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课
作者: (法)都德原著;柏桦编写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2007重印)
简介: 《磨坊书简》是一部优美的文集,作者以故乡普罗旺斯的人情风物、
传说掌故为题材,用充满诗意的笔调,描写资本主义社会里小人物的苦恼
和不幸,抒发作者对家乡自然景色和风土人情的怀态之情。
《星期一故事集》大多都以普法战争为背景。其中《最后一课》和《
柏林之围》更由于具有深刻的爱国主义内容和精湛的艺术技巧而享有极高
的声誉,成为世界短篇小说中的杰作。
《最后一课》描写普法战争后被割让给普鲁士的一所乡村小学,向祖
国语言告别的最后一堂法语课。通过一个童稚无知的小学生的自叙。生动
地表现了法国人民遭受异国统治的痛苦和对自己祖国的热爱。作品题材虽
小,但精心剪裁,详略得当,有着都德一贯的委婉、曲折、富于暗示性的
风格,主题开掘很深。小学生小弗郎兹的心理活动。写得细腻动人。教师
阿梅尔先生作为一个爱国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栩栩如生。该文出世后,
被多个国家选入中小学生的语文教材。
《柏林之围》是与《最后一课》齐名的佳作。小说围绕着茹沃上校这
个老军人的胜利幻想展开故事,既表现了这个重病老人天真而热烈的爱国
情感,也烘托出巴黎被围的悲剧气氛。小说不幸的结局使其具有一种催人
泪下的悲剧力,以个人的悲剧反映了普法战争中法兰西民族的悲剧。
都德的近百篇短篇小说,每篇一般两三千字,文笔简洁生动。题材丰
富多彩,构思新颖巧妙,风格素雅清淡。为读者所传诵的名作几乎都收在
《磨坊书简》与《月曜日故事集》(《星期一故事集》)中。它们以风格
、情韵与艺术性取胜,足以奠定都德在法国短篇小说创作中的显著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