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权利论
作者: 刘永佶著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简介: 中国革命的实质,也就解决农民问题。变革使农民的集权官僚制和小家经济,不仅要推翻专制统治,更要使农民真正地在现代化进程中得到革命变革。
(1)全国知识分子有一个共识:中国经济发展问题实质上是解决“三农”问题。中国共产党的领袖们也非常清楚,只要农民过上小康生活就等于全国人民是小康生活。为此每年出台一个一号文件可见其重视程度。但是这几年实践的结果却是翻个过,农村与城市的收入呈现扩大趋势,显得农村越来越落后。就是说政策层面上,操作的结果和人们的初衷相勃,这是为什么?(2)许多研究农业经济的专家,开出了名目繁多的药方,诸如产权承包、公司加农户的龙头带动、工业化、城镇化,最近又推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等。可是这些政策并没有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反过来而是让农民背井离乡过起打工流浪的生活?(3)一部分经济学家干脆让农民等着吧。言中之意,一是推行全部农民养老保障的不可能,二是解决“三农”问题依赖城市化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就是说这是我们这一代解决不了的问题。为什么相当一部分学者对解决“三农”问题失去了信心?(4)我们认为,是意识形态观念束缚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就是说在传统政治经济学框架内对中国“三农”问题是无解的。一般地说,分配收入差距的扩大肯定是关于分配问题。然而因为传统政治经济学只有一个“初次分配”“再次分配”理论,但是这个分配理论本身是通过税收来调节收入差距的即建立在政府权力之上,财政收益权之上。当把这种财政收益分配观念与历史背景相比较时,它正好是封建主义性质的“财政权力”分配制度的思想理论。那么,是不是这个思想理论指导下导致“三农”问题发生呢?如果这个推论成立,那么就是说只要从这个立场出发都只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对症疗法而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或者说从“财政权力”分配理论出发去化解“三农”问题,要么是失去信心,要么就是只能喊一喊漂亮的口号。(5)正确的思维方法应该是反过来不从政府“财政权力”观念上看问题而是站在农民权力观念上看问题。一旦从新的视角来看“三农问题”就一清二楚了:正是政府官员对“财政权力”的追求剥夺了农民应有的基本权利,这才导致中国的二元经济和城市与农村的巨大差别。换言之,不是站在“农民素质低”“农村落后”等这个“三农”问题的对立面,来思考“三农”问题而是要站在“腐败”“垄断”等“财政权力”问题的对立面上来思考“三农”问题,才能找到彻底化解“三农”问题的有效办法。由此可以看出,对于中国的决策者们来说,只要“财政权力”分配制度不转变,“三农”问题将永远是问题,社会稳定的威胁就不能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