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朝闻见录
作者: (宋)叶绍翁撰
出版社:
简介: 四朝闻见录,宋药绍翁撰。
绍翁字嗣宗,号靖逸。自署龙泉人。厉鹗宋诗纪事卷七十一稱其为建安人,与自述不同。四朝闻见录丙集高宗六飞航海条绍翁自一云,本生祖李颖士,“其先为光州固始人,徒居建之浦城”。处州府志亦载,绍翁之先固始人,徒居浦城,后又遷龙泉。据此则绍翁祖籍光州固始(在今河南),后居处州龙泉(在今浙江)。当以自署为是。
绍翁宋史无传,事蹟难考。四朝闻见录甲集庆元六君子条载,庚辰(一二二○年)京城灵,论事者众,周端朝语绍翁曰:“子可以披腹琅玕矣。”绍翁曰:“先生在,绍翁何敢言。”同集词学条又载绍翁与真德秀(一一七八至二三一五年)私校徐凰殿试卷一事。据此,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云,绍翁“似亦嘗为朝官,然其所居何职则不详矣”。后人多主是说,当系事实。
四朝闻见录成书时,理学盛行,绍翁师承药适,又与真德秀善,故其学一宗於朱熹。但是,书中所载有涉於朱氏者,绍翁却能无所隠讳。如乙集洛学条一云:“予嘗与闽士同舟,相与欢息在之弗绍且谓在尽根尽骨卖了武夷山。”深惜朱在颓其家聲,便是一例。所以四库提要称绍翁“非攀援门户者比”,“所论颇属持平”;清周中孚郑堂读书记也一云“足知其是非之公”。这些评论是比较公允的。
宋室南渡以后,有关记载颇为简略。李心传的建炎以来繁年要录和朝野亲记号稱详赅,可以补史传之关。二书之外,便要数到四朝闻见录。不过李氏二书止备於宋高宗一朝三十六年之事,四朝闻见录则与之不同。它分为甲、乙、丙、丁、戊五集,凡二百零九条。每条各有标题,不以时代先后为序。其中甲、乙、丙、戊四集记叙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事蹟,丁集仅记宁
宗受禅、庆元黨禁三事,眉目清楚,史料足采。尤其是对韩侂胃由得幸到被诛的缘由经过,记述详尽具体,为他书所不及。宋史韩侂胃传中的情节更多取自于比。封南宋四朝的朝章国政、名物制度以及时人轶事等,也有不少重要记载。所以当时人程公许阅其二帙,稱其“记载详博,事得实而词旨微婉。他日足以备史官,补放失,非细故也。
四朝闻见录是研究南宋史不可缺少的著作之一。但是也有不少疏误之处。如甲集恭孝仪王大节条,把刘禹锡的甘棠馆诗误以为赵仲湜游天竺时所作。宋陈郁藏一话腴封比。提出批评同集害聖拥立条,记光宗内禅,慈懿皇后方自卧内取尔与宁宗一事,周密齐东野语卷三也提出异议,认为“御尔重宝,安得即位后方取?兼尔玉各有职掌,安得置之卧内?恐非是实”。他如乙集函韩首条载,侂胃被诛以后,章良能建议以韩首和金,王介抗议,以为不可。周氏认为“此非是实”,当是林大中、楼錀、倪思主之尤力。此外,王士祯居易录卷八又批评是书“颇有涉烦碎者”,认为“不及李氏朝野亲记”,也是事实。前人把李书归入史部,把是书列入小说家类,大概也与上述缺点有关。不过这並不影响它的参考价值。
四朝闻见录的通行本是乾隆戊戌(一七七八 年)年间刊刻的知不足齐业书本。这次点校时就是以此为依据的。是书原为五集,每集一卷。鲍廷博刊印此书时,以戊集卷末有秘书曲水砚一条详及王大令保母墓砖,因取高士奇所藏周密搨本及宋、元名流题识手录一卷,刊为附录。现仍附录于后,以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