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14 项 “(明)冯梦龙编撰” 相关结果
警世通言jing shi tong yan
作者: (明)冯梦龙编撰
出版社:时代文艺出版社,2011
简介:《警世通言》是我国流传颇广的古典短篇小说集“三言二拍”中的一部。它是明代著名通俗文学家冯梦龙所著“三言”中的第二部。作品表现出来的深刻的思想内涵和高超的艺术技巧。都让人耳目一新,美不胜收。无论在思想上还是艺术上.这部小说集都堪称完美。
警世通言
作者: (明)冯梦龙编撰;俞驾征,郑小军校点
出版社: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
简介: 本书是明朝冯梦龙所著,拟话小说四十篇,各卷所涉时代不同,唐、宋、元、明,大都植根于现实生活,主要反映市民阶层的喜怒哀乐,通俗性、趣味性、教化性是它的主要特点。深受广大读者喜爱。
智囊
作者: (明)冯梦龙编撰;邓林注译
出版社:崇文书局,2012
简介:《智囊》共分十部二十八类,冯梦龙搜集了明代以往的子史经传与笔记丛谈中有关智慧的故事近两千则,上自经国大略,下至市井小智,部类分别,按以评语。而在分类和评语中,冯梦龙表述了自己的一套政治见解。该书是研究冯梦龙思想的宝贵材料。本书由邓林注译。
出版社:中华书局,2009
简介: 《中华十大畅销古典小说:警世通言》中是明代著名通俗文学家冯梦龙“三言”中的第二部,以婚姻爱情为主题的话本小说为最多,有的表现青年男女对自由爱情的热烈追求,有的表现下层女子不幸的生活遭遇和痛苦;有喜剧,也有悲剧。这些作品表现出来的深刻的思想内涵和高超的艺术技巧,都让人耳目一新,美不胜收。尤其可贵的是,冯梦龙在这些作品中,塑造了一批个性鲜明的妇女形象,使人可惊、可喜、可悲、可叹,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中华十大畅销古典小说:警世通言》中最成功的作品,同时,也是中国白话短篇小说中最伟大的作品,是《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无论在思想上还是艺术上,这篇小说都堪称完美。 另外,《警世通言》中《白娘子永镇雷峰塔》《王娇鸾百年长恨》《唐解元一笑姻缘》《乐小舍拼生觅偶》《金明池吴清逢爱爱》《玉堂春落难逢夫》等,也都是具有广泛影响的优秀篇章。
喻世明言yu shi ming yan
简介:《喻世明言》是“三言”的第一部,四十卷,收话本四十种。它首次刊行时,名《古今小说》,扉页上有书坊主天许斋的识语:“本斋购得古今名人演义一百二十种,先以三分之一为初刻云。”目录又题“古今小说一刻总目”,可见这“古今小说”是“三言”的总名。后衍庆堂重刻时,才题名《喻世明言》。 《喻世明言》中最优秀的作品,首推《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它通过蒋兴哥与王三巧夫妻悲欢离合的经历,表现了当时商人家庭的男女关系,反映出新兴市民思想与传统伦理道德的冲突,突出了感情与贞节观念的对立。《沈小霞相会出师表》也是一篇著名的小说,它以嘉靖年间轰动朝野的真实事件为题材,写沈炼父子与奸相严嵩的斗争,褒忠斥佞,正气凛然。小说中塑造了一位沈小霞妾闻淑女的形象,勇敢泼辣,机智聪慧,个性鲜明,给人深刻的印象。书中其他话本如《滕大尹鬼断家私》写家庭中争夺遗产的丑剧,《金玉奴棒打薄情郎》写贫贱富贵的地位变化对婚姻的冲击,《宋四公大闹禁魂张》写富有正义感的侠盗反抗官府,都是久负盛名的优秀作品。更多>>
醒世恒言
作者: (明)冯梦龙编撰;张耕点校
出版社:中华书局,2001
简介:明天启七年,《醒世恒言》由苏州书坊主叶敬池刊行出版。至此,受到读者热烈欢迎并期盼的“三言”这一出版大工程终于告竣。 三部书相比较,《醒世恒言》在内容题材上都显示出一些新的特点,在艺术上则更加成熟。所以,它在“三言”中是流传最广、影响最大、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一部。 《醒世恒言》中,表现明代中后期城乡工商业繁荣的《施润泽滩阙遇友》是最著名的一篇;在婚姻爱情题材方面,最精彩的当推《卖油郎独占花魁》。其他如《钱秀才错占凤凰俦》、《乔太守乱点鸳鸯谱》、《闹樊楼多情周胜仙》、《苏小妹三难新郎》都塑造了具有新思想新道德的新人物,都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 《醒世恒言》表现出成熟的艺术水平。人物形象丰满生动,个性更加鲜明;情节设计更加紧凑巧妙,表现出作者的匠心独运;口语化、生活化的文学语言运用得更加纯熟自然,表现出多方面的风格,真是多姿多彩。
醒世恒言xing shi heng yan
简介: 《醒世恒言》是我国流传颇广的古典短篇小说集“三言二拍”中的一部。它是三言中最晚成书的一部,其在内容题材上都显示出一些新的特点,在艺术上则更加成熟。所以,它也是在“三言”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一部。
简介: 在明代著名文学家冯梦龙的旷世名著“三言”中,《醒世恒言》是最晚出的,大约在天启七年(1627),由苏州书坊主叶敬池刊行出版。此时距“三言”的第一部《古今小说》的出版,已经有六年了。至此,受到读者热烈欢迎并期盼的“三言”这一出版大工程终于告竣。 虽然晚出,但《醒世恒言》却后出转精,有愈陈愈香之致。三部书相比较,《醒世恒言》在内容题材上都显示出一些新的特点,在艺术上则更加成熟。所以,它在“三言”中是流传最广、影响最大、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一部。 《醒世恒言》所收的四十篇话本中,利用宋元旧本改编的,已经很少了,可确证的不足七篇,其他都是明代的作品,可能大部分是冯梦龙自己的原创。因此,直接反映明代社会生活及其思想道德观念的作品,就占了大部分,其认识价值自然相应地提高了。它最为显著的特点,是表现了明代中后期城乡工商业的繁荣给传统社会的生活方式以及思想道德观念的冲击,同时塑造了一批商人的形象,给人印象很深。《施润泽滩阙遇友》就是最著名的一篇,它描写了吴江盛泽镇家有织机,丝织业发达繁荣的盛况,是当时江南社会的真实写照,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小说写主人公施润泽由一个通宵劳作的手工业者,一步步发展为昼夜运营、家有数千金的工场主的历程,表现了当时新兴的市民阶层中,既是劳动者、又是小私有者的那种渴望发家致富的心理状态和锐意进取的精神。
智囊全集
作者: (明)冯梦龙编撰;张海等校译
出版社: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
简介:
三言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2011
简介:《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典藏:三言(精华本)》是冯梦龙编辑、加工的三部通俗白话短篇小说集《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的合称,收录了宋元话本与明代拟话本,每部40篇,共120篇,分别刊行于天启元年(1621)、天启四年(1624)和天启七年(1627)。因为书名中都有一个“言”字,统称“三言”。“三言”主要是对宋元话本、明代拟话本进行编辑,但实际上,冯梦龙在对其进行编辑的同时,进行了一定的加工和修订。后来凌漾初(1580~1644)在三言的直接影响下也编撰了《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并分别刊行于天启七年(1627)和崇祯五年(1632),每部也是40篇,共80篇,简称“二拍”。由于“三言”和“二拍”编著年代相近,内容形式也类似,后人将其合称为《三言二拍》,成为我国古代通俗白话短篇小说集的杰出代表,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其中又以“三言”的文学成就和影响更大。
简介:《国学集萃丛书·喻世明言》是我国流传颇广的古典短篇小说集“三言二拍”中的一部。它同《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一起。合称“三言”,是冯梦龙经过谨慎的去芜取菁的遴选。编纂的宋元明话本一百二十篇小说总集。历来被誉为中国古典短篇小说的宝库。
作者: (明)冯梦龙编撰;马冰点校
出版社:中华书局,2002
简介:《警世通言》是明代著名通俗文学家冯梦龙“三言”中的第二部,大约刊行明天启四年,比第一部《喻世明言》的首次出版晚了三年。 《警世通言》中以婚姻爱情为主题的话本小说为最多,有的表现青年男女对自由爱情的热烈追求,有的表现下层女子不幸的生活遭遇和痛苦;有喜剧,也有悲剧。这些作品表现出来的深刻的思想内涵和高超的艺术技巧,都让人耳目一新,美不胜收。尤其可贵的是,冯梦龙在这些作品中,塑造了一批个性鲜明的妇女形象,使人可惊、可喜、可悲、可叹,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警世通言》中最成功的作品,同时,也是中国白话短篇小说中最伟大的作品,是《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艺术上,这篇小说都堪称完美。 《白娘子永镇雷峰塔》、《王娇鸾百年长恨》、《唐解元一笑姻缘》、《乐小舍拼生觅偶》、《金明池吴清逢爱情》、《玉堂春落难逢夫》等,也都是具有广泛影响的优秀篇章。
喻世明言
作者: (明)冯梦龙编撰;何草点校
简介:明代天启、崇祯年间,冯梦龙陆续推出了“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 恒世》。这一百二十部话本小说,赫然矗立起一座空前绝后的艺术高峰,代表了中国白话短篇小说的最高境界,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才华横溢的苏州才子冯梦龙,把毕生的大部分精力用于搜集、整理和创伤戏曲、小说、民歌等民间文学上,其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还是“三言”。 《喻世明言》题材广泛,描绘出城市市民生活的真实面貌,体现的主要是市民阶层的思想,愿望和道德标准。《喻世明言》中,《蒋兴哥重会珍珠衫》、《沈小霞相会出师表》、《滕大尹鬼断家私》《金玉奴棒打薄情郎》、《宋四公大闹禁魂张》,都是久负盛名的优秀作品。
出版社:崇文书局,2007
简介: 《智囊》一书,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一部公认的处世奇书。全书共十部二十八类,既有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大谋略,也有士卒、仆奴、僧道、农夫、画工等小人物日常生活中的小机智,这些故事汇成了古代中华民族智慧的海洋。书中涉及的典籍几乎涵盖了明代以往的很多史籍、文集以及稗史、笔记、传说和演义,书中的一千多则故事,多数信而有征,查而有据,真实生动,令人回味无穷,智窦大开。
时代文艺出版社,2011
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
崇文书局,2012
中华书局,2009
中华书局,2001
警世通言/(明)冯梦龙编撰;吴伟斌整理
作者: 校点
上海大学出版社,2009
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
长江文艺出版社,2011
中华书局,2002
崇文书局,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