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9 项 “刘玉才主编” 相关结果
中国古代文化史:插图本
作者: 阴法鲁,许树安,刘玉才主编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简介:本书采用专题的形式,分门别类地讲述中国古代典章制度、文化艺术、科技创造、工艺成就、衣食住行、日用器具诸方面内容,主要目的是传授历史文化知识,增进读者对先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了解。本书的专题包括了中国哲学史、文学史、通史所不能容纳或语焉不详的内容。它所提供的知识,连接多种学科,左右逢源,是探讨中国古代文化所必须研究的问题。各专题均由该领域专家撰稿,内容可自成体系,并充分吸收近年的研究成果和资料发现,力求反映学术前沿。 本书作为教材一直是北大出版社的畅销书,现改换装帧,作了内容上的修订增加图版,相信对新老读者都会有吸引力。
英文共同题名:Newsletter for international China studies
作者: 刘玉才主编
出版社:中华书局,2010
简介:《国际汉学研究通讯(第1期)》主要内容:有鉴于此,我们创办《国际汉学研究通讯》。这份刊物将在汉学这个领域内,提供最新的信息,展开生动的对话,大家可以在这里轻松地相聚,交换信息,交换心得,互相切磋,自由辩论,以心相交,以诚相待。这种亲切和睦、彼此尊重的学术气氛,对于推进学术,增进友谊,是很有益的。北京大学国际汉学家研修基地和本刊的学术追求,可以用四个字概括:高端与前沿。这当然不是一时能达到的,但是我相信,通过不断的努力,可以逐渐达到这个目标。
出版社:中华书局,2011
简介: 有鉴于此,我们创办《国际汉学研究通讯》。这份刊物将在汉学这个领域内,提供最新的信息,展开生动的对话,大家可以在这里轻松地相聚,交换信息,交换心得,互相切磋,自由辩论,以心相交,以诚相待。这种亲切和睦、彼此尊重的学术气氛,对于推进学术,增进友谊,是很有益的。北京大学国际汉学家研修基地和本刊的学术追求,可以用四个字概括:高端与前沿。这当然不是一时能达到的,但是我相信,通过不断的努力,可以逐渐达到这个目标。
作者: 刘玉才主编;北京大学国际汉学家研修基地编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简介:《国际汉学研究通讯(第5期2012.6)》(作者刘玉才)收录了这些问题:《明朝覆灭的舞台演绎——17世纪荷兰剧作家胡斯之Trazil与冯德尔之Zungchin解析》、《东亚政治发展史上古学的兴起与重要性——细审伊藤仁斋与朱舜水之互动》、《陈寅恪与德国的早期学术联系新证》、《法国汉学家与19世纪巴黎王家图书馆的戏曲图书》、《国家图书馆藏罗斯藏书考》、《回到核心——浦安迪先生访谈》、《域外知音:浦安迪的中国古典小说研究》、《我的老师浦安迪教授》、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简介:本书是北京大学国际汉学家研修基地主办的集刊,旨在反映国际汉学界在中国传统人文学科领域的研究动态,搭建中外学者沟通交流的学术平台。提供信息,展开对话。每期字数约30~40万字,有10个左右的彩色插页。集刊编辑委员会主任荣新江,主编刘玉才。
简介: 《国际汉学研究通讯(第3期)》主要内容简介:论《易》传对《易经》哲理的诠释——辞例、易数、终始观念、“四书”和“五经”在意大利的历史和传统、试论《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之语言艺术风格、“《红楼梦》、《源氏物语》在现代中国与日本:媒体、性别与文化认同”研讨会述评、日本宫内厅藏古写本《文选》卷二研究、中尊寺本金银泥字《大唐西域记》的旧藏者——明治时期日本古籍流出的一例个案研究等。
实物地质资料管理论文选编
作者: 刘玉才主编;国土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编
出版社:地质出版社,2007
简介:本书收录了28篇论文,其中4篇为国内外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方面的论文,8篇为实物地质资料管理理论方法论文,5篇为实物地质资料筛选收集与库藏体系建设论文,6篇为实物地质资料馆藏与数字化论文,5篇为实物地质资料管理信息系统与服务体系建设论文。
Collected works of National Geological Material Centre, MLR.17
简介: 本文集收录了34篇论文,其中29篇为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方面的论文,5篇为区域地质调查、海平面监测及测试技术方法方面的论文。可供从事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及其他相关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参考。
中日《论语》文献研究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简介:《从钞本到刻本——中日论语文献研究(日本论语古钞本综合研究)》主要内容包括:《论语·里仁》篇三考、释《论语》中的“直”、——兼及“亲亲相隐”问题、由出土本看今本《论语》校勘、杏雨书屋藏《论语》残片三种校录及研究、《汉志》“论语类”文献构成舆《孔子家语》的相关问题、廖氏世彩堂本《论语集解》平议、宋元《论语》附释音本考略等。本书由刘玉才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中华书局,2010
中华书局,2011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地质出版社,2007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