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6 项 “何学森著” 相关结果
书法文化教程[电子资源.图书]
作者: 何学森著
出版社:华文出版社,2006
简介:《书法文化教程》是中国文化最贴切、最透彻的一种艺术形式的文化象征。《书法文化教程》与中国文化的联系是紧密而深入的。《书法文化教程》首先关涉到人的文化心理,它在本质上反映人的文化结构和精神追求;其次,人是社会性的,《书法文化教程》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产物,《书法文化教程》不仅体现人的主观需求,也折射客观的社会文化环境。对传世书迹的解读,具有丰富的层次性。用阐释学的观点来说,《书法文化教程》是超越时空、传于后世的文化符号,而它所代表的文化含义不是一目了然的,惟有再现当时的历史文化环境,才能较好地把握已经隐没的文化意义。从接受学理论的角度来说,人在理解《书法文化教程》及其相关的文化之前,其预先具有的文化习惯、概念系统、主观假设等因素形成一种“前理解”机制。“前理解”作为理解发生的前提与预定指向,参与、制约着理解,使理解注定成为一种选择性摄取。在这种接受过程中也培育着接受者的《书法文化教程》艺术观念。探讨《书法文化教程》艺术观念的生成机制,探讨其内在的本质与规律,是发生学理论最为关注的。 以上内容是《书法文化教程》研究的重要范畴,而有待于进行具体深入的研究。不管怎样,在《书法文化教程》艺术的解读、接受、表现等环节中,文化始终是一种核心力量。学习中国文化,对于建构高层次的《书法文化教程》接受机制、艺术观念是非常必要的。 研究《书法文化教程》文化,首先会思考以下问题:文化的概念,文化的实质,文化结构;中国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中国文化的类型和特点;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等等。本章对上列部分问题作基本论述,并对《书法文化教程》格局、主旨作简单说明。
History of Chinese calligraphy and civilization of 5000 years
出版社:时代文艺出版社,2007
简介: 风格即人生。书法家体味现实人生,又以书法缔造着他的理想国。透过遗迹与传奇,我们揣摩书法,剖析书法背后的风云际会,世道人心。 一尘一渧,妙摄三千大千。中国书法的内涵,更是气象万千。书法作品的内容和风格,书法家的趣味和追求,都与特定的时代文化氛围密切相关。《书法五千年》不仅展示了“历史造就的书法”,还要努力揭示“书法贯穿的历史”。它是大视角的中国书法史,也是书法映射的中华文明史。尚法与尚韵、书品与人品、碑学与帖学、文人字与画家字、科举与馆阁体,这些书法文化的标志性命题都在生动地阐释中鲜活起来,与中国书法相关的一些文史内容也因此得以打通融合。
书法.中
作者: 欧阳启名主编;何学森著
出版社:山东美术出版社,2003
简介:隋代(581-618)统治时间虽然不长,但因全国统一,文化得以交流、融会,此前的各种探索,相互取长补短,逐渐形成熔铸统一的趋势。而大业六年(611)开始的科举取士,使书写成为品评优劣、能否进仕的一项标准,也使得楷书渐趋规范,成为这一时期的主流。《龙藏寺碑》、《启法寺碑》等著名碑版皆融会南北,承魏开唐,代表着书法发展的新趋向。隋代遗留至今的碑刻、造像记及墓志铭,虽尚存北朝遗意,然而楷书统一工整的法度、甚至端严肃穆的风格已在逐步形成。但是,从南朝入隋的诸多书家遗留下来的墨迹上看,仍然保留着东晋以后的气息。 公元618年,李渊建立唐朝,经贞观之治、武周至开元,成为中国历史上国力极盛、疆域极广的王朝,称雄于当世。由于政治清明、经济发达,文化事业也空前繁盛,书法艺术大有用武之地,波澜激荡,形成晋以后的又一高峰。 唐帝李世民、武则天、李隆基等酷爱书法,大力张官置吏,拔擢人才,购藏复制名作,专设书学,别立书科,甚至以“书”为选官的一项标准,以教育和人仕作为弘扬书法的制度保障,加上唐代儒、道、佛三教并重,典籍繁富,需要传抄,致使人才辈出,佳作迭现,蔚为壮观。更多>>
行书津梁
作者: 何学森[著]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简介: 《行书津梁》是学书津梁丛书之一,内容主要包括:行书概说、行书发展通览、行书书论析要、行书名家介绍、行书名迹赏鉴和行书学习导引等。《行书津梁》阐述了行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对丰富汉字文化知识和提高行书书写水平都有很大帮助。 《行书津梁》可作为各类院校艺术教育、素质教育教材,也可供广大书法爱好者学习使用。
集王圣教序本末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2009
简介: 《集王圣教序》的诞生,缘起于高僧玄奘西土求取佛经之壮举。它集结了唐太宗亲自为玄奘所译经文之撰序,皇太子李治所作之记,太宗答敕、太子笺答及玄奘所译《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这些内容,且由太宗最喜爱之书法家王羲之书写。本书讲述的就是该书诞生之始末故事。
楷书技法教程
出版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
简介: 《楷书书法教程》结构合理,内容充实。条分缕析地论述了楷书的起源流变、流派风格以及书写技巧,对传统楷书的分析颇见功力和特色。对楷书经典旁征博引式的解读,充分展示了中国传统楷书的文化美、艺术美。对楷书技法作出了浓缩而清晰的概括,用比较的方法说明楷书的结构与结体特点、楷书笔画的特点和写法,既有较强的理论性,又有切实可行的操作性。本教程既可以选作大学书法选修课教材,也可以用作书法专业课程教材。
华文出版社,2006
时代文艺出版社,2007
山东美术出版社,2003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文物出版社,2009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