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
作者: 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编]
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4
简介:《中国大百科全书》简介
梅 益 《中国大百科全书》 (下简称 《全书》) 73卷 (外加索引l卷) 是我国第一部包罗古今中外知识, 同时突出中国内容的现代综合性百科全书。 它的编纂继承了我国悠久的百科类书的有益传统, 吸收了外国现代百科全书的编纂经验,并有所创造,有所发挥,在世界百科全书之林中自树一帜,独具中国之特色。 它的出版是我国科学文化事业繁荣发达的一个重要标志。
“盛世修典” , 《全书》 是在邓小平同志支持下,胡乔木同志提出编撰的建议,并要求在老一辈专家学者还健在的时候着手编写的。 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先后批准国家出版局、 中国科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联署的关于出版 《全书》 的报告, 随后成立了以胡乔木同志为主任的总编委会和姜椿芳同志为总编辑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和上海分社。
《全书》 共收77 859个条目 ,12 568万字,并附有5万幅图片,参加编撰的专家学者共20 672人,册叶浩瀚、 内容宏富。 它阐述的基本知识和提供的翔实资料,其广度、 深度和容量使它成为相当完整的知识系统。 它覆盖哲学、 社会科学、 文学艺术、 文化教育、 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等66个学科或知识领域。 《全书》 在介绍国内外科学成果中突破 “西方中心论” 的框框,适当侧重中国,有关第三世界的知识也占相当的比例。
《全书》 有鲜明的 “中国特色” ,有两个世界第一:
第一, 由国家最高当局出面,动员全国学术界,这在世界百科全书编纂史上绝元仅有。
第二,两万余名专家学者精神振奋地云集在中国大百科的旗帜下,阵容之强大,堪称世界大百科编纂史上又一个第一。
《全书》 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 它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物。 它为参加和准备参加现代化建设的人们提供各种基本知识,并推动他们尊重知识、 学习知识、 掌握知识, 以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水平和政治道德素质,从而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全书》 条目的释文,有关中国方面的内容力求准确、 公允、 可信,外国方面的内容力求不出错误。 《全书》 重视插图,平均每页有图表一幅,在49 765 幅图表中,彩色的约占1/3 。 《全书》 建立了完整的检索系统,为读者进入这个宏大知识库提供了钥匙。 《全书》 许多学科卷已成为国内各该学科的规范化出版物。 它使用的大量术语已成为术语数据库的标准术语。
《全书》 的出版是近百个部、 委、 院、 校及其研究机构同出版社编辑部长期协作的成果。 中央领导同志亲自审阅和撰写部分重要条目 。 第四届400位学部委员参加编撰的达336位,社会科学方面的权威学者绝大多数也参加编撰工作。 数十位高龄专家是在住院期间领导和参与一些学科卷的编写工作的,有的在临终时还在撰写条目 。 总编委会110位委员中,书成之日有32位包括主任胡乔木同志已经去世。 《全书》 终于 “抢救” 了老专家们心血凝成的一批造诣精深的学术财富。
在 《全书》 出齐之际,我们谨向多年来参加和关怀本书编撰工作的专家、 学者表示深 切的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