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10 项 “万青力著” 相关结果
中国现代绘画史,当代之部
作者: 李铸晋,万青力著
出版社:文汇出版社,2004
简介:古希腊神话里讲,奥林匹斯山上有九位美丽而智慧的少女,她们是万神之主宙斯和记忆女神的女儿,是分司音乐、诗歌、戏剧、舞蹈、悲剧、抒情诗、史诗和天文的九位缪斯,是她们给文学家和艺术家带来了灵感。这是人类对艺术最初的认识和分类。 以后,缪斯女神走下了奥林匹斯山,走进宫廷、走进沙龙。再以后,她们走向社会,走向公共空间,走向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艺术不再是祭品,不再是象牙塔,也不再是生活的点缀,而是生活的一部分,甚至就是生活本身,她关系到生活的品质和生存的环境。 这段历史的进程,走了几千年,缪斯也由女神变成了平民。这是时代的进步,也是艺术的进步。 我们把这套丛书命名为“大艺术”,就是想与一般的艺术丛书有所区别。我们走出纯艺术的框架,把艺术的视野扩展到最广阔的领域,把艺术的触角伸展到过去人们并不认为是艺术的层面;同时,用更新颖的观念,更丰富的视角,更多样的形式来讨论艺术,力图给人不拘一格、耳目一新之感。 艺术之大已不再是少数艺术家的专利。但只有到大多数人都来关注艺术、创造艺术和享受艺术时,艺术才真正是大艺术。 本书是《中国现代绘画史》的第三卷,即最后一卷,年代涵盖1950年到2000年。本书主要内容分两部分:一是大陆地区的绘画,由万青力执笔;二是台湾、香港地区和海外华人的绘画,以及“结论:展望21世纪的中国绘画”,由李铸晋执笔。
中国现代绘画史,晚清之部
出版社:文汇出版社,2003
简介:前言: 撰写这本书的契因,是作者们基于对晚清画史的教学与研究之需要。李铸晋于1980年以前,即于美国堪萨斯大学开设。中国现代美术史。课程,其所教授的内容,从1840年以至于 最近祖国大陆、台湾及香港的美术发展,晚清即为其中重要的阶段。万青力则自1981年于北京中国画研究院编辑《中国画研究》一书开始,以及1989年于香港大学任教以来,均重视晚清画史之研究与教学。因此,现在将资料集中,按照李铸晋原来的讲义,由万青力提供不少意见,写成这本书,以供大家参考与研究。 撰写这本书的另一个契因,是1990年冬李铸晋在台湾大学担任客座教授时,曾到台南参观石允文先生所收藏的大批晚清名家作品。石先生的收藏方法、整理与研究,都有他个人的 独到之处,可说是目前收藏晚清绘画的专家。由于他的慷慨帮忙与鼓励,使本书得以写成,特此致谢。 《中国现代绘画史·晚清之部》是我们计划出版《中国现代绘画史》著作的第一部。第二部将以民国为中心,从1911年到1949年。第三部则以1949年到1990年为主。撰写这三部书 的主要目的,并非要作详尽或结论式的评述,而是希望提供一个大纲,以作为将来深人研究的基础。晚清绘画虽在近年来才受到重视,但因时间距离现今不远,留存的画迹数量庞大,画家及其他绘画活动的相关资料极多,只是一直未有系统的搜集与整理,且以往多为博物馆及收藏家所忽略。但近年来,尤其是祖国大陆,不少画迹都已纳入博物馆的收藏,而画家及相关资料也陆续发表,在台湾、香港以至于海外,亦已受到收藏家及博物馆的关注。因此,未来中国美术史的研究,晚清绘画将逐渐受到重视,希望这本书能成为一座桥梁,以增进这一方面的发展。 在这本书写作的过程中,我们曾得到不少博物馆、收藏家以及学者们的帮忙,包括北京故宫博物院杨新副院长、单国强主任,北京中央美术学院薛永年主任,上海博物馆单国霖主 任,杭州中国美术学院潘公凯院长、王伯敏教授、任道斌教授,广州市博物馆谢文勇馆长,香港艺术馆朱锦鸾主任,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高美庆馆长,香港收藏家黄仲方、叶承耀、利荣森、许晋义、莫华钊、练松柏先生等,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MaxwellHearn主任,凤凰城博物馆ClaudiaBrown主任,收藏家RoyRapp及翁万戈,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周汝式教授等,均 一并在此致谢。又在写作过程中,曾得潘安仪帮忙甚多,亦在此致上谢意。
中国现代绘画史,民国之部
简介:本书对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止的38年绘画史进行研究,结合多幅美术作品,侧重介绍上海对于外来文化的冲击对美术作品的影响等。 在文章的结构上分成两部分,分别是地域画风与变局的冲击,这两部分同时有风格论述与时空背景的介绍,但未必同样有相等的比重。前半部分主要论述与时空背景的介绍,但未必同样有相等的比重,前半部分主要以民初时期的上海、北京、广州、台湾地域画风论述为主,时空背景的分绍则相对占较少的比得。后半部分的重点则是中国对新世界的变局,在艺术的思潮上所产生的冲击与反思,因此对于时空背景的分绍占较多篇幅。其中在上海部分较为复杂,上海兼具传统的遗存与修正,更甚有外来的影响与变革,于是在文章的处理上涵盖了前后两部分,在上每传统的部分置于地域画风的控讨,变革的部分则在新变局的冲击予以较多的讨论。
中国现代绘画史[海外中文图书]:晚清之部(一八四○至一九一一)
出版社:石头出版公司,1997
简介:
中国现代绘画史,民初之部(一九一二至一九四九)
出版社:石头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1
李可染评传[海外中文图书]
作者: 万青力著
出版社:雄狮图书公司,1995
简介: 李可染誕生於飽受西潮衝擊下的二十世紀初,在錯綜複雜的文化環境中,他除了「以最大的功力打入傳統,以最大的勇氣打出傳統」,並將西洋繪畫中的方法,透過自己的理解,適切地融入個人的繪畫語言之中,不但塑造出具有創造性及成熟的繪畫風格,並成功地完成中國繪畫的改革。本書除詳實記錄李可染的畫藝與生平外,並收集許多不為人知的早期史料與作品,更以宏觀角度探討其在近代繪畫史上的地位與影響,是深入瞭解、探討李可染最佳著作。 < TOP>
Century was not declining in art:a history of Nineteenth-Century Chinese painting
出版社:雄狮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5
简介: 曾有學者認為,從十九世紀以後,繪畫在中國不斷重複,已耗盡創造力,持有這種看法的人數不少。本書所提供的,是一個不同的答案,其顯示的重要意義是:十九世紀的中國繪畫,終於開始有了歷史。香港大學藝術學系萬青力教授以「並非衰落的百年」為題,傾數年之力完成鉅著《並非衰落的百年:十九世紀中國繪畫史》,倡議「從中國出發來看中國繪畫史」,並由之重建十九世紀中國繪畫史,不僅填補了歷史的空白,也給學術界以新的啟迪,同時也備受藝術、收藏、博物館各界的關注。全書多達十五萬字,四百餘幅精彩圖像,探源發微,揭示出在歷史蛻變、觀念變革、社會轉型以及市場主導下,十九世紀繪畫的多元多樣的演變軌跡,為二十世紀中國繪畫的變因找到了歷史淵源。。 < TOP>
Century was not declining in art:a history of nineteeth century Chinese painting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简介: 有学者认为,从19世纪以后,绘画在中国不断重复,已耗尽创造力。 本书所提供的,是一个不同的答案。 万青力教授倾十数年之力完成大作《并非衰落的百年》,倡议“从中 国出发来看中国绘画史”,并由之重建19世纪中国绘画史,不仅填补了历 史的空白,也给学术界以新的启迪,同时备受艺术、收藏、博物馆各界关 注。 全书十五万字,四百余幅精彩图像,探源发微,揭示出在历史蜕变、 观念变革、社会转型以及市场主导下,19世纪绘画的多元多样的演变轨迹 ,为20世纪中国绘画的变因找到了历史渊源。
万青力美术文集
作者: 万青力 著
出版社: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4-6-1
简介:文集的内容大至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画史中比较专门的课题,如钱选的“戾家画”说、“文人画”的历史界定,笔墨在明清绘画中的地位,中国商人中有影响的画家,十八、十九世纪广东外销画,香港近代美术教育等。二是一些画史中具体的个案研究,如刘彦冲、刘德齐、陈小蝶、蔡元培、滕白也、潘天寿、李可染,以及费尔南德•柯罗蒙、安椎•克罗多等。三是涉及较为宏观的课题,如美术展览对近代中国的影响,美术史研究中的方法论问题,以及美术史知识的普及等。 作者多年来对近百年中国美术史研究的成果,表述为一个重要的著名结论;“并非衰落的百年”。也许他的思辨并无意于拨乱后正,却虽然具有廓清历史观的意义。它不仅给予近现代美术以一个新的认识和历史评仨,而且历史观上澄清了分歧所在,揭示了美术史研究的人文价值。
World of Li Keran
出版社:羲之堂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2000
文汇出版社,2004
文汇出版社,2003
石头出版公司,1997
石头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1
雄狮图书公司,1995
雄狮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5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4-6-1
羲之堂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