升高,直至山顶。每进院落各具特色,给人以层出不穷之感。金刚宝座塔精巧秀美,别具风格。天王殿宏伟壮观,罗汉堂内的五百罗汉,更是国内仅有的四处罗汉群雕之一。方丈演珠近五十岁,有诗僧之称。演珠敬慕曾广钧的诗才,更想攀附他的崇高门第,一向与他多有往来。今见曾广钧亲自陪同两位会试举子前来,喜得连声念阿弥陀佛,犹如迎接金身菩萨的降临。演珠一面吩咐安排上等斋席,一面叫小沙弥献上*好的香茶,又亲自动手整理房间,请客人坐下休息。当知道杨度、夏寿田都是**次来碧云寺时,演珠又殷勤地说:“等会儿吃完饭后,贫僧陪诸位施主到罗汉堂瞧瞧。”
杨度的母亲一向礼佛,家中供奉着一尊观音菩萨。每逢初一、十五则吃斋。每年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三个观音节,都要带着杨度兄妹去附近的法华庵烧香磕头,故而杨度从小对庵寺菩萨便有好感。他生来性子急,忙说:“吃饭还要过一下子,法师先领我们去看看吧!”
“也好!先把灯点着,一会儿就去。”演珠忙命几个小沙弥去罗汉堂点灯。
大家随便喝了两口茶后,便随演珠来到罗汉堂。这是一个很大的四方形殿堂,中间隔出四个小天井采光,整个殿堂的结构像个田字形。紧靠四面墙壁边,罗列着整整五百个罗汉,各人都有自己的名字。每两个罗汉共一盏油灯,二百五十盏油灯一齐点着了,恰如满天繁星降落,甚是璀璨。星光闪烁中,他们或站或坐,或蹲或卧,或清秀慈祥,或狰狞可怖,或瘦如干柴,或胖如水缸;头上戴的,手中拿的,腰中缠的,脚下踩的,都是些奇奇怪怪的东西:有树枝,有袋囊,有蛇虫,有魑魅。真个是五百罗汉,不仅面目各异,形态不同,就连浑身上下的装束都无一相似之处,且个个塑造得形神逼真,栩栩如生。
小小的油灯在夜风吹拂下,跳跃不停,空阔的罗汉堂半明半暗,时显时隐。若是毫无准备骤然间来到这里,胆大的仿佛觉得到了西方极乐世界,胆小的则如同跌入了阎罗王殿。碧云寺的罗汉堂,真是一个充满着幻怪、极富刺激的所在。
见他们看得入迷了,演珠说:“碧云寺的罗汉可预卜人的一生,极灵验的,你们试一试吧!”
夏寿田很有兴趣,问:“如何试法?”
演珠说:“随便走到哪位罗汉的面前,心里想好一个数字,或是自己的岁数,或是父母兄弟的岁数,或是别的什么数字都行,想定后再不能改,依着这个数字数下去,碰着哪个罗汉,那个罗汉就是你一生的命运。”
“我先来试。”夏寿田兴致浓烈地走到一个罗汉面前,说,“我今年二十六岁,就用二十六这个数字吧!”
曾广钧说:“我们一起替你数。”
于是大家都在油灯前面移动着,手指点着罗汉,口里不停地数着:“一,二,三……”
数到二十六,都停了下来,对面的罗汉名叫广福尊者,灯火照耀着这个罗汉怪模怪样的造型:双眼如铜铃,口张大得可以放得进一只拳头,脸又长又窄,上下都尖尖的,极像小河小港中的鱼划子,两肩又格外的宽,一边肩上跳跃着一只白额猛虎,另一边肩上盘旋着一条青龙。
众人都不知这位广福尊者表示着一种什么样的命运,正要问时,只见演珠笑容可掬地对夏寿田说:“夏施主,你是大大的好命,龙虎相聚,好比龙虎榜高悬,下科会试,夏施主一定高中头名状元。”
大家都向夏寿田贺喜。夏寿田快活地说:“真的中了头名状元,我捐一千两银子给碧云寺。”
演珠忙合十,连声说:“多谢,多谢!”
杨度说:“我也来试试!”
他也走到一个罗汉面前,说:“母亲今年四十整寿,就以四十为数吧!”
“好一份孝心!”演珠称赞,“杨施主,贫僧替你来数。”
演珠一二三四地数着,大家的脚步也跟着移动,数到甘耳尊者面前,正好是四十,都停下来。只见这位尊者又与刚才的那位大不相同:头大如笆斗,眼陷如古井,鼻高如山丘,耳长如瀑布,青灰灰的面皮,白森森的獠牙,望之甚是可怕。甘耳尊者左手托起一棵桃树,右手掌中有一只鼓起的圆眼睛,正斜倚在一朵白云边。
“杨施主,你的命上上的好!”演珠不待问便大声地说。
“何以见得?”杨度把甘耳尊者细细地端详了一番,却不明白好在何处。
“施主你看。”演珠指着怪罗汉,“甘耳尊者左手中的桃树,是一个‘木’字,右手掌上的眼睛,是一个‘目’字,‘木’、‘目’合起来是一个‘相’字。杨施主,你日后要当宰相的。贫僧预贺你了!”
“真的吗?”杨度非常兴奋。
“这是决不会错的。”演珠极为认真地说,“看施主这种气宇,今后一定有宰相的福分。”
夏寿田说:“晳子,你若真的做了宰相,一定要重修碧云寺酬谢佛祖才是。”
“一定,一定!”杨度高兴地说。
曾广钧看着甘耳尊者身后有一片白云,心想:常言只说是靠山,再也没有靠云的。俗话说风吹云散,云若是散了,这尊者不就没有依靠了吗?心里这样想着,觉得有点不大吉利。
“重伯兄,你也来试一试吧!”夏寿田怂恿。
曾广钧说:“我早就数过了,数到头来,站在我面前的是一位妻妾成群的享福尊者!”
众人听了,都哈哈大笑起来。一个小沙弥进来,说斋饭已准备好了,演珠把大家请入饭堂。饭桌四周各点起一盏洋油灯,雪亮的灯光照出一桌丰盛的斋席来。这斋席也有鱼肉,也有鸡鸭,但都是用豆腐干、笋干做成,却又比真的大鱼大肉更清爽可口。也有酒,那是用西山泉水酿成的素酒,清清的,甜甜的,十分对文人的胃口。演珠频频递菜,殷勤相劝,三个年轻人不拘形式大饮大嚼,一顿斋酒席,吃得比城里八大居的荤菜有味多了。
饭后,演珠把他们送到客房,东拉西扯地闲聊了半个时辰,他明天还得早起,安排一个小和尚照料后,便告辞了。而此刻,这三个才子的谈兴才刚刚开始。
作者: (明)无名氏撰;金心点校
出版社:中华书局,2005
简介: 在明末清初的时事小说中,艺术水平提高、最具代表性的首推《梼杌闲评》. 《梼杌闲评》又名《明珠像》,主要描写的是明代宦官魏忠贤与明熹宗的乳母客印月互相勾结、篡权乱国的历史故事。 “梼杌”一词的本意,一是指传说中的凶兽,一是指传说中的恶人。《梼杌闲评》中的魏忠贤就是一个合无赖、恶棍、流氓为一体的凶兽恶人。他奸诈、狠毒、贪婪、无耻。他由一个目不识丁的阉宦,一跃而为大权独揽的司礼监秉笔太监,结党营私,陷害异己,欺上瞒下,控制朝政。 对于这样一丰大奸在恶之徒,作者在塑造人物时,并没有脸谱化、公式化,而是注意在事件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中来写其性格的特点和变化;同时,作者又进行了合理的虚构和艺术创造,把魏忠贤的形象描写得十分真实和成功。 晚清著名的文学评论家王钟麟先生在《中国历代小说史论》中写道:“金瓶梅”之写淫,《红楼梦》之写侈,《儒林外史》、《梼杌闲评》之写卑劣……皆深极哀痛、血透纸背而成者也。 [
作者: 灰熊猫著
出版社:长征出版社,2008
简介:一晃眼数年过去,新生的长生岛社会已经变得和这个时代迥然不同,严格而人性化的制度条例、日益庞大的经济规模、新式武器的不断研发使得长生岛的战斗实力急遽提升,在海内外声名大噪。金州阻击战中,黄石力挽狂澜,于死地寻得生机,后金皇太极开始重视并忌惮这个对手,而辽东战局也一改既定面貌,变得更加扑朔迷离。远在日本,长生岛秘密进行数年的假钱买卖受到幕府打压,为了稳固财路,黄石不惜瞒着朝廷,将军队开向日本,一举打灭幕府的嚣张气焰。而在朝堂之上,阉党和东林党的党争也开始白热化,魏忠贤对东林权臣开始了毁灭性的打击,两党对耀眼的长生岛更是加码拉拢。 天启五年八月,统领东江左协的黄石挥师进攻盘踞复州的后金势力,皇太极诈逃,并在明军身后布下天罗地网,而黄石以一协之军力对抗后金七十牛录之众,更加上历史已改,胜负的天平已不再向黄石倾斜,没有历史作为依靠,黄石能否以少击多,获得这场恶战的胜利?身在边境,黄石却不可避免地在党争的旋涡里浮沉,而最初那不可告人的大秘密、大志向,是否还会实现?在这汹涌诡谲的历史浪潮里,黄石,这个幸运的穿越者、野心家,到底要为自己做出怎样的选择?更多>>
作者: (明)陆人龙著;覃君点校
出版社:中华书局,1993
简介: 《型世言》是一部明代崇祯年间刊行的优秀的拟话本小说集,全称《峥霄馆评定通俗演义型世言》,十卷,四十回,陆人龙著。原本今藏韩国汉城大学奎章阁。 此书自明末清初以来,湮没已久,不为人知。明清文献中未见提及,王古鲁、孙楷第、郑振铎、大冢秀高诸研究家的著作和书目中也未见著录。今所知唯一提到《型世言》之名的,是峥霄馆刊本《皇明十六家小品》。书中有征文启事两叶,称“见惠瑶章,在杭付花市陆雨侯家中;在金陵付承恩寺中林季芳、汪复初寓”。其拟刻书目中提到:“刊《型世言二集》,征海内异闻。”①此《型世言二集》是否最终刊成,尚不可知,但《一集》应当已经完成,它就是现在这部《型世言》。正是由于人们对《型世言》一无所知,导致在研究明代通俗小说、尤其是话本小说时,遗留下不少未能解决的问题。因此,可以说,《型世言》之发现,填补了古代白话小说史上的一个空白。 据《奎章阁图书中国本综合目录·集部·小说类》著录,《型世言》今存十一册,无总序、目录、插图,仅存四十回正文。据陈庆浩先生考证,原书当为十一册,首册为总序、总目和四十页八十幅插图,另十册为正文,每一卷四回订为一册。首册已佚失,仅存正文。 今本十一册为后人改装,非原书旧貌。原书总序、总目虽已不见,但插图却还有小部分能够找到。陈庆浩先生在研究今藏巴黎法国国家图书馆的《别本二刻拍案惊奇》时,发现卷首原有图十七页三十四幅,其中第一页(二幅)取自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七《钱秀才错占凤凰俦》之插图、第三页(二幅)取自《醒世恒言》卷八《乔太守乱点鸳鸯谱》之插图。第二页出处尚待查考。从第四页至第十七页共二十八幅插图,均出自《型世言》。①此次整理,我们把这二十八幅图置于书前,以便读者参阅。 《型世言》的作者是陆人龙,刊行者和评点者是陆人龙之兄、著名的杭州书坊主陆云龙。 该书每回回首都有陆人龙的署名,题“钱塘陆人龙君翼甫”、“钱塘君翼陆人龙”、“钱塘陆人龙”、“钱塘陆君翼”等,称“演”、“演义”、“辑”、“撰”、“编”。可知陆人龙字君翼,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型世言》是他独立创作的拟话本专集。每卷卷首题“峥霄馆评定通俗演义型世言卷之×”(卷一)、“峥霄馆评定型世言卷之×”(卷二、三,五~十)、“型世言卷之×”(卷四)。每回前都有题为“翠娱阁主人”所作的小序,称“叙”、“序”、“小叙”、“引”、“小引”、“题词”等。这在其他明清小说中从未见过。 我们知道,峥霄馆是明末杭州著名书坊,其主人即号翠娱阁主人的陆云龙。云龙字雨侯,这从第一回叙后的钤印”陆云龙印”、“雨侯氏”中可得到印证。天启、崇祯年间,是陆云龙峥霄馆的鼎盛时期,刊书众多,今存者即达二十余种。有通俗小说《禅真逸史》十卷六十回、《魏忠贤小说斥奸书》四十回、《辽海丹忠录》八卷四十回和《型世言》十卷四十回,诗文集有《皇明八大家》十六卷、《皇明十六家小品》三十二卷、《明文归》三十四卷、《明文奇艳》二十卷等。还有一套由陆云龙亲自主持的“翠娱阁评选”系列丛书,包括《文韵》四卷、《词菁》二卷、《文奇》四卷、《行笈必携》二十一卷、《袁小修先生小品》和《明十四家小品》二十八卷等。从书目看,这些都是当时的畅销书。①有关陆氏兄弟的生平资料很少。《型世言》第十六回《内江县三节妇守贞,成都郡两孤儿连捷》的回末评中,陆云龙说:予生母身生予姊弟凡五人,而嫡母倪悉视犹己出,各观其成人。两母又茹荼饮苦,称未亡者二十余年。三迁断机不殊孟,截发剉荐不殊陶。乃萧氏有记,而两母泯泯也。读之不胜泫然,知草野而湮没者益多矣。 可知陆氏兄弟的父亲死得较早,姊弟都是两个母亲含辛茹苦抚养长大。崇祯七年(1634)刊本《翠娱阁近言》四卷收录了陆云龙的诗文,从中可考见其生平大概。陆云龙少时家境贫寒,但他“贫不撤学”,刻苦攻读。“少颇自负,砺名行,尚气节”,胸怀济时救世之志,“痛哭议天下,扼腕訾衣冠”。他自负才高,视制艺时文为“雕虫小道”,但为涉足仕途,一展宏图,“不得不间为从事”。然而“天公故摧折,廿载铩羽翰”,困顿场屋,屡试不中,只为一诸生。天启中,曾为塾师,一边课徒,一边自修。天启末年,因生活所迫,科举无望,不得已“妄而与齐谐之辈作伍”,专心著述,兼营书坊。明亡不久。陆云龙即在困苦忧愤中辞世,其峥霄馆书坊可能也在此时败落了。①陆云龙有子陆敏树,字蕙亩,号湑山,亦为钱塘诸生。中年耳聋,贫不自聊,在娄东顾家作西席。卒年六十。②至于陆人龙,我们知道得就更少了。第十六回《内江县三节妇守贞,成都郡两孤儿连捷》前,陆云龙《题词》中提到:“卓哉三夫人,知不辱吾弟之笔。”由此可知陆人龙是陆云龙的弟弟。 这里顺带提一下另一部通俗小说《辽海丹忠录》的作者问题。《辽海丹忠录》今存翠娱阁主人序刊本,当为原刊本。卷一首页题“平原孤愤生戏草”、“铁崖热肠人偶评”。孙楷第先生在《中国通俗小说书目》中称“明陆云龙撰”。此书在清乾隆间曾被查禁,归安姚氏刊《禁书总目》中也直称“陆云龙《辽海丹忠录》”。但在此书卷首,翠娱阁主人陆云龙在序中这样说:“顾铄金之口,能死豪杰于舌端;而如椽之笔,亦能生忠贞于毫下,此予弟《丹忠》所由录也。”③因而有的学者据此指出孙楷第说有误。《禁书总目》中的说法,也可能是因为其刊行者和作序人是陆云龙,而误归其名下。至于“予弟”为谁,一直没有结论。现在,我们可以比较肯定地认为,陆人龙应该是《辽海丹忠录》的作者。“平原孤愤生”则是其笔名。但陆云龙曾说过有姊弟五人,除陆人龙之外,他是否还有其他能写小说的弟弟,这就不大好说了。 《型世言》每回都有眉批和回末评。回末评多称“雨侯曰”,自然是陆云龙的手笔。每回回首在作者署名之后,又多署评者名号,如“盐官木强人”、“海昌草莽臣”、“古婺冷眼郎”等等。这些人都是谁呢?陆云龙在每回回首的小序的署名之后,都钤有印章,除了“云龙”、“陆云龙”、“雨侯”、“雨侯氏”、“翠娱阁”之外,还有不少闲章。 可以肯定,这些印章的主人都是陆云龙。我们注意到第八回回首《叙》后有印“草莽臣”,当是陆云龙的又一别号。此回评者为“盐官草莽臣”,又第二回评者署“海昌草莽臣”。盐官、海昌为同一地,在今浙江海宁县境,临杭州湾,为观钱塘潮之胜地。可以肯定,第二回和第八回的评者就是陆云龙。另外,第三回《小引》后有印“雅有至性”,回首又署“三吴至性人评”;第四回《序》后有印“史氏平章”,回首署“括苍女史氏批评”,联系又至为密切。可见,“三吴至性人”、“括苍女史氏”之类的名号,也是陆云龙化用的。 第一回评者署“盐官木强人”,第七回署“罗刹狂人”,第十三回署“颖水赤憨”。这几个名号我们并不陌生,同为陆云龙峥霄馆刊于崇祯初年的《峥霄馆评定魏忠贤小说斥奸书》中就出现过。此书题“吴越草莽臣撰”,卷首有作于崇祯元年(1628)的三篇序,作序者分别为“盐官木强人”、“吴越草莽臣”和“罗刹狂人”。又有《斥奸书说》一文,署“颖水赤憨题于嶒霄馆”;又有“峥霄主人”所作《凡例》末称:“是书得之金陵游客,其自号曰草莽臣,不愿以姓氏见知。” 我们知道,冯梦龙在《甲申纪事》的序中,自称“七一老人草莽臣”,所以,有人认定《魏忠贤小说斥奸书》的作者“吴越草莽臣”是冯梦龙。但是,冯氏作《甲申纪事》是在崇祯王朝覆灭之后,而崇祯元年(1628)冯梦龙是否就已用此别号著书,则颇令人怀疑。天启年间,冯梦龙“三言”名满天下,似无必要如陆云龙所说“自号曰草莽臣,不愿以姓氏见知”。可以推断,《魏忠贤小说斥奸书》的作者“吴越草莽臣”,应该就是陆云龙。 再回到那几个名号上。《斥奸书说》署“颖水赤憨题于嶒霄馆”。嶒同崝。崝,今字作峥,嶒霄馆即峥霄馆,则此“颖水赤憨”又似为陆云龙之又一别号。至于“盐官木强人”和“罗刹狂人”的名号,尽管不能完全排除另有他人的可能性,但我们推测,它们也是陆云龙所化用的。他自己创作了《魏忠贤小说斥奸书》,又化名作序、评点。到评点《型世言》时,又再用这几个别号。 在研究《型世言》的评点人时,我们发现各回的评点者署名与该回的内容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如第三回《悍妇计去孀姑,孝子生还老母》述姑苏孝子周于伦出妻换母、恪尽孝道事,评者名“三吴至性人”;第五回《淫妇背夫遭诛,侠士蒙恩得宥》述北京捕头耿埴义杀淫妇、出首救人事,评者名“燕市酒徒”;第六回《完令节冰心独抱,全姑丑冷韵千秋》述池州贵池县节妇唐贵梅贞烈事,评者名“秦淮女中丈夫”;第九回《避豪恶懦夫远窜,感梦兆孝子逢亲》述山东青州孝子王原寻父事,评者名“鲁国奇男子”;第三十四回《奇颠清俗累,仙术动朝廷》述明初江西建昌人周颠仙事,评者题“龙沙地行仙”,龙沙在今江西新建县。同类情况还有很多,不一一列举。可见,评者之命名如此随意,显然是根据小说内容临时杜撰的。联想到陆云龙一贯的书商作风和《型世言》的体例,这个杜撰者十有/八九非陆云龙莫属。所以,我们认为,《型世言》的评点者就是陆云龙。 原书中多有后人墨笔所作的句读、圈点和评语。第一回中有眉批、夹评数条,第十三回末有题作“淡轩评”的一段评语,第十五回正文首页又有“淡轩评”三字,然未见评语。(所见墨笔评语见本书附录。)从笔迹来分析,第一回的批点者与“淡轩”当非一人。淡轩其人亦无考。又第十四回首《引》下有墨题“翠娱阁主人题”,第十五回首《题词》下有墨题“万历癸巳春题”,二者与第一回墨评为同一人所书。前者似因该回《引》后陆云龙未题款而补的,后者则显为戏笔或误题。万历癸巳为万历二十一年(1593),而《型世言》则成书于崇祯初年,实在距离太远。 四冯梦龙的“三言”——《古今小说》(《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开创了中国拟话本小说的一个辉煌时代。它极大地提高了拟话本小说的水平和地位,创造了大批的读者群,使刊行话本小说集成为一项有利可图的事业。明末的几种拟话本小说,如凌濛初“二拍”、古吴金木散人《鼓掌绝尘》、周清原《西湖二集》等,都是直接追慕冯氏而出现的,《型世言》也正是这一热潮中的力作。 冯氏“三言”分别刊行于泰昌天启年间(1620—1621)、天启四年(1624)和天启七年(1627),《型世言》则大致刊行于崇祯五年(1632)。证据有三。首先,《型世言》第二十五回《凶徒失妻失财,善士得妇得货》中,提到崇祯元年(1628)七月廿三日浙江杭、嘉等七府遭受台风海啸之灾害的惨状,则《型世言》之刊行必在此后。其次,上文提到的峥霄馆刊本《皇明十六家小品》中有“征文启事”,提到“刊《型世言二集》,征海内异闻”。卷首有何伟然、丁允和、陆云龙作于崇祯六年(1633)的序,此时《型世言》当已完成,或已刊行。 第三,第二回《千金不易父仇,一死曲伸国法》述孝子王世名报父仇事。此事明时极有名,汪可受、张凤翼皆有传记,《情史》卷一、《寄园寄所寄》卷二、《国朝献征录》卷一一二、《明书》卷一三六、《明史》卷二九七等都有详细记载。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一《行孝子到底不简尸,殉节妇留待双出柩》亦演此事。又《型世言》第三十八回《妖狐巧合良缘,蒋郎终偕伉俪》述商人蒋生惑于狐魅、识破后得赠三束灵草而终得美妇事,其本事见《耳谈》卷七《大别山狐》。 . 而《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九《赠芝麻识破假形,撷草药巧谐真偶》也是据此改编的。《二刻》刊于崇祯五年(1632),如果陆人龙已经读到《二刻》中这两篇,可能不会再重复改编。反之,凌濛初也一样。所以,我们推测陆、凌二书可能是在崇祯五年(1632)同时刊出的,如有先后,也不会相距太远。 因此书命名为《型世言》,其主旨和冯梦龙“三言”一样,强调的是劝戒教化之功。第一回《烈士不背君,贞女不辱父》回末,陆雨侯曰:“若屡抗王师,殚谋报国,人不能胜天,卒以死殉,是为公。而高贤宁之作论,又不食禄,见之史册。铁氏二女之诗,见之传闻,固宜合纪之,以为世型也。”第三回《悍妇计去孀姑,孝子生还老母》卷首《小引》中,陆云龙称:“运奇谋于独创,何必袭迹古人;完天伦于委蛇,真可树型今世。”这两段话,道出命名《型世言》的由来。 全书的篇章安排很有条理。前五卷共二十回,皆述忠孝友悌、贞烈侠义之事。第一回《烈士不背君,贞女不辱父》力赞铁铉之忠高贤宁之义、铁氏二女之贞烈,乃全书领衔之作。其他诸回也都以忠臣孝子、义士烈女为主角。卷六的四回述良吏明断、良将多谋事。卷七、卷八共八回以劝戒为主,戒好色贪财,戒寡情薄义,戒择师不严,戒用吏不当等。卷九的四回多报应仙道之说,卷十则述妖异灵怪之事。可见,编撰思路清晰,章法分明。 冯梦龙作“三言”时,广泛搜集宋元话本故事,加以改编,“宋元旧种,亦被搜刮殆尽。……不知一二遗者,比其沟中之断芜,略不足陈已”。①因而凌濛初等作话本小说,只能“取古今来杂碎事可新听睹佐谈谐者,演而畅之”。②陆人龙也不例外,但他把目光主要集中在明代当时的名人传记资料和野史笔记上,其中包括一些社会新闻,因而其故事来源十分广泛。陆人龙的改编,有的比较忠实于史实或本事的记载,有的则在本事的基础上略作更动与修改,使故事更加丰富和吸引读者,有的则大胆想象,着意发挥,显示出陆人龙较强的创作能力。此次整理《型世言》,我们对各回的故事来源和影响作了一些考证,把目前所知的线索和材料写成附录,置于书后。其中一定有不少疏漏和错误,不少故事的来源尚未找到,有待进一步查考。 八《型世言》这一海内孤本的发现,也使长期以来围绕在《三刻拍案惊奇》(《幻影》)和《别本二刻拍案惊奇》这两部话本集上的一些疑问得以解决。 《三刻拍案惊奇》今存三种残本,一本今藏北京大学图书馆(简称北大本),马廉旧藏,八卷三十回,残存二十七回。又名《型世奇观》,题“梦觉道人编辑”,首有梦觉道人序。今有北京大学出版社张荣起整理本。一本今藏北京市文物局(简称文物本)。原书八卷三十回,残存二十一回,题“明梦觉道人、西湖浪子辑”。今有燕山出版社整理本。一本今藏北京图书馆,郑振铎旧藏。仅存三册、七回,题“明梦觉道人、西湖浪子辑”。无书名,版心题“幻影”,郑先生以此为书名。 《别本二刻拍案惊奇》今存二本。一本藏巴黎法国国家图书馆,三十四回,首有题“即空观主人”的《二刻拍案惊奇小引》。郑振铎、刘修业先生皆有专文研究。今有台湾天一出版社影印本。一本藏日本佐伯市佐伯文库,未见。 在《型世言》发现之前,关于此二书的作者、成书、来源、时代等问题均不能圆满解决。《型世言》发现之后,陈庆浩先生对这些问题作了详细、精辟的研究,现录其主要观点如下:① 1 《三刻拍案惊奇》三十回文字,均自《型世言》抄来,版面格式字体一致,是知据《型世言》原本覆刻而成,但删去回前序和雨侯评,另撰回目,改动版心,故《三刻》可视为残本《型世言》而部分已更动者。 2 《幻影》、《三刻》出现在改朝换代之后、清初文网未密之时。梦觉道人、西湖浪子很可能都是假名,是书商窃旧本改用新名的瞒天过海之花招,而非实有其人。 3 《别本二刻拍案惊奇》三十四卷,入清以后才刊印。前十卷采自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后二十四卷采自《型世言》,乃据其原书覆刻,但也略有改动。其中部分册页被抽换、改动、重刻,有的是有意识的改作,有的是临时拼凑的,因而造成其故事情节与《型世言》小有不同。 《型世言》的发现,是近年来话本小说研究中的一个重大事件。它所提供的大量新材料,对海内外的学术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对广大爱好中国古典小说的读者来说,也是一件幸事。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迅速出版了《型世言》的影印本,使我们获睹这一海内遗珍的原貌,但并不能满足学术界和读者们的需要。为此,我们对《型世言》作了精心的点校整理,希望能对古典小说研究的深入发展有所帮助,能为广大读者提供一份有益的精神食粮。 覃君 一九九三年五月
作者: 宋益三,微如著
出版社:北方文艺出版社,2004
简介:魏忠贤是明熹宗时的司礼秉笔太监,因为两次救驾有功,御封九千岁。他招降纳叛,结党营私,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利用“厂卫”杀人制造冤假错案,忠臣良将被斩尽杀绝。 魏忠贤凌驾于皇帝之上,捕人如罗雀,杀人如草芥,形成明熹宗朝代是中国历史上制造冤案最多的朝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