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管励志专享满99减10,满300减50礼券,点击领取中国特色城镇化制度变迁与制度创新研究
作者: 刘国新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5-4-1
简介: 城镇化是一个人口、社会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发 生巨大变动的伟大历史过程,我国正处在这样一个伟 大的历史过程中,如何完成和走好这一历史过程是摆 在全国人民以及广大专家、学者面前的一个艰巨任务 。 城镇化受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发展因素的影 响和制约,其中制度是*重要的因素之一。城镇化从 本质上说,是在现实的制度选择所赋予的制度约束框 架内对人口、土地、劳动和资本等经济要素进行再整 合并逐步向城镇集聚的过程。当相关的制度内容与城 镇化发展要求同步,亦或超之于前时,就会推动和加 速城镇化的发展,反之,则会延缓甚至阻碍城镇化的 发展。因此,对存在缺陷的不利于城镇化发展的相关 制度及其内容进行创新,就成为了当前实现我国城镇 化健康发展的当务之急。 为避免研究中的泛泛而述,刘国新编著的《中国 特色城镇化制度变迁与制度创新研究》选择了以回顾 和考察中国特色城镇化发展的基本过程和制度变迁为 起点,以发达国家城镇化发展的主要经验教训和制度 启示为借鉴,以我国城镇化发展的趋势为基本价值取 向,对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制度变迁和制度创新进行分 析、研究和总结。 在分析和研究中,主要选取了土地制度、户籍制 度、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为研究和创新的重点。 这主要是因为,土地制度创新是实现我国城镇化和农 民市民化的基础和前提,农民只有摆脱了土地制度对 其人身自由的束缚,有了离开土地的自由裁量权和自 由选择权,才有可能向城镇地区转移,实现农民市民 化:户籍制度创新是顺利实现我国城镇化和农民市民 化的核心所在,城镇化的核心因素是人,没有人,城 镇化就无从谈起;就业制度创新是实现我国城镇化和 农民市民化的关键,农民离开了土地,进入了城镇, 能否在城镇中安定下来,关键就取决于能否在城镇中 找到维持其本人及其家属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工作岗 位;社会保障制度创新是实现我国城镇化和农民市民 化目标的制度保障,没有适合农民市民化特点的社会 保障制度,农民市民化的进程必然要受到阻碍。只有 逐步建立起有利于引导和促进农民市民化的社会保障 制度,给其以真正的市民待遇及制度保障,才能从根 本上消除农民市民化的后顾之忧,促进城镇化健康发 展。 **章主要是阐述城镇化和制度的概念及相关理 论,以厘清这些概念在本书研究中的具体含义。并对 马克思、恩格斯在城镇化发展与制度关系问题上的主 要思想,对以往西方学者和国内学者关于中国城镇化 制度研究的相关理论和文献进行梳理、分析和归纳总 结。属于基础理论部分。 第二章主要是从制度角度回顾我国所走过的城镇 化道路,对我国城镇化发展的阶段性和具体制度变迁 的过程及制度绩效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明确现存 制度的缺陷和不足。属于纵向分析问题部分。 第三章主要是对发达国家城镇化发展的制度经验 和主要经验教训进行考察和总结,以期对我国城镇化 在进一步发展中查找、弥补制度不足,推进制度创新 有所启示。属于横向考察、借鉴部分。 第四章主要是从分析我国城镇化发展趋势出发, 明确城镇化发展的未来价值取向和基本创新原则,并 以此为基础分析我国城镇化进一步发展中对土地制度 、户籍制度、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等进行创新的 基本结构。属于创新的战略选择部分。 第五章主要是从创新的角度研究和阐述土地制度 、户籍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如何破除 原有城乡二元制度结构壁垒,消除城乡差别,促进城 乡一体化统筹发展的问题。属于解决问题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