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al or artificial:reproduction and Cloning
作者: 杨焕明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2008
简介: 本书的故事,以一封给“克隆人”的信开始,与关心“克隆人”的大家一起讨论“克隆人”对我们的可能影响;用科学、生动、有趣的语言和大量图片诠释生殖与生育、克隆与“克隆人”的诸多问题,重点涉猎“克隆人”的风险、伦理等方面的讨论。 本书的故事,以两封截然不同命运“克隆人”的分别回信结尾。这本书是为我们大家写的,是为我们的孩子,包括可能的“克隆人”写的,是给那些希望更多地了解基因的人写的;也作为与热心于生命伦理的行家们的讨论。 本书附有各国目前对“克隆人”的态度以及新近出台的重要文本。
生命与生命科学
作者: 李文雍,陈乃富主编
出版社: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
简介: 《生命与生命科学》就是一本是面向非生物专业本科生的公共选修课的教材,它注重生命科学的基础性、趣味性和应用性。本书从生命的角度,以最简单的生命单位——细胞,去解答生命的起源、生命的特征、生命的生长发育与繁衍,让大学生初步了解生命的基本生理功能和生命的奥妙,甚至扩展到以此来了解人的行为及价值观。因此,这门课程不只是教给大学生一门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大学生一种生活方式与生活态度。
Wider than the sky
作者: (美)杰拉德·埃德尔曼(Gerald M. Edelman)著;唐璐译
出版社: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简介: 诺贝尔奖得主、神经科学家埃德尔曼在《比天空更宽广》中阐释了关于大脑以及心身关联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埃德尔曼博士讨论了科学和医学的最新进展,探索了意识与因果、进化、自我发展的关系,以及感觉、学习和记忆的起源问题。 《比天空更宽广》由杰拉德·埃德尔曼编著。
转基因生物安全吗
作者: 魏伟,钱迎倩编著
出版社: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
简介:生物安全问题是21世纪人类社会比较关心的热门话题,该书作者首先介绍了生物安全的概念和历史由来,然后提出了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及转基因生物对生物安全和生物多样性存在的风险问题,同时还介绍了转基因生物的非靶标效应,提出了如何控制害虫的对策,并就转基因生物在国家间的利益与风险作了简要的介绍。
生命科学导论
作者: 宋思扬,罗大民主编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简介:《生命科学导论(第2版)》在第一版的基础上,以独特的视角、新颖的编排方式和丰富的内容等特点,围绕生命科学的重点与热点问题,以讲座形式编排了15个讲座,内容涉及细胞与细胞工程、基因与基因工程、微生物与传染性疾病、营养与健康、社会生物学与繁殖对策、人类遗传学与优生、肿瘤及其防治、生物的进化、生态平衡与环境保护、种群生态学与人口问题、生物多样性与保护生物学、农业生物技术、医药生物技术和生物伦理及社会决策。 《生命科学导论(第2版)》内容新颖、概念准确、语言深入浅出、文字通俗易懂,使读者对生命科学的重点与热点问题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和认识。可作为高等院校非生物类专业学生素质教育的教材,也可供综合性大学、师范、农林、医学院校有关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及教师参考。
Stop aging now
作者: (美)简·卡珀(Jean Carper)著;邱巍,张敏译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2009
简介: 最新研究成果表明,衰老是可以避免的,甚至是可以逆转的。我们在 日常生活中所摄取的大量维生素、矿物质、化学物质以及一些天然物质正 是人类千百年来苦苦找寻的抗衰老良药。不仅如此,大家还可以从本书中 了解到西方人养生实践的奥秘,并从中深受启迪。
Neuro revolution:how brain science is changing our world
作者: (美)扎克·林奇(Zack Lynch)著;暴永宁,王惠译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2011
简介: 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都给人类社会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么,人类将经历的第四次革命将是什么? 《第四次革命(看神经科技如何改变我们的未来)》一书中,作者Zack Lynch预言神经革命将再次颠覆人类生活、工作和娱乐。神经科技作为新的技术,正逐渐影响着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金融、法律、政治、艺术、战争甚至宗教信仰。通过讲述引领这场神经革命的杰出人才背后的故事,作者向我们展示了这个即将到来的、让人吃惊的未来。这本书带给我们的是惊叹、是讨论,可能还有些许的惊慌失措,但这些都是我们必须要知道的,因为神经革命将改变的是我们每一个人,是整个人类的世界。
作者: 高崇明主编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简介:创新的基本动力之一是来源于学科交叉。实践已经证明,学科交叉出 成果,学科交叉出人才。本教材编写的宗旨是,以简洁的内容和形式帮助 非生物学专业学生迅速掌握生命科学基础知识,引导他们关注生命科学与 其他理、工、医、文诸学科的交叉。 本教材突出的特点是知识新,基本概念清晰,重点突出,文字简练, 篇幅适中。全书正文部分为四篇:从分子到细胞、生命的延续、生物进化 和生态学原理,其中具体内容的选择和整合,是基于我们近20年的教学实 践。每一章后列出了“教与学要点”,目的是帮助教员备课,学生抓住教 学的重点。书中所出的思考题,以及以窗口形式向读者介绍的生命科学与 其他理科、工科、医科交叉研究的范例,是希望同学能对所学的知识作进 一步思考。 本教材适合于非生物学专业的理科、工科、医科以及师范院校学生使 用,也适合于中学教员作为教学参考书使用。
细胞生物学实验[电子资源.图书]
作者: 杨汉民主编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2001重印)
简介: 《细胞生物学实验》为高等学校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用书。内容涉及细胞膜的特性,细胞器的分离,细胞骨架成分的观察,细胞成分的化学测定,染色体标本的制备与分析,放射性同位素在细胞生物学中的应用,细胞生理,细胞免疫,细胞电泳,细胞培养,细胞融合,细胞的遗传转化,显微镜,显微摄影及电镜技术等方面共54个实验。《细胞生物学实验》分为两部分,前26个实验为小实验性质,主要用于各类院校生物学基础课程细胞生物学实验之用。后28个实验为大实验性质,专门用于细胞生物学专业课程及相关专业硕士生的专业技术训练。《细胞生物学实验》除了用于实验教学之外,还可供有关科研人员参考。
生命探秘
作者: 马博华主编
出版社:科学普及出版社,2009
简介: 世纪之交,《中国科普文选》——一套汇集国内科普佳作、旨在向广 大青少年传播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的科普丛书面世。数载耕耘,结出累累硕 果,几年来,该丛书在社会上反响良好,得到了市场以及广大读者的充分 肯定,并被列为中宣部、教育部向全国推荐的图书;获中小学优秀课外读 物等奖项;在财政部、文化部送书下乡等社会科普公益活动及满足中小学 图书馆科普图书装备方面均发挥了较好的作用,受到了读者的欢迎。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新知识、新观念、新技术层出不穷,强调 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类社会的共同 追求。顺应科技发展的大潮,满足广大青少年日益旺盛的对新知识的渴求 ,是我们编辑出版这套反映最新科技发展的《中国科普文选》(第二辑)的 初衷。 《中国科普文选》系“九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是中国科 协普及部、宣传部,中国科普作协,中国科技新闻协会,科学普及出版社 组织全国百余家科普媒体共同参与,由著名科普作家担纲主编,汇集了数 百篇优秀科普作品,按不同学科领域结集出版之作。《中国科普文选》(第 二辑)秉承了这一传统,在中国科协科普专项资助的支持下,由多家著名科 普杂志参与推荐,以及科普作家自荐,所遴选的作品涵盖自动化、通信、 环境、资源、天文、气象、航天、国防军事及青少年心理等自然科学多个 领域。重点反映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在科技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特 别突出反映了在航天、国防等领域取得的令世界瞩目、振奋全国人民精神 斗志的成果。
现代生命科学概论
作者: 黄诗笺主编
出版社:
简介:本书主要从21世纪生命科学发展的部分重点学科和领域介绍生命科学知识和理论,未特别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各章有一定的独立性。在使用中,可根据需要讲授全书内容,或讲授其中部分章节,章的顺序也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全书共分七章,内容包括绪论、生物学基础、生物大分了的结构和功能、基因组和细胞、神经科学、生态学与人口、资源和环境、生动工程。在编写中,力求将生命科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学科发展前沿结合起来,深广适度;将生物学知识和生物学原理结合起来,贯以科学的思维方法;理论阐述深入浅出,概要介绍研究方法及成果应用;反映生命科学与其他学科间的交融,并提出尚待解决的理论和技术问题。力图使本教材有利于非生物学类专业学生认识和了解生命和现代生命科学,发现学科间的交叉点,激发其创新思维的火花。
Life and environment
作者: 范太华,朱颖编著
出版社:中南大学出版社,2014
简介:出版日期: 2012年5月1日
作者:
简介: 《基础生命科学》是吴庆余编著的《基础生命科学》的英文版,由加拿大McMaster University徐建平和清华大学吴庆余教授共同编写,是国内自编的第一本全彩色、面向大学本科学生的通识课英文版教材。《基础生命科学》内容简单明了,通俗易懂;基础与前沿并重;从宏观到微观,再由微观回到宏观,既深入浅出,又能既见树木又见森林。不但讲授最基本的生物学知识,还特别介绍了一些著名科学家的实验设计和研究经历,以及他们获得这些知识的实验程,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基础生命科学》语言流畅,适合作为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工程等专业的生物专业英语教材和理工、师范、农林、医学院校生命科学导论课程的双语教材,还可供研究人员与高校教师参考。
Darwin on trial
作者: (美)詹腓力(Philip E.Johnson)著;钱锟等译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
简介: 本书作者从各个方面对达尔文的进化论提出诘难,他所分析和引用的根据往往是既存的事实,指出了进化论所遇到的问题,这是有意义、有价值的。詹教授根据美国法律,站在法官中立、公正的地位,客观地综合比较控、辩双方提出的证据及理由,然后,公开用书面形式解释判决的因由。所以,本书是支持和反对进化论两方面人士重要的参考工具。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声称他是从法律的立场,用纯粹逻辑的方法来设问的,然而他又明确承认他是有神论者,因此,他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编者,他的推论是否“客观”与“公正”,是要打上一个问号的,这一点提请读者在阅读时加以注意。
阶段结构种群生物模型与研究
作者: 刘胜强,陈兰荪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2010
简介: 本书系统介绍了基本阶段结构模型、复杂环境下的单种群阶段结构模 型、阶段结构的种群竞争模型、资源一消费者系统、具有空间扩散的阶段 结构模型等方面的研究以及其他一些新型阶段结构模型方面所取得的主要 成果等。本书的特点是注重对数学模型相应的生物背景及其建模方法的介 绍,注重分析数学模型和数值分析结果在理论和生物上的意义。 本书可供从事理论生物学、理论流行病学研究者,具有一定数学基础 的生态学研究工作者以及应用数学研究工作者阅读,也可供生物数学方向 的研究生和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学习、参考,其中部分内容也可作为 有关专业高年级本科生的选修教材。
Landscape ecology principles i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and land-use planning
作者: (美)文克·E·德拉姆施塔德(Wenche E. Dramstad),(美)詹姆斯·D·奥尔森(James D. Olson),(美)查理德·T·T福曼(Richard T. T. Forman)著;朱强,黄丽玲,俞孔坚译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简介: 《景观设计学和土地利用规划中的景观生态原理》从斑块、边缘、廊道和景观结构的镶嵌性四个方面阐述了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并通过实际案例详细说明了这些原理在景观设计和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具体应用。与众多生涩冗长的景观生态学理论书籍不同,此书通俗易懂的阐述了景观生态学原理在景观规划与设计中的应用,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强。
Biosafety and regulation for 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s
作者: 薛达元主编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2009
简介: 本书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介绍了转基因技术的生物学基础, 包括基因工程的原理、转基因技术的方法与发展、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对 环 境和健康的潜在风险,以及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的方法与内容;第二部分 分 析了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的政策、法规与制度体系,包括国际公约、部分 国 家的立法与管理经验,以及中国的相关法规制度与管理实践;第三部分阐 述 了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的社会一经济影响,包括转基因产品的标识、对国 际 贸易的影响、损害赔偿与补救、事故应急管理,以及公众意识与参与等。 书 中许多内容是基于作者多年从事转基因生物安全的研究工作和参加联合国 相关公约国际谈判的经历,因此具有比较明确的观点。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学习转基因生物安全课 程的教材,也可作为相关管理人员的培训教材和科研人员的参考书目。
Advanced technologies in cell biology
作者: 辛华主编
简介: 本书为高等院校研究生学习细胞生物学技术用书,全书共12章,涵盖 了 细胞生物学经典实验方法和当今细胞生物学的一些新技术、新方法,既可 用 于研究生细胞生物学技术教学,又可作为细胞生物学技术工具书使用。 本书编入实验共119个,内容涉及研究显微镜与显微图像分析技术、 电子显微镜技术、细胞化学技术(细胞化学、酶、免疫、荧光细胞化学)、 细胞培养技术、培养细胞凋亡检测技术、细胞融合技术、细胞与细胞器的 分离技术、细胞的原位杂交技术、流式细胞术、真核细胞基因转染与表达 技术、哺乳动物基因敲除技术和干细胞与组织工程技术等内容。 本书对每个实验项目的原理、技术方法及注意事项都有充分的阐述, 并附有大量彩色显微照片,以加深感性认识。本书注重体现理论意义和实 际应用价值,适用于生物学、医学、农学、师范院校的教师、研究生以及 科研人员使用。
生态系统生态学
作者: 蔡晓明编著
简介:本书是《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学丛书》之一。作者在书中简述了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结构、类型及其基本特征;论述了生态系统的层级、服务、健康和管理的新思想、新理论;阐明了生态系统的物种流、能量流、物质流、信息流和价值流的规律。本书还反映了生态系统研究的最新进展,首次较完整地概括了生态系统生态学的全貌。 本书不但是研究生教材,还对高等院校有关专业师生、生态学和环境科学工作人员以及农业林业等科技人员,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现代生命科学进展
作者: 张自立,彭永康主编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2007
简介:第二版前言 第一版前言 第1章 中心法则的补充和发展 1.1 中心法则的要点及其面临的挑战 1.1.1 中心法则的提出 1.1.2 20世纪70年代后的补充 1.1.3 20世纪90年代面临的新挑战 1.1.4 全面认识RNA生物功能的多样性和重要性 1.1.5 表观效应可以遗传 1.2 以蛋白质为模板的肽链合成 1.2.1 合成短杆菌肽S的多酶体系 1.2.2 以多酶体系为模板合成GS的步骤 1.2.3 以非核糖体合成酶为模板合成Surfactin短肽的过程 1.3 朊病毒的繁殖与复制模型 1.3.1 朊病毒的性质 1.3.2 两种不同类型的prp 1.3.3 prpsc的繁殖与复制 1.4 蛋白质的自剪接 1.4.1 蛋白质的内含子和外显子 1.4.2 蛋白质自剪接机制 1.5 新生肽的折叠 1.5.1 新生肽折叠研究中的新观点 1.5.2 帮助新生肽折叠的蛋白质——分子伴侣 1.5.3 分子内分子伴侣 思考题 主要参考文献 第2章 人类基因组计划与基因组工业的崛起 2.1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提出及其意义 2.1.1 基因和基因组 2.1.2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建立 2.2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内容 2.2.1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研究目标 2.2.2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技术路线 2.3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作图 2.3.1 遗传作图 2.3.2 物理作图 2.4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测序 2.4.1 测序策略 2.4.2 测序技术 2.5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信息处理 2.5.1 建立和发展数据库 2.5.2 建立和发展相应的软件 2.6 人类基因组计划研究进展 2.6.1 酿酒酵母基因组的DNA序列 2.6.2 大肠杆菌基因组的DNA序列 2.6.3 秀丽新小杆线虫基因组的DNA序列 2.6.4 果蝇基因组的DNA序列 2.6.5 人类22号染色体的DNA序列 2.6.6 人类21号染色体的DNA序列 2.6.7 人类20号染色体的DNA序列 2.6.8 水稻(籼稻)基因组的DNA序列 2.6.9 拟南芥基因组的DNA序列 2.7 我国人类基因组研究计划 2.8 人类基因组计划推动了基因组工业的崛起 2.9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带动了新学科的产生和发展 思考题 主要参考文献 第3章 基因组学 3.1 基因组学的提出及其任务 3.2 结构基因组学 3.2.1 基因组作图 3.2.2 序列分析 3.2.3 基因组分析 3.3 功能基因组学 3.3.1 功能基因组学的提出 3.3.2 功能基因组的研究方法 3.4 比较基因组学 3.4.1 比较基因组学的任务 3.4.2 比较基因组学的研究方法 3.5 药物基因组学 3.5.1 个体对药物不同反应的遗传背景研究 …… 第4章 蛋白质组学 第5章 迅速发展中的转录组学和代谢组学 第6章 生物信息学 第7章 分子生物学技术发展 第8章 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第9章 免疫分子生物学 第10章 发育分子生物学 第11章 神经生物学 第12章 癌基因的分子生物学 第13章 病毒的分子生物学 第14章 环境生物学 第15章 生物进化研究 第二版后记 第一版后记
科学出版社,2008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新华出版社,2009
科学出版社,2011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2001重印)
科学普及出版社,2009
中南大学出版社,2014
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
科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