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ilosophie de kunst
作者: (德)弗.威.约.封.谢林(F.W.J.V.Schelling)著;魏庆征译
出版社:中国社会出版社,1996
简介: 内 容 简 介
《艺术哲学》为德国著名哲学家弗·威·约·封·谢林(1775
~1854)的一部重要学术著作,在哲学和文学艺术领域具有长
远的价值。本书从历史上论述了一般艺术的形成、发展、特
征、根本规律,对诗歌、雕塑、绘画、建筑艺术、悲剧、喜
剧、音乐、戏剧、神话、叙事诗等的种种形态、特征和艺术规
律作了精辟的、经典式的论述,并涉及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
斯、欧里庇得斯、阿里斯托芬、荷马、维吉尔、但丁、歌德、
塞万提斯、莎士比亚等众多欧洲诗人和作家,以及菲迪亚斯、
提香、拉斐尔、达·芬奇、米开朗琪罗等艺术大师。
. 《艺术哲学》一书,谢林完成于其哲学活动的中期,即最
成熟的时期(约1801~1809年)。正是在这一时期,他从先验
唯心主义转向同一哲学。谢林早期形成的许多哲学观点,亦反
映于这一著作。早期的谢林将泛美主义和艺术视为最重要的认
识举动,视为反映万事万物的方式,视为绝对的自我直观。马
克思和恩格斯将谢林的早期哲学思想同晚期的哲学思想明确地
加以区分,充分肯定了其早期的“真诚的青春思想”,并批判
地吸收了其中的合理成分。
所谓“艺术哲学”,在谢林的先验哲学中居于特殊的地位。
《艺术哲学》构成德国浪漫主义的一定的组成部分,并成为从
康德到黑格尔的德国古典美学发展中的一个阶段。谢林论述了
一般美学原理,并探讨了种种艺术形态和体裁。谢林的著述对
法国、英国、俄国等国家艺术和文学以及美学思想的发展有着
不可忽视的影响。就美学范畴而言,谢林被视为黑格尔的志同
道合者,同样将辩证法运用于美学问题。
关于神话的论述,在《艺术哲学》中居于显著地位。据谢
林看来,“神话是任何艺术不可或缺的条件和始初质料”。所谓
“神话”,无非是尤为壮伟的、其绝对面貌的宇宙。神话即是世
界,又是土壤,惟有植根于此,艺术作品始可吐葩争艳、繁荣
昌盛。神话是永恒的质料,仰赖于这种质料,一切艺术形态得
以灿烂夺目、千姿百态地呈现于世。神话是任何艺术的元素和
范型。
谢林对理论问题的生动探索、对艺术问题的敏锐观察、对
艺术规律的深邃阐述,对唯物主义的艺术理论和美学理论颇有
助益。
谢林在其探考中,不仅立足于民族的哲学—美学传统,并
依据康德、席勒和费希特的学说。据谢林看来,艺术犹如自
然,是某种统一体。种种艺术和艺术体裁,具有内在联系,构
成统一的整体,它们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它们从不同的
侧面,以不同的手段再现绝对。谢林关于悲剧、喜剧、叙事
诗、抒情诗、小说以及种种艺术形态的理论,博得远见卓识的
学者的关注和赞誉。
本书系依据弗·威·谢林生前讲演遗稿整理而成。首次讲
演,于1802年冬至1803年在耶拿;其余数次,于1804和1805
年在维尔茨堡。
步入谢林的《艺术哲学》,将会发现无数“珍宝”;这些
“珍宝”就是在今天依然具有充分的价值,并给人以启迪。
本书论述广博而精湛;为了便于阅读,针对所涉及的内容
以及人物形象作了必要的注释和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