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祖地
作者: 乌热尔图著
出版社:青岛出版社,2006
简介:蒙古族有首祭天的神歌:“我东部的44尊腾格里天神,我西部的55尊腾
格里天神,我北部的3尊腾格里天神”。。腾格里天神是对众多神的通称。
蒙古族还直呼腾格里为“天父”,民间的主要祭祀活动通常要祭祀腾格里天
神的。
由此看来,祭拜敖包、祭拜敖包上的神树,就是祭拜山神、祭拜天神。
谈到敖包上堆放的石块,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那就是敖包的外形以及
堆放石块的形式都与藏族为祭山而堆放的圆锥形“嘛尼堆”相似。有专家认
为,以石块堆筑敖包这一形式源自藏传佛教的影响。13世纪之后,佛教和藏
族文化相结合而形成的喇嘛教传入蒙古人中,并逐渐取代了萨满教。在喇嘛
教获得主导地位的过程中,得到蒙古皇室贵族的支持,喇嘛教对萨满教进行
了一系列的镇压,削弱了萨满教的影响,巩固了喇嘛教的影响力。大约至明
代,喇嘛教取得主宰地位,其影响逐步渗透到蒙古人的生产、生活中,蒙古
族文化由此具有了喇嘛教的特色。
一个有趣的现象:靠近大兴安岭边缘的敖包的造型,明显带有萨满教的
痕迹。反之,远离大兴安岭的敖包,在造型上恰好与藏传“嘛尼堆”相近似
。由此看来,敖包是不同文化元素的聚合体,是不同民族文化相融合的结晶
,它体现了蒙古族历史文化的包容性。
为何祭祀敖包活动在草原上代代相传,生生不息,如此富有生命力?它
与现实社会究竟以什么样的关系相联接?
这是令人深思的问题。
一位人类学家在谈到萨满及其古老信仰时,从宏观角度探讨其特性,称
其为“尊重自然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