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20 项 “云南省档案馆编” 相关结果
卓人政主编
作者: 中共云南省委党史研究室,云南省档案馆编
出版社:中共党史出版社,2004
简介:
建国前后的云南社会
作者: 云南省档案馆编
出版社:云南人民出版社,2009
简介: 《建国前后的云南社会》内容简介:云南的和平解放使云南得以免于战火的破坏,为云南今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这一历史性的变革,彻底结束了云南人民被压迫蹂躏的历史,翻开了云南历史发展的新篇章。 正是云南的和平解放才使得云南整个民国时期的档案得以齐全完整地保存在云南省档案馆中,和我们的少数民族档案一起构成云南省档案馆独放异彩的馆藏特色;也使我们今天有幸能看到档案对民国时期云南政治、经济、文化的真实、完整、客观的记录。 社会的变革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像一扇门的开合那样,泾渭分明,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其中不乏大刀阔斧日新月异的东西,更多的则是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东西。
抗战时期的云南社会
出版社: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
简介: 《抗战时期的云南社会》介绍了近代日本自明治维新后开始全面效仿西方,伴随其在东亚的崛起,对外采取进攻性的大陆政策,东亚大陆成为其首选的扩张目标,19世纪中日之间在朝鲜爆发激烈的冲突,在随后的中日甲午海战中方的失利,大清的北洋水师被歼灭,中国制海权丧失殆尽,日本不仅割据中国的固有领土台湾及澎湖列岛,占据朝鲜半岛,并以归还割让的辽东半岛为由获取大清巨额的赔款,这进一步鼓励了日本军国主义向外扩张的决心。20世纪初日本占领朝鲜后,全面向沙俄的势力范围中国的东北扩张,于是与沙俄间发生剧烈的冲突。
清末民初的云南社会
简介: 《清末民初的云南社会》是爱国主义教育丛书的一本。中法战争后云南步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伴随法国殖民者以强权取得滇越铁路经营权后,随着该铁路的修筑通车云南社会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都发生着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在殖民者血腥掠夺的同时,客观上云南地方亦呈现多元化的对外开放的局面,大量向海外派遣留学生,西方科技的引入,都在云南树立了一种不落人后的“先进”省份的形象,经济上,云南拥有全国第一座水电站,经济作物的广泛种植的影响深远;政治上,辛亥以来的历次革命浪潮,云南均处风口浪尖,护国讨袁首义云南更是引领风骚,享誉全国。本书以大量鲜为人知的档案资料、图片为依据,撷取云南历史中的点点滴滴,折射云南生活的方方面面,力求使更多的人认识云南、了解云南,从而热爱我们云南。 [
民国时期云南田赋史料
作者: 云南省财政厅,云南省档案馆编
出版社: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
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云南从辛亥革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这段历史时期,政府征收田赋发布的法规、命令、指示、布告以及官方报刊等有关田赋的史料。是研究云南农民负担史实极其珍贵的、内容详实的资料。
民国时期西南边疆档案资料汇编,云南卷目录总集·图文精粹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简介:《民国时期西南边疆档案资料汇编:云南卷目录总集·图文精粹》由云南省档案馆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
云南大学史料丛书,学术卷:1923年~1949年
作者: 刘兴育主编;云南大学,云南省档案馆编
出版社:云南大学出版社,2010
简介: 《云南大学史料丛书:学术卷(1923年-1949年)》介绍了:1923年4月20日学校正式举行大学开学典礼。1930年学校由私立东陆大学改组为省立东陆大学,1934年又进而改名为省立云南大学。1938年,学校由省立云南大学成为国立云南大学。16年里,从东陆到云大,从私立到公立,从省立到国立,学校几经改组变迁,先后有董泽、华秀升、何瑶、熊庆来四任校长,学校逐步发展,日臻成熟。 在云南大学的发展史上,最值得一书的是1937—1949年著名数学家和教育家熊庆来担任校长的12年。在此期间,云南大学进入了自己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
国立云南大学教授文集.一
出版社:云南大学出版社,2014
简介:《国立云南大学教授文集(1)》共收入教授文集一百二十一篇,分为坚持抗战、思想文化、政治建设、国内经济、国际经济、教育评论、国际观察七个部分,本书收入的文章是从云南大学图书馆现有的报刊中搜集整理出来的,保留了原文的风貌,反映了当时云南大学教师的观点及学术水平。本书由刘兴育主编。
私立五华文理学院档案资料汇编
出版社: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
简介:《私立五华文理学院档案资料汇编》内容简介:抗战时期,包括西南联大在内的众多教育、科研机构迁到云南,极大地推动了云南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昆明也成为全国教育文化重心之一。抗战胜利后,这些单位先后北返,高等院校仅存云南大学、昆明师范学院及省立英语专科学校,昆明那曾经浓厚的学术文化氛围随之冲淡,地方文化日渐空虚,教育水平日趋低下。刚刚过去的八年抗战被动挨打的惨痛教训,使周锺嶽、秦光玉、由霎龙、阮肇昌、于乃仁、于乃义等一批教育、文化、学术界有识之士深刻认识到“非提倡学术,不足以建国;非致力研究,即无以建学”,而云南教育及科研现状使他们深感焦虑。一方面,云南高等教育资源有限,高中毕业生升学困难与战后国家百废待举、急需人才的矛盾凸显。另一方面,辅导研究机构的缺乏又使大学毕业或留学归来者以及好学深造之士未能继续其研究,造成人才资源的荒废。私立五华文理学院在这样的背景下,在他们的积极倡议和努力下应运而生,成为云南历史上第一所民办大学。
云南大学史料丛书,会议卷:1924年~1949年
简介: 《云南大学史料丛书(会议卷)(1924年~1949年)》共分四部分,董泽时期;华秀升时期;何瑶时期;熊庆来时期。主要内容包括:私立东陆大学教务会会议记录;省立东陆大学校务、教务会会议记录;省立云南大学校务会议、教务会议记录等。
云南大学史料丛书,学生卷:1922年~1949年
出版社:云南大学出版社,2013
云南大学史料丛书,教学卷:1922年~1949年
出版社:云南大学出版社,2011
简介:本书收集1923年~1949年云南大学各项教学工作的档案文献,内容包括教学概况、教学管理、教学规章制度、学科建设、课程设置、任课教师、招生工作等教学活动。该书可以为读者了解和研究云大学科建设史、教学发展史等情况提供第一手资料。
出版社:云南民族出版社,2010
简介:本书收入国立云南大学时期费孝通、姜亮夫、刘叔雅等大师的论文127篇。全稿分为坚持抗战、思想文化、政治建设、国内经济、国际经济、教育评论、国际观察七大部分。
国立云南大学教授文集.二
简介:《国立云南大学教授文集(2)》主要内容简介:“八十余载,弦歌不断,薪火相传。”在八十多年的峥嵘岁月里,云南大学积累了大量的文书档案资料。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历史文档已开始变质损坏,故需及时整理、编辑和出版这些资料。此次出版,本着忠于历史、忠于原稿,并依现代汉语语言规范和国家通行标准的原则,对辑录成册的《国立云南大学教授文集(二)》作了如下处理:(1)繁体字、通假字、异体字、古今字等除会产生歧义者外均按国家现行标准予以规范。(2)数字均原文照录,只是在涉及百分比时,作了个别改动,如“百分之三五.五”改为“百分之三十五点五”。(3)依现行标点符号运用规范对文中标点作了处理,特别是逗号-9顿号的正确使用。(4)每篇文章的段落,大多照原文处理。在格式上有所改动,如竖排改为横排、省略“抬头”格式等。(5)民国纪年、公元纪年和日期等均依原文。(6)大部分标题为原文标题,部分标题为汇编者所拟。(7)文中、文后注均为原作者所注,如注一、注二等;脚注均为出版者所注。(8)因历史的原因,原稿中部分文字已无法辨认识别,为慎重起见,避免主观臆测,对此类文字统一用“口口”标识。
云南大学史料丛书,校长信函卷:1922年~1949年
简介: 《云南大学史料丛书:校长信函卷(1922年-1949年)》为“云南大学史料丛书”之“校长信函卷”,收集了云南大学发展史上1922~1949年由私立东陆大学建立到国立云南大学的几十年中先后四位校长即董泽、华秀升、何瑶、熊庆来励精图治建设云南大学与外界及相关人员的往来信函。《云南大学史料丛书:校长信函卷(1922年-1949年)》为混合型文献编著,采用引言与史料相结合的形式编辑而成。
云南大学史料丛书,教职员卷:1922年-1949年
作者: 刘兴育,王晓珠主编;云南大学,云南省档案馆编
出版社:云南民族出版社,2008
简介:本书纪录了私立、省立东陆大学,省立、国立云南大学四个时期,云南大学教职员工的名录、管理、薪俸、生计等各方面的内容。
民国时期西南边疆档案资料汇编,云南卷
日军侵华罪行实录:云南部分(1937-1945)
作者: 杨汝鉴主编;云南省档案馆编
简介: 《日军侵华罪行实录:云南部分》通过丰富的具有历史意义的史料,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全面、真实地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占暨中国抗日战争中中,中国军民与世界反法西斯人民与日本军国主义在滇印缅战场上展开殊死搏斗,为了自己的国家、民族不受法西斯的蹂躏与践踏浴血抗争的史实。既再现了真实的残酷的历史,又讴歌了不屈的反法西斯人民。
云南大学史料丛书,教职员卷:1922年~1949年
简介:《云南大学史料丛书(教职员卷1922年-1949年)》为“云南大学史料丛书”之“教职员卷”,对1949年前在云南大学任过职的教职员的基本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书稿分四个部分:校、院、系及行政机构人事任免,名录,教职员管理,教职员薪俸与生计。书稿中内容作者编写时尽量采用档案资料,保证了资料的真实性。本书由刘兴育、王晓珠主编。
Historical Treasures of China:A Collection of Rare Manuscripts From the Archives of Yunnan Procince
作者: 杨汝鉴等主编;云南省档案馆编
出版社:零至壹出版有限公司,2002
中共党史出版社,2004
云南人民出版社,2009
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
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云南大学出版社,2010
云南大学出版社,2014
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
云南大学出版社,2013
云南大学出版社,2011
云南民族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