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8 项 “《中国社会语言学》编委会 编” 相关结果
中国社会语言学 2013年第2期 总第21期
作者: 《中国社会语言学》编委会 编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2014-10-1
简介: 中国社会语言学》是中国社会语言学会的会刊。本学会为非盈利民间学术团体,其宗旨是通过各种方式,组织开展关于海内外华人、中国各民族语言的社会语言学研究。学会每两年组织一次中国社会语言学国际研讨会,每年出版两期会刊。 本期收录了《乌克兰语言政治及语言生活现状》(戴曼纯)、《中国双言现象的过去与现在》(苏金智)、《霍顿司法调查证据的话语分析》(张彤)等9篇论文,及书评1篇——《祝畹瑾<新编社会语言学概论>》介评(曹德和)。
中国社会语言学.2007年第2期(总第8期)
作者: 周庆生主编;《中国社会语言学》编委会编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2008
简介:人文奥运理念及语言和谐思想为指导,以营造文明化、规范化、国际化大都市语言环境为目标,以中英双语/多语使用为原则,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为准绳,研究北京奥运会的语言规划问题。报告综合采用实地调查、文献分析、重点访谈等方法,从北京2008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简称奥运会)赛事小环境和北京社会人文大环境这两个方面,调查研究北京语言环境状况,分析并纠正北京公共场所双语标识中的语用错误和不规范问题,借鉴以往奥运会的相关经验,向第29届奥运会组织委员会(简称北京奥组委)、北京市民讲外语活动组织委员会、国家体育总局及其他相关部门,提出2008年北京奥运会语言环境建设的对策和建议。这种研究,既可以为奥运语言规划研究,提供一个难得的实例;也可以为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为建设北京国际化大都市,作出一定的贡献。 本书是2007年第2期《中国社会语言学》,书中具体收录了:《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语言环境建设报告》、《两岸四地刑事判决书语言简洁度比较研究》、《马来西亚华文报章使用借词的现象》、《话轮转换策略在中国电视访谈类节目中的作用》等研究更多>>
封面英文共同题名:The journal of Chinese sociolinguistics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2007
简介: 《中国社会语言学》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通论,包括的文章有:语言教育与社会文化共同体的建设、社会语言学理论方法论、我国语码转换研究的现状与特点;第二部分、语言与民族认同,包括的文章有:马来西亚华人社会区环境中民族认同与语言传播的互动、新加坡学前儿童华语使用与国家认同;第三部分;语言学习与认同,包括的文章有:语言学习者认同、“仅仅是工具吗”?——中国中学英语课本中的英语认同、英语学习动机与自我认同变化——综合大学英语专业一年级跟踪调查、外语学习与反思性自我认同——以中国大学英语学习“差生”为例、语码转换与认同转换——以英语教师课堂语码转换为例。
中国社会语言学 2013年第1期 总第20期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2014-7-1
简介: 《中国社会语言学》是中国社会语言学会的会刊。本学会为非盈利民间学术团体,其宗旨是通过各种方式,组织开展关于海内外华人、中国各民族语言的社会语言学研究。学会每两年组织一次中国社会语言学国际研讨会,每年出版两期会刊。本期目录:语言生活状况与变化、语言变异与语码转换、话语分析与身份建构及相关信息等共十篇。
中国社会语言学.2012年第1期(总第18期)
作者: 《中国社会语言学》编委会编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2013
简介: 《中国社会语言学(2012年第1期·总第18期)》收录了《子尾儿化叠置现象的社会变异研究——以中原官话区蔡鲁片兖州方言点为例》;《“淘宝体”使用中的性别差异探析》;《北方城市夫妻面称调查研究报告》;《话语分析与语言服务》;《儒家君子,还是当代竞争者?——芮成钢峰会提问之争与国家认同》等内容。
中国社会语言学 2014年第2期 总第23期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2015年10月
简介: 《中国社会语言学》是中国社会语言学会的会刊。本学会为非盈利民间学术团体,其宗旨是通过各种方式,组织开展关于海内外华人、中国各民族语言的社会语言学研究。学会每两年组织一次中国社会语言学国际研讨会,每年出版两期会刊。 本期的主题:跨境语言与方言、语言变异、语言教育、语言使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会议综述及《社会语言学的类型学》的书评。
中国社会语言学.2008年第2期(总第11期)
作者: 高一虹主编;《中国社会语言学》编委会编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2010
简介:《中国社会语言学(2008年第2期·总第11期)》内容简介: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语言接触背景下我国境内汉语方言使用现状及其趋势分析、中国内地外语使用情况调查分析、汉字使用情况的调查分析、在京蒙古族大学生语言态度调查、语言成长与汉族中小学生的语言选择、网络阅读与印刷阅读比较——香港学生的调查研究……等等,内容丰富。
中国社会语言学.2008年第1期(总第10期)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2009
简介:《中国社会语言学(2008年第1期)》内容简介:当代中国公共话语的主体分析、国内语言认同研究述评、当前中国司法语言生活状况分析、论庭审讯问中的话题控制、语言转用、语言演变、语言变异、香港“非广府语”集团快速及大规模的语言转移1949-1971、新西兰华人新移民语言更替的早期迹象、2006年度新词语分析及跟踪调查——兼谈报刊新闻语言对新词语的影响、曲江区大村土话“父亲、母亲”面称变异研究……,内容丰富。
商务印书馆 2014-10-1
商务印书馆,2008
作者:
商务印书馆,2007
商务印书馆 2014-7-1
商务印书馆,2013
商务印书馆 2015年10月
商务印书馆,2010
商务印书馆,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