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8 项 “内蒙古师范大学,中国少数民族作家研究中心编” 相关结果
唐德亮研究专集
作者: 内蒙古师范大学中国少数民族作家研究中心编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2008
简介:
萨仁图娅研究专集
作者: 内蒙古师范大学,中国少数民族作家研究中心编
出版社: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
简介: 这次编辑出版的《阳光丛书》第一辑里的特·赛音巴雅尔同志是著名蒙古族作家、文学史家,现为我校中国少数民族作家研究中心主任;李传锋同志是土家族著名作家,现为湖北省文联党组书记;萨仁图娅同志是蒙古族著名女诗人,现为辽宁省朝阳市文联党组书记;杨盛龙同志是土家族著名作家,现为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民族问题究中心副主任。他们各自的文学创作上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专集里收集的文章都是专家学者们对他们和他们的代表作品的评价,实事求是地指出了他们成功的一面,也指出他们不足的一面,同时还提出了希望,我读一后很受教育,收获很大,觉得这些文章,不仅对他们本人有好处,而且对其他作家,对广大读者也有好处,读后肯定得到很多知识,得到很多启发、鼓舞和力量。 《阳光丛书》第一辑是从一个作家一个作家研究的角度,编辑出版的一套丛书。我想,它有了第一辑,肯定还有第二辑,第三辑……我还想,能不能从别的角度编辑出版其他《丛书》呢,比如《月光丛书》呀, 《星光丛书》呀,等等,我觉得还是可以的,这就看我们“中心”的下一步的工作了。
吉狄马加研究专集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2012
Chinese ethnic minority literature museum
作者: 特·赛音巴雅尔主编;王可[等]译;内蒙古师范大学,中国少数民族作家研究中心编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2011
简介:本书是一部内蒙古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陈中永、校长杨一江总策划;由中国作协原党组书记金炳华、现任党组书记李冰以及吉狄马加、伏来旺、丹朱昂奔、龙志毅、丹增、潘琦等文学界领导担任高级顾问;由中国少数民族文学馆馆长、蒙古族作家、文学史家特·赛音巴雅尔教授主编的、全面、系统、真实地反映我国首家少数民族文学馆建设过程的图文并茂的文献。本书收入了党和国家有关领导人的贺词。全书内容分三个部分:金色梦想、如此多娇、风景独好。完整介绍了“文学馆”的建设过程、馆藏内容、周边景观以及国内外产生的重大影响。充分反映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少数民族文学事业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谨以此书敬献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王俊康研究专集
出版社: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
简介: 《王俊康研究专集》分三部分:一是王俊康文学创作研究,二是王俊康文学作品研究,三是王俊康访谈录。通过该书可以系统地了解王俊康的创作经历。以校园儿童诗驰名南方文坛的王俊康,也是广东儿童文学界一位颇具影响力的领军人物。他的诗句像智慧的清泉,滋润着每个孩子的心灵;他的诗句像盟亮的灯塔,指引着每个孩子的前程;他的诗句像激昂的号角,激励着每个孩子永远奋进。
乌·白辛文集
作者: 特·赛音巴雅尔主编;内蒙古师范大学,中国少数民族作家研究中心编
简介:乌·白辛生于1919年,吉林省吉林市人,他的祖籍是乌苏里江支流毕拉 河畔红石砬子村。他从青少年时代起,就追求真理,向往光明,他通过戏剧 创作和演出活动,进行抗日救亡宣传。他曾写过《南行草》、《九月之歌》 等诗歌表达自己当时的思想;他将苏联小说《吃耳光的人》改编成话剧《后 台》,多次演出,引起轰动,后被日本宪兵查封禁演。1945年,他参加东北 民主联军第七纵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这期间,他配合人民解放战争, 写了歌剧《郭老太太杀鸡》、《好班长》、《送饭》和话剧《四海为家》、 《张平之死》、《马玉惨案》、《土地是我们的》。他写的这些歌剧和话剧 充分反映了人民解放军的火热的战斗生活,表现了人民子弟兵与人民群众的 鱼水关系。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的创作热情更加高涨 ,尽情歌颂党、歌颂毛主席、歌颂新中国。1951年,他随中国人民志愿军赴 朝鲜,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在朝鲜,他写歌词、短诗、特写和报告文学外, 还写了一部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的电影文学剧本《为和平而战》,可惜的是刚 刚写完,还没有来得及给电影制片厂寄去拍摄,在一次战斗中就被敌机炸得 一字无存。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 更多>>
王树理研究专集
作者: 王树理[著];内蒙古师范大学中国少数民族作家研究中心编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2010
故乡的风
作者: 特·赛音巴雅尔著;内蒙古师范大学,中国少数民族作家研究中心编
简介:本书为散文集。
作家出版社,2008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
作家出版社,2012
作家出版社,2011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
作家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