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43 项 “(德)康德著” 相关结果
Critique of pure reason
作者: (德)康德著;蓝公武译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1960,2013重印)
简介:《纯粹理性批判》译者的话:中国的学界往往不缺乏学问家与现实批判者,却罕有思想批判家。象德国学界的康德,即使在法国革命风暴席卷整个欧洲大陆时,还能够沉下心,一意孤行地作思想与理性的批判。要知道,法国大革命主张的自由、民主、平等……,其思想理论根基最终却是由德国思想家不可动摇地奠定下的。相比之下,我们呼吁民主与科学一个多世纪,却至今未能做到在思想理论上为其奠定不可动摇的根基。这不仅令我们迟迟难以认清与体认民主与科学的真精神,而且还在相当程度上遮蔽与偏狭了我们的学界与思想界的眼光。“所以,我们至今仍有研究康德的必要,而研究康德,就首须研究他的主要代表作《纯粹理性批判》以及《未来形而上学导论》。可是,由于它们的思想艰深,名相纷繁,……往往令初学者望而却步。德国学者海因里希·纳特克(Heinrich Ratke)的《康德〈纯粹理性批判〉辞典》正是为了帮助初学者克服上述的困难而编写的。(不过,据我的体会,即便是康德研究学者乃至专家仍有必要在身边备有这部著作,以作为辞典手册随时查阅。)正如辞典第二版(1972)出版者的前言所说:“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自其问世以来,对它的研读就无可争议地属于哲学研究的基础。这部辞典自第一版(1929)以来,无论是在学院授课当中,作为批判哲学首要著作的系统入门指导书,还是在自修当中作为可靠的参考书,它都经受住了考验。” 鉴于上述,我认为,翻译出版德国学者纳特克的《康德〈纯粹理性批判〉辞典》对于中国学界、思想界、以及大学中的哲学教学、一般的自修哲学者都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纯粹理性批判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2011
简介: “纯粹理性批判”是康德三大批判之首的奠基性著作。我们能知道什么?康德通过此书给我们的回答是:我们只能知道自然科学让我们认识到的东西,哲学除了能帮助我们澄清使知识成为可能的必要条件,就没有什么更多的用处了,自从柏拉图以来的形而上学问题其实是无解的。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研究了人类感知的形式,即空间和时间。存在于时间和空间里的物质被人类的理解力加工为经验,而康德把人类理解力的形式称为“(绝对)范畴”,这些人类理性的形式中包括人们对灵魂、世界和上帝的设想,康德把它们理解为某种制约原则,人们的经验世界就是通过这些原则得以构造。
Grundlegung zur Metaphysik der Sitten
作者: (德)康德著;杨云飞译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3
简介:《道德形而上学基础》出版于1785年,是康德道德哲学最重要的著作之一,是在完成《纯粹理性批判》和《实践理性批判》之间写成的小册子。这部著作系统地展示了康德如何从一般道德理性知识中挖掘出道德性的最高原则,并对道德法则与自由的关系作了一个初步的清理。康德正是在本书中提出了“人是目的”这一命题,本书采取一种从下而上逐步提升的方式,或者说从分析上升到综合、从具体提高到抽象的方式,从日常现实的道德经验出发,是最通俗的一部。不仅展示了康德道德哲学的整个逻辑体系,而且揭示了这个道德体系的发生学,表明它的那些原理是怎么建立起来的。包含了康德道德哲学中许多难解之谜的谜底。 本书由杨云飞译,邓晓芒校订。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2009
简介:本书是康德的认识论巨著,是康德三大批判的第一部。
Metaphysík der sítten
作者: (德)康德著;张荣,李秋零译注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简介:康德编著的《道德形而上学(注释本)》(9卷本),以普鲁士王家科学院本(通称“科学院版”)为底本,全部直接从德文译出,原文为拉丁文的则直接从拉丁文译出。科学院版《全集》包含了康德生前公开发表的所有著作和文章,并且经过了德文编辑者的详细校勘。中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参考了已有的各种译本,同时也对一些名词、术语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中译者以其在西方哲学、宗教学、语言学方面的深厚学养,以及十年如一日的苦心孤诣,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信、可读的康德著作文本,对康德翻译与研究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Krítík der praktíschen vernunft
作者: (德)康德著;李秋零译注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简介: 埃德曼已经使人们注意到,《纯粹理性批判》按照康德的初衷应当同时包含着纯粹实践世俗智慧或者道德形而上学的批判性奠基。一部专门的《实践理性批判》的计划很晚才出现,而且很值得花费力气去探索它的起源。对这个批判计划的最早的清晰预告,即《1765-1766年冬季学期课程安排的通告》,已经谈到“整个世俗智慧的批判和规定”,它“作为一个整体”,应当“不仅对其认识的起源且对其错误的起源作出考察,而且草拟出持久而且合规则地修建这样一座理性建筑物所应当遵循的详细蓝图”①。稍晚③,康德预告了对“形而上学乃至整个哲学的独特方法”的研究。但是,他“把这部作品看做是所有这些计划的主要目标,想把它再放一放”,因为他还缺乏“能够具体地指出独特方法的例证”。出自这个理由,他想“先抛出一些较小的作品,对我来说,它们的材料是现成的,其中第一批将是《自然世俗智慧的形而上学初始根据》和《实践世俗智慧的形而上学初始根据》,这样,主要的著作就不至于因为详尽而又不充分的例证被过度拉长”。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2011
历史理性批判文集
作者: (德)康德著;何兆武译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1990,2013重印)
简介:本书收录康德于1784—1797年间(60岁至73岁)所写的论文8篇,包括康德有关历史哲学和政治哲学的全部主要著作在内。 18世纪末的德国比起同时期的西方先进国家来,仍然是个分裂、落后的国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虽然已在发展,但仍苦于封建制度的严重束缚。这就决定了德国中产阶级的特殊软弱性。当英国已经和法国正在采取革命行动推翻封建制度的时候,德国还只采取理论的形式。因此在论及由康德奠基的德国古典哲学时,经典作家指出:“在法国发生政治革命的同时,德国发生了哲学革命。这个革命是由康德开始的。” 18世纪的70年代以前,康德从事多方面自然科学的研究,具有唯物主义倾向和辩证法因素;特别是1755年的《自然通史和天体理论》(或作《宇宙发展史概论》)一书,运用牛顿的经典力学原理,提出了关于太阳系演化的学说(即星云说),对长期以来在科学思想上占统治地位的僵化的自然观“打开第一个缺口”。这个学说于1796年被拉普拉斯(1749—1827年)重新提出,开始产生广泛的影响,所以又被称为康德-拉普拉斯学说。更多>>
Grundlegung zur Metaphysík der Sítten
简介:《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注释本)》全部直接从德文译出,原文为拉丁文的则直接从拉丁文译出。《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注释本)》包含了康德生前公开发表的所有著作和文章,并且经过了德文编辑者的详细校勘。中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参考了已有的各种译本,同时也对一些名词、术语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中译者以其在西方哲学、宗教学、语言学方面的深厚学养,以及十年如一日的苦心孤诣,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信、可读的康德著作文本,对康德翻译与研究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康德美学全集
作者: (德)康德著;曹俊峰译
出版社:金城出版社,2013
简介: 《美,以及美的反思》汇集了康德美学的全部著述。康德美学是西方古典美学通向现代美学的一座桥梁,是西方美学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译者曹俊峰出自蒋孔阳先生门下,毕生研究康德美学,德文造诣颇深,兼通俄文、英文,他根据普鲁士王家科学院版的20卷本《康德全集》编译此书,并参照 俄文及英文本,做了大量译注工作,保证了译本的准确性、学术性与权威性,使此书成为了解和研究康德美学资料最为齐备的读本。……………………康德美学是西方美学乃至世界美学的一个顶峰,一个制高点,也可以说是学习和研究美学、美学史和文艺学的人必经的一个炼狱。康德美学萌生、发展、成熟于他对人类学问题的思考之中——人类学是康德美学的发源地,也是其最后的归宿。这也提醒我们,在人类学范围内,从人类学入手,以人的本质规定为根基,才有希望弄清审美问题。……………………康德写过三本很重要的书:《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前两者所讲,也就是他墓志铭里“头顶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用今天大家听得懂的话说,就是自然与自由/现实与理想——这是康德哲学的两大精髓。而包含《判断力批判》的这部《康德美学全集》,则是一份有关现实与理想互相联结之可能性的全面的文献报告。由此,“三大批判”构成一个完整的康德哲学体系。……………………200年前,为了让理想照进现实,康德提出必须对上帝加以悬设。100年前,尼采说上帝死了。今天,在骨感的现实与丰满的理想之间,在自我欺骗的谎言被拆穿之际,再来读一读康德哲学,我们会发现:两百多年之后,我们与康德所面临的问题是一样的,那就是面对日益更新的技术和被技术所破坏的自然,人类精神的价值如何重建?
Krítík der urteilskraft
简介: 《判断力批判(注释本)》译自《康德全集》第5卷,原载《康德著作全集》,第5卷。 本次作为单行本出版,除对原译文有个别订正之外,主要是增加了“科学院版”的编者导言。这篇导言在大量原始材料的基础上,对康德的《判断力批判》的诞生史进行了详细的考察,不仅对于我们理解康德的《判断力批判》,而且对于我们理解整个康德哲学体系,理解康德思想的发展演变,都有莫大的帮助。此外,译者还从“科学院版”中挑选了一些对于我们中国读者来说有助益、有意义的注释译出。 《判断力批判》此前已有多个汉语译本,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参考了它们,吸取了它们的成功之处,也弥补了它们的一些疏漏之处,尝试了一些新的译法,但愿能够为学界和读书界所接受。
Anthropologíe ín pragmatíscher hínsícht
简介:《实用人类学(外两种注释本)》简介:《康德著作全集》(9卷本),以普鲁士王家科学院本(通称“科学院版”)为底本,全部直接从德文译出,原文为拉丁文的则直接从拉丁文译出。科学院版《全集》包含了康德生前公开发表的所有著作和文章,并且经过了德文编辑者的详细校勘。中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参考了已有的各种译本,同时也对一些名词、术语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中译者以其在西方哲学、宗教学、语言学方面的深厚学养,以及十年如一日的苦心孤诣,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信、可读的康德著作文本,对康德翻译与研究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Immanuel kants logik ein handbuch zu vorlesungen
作者: (德)康德著;许景行译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1991.1
简介:书名原文:Immanuel kants logik ein handbuch zu vorlesungen:康德在传统的逻辑判断分类外,又创设了模态,开创了研究概念的内容实质的新局面,从形式逻辑发展到先验逻辑。康德对范畴表的旧类范畴,都用正、反、合方式来阐明,从而对辩证法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Prolegomena zu Einer Jeden Kunftigen Metaphysik die Als Wissenschaft Wird Auftreten Konnen
作者: (德)康德著;庞景仁译
简介:本书是康德哲学著作中一部相当重要的书,是《纯粹理性批判》一书的缩写本,包含了康德哲学体系最重要的观点。
纯粹理性批判/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作者: (德)康德 著,蓝公武 译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1997年04月
简介:罗拉美之倍科:大革新 序文 与国务大臣男爵瑞特立芝书第一版序文第二版序文导言 一 纯粹知识与经验的知识之区别 二 吾人具有某种先天的知识,乃至常识亦绝未缺乏此类知识 三 哲学须有一种规定先天的知识之可能性、原理及其范围之学问 四 分析的判断与综合的判断之区别 五 理性之一切理论的学问皆包含有先天的综合判断而以之为原理 六 纯粹理性之概要问题 七 名为“纯粹理性批判”之一种特殊学问之理论及区分一 先验原理论 第一部 先验感性论 第二部 先验逻辑 第一编 先验分析论 第一卷 概念分析论 第一章 发见一切纯粹悟性概念之途径 第二章 纯粹悟性概念之演绎 第二卷 原理分析论 第一章 纯粹悟性概念之图型说 第二章 纯粹悟性之原理体系 第三章 一切普泛所谓对象区分为现象与本体之根据 第二编 先验辩证论 第一卷 纯粹理性之概念 第二卷 纯粹理性之辩证的推理 第一章 纯粹理性之误谬推理 第二章 纯粹理性之二律背驰 第三章 纯粹理性之理想 二 先验方法论 第一章 纯粹理性之训练 第二章 纯粹理性之法规 第三章 纯粹理性之建筑术 第四章 纯粹理性之历史 译者后记
出版社:三联书店,1957
简介:
道德形而上学基础
作者: (德)康德 著,孙少伟 译
出版社:江西教育出版社 2014-1-1
简介: 本书为康德的晚期作品,是康德德性论的代表作,集中论述了德性是人的意志的道德力量,而且具有自主性的思想,对西方伦理思想产生过极其深刻的影响。它分析地从普通认识过渡到这种认识的最高原则的规定,再反过来综合地从这种原则的验证、它的源泉回到它在那里得到应用的普通认识。尽管与善良意志概念有关的论断在康德的道德著述中随处可见,但是有关善良意志概念本身及其合理性论证则仅仅出现在本书中,因此本书跟《实践理性批判》一起,构成了康德伦理学的核心文本。
康德书信百封
作者: (德)康德著;李秋零编译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1
简介: 康德书信是康德哲学思想体系的一部分,作者对自己的思想体系作了重要的说明、解释,也体现了康德哲学思想的形成过程。
判断力批判.上卷,审美判断力的批判
作者: (德)康德著;宗白华译
简介:本书是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的美学著作。讲述了审美判断力的批判。
实践理性批判
作者: (德)康德著;韩水法译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1999
简介: 本书作者伊曼努尔. 康德(Immanuel Kant)是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中最重要的思想家。他于1724年4月22日出生于东普鲁士哥尼斯堡一个不太富裕的小手工业者家庭,自幼养成了一种建立在宗教基础上的道德情操。8岁时他进入本城的一所学校,在那里受到了严格的教育,为其日后的哲学研究和科学探索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740年,16岁的康德进入哥尼斯堡大学学习,1746年因家庭经济措据当了9年的家庭教师,1755年完成学业,在其母校哥尼斯堡大学谋得了一个教职,除讲授物理学、哲学外,还讲授逻辑学、形而上学、道德哲学、火器和筑城学。自然地理等。1770年,他由讲师升任逻辑学和形而上学教授,并一直保持这一职位至退职。18世纪80年代,他曾两次出任哥尼斯堡大学校长。他终身未娶。1804年2月12日,于故乡去世。 实践理性在康德整个哲学体系中居主导和领先的地位。道德高于认识,伦理学高于认识论,行高于知。只有人心中的实践理性所规定的道德法则才具有客观的普遍有效性,才能成为普遍的必然的道德准则。 这个批判为什么不题名为纯粹实践理性批判,而是简单地题名为一般实践理性批判,虽然它与思辨理性批判的对应关系看起来需要前一个名称,对此这部著作做出了充分的说明。这个批判应当单单阐明纯粹实践理性是存在的,并且出于这个意图批判理性的全部实践能力。如果它在这一方面成功了,它就无需批判纯粹能力本身,以发现理性是否以这样一个过分僭越的要求,超越了自己(一如发生在思辨理性那里的情况)。因为如果它作为纯粹理性是现实地实践的,那么它就通过事实证明了它的实在性和它的概念的实在性,而反驳它有可能具有实在性的一切诡辩便是徒然的了。 凭借这种能力,先验自由从现在起也就确立了起来,而且这里所谓自由是取其绝对意义而言的,思辨理性在应用因果性概念时需要这种意义上的自由,为着当它要在因果联结的系列中思维无条件者时,将它自己从它不可避免地陷于其中的二律背反中挽救出来;但是思辨理性只能将自由概念以或然的,即并非不可思维的方式树立起来,而不能确保它的客观实在性,而且思辨理性如此办理,只是以免将那些它至少必须承认可以思维的东西,假定为不可能,从而危及了理性的存在,使它陷入怀疑主义的深渊之中。
商务印书馆,1960,2013重印)
上海三联书店,2011
人民出版社,2013
商务印书馆,2009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商务印书馆,2011
商务印书馆,1990,2013重印)
金城出版社,2013
商务印书馆,1991.1
商务印书馆 1997年0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