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ntemporary theology of the western protestantism
作者: 卓新平著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1998
简介:本书为“当代基督宗教研究”丛书之一,为国家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当代基督教思潮”最终成果和国家社会科学研究“九五”规划重大项目及中国社会科学重点研究课题“当代基督教现状与发展趋势”的子课题之一。
全书分为四章,共十六节;
第一章为“世纪初的巨变”,论及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新教神学发展上的巨变,如自由主义神学思潮的崩溃与嬗变,欧陆神学危机意识的诞生,辩证神学的发展等;
第二章为”战火中的催化”,论及两次世界大战前后西方新教神学的发展演变,如基督教的“非宗教性解释”,“上帝之死”神学的出现,新正统思潮的崛起,存在主义神学的发展等;
第三章为“解构后的重建”,论及当代新教重建其神学体系的种种努力,如对历史意义的新探,对西方文化史的反思,对启示与历史之关系的重新解释,过程神学的创立,北欧新教神学的发展,以及“普世”和“对话”神学的涌现等;
第四章为“时代末的沉思”,论及当代新教神学对其思想发展的反思、梳理及展望,对人格主义神学、神学人类学、希望神学、革命神学、黑人神学、女权神学、神学解释学、叙述神学、新福音派神学和后现代神学等都有独到论述。此书为国内迄今这一领域最为系统和详尽的探究。
[前言] 基督宗教的思想理论发展在20世纪进入了思潮风涌、观念多变的时代,呈现出百家争鸣、百舸争流的复杂局面。这种多元性和多变性在当代西方新教神学的历程中得到了典型体现。因此,对20世纪以来西方新教神学思潮加以梳理和研究,我们可以感触到其时代脉搏的跳动。其探究对于弄清当代基督宗教的思想全貌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这里呈献给读者的《当代西方新教神学》一书,是笔者承担的国家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当代基督教思潮”。全书分为四个方面:其一题为“世纪初的巨变”,论及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新教神学发展上的巨变,如自由主义神学思潮的崩溃与嬗变,欧陆神学中危机意识的诞生,辩证神学的发展等;其二题为“战火中的催化”,论及两次世界大战前后西方新教神学的发展演变,如对基督宗教的“非宗教性解释”,“上帝之死”神学的出现,新正统思潮的崛起,存在主义神学的发展等;其三题为“解构后的重建”,论及在传统神学受到挑战或部分解体后当代新教重建其神学体系的种种努力,如对历史意义的新探讨,对西方文化史的反思,对启示与历史之关系的重新解释,过程神学的创立,北欧新教神学的发展,以及“普世”和“对话”神学的涌现等;其四题为“时代末的沉思”,论及当代新教神学对其思想发展的反思、梳理和展望,如对人格主义神学、神学人类学、希望神学、革命神学、黑人神学、女权神学、生态神学、神学解释学、叙述神学、新福音派神学、以及新教神学对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回应等都有具体分析和论说。书中论及数百名西方新教神学家和思想家,其中有些思想流派或人物在国内乃首次探讨。此外,全书还加强了对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新教思潮的研究。当然,当代西方新教神学流派众多,理论著作浩如烟海,以一个人的精力和短暂时间很难穷尽。因此,这部篇幅有限的著作对之挂一漏万亦在所难免,尚待今后补充、完善。研究当代西方基督宗教思潮是笔者十多年来的夙愿。为此,笔者曾留心观察其发展动向,注意搜集有关资料,并在80年代后期有过初步探讨。诚然,西方神学著述卷帙浩繁,其学者研究亦卓有成就,对这一领域故有毕个人一生皓首穷经亦不得而返之虑;但作为一名中国学者,对之展开既入乎其内、又超乎其外的分折、研究,以中国人的眼光加以保持一段距离式的观察、审视,则能够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得到与欧美学者之信仰投入式研究迥然不同的收获。所以,笔者的观察研究更注重西方神学思潮更广远、更深入的社会、文化和历史发展意义,强调从当代世界之社会大氛围及其历史文化积淀中来剖析、解读其神学思想,弄清其底蕴及存在价值,并以这种研究来揭示其对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潜在影响,及其启迪或借鉴作用。本书研究工作得到海内外众多学术机构和学界朋友的大力支持。在笔者80年代留学德国、负笈从师期间,曾听过慕尼黑大学潘内伯格教授(Prof.W.Pannenberg)的系统神学课程,曾在杜宾根大学莫尔特曼教授(Prof.J.Moltmann)家中东方书房内与之促膝长谈,亦曾在法兰克福向女神学家瑟勒教授(Prof.D.Sol1le)提问请教。学成归国后,加拿大维真学院许志伟博士曾邀请笔者短期赴加研究讲学,为笔者了解新福音派神学发展提供了机会;德国沃尔芬比特尔奥古斯特公爵图书馆馆长施密特-格林策尔教授(Prof.H.Schmidt—Glintzer)亦为此项研究邀请笔者短期赴德,以利用其图书馆的丰富藏书。莫尔特曼教授,英国牛津大学麦奎利教授(Prof.J.Macquarrie),加拿大维真学院许志伟博士、帕克教授(Prof.J.I.Packer)、格伦茨教授(Prof.S.J.Grenz),以及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刘小枫博士和杨熙楠先生曾向笔者惠赠与本研究相关的学术著作。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将本课题选为1990年青年基金项目,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基金和德国罗滕堡区弥尔巴赫先生(PralatE.Muhlbacher)为本书出版提供了资助。此外,上海三联书店大力支持本书的出版和发行,倪为国先生还为本书的构架及内容提出了宝贵建议。以上这一切支持和帮助,笔者深为感动,特此表示诚挚的谢意!