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与管理——人民币国际化的全球银行模式
作者: 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 著
出版社:海南出版社 2014-11-1
简介: 2014年是农历甲午年,一个对国人来说刻骨铭心的年份。120年前甲午战争的历史阴影尚未淡去,亚太地区的国际局势依旧波诡云谲。美国为推行其亚洲“战略再平衡”,正巩固和加强美日同盟,在钓鱼岛问题上为日本站台。日本因此有恃无恐,解禁集体自卫权,并力推修宪,试图再度拥有对外发动战争的权力。这给亚太地区的安全形势平添巨大的不确定性。而日本之所以拥有如此强横的底气,就是因为“安倍经济学”短时间内提振了日本经济。但这也是日本的软肋,中国对日博弈在金融和经济战线上颇有空间,应避免被美日刻意营造的军事对抗之局所迷惑。为了增加战略回旋空间,中国在陆上也要向西拓展战略纵深,和陆权大国俄罗斯加强战略合作。在此背景下,习近平主席“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倡议,体现了中国进一步拓展欧亚地区经济外交的新战略思路。为此,本辑中林晓光教授、孙壮志研究员、吴迪先生的文章从各角度考察了中国面临的外部环境,并进行了相应解析。 近年,中国西部边疆地区民族问题逐渐复杂化和尖锐化。民族问题、社会问题与外部势力影响交织,使地区和谐、稳定与发展面临多重挑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北大孔寒冰教授亲自游走在科索沃地区,将所见所感如实记录下来。这样的“接地气”之作,可以为增进族群和谐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科索沃那些让人唏嘘不已的故事说明,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的不同民族和睦相处多么可贵,而正确的政治观对这种和睦又多么重要。而民族问题的背后,深层次的症结是国家结构的相应设计。当下的中国,需要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集权与分权的关系,干春松教授通过梳理近代康有为关于地方自治与国家一统的思想性资源,对现代国家建构进行了深入思考。 改革事业要顺利向前推进,归根结底还是要回到经济民生问题的解决上来。目前,中国经济增长乏力,根本原因就是内需不振。而要扩大内需,改善民生,最重要的措施之一就是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特别是在老龄化日趋严重的当下,现有社保体制不改革就绝无出路。为此,郑秉文先生对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推进基金市场化、多元化投资运营”的战略部署提出了政策建议,值得决策者重视。另一方面,财税体制不理顺,社会财富的再分配过程就难以向民生倾斜。要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必须改“分税制”为“财税分级制”。柯华庆教授以明晰概念为起点,建构起财税分级制的原则体系,颇具现实意义。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安全关系着国家战略性安全。从当前和长远趋势来看,我国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通过发展农业服务业,有利于利用分工协作的优势,促进粮食生产的节本增效,更好地激发普通农户增加粮食生产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减少粮食生产对劳动用工的需求,更好地应对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的挑战;也有利于缓解当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投资农业的“非粮化”倾向,更好地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增进粮食安全方面的带动作用。而且,建设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让农业生产简单化、方便化、标准化、社会化,为农民、农业提供全方位服务,将对现代农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繁荣稳定产生不可低估的重要影响。但是,中国的农业生态环境有日益恶化的趋势。再这么下去,不久的将来中国的粮食安全将无险可守。因此,建立农业生态补偿机制,应当成为我们的基本国策。对此,关锐捷研究员、姜长云教授进行了认真考察,值得大家注意。 当前,美国经济正在复苏,美联储有可能明年加息,新兴经济体面临的美元回流压力增大。在此情势下,为了对冲美元回流的影响,我国应当加快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潘英丽教授指出,人民币国际化的意义在于规避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不稳定影响,促进中国从GDP大国走向经济金融强国的全面改革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