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尺牍冯承素摹本虞世南临本褚遂良临本
作者: [(晋)王羲之书];许洪流,石君一编著
出版社:杭州出版社,2002
简介:王羲之(321-379),字逸少,瑯邪临沂(今山东临沂)人。曾任右军将军、会稽内史等官职,人们因此尊称他为“王右军”。王羲之精通书法的各种体裁,尤其擅长楷书行书和草书,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书法家。
与魏晋时代的“九品中正”和门阀制度相关,控制着国家政治、经济命脉的大家族往往又是领袖群伦的文化世家,如卫、索、王、谢、庾、郗等家族。由于书法艺术特别注重笔法传授,在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他们对中国书法的发展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使魏晋时代的书法成了历史上的第一个高峰。在这些书法世家中,东晋王氏最为显赫,其中成就最大、声望最高的书法家便是王羲之。
王羲之在书法领域的成功,固然与当时的历史背景有关,但更主要的还是取决于他博采众长、不拘成法的学书经历和创造精神。据传,王羲之少年时代受著名的女书法家卫夫人启蒙,颇得用笔之法。后来北渡长江,游历名山,观摩了古代书法大师李斯、曹喜、钟繇、梁鹄等人的作品和蔡邕的《三体书》、张昶的《华岳碑》,终于认识到,仅仅学习卫夫人的书法是“徒费年月”,决定向历代碑刻取法。到晚年,他还听取了儿子王献之“宜改体”的建议,一变古法,书风潇洒飘逸而不失古拙沉着。
历史上关于王羲之书法的传说很多,不一定都可靠,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在改变书法审美风尚方面,他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从传世作品看,张芝、钟繇时代的汉、魏书法(包括王羲之的前期作品),风格古质朴茂,用笔上仍有大量隶书遗法(并导致体态上的隶书特征),笔锋绞转的运动形式左右着作品的风格,楷书、行书、草书均未定型。这种用笔习惯在钟繇《荐季直表》、陆机《平复帖》和王羲之早年作品《姨母帖》中,能清晰看到。上述作品的用笔,总体上有个显明的特点:转多折少。这说明“三折笔”技法还没有被完善而普遍地掌握。经王羲之等人的传承变革,隶书体貌基本消失,笔势更为流利活泼,符合人们审美心理的发展变化。王羲之变体后,用笔的最大发展是大量增加折笔,转折兼施。而且,这种折笔与汉隶方折有本质区别:后者常分两笔完成,即使一笔而成者,其提按顿挫的质量也往往难以尽如人意;前者则使调锋技法迅速成熟,又进而促成了使转笔法的丰富。于是,行笔过程中的“节节换锋”,逐渐成为书法名流们得心应手的技巧,点画间的外向贯气形式随之丰富,字体再次向前演进了一步:今草以成熟的形态取代了章草,楷书、行书基本定型。作品风格从此由质趋妍。
王羲之《兰亭序》正是书风由质趋妍的代表性作品一一或许出于这一原因,后人把它美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晋穆帝永和九年(353)三月初三,王羲之与谢安、孙绰、支道林等名士41人,雅集于会稽兰亭,流觞曲水,饮酒赋诗。王羲之为诗集作序,《兰亭序》就是当时酒后所书的手稿。据传,王羲之次日酒醒,数度誊清,均不及原稿。《兰亭序》在陈以前未名于世,初唐始见于文献,最早著录于褚遂良《右军书目》,但不久又陪葬唐太宗于昭陵。所幸的是,唐太宗在“贞观十年(636),乃拓十本以赐近臣”(刘鍊《隋唐嘉话》)。此后,《兰亭序》分作两脉:一是摹本与临本,相传出自赵模、冯承素、虞世南、褚遂良等初唐国手;二是刻本,最著名的是传为欧阳询拓临,摹刻于唐朝内府的《定武兰亭》,至于各种翻刻本则不计其数,据统计,仅较著名者就有140余种之多。
为便于学习,本册选用了最为人称道的3个《兰亭序》版本,以及《平安帖》、《快雪时晴帖》、《孔侍中帖》等9个唐摹本,读者可相互比较,以求深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